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銀交易 » 漢中略陽縣黃金開戶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漢中略陽縣黃金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5-13 19:30:34

⑴ 陝西省略陽縣煎茶嶺金礦床

陝西省略陽縣煎茶嶺金礦床位於礦產資源豐富的「勉略陽金三角」北部,行政區劃為陝西省略陽縣何家岩鎮西渠溝。由西北有色711總隊於1987年發現並相繼進行了地質勘探工作。礦床產在超基性岩與白雲岩的接觸斷裂帶含金蝕變白雲岩中,受逆沖斷裂構造控制,是與超基性岩有關的構造破碎帶蝕變白雲岩型金礦床,礦床規模大。

1 區域成礦地質環境

區域上,煎茶嶺金礦床處在秦嶺造山帶與上揚子被動陸緣地塊之間、摩天嶺微地塊東端的勉(縣)、略(陽)、陽平關(寧強)三角區。三角區北部邊界(NW向)以略勉構造混雜岩帶與南秦嶺拼合,南部(NE向)通過雙江逆沖斷裂帶與揚子地塊相接。

煎茶嶺金礦床位於勉、略、陽三角地區西北部,緊鄰略勉構造混雜岩帶的南緣。礦區地層以新太古代漁洞子岩群、中新元古代何家岩岩群和震旦系為主體,分別構成結晶基底、過渡層和淺變質蓋層。基底有新太古代魚洞子群(組)中深變質火山沉積岩(岩石同位素年齡約2600 Ma左右)和中新元古代碧口群(接官亭組和郭家溝組)巨厚的綠片岩相變質火山沉積岩系(岩石同位素年齡在700~1500 Ma之間);蓋層為新元古代震旦系(斷頭崖組和九道拐組)淺海相碎屑岩-碳酸鹽岩沉積。此外,山間盆地有零星泥盆系、石炭系、二疊系、侏羅系及第四系分布。

受南北兩大構造單元影響,區域基底構造線在本區北部呈NW—NWW向,南部呈NE—NEE向,中部東端為近EW向並且向西轉為NE或SN向,構成北部、中部和南部3個構造岩漿岩成礦區帶。蓋層以繼承基底構造特徵為其特點,礦區及其周邊地層經多期多階段變形變質作用,均已構造重建,現存的主導面理S2,S3呈NWW向展布。自南向北由震旦系不同岩組和漁洞子岩群組成的斷頭崖向斜、九道拐向斜、官地梁向斜和西渠溝背斜等,構成了何家岩復式背斜的主體。斷裂構造表現為與主導面理方向一致的NWW向或近EW向逆沖斷層組合,發育在超基性岩體與震旦系白雲岩接觸部位的

斷裂帶(組)是金礦的主要控礦構造。

超基性岩(煎茶嶺、柳樹溝和柳樹坪岩體)主要沿斷裂構造(或多組構造交會處)侵入。北部超基性岩帶伴有後期中酸性岩脈的侵入。煎茶嶺岩體是一個以超基性岩為主、其間有花崗斑岩、花崗細晶岩產出的復式岩體,平面上呈薯狀,面積約5km2。在煎茶嶺超基性岩內及其邊緣分別發現大型含鈷硫化鎳礦床與金礦床。岩體西側魚洞子群(組)地層中賦存有大量的太古宙特有的磁鐵石英岩型鐵礦床與構造蝕變岩型(變粒岩型)金礦點,柳樹溝-柳樹坪超基性岩體旁側九道拐組地層中有熱液交代型鉛鋅(銀、金)礦床與鐵礦床。

2 礦區地質

礦區出露地層簡單,基底層為魚洞子組(2658 Ma),上亞群淺粒岩、變粒岩和綠片岩等;蓋層主要為震旦系斷頭崖組上岩段的一套厚層狀、青灰色、微細晶粒狀結構的白雲岩、硅質白雲岩。

礦區內有從晉寧期—印支期的超基性岩—中酸性岩侵入,其中超基性主岩體產於何家岩背斜東部傾伏端

兩大斷裂交會部,位出露面積約5km2,平面呈透鏡狀,向NEE向側伏,岩體與不同時代圍岩呈斷裂接觸或不整合接觸,其北部沿

斷裂侵入的超基性岩牆及其分支,長7000m,寬50~550m,其頂部有斷頭崖組白雲岩、板岩及白雲岩捕虜體。同位素年齡測定表明二者侵入有先後之分(全岩鉀氬法:主岩體927 Ma,分支岩體405 Ma),可見煎茶嶺超基性岩至少為兩期侵入的復式岩體。本區的超基性岩均已深度變質,主要發生蛇紋岩化及硅化,岩體則經歷多期變質,主要由退化蝕變後的纖膠蛇紋岩、葉蛇紋岩、滑鎂岩、菱鎂岩及石英組成。

在超基性岩侵入後期有相當強度的中酸性岩漿活動,包括侵入於岩體南沿的花崗岩岩株及發育於全區的脈岩-鈉長斑岩(213~400 Ma,K-Ar法和Sm-Nd法)。

煎茶嶺地區構造活動呈現出多期次活動特徵,深大斷裂及其旁側的次級斷裂及羽裂構成了本區的基本構造格架,它們既是各類岩漿的通道,也是Au元素活化、遷移與沉澱的主要場所,控制了本區礦帶礦體的空間分布(圖1)。

圖1 煎茶嶺礦區地質簡圖

1—石灰岩白雲岩;2—鐵礦化體;3—鎳礦體;4—金礦體;5—斷層及編號

斷裂是礦區的主控斷裂,發育於何家岩背斜核部魚洞子組地層邊緣,即超基性岩體與北部的白雲岩接觸部位由數個走向和傾向相近但傾角不同的斷裂分支復合而成。

在礦床的西段,斷裂明顯向東側伏,其側伏角20°左右。斷裂帶長約5km,總體走向290°,傾向N,局部反傾,傾角變化於30°~80°之間,具體表現自西向東其傾角由緩變陡,斷裂帶呈壓扭性,局部呈鏡面斷面,多數則為舒緩波狀,局部呈「Z」字型。

該斷裂帶呈現長期多次活動特點,並且具有高角度逆沖剪切特性。根據有關資料及從區內幾次大的地質事件和觀察到的斷裂特徵分析判斷其活動期次如下:第一期活動發生於晉寧期前後,

斷裂沿何家岩背斜兩翼邊緣分布,在背斜傾伏端斷裂交會處,有煎茶嶺早期超基性主岩體侵入;第二期活動發生於華力西早期,北部沿

斷裂帶侵入了北西向超基性分枝岩體,同時在超基性主岩體中侵入有早期花崗斑岩;第三期活動發生於印支期,侵入了印支期酸性—中性—基性岩脈,超基性岩體的強烈變質作用、沿主斷裂帶形成的擠壓破碎帶及次級斷裂以及金礦物質的富集主要形成於本次活動期間;第四期活動發生印支期之後,形成構造透鏡體,含礦斷層角礫,片理化帶及橫向和緩傾角的破礦斷層的出現等。

勘探表明,該斷裂帶控制了本區超基性岩—中酸性岩的侵入,屬深大斷裂,是主要的導礦構造,而且與上盤白雲岩形成了截然的界面,其開放性也控制了本區的氧化深度,同時由於成礦前發育較多的橫向錯位,致使

沿走向和傾向均呈不連續性。

次級張性斷裂發育於

斷裂兩側、並與主斷裂呈小角度相交,其規模在幾米至100餘米之間,是主斷裂多次活動的產物。目前,各個中段及斷裂兩側不同的岩性中均可見到此類斷裂,產狀變化為傾向20°~85°,傾角35°~85°,但斷面比較平直,現有的資料表明,一般沿傾向延伸小於其走向長度,其空間分布上受構造應力不均的影響呈不等距產出,西部則明顯強烈發育於東部,885m水平以下強於其上部;同時也與應力方向密切相關,在

斷裂兩側形成的張性斷裂和壓扭性質斷裂,只有呈張性性質斷裂與主斷裂的交會部位形成開放空間,才形成本區厚大的礦體及分枝礦體。在1070,825m水平發育

斷裂北側的此類斷裂則被超基性岩脈充填,其邊緣均有礦體存在。

羽狀裂隙主要發育在與主斷裂相接觸的蛇紋岩頂部,通常與主斷裂呈大角度相交,其規模0.5m至幾米,是一系列相對密集的近平行的等長裂隙組合,呈網狀、復脈狀,其強弱和密集程度與

斷裂帶的應力場和產狀相關,表現出當主斷裂呈緩傾時其裂隙發育較強,延伸的范圍也較寬大,反之,則發育較弱,其范圍也較小。當發育最為強烈時,就構成了沿主斷裂帶的構造破碎帶,這類裂隙具有張性特徵,是沿

斷裂帶的主要容礦構造之一,同時也是控制礦體厚度及礦石構造的主要因素。

這套構造體系是在不同應力條件、為成礦前不同階段下繼承發展而具有相伴產出的特點,表現在主斷裂帶呈分支復合和舒緩波狀,具有多期次活動性,同時在其旁側產生一系列小規模的次級平行斷裂,並具有選擇性地在蝕變超基性岩的頂部與主斷裂帶的接觸部位而形成羽狀裂隙。後二者具有相同的構造性質,其規模和密集程度是區分二者的關鍵,構成了本區的控礦主體;另一個共同特點是當其延至滑鎂岩或遠離

斷裂帶時自行緊閉或尖滅。不同的是次級斷裂表現為較為單一,其規模大小不一,若被充填後形成的礦脈也顯示出單一透鏡狀的脈體,而羽狀裂隙則表現為一系列較為密集的組合體,形成平行的礦脈群。

3 礦體地質特徵

3.1 礦體特徵

本區的金礦體主要以充填方式產於

斷裂兩側的次級斷裂及與

密切相關的羽狀裂隙中,以「金線吊葫蘆」的形式形成一個相互聯系的礦化體,根據礦體的產出位置及產狀的不同而大致分為4個主要礦體。

一號礦體產於與

斷裂帶呈斷裂接觸的蛇紋岩的頂部,是本區最主要的、最典型的礦體。其產狀與斷裂接觸帶相一致,礦體總體連續性較好,長約440m,延深至550m水平,呈似層狀、薄板狀、透鏡狀和脈狀;礦石類型以石英黃鐵礦型為主,石英鐵碳酸鹽次之,855m水平以上以氧化礦為主,855m水平以下特別在825m以下多以石英黃鐵礦脈為主,同時受次級張性斷裂的作用,形成了大約呈等距離(50m)分布的4個厚大透鏡體,局部有分枝復合,使礦體的厚度變化在1~46之間,總體的產狀變化:傾向5°~20°、傾角55°~70°;其金品位變化於1×10-6~187×10-6之間,平均金品位為10.24×10-6

二號礦體位於一號礦體西側,其產出位置相同,所不同的是二號礦體為一緩傾的斷裂控制下呈一大透鏡體,已控制的長度為110m,延深250m,產狀變化:傾向30°~65°,傾角 30°~55°,厚度2~23m,礦石類型在825m水平以上以石英黃鐵礦型為主,825m水平以下以石英鐵碳酸鹽為主,在780~815m之間形成一特高品位富礦段,最高品位276×10-6,平均品位12.96×10-6

三、四號礦體為生產過程中發現的新礦體,產於

斷裂帶北側白雲岩內的次級斷裂中。該類斷裂中充填超基性岩脈,在其邊緣或整體被礦化蝕變而形成工業礦體,其上下盤圍岩均為白雲岩,礦體呈似層狀、透鏡狀和脈狀,礦石類型為石英鐵碳酸型,亦見石英黃鐵礦脈穿插於其中。三號礦體產於1070m水平附近,目前控制的礦體長約90m,延深75m,為陡傾斜礦體,產狀40°∠75°~65°∠75°,礦體厚度1.5~8.68m,平均品位7.37×10-6;四號礦體產於825m水平附近,已控制的礦體長約40m,延深50m,為緩傾角礦體,產狀為10°~30°∠15°~40°,厚度0.5~3.3m,平均品位4.44×10-6

3.2 礦石特徵

礦石礦物成分較簡單,主要貴金屬礦物有自然金,其次有銀金礦和自然銀;金屬礦物主要有黃鐵礦(3%)和少量白鐵礦及二者的次生礦物褐鐵礦;非金屬礦物主要有白雲石(60%)、石英(30%),少量葉蛇紋石、滑石、鐵白雲石、鐵方解石、鉻雲母和鈉長石;微量礦物(少於0.1%)較復雜,有磁鐵礦、磁黃鐵礦、閃鋅礦、方鉛礦、白鉛礦、黃銅礦、紫硫鎳礦、輝砷鎳礦、鎳黃鐵礦、針鎳礦、赤鐵礦、毒砂、雄黃、雌黃以及自然鋅、自然銅、自然鎳(後3種礦物見於54線以西褐鐵礦硅化白雲岩型金礦石中),反映出熱液礦物組合特點。金的載體礦物為褐鐵礦、黃鐵礦、白鐵礦、石英和白雲石。金屬礦物顆粒微小,粒徑多<0.5mm。

礦石類型主要是含金褐鐵礦硅化白雲岩型與含金黃鐵礦硅化白雲岩型,位於二者邊部靠超基性岩一側,另有少量含金黃(褐)鐵礦葉蛇紋石化硅化白雲岩型。

礦石結構主要是自形—他形微細粒、交代蠶蝕;在氧化礦石中還可見假象、骸晶和球狀。礦石構造主要有浸染狀、細脈狀、網脈狀、團塊狀和斑點狀。

礦石的金含量變化較大(1×10-6~135×10-6),以1×10-6~40×10-6居多,平均品位7.28×10-6。其中54~67線950~800m標高間厚礦段平均品位10.36×10-6。礦石中其他微量元素光譜分析含量(×10-6):Ag為0.42,Cu為29,Pb為20,Zn為186,Ni為1056,Co為79,Cr為1566,Mn為1412,B為85,W為21,Sn為11,Mo<1,Sb<20,Bi<5,As(化探分析)為58.54。礦石品位變化系數為170%,屬不均勻型。

