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礦業經濟區財源新生長點分析
在區位理論及地域分工理論的指導下,結合礦產資源經濟區劃的有關原則,按照《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總體規劃》及《黑龍江省礦產資源規劃》要求,充分考慮本省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及城市經濟中心對周圍地區的輻射作用,充分利用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有利形勢,注重沿邊、沿江、沿線的開放與開發,發揮區位優勢的重要作用;同時在分析評價省內礦產資源分布、以骨幹礦山企業和相關加工業形成的產業鏈為依託,核心產品為龍頭,將全省劃分為三大礦業經濟區,即西北部以金、有色金屬礦產,中部以石油、化工、建材,東南部以煤炭、非金屬為礦業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區。形成與黑龍江省現代化建設相適應、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密切銜接的礦業經濟格局,也是區域礦產資源財源新生長點。黑龍江省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及財源增長區域如圖6-1所示。
圖6-1 黑龍江省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及財源新增長區域
(一)西北部礦業經濟區
該區位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地理區劃屬大興安嶺中-北段及小興安嶺西北端,隸屬於額爾古納成礦帶、大興安嶺成礦帶及小興安嶺—張廣才嶺成礦帶的部分區域。行政區劃分屬大興安嶺地區、黑河市及齊齊哈爾市管轄。總面積19.97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總面積的43.93%。全區人口762.87萬。由於該區原為大、小興安嶺主伐林區,因多年的大量採伐,其可采性資源日漸減少,現已被國家劃定為天然林保護區,實行限量採伐,對區域財源增長的貢獻有限,如何尋找新的財源生長點是發展該區經濟的當務之急。但該區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地理位置比較優越,是黑龍江省與俄羅斯發展邊貿的重要地區,黑河口岸及漠河口岸均為國家一類對外口岸,是黑龍江流域地區主要對俄貿易的黃金通道。該區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發現礦產有93種、礦產地有1200餘處。主要礦產有金、銅、鉬,另外還有鉛、鋅、鐵、煤、磷、石墨、雲母、珍珠岩、石英砂、膨潤土等礦產。本區銅、鉬等有色金屬及金礦資源在全省礦產資源中佔有重要位置。其中銅保有儲量佔全省總保有儲量的99.65%;砂金保有儲量佔全省總保有儲量的60.68%。可開發的礦床主要有漠河縣砂寶斯岩金礦、老溝岩金礦、銅山銅礦、塔河縣二十一站銅礦,嫩江縣多寶山銅(鉬)礦、三礦溝銅礦、爭光岩金礦、黑河市付地營子銅鋅硫鐵礦、三道灣子岩金礦等,且這些礦產的成礦條件好,潛力大。在嫩江一黑寶山煤礦一帶有豐富的沸石、珍珠岩、膨潤土、蛋白石頁岩礦,是黑龍江省重要的貴金屬、有色金屬生產基地和資源潛力帶。區內水路、公路及鐵路運輸發達,黑龍江、嫩江兩大河流可通航運;哈-黑鐵路、加-碧鐵路、齊-漠鐵路及嫩-漠公路貫通全區並與各縣(區)級公路相連構成交通網路,交通較為便利。區內水、電和勞動力資源充足,為礦業提供了較為有利的開發環境。因此,增加財政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對金、銅、鉛、鋅礦等的勘查開發力度及企業的技術和設備更新,改進采選礦生產工藝,研究低品位礦石開采及選礦技術,壯大礦山企業實力,提高礦山回採率、選礦回收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以多寶山銅(鉬)礦、銅山銅礦、三礦溝銅礦及付地營子銅鋅礦為開發重點,建設銅、鉬礦產采、選、冶、加系列產業基地;以三道灣子金礦、爭光金礦、寬河金礦、四道溝東山金礦為開發重點,建設黃金生產加工基地,使礦業及後續加工業、礦業貿易成為該地區及全省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經濟支柱和十分重要的新財源生長點。西北部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及財源新增長區域如圖6-2所示。
(二)中部礦業經濟區
該區位於黑龍江省中部呈近南北向帶狀,地理區劃屬小興安嶺中-南段、松嫩盆地及張廣才嶺,隸屬於小興安嶺—張廣才嶺成礦帶,中新生代盆地位於區內,是黑龍江省重要的金屬、石油和建材生產基地。行政區劃分屬哈爾濱市、大慶市、綏化市、伊春市及鶴崗市北部。該區北部與俄羅斯隔江為鄰,南與吉林省接壤,總面積13.15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面積的28.93%。全區人口2039.03萬。區內金屬礦產主要有鉛、鋅、鎢、鉬、金、銀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大理岩、沸石、水晶、花崗岩等。是黑龍江省鉛、鋅及岩金的主要富集區,其中,鉛礦資源儲量佔全省總資源儲量的58%,鋅資源儲量佔全省總資源儲量的62%,岩金資源儲量佔全省總資源儲量的80%。可開發的礦床主要有伊春市小西林鉛鋅礦南溝礦段、五星鉛鋅礦、鐵力市二股西山鐵多金屬礦、慶安縣徐老九溝鉛鋅礦、鐵力市二股東山鐵多金屬礦、阿城市白嶺鐵多金屬礦、賓縣明禮鉛鋅礦、嘉蔭縣連珠山岩金礦、鐵力市東風林場岩金礦等。
該區西以大慶市、南以哈爾濱市、北以伊春市三個重要城市的經濟拉動作用,全力發揮各縣、市、區的經濟支撐作用和城市群體功能優勢,以經濟一體化為目標,圍繞優勢礦業,提高規模效益,形成該區東北部以多金屬礦產開發為主,南部以油氣開發為主導產業的礦業經濟發展格局。東北部應以有色金屬礦業發展為目標,礦產工業發展方向以鉛、鋅、金礦開發為主,兼顧對銅、鉬、鎢礦種的回收利用。在已有伊春市小西林鉛鋅礦、伊春市昆侖氣鉛鋅礦、阿城市石發鐵鋅礦、慶安縣徐老九溝鉛鋅礦、賓縣弓棚子銅鋅鎢礦及團結溝岩金礦等礦山開發的基礎上,要加大對伊春市小西林南溝礦、五星鉛鋅礦、鐵力市二股西山多金屬礦、響水河多金屬礦、三林班多金屬礦、賓縣明禮鉛鋅礦、阿城市白嶺多金屬礦以及嘉蔭連珠山岩金礦、鐵力東風林場岩金礦等礦床的開發力度,在該區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鉛、鋅、鉬、鎢、金等礦產品生產基地。該區的西部以大慶市為中心,依託油氣、建材、煤炭(或鄰區)等豐富資源,以「調整、優化、增效、創新」和「兩種資源、兩個市場」為方針,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已經建成了國家級石油、天然氣勘查、開發及石油化工產品加工基地,實現產業布局和產品結構優化。並發展、組建一批特大—大型龍頭企業集團,如大慶石化總廠、油田化工廠、聯誼石化總廠、哈爾濱石化、燃氣、黑龍江省化工及石油化工、龍新化工等大型集團(公司),使該區礦業後續加工業大幅增值。該區是省內交通比較發達的地區,區內有哈-伊線鐵路、哈-佳線鐵路及哈-綏線鐵路;本區南部有哈-同高速公路和哈-牡高速公路,北部各縣區之間也有市(縣)級公路相通。區內人口密集、水、電及人力資源完全可以滿足礦業開發需求。為「十二五」建成國內領先、具國際一流水平和強大發展後勁的哈大齊牡石化產業群打下堅實基礎,這不僅可帶動東部和北部礦業經濟區的發展和礦業新財源的增長,而且對我國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也具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中部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及財源新增長區域如圖6-3所示。
圖6-2 西北部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及財源新增長區域
圖6-3 中部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及財源新增長區域
(三)東南部礦業經濟區
