⑴ 青海格爾木如何
你是要去青海旅行還是定居呢。
如果是旅行,
黑馬河
黑馬河鄉位於青海湖西南部,是青海湖環湖西路的起點。夜宿湖邊做個沉思者,觀賞日出、體驗篝火!
車程110km,住宿:淡季標間100-150左右,旺季標間300-350左右。
橡皮山
過了青海湖後迎來盤山路海拔高於3000米高山--橡皮山,主峰3817米,它是青海高原周圍西面崢嶸嵯峨的一座。
車程50km,免費,沿途觀光遊玩半個小時。
茶卡鹽湖
中國的「天空之境」,走在冰雪般的鹽湖上,這是多麼奢侈的行走。 白色的鹽花,美麗清凈的靈魂。
車程60km,門票50元/人,建議遊玩2個小時。
格爾木市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南部,西接新疆自治區,南與西藏自治區毗鄰。市府距州府駐地338千米,距省會西寧市710千米。地處青藏高原腹部,幅員遼闊,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鎮兩塊互不相連、中間相隔400多公里的轄區組成。「格爾木」(又作高魯木斯、郭里峁、噶爾穆)是蒙古語譯音,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河流眾多」。古為羌地,自東晉至清歷屬吐谷渾、威定縣、吐蕃王國、角廝羅政權、吐蕃等處宣慰司、曲先衛、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 格爾木是前往西藏、敦煌和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內地遊客進藏前抵達的最後一個大城市,很多遊客會在此稍事休息,采購物資,調整到最佳狀態後再行進藏。格爾木也是觀賞青藏高原風光、野生動物活動和登山探險的理想之地。這里有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登山發燒友推崇的玉珠峰,以及被稱為「世界第三極」的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這些都是值得一去的,祝你旅行愉快。
⑵ 格爾木在那個省
格爾木市是青海省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隸屬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為蒙古語,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處青藏高原腹部,幅員遼闊,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鄉兩塊互不相連、中間相隔400多公里的轄區組成。盆地轄區在柴達木盆地南沿,昆侖山北麓,平均海拔2800米,面積76663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駐格爾木。唐古拉山鎮轄區在省境西南隅,平均海拔5400米,面積49557.5平方公里。兩部分轄區總面積126220.5平方公里,相當於一個福建省,是世界轄區面積最大的城市。
⑶ 格爾木屬於哪個省
格爾木隸屬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處青海省中西部、青藏高原腹地,轄區由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區兩塊互不相連的區域組成,市區位於柴達木盆地中南部格爾木河沖積平原上,平均海拔2780米,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格爾木」為蒙古語音譯,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
格爾木市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境內有長江源頭、萬丈鹽橋、雪山冰川、昆侖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榮譽稱號。

(3)海西格爾木市黃金開戶擴展閱讀:
格爾木的地理環境:
地質地貌
格爾木市地處歐亞大陸中部,地貌復雜,地形南高北低,由西向東傾斜。昆侖山、唐古拉山橫貫全境,山勢高峻,氣勢磅礴。該市居世界屋脊,境內雪峰連綿,冰川廣布,冰塔林立,河流縱橫,湖泊星羅棋布,為世界之最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雪峰海拔6549米,高峻挺拔,雄偉壯麗,是長江和瀾滄江的發源地。
氣候
格爾木市轄區屬大陸高原氣候,少雨、多風、乾旱,冬季漫長寒冷,夏季涼爽短促,降雨量年平均僅41.5毫米,蒸發量卻高達3000毫米以上。日照時間長,年平均高達3358小時,光熱資源充足。唐古拉山鎮轄區,屬典型高山地貌,氣候寒冷,僅有冬夏兩季,年平均氣溫-4.2℃,極端高溫35℃,極端低溫-33.6℃。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格爾木
⑷ 格爾木有哪些黃金店
夢金園,老鳳祥,金一,萬隆,金祥,萃華,周大福,老廟,明珠,就知道這幾個