氧化礦石中金主要呈粒間金與裂隙金(達92%)及少量包裹金嵌布。電子探針分析結果表明,原生礦石中金主要以分散狀態賦存於金屬硫化物中,鏡下僅見到2粒金。主要金屬硫化物黃鐵礦、磁黃鐵礦、紫硫鎳礦和輝砷鎳礦等含金。物相分析被包裹在硫化物中的金佔86%,與電子探針分析結果吻合。金的粒度為0.2~36mm,其中<0.01mm者佔80%,屬以微粒金為主的微細粒金。渾圓粒狀、麥粒狀與角粒狀金占總量的85%。金的成色為975,含微量的Fe,Ni,Co,Cr,Zn,As等元素。

3.3 圍岩蝕變

對金礦體而言,其主要圍岩為超基性岩和白雲岩兩類,超基性岩在多期變形構造中已強烈退化蝕變,由無水硅酸鹽鐵鎂礦物次變為含水硅酸鹽鐵鎂礦物,進而碳酸鹽化與硅化組合使岩石更具脆性。與超基性岩呈斷裂接觸的震旦系白雲岩的蝕變主要表現為近礦圍岩的褪色,強硅化而使岩石變得更加緻密,當白雲岩呈捕虜體或不規則接觸時,則表現為碎裂狀、花斑狀結構,具有硅化、碳酸鹽化、大理岩化,偶見重結晶現象。

煎茶嶺金礦體圍岩蝕變顯示熱液蝕變特徵,主要為多種金屬硫化物礦化、硅化和碳酸鹽化,其主要蝕變礦物為鐵白雲石、鐵方解石、黃鐵礦、石英以及後期充填含有雄黃、雌黃的石英脈,這也是本區礦化的主要標志。

3.4 礦床鉑族元素特徵

王瑞廷等(2005)對礦區不同類型岩石、礦石樣品的鉑族元素特徵進行研究表明,礦石的鉑族元素配分曲線為向右升高的左傾型,含金、鈀較高,具有鉑的高峰,這與Pt,Pd及Au在鎂鐵質地殼岩石和與鎂鐵-超鎂鐵質侵入體有關的礦床中相對富集的認識是一致的。Pt/Pd比值在0.40~1.67之間變化,均小於球粒隕石的Pt/Pd 比值;Pd/Ir 比值在1.08~7.72 之間變化,均大於球粒隕石的Pd/Ir比值,屬Pt、Pd向下傾斜的配分型。由於一般情況下,熱液型鎳礦石的Pd/Ir值超過100,而岩漿型鎳礦石的Pd/Ir值較低,故說明多數煎茶嶺鎳礦石屬於岩漿型,該礦床的形成以岩漿成礦作用為主。除金外,岩石的鉑族元素配分曲線與礦石基本上呈互補關系,含金、銠較高,具有鉑、鈀的低谷,由於造成PGE分異的可能機制有蝕變作用、部分熔融和結晶分異,而蝕變作用對Pd族PGE影響大,因此,說明鎳成礦過程還與蛇紋石化蝕變作用有關。另外,岩石、礦石的鉑族元素配分曲線均比較規整一致,可能反映煎茶嶺岩體為一次侵入。

煎茶嶺鎳礦床整體上鉑族元素含量較低,其礦石鉑族元素總量PGE(除Os外)在9.34×10-9~65.05×10-9之間變化,平均為31.28×10-9,Pt和Pd含量均<0.01×10-9,Os,Ir,Ru和Rh含量更低微,這與加拿大產於由蛇紋石化橄欖岩組成的鎂質超基性岩體中的湯普遜鎳銅礦床類似,符合鎂質超基性岩體中銅鎳硫化物礦床鉑族元素含量普遍較低的規律。1 件蛇紋岩中鉑族元素總量PGE為7.5×10-9,滑鎂岩中鉑族元素總量 PGE 在19.70×10-9~22.0×10-9之間變化,平均為20.77×10-9,小於礦石的平均值,反映鉑族元素傾向在晚期岩漿中富集。

煎茶嶺鎳礦床蛇紋岩的Au/Pd值為4.2,金川超基性岩為2.50,Urals純橄欖岩為2.40,煎茶嶺蛇紋岩的Au/Pd值很高,且與金川超基性岩、Orals純橄欖岩的Au/Pd值比較接近,可能指示其原岩更類似於純橄欖岩/橄欖岩。Pd在超鎂鐵質岩漿結晶或成岩過程中性狀與Au相近,Au/Pd值為一常數但在後期成岩及變質作用過程中呈惰性,保持其原始含量不變,又與金性質完全不同。礦石的Au/Pd值在1.38~11.21范圍內變化,似反映有後期熱液的貢獻。

該礦床蛇紋岩的Cu/Pd值為1190,低於原生地幔岩漿的Cu/Pd值(Cu/Pd=6500),說明岩石中存在富Pd硫化物,岩漿熔離作用較弱,這是因為Pd的D硫化物、硫酸鹽遠遠超過Cu的相應值,如果發生充分的岩漿熔離作用,則因硫化物熔離過程而失去Pd的岩漿所結晶的岩石將具有高的Cu/Pd值(>6500)。礦石中金屬硫化物的PGE含量接近或高於礦石的平均含量,亦證明Pt,Pd等鉑族元素主要富集於硫化物中。

4 礦床成因討論

4.1 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

礦區碳酸鹽岩礦物碳、氧同位素測定結果見表1。

表1 礦區碳酸鹽岩碳、氧同位素組成

4.2 成岩和成礦時代

對超基性岩採用不同測年方法和選用不同樣品獲得3組年齡數據:①採用同一岩相的纖膠蛇紋岩做Sm-Nd全岩等時線年齡測定,獲得927 Ma的年齡數據;②採用K-Ar法對蛇紋岩全岩測定,獲得388.7 Ma的年齡數據;③採用 K-Ar法對蝕變超基性岩中鉻水雲母測定,獲得144 Ma年齡數據。

由於在低於角閃岩相的變質作用下,稀土元素不易發生遷移,使岩石中Sm,Nd相對封閉較好,而且,選用的蛇紋岩遠離後期酸性侵入岩和構造帶,故測定的927 Ma年齡數據結果可代表煎茶嶺超基性岩侵位時的成岩年齡。

本區超基性岩體形成之後有相當強度的中酸性岩漿活動,包括侵入於岩體南沿的花崗斑岩岩株及發育於全區,尤其是超基性岩體南部的脈岩。黃婉康等(1996)對60線地表剖面產於超基性岩體中的鈉長斑岩進行了研究。薄片中長石斑晶呈自形—半自形,粒徑為0.5~4mm,一般為2mm,雙晶發育,探針測定其成分為鈉長石。對鈉長斑岩的鈉長石和基質分別進行了K-Ar年齡測定,其斑晶年齡為376.2±1.2 Ma,基質年齡為337.3±3.4 Ma,這個結果與龐春勇測定的花崗斑岩侵位年齡為400 Ma相對應,表明礦區的中—酸性岩漿活動是發生在337~400 Ma期間。金礦化關系密切的鉻水雲母K-Ar法測定年齡為144.2±14.9 Ma,可代表成礦年齡。

5 技術性找礦標志

5.1 岩性標志

超基性岩為主要礦體的載體,目前探明的所有礦體均與超基性岩牆和分枝岩脈有關。深度變質後形成的纖膠蛇紋岩,在構造活動作用下產生的張性裂隙,白雲岩中的超基性岩脈的邊緣或構造帶內,均是成礦的有利部位,這些岩性的變化是重要的找礦標志。

5.2 構造標志

超基性岩與白雲岩的斷裂接觸帶(

),是本區找礦的主要部位。

斷裂構造性質的深源性,控制了本區的構造格局及岩漿活動,控制了本區金礦物質來源,其次級分支裂隙及構造交會部位是找礦的有利地段。

5.3 圍岩蝕變標志

煎茶嶺金礦體圍岩蝕變顯示熱液蝕變特徵,與成礦有關的黃鐵礦、黃銅礦等金屬硫化物礦化及硅化、碳酸鹽化等蝕變是直接找礦標志。特別是蝕變礦物為鐵白雲石、鐵方解石、黃鐵礦、石英以及後期充填含有雄黃、雌黃的石英脈出現,是礦區礦化的主要標志。

5.4 元素地球化學異常

1∶5萬水系沉積物測量、1∶1萬土壤測量的Au,Ag,Cu,Pb,Zn,As組合的多元素異常是找礦標志之一,特別是Au,As 2種元素出現較好的套合時往往能發現新的礦體。

參考文獻

武警黃金地質研究所.2007.陝西省略陽縣鏵廠溝金礦接替資源勘查項目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廊坊:武警黃金地質研究所

陝西省地質礦產局第二地質隊.1991.陝西省略陽縣鏵廠溝金礦床寨子灣礦段23-32線勘探地質報告

白忠.1996.陝西鏵廠溝金礦床成因探討.礦產與地質,10(2):108~113

魏剛鋒,姜修道,劉永華等.2000.鏵廠溝金礦床地質特徵及控礦因素分析.礦床地質,19(2):138~146

(路彥明編寫)

⑵ 漢中在哪

漢中位於陝西省南部,簡稱「漢」,古稱南鄭、興元、梁州、天漢。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轄漢台區、南鄭區、城固縣、留壩縣、勉縣、佛坪縣、略陽縣、寧強縣、西鄉縣、鎮巴縣、洋縣2區9縣。


(2)漢中略陽縣黃金開戶擴展閱讀:

漢中歷史:

漢族以前被稱為「華夏」族,戰國時代秦國設漢中郡(距今已有2400多年),漢中由此而得名,為後來秦統一後的天下三十六郡之一。楚漢戰爭時劉邦被封為漢中王,其率領的軍隊被稱為「漢軍」,駐扎在漢中後劉邦率漢軍「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首先佔據關中,進而統一天下,定國號為「漢」。

強盛的漢帝國為反擊匈奴入侵,與匈奴進行了長期的,大規模的,慘烈的戰爭,強悍的漢軍鐵騎大規模追擊匈奴,深入大漠腹地數千里,甚至翻越了蔥嶺,使當時非常強大的匈奴屢次遭受重大打擊,最後灰飛煙滅,極少數殘余遠遁歐洲,致使「漠南無王廷」當時各國震動,談漢色變。

由於空前強大的漢軍在西域,中亞各地演繹了一百多年不敗的神話,使漢軍,漢人威名遠播域外,"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強大的漢帝國用鐵和血維護了自己的尊嚴,也使其子民在異族面前,可以自豪的大聲說「我是漢人!」。

從此以後,無論中原華夏後裔怎麼改朝換代,人們都稱其子民為漢人,這就是漢民族的來歷。

華夏族是個逐步融合化擴大化的概念。公元前4000年,青藏高原居住著古藏緬族,河西走廊和黃土高原北部居住著夏族(首都今寶雞市),晉南關中洛陽一帶居住著華族(首都今淮陽縣),淮河以南和漢江流域居住著蚩尤的先人。

公元前2700年夏族領袖黃帝東進,戰勝華族領袖炎帝,並在今新鄭縣定都,後來二族將漢江和淮河的領袖蚩尤滅掉,占據整個中原,華夏二族逐漸融合成華夏族。禹的兒子啟破壞禪讓制,建立了聯邦制的夏王朝,定都登封縣,這是華夏族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

夏國所直屬的領土只包括中原和晉南,夏族老家黃土高原和河西走廊已經被藏緬族和吐火羅人占據,遺留在當地的夏族接受異族的殖民統治。

漢代,華夏族與南蠻融合成漢族,漢族形成。從此綿延至今!隋朝時,鮮卑族融入了漢族,形成新漢族。新漢族與漢代漢族文化上、血緣上一脈相承,沒有太大差別,但差別還是有的,你可以看一下漢賦與唐詩的差別。

⑶ 中國的金礦都在什麼地方

中國各省市區除上海外,都有金礦分布。主要礦床和產地分布有:山東、河南、貴州、黑龍江、陝西、廣西、雲南、遼寧、河北、新疆、四川、甘肅、內蒙、青海、安徽等省區。

1、河南洛陽

河南省洛陽市嵩縣整合勘查項目包括槐樹坪金礦、東灣金礦、七畝地溝金礦、磨溝金礦、上道回溝鉛礦、斬龍崗鉛礦、瓦房鉛礦和兩河口鉬礦8個探礦權。

槐樹坪金礦詳查野外工作已經完成,估算資源量超過30噸,達到大型規模,東灣金礦詳查工作已經完成,探獲金資源量6.3噸,平均品位3.24克/噸,達到中型規模,根據已有工程式控制製程度估算,兩礦區可提交金金屬量將近40噸,預計建成礦山後的服務年限為42年。

2、新疆

新疆自治區北部以及阿爾泰山區的西南部脈金和東南地區的砂金。

經過20年持續勘查評價,在新疆地礦局在新疆烏恰縣海拔3100米到4300米20平方公里的勘查范圍內,發現了21個金礦化帶,平均品位2.45克/噸,提交黃金資源量127噸,遠景資源儲量在200噸以上。

其中4號成礦帶寬度達85米、長4000米,平均品位2.57克/噸,局部最高品位達63.88克/噸,估算金資源量達98.33噸。成為目前新疆發現的資源量最大的金礦。

3、內蒙古

內蒙哈達門溝

2012年9月,內蒙古哈達門溝礦區一座國內罕見的單脈體特大型金礦被武警黃金一總隊二支隊發現。經專家初步認定,該礦脈金資源儲量近70噸,潛在經濟價值270多億元。

內蒙烏拉特中旗

從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獲悉,地質勘查人員近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探明一處超大型金礦,資源儲量為148.5噸,保有資源儲量130.4噸,探明資源儲量列自治區首位。

4、山東

東北北部砂金礦區。主要由黑河、呼瑪、烏拉嘎和樺川一帶的砂金礦,屬於河流沖積砂礦。在中生代侏羅紀火山岩一進入體中找到團結式原生金礦床。山東招遠一帶含金石英脈開采歷史悠久,有玲瓏金礦床等。

後來又發現蝕變花崗岩型,如三山島、焦家、新城等大型金礦床。這一地區的金礦床儲量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位。煙台發現18處金礦開采後備基地,新增241噸黃金金屬資源儲量。截至去年底,煙台市保有黃金資源儲量1800噸,僅萊州市黃金資源儲量就超過600多噸。