該區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地理區劃屬老爺嶺北部、太平嶺及完達山地區,隸屬於佳木斯隆起成礦帶,是黑龍江省重要的煤炭生產加工基地和非金屬生產加工基地。行政區分屬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雞西市、雙鴨山市、鶴崗市東南部。全區總面積12.34萬平方千米,約佔全省面積的27.14%。全區人口1015.10萬。該區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相鄰,虎林、密山、綏芬河及東寧均有陸路口岸與俄羅斯進行貿易往來,其中綏芬河市對俄貿易口岸是黑龍江省參與東北亞地區經濟合作的重要窗口。區內礦產資源豐富,是黑龍江省金、鉑族元素、鐵、煤炭、石墨、硅線石等礦產的重要礦集區。已發現的礦產主要有金、銀、鉑、鈀、銅、鐵、煤、石墨、硅線石、鉀長石、水晶、大理岩等。該區西北部地質礦產研究程度較高,在雙鴨山、七台河及雞西等地礦業開發以煤炭為主,構成黑龍江省乃至東北地區煤炭工業基地,已開發的金屬礦床主要有湯原縣東風山岩金礦、寶清-勃利縣老柞山岩金礦等;而東南部地質工作程度相對較低,一些礦產的勘查評價工作正在進行中,通過進一步工作,穆棱市砍椽溝岩金礦、東寧縣金廠岩金礦、雞東縣五星鉑鈀礦等金屬礦床可供開發利用。
區內煤炭、電能等動力資源富足,水力及人力資源充裕。牡-東線鐵路貫通全區,另有縣(市)間公路構成的交通網路,區內交通十分便利。煤炭在黑龍江省礦業經濟中的地位僅次於石油,充分發揮優勢,延長產業鏈,發展煤電、煤化工、高耗電產業和深度開發替代產業是該區礦業經濟發展和新財源增長的重點。
石墨、硅線石礦產資源豐富,在全國乃至世界都占很大比重,其地位顯著,是黑龍江省優勢礦產,以柳毛石墨礦、雲山石墨礦、雞西非金屬公司、林口硅線石礦業公司為主開展石墨、硅線石精深加工,建成生產和出口基地。力爭「十二五」期間,礦業後續加工業的工業產值大幅增加並出口創匯。同時,該區金礦資源也較豐富,是目前黑龍江省岩金礦的重要產區之一。
建材原料礦產水泥用大理岩、玻璃用脈石英、陶瓷原料透輝石、硅灰石及在煤炭開采中的煤矸石等資源,為區內建材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原料性資源。力爭「十二五」礦業後續加工業的工業產值和建材及非金屬產品總創匯能力均得到快速度增長。
密山富錦、鋁霞石正長岩綜合開發可能成為該帶礦業經濟發展和財源新的增長點,不但可以解決佳木斯鋁廠原料,也可緩解省內鉀肥急缺。東南部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及財源新增長區域如圖6-4所示。
② 大小興安嶺財源增長分析
1.礦產資源豐富—保證開發的基礎
礦產資源豐富是該區首要特色。已經探明並求得儲量的金屬礦產達17種,黑龍江省有色金屬、貴金屬、稀散金屬礦產的保有儲量主要集中在大小興安嶺。如表6-2所示。從成礦規律來看,伊春市正處小興安嶺成礦帶上,目前已發現礦產地460多處,其中烏拉嘎金礦、小西林鉛鋅礦聞名全國,此區域有極好的找礦前景。
圖6-5 黑龍江省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劃示意圖
1.漠河;2.塔河;3.呼瑪;4.黑河;5.孫吳;6.遜克;7.嘉蔭;8.蘿北;9.綏濱;10.同江;11.撫遠
Ⅰ寒溫帶濕潤山地針葉林生態區
Ⅰ1大興安嶺北部寒溫帶濕潤山地針葉林生態亞區
Ⅰ1(1)大興安嶺北部山地森林生態水源涵養、氣候調節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功能區
Ⅰ1(2)大興安嶺北部沿江農業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Ⅰ2小興安嶺針溫帶濕潤山地針闊葉混交林生態亞區
Ⅰ2(1)小興安嶺東北部山地森林生態水源涵養、氣候調節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功能區
Ⅰ2(2)小興安嶺沿江界江國土安全保護與農業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Ⅱ溫帶濕潤平原闊葉林生態區
Ⅱ1三江平原溫帶濕潤闊葉混交林與濕地生態亞區
Ⅱ1(1)三江平原沿江國土安全保護與農業水土保持生態功能區
Ⅱ1(2)三江平原濕地生態與水文調蓄生態功能區
由表6-2可以看出,佔全省98.72%的銅礦、89.03%的鉬礦,100%的鉑、鈀、鋨、銥、錸礦,99.70% 的硒礦、97.5% 的銦礦、76.81% 的岩金礦和伴生金礦、91.10%的銀礦,64.29%的鎢礦、92.80%的鎘礦、99.69%的鉛礦、74.15%的鋅礦、19.16%的鐵礦保有資源儲量,均分布於該區。全省的富鐵礦石則基本儲存在翠宏山。該區達到大型礦床規模的銅礦有2個、鉬礦有4個、金礦有4個。同時,鎢、鋅、銀、錸、富鐵礦,鉑、鈀、鋨、銥礦,每種都具大型規模礦床。中小型規模礦床則比比皆是。它們可以為大小興安嶺礦業經濟區開發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提供充足的礦產資源保障。
表6-2 大小興安嶺地區截至2008年底主要礦產資源儲量一覽表
另外,該區位於黑龍江省重要的小興安嶺多金屬成礦帶和大興安嶺得爾布干成礦帶上,已知礦床外圍和全區地質勘查程度較低。「十五」期間以後,找礦成果逐步顯現。近年來,在多寶山銅礦床外圍又新發現了爭光(大型)岩金礦和三道灣子金礦;在翠宏山礦區以北、以東又新發現了東安(大型)岩金礦和霍吉河鉬多金屬礦。近期國家又將大興安嶺列入全國三個重點推進勘查開發的主要成礦帶,實施省、部聯合投入整裝勘查部署,這一重大戰略部署的實施必將為該區礦產資源開發提供強勁的支持。再一個特點是該區礦產資源潛在價值極高,按現值估價可達1萬億元以上。由此可見,該區礦種全、礦產儲量大、潛在價值高,不只是一個金屬礦產資源寶庫,這個寶庫將為大小興安嶺礦業經濟區開發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2.技術突破—盡早開發的前提
過去,多寶山銅鉬礦田因金屬品位較低、共伴生礦多,翠宏山多金屬礦田因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礦種多樣,兩礦都存在著綜合回收難度大的問題,因而都沒有得到及時開發利用,致使寶藏沉睡多年。現在,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提高,科學技術的進步,兩礦開發的采、選、冶技術均已過關,如紫金礦業堆浸低品位金、微細金的技術,使多寶山伴生金礦的開發成為可能。
3.綜合環境—推進開發的動力
(1)市場要求和國家戰略需求。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造成有色金屬資源短缺,進口依賴度逐年增加,貴金屬不斷增值,礦業市場前景長期看好。這是盡快建設大小興安嶺礦業經濟區的前提。同時,建設大小興安嶺礦業經濟區又是貫徹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強國土規劃,按照形成主體功能區的要求,完善區域政策,調整經濟布局」、「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系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的要求,符合國家把振興東北定位為裝備製造業和重要原材料工業基地的需要。
(2)人氣凝聚。該區已探明的礦床已被國內外著名的礦業企業紛紛看好並入駐。他們不僅帶來了資本,更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像西部礦業、紫金礦業、西鋼集團、北京礦冶總院、中匯大地、中金集團等,成為該區礦業開發多元化投資的主體。
(3)政府支持。現在農業實行無稅政策,林業實施天保工程,地方財政亟須謀劃財源建設的新路子。開發潛力巨大的礦產資源,是增加市、縣經濟建設財源的首選。大興安嶺、黑河、伊春三地政府對於開發礦產資源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性,為勘查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省、市有關部門對此也給予熱情支持。盡早開發成為共識。
(4)交通、能源。這是礦山開發的重要條件。鑒於多寶山作為我國第六大斑岩型銅礦,早已聞名全國,國家在20世紀80年代就修通了地方鐵路,為開發做好了前期准備。附近有黑寶山-木耳氣煤田及西崗子-宋集屯煤田,保有煤炭儲量近十億噸,可保證礦區開發幾十年甚至上百年所需能源。翠宏山礦田附近的庫爾濱河水電站,可為礦山開發提供充足電力。另外,利用黑龍江對岸俄羅斯的廉價電力和資源,也不失為一種重要的選擇。
同時,黑龍江省在近幾年也不斷地加強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經濟的發展,出台了很多政策,如《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的意見》中提出要加大礦山生態建設力度,制定生態恢復規劃,堅持開發與治理同步,並與旅遊景點開發建設統籌考慮,做好礦山復墾、植被恢復和生態恢復等項工作,實現合理開發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建設生態礦山。建立並嚴格執行礦山地質環境評估制度和生態環境恢復補償制度。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保證金管理,落實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和生態恢復責任主體,督促礦山企業及時履行恢復礦山地質環境的責任和義務。積極爭取國家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資金,加大省級投入力度,重點對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老礦山地質環境進行綜合治理,恢復礦山生態環境。加快建設大興安嶺地區呼瑪、松嶺、漠河、塔河等地200餘處300平方千米砂金過采跡地,古蓮河、白音河、歐浦等煤礦治理,黑河市愛輝區、嫩江縣砂金過采區及多寶山綜合礦區,伊春大西林鐵礦、烏拉嘎金礦及嘉蔭等地砂金過采區植被恢復、對山農場廢棄大理岩環境治理等項目。