⑸ 格爾木市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區是哪一年
改善投資環境的「點睛之筆」 西藏自治區約占我國國土面積的八分之一,但基礎設施薄弱歷來是阻礙西藏發展的瓶頸,特別是西藏此前是我國唯一不通鐵路的省區。 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召開後,西藏抓住全國援藏的契機,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先後投入220多億元,建成62項重點工程和大批基礎設施項目。貢嘎機場一期擴建、中尼公路拉日段黑色路面改造、羊湖電站、拉薩長途通信樞紐樓等重點項目相繼建成投產,初步改善了西藏的投資環境,拉動了西藏經濟快速發展。 但是,作為全國唯一不通鐵路的省區,交通瓶頸在西藏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制約日益凸顯。以青藏、川藏公路為主的運輸通道,無論從運能運量上,還是從運輸的經濟方便上,都遠遠不能滿足西藏發展的要求。 青藏鐵路投資巨大,相當於西藏「九五」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的總和,其建設本身有力地拉動了西藏「十五」經濟發展。青藏鐵路建成後,西藏將形成較為完善的立體交通運輸網路,使青藏高原「天塹」開始變坦途,推動西藏在西部大開發中崛起。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專家劉楷說,青藏鐵路的建成使西藏交通運輸的落後面貌得到質的改善,並為西藏今後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證。他認為,青藏鐵路建成後將在促進西藏同區內外的經濟交流、減少運輸成本、促進旅遊業持續發展、加快區域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縮小地區差異等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有人說,青藏、川藏公路第一次同時穿越青藏高原時,打破了西藏的「封閉」;格(爾木)-拉(薩)輸油管道再次穿越青藏高原,為西藏的發展提供了「糧草」;蘭(州)-西(寧)-拉(薩)光纜的興建,為西藏各族人民裝上了「千里眼」「順風耳」;而青藏鐵路的修建,成為西藏現代化發展的「助推器」。 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楊海濱說,青藏鐵路建設對西藏經濟發展具有劃時代意義,將從根本上提升西藏自我發展能力,促進西藏經濟從供給型、輸血型向市場型、造血型轉變,進而為西部大開發乃至全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發展特色經濟的有力依託 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專家王太福認為,青藏鐵路將西藏市場與全國統一的大市場緊緊連接在一起,從而大大降低西藏生產生活資料的成本,使高原廣大農牧民群眾直接受益。特別是西藏的旅遊業、藏醫葯業、礦業、農畜產品加工業、民族手工業以及高原生物等高原特色產業將步入可持續發展的良好軌道,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並與青海等毗鄰省區聯動發展,從而孕育青藏高原經濟帶的形成。 多年來,青藏高原壯麗的大自然和神秘的人文景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2004年,進藏觀光遊客總數首次超過100萬人次。但由於目前遊客進出西藏主要靠空運,運力有限且費用高,因此旅遊界有「出國容易進藏難」之說。青藏鐵路的建成,有望將西北的絲綢之路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連接起來,成為新的黃金旅遊熱線。 同旅遊業一樣,西藏的礦業、高原特色生物和綠色飲料業、醫藏葯業、農畜產品加工業和民族手工業等高原特色產業都將大大受益於青藏鐵路的建設,大批獨具特色的高原產品將藉助青藏鐵路源源不斷向外輸出,從而使西藏後來居上。 西藏高原之寶氂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瓊達說:「我日日盼,月月盼,盼望鐵路早日能修通,這樣我們氂牛產品可以迅速進入內地市場。」 但中國社會科學院西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魏後凱也謹慎指出,火車、汽笛對西藏企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警鍾」。因為內地商品隨火車大量輸入西藏,有可能對當地一些缺乏競爭力的企業造成沖擊,對此,西藏要未雨綢繆。 觀念更新的催化劑 交通閉塞,尤其是交通閉塞帶來的觀念滯後,是西藏經濟發展落後的重要原因。多年來,盡管西藏進行了計劃、投資、科技、教育、財稅、金融、物價等領域的改革,外向型經濟也有了長足進步,但與沿海發達地區相比,西藏的市場意識和市場機制發育仍然嚴重欠缺。 