5、其他地區

燕遼金礦區。包括吉林東部及河北東部的一些金礦床。大部分為產於前震旦紀的片麻岩、片岩及花崗閃長岩中的含金石英脈礦床,其中夾皮溝、金廣峪、五龍、張家口等金礦床。

東南地區金礦區。包括湘、桂的脈金,多為板溪系的礦化板岩和邊溪亞群中的含金石英脈。本地區金礦較多,但規模較小。湘西金礦石本區最大的金礦。

秦嶺-祁連山金礦區。本區以礦脈成群、品位高、多金屬共生為其特點。代表性的礦山有秦嶺、文峪、潼關等金礦。

西南地區金沙江流域及四川盆地的一些河流的階地砂金礦區。

台灣金礦區。金瓜石金礦是與第三紀火山岩有關的大型金礦。

西藏金礦區。分布於雅魯藏布江以南各支流兩側的階地之中。

⑷ 中國黃金集團下屬的金礦礦權有哪些

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湖北省大冶市城西南35公里處,佔地面積1.52平方公里。其前身是湖北黃石金銅有限責任公司、湖北黃石金興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北大冶金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三個公司通過資產、債務、人員重組,上述五家發起人以三個公司的凈資產作為投資,組建成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2月16日,經國資委批准,各股東同意,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持有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權轉讓至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是以采選礦產為主的礦山企業,擁有雞冠嘴和桃花嘴兩大礦床,礦床類型為矽卡岩型,累計探明礦石儲量2093萬噸,金金屬量50噸,銅金屬量36萬噸,鐵礦石量547萬噸,硫鐵礦石量181萬噸,礦石類型主要為銅金礦石、銅金鐵礦石、銅(硫)礦石等,圍岩類型主要為矽卡岩、大理岩、石英正長閃長玢岩等,礦石穩固,圍岩中等穩固。

內蒙古包頭鑫達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黃金精煉車間

控股經營,屬全國黃金行業首家債轉股企業,是集黃金采、選、冶業,水力發電於一身的大型黃金企業。礦山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開拓方式為平硐—豎井聯合開拓,采礦方法:以階段礦房法為主,輔之以淺孔留礦法;選礦方法:使用全泥氰化—炭漿吸附提金工藝;冶煉方法:酸洗烘乾-中頻爐冶煉。礦山年處理礦量70萬噸,年產黃金9000千克,年產值9000多萬元,有水力發電站兩座,裝機容量共9000KW,年發電量3040萬度。下轄全資子公司寶雞金旭冶煉廠、控股子公司西安市黃金冶煉廠和陝西金地黃金礦業有限公司。

河北金廠峪金礦

通訊地址:河北省遷西縣金廠峪鎮金廠峪金礦

河北金廠峪金礦位於萬里長城腳下的河北省遷西縣境內,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是現代化的國有大型黃金礦山之一。目前該礦已形成了集黃金開采、選冶、礦山機械加工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經濟實體。設計生產能力:處理礦量900噸/日;采礦量:20萬噸/年。開拓方式:平硐盲豎井聯合開拓,盲豎井深度640米。礦石開采方式:留礦法、全面法、充填法和房柱法。選礦方法:浮選-金精礦氰化-鋅粉轉換工藝。冶煉方法:濕法提純。產品為成品金,年產黃金650公斤。

河南文峪金礦

通訊地址:河南省靈寶市豫靈鎮

河南文峪金礦位於豫、陝兩省交界處的河南靈寶市豫靈鎮,屬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采、選、冶一體化的骨幹黃金企業。該礦分為企業主體和控股子公司—靈寶雙鑫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主體設計生產能力為日采選礦石500噸,兩個采礦坑口,一個選礦廠和一個氰化冶煉廠。開拓方式:平巷溜井,采礦方法:全面留礦法。選礦方法:浮重聯合流程。冶煉方法:濕法冶煉。產品為金精礦粉和成品金,年產黃金650千克以上。控股子公司采選方式與企業主體相同,生產規模為日采選750噸,年產含量金850千克以上。

河南秦嶺金礦

通訊地址:河南省靈寶市秦嶺金礦

河南秦嶺金礦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地處中國第二黃金基地—豫陝晉三省交界的小秦嶺地區,礦區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境內,佔地17.6平方公里,隴海鐵路、鄭西客運專線、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礦山現有金洞岔、楊寨峪、四范溝三個礦區,設計采礦能力800噸/日,現有生產能力500噸/日和300噸/日的選礦廠兩座,年處理礦石能力可達26萬噸。礦床開拓方式:平硐+豎井。采礦方法:全面留礦法。選礦方法:重選+浮選。主要產品:成品金和精礦金,副產品有銀、銅、硫。

黑龍江烏拉嘎金礦

通訊地址:黑龍江省嘉蔭縣烏拉噶鎮

黑龍江烏拉嘎金礦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境內,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屬國內黃金行業最大的露天礦之一,是一家集采、選、冶一體化的大型黃金企業。設計生產能力:處理礦量1320噸/日,其中:1200噸/日浮選廠一座,120噸/日炭漿廠一座。有東、西露天兩個采礦場,礦石開采方式:公路開拓,總出入溝,卡車運礦。選冶方法:浮選—金精礦氰化—鋅粉置換工藝。炭漿廠採用全泥氰化—炭漿工藝。冶煉方法:中頻爐冶煉—酸分除雜工藝。產品為成品金,生產黃金1.5噸以上。

中國黃金集團二道溝金礦

通訊地址:遼寧省北票市二道溝金礦

中國黃金集團二道溝金礦位於遼寧省北票市龍潭鄉境內,坐落在雄偉的努魯兒虎山脈遼蒙交界處的雞冠山腳下,這里三面環山,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隸屬於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國有中型二級企業。二道溝金礦始建於1976年,1981年正式投產,生產規模為220噸/日,年產黃金370公斤,年創利潤上百萬元。

山東煙台鑫泰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山東省海陽市郭城鎮

山東煙台鑫泰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膠東半島南部的海陽市郭城鎮。北距煙台市60公里,南距海陽市30公里。煙鳳公路從公司門前通過,北部15公里處有煙青一級公路和藍煙鐵路,交通十分便利。2004年12月16日,經國資委批准,各股東同意,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持有鑫泰公司51%的股權轉讓至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河北峪耳崖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峪耳崖鎮

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峪耳崖金礦,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境內。礦區北距承德市127公里;南距唐山市152公里;目前正在興建的承德--秦皇島出海公路經由該礦,交通十分便利。從1887年(光緒十三年)起,峪耳崖就有採金活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曾有慈禧太後「胭脂礦」的傳稱。1958年3月,國家正式投資建設峪耳崖金礦。40多年來,幾代峪耳崖人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把峪耳崖金礦從日本人炸成的廢墟上重建起來,並逐步從一個年產金幾百兩的小型礦山,發展成為集地、探、測、采、選、氰、冶於一體的國家大型二類企業。2000年6月,峪耳崖金礦經改制進入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從此步入了全新的發展軌道。

潼關中金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省潼關縣東桐峪鎮

潼關中金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小秦嶺北麓的陝西省潼關縣桐峪鎮,距隴海鐵路太要火車站4.2KM,距潼關縣城22KM;距西安—潼關高速公路32KM,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極為便利。

潼關中金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4年9月18日,由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聯合組建。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以原陝西東桐峪金礦的凈資產2488萬元出資,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以所屬李家金礦、大峱峪金礦凈資產2390萬元作為出資,公司注冊資本金總額為4878萬元,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擁有51%股權,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擁有49%股權。

潼關中金冶煉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省潼關縣太要鎮李家村

潼關中金冶煉有限責任公司位於秦、豫、晉三省交界的潼關縣境內。有隴海鐵路、西潼高速公路及310國道經過。距潼關火車站2公里,距潼關縣城1.5公里,距西潼高速公路10公里,距西安14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潼關冶煉公司是由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陝西省潼關縣小口金礦、陝西省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局共同出資組建的,成立於2003年9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其中: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佔60%股權;陝西省潼關縣小口金礦佔10%股權;陝西省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局佔30%股權。

潼關冶煉公司是專業黃金冶煉廠,主要從事金、銀、銅、鉛、硫的選冶及副產品銷售。現有一個氰化廠,採用直接氰化浮選法處理金精礦,綜合回收金、銀、銅、鉛,目前日處理金精礦50噸。主要產品:合質金、合質銀、鉛精粉、銅精粉、硫精粉。

蘇尼特金曦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內蒙古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

蘇尼特金曦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東側1.5公里處,集二線、208國道從門前穿過,220千伏變電所近在咫尺,交通方便,水電充足,環境優越。金曦公司組建於1999年5月1日,是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原中國黃金總公司)出資90%,蘇尼特右旗國資辦出資10%組建成的股份制企業。2004年12月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金曦公司生產采區2個,有日處理原礦150噸/日的選廠一座,年產黃金230千克,年利潤600餘萬元,年產值近2500萬元。主要產品黃金,是一個采、選、冶配套生產的黃金企業。

甘肅省天水李子金礦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甘肅省天水市秦川區娘娘壩鎮李子園

甘肅省天水李子金礦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6月12日,重組於2004年9月18日,由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天水三星有限公司、甘肅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天水總隊、甘肅省白龍江金礦天水實業公司、天水市蘭駝工貿公司等五家企業共同出資組建,其中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擁有65%的股份。肅省天水李子金礦有限公司坐落在美麗的天水市南部,距天水市50km,附近有316國道,交通便利。礦區所處的白家河水系,為長江流域嘉陵江上游支流,樹林茂密,山清水秀,屬北溫帶半濕潤氣候,年降水量600~800mm,年平均氣溫9.6℃,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該公司金礦成因類型主要為石英脈型和蝕變岩型,礦石品位從幾克到上百克不等,金礦地質資源總體上表現為礦點多、面廣,礦區潛在黃金資源儲量可達到50噸,開發前景良好。

遼寧金鳳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遼寧省鳳城市青城子鎮楊樹村

遼寧金鳳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遼寧省鳳城市青城子鎮境內,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與鳳城黃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原楊樹金銀礦為基礎進行股份制改造而成。公司成立於2001年9月28日,經營范圍是金、銀礦石的采選。礦山採用豎井開拓方式,采礦方法為全面采礦法,留礦采礦法;選礦工藝流程為:二段一閉碎礦,二段閉路磨礦,單一浮選;產品為金精礦,年產含量金700千克左右。現有固定資產總值6507萬元。公司組建初期生產規模為200噸/日,2003年經改擴建後,生產規模達到500噸/日。

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鎮

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鎮境內。2004年4月,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貴州省黃金公司、黔西南州黃金公司、安龍縣黃金公司四家在原黔西南州戈塘金礦基礎上聯營組建成立,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采、選、冶一體化,采礦為露天、井下聯合開采;選冶為全泥氰化,炭漿提金,解析後熔煉合質金。平均日處理量400噸,年產金400公斤左右。

貴州金興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貴州省興仁縣回龍鎮紫木凼

貴州金興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由中國黃金集團科技有限公司與貴州省興仁縣黃金公司為開發興仁縣境內的黃金資源,發揮雙方優勢,共同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注冊資金2705萬元,其中:中國黃金集團科技有限公司佔65%的股權,興仁縣黃金公司佔35%的股權。金興公司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仁縣境內,黔西南州被譽為「中國金州」。金興公司所在地距省會貴陽市約240km,距州府興義市約100km,距興仁縣城約42km,西南距著名的南昆鐵路約80km,有8km礦區公路與縣道648線相通,交通較為方便。

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雲南省昆明市白塔路208號

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白塔路208號,於2004年1月19日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和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專門從事雲南省黃金資源的勘查和開發。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出資3500萬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70%;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出資1500萬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30%。公司經營范圍:黃金及其他金屬礦產資源的勘察、生產、冶煉,材料、燃料、設備、勞務供應,國內貿易、黃金產品、副產品及其製品的銷售,並提供與業務相關的的項目評估、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培訓(經營范圍中涉及需審批的憑許可證開展經營)。

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於2004年1月16日以4700萬元的競價收購了原雲南省鎮沅金礦全部資產。公司於2004年3月15日在鎮沅縣工商局注冊成立了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鎮沅分公司,從事黃金礦產資源開發。鎮沅分公司位於哀牢山北段的思茅市鎮沅縣和平鄉境內,離鎮沅縣城89公里,距省城昆明350公里。

遼寧天利金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遼寧省鳳城市劉家河鎮

遼寧天利金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長春黃金研究院、鳳城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元投資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我國黃金行業國有高科技股份制企業。公司注冊地址為遼寧省鳳城市,注冊資本金為1000萬元人民幣。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黃金行業第一個實現科研院所與企業有機結合的科技型企業。

天利公司以長春黃金研究院取得的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成果(生物氧化提金技術)為依託,以遼寧鳳城地區含砷難處理金礦為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實現高科技產業化和資源利用最大化。天利公司生物氧化提金廠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十五重點黃金科技攻關項目產業化基地及中國黃金集團技術中心實驗基地;是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發揮科技優勢,促進科研成果加速向產業化轉化,在我國黃金工業科技力量拉動下,進一步開發利用我國黃金資源的樣板工程;是為我國黃金工業進一步持續、快速發展作充分的技術貯備而構建的實驗基地;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強化科技優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走科技型企業發展道路的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

吉林海溝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吉林省安圖縣兩江鎮海溝金礦

吉林海溝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吉林省安圖縣兩江鎮境內,距中國十大名山之一—長白山100公里,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控股子公司,是集采、選、冶一體化綜合型的地下開采岩金礦山。生產能力為日處理礦石量600噸,原礦品位3克/噸以下,選礦方法:破碎——全浸氰化——鋅粉置換工藝。冶煉方法:中頻爐冶煉。產品為成品金,年產金近600公斤。固定資產原值1.44億元。

遼寧省排山樓金礦

通訊地址: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前進路

遼寧省排山樓金礦始建於1996年9月,1997年7月投入試生產,1998年8月正式通過國家驗收。采礦生產先是露天開采後轉井下,2005年井下采礦正式投產,生產規模1800噸/日。選礦生產先後經過三次改造,處理礦石能力達到2000噸/日,於2002年全面達產,各類經濟技術指標與全國同行業相比名列前茅。