因此,目前無論是從經濟角度和社會角度,還是國內外環境來說,開發黑龍江省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的「綠色礦業」,對於增加礦產資源財源都是巨大的機遇。
③ 伊春的多少的區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因為我就是伊春人、
我從小在那張大
伊春的地域面積也很廣闊
具體的地圖都無法完全概括。
④ 伊春-鶴崗多金屬礦產開發產業集群
1.鉬鋅鎢鐵多金屬產業集群
發展原則和目標是以金和有色金屬的開發為支撐,以煤、珍珠岩為輔助,以有色金屬的初加工、深加工為延續;使用俄羅斯的電力資源,建成黑龍江省北部有色金屬礦產開采及加工基地,並為今後利用俄羅斯礦產資源進行礦產品加工創造有利條件。
產業集群礦業布局:規劃建設東安岩金采選聯合企業、翠宏山鉬鋅鎢鐵多金屬采選聯合企業、庫濱鉛鋅采選聯合企業、高松山—富強岩金采選企業、石麻子大崗珍珠岩采選加工企業、紅綉溝煤礦企業和油氣開采企業。
規劃投入礦山、選礦廠、加工廠建設和資源勘查資金17.285 億元。預測到2010年,年產金1900千克、年采鐵礦石200萬噸、年產鐵精粉100萬噸、年產鉛鋅鎢鉬精礦4.05萬噸、年冶煉有色金屬2.2萬噸、年加工有色合金1.1萬噸、年采珍珠岩7萬噸、年產珍珠岩製品5萬立方米、年產原煤10萬噸。預測年產值達到27.135億元,年利稅3.252億元。
(1)東安岩金產業基地
東安岩金礦業基地包括東安金礦、富強金礦及高松山金礦。
①東安金礦:東安金礦床是近年來新發現的大型岩金礦床,現有資源儲量24.3噸(僅5號礦體),銀資源儲量208噸,預測岩金遠景資源量大於50噸。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尾礦庫、變電所、冶煉廠、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規劃礦山建設一處,年采礦石25萬噸;選礦廠建設一處,年處理礦石25萬噸,礦山服務年限20年。2009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與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入生產。
礦產勘查:在主礦體的周圍繼續進行找礦勘查,擴大礦區的資源儲量,為礦山長遠發展奠定資源儲量基礎。對礦山的低級資源量地段進行勘探,提高資源儲量級別,為礦山的後續生產提供可靠的基礎儲量和儲量。勘查期為2007~2010年,擬投入資金3000萬元。
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礦山建設與勘查投資2.3億元,預計年產值2.52億元,年利稅3024萬元。主要用於采場、選礦廠、污水處理廠、尾礦庫等的建設及其他相關設施和費用。礦山建設採取招商引資取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集資金解決。預期年產黃金1680kg,預計礦山年產值2.52億元,年利稅3024萬元。
②高松山岩金礦:現有岩金資源儲量3000千克,預測資源量2000千克。規劃建設礦山采場一處,年生產礦石5萬噸;建設選礦廠一處,年處理礦石5萬噸,礦山服務年限20年。2009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10年投產。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0.4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尾礦庫、變電所、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概算礦山建設投資5000萬元,主要包括采場、選礦廠、尾礦庫及其他相關輔助設施建設。礦山建設採取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集資金解決。預期年產黃金220千克,礦山年產值可達3300萬元,實現年利稅396萬元。
(2)翠宏山鉬鋅鐵多金屬產業基地
包括城市鉬鋅鐵多金屬礦山企業及庫濱鉛鋅礦山企業。
①翠宏山鉬鋅鐵多金屬礦山企業:由西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建龍鋼鐵集團、省第六地質勘察院、伊春林業管理局參股組成。
現有鐵資源儲量6478萬噸,鋅資源儲量51.34萬噸,鉛資源儲量19.43萬噸,鎢資源儲量12.21萬噸,鉬資源儲量9.39萬噸,銅資源儲量3.21萬噸,硫鐵礦資源儲量93.9萬噸。目前補充勘探工作仍在進行中。
規劃綜合性開采礦山建設一處。以開采鋅鐵礦石為載體,同時對共生、伴生和獨立的其他有色金屬礦體進行開采。年采鐵礦石200萬5噸,礦山服務年限30~50年。
規劃選礦廠建設一處。採用先磁選後浮選聯合生產工藝流程。首先對鐵進行,然後對有色金屬進行浮選。設計年處理鐵礦石200萬噸。年產鐵精粉100萬噸;含有色金屬礦石總量按鐵礦石總量的25%計算,有色金屬選礦回收率按80%計算,年產鋅精礦1.7萬噸、鉛精礦1萬噸、鎢精礦0.5萬噸、鉬精礦0.3萬噸。2009年完成礦山和選礦廠的基本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產。
規劃建設有色金屬冶煉廠一處,廠址設在遜克縣。對鉛鋅鎢鉬銅進行冶煉,設計年冶煉鉛、鋅、鎢、鉬等精礦4萬噸。2009年完成冶煉廠的基本建設與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產。
規劃建設一處有色金屬產品加工廠,設在遜克縣,對冶煉廠生產出的有色金屬進行深加工,年加工有色金屬合金及製品22000萬噸,2009年完成加工廠的基本建設與設備安裝調試,2010年投入生產。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選礦廠、污水處理廠、尾礦庫、變電所、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規劃建設水源地一處,引水工程一處,供礦山生產用水,水源地佔地面積1平方千米。規劃輸電線路一條,由庫爾濱電站至翠宏山。
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礦山總投資約13億元,預期的年總產值可達23.765億元,年總利稅2.86億元。礦山總投資約13億元,主要包括礦山建設、工廠建設及勘查資金等(到2010年)。其中礦山建設需投資4.7億元,主要用於礦山水源地與引水工程、輸電線路及變電所、采場、料場、選礦廠建設及設備安裝、污水處理廠、尾礦庫等方面;冶煉廠建設及設備安裝調試的投資約4億元,鉛鋅鎢鉬產品加工廠建設及設備安裝的投資約3.5億元;生產管理、職工生活區及礦山內道路建設等0.5億元。繼續勘查投資為0.3億元。礦山與工廠建設採取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建設由政府籌措資金解決。
此外,對翠宏山鐵多金屬礦的低級別資源量地段進行勘探,提高資源儲量級別,為礦山開采提供可靠的基礎儲量或儲量;在礦區周邊繼續開展有色金屬勘查工作,擴大可供礦山利用的資源儲量。勘查期為2007~2010年,擬投入資金3000萬元,預期提交各類有色資源儲量30萬噸。
到2010年,達產後,礦山開采鐵礦石200萬噸,年產鐵精粉100萬噸,年產值5億元;年產鋅精礦1.7萬噸,年產值1.36億元;年產鉛精礦1萬噸,年產值0.48億元;年產鎢精礦0.6萬噸,年產值5億元;年產鉬精礦0.3萬噸,年產值4億元。預計礦山年產值總計可達15.76億元,實現年利稅1.9億元。
有色金屬冶煉增加值按金屬價格與精礦的差值計算,年冶煉鋅0.9萬噸,年冶煉增加產值0.9億元;年產鉛0.7萬噸,年冶煉增加產值0.21億元;年產鎢0.42萬噸,年冶煉增加產值1.5億元;年產鉬0.16噸,年冶煉增加產值1.5億萬元。預計年冶煉增加總產值4.5億元,年利稅增加0.54億元。
有色產品加工總量可達2.2萬噸,加工產值按鋅鎢鉬金屬總價值的25%計算,鋅、鎢、鉬等的年加工附加值增值可達3.565億元,年利稅4278萬元。預期的年總產值可達23.765億元,年總利稅2.86億元。
②庫濱鉛鋅礦
現有探明資源儲量為:鉛1.69萬噸,鋅2.26萬噸,進一步勘查工作未作。規劃建設一處礦山,年采礦石5萬噸,2009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10年達產。礦山服務年限13年。礦石直接送往翠宏山選礦廠進行選礦。