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專家王太福認為,青藏鐵路的建設將使西藏社會發生深刻的變化,促進西藏與區內外的開放與交流,促進西藏社會走向現代文明。 藏民族是一個善於汲取和融合外來先進文化的民族,青藏鐵路的建設將西藏首次納入全國四通八達的鐵路網,有力地促進西藏同全國其他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為西藏更新觀念、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良好的機遇。拉薩市委書記公保扎西說:「過去的青藏公路打破了西藏長期的封閉狀態;今天青藏鐵路的修建,將把西藏帶入現代文明,實現跨越式發展。」 面對西部大開發和政治局勢長期穩定帶來的經濟發展良機,如今,西藏經濟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最新統計顯示:西藏生產總值2004年突破200億元,達到211.54億元。進入新世紀以來,西藏的經濟平均增長速度達12.5%,在西部各省區市中位居第三。
⑹ 格爾木這個地方怎麼樣
格爾木轄區面積11.89萬平方公里,地處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腹地、「聚寶盆」柴達木盆地中南部,是昆侖山融雪沖積形成的綠洲地帶,是我國西部地區通往藏、川、新、隴等地重要的交通樞紐,已形成公路、鐵路、民航和管道運輸等立體交通網路,是青藏鐵路格拉段之起點。
市區面積30多平方公里,海拔2780米,居住著漢、藏、回、蒙古等26個民族,人口27萬,屬典型的高原大陸型氣候,境內旅遊資源富集,地質構造復雜奇特,地貌景觀自然天成、高原風光特中見奇、生態、生物資源類多珍稀,格爾木是昆侖(AAAA級)旅遊景區所在地並已列位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格爾木擁有世界第二大鹽湖——察爾汗鹽湖、長江發源地、中華民族神話的聖堂和東方奧林匹司山即昆侖山以及全國四大氣田之一的澀北氣田和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等,轄區礦產及動植物等資源也極為豐富。已探明有鉀、鈉、鎂、鋰、銅、鉛、鋅、玉、黃金、水晶、天然氣、石油等50多種礦藏資源,潛在價值15.34萬億元;野氂牛、野驢、藏羚羊、黃羊、白唇鹿、盤羊、雪雞以及枸杞、麻黃、甘草、大黃、雪蓮等野生動植物聞名中外,具有「天然聚寶盆」、「動植物王國」、「特色旅遊城」等美譽。
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侖文化」為軸心,格爾木境內有長江源頭、昆侖山口、唐古拉山口、萬丈鹽橋、江源冰川、昆侖雪景、瀚海日出、一步天險、鹽海玉波、赤台噴泉、海市蜃樓、凍土冰丘、雅丹地貌、沙漠綠洲和貝殼山、托拉海、千佛崖等獨具特色的自然景觀,許多奇觀稀世罕見,是觀賞青藏高原風光、野生動物活動和進行科學考察、登山探險的理想之地。
青藏公路著名的「萬丈鹽橋」是一條橫穿鹽湖32公里長完全用鹽鋪設的公路。數十年來,不知有多少車輛、物資和人員從它上面經過。如今,當我們的汽車進入鹽湖,無疑這里仍是必經之路。鹽路平坦而堅固,行駛在上面也無其它特殊感覺。
格爾木境內湖泊眾多,江河縱橫,雪峰聳峙,其山色、湖景、草原、沙漠、綠洲以及獨特的民族風情無不呈現高原神秘、神奇和神聖。為觀光、探險旅遊者提供了理想的娛樂環境。格爾木旅遊資源富集在全國十大類、95種基本類型旅遊資源中,格爾木佔八大類,擁有57種,佔全國基本類型的60%,旅遊服務資源共8個資源單體,5個類型,佔全國基本類型的71.4% 。
主要景點
昆侖山口
昆侖山,聳立在格爾木市南面,古書載昆侖山是玉龍騰空之地,素有亞洲脊柱之稱。昆侖山口屬多年凍土區荒漠地貌,地質系古代強烈侵蝕的復雜變質岩所構成,間有第三紀沉積物構成的丘陵低山和丘壠。山坡谷地生長梅、虎爪耳草、等高原凍土荒漠野生植物。登臨山口,巍巍昆侖的千峰萬壑如同披著銀灰色鎧甲的群群奔馬,隨著風起雲涌,滾滾向前。
納赤台清泉
位於青海省格爾木市西南約94公里的青藏公路邊,在昆侖山系的沙松烏拉山和博卡雷克塔格爾山之間,昆侖河北岸,亦稱昆侖泉。此清泉雖處在海拔3540米高寒地區,常年冰天雪地,水溫較低,但一年四季從不會封凍,為昆侖山中第一個不凍泉。納赤台泉水量大而穩定,並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和氣體,彼人們謄為「冰山甘露」。
察爾汗鹽湖
位於青海柴達木盆地中南部。察爾汗鹽湖中有好幾個奇特的湖中套湖,一環套一環,形成世界上罕見的「湖中湖」。察爾汗鹽湖的奇觀萬丈鹽橋是一條修築在鹽湖上的平整寬闊的公路,這座橋造型獨特,與眾不同,它既無橋墩,又無欄桿。全是用鹽修成的,素稱「萬丈鹽橋」。鹽公路光滑平坦,與柏油馬路並無兩樣。路面出現坑凹,用鹵水一澆即可填平。
格爾木水電站
格爾木河上氣勢雄偉的格爾木水電站被稱為昆侖山下的明珠。格爾木河是柴達木盆地南緣的一條大河,昆侖山峰攝的冰雪夏日消融,它挾帶著營水奔騰咆哮。它的背後是一個碧波閃閃的人造水庫,庫容為四百多萬立方米;它的前面是一條飛架嶙峋峽谷兩岸的凌空鐵索天橋,水庫的水從大壩的三扇泄洪閘門噴涌而出,猶如霰雪,又似瀑布,玉珠四濺,水霧飛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