遼寧新都黃金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遼寧省朝陽市中山大街

陝西略陽橫現河黃金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略陽縣橫現河鎮

陝西略陽橫現河黃金礦業有限公司是安康金礦和陝西經濟發展公司於1998年8月,共同出資1003萬元整體收購原略陽橫現河金礦後組建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2006年9月整體劃轉陝西黃金公司成為國有獨資公司。

白河縣大灣銀礦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白河縣卡子鎮桂花村

白河縣大灣銀礦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5年4月,注冊資本330萬元。其中,陝西黃金公司出資428.95萬元,持股59.3%;西安萬眾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出資294.4萬元,佔40.7%。

公司位於陝西省白河縣卡子鎮桂花村。礦區距白河縣城10公里,沿白河至竹溪省際公路35公里處,往東南向10公里鄉村公路至礦區。公司主要產品為銀精粉,設計日處理能力150噸,2001年礦山擴建和選礦廠改造,目前實際生產能力為300噸/日。

陝西略陽鏵廠溝金礦

通訊地址:陝西略陽郭鎮鏵廠溝

陝西略陽鏵廠溝金礦於2001年7月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644萬元。其中陝西黃金公司、陝西邦田化工有限公司、漢中黃金公司分別持股60%,30%,10%。金礦位於陝西省略陽縣郭鎮境內,礦區南距郭鎮8公里,有簡易公路相通,東距略陽42公里,西距甘肅省康縣縣城24公里,其間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較為方便。企業現有規模分別為400噸/日、100噸/日大小選廠兩座,形成日處理礦石500噸的規模能力,選礦工藝為全泥氰化炭漿法,企業擁有0.28平方公里的采礦權和12.56平方公里的探礦權。

商洛市恆源礦業公司

通訊地址:商洛市商周區孝義鎮甘河

2006年3月8日經集團公司領導同意後,組建了恆源礦業公司。公司由黑龍江烏拉嘎金礦和陝西黃金公司聯合組成,其中黑龍江烏拉嘎金礦出資408萬元,占股本的60%;陝西黃金公司出資272萬元,占總股本的40%。

公司擁有的南台鉬礦區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北東30公里處,隸屬於商洛市商州區龍王廟鄉管轄。商洛市至龍王廟鄉是23公里的柏油路面,龍王廟鄉至礦區有7公里,正在鋪設通鄉水泥路,交通較為便利。潘河流經礦區,可以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需要。

內蒙古金予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烏努格吐山

內蒙古金予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資源開發項目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境內,距滿洲里市中心20公里。該項目為露天采礦,已開工建設,預計2008年底建成,設計日處理礦量30000噸,建成達產後將是國內最大的銅礦企業。

四川通用投資有限公司阿西金礦

通訊地址: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

四川通用投資有限公司阿西金礦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礦區面積10.35平方公里。礦區至若爾蓋縣城35公里,至成都495公里,對外交通方便。礦區海拔3400~3700米,屬高原丘陵地形。該項目初步估算金資源量18噸,預測阿西金礦區金金屬資源總量有望達56噸以上。

四川平武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四川省平武縣大橋鎮

四川平武礦業有限公司位於四川省平武縣,礦區距平武縣城60公里,礦區海拔2200米~2900米,每年12月至來年3月以濃霧天氣為主。

西藏中金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西藏昌都地區江達縣

西藏中金礦業有限公司位於西藏江達縣同普鄉,礦區(銅鐵礦)至江達縣城42公里,至昌都200多公里,昌都南120公里有邦達機場,從成都、拉薩1個小時便可到邦達機場。礦區海拔3500~4000米。礦區成礦遠景較好,銅金屬量約20萬噸以上。

廣西鳳山天承黃金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廣西鳳山縣金牙鄉

廣西鳳山天承黃金礦業有限公司位於廣西風山縣西部金牙鄉,距鳳山縣城約32km。鳳山公司目前分為那元和內郎兩個礦區,採用地下開采方式,采礦方法為全面留礦法和房柱法,設計日處理礦量800噸,已開始投產,產品為金精礦。

陝西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西安市東大街105號

陝西黃金公司成立於1981年,現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子公司。公司主業為黃金,同時也涉及有色金屬白銀、鉬、鎳及房地產開發等。按集團公司賦予的職能,對國有投資項目和控股、參股礦山企業進行經營管理。對授權管理的資產承擔保值增值責任。公司總資產30251萬元, 其中本部資產總額16092萬元;在冊職工1447人,其中本部在冊職工85人。本部現有在崗職工41人,具有高、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30人。公司現有全資子公司3個:中國黃金總公司安康金礦、陝西略陽橫現河黃金礦業有限公司、陝西黃金賓館;控股企業3個:白河縣大灣銀礦、陝西馬鞍橋生態礦業有限公司、陝西略陽鏵廠溝金礦;參股企業6個:洛南縣鑫元科工貿有限公司、煎茶嶺礦業有限公司、鎮安金礦、商洛恆源公司、金潮房地產公司、四方金礦。

遼寧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沈陽市東陵區萬柳塘路109號

遼寧黃金公司位於沈陽市東陵區萬柳塘路109號,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資產總額3.6億元,生產能力2500噸/日,年產黃金3.5噸,在冊職工873人。其中公司本部資產總額1.1億元,在冊職工164人,具有高、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70人,且地、測、采、選、冶等專業門類齊全,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公司下轄遼寧省排山樓金礦、新都黃金有限公司、遼寧省黃金物資公司、遼寧黃金職工培訓中心和海南盛京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多家全資企業。

河北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山東路289號

河北黃金公司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其前身為河北省黃金管理局、中國黃金總公司河北公司。伴隨著河北省政府機構改革,河北黃金公司由行業管理部門轉變為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公司現有資產4000餘萬元,在冊職工不到30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佔90%,無離退休人員;由過去依靠財政撥款轉變為靠自身創收來運作公司的正常運轉。現階段河北公司的經營主要以清理四項基金為主,兼顧控股、參股公司的管理工作、短期投資和辦公樓的出租業務。目前,河北公司充分發揮改制後自身的優勢,積極選擇投資方向,尋求突破,確立發展的主業,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將河北黃金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自我生存和持續發展能力,以黃金、有色礦業為主,兼顧旅遊服務和其他經貿業務,符合集團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區域性綜合類經營公司。

廣西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廣西南寧市思賢路43號

廣西黃金公司成立於1976年12月,現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子公司,是一家以黃金作為主業,多業並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實行獨立核算,具有獨立民事權力和義務的企業法人。公司現有職工35人(不含下屬企業),其中高級工程師7人,工程師20人。公司位於廣西南寧市思賢路。公司目前直管企業五家,即廣西龍頭山金礦、廣西龍水金礦、廣西黃金桂林物資公司、廣西黃金梧州實業開發公司、南寧金倉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控股公司一家,即廣西田林高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企業兩家,即廣西鳳山天承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廣西金沃礦業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作)。

中國黃金四川公司

通訊地址:成都市上東大街133號

中國黃金四川公司位於成都市上東大街133號,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四川黃金公司有全資子公司1戶,四川黃金物資公司;參股企業1戶,馬腦殼金礦股份有限公司。

嵩縣金牛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大張鄉任陵村

嵩縣金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於2007年6月在原河南省嵩縣金牛有限責任公司的基礎上,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控股(60%)、嵩縣黃金公司(40%)參股組建的集采、選、冶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公司位於河南省嵩縣大章鄉,始建於1988年。現有職工99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7人,總資產8000萬元。下設東灣、店房、牛頭溝三個分礦,采選能力1000噸/日。2008年,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投入資金5000餘萬元,在金牛公司開展「地質探礦大會戰」,取得探礦增儲金金屬量67噸的輝煌戰績。目前,公司探礦總面積達100餘平方公里,保有黃金地質儲量金金屬量75噸,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