年產鋅精礦3000噸,年產值2400萬元,年利稅288萬元;年產鉛精礦1500噸,年產值600萬元,年利稅72萬元。概算礦山建設投資500萬元,規劃礦山佔地面積0.2平方千米,主要設施為采礦工程、礦石場地和采礦設備。
(3)石麻子大崗珍珠岩礦
現有探明資源儲量1004萬噸。礦山開發方向是以生產憎水保溫板、阻燃板、助濾劑、添加劑、礦砂為主導產品。
規劃礦山佔地面積控制在1平方千米之內,包括采場、料場、礦山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規劃珍珠岩膨化廠佔地面積控制在0.3平方千米之內,包括料場、膨化生產車間,倉庫、工廠管理部、職工生活區等建築群和佔地工程。
規劃建設礦山一處,珍珠岩膨化廠一座,膨化廠建在遜克縣。2008年完成礦山與膨化廠基本建設,2009年投產。礦山年生產礦石7萬噸,礦山服務年限100年以上。珍珠岩膨化廠年產膨化珍珠岩系列產品5萬立方米。
資源產業經濟效益概算:概算建設總投資4350萬元,預計年總產值3000萬元,年總利稅360萬元。
建設總投資4350萬元,其中礦山建設需要約850萬元,主要用於水源地與引水工程建設、礦山用電、采場、料場、采礦設備、礦山管理、職工生活區及礦山內道路建設等方面;膨化廠建設資金約3500萬元,主要為水源地、引水工程與水循環利用設施建設、料場、生產車間與成品倉庫、輸電線路及變電所、生產管理、設備購置及安裝調試、職工生活區、其他廠區基礎設施建設等用途。
礦山開采與膨化廠建設均以招商引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外部環境由政府籌措資金解決。達產後,年采礦石7萬噸,預期年產值500萬元;年生產膨化珍珠岩產品5萬立方米,預計年產值2500萬元。預計年總產值3000萬元,年總利稅360萬元。
(4)紅綉溝煤礦
現有探明煤炭資源儲量412萬噸,目前資源沒有利用。規劃建設一處年產原煤10萬噸礦山,2008年完成礦山基本建設,2009年達產。礦山服務年限30年。
概算礦山建設投資3000萬元,預期年產值2000萬元。本礦區勘查程度較低,勘查前景非常樂觀,需要進一步礦產勘查,勘查期為2008~2010年,擬投入勘查資金2000萬元,預期提交資源儲量5000萬噸。
(5)油氣礦產勘查
2005年大慶油田在遜克盆地開展了石油的初步勘查,證實存在一定資源量,初步預測1.8億噸,為進一步擴大資源儲量,擬投入勘查資金5000萬元,勘查期為2008~2010年,預測提交資源儲量2億噸。力爭於2012年前建設1~2口油井。
2.嘉蔭岩金礦業集群
嘉蔭岩金礦業集群地處伊春市北部,包括嘉蔭縣和烏伊嶺、湯旺河區東北部分區域,面積為6759平方千米。區內金礦資源為全省優勢礦產,著名的團結構(烏拉嘎)金礦為全省唯一的超大型金礦床,探明資源儲量74442千克,保有資源儲量33288千克,具有多年的開發歷史,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此外區內還稟賦有平頂山中型金礦、連珠山金銻鎢礦、馬蓮金礦及砂金礦等。現有岩金資源儲量41384千克,煤炭資源儲量498.8萬噸。
以開發利用岩金為主,包括烏拉嘎型金礦、平頂山金礦、連珠山金銻鎢礦、馬蓮金礦等,集中技術研究和財力投入開發這些資源,變資源存量為經濟增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繼續尋找岩金、銅、有色金屬等礦產。
依託烏拉嘎金礦的豐富金礦資源,以烏拉嘎金礦為主,充分利用附近金礦資源,也可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進行調解,積極尋找後備資源,發揮烏拉嘎金礦的優勢地位,推動產業基地穩步、健康的發展。
3.伊春鉬多金屬礦業集群
區內鉬、鉛、鋅、鐵等金屬礦產為區內優勢礦產。截至2008年底,保有鉛資源儲量26萬噸,保有鋅儲量71萬噸,鉬資源儲量1.52萬噸(鹿鳴鉬礦資源儲量進列入1.01萬噸,實際探明儲量遠超過10萬噸,達到大型規模),鐵資源儲量26萬噸。主要礦床包括安慶縣徐老九溝鉛鋅礦、鐵力市二股西山地段鐵多金屬礦、鐵力市二股響水河礦段鐵多金屬礦、伊春市西林鉛鋅礦區二段鉛鋅礦、伊春小西林鉛鋅礦、伊春市昆侖氣鉛鋅礦、伊春市五營區五星鉛鋅礦、伊春市西林區老道廟溝鉛山鉛鋅礦和鐵力市鹿鳴鉬礦等,鉛、鋅、鉬超過萬噸的多金屬礦床,鐵力市二股西山地段鐵、多金屬礦鐵資源儲量11340千噸。
以開發利用鉬、鉛、鋅、鐵等金屬礦產為主,重點規劃開發鹿鳴鉬礦、二股西山鐵多金屬礦床、響水河多金屬礦及五星鉛鋅礦床,做好小西林鉛鋅礦的資源利用。集中技術研究和財力投入開發這些資源,變資源存量為經濟增量,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繼續尋找岩鉬、銅、鉛、鋅有色金屬和富鐵礦等資源。
產業集群開發規劃:以大西林及附近的鐵礦循環經濟產業和小西林及附近的鉛鋅經濟產業、二股—鹿鳴一帶的鉬、鉛、鋅、鐵經濟產業為核心,以大西林鐵礦、五星石灰岩礦、小西林鉛鋅礦、二股鉛鋅鐵礦、鹿鳴鉬礦等為核心企業,形成有色金屬、鐵等的綜合開發,把中部礦業經濟區建立一個有色金屬和鐵開采加工循環產業開發區,構建大西林鋼鐵生產基地和小西林有色金屬生產基地。
產業集群構成及點軸結構(礦業布局):規劃建設二股—鹿鳴鉬多金屬產業區、紅旗山-對青鐵多金屬產業區、五星鉛鋅鐵非金屬產業區、撫育河多金屬產業區、翠欒煤礦產業區、西林金屬非金屬產業區和豐茂多金屬產業區。
針對二股—鹿鳴產業區鉬礦資源集中分布的特點,重點建設鹿鳴鉬業基地;針對西林礦區鉛鋅資源及礦山選冶條件等,建立小西林鉛鋅礦業基地;由於大西林鋼鐵公司成型的礦山生產采選業基礎,重點建設大西林鋼鐵基地。規劃建設伊春鉬多金屬礦業中心。
伊春鉬多金屬礦業中心:根據銅、鉬、鉛、鋅、鋼、鐵等金屬礦業發展需要,在伊春市設立鉬、鉛、鋅、鋼、鐵高新技術開發園區。根據伊春市特殊的地理位置,高新技術開發園區建設,以培育和發展鉬、鉛、鋅、鋼、鐵等金屬深加工為特色的骨幹企業為主要任務,努力整合各種科技資源,鼓勵和協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企業間的密切合作,打造一批產業特色鮮明、核心技術領先、服務平台完善、管理模式先進、基礎功能完備、國內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銅鉬、鉛鋅、鋼鐵等金屬加工企業,發揮高新技術集聚效應,帶動伊春市經濟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優先發展鉬、鉛、鋅、鋼、鐵等金屬加工產業,以伊春市對俄外向型經濟建設為重點,搭建科技平台,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優勢,推動科技產業園的建設與發展。
鹿鳴鉬礦業生產基地全力以赴爭取開發鹿鳴鉬礦,壯大全市礦產經濟。 充分利用國家確定的林業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和省確定的生態功能區建設以及省政府支持伊春開發鐵力鉬礦的政策和有利條件,爭取國家在鉬礦資源開發上給予支持,盡早開發鐵力鉬礦,使之成為全國最大的鉬礦之一,成為全市工業經濟的支柱。
伊春大西林鋼鐵生產基地依託大西林鐵礦及其附近的鐵礦資源,積極開發利用,同時加大對相鄰的遜克縣翠宏山鐵礦和俄羅斯阿穆爾州俄基姆坎鐵礦開發利用力度。規劃期內繼續壯大冶金企業,支持西林鋼鐵集團加快技術改革步伐,實現產量和效益大幅度增加,鞏固西林鋼鐵集團在全省冶金行業的龍頭地位。
伊春小西林有色金屬非金屬生產基地西林鉛鋅礦雖經長期的開采,資源優勢不明顯,所剩餘的低品位礦、邊角礦、燃燒礦,還可維持改組後的西林鉛鋅礦生產10年。在加大尋找後續資源的基礎上,可依託本區小西林西大坡白雲岩、苔青水泥用大理岩、熔煉水晶、硅石的開發,積極推動改組後西林鉛鋅礦健康發展。
⑤ 火山岩含礦性條件
研究區火山岩廣泛分布,火山活動頻繁,以中生代火山岩為主,古生代火山岩少量。
早寒武世西林期火山活動以中-中酸性岩漿的爆發-噴溢作用為主,噴發-沉積作用為次,屬火山-沉積盆地堆積,局部遭受淺變質作用。早—中奧陶世火山活動主要形成了寶泉期的海相基性-酸性火山岩和小金溝期酸性火山岩。
區內晚古生代五道嶺期安山岩中微量元素與內蒙古興安-吉黑造山帶中的中性火山岩比較(遲清華等,2007),Cu、Pb、Zn、W、Sn、Au等含量明顯偏高,Mo、Bi、Ag、Sb等元素含量相接近為特徵(表5-1),其中以守虎山銅鋅礦最為典型,銅鋅礦(化)體多賦存於五道嶺期火山岩中。
中生代火山活動在本區最為強烈,研究區中生代進入濱太平洋大陸邊緣活動期,早侏羅世—早白堊世晚期,由於受太平洋板塊俯沖作用,大陸板塊經歷了一個由擠壓到伸展的轉換過程,同時伴隨大規模的岩漿噴發活動,經歷了一個從擠壓期→伸展轉換期→伸展期的過程,並分別形成了3個時期不同特點的火山岩。
早白堊世早期古洋岩石圈板塊俯沖,在擠壓為主的構造機制下,形成了鐵力—烏拉嘎—嘉蔭燕山中期高鉀鈣鹼性火山噴發帶。碰撞初期形成了寧遠村組(K1n)過鋁質的高鉀鈣鹼性-鈣鹼性系列的中酸性火山岩,擠壓-伸展轉換期形成了板子房組(K1b)高鉀鈣鹼性-鈣鹼性系列中基性火山岩。區域上寧遠村期、板子房期火山岩的多金屬成礦前景不明朗。在斷裂的復合部位侵入了一套淺成-超淺成花崗斑岩侵入體,同時,在斑岩體的上部和邊部形成了隱爆角礫岩帶,岩漿晚期含礦熱液在此富集成礦,形成了團結溝式岩金礦床。
在寧遠村組流紋岩中Cu、Pb、Zn、Sn等金屬元素含量明顯高於內蒙古興安-吉黑造山帶的流紋岩,而板子房組安山岩中Cu、Pb、Zn等多金屬元素和Au、Ag等貴金屬元素含量與內蒙古興安-吉黑造山帶中的中性火山岩含量相接近(表5-1),而W、Mo、Sn明顯富集(遲清華等,2007)。
早白堊世晚期區域上由於亞洲大陸東緣受太平洋板塊俯沖的影響,淘淇河組(K1t)以前地層發生褶皺,同時引起區內的斷裂變形。在這一構造背景下,形成了福民河組(K2ƒ)鈣鹼性系列的中酸性火山噴發。福民河期火山作用與金成礦關系密切,形成了東安式淺成低溫熱液型岩金礦床。
早白堊世晚期至晚白堊世區域應力場發生改變,在區域上NNE向擠壓應力作用下,牡丹江斷裂性質發生改變由早期的扭性變為張性,使得盆地擴張加劇,全面進入沉積演化階段。早白堊世末至晚白堊世末,受東西向擠壓應力的影響,研究區近SN向壓性斷系和近EW 向張性斷裂系形成,早期斷裂和盆地再次被改造,在測區的東北部形成了嘉蔭群(K2jу)含恐龍化石的河流三角洲-淺湖相沉積地層。
⑥ 黑龍江省查明優勢非金屬礦產開發利用現狀
1.石墨
石墨是黑龍江省最優勢的非金屬礦產資源,不但資源儲量大,在全國排第一位而且成礦條件好,資源潛力大。已評價並上省儲量平衡表的礦產地22處,資源儲量11359.7萬噸(單位:晶質石墨);主要分布東部地區雞西至蘿北一線,西部地區僅漠河縣門都里石墨礦一處;石墨礦質量好、品位高,絕大多數為鱗片狀晶質石墨,土狀石墨(隱晶質石墨)僅鐵力市小白河石墨礦1處。
大型、超大型石墨礦產地有雞西市柳毛石墨礦、勃利縣佛嶺石墨礦、密山市馬來山石墨礦、穆棱市光義石墨礦、蘿北縣雲山石墨礦等多處,其餘皆為中型礦。
目前己開發利用的有雞西市柳毛石墨礦、永台安山石墨礦、石場石墨礦、嶺南石墨礦、三道溝石墨礦、三道溝東段石墨礦、土頂子和平石墨礦、穆棱市光義石墨礦、林口縣碾子溝石墨礦、八道溝石墨礦、蘿北縣雲山石墨礦、鐵力市小自河石墨礦等12處。
大型礦山企業主要有雞西市柳毛石墨礦、穆棱市中興石墨礦(光義礦)、蘿北縣雲山石墨礦,其他皆為集體、民營小礦山。年采礦能力在100萬噸左右,石墨礦產量在10萬噸左右,其中雞西市柳毛石墨礦4萬噸左右、穆棱市中興石墨礦1~1.5萬噸。蘿北縣雲山石墨礦因選礦廠有不少是外省企業,產量難以統計。
由於受到國際市場的影響,石墨的開發經歷了20世紀80~90年末的膨脹期,90年代末到2002年以後的蕭條期,2003年以後開始了興旺期。產品多以初級原料外銷,以中一中高碳石墨為主,僅柳毛石墨礦生產石墨電極等深加工產品。選礦回收率低,大鱗片石墨產率低,開采中亂掘亂挖現象、采富棄貧、壓礦現象嚴重。
截至2008年底,全省大型石墨生產礦山15家、中型石墨生產礦山3家、小型石墨生產礦山2家,小礦1家,年從業人員達2822人,年產礦量201.05萬噸,完成利潤總額672.00萬元,創工業產值可達19948.50萬元。近年來因為國際市場石墨產品需求量波動較大,石墨用量也不穩定,從中長期看,應利用黑龍江省石墨資源儲量豐富和礦石質量好的優勢,在產品的深加工和產品的更新換代上找出路,增加石墨製品的比重,形成龍頭產業鏈。
2.硅線石
分布於東部地區,目前經評價上省儲量平衡表的4處礦產地集中在雞西市到林口縣境內,資源儲量715.47萬噸(硅線石礦物),其中雞西市三道溝硅線石礦為大型礦床,林口縣龍爪山硅線石礦為中型礦床。
在世界上傳統的高溫耐火材料礦產紅柱石的主要生產輸出國南非、印度等地資源趨於枯竭的情況下,黑龍江省硅線石礦的重要地位就更顯突出,但除林口縣龍爪山硅線石礦具有一定生產規模外,均以民營零星開采為主。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選礦回收率低、產品深加工差、產業鏈短。
3.飾面用石材(包括花崗岩、花崗閃長岩、輝長岩)
黑龍江省飾面用石材礦資源豐富。因評價程度低,能上省儲量平衡表的礦產地約26處,資源儲量近6306萬立方米,以中、小型礦為主。已開發利用的主要為林口縣楚山花崗岩石材礦、張家溝花崗岩礦、東寧市細鱗河東勝村花崗石材礦、阿城市董家屯花崗石材礦、海林市大海林林業局南天門花崗岩石材礦等。主要礦山企業集中在林口縣楚山地區,林口華龍石材集團為黑龍江省石材的龍頭企業,年產各種石材約2萬立方米;其次為哈爾濱愛爾愛司有限公司,以阿城市董家屯礦為基地,年產石材荒料約2000立方米;其他皆為小規模開采,在龍華石材集團外圍集體、民營采礦企業至少有十幾家。
產品以楚山地區的「楚山灰」(也有稱「林口灰」)中外馳名,主要用做墓碑石,絕大部分外銷;其次是董家屯礦的「冰花」,遠銷日本;其他的有雪花黑、柳葉黑、條紋黑、黑大王、橫道紅、柳葉紅、天門紅、陽光紅、牡丹紅、黑牡丹等品牌。
開發利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無統一規劃,宏觀調控差(特別表現在林口縣楚山地區),加工業不發達,多以荒料外銷,創名牌的意識差。
4.水泥用大理岩、水泥用灰岩
上省儲量平衡表的礦產地近40處,資源儲量近20億噸,絕大部分己開采利用;另外尚有140餘處大理岩礦,雖未經詳細評價,也已被開采利用。現有開采礦山300餘家。
大型礦床有嫩江縣關鳥河大理岩礦、伊春市苔青大理岩礦、浩良河大理岩礦、賓縣孫家窯大理岩礦、阿城市孟家店大理岩礦、山河新明大理岩礦、玉泉大理岩礦、石發屯大理岩礦、樺南縣老禿頂子大理岩礦、勃利縣白石砬子大理岩礦、林口縣大盤道大理岩礦、雲山大理岩礦、牡丹江市拉古大理岩礦、密山市金銀庫大理岩礦等14處,其中石發屯大理岩礦、玉泉大理岩礦開采歷史久,目前石發屯礦經幾十年的開采資源儲量己不足1000萬噸。
在300餘家礦山企業中,大型礦山僅哈爾濱天鵝實業公司採石場一阿城市新明大理岩礦一處,年開采量在100萬噸以上;另外年開采量超過20萬噸的有12家,大於10萬噸的20家,其餘多為零星小礦山。礦石絕大部分供水泥廠做水泥的石灰質原料。全省有水泥企業105家,需要量最大的是哈爾濱天鵝實業公司、牡丹江水泥集團、伊春市浩良河水泥廠、佳木斯鴻基水泥集團等黑龍江省水泥工業的四家龍頭企業,極少部分用於鑄造業、精化工業、飼料工業。
全省水泥用灰岩資源豐富、資源儲量大,能滿足本省需求。但優質水泥灰岩的勘查評價工作明顯滯後,黑龍江省一些優質水泥需外進和進口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全省現有生產礦山105家,大型18家、中型4家、小型或小礦生產礦山83家,以小型以下的生產礦山企業為主,佔全省礦山企業總數2.5%,年產礦石620.31萬噸。當年,礦產品銷售收入12262.25萬元,完成利潤總額2660.00萬元,創工業產值可達12149.70萬元。
5.陶粒用黏土(包括頁岩、板岩)
黑龍江省發現的陶粒用黏土、頁岩、板岩礦產地較多,因勘查程度不一,上省儲量平衡表的僅9處,資源儲量2500萬噸左右。目前有開采礦山9處,開采規模都不大,較大的為鶴崗市新光陶粒頁岩礦、賓縣永發屯陶粒板岩礦、穆棱市光源陶粒頁岩礦,這幾個礦山的年開采量為5萬噸,目前尚未達產。礦石質量較好的為鶴崗市峻德陶粒黏土礦,大部分為生產超輕級陶粒的礦石。
6.沸石
沸石礦資源豐富、潛力大,已發現的礦產地有20餘處,經評價上省儲量平衡表的4處,總資源儲量11908.49萬噸。嫩江縣大砬子沸石礦、海林市沸石、膨潤土礦為大型礦床。質量好的為嫩江縣大砬子沸石礦,以斜發沸石為主,僅有一個礦體以絲光沸石為主;礦石中沸石礦物含量皆在60%以上,且為國內少有的優質沸石礦。另外穆棱市干溝子沸石礦,雖未經詳細評價,但經初步調查、取樣測試,確定該礦是以絲光沸石為主的大-中型礦。
經評價的4個沸石礦已開采,在20世紀80~90年代開采量較大,年開采量在25萬噸左右(不算零星開採的小礦山)。近年來隨著沸石做水泥活性混合材的用量大幅度減少,開采量也隨之下降。現有開采礦山約16處,年開采量5~6萬噸,主要是以原礦或經機械粉碎後出售,做配合飼料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載體,或生產復合肥,尚未利用其特殊的物理化學性能開發出深加工產品。
7.膨潤土
資源豐富、礦產地較多,特別是在煤系地層中也發現了儲量較大、質量較好的膨潤土礦。質量較好的膨潤土礦雖然資源潛力大,但多數未經評價。上省儲量平衡表的6處,資源儲量14595.4萬噸。海林市沸石、膨潤土礦最大。拜泉縣新生膨潤土礦、勃利縣團山子沸石、膨潤土礦規模不大,都屬於質量中等(蒙脫石含量不超過60%,一般在40%~50%)的鈣質土。另外在嘉蔭縣發現有鈉質土,規模不詳。嫩江縣紅旗-木耳氣煤礦中伴有大量的膨潤土,資源量近億噸,但對其質量評價的不夠。
已開采利用的有龍江縣白土山膨潤土礦,拜泉縣新生膨潤土礦,海林市沸石膨潤土礦等。開采規模不大,年開采量最大的龍江縣白土山礦,年開采量僅2~3千噸。目前主要用於鑄造和生產復合肥,也試生產過活性白土、白炭黑。
8.珍珠岩
目前已發現的礦產地10餘處,成礦條件好,資源潛力大。上省儲量平衡表的4處,資源儲量2938.10萬噸。其中嫩江縣門魯河珍珠岩礦已評價的礦體,僅是礦體地表出露的一部分,資源/儲量就己達1000多萬噸。
開發利用較早的為穆棱市幸福屯珍珠岩,現該礦資源已基本枯竭。遜克縣石麻大崗珍珠岩礦現已停采。嫩江縣門魯河珍珠岩礦雖然規模較大,但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開采,只有幾個個體戶年生產礦砂幾千噸。開采規模最大的為穆棱市太安屯Ⅳ號礦,年開采礦石量在5萬噸左右。黑龍江省的珍珠岩礦一般質量較好,最好的嫩江縣門魯河礦,膨脹倍率都在20倍以上,最高達40餘倍。