⑸ 中國黃金集團的子公司有哪些

截至2007年11月,該公司共有子公司80多家,現將主要礦業類子公司簡介如下:
1.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湖北大冶市礦業大廈 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位於湖北省大冶市城西南35公里處,佔地面積1.52平方公里。其前身是湖北黃石金銅有限責任公司、湖北黃石金興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湖北大冶金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三個公司通過資產、債務、人員重組,上述五家發起人以三個公司的凈資產作為投資,組建成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2月16日,經國資委批准,各股東同意,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持有湖北三鑫金銅股份有限公司51%的股權轉讓至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目前是以采選礦產為主的礦山企業,擁有雞冠嘴和桃花嘴兩大礦床,礦床類型為矽卡岩型,累計探明礦石儲量2093萬噸,金金屬量50噸,銅金屬量36萬噸,鐵礦石量547萬噸,硫鐵礦石量181萬噸,礦石類型主要為銅金礦石、銅金鐵礦石、銅(硫)礦石等,圍岩類型主要為矽卡岩、大理岩、石英正長閃長扮岩等,礦石穩固,圍岩中等穩固。
2.內蒙古包頭鑫達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10g、50g、100g平模金條正面
通訊地址: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 內蒙古包頭鑫達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經包頭市九原區人民政府批准,於2000年6月由原中國黃金總公司與哈德門金礦聯營組建,是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經濟實體。鑫達公司距離包頭市區約25公里,屬於金礦采選行業,主要從事黃金生產及銷售業務。鑫達公司主要經營范圍:黃金采選冶煉。
3.河南金源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城關鎮陶村 河南金源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坐落在嵩縣高都川地域,距洛陽80公里。公司1997年6月在原嵩縣祁雨溝 采礦
金礦的基礎上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控股、嵩縣黃金有限公司、河南黃金公司、洛陽黃金工業公司參股組建,是集采、選、冶為一體的股份制聯營企業。公司下設采礦系統、選冶系統、瑤溝分礦、鑄鋼車間及黃金大廈、黃金職工醫院兩個三產機構。是一個「以金為主,多元發展」的大型黃金礦山企業。
4.中國黃金集團夾皮溝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吉林省樺甸市夾皮溝鎮 中國黃金集團夾皮溝礦業有限公司原名吉林省夾皮溝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於1994年10月1日經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國家投資的國有獨資企業,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 具有186年採金歷史,是一家集采、選、冶一體化的大型黃金企業。其主要經營范圍:金原礦開采,銀、銅、鋁礦產品加工。
5.陝西太白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 陝西太白縣太白河鎮 陝西太白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陝西省太白縣太白河鎮,成立於2001年9月,現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 黃金精煉車間
控股經營,屬全國黃金行業首家債轉股企業,是集黃金采、選、冶業,水力發電於一身的大型黃金企業。礦山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開拓方式為平硐—豎井聯合開拓,采礦方法:以階段礦房法為主,輔之以淺孔留礦法;選礦方法:使用全泥氰化—炭漿吸附提金工藝;冶煉方法:酸洗烘乾-中頻爐冶煉。礦山年處理礦量70萬噸,年產黃金9000千克,年產值9000多萬元,有水力發電站兩座,裝機容量共9000KW,年發電量3040萬度。下轄全資子公司寶雞金旭冶煉廠、控股子公司西安市黃金冶煉廠和陝西金地黃金礦業有限公司。
6.河北金廠峪金礦
通訊地址:河北省遷西縣金廠峪鎮金廠峪金礦 河北金廠峪金礦位於萬里長城腳下的河北省遷西縣境內,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是現代化的國有大型黃金礦山之一。目前該礦已形成了集黃金開采、選冶、礦山機械加工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經濟實體。設計生產能力:處理礦量900噸/日;采礦量:20萬噸/年。開拓方式:平硐盲豎井聯合開拓,盲豎井深度640米。礦石開采方式:留礦法、全面法、充填法和房柱法。選礦方法:浮選-金精礦氰化-鋅粉轉換工藝。冶煉方法:濕法提純。產品為成品金,年產黃金650公斤。
8.河南文峪金礦
通訊地址:河南省靈寶市豫靈鎮 河南文峪金礦位於豫、陝兩省交界處的河南靈寶市豫靈鎮,屬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是一家采、選、冶一體化的骨幹黃金企業。該礦分為企業主體和控股子公司—靈寶雙鑫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主體設計生產能力為日采選礦石500噸,兩個采礦坑口,一個選礦廠和一個氰化冶煉廠。開拓方式:平巷溜井,采礦方法:全面留礦法。選礦方法:浮重聯合流程。冶煉方法:濕法冶煉。產品為金精礦粉和成品金,年產黃金650千克以上。控股子公司采選方式與企業主體相同,生產規模為日采選750噸,年產含量金850千克以上。
9.河南秦嶺金礦
通訊地址:河南省靈寶市秦嶺金礦 河南秦嶺金礦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地處中國第二黃金基地—豫陝晉三省交界的小秦嶺地區,礦區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境內,佔地17.6平方公里,隴海鐵路、鄭西客運專線、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礦山現有金洞岔、楊寨峪、四范溝三個礦區,設計采礦能力800噸/日,現有生產能力500噸/日和300噸/日的選礦廠兩座,年處理礦石能力可達26萬噸。礦床開拓方式:平硐+豎井。采礦方法:全面留礦法。選礦方法:重選+浮選。主要產品:成品金和精礦金,副產品有銀、銅、硫。
10.黑龍江烏拉嘎金礦
通訊地址:黑龍江省嘉蔭縣烏拉噶鎮 黑龍江烏拉嘎金礦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境內,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屬國內黃金行業最大的露天礦之一,是一家集采、選、冶一體化的大型黃金企業。設計生產能力:處理礦量1320噸/日,其中:1200噸/日浮選廠一座,120噸/日炭漿廠一座。有東、西露天兩個采礦場,礦石開采方式:公路開拓,總出入溝,卡車運礦。選冶方法:浮選—金精礦氰化—鋅粉置換工藝。炭漿廠採用全泥氰化—炭漿工藝。冶煉方法:中頻爐冶煉—酸分除雜工藝。產品為成品金,生產黃金1.5噸以上。
11.中國黃金集團二道溝金礦
通訊地址:遼寧省北票市二道溝金礦 中國黃金集團二道溝金礦位於遼寧省北票市龍潭鄉境內,坐落在雄偉的努魯兒虎山脈遼蒙交界處的雞冠山腳下,這里三面環山,綠樹成蔭,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是隸屬於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國有中型二級企業。二道溝金礦始建於1976年,1981年正式投產,生產規模為220噸/日,年產黃金370公斤,年創利潤上百萬元。
12.山東煙台鑫泰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山東省海陽市郭城鎮 山東煙台鑫泰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膠東半島南部的海陽市郭城鎮。北距煙台市60公里,南距海陽市30公里。煙鳳公路從公司門前通過,北部15公里處有煙青一級公路和藍煙鐵路,交通十分便利。2004年12月16日,經國資委批准,各股東同意,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持有鑫泰公司51%的股權轉讓至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13.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原黃金冶煉廠
通訊地址:河南三門峽市金昌路 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位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南郊,隴海鐵路、31O國道與廠區僅一牆之隔,有鐵路專用線直達廠區,為目前我國最大的專業化黃金冶煉廠。該廠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設備管理先進單位、中國黃金總公司科技進步先進集體、河南工業綜合實力百強企業、河南省三門峽市環保達標先進單位。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中原黃金冶煉廠是國家「七五」重點建設項目,始建於1987年,1992年建成投產,佔地面積720餘畝,其工藝採用濕法冶煉、直接氰化兩套流程,原料為硫金精礦粉、合質金,主產品為黃金,副產品為白銀、電解銅、硫酸,其產品質量已獲得由中國質量管理協會頒發的ISO9001質量認證證書,同時,該廠還是國內黃金行業首家通過ISO14001認證單位。
14.河北峪耳崖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峪耳崖鎮 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峪耳崖金礦,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境內。礦區北距承德市127公里;南距唐山市152公里;目前正在興建的承德--秦皇島出海公路經由該礦,交通十分便利。從1887年(光緒十三年)起,峪耳崖就有採金活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曾有慈禧太後「胭脂礦」的傳稱。1958年3月,國家正式投資建設峪耳崖金礦。40多年來,幾代峪耳崖人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精神,把峪耳崖金礦從日本人炸成的廢墟上重建起來,並逐步從一個年產金幾百兩的小型礦山,發展成為集地、探、測、采、選、氰、冶於一體的國家大型二類企業。2000年6月,峪耳崖金礦經改制進入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從此步入了全新的發展軌道。
15.潼關中金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省潼關縣東桐峪鎮 潼關中金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小秦嶺北麓的陝西省潼關縣桐峪鎮,距隴海鐵路太要火車站4.2KM,距潼關縣城22KM;距西安—潼關高速公路32KM,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極為便利。 潼關中金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4年9月18日,由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聯合組建。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以原陝西東桐峪金礦的凈資產2488萬元出資,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以所屬李家金礦、大峱峪金礦凈資產2390萬元作為出資,公司注冊資本金總額為4878萬元,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擁有51%股權,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公司擁有49%股權。
16.潼關中金冶煉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省潼關縣太要鎮李家村 潼關中金冶煉有限責任公司位於秦、豫、晉三省交界的潼關縣境內。有隴海鐵路、西潼高速公路及310國道經過。距潼關火車站2公里,距潼關縣城1.5公里,距西潼高速公路10公里,距西安144公里,交通十分便利。潼關冶煉公司是由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陝西省潼關縣小口金礦、陝西省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局共同出資組建的,成立於2003年9月,注冊資金1000萬元。其中: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佔60%股權;陝西省潼關縣小口金礦佔10%股權;陝西省潼關縣國有資產管理局佔30%股權。 潼關冶煉公司是專業黃金冶煉廠,主要從事金、銀、銅、鉛、硫的選冶及副產品銷售。現有一個氰化廠,採用直接氰化浮選法處理金精礦,綜合回收金、銀、銅、鉛,目前日處理金精礦50噸。主要產品:合質金、合質銀、鉛精粉、銅精粉、硫精粉。
17.蘇尼特金曦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內蒙古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 蘇尼特金曦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朱日和鎮東側1.5公里處,集二線、208國道從門前穿過,220千伏變電所近在咫尺,交通方便,水電充足,環境優越。金曦公司組建於1999年5月1日,是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原中國黃金總公司)出資90%,蘇尼特右旗國資辦出資10%組建成的股份制企業。2004年12月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金曦公司生產采區2個,有日處理原礦150噸/日的選廠一座,年產黃金230千克,年利潤600餘萬元,年產值近2500萬元。主要產品黃金,是一個采、選、冶配套生產的黃金企業。
18.甘肅省天水李子金礦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甘肅省天水市秦川區娘娘壩鎮李子園 甘肅省天水李子金礦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6月12日,重組於2004年9月18日,由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天水三星有限公司、甘肅省有色地質勘查局天水總隊、甘肅省白龍江金礦天水實業公司、天水市蘭駝工貿公司等五家企業共同出資組建,其中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擁有65%的股份。肅省天水李子金礦有限公司坐落在美麗的天水市南部,距天水市50km,附近有316國道,交通便利。礦區所處的白家河水系,為長江流域嘉陵江上游支流,樹林茂密,山清水秀,屬北溫帶半濕潤氣候,年降水量600~800mm,年平均氣溫9.6℃,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自然條件優越。該公司金礦成因類型主要為石英脈型和蝕變岩型,礦石品位從幾克到上百克不等,金礦地質資源總體上表現為礦點多、面廣,礦區潛在黃金資源儲量可達到50噸,開發前景良好。
19.遼寧金鳳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遼寧省鳳城市青城子鎮楊樹村 遼寧金鳳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遼寧省鳳城市青城子鎮境內,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與鳳城黃金(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原楊樹金銀礦為基礎進行股份制改造而成。公司成立於2001年9月28日,經營范圍是金、銀礦石的采選。礦山採用豎井開拓方式,采礦方法為全面采礦法,留礦采礦法;選礦工藝流程為:二段一閉碎礦,二段閉路磨礦,單一浮選;產品為金精礦,年產含量金700千克左右。現有固定資產總值6507萬元。公司組建初期生產規模為200噸/日,2003年經改擴建後,生產規模達到500噸/日。 20.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鎮? 黔西南金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貴州省安龍縣戈塘鎮境內。2004年4月,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貴州省黃金公司、黔西南州黃金公司、安龍縣黃金公司四家在原黔西南州戈塘金礦基礎上聯營組建成立,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公司采、選、冶一體化,采礦為露天、井下聯合開采;選冶為全泥氰化,炭漿提金,解析後熔煉合質金。平均日處理量400噸,年產金400公斤左右。
21.貴州金興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貴州省興仁縣回龍鎮紫木凼 貴州金興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是由中國黃金集團科技有限公司與貴州省興仁縣黃金公司為開發興仁縣境內的黃金資源,發揮雙方優勢,共同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注冊資金2705萬元,其中:中國黃金集團科技有限公司佔65%的股權,興仁縣黃金公司佔35%的股權。金興公司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仁縣境內,黔西南州被譽為「中國金州」。金興公司所在地距省會貴陽市約240km,距州府興義市約100km,距興仁縣城約42km,西南距著名的南昆鐵路約80km,有8km礦區公路與縣道648線相通,交通較為方便。
22.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雲南省昆明市白塔路208號 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白塔路208號,於2004年1月19日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和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共同出資組建,專門從事雲南省黃金資源的勘查和開發。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出資3500萬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70%;雲南冶金集團總公司出資1500萬元,占公司注冊資本的30%。公司經營范圍:黃金及其他金屬礦產資源的勘察、生產、冶煉,材料、燃料、設備、勞務供應,國內貿易、黃金產品、副產品及其製品的銷售,並提供與業務相關的的項目評估、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和培訓(經營范圍中涉及需審批的憑許可證開展經營)。 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於2004年1月16日以4700萬元的競價收購了原雲南省鎮沅金礦全部資產。公司於2004年3月15日在鎮沅縣工商局注冊成立了雲南黃金有限責任公司鎮沅分公司,從事黃金礦產資源開發。鎮沅分公司位於哀牢山北段的思茅市鎮沅縣和平鄉境內,離鎮沅縣城89公里,距省城昆明350公里。
23.遼寧天利金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遼寧省鳳城市劉家河鎮 遼寧天利金業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長春黃金研究院、鳳城黃金(集團)有限公司、北京國元投資有限公司聯合組建的我國黃金行業國有高科技股份制企業。公司注冊地址為遼寧省鳳城市,注冊資本金為1000萬元人民幣。性質為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黃金行業第一個實現科研院所與企業有機結合的科技型企業。 天利公司以長春黃金研究院取得的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成果(生物氧化提金技術)為依託,以遼寧鳳城地區含砷難處理金礦為資源,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源整合,實現高科技產業化和資源利用最大化。天利公司生物氧化提金廠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十五重點黃金科技攻關項目產業化基地及中國黃金集團技術中心實驗基地;是加大科技研發力度,發揮科技優勢,促進科研成果加速向產業化轉化,在我國黃金工業科技力量拉動下,進一步開發利用我國黃金資源的樣板工程;是為我國黃金工業進一步持續、快速發展作充分的技術貯備而構建的實驗基地;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強化科技優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走科技型企業發展道路的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創新。
24. 吉林海溝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吉林省安圖縣兩江鎮海溝金礦 吉林海溝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吉林省安圖縣兩江鎮境內,距中國十大名山之一—長白山100公里,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控股子公司,是集采、選、冶一體化綜合型的地下開采岩金礦山。生產能力為日處理礦石量600噸,原礦品位3克/噸以下,選礦方法:破碎——全浸氰化——鋅粉置換工藝。冶煉方法:中頻爐冶煉。產品為成品金,年產金近600公斤。固定資產原值1.44億元。
25.遼寧省排山樓金礦
通訊地址: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前進路 遼寧省排山樓金礦始建於1996年9月,1997年7月投入試生產,1998年8月正式通過國家驗收。采礦生產先是露天開采後轉井下,2005年井下采礦正式投產,生產規模1800噸/日。選礦生產先後經過三次改造,處理礦石能力達到2000噸/日,於2002年全面達產,各類經濟技術指標與全國同行業相比名列前茅。
26.遼寧新都黃金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遼寧省朝陽市中山大街
27.陝西略陽橫現河黃金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略陽縣橫現河鎮 陝西略陽橫現河黃金礦業有限公司是安康金礦和陝西經濟發展公司於1998年8月,共同出資1003萬元整體收購原略陽橫現河金礦後組建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資本300萬元。2006年9月整體劃轉陝西黃金公司成為國有獨資公司。
28.白河縣大灣銀礦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陝西白河縣卡子鎮桂花村 白河縣大灣銀礦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2005年4月,注冊資本330萬元。其中,陝西黃金公司出資428.95萬元,持股59.3%;西安萬眾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出資294.4萬元,佔40.7%。 公司位於陝西省白河縣卡子鎮桂花村。礦區距白河縣城10公里,沿白河至竹溪省際公路35公里處,往東南向10公里鄉村公路至礦區。公司主要產品為銀精粉,設計日處理能力150噸,2001年礦山擴建和選礦廠改造,目前實際生產能力為300噸/日。
29.陝西略陽鏵廠溝金礦
通訊地址:陝西略陽郭鎮鏵廠溝 陝西略陽鏵廠溝金礦於2001年7月注冊成立,注冊資本1644萬元。其中陝西黃金公司、陝西邦田化工有限公司、漢中黃金公司分別持股60%,30%,10%。金礦位於陝西省略陽縣郭鎮境內,礦區南距郭鎮8公里,有簡易公路相通,東距略陽42公里,西距甘肅省康縣縣城24公里,其間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較為方便。企業現有規模分別為400噸/日、100噸/日大小選廠兩座,形成日處理礦石500噸的規模能力,選礦工藝為全泥氰化炭漿法,企業擁有0.28平方公里的采礦權和12.56平方公里的探礦權。
31.商洛市恆源礦業公司
通訊地址:商洛市商周區孝義鎮甘河 2006年3月8日經集團公司領導同意後,組建了恆源礦業公司。公司由黑龍江烏拉嘎金礦和陝西黃金公司聯合組成,其中黑龍江烏拉嘎金礦出資408萬元,占股本的60%;陝西黃金公司出資272萬元,占總股本的40%。 公司擁有的南台鉬礦區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北東30公里處,隸屬於商洛市商州區龍王廟鄉管轄。商洛市至龍王廟鄉是23公里的柏油路面,龍王廟鄉至礦區有7公里,正在鋪設通鄉水泥路,交通較為便利。潘河流經礦區,可以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需要。
32. 內蒙古金予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烏努格吐山 內蒙古金予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資源開發項目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新巴爾虎右旗境內,距滿洲里市中心20公里。該項目為露天采礦,已於今年6月份開工建設,預計2008年底建成,設計日處理礦量30000噸,建成達產後將是國內最大的銅礦企業。
33.四川通用投資有限公司阿西金礦
通訊地址: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 四川通用投資有限公司阿西金礦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礦區面積10.35平方公里。礦區至若爾蓋縣城35公里,至成都495公里,對外交通方便。礦區海拔3400~3700米,屬高原丘陵地形。該項目初步估算金資源量18噸,預測阿西金礦區金金屬資源總量有望達56噸以上。
34.四川平武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四川省平武縣大橋鎮 四川平武礦業有限公司位於四川省平武縣,礦區距平武縣城60公里,礦區海拔2200米~2900米,每年12月至來年3月以濃霧天氣為主。
35.西藏中金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西藏昌都地區江達縣 西藏中金礦業有限公司位於西藏江達縣同普鄉,礦區(銅鐵礦)至江達縣城42公里,至昌都200多公里,昌都南120公里有邦達機場,從成都、拉薩1個小時便可到邦達機場。礦區海拔3500~4000米。礦區成礦遠景較好,銅金屬量約20萬噸以上。
36.廣西鳳山天承黃金礦業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廣西鳳山縣金牙鄉 廣西鳳山天承黃金礦業有限公司位於廣西風山縣西部金牙鄉,距鳳山縣城約32km。鳳山公司目前分為那元和內郎兩個礦區,採用地下開采方式,采礦方法為全面留礦法和房柱法,設計日處理礦量800噸,今年7月份投產,產品為金精礦。
37.陝西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西安市東大街105號 陝西黃金公司成立於1981年,現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了公司。公司主業為黃金,同時也涉及有色金屬白銀、鉬、鎳及房地產開發等。按集團公司賦予的職能,對國有投資項目和控股、參股礦山企業進行經營管理。對授權管理的資產承擔保值增值責任。公司總資產30251萬元, 其中本部資產總額16092萬元;在冊職工1447人,其中本部在冊職工85人。本部現有在崗職工41人,具有高、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30人。公司現有全資子公司3個:中國黃金總公司安康金礦、陝西略陽橫現河黃金礦業有限公司、陝西黃金賓館;控股企業3個:白河縣大灣銀礦、陝西馬鞍橋生態礦業有限公司、陝西略陽鏵廠溝金礦;參股企業6個:洛南縣鑫元科工貿有限公司、煎茶嶺礦業有限公司、鎮安金礦、商洛恆源公司、金潮房地產公司、四方金礦。
38. 遼寧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沈陽市東陵區萬柳塘路109號 遼寧黃金公司位於沈陽市東陵區萬柳塘路109號,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資產總額3.6億元,生產能力2500噸/日,年產黃金3.5噸,在冊職工873人。其中公司本部資產總額1.1億元,在冊職工164人,具有高、中級以上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70人,且地、測、采、選、冶等專業門類齊全,具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公司下轄遼寧省排山樓金礦、新都黃金有限公司、遼寧省黃金物資公司、遼寧黃金職工培訓中心和海南盛京房地產開發公司等多家全資企業。
39.河北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中山東路289號 河北黃金公司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全資子公司,其前身為河北省黃金管理局、中國黃金總公司河北公司。伴隨著河北省政府機構改革,河北黃金公司由行業管理部門轉變為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經濟實體。公司現有資產4000餘萬元,在冊職工不到30人,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佔90%,無離退休人員;由過去依靠財政撥款轉變為靠自身創收來運作公司的正常運轉。現階段河北公司的經營主要以清理四項基金為主,兼顧控股、參股公司的管理工作、短期投資和辦公樓的出租業務。目前,河北公司充分發揮改制後自身的優勢,積極選擇投資方向,尋求突破,確立發展的主業,力爭經過3-5年的努力,將河北黃金公司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自我生存和持續發展能力,以黃金、有色礦業為主,兼顧旅遊服務和其他經貿業務,符合集團公司核心競爭力的區域性綜合類經營公司。
40.廣西黃金公司
通訊地址: 廣西南寧市思賢路43號 廣西黃金公司成立於1976年12月,現為中國黃金集團公司子公司,是一家以黃金作為主業,多業並舉,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自我發展,實行獨立核算,具有獨立民事權力和義務的企業法人。公司現有職工35人(不含下屬企業),其中高級工程師7人,工程師20人。公司位於廣西南寧市思賢路。公司目前直管企業五家,即廣西龍頭山金礦、廣西龍水金礦、廣西黃金桂林物資公司、廣西黃金梧州實業開發公司、南寧金倉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控股公司一家,即廣西田林高龍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合作企業兩家,即廣西鳳山天承黃金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廣西金沃礦業勘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作)。
41.中國黃金四川公司
通訊地址:成都市上東大街133號 中國黃金四川公司位於成都市上東大街133號,是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四川黃金公司有全資子公司1戶,四川黃金物資公司;參股企業1戶,馬腦殼金礦股份有限公司。
42.嵩縣金牛有限責任公司
通訊地址:河南省洛陽市嵩縣大張鄉任陵村 嵩縣金牛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是於2007年6月在原河南省嵩縣金牛有限責任公司的基礎上,由中國黃金集團公司控股(60%)、嵩縣黃金公司(40%)參股組建的集采、選、冶為一體的股份制企業。公司位於河南省嵩縣大章鄉,始建於1988年。現有職工99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7人,總資產8000萬元。下設東灣、店房、牛頭溝三個分礦,采選能力1000噸/日。