9.顏料黃黏土
顏料黃黏土礦是黑龍江省的一種特殊礦產,國內獨一無二。探明儲量的有訥河市老萊青山嘴子黃黏土礦、嫩江縣雙山黃黏土礦,資源儲量192.0萬噸。多年來一直開採的是訥河縣青山嘴子礦,年開采量1000噸左右,大部分銷往日本。
10.火山灰
是開發利用程度較高的礦產,上省儲量平均表的礦產地有3處,資源儲量4948萬噸,分別是牡丹江市馬鞍山一威子山礦、寧安縣鹿道礦、林口縣馬鞍山礦,每個礦的年開采量都不超過10萬噸,主要是供水泥廠生產水泥。
11.玄武岩
做評價的有鑄石用玄武岩和岩棉用玄武岩兩種。
鑄石用玄武岩礦:僅牡丹江市黃花鑄石玄武岩礦1處,資源儲量11112萬噸,以個體零星采礦為主,現有采礦戶百餘家,年總開采量達80萬噸左右。其中鑄石廠年用量僅l萬噸左右,其餘都做建築碎石用。
岩棉用玄武岩礦:已評價3處,資源儲量7274萬噸,分別為克山縣二克山玄武岩礦、五大連池玄武岩礦、雞西市小灣溝拉斑玄武岩礦。開採的僅克山縣二克山玄武岩礦,年開采量不足2萬噸,為省內岩棉廠提供原料。
12.水晶
有壓電水晶、熔煉水晶礦二種。
壓電水晶礦有2處,資源儲量8527千克(單晶)。其中伊春市東風壓電水晶礦為大型礦床,探明資源儲量8527千克,該礦曾被無序開采破壞,現已列為禁采礦,停采。
熔煉水晶礦有5處,探明資源儲量771噸,有規模的為伊春市東風壓電水晶礦伴生礦、通河縣自然屯熔煉水晶礦。兩處都已開采,其中的通河縣自然屯礦保有資源儲量不足400噸,產品以原料出售。
13.玻璃用硅質原料
包括玻璃用石英砂礦、玻璃用脈石英礦。
玻璃用石英砂礦:分布於黑龍江省西北部地區,依安縣、克山縣、訥河市、黑河市都有經評價的礦產地,資源儲量在1591.3萬噸左右。已開發利用的僅依安縣上游鄉道明石英砂礦,年產石英砂不超過5萬噸,經選礦後精礦品級最好的可達一類二級品標准,尚不能單獨作生產平板玻璃的原料。
玻璃用脈石英礦:資源儲量在全國可排第一位,為709.6萬噸。其中規模最大的蘿北縣尖山子玻璃用脈石英礦資源儲量為617.5萬噸,佔全省的99%,但質量不佳,Si02平均含量95.56%,目前尚屬難以利用的礦產資源。全省玻璃年產量在688萬重量箱,絕大部分原料依靠從外省購入,所以黑龍江省實屬玻璃硅質原料短缺的省份。黑龍江省雖然有十幾家小型礦山開采,但原礦供給有少量缺口,要加強勘查礦山開發力度,緩解本省供給局面。
14.陶瓷黏土
陶瓷黏土礦的資源儲量在全國排序為第三位,但嚴格地說黑龍江省無一處優質陶瓷黏土礦。目前評價的礦質量不佳,A12 O3 含量一般不足17%,Fe2 O3 含量多在3%以上,只能做生產日用粗陶原料或配料。黑龍江省的一些陶瓷企業多年來一直依靠從外省購入,最遠的可達廣東。近年來黑龍江省有的陶瓷企業已停業、轉產,所以陶瓷黏土礦也是黑龍江省較缺的非金屬礦產。
15.長石
黑龍江省的長石礦不多,大量的是含鉀岩石。儲量平衡表中總資源儲量為1755.8萬噸。其中最大的礦是密山市楊木鄉插旗山霞石正長岩礦,資源儲量超過l億噸。真正的長石礦是五常市北沙河子偉晶岩型鉀長石礦,資源儲量僅1.2萬噸,尚未開采。
16.蛋白石頁岩
蛋白石頁岩是一個新的礦種,在其被開發利用前,稱「嫩江頁岩」、「輕質頁岩」,據其組成定為蛋白石頁岩。見於嫩江縣境內大面積出露。SiO2 含量在80%以上,以組成定為蛋白石頁岩。已開采,也有用做生產鹼性水泥的添加劑、生產硅肥的原料,是一種開發利用前景大的非金屬原料。
17.建築用砂
截至2008年,黑龍江省生產礦山312家,生產礦山企業以小型和小礦為主,佔全省現有生產礦山總數7.3%,與上年同比增長11.03%,年產礦砂663.02萬立方米。當年,礦產品銷售收入 5090.3萬元,完成利潤總額 446.01萬元,創工業產值可達5282.23萬元。全省建築用砂礦產資源能滿足需求,但隨著采砂行業滿足市場需要的同時,也增加了環境治理上的壓力,要加強保護性開采。
18.磚瓦用黏土
截至2008年,黑龍江省生產礦山1096家,與上年同比減少了33家,下降3.00%。以小型以下的生產礦山企業為主,佔全省礦山企業總數24.86%,年產礦量1786.69萬噸。當年,礦產品銷售收入57200.33萬元,完成利潤總額5081.81萬元,創工業產值可達64603.30萬元。全省資源豐富,由於破壞耕地嚴重,不應再提倡使用,應盡快尋找和勘查替代資源。如黑龍江省陶粒頁岩及板岩較豐富,是理想的生產牆體材料的礦產資源,應加大勘查力度,摸清全省資源家底,要具備戰略的眼光研究這個課題。
在黑龍江省開采量大的非金屬礦產資源還有水泥配料黏土礦、熔劑灰岩礦、化肥用蛇紋岩礦。葉蠟石礦、透輝石礦、螢石礦、石榴石礦、鑄型用砂礦、泥炭礦開采規模不大。菱鎂礦已基本采完;雲母礦、石棉礦尚未開發。
⑦ 貴金屬礦黃金
貴重金屬采選業以岩金、砂金開發為主。主要側重於黑龍江省北部和東部的黑河、伊春、林口、樺南、嘉蔭等地區。2002~2004年,全省黃金產量穩步增長,實現銷售收入及利稅均在增長。2005年,由於全省砂金資源已開采殆盡及政策性停采,導致全省黃金產量和效益大幅度下降。2006年,中直黃金礦山除烏拉嘎金礦外,其餘4個砂金礦均被國家批准實施政策性關閉破產。地方岩金礦山能夠維持正常生產的主要有鑫城金礦、老柞山金礦、東風山金礦、四平山金礦、腰樓金礦,而且規模都比較小,屬中小規模的礦山,保有服務年限5~8年。2008年全省金礦現有生產礦山17家,佔全省金礦產地的11.18%。以小型生產礦山企業為主,年產礦石量72.92萬噸。當年,礦產品銷售收入68100.30萬元,完成利潤總額24474.29萬元,創工業產值可達69357.30萬元。全省黃金產銷情況如表4-24所示。
表4-24 黃金產量一覽表
(據黑龍江省統計局,2003-2007)
⑧ 黑龍江省有哪些城市和縣城
哈爾濱: 呼蘭 、依蘭、 方正 、賓縣 、巴彥、 木蘭、 通河 、延壽 、阿城 、雙城 、尚志 、五常
齊齊哈爾: 龍江 、依安、 泰來 、甘南 、富裕 、克山、 克東 、拜泉 、訥河
雞西 :雞東 、虎林 、密山
鶴崗 :蘿北、 綏濱
雙鴨山 :集賢、 友誼、 寶清、 饒河
大慶 :肇州 、肇源 、林甸 、杜爾伯特
伊春 :嘉蔭、 鐵力
佳木斯: 樺南、 樺川、 湯原、 撫遠、 同江、 富錦
七台河 :勃利
牡丹江 :穆棱 、東寧 、林口 、綏芬河 、海林、 寧安
黑河 :嫩江、 遜克、 孫吳、 北安、 五大連池
綏化 :安達 、肇東 、海倫、 望奎、 蘭西、 青岡 、慶安 、明水、綏棱
大興安嶺 ;呼瑪 、塔河 、漠河
拓展資料:
黑龍江省,簡稱黑,省會哈爾濱,位於中國最東北部,中國國土的北端與東端均位於省境,因省境北面有黑龍江而得名。
黑龍江東部和北部以烏蘇里江、黑龍江為界河與俄羅斯為鄰,與俄羅斯的水陸邊界長約3045公里;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連吉林省。介於北緯43°26′~53°33′,東經121°11′~135°05′,南北長約1120公里,東西寬約930公里,面積47.3萬平方公里。
黑龍江轄12個地級市,1個地區,2個省轄縣級市。共64個市轄區、18個縣級市、45個縣、1個自治縣。所轄哈爾濱為副省級市,齊齊哈爾為較大的市(擁有地方立法權)。黑龍江西部屬松嫩平原,東北部為三江平原,北部、東南部為山地,多處平原海拔50~200米。
黑龍江是中國重工業基地,工業門類以高端製造業、航空航天、機械、石油、煤炭、木材和高效農牧業、食品工業為主。農業上集約化程度高,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一、地形地貌
黑龍江省地勢大致是西北部、北部和東南部高,東北部、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構成。
西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山地,北部為西北—東南走向的小興安嶺山地,中間以伊勒呼里山為連接;東南部為東北—西南走向的張廣才嶺、老爺嶺、完達山,土地約佔全省總面積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帶約佔全省的35.8%;東北部的三江平原、西部的松嫩平原,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東北平原的一部分,平原佔全省總面積的37.0% [10] ,平均海拔為50~200米。省內最高點是海拔1690米的大禿頂子山。
二、氣候特徵
黑龍江省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最東北部,氣候為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從1961~1990年30年的平均狀況看,全省年平均氣溫多在-5℃~5℃之間,由南向北降低,大致以嫩江、伊春一線為0℃等值線。≥10℃積溫在1800℃~2800℃之間,平原地區每增高1個緯度,積溫減少100℃左右;山區每升高100米,積溫減少100℃~170℃。無霜凍期全省平均介於100~150天之間,南部和東部在140~150天之間。大部分地區初霜凍在9月下旬出現,終霜凍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結束。
全省年降水量多介於 400~650mm之間,中部山區多,東部次之,西、北部少。在一年內,生長季降水約為全年總量的83%~94%。降水資源比較穩定,尤其夏季變率小,一般為 21%~35%。全省年日照時數多在 2400~2800小時,其中生長季日照時數占總時數的44%~48%,西多東少。
全省太陽輻射資源比較豐富,與長江中下游相當,年太陽輻射總量在44×108~50×108焦耳/平方米之間。太陽輻射的時空分布特點是南多北少,夏季最多, 冬季最少,生長季的輻射總量佔全年的 55%~60%。年平均風速多為2~4米/秒,春季風速最大,西南部大風日數最多、風能資源豐富。
三、自然資源
全省已發現各類礦產132種,佔全國已發現234種各類礦產的56.4%。已查明儲量的礦產有81種,佔全國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種數(223種)的 36.3%。其中能源礦產5種,黑色金屬礦產3種,有色金屬礦產11種,貴金屬礦產6種,稀有、稀土、分散元素礦產8種,冶金輔助原料非金屬礦產7種,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7種,建材和其他非金屬礦產32種,水氣礦產2 種。
保有儲量位居全國首位的有10種,即:石油、晶質石墨、顏料黃黏土、長石、鑄石玄武岩、岩棉玄武岩、火山灰、水泥用大理岩、矽線石、錸礦;位居第2位的有2種,即:玻璃用大理岩、浮石;位居第3位的有6種,即:硒礦、珍珠岩、玻璃用脈石英、陶粒用黏土、制灰用石灰岩、泥炭;占前10位的礦產有42種。全省鐵、銻、鎳、鑽、硼、螢石、石棉、磷礦、硫鐵礦、鉀等成礦地質條件較差,資源可利用程度低,自給率不足。
四、林業資源
黑龍江省是全國最大的林業省份之一,天然林資源是黑龍江省森林資源的主體,主要分布在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及完達山。
黑龍江林業經營總面積3175萬公頃,佔全省土地面積的2/3。有林地面積2007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1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43.6%,森林面積、森林總蓄積和木材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國家最重要的國有林區和最大的木材生產基地。森林樹種達100餘種,利用價值較高的有30餘種。
⑨ 礦業經濟亞區財源新生長點分析
1.漠河礦產資源經濟亞區
漠河礦產資源經濟亞區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邊陲的大興安嶺地區,隸屬於額爾古納成礦帶。本地區地廣人稀,全區總人口53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39人。下轄三個縣四個區,即呼瑪縣、塔河縣、漠河縣、加格達奇區、松嶺區、新林區和呼中區,中心城市為漠河。區域內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發現礦產地571處(不包括砂石土及礦泉水),探明儲量的礦種14個;礦床100處,其中大型礦床11 處、中型礦床31 處、小型礦床58處,礦點(礦化點)471處。
金、鐵、鋅是本區相對優勢礦種,其中金有砂金、岩金、伴生金三種類型。區內開采砂金歷史悠久,岩金資源量大。砂寶斯、老溝兩處岩金礦儲量已具中型規模,資源儲量約20噸;旁開門金銀礦、四道溝東山、富克山岩金礦、瓦拉里岩金礦、富拉罕和寬河24號橋等岩金礦均可供開發利用。由於國家經濟建設和該地區經濟增長的需求,該區將仍然是黑龍江省的主要黃金生產地之一。
以金礦開發、加工、邊境貿易等產業相互匹配及其銷售網路的發展,逐步形成了初具特色的單一型礦產資源經濟區。由於植被覆蓋嚴重,礦產勘查程度較低,從大地構造、區域成礦規律及成礦環境來看,銅、鉬等礦產還有較大的資源潛力,通過進一步的勘探開發,有望成為復合型或多類型礦產資源經濟區和礦產資源財源新生長點之一。
圖6-4 東南部礦產資源經濟區劃及財源新增長區域
2.黑河礦產資源經濟亞區
黑河礦產資源經濟亞區位於黑龍江省北部,隸屬於大興安嶺成礦帶。在大興安嶺的南東、小興安嶺的西北部,東南與伊春、綏化市接壤,西南與齊齊哈爾市毗鄰,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隔嫩江相望,西北部與漠河礦產資源經濟區相接,東北與俄羅斯阿穆爾州隔黑龍江相對。轄嫩江、孫吳、遜克縣部分地區,北安、五大連池二市和愛輝區共六個行政區。中心城市為黑河。
該亞區屬於多類型礦產資源經濟區,以多寶山—翠宏山等礦山開發的銅(鉬)、鐵多金屬礦產資源將逐步成為該區的優勢產業,黑河也是重要的邊境口岸及金屬礦業基地。以銅(鉬)、鐵等多金屬礦產資源開發、加工、邊境貿易等產業相互匹配及其銷售網路的發展,已形成了初具特色的多類型礦產資源經濟區,礦產資源的進一步開發利用將為該地區經濟的發展和財源的增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伊春—鶴崗礦產資源經濟亞區
該亞區主要包括伊春市、鶴崗市,中心城市為鶴崗市,隸屬於小興安嶺—張廣才嶺成礦帶、佳木斯隆起成礦帶的部分區域。伊春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西部與黑河市和綏化市毗鄰,東部與鶴崗市及佳木斯市接壤,南鄰哈爾濱市,北與俄羅斯隔江與相望,邊境線長249.5千米。市內交通方便,公路網四通八達,綏佳、南烏、翠巒鐵路穿過境內。有哈伊公路、伊鶴公路、伊春至嘉蔭、孫吳至嘉蔭、綏濱至嘉蔭公路等,主幹公路與鄉間公路相連接。每年5~10月份黑龍江上還可通航。伊春市所轄伊春、烏馬河、翠巒、友好、西林、南岔、烏伊嶺、湯旺河、新青、紅星、五營、上甘嶺、美溪、金山屯、帶嶺15區和鐵力市及嘉蔭縣。鶴崗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松花江下游,下轄鶴崗市區和蘿北、綏濱縣。鶴崗市東、南以松花江與佳木斯市相鄰,西與伊春市接壤,北以黑龍江與俄羅斯隔江相望。由於區域成礦背景的不同導致本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差異,形成了西部以有色金屬、金、鐵等礦產開發利用為主伊春礦產資源經濟亞區;南部有色金屬、非金屬以及煤炭生產為主的鶴崗礦產資源經濟亞區的基本格局。
(1)伊春礦產資源經濟亞區
這里是黑龍江省重要的有色金屬、金、鐵成礦帶,隸屬於小興安嶺—張廣才嶺成礦帶。優勢礦產主要為鉛鋅礦和金礦。其中,鉛鋅礦主要分布西林區,多為相互伴生。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11處,其中中型礦床1處,小型礦床5處,礦點5處。鉛金屬資源儲量29.8萬噸、鋅金屬資源儲量50.24萬噸。保有資源儲量鉛6.19萬噸、鋅18.18萬噸,礦石質量較好,品位較高,一般品位鉛0.8%~4.15%。鋅0.89%~5.23%。鉛鋅礦開采多年,所剩礦石以低品位為主。岩金主要分布於嘉蔭縣平頂山、烏拉嘎和鐵力市大安河一帶。岩金探明資源儲量84392千克,保有資源儲量48313千克,品位一般為4.07~13.23克/噸,礦石質量好,目前烏拉嘎金礦低品位礦比重較大。砂金主要分布於嘉蔭縣烏拉嘎和伊春市新青區,探明資源儲量6786千克,保有資源儲量4193千克,品位一般0.23~0.28克/立方米,砂金現已全面停采。
鐵礦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11處,其中小型礦床3處,礦點8處。共探明資源儲量1580.9萬噸,保有資源儲量1229.9萬噸。大西林鐵礦為單一礦種礦床,精礦品位可達66.97%,其他多為與有色金屬相共伴生的礦床。
銅礦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3處,均為伴生礦產,銅品位一般在0.14%~0.40%。探明資源儲量為 350噸,未開發利用。翠巒勝利銅鐵礦,經過詳查探明資源儲量5076噸。
鉬礦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2處,分布於鐵力市二股東山和鹿鳴一帶。二股東山鉬為伴生礦,求得資源儲量1744噸,鹿鳴鉬鋅礦正在勘探中,前期求得資源量約3萬噸。
煤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僅有兩處,分布於伊春市翠嶺和嘉蔭縣烏雲一帶。翠嶺為長焰煤。烏雲為褐煤,含腐植酸高,其氧化帶的煤已成為腐植酸用煤。探明資源儲量519.6萬噸,保有資源儲量359.0萬噸,已開發利用。
石墨主要分布於鐵力市小白河一帶,為隱晶質石墨,探明資源儲量208千噸,保有資源儲量182千噸。由於是隱晶質石墨,開采利用受國際市場行情影響較大。
目前開發的礦山主要有伊春大西林中型鐵礦、伊春小西林中型鉛鋅礦、嘉蔭縣團結溝大型岩金礦、遜克縣富強中型岩金礦等十餘座礦山;還有鐵力二股多金屬礦田(包括二股西山多金屬礦床、二股東山多金屬礦床、響水河多金屬礦床)。
伊春市是國家重要的木材生產基地,多年來的開發建設和國家林業政策的改變,財政收入大為減少,因此,大力發展綠色礦業是實現財源新增長十分重要的手段和途徑。