⑹ 漢中市略陽縣海拔

略陽縣地處秦嶺南麓,漢中市西緣,東部、南部與本省勉縣、寧強相臨,東北、北部與西部依次與甘肅兩黨、徽縣、成縣、康縣接壤。全縣東西長76.3公里,南北寬56公里,總面積283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48米,屬亞熱帶北緣山地濕潤季風氣候,全縣共25個鄉(鎮),260個村,283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0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4.95萬人,占總人口的75%。略陽縣是陝西省冶金、化工、電力、黃金生產基地。

⑺ 陝西省略陽縣鏵廠溝金礦床

礦床位於勉(縣)-略(陽)-寧(強)三角地帶的西北側陝西省略陽縣郭鎮鏵廠溝,北距康(縣)-略(陽)-勉(縣)深大斷裂帶約4km,西側緊鄰陝(西)、甘(肅)省界,行政區劃屬略陽縣郭鎮鎮管轄。地理坐標:東經105°46′03″~105°47′57″,北緯33°18′26″~33°18′46″。

該礦床以礦化受透鏡狀細碧岩控制,分布於韌性剪切帶之中;礦體蝕變強烈,新生礦物定向排列,脈體中礦物具亞顆粒、變形紋和變形條帶等粒內變形特徵為典型特徵。

1 區域成礦地質環境

傳統觀點將鏵廠溝金礦歸屬秦嶺褶皺系南部,跨及2個二級構造單元:礦區南部隸屬摩天嶺加里東褶皺帶(Ⅱ6),主要出露中新元古界碧口群火山岩系(Pt2-3Bk);礦區北部為康縣-略陽華力西褶皺帶(Ⅱ5),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和石炭系略陽群(D—C)展布其中(圖1)。張伯聲等將其劃歸為祁連山-秦嶺-大別山構造活動帶(Tt4)與燕山-太行山-龍門山構造活動帶(Ct4)相互編織的秦嶺構造結(Tt4,Ct4)之南部。鏵廠溝金礦床位於勉-略-寧三角地帶成礦有利部位。

圖1 鏵廠溝金礦床地質構造略圖

(據魏剛鋒等,2000)

Q—第四系;D1-2Sh2b—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第二岩段第二岩層;D1-2Sh2a—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第二岩段第一岩層;D1-2Sh1c—中下泥盆統第一岩段第三岩層;D1-2Sh1b—中下泥盆統第一岩段第二岩層;D1-2Sh1a—中下泥盆統第一岩段第一岩層;Pt2-3Bk—中新元古界碧口群。1—石英砂岩構造透鏡體;2—細碧岩構造透鏡體;3—蝕變細碧岩構造透鏡體;4—韌性剪切帶;5—脆性斷裂;6—推測脆性斷裂;7—金礦體;8—基性熔岩構造透鏡體;9—片理產狀;10—地層產狀;11—海拔

區域地層,鏵廠溝至白雀寺以南為中新元古界碧口群中亞群火山岩系(Pt2-3Bk2)。以北由老到新簡述如下。

1)震旦系(Z):岩性為千枚岩、灰岩、變質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分布在郭鎮以北吳家河—余家埡一帶。

2)寒武系(

):岩性為千枚岩、灰岩、片岩夾中酸性火山岩,下部為白雲岩、硅質岩夾磷錳礦,分布於三岔子、金家河和橫線河一帶。

3)下志留統(S1):岩性為千枚岩、硅質岩、粉砂岩,分布於木瓜園—白石溝以北。

4)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D1-2Sh):岩性為石英砂岩、石英片岩、凝灰質千枚岩、中酸性凝灰岩和結晶灰岩,為區內的主要賦礦地層(鏵廠溝金礦即產在該層中),三岔子以北也有出露。泥盆系荷葉壩組(Dhy)的砂礫岩、千枚岩夾灰岩僅出露於荷葉壩—白雀寺一帶。

5)下石炭統略陽組(C1j):灰—深灰色中厚層灰岩夾鈣質片岩、碳質板岩,出露於礦區北部至略陽縣城以南一線。

區內斷裂發育,各時代地層多呈斷層接觸。岩漿侵入活動頻繁,但規模一般不大,如沿略陽-干河壩北分布的超基性、基性岩體和白雀寺一帶出露的中酸性岩體及各類脈岩。

2 礦區地質

2.1 地層

礦區地層(圖1)分別屬中新元古界碧口群、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及下石炭統略陽組。現由老至新(由南到北),簡述如下。

2.1.1中新元古界碧口群中亞群二岩性組上段(

主要分布於鏵廠溝以南,礦區僅涉及上部岩層。按岩石組合特徵分為3個岩性層。原岩以酸性凝灰岩夾基性火山岩和基性凝灰岩為主,變質後生成雲母石英片狀糜棱岩夾火山岩構造透鏡體,在其上部萬家山—窯上灣一帶的基性熔岩或凝灰岩常具硅化蝕變、黃鐵礦化和金礦化。

2.1.2 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D1-2Sh)

分布於礦區北部即鏵廠溝以北的地區,該群與南側碧石群呈斷層接觸。按沉積韻律及岩石組合特徵,劃分為3個岩性段共6個岩性層,總厚度>850m。

1)第一岩性段(D1-2Sh1):厚372~411m,可進一步劃分為3個岩性層。

第一岩性層(D1-2Sh1a):粉砂質絹雲千枚岩、鈣質千枚岩、細粉砂狀變質石英砂岩、粉砂岩及硅化變質石英砂岩。底部變質石英砂岩具硅化,其特點為膠結物中石英發生重結晶,並對砂狀石英強烈熔蝕交代,石英脈發育,伴隨有金礦化。

第二岩性層(D1-2Sh1b):下部為中-薄層狀微晶灰岩,泥質灰岩,產腕足、珊瑚化石。上部為中-厚層狀結晶灰岩及生物碎屑灰岩。該層由紅岩灣向東逐漸變薄。該層中下部受剪切變形影響,發育蝕變(糜棱岩化)鈣質糜棱岩,區內AuI礦(化)體產在該層中。

第三岩性層(D1-2Sh1c):下部為凝灰質絹雲千枚岩,上部為凝灰質板岩。由劉家河壩向東,凝灰質絹雲千枚岩及凝灰質板岩逐漸過渡為中酸性晶屑、岩屑凝灰岩。該層中斷續分布有脈狀或透鏡狀細碧岩,細碧岩常遭受強烈蝕變具金礦化富集地段形成金礦體,為鏵廠溝金礦普查勘探主要對象。

2)第二岩性段(D1-2Sh2):該段地層與下伏一岩性段呈斷層接觸,厚466~544m,可分為3個岩性層。

第一岩性層(D1-2Sh2a):鈣質千枚岩、粉砂質絹雲千枚岩及變質石英砂岩透鏡體,東部夾晶屑凝灰岩,下部泥灰岩中含珊瑚化石。底部變質石英砂岩呈透鏡狀斷續分布,並具金礦化。

第二岩性層(D1-2Sh2b):薄-中厚層狀結晶灰岩、微晶灰岩、泥質灰岩夾鈣質千枚岩及石英砂岩透鏡體。結晶灰岩由西向東相變為鈣質千枚岩並逐漸變薄。該層中下部受剪切變形影響,發育強蝕變鈣質糜棱岩,區內AuⅡ礦(化)體產在該層中。

第三岩性層(D1-2Sh2c):淺灰、灰紫色凝灰質板岩、凝灰質千枚岩夾含礫岩屑凝灰岩,下部斷續分布中基性熔岩透鏡體,中基性熔岩具銅、金礦化。

3)第三岩性段(D1-2Sh3):主要為灰色薄-中厚層結晶灰岩,底部為黃綠色板岩、粉砂質板岩,偶夾石英砂岩透鏡體,厚度120m。

2.1.3 下石炭統略陽組(C1l)

深灰色厚層狀結晶灰岩,含Aulina sp.,Lonsdaleia sp.等化石,分布與於礦區東北邊緣,與三河口群第三岩性段(D1-2Sh3)呈斷層接觸,區內出露厚度>100m。

2.2 構造

2.2.1 褶皺

礦區總體為向北傾斜的單斜構造,僅在寨子灣礦段約800m范圍內三河口群第一岩性段地層產生局部向南倒轉,地表向S傾斜,至1270m標高以下地層陡傾,局部向北傾斜。

地層走向在陳家河壩以西為NWW-SEE向,陳家河壩以東為近EW向,除寨子灣礦段外傾角一般為60°~75°,地表由於重力坡壓結果,局部為35°~45°。

2.2.2 斷裂及擠壓破碎帶

區內由北向南較大斷裂有:

1)陰山大梁-楊山坪正斷層(F1):東西向,斷層北為下石炭統略陽組灰岩(C1l),南為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第三岩性段地層(D1-2Sh3),斷裂帶中斷層角礫岩、擠壓透鏡體發育,並具炭化,寬10~30m,斷層面北傾,沿斷裂帶有泉水分布。

2)陳家灣-九房溝-吳家溝正斷層(F2):略具向南突出的弧形,斷層面北傾,在廟灣一帶使D1-2Sh1c地層重復出現,D1-2Sh1b發生錯位。

3)北光嶺-劉家河壩-亂石窯正斷層(F3):為碧口群(Pt2-3Bk)與三河口群(D1-2Sh)的分界斷層。陳家河壩以西為NW-SE向,以東為EW向,斷層面微具波狀起伏,向北傾斜,產狀45°∠50°~60°,使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底部變質石英砂岩與碧口群中酸性凝灰岩的產狀呈角度相交,斷層上盤的硅化石英砂岩強烈破碎,常產生強硅化和金礦化。該斷層向東與F4斷層相交。

4)萬家山-廟灣-張家莊逆斷層(F4):多為河床淤積物覆蓋,但多處顯露,跡象明顯,為一斷層破碎帶,陳家河壩以西為 NW—SE 向,以東為 EW 向,寬10~20m,斷層面南傾,為 Pt2-3

的分界線。

5)香堂溝-曹家溝逆斷層(F5):近EW向,斷層面南傾,該斷層地貌特徵明顯,沿斷層形成一連串的負地形或山凹,地層擠壓揉皺劇烈。

6)寨子灣斷裂片理化帶(F6):出露於萬家山-陳家河壩礦化帶上,寨子灣一帶尤為明顯,在D1-2Sh1b與D1-2Sh1c間有一斷層,斷層破碎帶寬1~5m,斷層面總體南傾,產狀:1390m標高以上為185°∠45°~50°,深部斷層面傾角變為80°左右,此斷層的西側岩石產生強烈片理化和一系列平行的斷裂面,南側微晶灰岩形成定向構造或片狀構造,北側凝灰岩形成凝灰質絹雲千枚岩,寬20~60m,其中賦存的細碧岩產生塑性及脆性變形,使之具定向構造,強碎裂結構,假角礫斑雜狀構造。該斷裂片理化帶為一控礦構造,在細碧岩內或邊部沿與片理一致的斷裂常富集成礦。

橫斷層(F7,F8):F7出露於後溝灣—苟家山附近,F8出露於陽壩坡,斷層呈NE—SW向,使地層發生平移錯位,斷層西盤向南、東盤向北平移錯動,錯距分別為20m、60m。其中F7波及劉家河壩礦體,使AuⅡ礦體遭到破壞。

寨子灣礦段走向斜切斷層(F9):斷層出現於1350~1390m標高15~24 勘探線間,該斷層在PD3-CM20穿脈平洞中清晰可見,產狀為320°∠17°~26°,斷層面為舒緩波狀,具有逆斷層運動性質,造成Au8,Au9,Au10,Au11及Au14號礦體錯斷移位,即上盤向南、下盤向北移動,斷距7~25m,使各礦體沿走向空間出現無礦帶。該斷層由一個平硐及29個鑽孔控制,每條勘探線至少2個,最多有5個工程穿過。

2.3 岩漿岩

礦區內未發現中、深成侵入岩體,但火山活動比較強烈。南部中新元古界碧口群系火山噴發相,為一套酸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夾基性熔岩、凝灰岩的透鏡體或條帶。

下中泥盆統三河口群中普遍夾基性火山岩透鏡體,其中第一岩性段第三岩性層(D1-2Sh1c)中分布的細碧岩為金礦的賦礦岩石和直接圍岩。

細碧岩為灰色、紫色、綠色及灰綠色,具有變余細碧、變余交織結構,塊狀、斑雜狀及定向構造。岩石中斑晶少而小,含量在1%左右,斑晶為表面比較臟的鈉更長石,分布雜亂,常含少量由綠泥石、方解石和石英充填的杏仁體。基質成分以板條狀、糖粒狀鈉長石為主,其次為絹雲母、白雲石、綠泥石及少量綠簾石、方解石、含鐵碳酸鹽、白鈦石等,副礦物有磷灰石。近礦圍岩常產生強烈鈉長石化、絹英岩化、白雲石及微弱青磐岩化,形成變斑狀和鱗片粒狀變晶結構,變質礦物增多,有的幾乎全由變質礦物組成,其中變斑白雲石達40%~55%,形成粗大的變斑晶出現於長英質中,糖粒狀鈉長石達30%以上,有的糖粒狀鈉長石集合體略顯條狀長石的假象。蝕變細碧岩中,碳酸鹽、石英、鈉長石、絹雲母、綠簾石和綠泥石細脈發育,有的見磷灰石細脈。礦物具定向排列。

細碧岩在地表呈脈狀、透鏡狀分布,在寨子灣礦段具「右行」側列,劉家河壩礦段具「左行」側列的特點。

3 礦體地質特徵

3.1 礦帶特徵

區內已發現的礦帶有4個,均產在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D1-2Sh)中,即1a礦帶(南南礦帶)、1b礦帶(南礦帶)、1c礦帶(細碧岩型礦化帶)和2b(北礦帶)。

3.1.11a 礦帶(南南礦帶)

該礦帶位於萬家山礦段北光嶺一帶,產於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1a底部的控礦脆-韌性剪切帶中,其圍岩主要為長石石英糜棱岩及含碳粉砂質絹雲千枚岩。礦帶總體呈舒緩波狀,近EW走向,向北傾斜,傾角較陡,大多>60°。礦體呈透鏡狀,厚度變化較大,最厚處約4.5m,一般為0.8~2m。由於受後期右行構造活動的影響,礦體被多個的SN向脆-韌性斷層所錯動並構成右行分布形式,斷距5~10m不等,同時,礦體圍岩較破碎,對采礦影響較大。

3.1.2 1b(AuI)礦帶(南礦帶)

該礦帶位於寨子灣至劉家河壩一帶,產於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1a和1b之間的控礦脆-韌性剪切帶中,其圍岩主要為千糜棱岩或鈣質糜棱岩。礦帶東西向延長接近2km,總體呈舒緩波狀,NWW走向,向北傾斜,傾角較陡,大多>60°。礦體沿走向和傾向延伸較穩定,局部地段存在尖滅再現現象(如1150,1190中段的24~48線一帶),厚度較小,一般為0.7~1.0m,但Au品位較高,是本次資源潛力預測的主體之一。

3.1.3 1c 礦帶(細碧岩型礦化帶)

該礦帶位於窯上灣至後溝東側一帶,產於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1c凝灰質絹雲質千枚岩中,礦帶總長度>2km。礦體與蝕變細碧岩密切相關,平面上呈斷續右行分布,主要包括Au8,Au9,Au10,Au11和Au14 5個主礦體和一些零星小礦體。礦體呈脈狀或透鏡狀產出,延深常常大於延長,單一主礦體長度變化於135m(Au10,Au11)至265m(Au8)之間,零星小礦體長度為20~80m,礦體厚度變化大,最厚16.61m(Au10),一般為1~3m。鏵廠溝金礦寨子灣礦段地質勘查提交的資源儲量均產在該礦帶內。

3.1.4 2b(AuⅡ)(北礦帶)

該礦帶位於劉家河壩後溝西部至後頭灣一帶,產於中下泥盆三河口群2b底部的脆-韌性剪切帶中,其圍岩主要為鈣質糜棱岩。礦帶總長度約1.8km,呈舒緩波狀,近EW走向,向北傾斜,地表傾角較緩(30°~45°),下部傾角較陡(55°~85°)。礦帶延伸較穩定,礦體厚度變化於0.3~1.3m不等,一般為0.80~1.01m,局部地段形成2.0m以上的厚大透鏡體,是本次資源潛力預測的主體之一。

3.2 礦體特徵

礦山開采利用的儲量為寨子灣礦段Au8,Au9,Au10,Au11和Au14 5個主礦體及一些零星小礦體,現將5個主礦體特徵敘述如下。

3.2.1 礦體形態、產狀

礦體在平面上相互呈「右行」,在剖面上呈「下行」側列賦存於蝕變細碧岩中,由北而南依次為Au14,Au10,Au11,Au8及Au9,其中Au8和Au9賦存於同一個蝕變細碧岩中,Au10和Au11賦存於另一蝕變細碧岩中,Au14單獨賦存於一蝕變細碧岩內。細碧岩間為凝灰質絹雲千枚岩所隔,相距4~10m。Au8與Au9,Au10與Au11之間為礦化細碧岩。礦體呈脈狀、透鏡狀產出,延深(沿傾向)大於延長(沿走向)。

礦體產狀與圍岩基本一致,但由於受構造影響,常沿走向及傾向產生舒緩波狀變化。1390m標高以上,礦體南傾,傾角50°~70°,1390m標高以下,傾角變至80°~90°,24線以東1270m標高以下向北傾斜,傾角85°~88°。礦體向東側狀,側伏角由西向東由70°逐漸變為45°左右。

在1350~1390m標高上有一舒緩波狀之斜切斷層(F9)使礦體產生SN向錯位(上盤向南北下盤向北錯動)10~25m,造成礦體在空間上出現無礦帶。

3.2.2 礦體規模

Au14,Au11,Au10,Au9和Au8在地表分別出露於25~3線、7~8線、8~32線和4~32線間,Au14長210m,Au11長135m,Au10長135m,Au9斷續長190m,Au8斷續長265m,除Au8號礦體外,深部均已控制。礦體厚1~3m。屬中等規模礦床。

3.2.3 礦體沿走向、傾向的變化

除Au10,Au11,Au14 礦體沿走向及傾向厚度局部加大變厚外,一般比較穩定,連接尚好。Au8,Au9礦體沿走向及傾向變化較大。Au8礦體地表在20~24線間110m范圍無礦,礦體不連續,沿傾向在16~20線1310m標高上和24~28線1270m標高上無礦,因此,出現向西傾的楔形無礦空間。Au9礦體在地表沿走向斷續出露,在20線及26線附近出現無礦地段,沿傾向整個20線出現無礦空間,將Au9礦體分割成2 段。因此,Au8,Au9 礦體沿走向及傾向均有加厚、變薄及缺失現象。主要礦體特徵見表1。

表1 主要礦體特徵

3.3 礦石特徵

3.3.1 礦石類型

寨子灣礦段的礦石劃分為3種自然類型。

1)蝕變細碧岩型金礦石:為本礦段最主要的礦石類型,該類型礦石所佔儲量為寨子灣礦段總儲量的98%以上。其主要礦物及其含量為:白雲石及含鐵白雲石36.32%,絹雲母13.25%,板條鈉長石13.75%,糖粒鈉長石27.25%,石英0.75%,黃鐵礦1.00%。

2)凝灰質千枚岩型金礦石:緊靠蝕變細碧岩型金礦石的邊部,或鄰近蝕變細碧岩金礦體。該類礦石分布范圍窄,除在PD3-CM12中Au8礦體之北圈出一小礦體外,均無法單獨圈定礦體,所佔儲量約為寨子灣礦段總儲量的1%~2%。

3)石英脈型金礦石:在蝕變細碧岩型金礦中常見不均勻分布的含金石英脈。自然金和硫化物直接賦存於石英脈中。石英脈寬1~30 cm不等,長2~5m,石英脈走向與細碧岩垂直或斜交,產狀330°∠60°。

3.3.2 礦石的結構構造

根據主要載金礦物(黃鐵礦)的粒度、自形程度及與其他礦物顆粒之間的結合關系,可分為自形-半自形粒狀、填隙、包含及交代結構。根據金的賦存狀態可分為他形粒狀、填隙及包含結構。

礦石構造可分為變余及變成構造2大類。變余構造形成較早,主要有餘星散狀、變余定向及變余細脈浸染狀等。變成構造形成較晚,主要有顯微網脈狀、星散浸染狀、稀疏浸染狀、細脈浸染狀、角礫狀及角礫斑雜狀。

3.3.3 礦石的物質組成

1)礦物成分: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自然金,少量的銅、鉛、鋅的硫化物和自然銀、銀金礦等。地表氧化帶黃鐵礦氧化成褐鐵礦。脈石礦物主要為白雲石,含鐵白雲石和鈉長石;其次為絹雲母、白雲母和石英。此外,有少量磷灰石、電氣石和金紅石等。

2)化學成分:本礦床化學成分除金外,其他有益、有害元素含量甚微,Ag 0~6.00×10-6;Cu 0.001%~0.02%,Pb個別含量0.11%,Zn≤0.001%,As<0.002,S一般在1%左右。

3.3.4 金的賦存狀態及粒度特徵

本礦床主要載金礦物為黃鐵礦、石英和白雲石,其次為褐鐵礦及少量其他硫化物。

金礦物主要為自然金,呈亮黃色、深黃色。按自然金的粒度可分為明金和顯微金。明金粒徑>0.2mm,呈片狀、粒狀和細脈狀。主要見於石英脈型金礦石中,或獨立存在於石英晶隙中,或與方鉛礦、黃銅礦伴生。顯微金主要賦存於蝕變細碧岩型金礦石中,其形態為顯微脈狀、條狀、片狀、不規則狀、乳滴狀及細脈交叉而成的樹枝狀等。

根據金粒的空間位置及其與其他礦物的依存關系,又可分為包體金、裂隙金及晶隙金3種。蝕變細碧岩型礦石裂隙金佔48.7%,包體金佔34.55%,晶隙金佔21.35%;石英脈型礦石裂隙金佔12.5%,晶隙金佔75%,包體金佔12.5%。

寨子灣礦段的金有88.50%集中於黃鐵礦中,有11.49%分散於石英、白雲石和其他礦物中。自然金粒度的統計結果見表2。

表2 自然金粒度的統計

4 成礦階段劃分

根據對礦床的礦物特徵和組合特點研究,本區成礦階段的礦物生成大致可分為3個期次共6個階段,即:變質期(青磐岩化階段、碳酸鹽-鈉長石化階段)、改造期(絹雲-碳酸鹽化階段、絹英岩化階段、鈉長-石英脈階段)和表生期(風化淋濾階段)。其中,改造期表現尤為突出,包括3個形成階段,此與交代蝕變和成礦關系最密切。金礦主要在變質期的碳酸鹽-鈉長石化階段與改造期的絹雲碳酸鹽化階段和(鈉長)石英脈階段形成。

5 礦床成因

5.1 成礦物質來源

5.1.1 流體中水的來源

礦石中石英流體包裹體的氫、氧同位素組成測試結果見表3。氫、氧同素組成分別為

=6.96‰~9.63‰,δD=-84.7‰~-64.16‰。將所測各數據投入δ18O-δD坐標圖中,除2個數據點略在岩漿水范圍之外,其餘各投點均落入岩漿水范圍內,說明礦溶液來源於岩漿水。

5.1.2 硫的來源

該金礦床中未見硫酸鹽礦物,硫化物除黃鐵礦外,其他硫化物含量極少,故黃鐵礦的硫同位素組成可代表成礦流體中硫同位素的組成。表4 為礦區寨子灣礦段黃鐵礦的硫同位素測試結果,由表可知,黃鐵礦的δ34S值變化范圍(-2.74‰~4.55‰)和極差(7.29‰)較小,且全部樣品的平均值為1.18‰。礦石硫同位素組成的δ34S ‰值分布范圍窄,並顯示正態分布的趨勢。說明礦石中硫具有岩漿熱液來源硫(具幔源硫)的特徵。

5.1.3 鉛同位素組成與成礦年齡

由細碧岩和礦石的鉛同位素測試結果(4 件)可知,鉛同位素組成穩定,各組比值變化范圍小(206Pb/204Pb=18.07~18.12,變化率0.55%;207Pb/204Pb=15.45~15.54,變化率0.58%;208Pb/204Pb=38.69~38.11,變化率1.1%),表明鉛同位素來源是一致的。將測試結果投點Doe和Zartman的鉛同位素組成演化圖上,其各投點均分布在造山帶與地幔之間,表明岩石和礦石鉛主要來源於地幔或地幔與造山帶之間。