(2)鶴崗礦產資源經濟亞區
鶴崗市是我國重要的產煤基地、黑龍江省四大煤城之一,佳木斯隆起成礦帶,也是典型的由開發煤炭資源而形成的資源型城市。礦業是該亞區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煤炭工業則是該亞區礦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且潛在資源量大。近十多年來,礦業開發更加活躍,除煤炭開采業外,石墨、水泥用大理岩、陶粒用原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開采業也在蓬勃發展,磚瓦用黏土、建築用砂開采普遍。以煤炭、非金屬、建材工業為主的礦業經濟在本市國民經濟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4.大慶—哈爾濱礦產資源經濟亞區
該亞區主要包括大慶市、綏化市、齊齊哈爾市及哈爾濱市部分地區,隸屬於小興安嶺—張廣才嶺成礦帶、中新生代盆地區域內,中心城市為大慶市。本區以石油、天然氣及其延伸產業為主。
大慶市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北、西北部與齊齊哈爾市接壤,東部、東南部與綏化市、哈爾濱市毗鄰,南、西南部與吉林省相接。全市包括五區四縣:讓胡路區、薩爾圖區、紅崗區、大同區、龍鳳區;林甸縣、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肇州縣、肇源縣,其中,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是黑龍江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縣。
齊齊哈爾市位於黑龍江省的中西部、嫩江中游,面積4.31萬平方千米,人口561.1萬,西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南與吉林省白城接壤,東接大慶市、綏化市,北與黑河市毗鄰。齊齊哈爾市是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三省區的交通、通信樞紐。鐵路主要有平齊、濱洲、齊北、齊加干線在此交匯延伸。有國家級公路三條,分別為G301、G111和G202;省級公路一條為S302。另外本市縣、鄉級公路發達,互相連通,交通方便。
綏化市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綏化市北與齊齊哈爾市、黑河市相鄰,西與大慶市接壤,東與伊春市交界,南以松花江、泥河與哈爾濱市毗鄰。綏化市下轄北林區、安達市、肇東市、海倫市、望奎縣、綏棱縣、慶安縣、青岡縣、蘭西縣、明水縣等1區3市6縣。
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省會,是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市區面積4272平方千米,人口990.1萬。有5條鐵路干線向外輻射,尤以濱洲線、濱綏、京哈線最為著名,既是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中心,也是「歐亞大陸橋」的重要交通樞紐。
該亞區以石油、天然氣礦產為主,由於國家經濟建設和區域經濟增長的需求,該區將仍然是我國及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在此經濟亞區內,經濟的發展因能源而興起,並逐步形成了石油、化工、物流、貿易等產業集群的能源財源增長區。
5.濱東礦產資源經濟亞區
該亞區主要包括哈爾濱東部、阿城市等地區,以建材礦產資源為主,隸屬於小興安嶺—張廣才嶺成礦帶,中心城市為賓縣。
區內有能源12處,主要為石油和煤;金屬16處,主要有白嶺銅鋅多金屬礦、明禮鉛鋅礦、新明屯鐵礦、大砬子鐵礦等礦區;非金屬礦產144處。水泥用大理岩是該區的優勢礦產,油頁岩、鎢、飾面用大理岩、蛇紋石石棉、硫鐵礦、陶粒用板岩、化肥用蛇紋岩為潛在優勢礦產,開發潛力較大,潛在價值高。區內賓縣、阿城、尚志等縣、市境內的大理岩礦,是全省水泥用大理岩礦最集中和開采量最大的地區。主要礦區有賓縣孫家窯大理岩礦、阿城市石發屯大理岩礦、阿城市山河新明大理岩礦、阿城市大砬子至馬家店工區大理岩礦、阿城市孟家店大理岩礦、阿城市山河林場大理岩礦、阿城市玉泉大理岩礦、阿城市交界屯大理岩、尚志市尹家溝大理岩礦等。區內以非金屬、建材開發為主。以建材開發、加工、貿易等產業相互匹配及其銷售網路的發展,初步形成了能源、建材、礦產品貿易礦產資源經濟區和礦業財源。
6.佳木斯—雙鴨山一七台河礦產資源經濟亞區
該亞區主要包括佳木斯市、雙鴨山市、七台河市等地區,隸屬於佳木斯隆起成礦帶,區內蘊藏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是黑龍江省最重要的煤炭基地,中心城市為佳木斯。
佳木斯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三江平原腹地。北鄰鶴崗市、蘿北縣、綏濱縣,西鄰伊春市,南部與依蘭縣、勃利縣、七台河市、集賢縣、友誼縣接壤,東北部以黑龍江、烏蘇里江為界,與俄羅斯隔江相望。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發達的交通、運輸條件是成為該礦產資源經濟區中心城市的重要條件。
雙鴨山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北半部為三江平原,南半部為老爺嶺和完達山山脈的山地,面積為2.25萬平方千米,總人口151萬。交通較方便,有佳富線鐵路、哈同路G210、S210、S211、S307等交通網路。
七台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地勢東高西低,呈「三面環山西北一盆地」地貌格局。東接密山市、寶清縣,西連依蘭縣,南靠林口縣、雞東縣,北依樺南縣。七台河市轄新興、桃山、茄子河3區和勃利縣。全市總人口90萬,其中從事礦業(採掘)人員6.84萬人。市城區位於哈爾濱東430千米,南距牡丹江170千米,北距佳木斯市120千米。均有鐵路和國道、省道高等級公路相通。市域內縣、鄉公路成網,交通十分便利。
在此礦產資源經濟亞區內,經濟的發展因煤炭而興起,是黑龍江省煤炭、鐵礦及非金屬礦產的重要分布和產出地,也是構成該區非常重要的礦產資源。加大區域內煤炭資源、鐵礦及非金屬資源的勘查、開采及加工的力度,協調區內優勢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逐步形成以雙鴨山、七台河為煤炭生產、加工基地,以佳木斯市為煤炭物流、貿易港口的礦產資源經濟區,並由此形成煤炭生產、加工、物流、貿易等產業鏈和煤電基地,是今後較長時期內礦產資源財源新生長點之一。
7.牡丹江—雞西礦產資源經濟亞區
該亞區主要包括牡丹江市、雞西市部分地區,以煤炭、非金屬礦產資源為主,隸屬於佳木斯隆起成礦帶,中心城市為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全區轄綏芬河、寧安、海林、穆棱4市及林口、東寧2縣,面積4.06萬平方千米,人口280.1萬,東與俄羅斯濱海邊區為鄰、邊境線長207千米,南與吉林省琿春、汪清、敦化相接,西靠黑龍江省的尚志、五常、方正,北及東北與依蘭、勃利、七台河、雞西、雞東為界。哈綏鐵路和公路(301國道)自西向東貫穿海林、牡丹江市區、穆棱、綏芬河、東寧5縣市。牡佳、牡圖鐵路及鶴大公路(201國道)自北向南貫穿林口、牡丹江市區、寧安3縣市。牡丹江機場已開通至沈陽、大連、上海、廣州等國內航線及至海參崴、首爾的國際航線。綏芬河、東寧兩個國家一類口岸距俄羅斯重要港口海參崴僅百餘千米。
雞西市地處黑龍江省東部邊陲,行政區劃分為雞冠區、恆山區、城子河區、梨樹區、麻山區、滴道區、雞東縣、密山市、虎林市,總人口190.8萬,總面積約22531平方千米。北為七台河市、雙鴨山市,西南為牡丹江市,東、南與俄羅斯接壤,中俄邊境線長約641千米。
雞西是黑龍江省著名的礦業城市和能源基地,煤炭和非金屬礦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所佔比重較大,其次為貴金屬、有色金屬礦產。但目前,石墨、硅線石等非金屬礦產經營粗放,礦產品深加工能力低,市場競爭力弱,礦產資源優勢未能轉變為經濟優勢。此外,含鉀岩石、大理岩、磷等非金屬礦產資源儲量很大,鈷、鎳、鉑、鈀、岩金、鉬等金屬礦產的資源量也很豐富,但金屬礦產多以共伴生為主,單一礦種很少,雞東縣五星鉑鈀礦床伴生有鈷、銅、鎳等,四山林場岩金礦床伴生銀,金場溝銅礦床伴生有鉬、鉛等。
該區應著力抓好煤、石墨、砂線石和大理岩等優勢礦產的統一規劃、集中開發,建成一個以雞西煤、石墨、硅線石、大理岩生產加工為一體的建材—非金屬礦產基地,以牡丹江為貿易口岸的復合型礦產資源經濟區。通過財政的支持和進一步勘探開發,在該區內,還將有其他一些礦產資源經濟亞區和礦產資源財源新生長點正在形成。
⑩ 我想去旅遊,不知道去哪裡好
郊區2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