表3 寨子灣礦段石英流體包裹體氫-氧同位素組成

5.1.4 稀土元素配分特徵

稀土配分模式見圖2。由圖可以看出:①蝕變細碧岩型礦石與南北礦帶石英脈型礦石、弱礦化石英脈的稀土配分模式相似,為平緩的曲線,無明顯的輕、重稀土的富集,無明顯的單元素異常;②無礦乳白色石英脈與礦石的稀土配分模式差異明顯,前者稀土總量明顯低於後者,且相對強烈富集輕稀土,反映二者成因不同;③灰岩、千枚岩的配分模式與細碧岩有細微差異,後者相對富集輕稀土;④礦區兩類礦石與細碧岩的配分模式相似,均呈平緩的配分曲線,無明顯的輕、重稀土元素的富集,反映二者在成因上的聯系,二者可能來源於同一深部物源——幔源。

表4 寨子灣礦段黃鐵礦的硫同位素組成

圖2 礦區岩礦石稀土元素配分型式圖

1—細碧岩;2—千枚岩(灰岩);3—蝕變細碧岩(礦石);4—乳白色無礦石英;5—弱礦化石英;6—南北礦帶石英脈型礦石

5.2 成礦物理化學條件

研究表明(白忠,1996),石英中流體包裹體的分析發現,其包裹體數量較多,但個體較小,一般<4 μm,最大18 μm,形狀不規則,主要為氣液包裹體(氣液比為5%~22%),含CO2包裹體較少。

對包裹體氣液成分測定結果看:液相成分中陽離子以Na,Ca2+為主,其次是K和Mg2+;陰離子以

為主;其次為F-和Cl-。氣相成分主要是CO2,其次為CH4。主要成礦階段的(Ca2++Mg2+)/(Na+K)=0.38~0.65,晚期成礦階段為7.43~12.90,說明從主要成礦階段至晚期階段Ca2+,Mg2+濃度增高,Na,K濃度相對降低。

根據石英包裹體成分計算獲得主要成礦階段和晚期成礦階段的鹽度分別為12.9%和10.3%,將主要成礦階段和晚期成礦階段的溫度和鹽度投點於溫度-鹽度-密度關系圖上,可知其密度分別為0.89 g/cm3和0.92 g/cm3

由石英包裹體均一溫度和黃鐵礦、鐵白雲石、方解石、綠簾石爆裂溫度獲知,早期成礦階段的溫度范圍為320~420℃,平均365℃;主要成礦階段溫度范圍為320~240℃,平均265℃;晚期成礦階段溫度范圍為240~205℃,平均222℃。用CO2密度法直接測得晚期成礦階段石英形成壓力范圍為2.03×107~3.14×107Pa,平均2.45×107Pa。由圖解獲得主要成礦階段和晚期成礦階段的成礦壓力分別為4.56×107Pa和2.53×107Pa(後者與實測值很近似)。以2.63×107Pa和2.53×107Pa(後者與實測值很近似)為主。以2.63×107Pa/km地壓梯度計的成礦深度為0.93~1.73km。

礦物流體包裹體所測的CO2,CH4和CO等氣體成分在某一溫度與液相達到平衡,則可由此求得主要成礦階段

為-39.05,

為-0.52;晚期成礦階段

為-41.59,

為-0.12。即成礦流體具有低氧逸度、高二氧化碳逸度的特點。

由礦石中共生的黃鐵礦、黃銅礦和斑銅礦達到平衡時的平衡式,計算主要成礦階段的

為-8.01。據流體包裹體CO2含量推算得出主要成礦階段和晚期成礦階段的pH值分別是6.05和5.98,Eh值分別為-0.54 V和-0.24 V。說明在成礦過程中,礦液的還原性減弱,但總體上成礦介質環境具有較強的還原性質。

上述表明,主要成礦階段為中溫和中壓環境;成礦流體具弱鹼性、鹽度中等、低氧逸度及還原性較強等特點。

5.3 結論

關於鏵廠溝金礦的成因有以下幾種認識。

1)同位素地球化學及稀土分析結果表明,基性火山岩是金的礦源層。金礦的形成富集與韌性剪切帶多期(次)活動密切相關,尤其是韌-脆性變形期。因此,該礦床可稱之為剪切帶蝕變岩型金礦床(魏剛鋒,2000)。

2)鏵廠溝金礦床位於勉略縫合帶中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鎮岩組中。含礦與容礦岩系為泥盆系三河口群郭鎮岩組中的細碧岩和結晶灰岩。主控礦構造為寨子灣韌-脆性剪切構造帶。圍岩蝕變包括退化蝕變和礦化蝕變。在礦區內產出南北2條礦化帶,礦石類型為蝕變細碧岩型、黃鐵絹英片岩型和石英脈型。主要金屬礦物為黃鐵礦和黃銅礦,金礦物是自然金。韌-脆性剪切構造疊加和岩石強烈變形、徹底退化蝕變以及後期含礦熱液交代與充填是主要的成礦作用,屬於火山-沉積岩系中的類卡林型金礦床(宗靜婷,2004)。

3)在華力西運動晚期,當深部岩漿分異出的含礦熱液沿深大斷裂減壓帶向上運移,並進入礦區,其熱液對細碧岩進行交代作用,在此蝕變過程中使細碧岩發生了金礦化,進而形成金礦床,因此,該礦床屬於岩漿熱液型(白忠,1995)。

6 技術性找礦標志

6.1 直接標志

金屬礦化的石英脈是直接找礦標志,特別是尋找石英脈型礦化體的最有效的找礦標志。

6.2 岩性標志

中下泥盆統三河口群(D1-2Sh)地層1a底部、1a和1b之間、1c凝灰質絹雲質千枚岩及2b底部的鈣質糜棱岩是找礦有利部位,上述受韌性剪切變形的部位是金礦化有利地段,即受韌性變形的鈣質糜棱岩絹、雲質千枚岩是岩性找礦標志。

6.3 蝕變岩標志

礦區及外圍出現的黃鐵礦化、黃銅礦化、硅化、青磐岩化、碳酸鹽化、鈉長石化和絹英岩化是找礦的蝕變標志。金屬礦化的岩石出露地表,受氧化作用形成的鐵帽是直接找礦標志。

6.4 構造標志

NW向韌性變形構造及由其引起的擠壓片理化帶或韌性剪切帶及其次一級的斷裂常常是金礦形成的導礦、容礦構造。

6.5 元素地球化學異常標志

Au,Cu元素地球化學異常是找礦的有利區,是重要的找礦標志之一。

6.6 物探標志

電法測量的強烈充電率異常,反映較強烈的金屬硫化物礦化,高電阻率反映深部可能存在石英脈體。那麼,高充電率異常、高電阻率異常同時出現,則可能反映深部存在礦化的石英脈體,但在解釋異常時需結合具體地質背景。

參考文獻

武警黃金地質研究所.2007.陝西省略陽縣鏵廠溝金礦接替資源勘查項目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廊坊:武警黃金地質研究所

白忠.1995.陝西鏵廠溝金礦床成礦地質特徵.西南工學院學報,10(2):30~39

魏剛鋒,姜修道,劉永華等.2000.鏵廠溝金礦床地質特徵及控礦因素分析.礦床地質,19(2):138~146

宗靜婷.2004.陝西略陽鏵廠溝金礦床地質與礦床類型.西北地質,37(1):97~101

(路彥明編寫)

⑻ 略陽縣有多大

略陽縣位於秦嶺南麓,漢中盆地西緣,地處陝甘川三省交界地帶,屬北亞熱帶北緣山地暖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3.2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860毫米,素有「泰蜀襟帶」之稱。

略陽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境內即有人類生活和從事生產活動。先秦以前屬白焉氏族聚居地之東城,自西漢元鼎六(公元前111年),始建沮縣,迄今已有2100年建縣歷史,曾用名沮縣、興州,武興、漢曲、順政,宋開禧三年(公元1206年)改為略陽。「以其用武之地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陽」而得名,沿用至今。

全縣共轄25個鄉鎮,260個行政村,總人口20.04萬人.人口密度70.5人/平方公里。1986年被國務院宣布為首批對外開放縣。

縣境內交通便利。寶成鐵路縱貫南北,309省道(勉康公路)橫穿東西。「興」字型公路框架已經形成。郵政通訊便捷;開通了移動通訊和國際互聯網,縣城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已過萬門,農村電話全部實現程式控制化。大大方便了同全國及世界各地的聯系和交往。

略陽地處我國秦嶺造山帶和揚子板塊大構造單元結合部;勉(縣)、略(陽)、寧(強)「金三角」重心位置,成礦條件優越,素有「富山盛礦」美譽。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藏主要有金、銀、銅、鐵、鉛、鋅、錳、磷、硫以及石棉、白雲石、蛇紋石等38種164處,其中鐵、鎳、蛇紋石等礦藏量居全省之首。黃金資源尤為豐富,已探明黃金礦床10個,黃金儲量近100噸,佔全省第二位,列全國前十位。位於勉略寧「金三角」中心的煎茶嶺鎳金礦,儲量達50噸,為全國第三大鎳金礦床。全縣有林地面積283萬畝,森林覆蓋率約46.2%,有用材林近75萬畝,活立木總儲量650萬立方米。生物資源種類繁多,縣境內可提供葯用植物479種,杜仲、天麻、蠶桑、食用菌、靈芝等植物資源最為豐富,分別被列為國家和省、市生產基地,其中名貴中葯材杜仲地存56萬畝、1。03億株,數量居全國之首。縣內有一江九河,屬長江流域的漢江和嘉陵江水系,水能理論蘊藏量為28.7萬千瓦,可開發裝機量18.6萬千瓦,佔全市的40%和全省的10%,開發潛力巨大。

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位於縣城南3.5公里處的靈岩寺,為唐開元年間倚天然溶洞而建,融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寺內珍藏有包括「漢三頌」之一的《甫閣頌》在內的歷代摩崖碑刻130餘方,被譽為「陝南小碑林」。城南嘉陵江畔的江神廟,是長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游牧民族氐羌人文化遺址。被列為省級森林公園的五龍洞公園,山勢巍峨,石形怪異,茂密的森林和奇妙的溶洞群組合在一起,構成了獨物的自然景觀。

略陽工業基礎堅實。改革開放以來,略陽縣依託資源搞開發,面向市場抓建設,基本形成了以冶金、磷肥、黃金、建材、生物資源開發五大支柱產業和電力、礦產、食品、農、林、特產品加工為主的工業格局,成為全省重要的鋼鐵、化。肥,電力和黃金生產基地。縣境內有略陽鋼鐵廠、漢鋼楊家壩鐵礦、略陽發電廠、寶嘉磷肥總廠略陽分廠、省磷化工總廠、何家岩磷礦、煎茶嶺鎳金礦、鏵廠溝金礦等8戶中省企業。全縣有冶金、化工、機械、建材、食品及林產品加工等 95個工業企業,主要工業品有生鐵、建築用材、磷肥、普通硅酸鹽普通水泥、低熱微膨脹水泥、鑄鐵管、鑄石托輥、石棉瓦、硫酸鋁、鐵礦、硫酸、黃金、服裝。食品等。

近年來,全縣各級黨政組織以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針,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工業強縣、產業富民為目標,大力實施開放開發帶動戰略,加速縣內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變,促進了全縣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社會各事業不斷進步。1999年底。全縣國內生產總值7.01億元,工農業總產值5.54億元,地方財政收入3904萬元。

http://www.lueyang.gov.cn/
http://tznews.cn/hc/xianlu/cheng/ruiy.htm

⑼ 中國黃金集團山東煙台鑫泰黃金礦業好嗎

如果當初不是我想的那麼單薄,也不會有現在這個結局。如果多想想多查閱資料多了解,也不會盲目的加入行業。這個行業至今有上千萬的人從事,賠錢,那麼肯定也有少數人掙到錢,這個是市場經濟規律的最基本的概念,貨幣通過一個不公平的渠道再次分配,流向極少數操縱者手裡。當然就有部分人掙到錢了,這些人就是較早從事的那少部分人。說實話,跟我同一時期的人,很多都做到了A級別,也有少部分真的掙到錢了。但是比我晚的就基本上沒有幾個掙到錢的!所謂的「吃賓館,住賓館,萬元打底的工資」,更離譜的是金扣的報喜鳥,穿金帶銀和奢侈手錶,買車買房是吹給你們聽的,提激情樹立人生目標的,A級別的車就好像B級別的報喜鳥和那些裝扮的行頭一樣的性質——欺騙別人的道具!釣魚沒有誘餌,魚能上鉤嗎?-全面~交~流~1...0..4..0..6..5...9..9..88...-~~-全面~交~流1...0..4..0..6..5...9..9..88...--~~--是不是上老總了就可以大把賺錢了呢?錯!根本沒有什麼六位數的保底收入也沒有第二平台,你的傘下沒有發展就沒有新的資金注入。既然沒有新的資金注入,請問你的收入從何而來?但是99%的老總上去都不會把實情告訴傘下,考察的時候,很多人會和你講;那個誰誰上總之後都感覺變了一個人。我一直對這句話記憶猶新,那到底這件事其中有什麼樣的隱情呢?按理說,如果第二平台確確實好,這是件非常好的事情,透露些消息出來完全可以鼓勵傘下的士氣,但為什麼沒有一個人透露半句!當知道實情後這個時候你的情緒從天上,一下子就掉到了地獄,老總腦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做什麼樣的決定?第一,就是如實相告:但試想一下,每個人上總以後,牽涉到自己下面體系所有人的利益,多少人會因為你的一句實話:弄得債務纏身,家庭破裂,親戚會和你翻臉,朋友會和你絕交,還會找你退錢,你有這么多錢退給他們嗎?拿刀砍你也說不定。到時將會天下大亂。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出局的老總,人都找不到了,據說是去國外做項目了——你們覺得呢?第二種,就是繼續隱瞞,那情況還是可以維持下去的,當下面有人發展,老總們收入照樣拿,45%分下來還是會有些錢的,傘下每個人都有投資,只要沒退出來,上總之後多少會有些賺頭,這也是對他們負責任,也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全面~交~流2...7..1..4..0..1...6..8..22...-.-~~-全面~交~流~2...7..1..4..0..1...6..8..22...-~~--人都是高級動物,面對這種十字路口,沒有人會說出真相,還有就是受環境影響,因為不是騙你一個人,上級的每個老總都是受害者,都是過來人,中國人都有種隨波逐流的性格,大眾都這樣,我也沒必要揪著不放了,況且我還可以往上走。。。。。短短的敘述難以道盡心中的酸楚,行業是傳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