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廟李街有打糧油的嗎
1. 單縣張集張集 鎮名,位於單縣城東北25公里處,系蘇魯兩省單縣、豐縣、金鄉縣三縣結合部,幅員78.5平方公里,人口5.2萬,轄50個行政村。1941年,該鎮馬橋村成為抗日民主政府湖西專區所在地,成為單縣革命老區之一。張集鎮物產豐富。主要農作物有棉花、大蒜、大蔥、玉米、小麥、西瓜、蔬菜、食用菌等,無公害蔬菜面積已發展到2萬畝。養殖業以生豬、山頭和魯西南黃牛為主。生豬年出欄量在4萬頭以上,山頭年存欄量15萬只,黃牛年存量2萬頭。張集鎮市場商貿比較發達,基礎設施完善。轄區內現有五處農貿市場,是農村商品流通的集散地。單魚路(單縣—魚台)、單豐路(單縣—豐縣)貫穿全境,終張路、張馬路、張和路縱橫全鎮,連接周邊縣份。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東西大街長2華里,500餘工商戶正式營業。張集鎮招商引資環境優越。現有3平方公里的經濟開發園區一處,水、電、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齊全。2.湖北鍾祥市張集鎮位於大洪山南麓,地處鍾(祥)、宜(城)、隨(州)三市交匯處,寺沙省道穿鎮而過,是鍾祥市的「口子鎮」之一。全鎮版土面積290.9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32萬畝,耕地面積3.1萬畝,水面1.5萬畝,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 近幾年來,張集鎮黨委、政府依託本地山林資源和環境優勢,大力實施「產業興鎮」戰略,全鎮已形成食用菌、豬漁配套、綠色大米和林果四大特色產業。2006年,全鎮食用菌生產規模木質菌800萬袋(桐)、草腐菌30000平方米,產量達到1600噸,產業產值過億元;生豬年出欄12萬頭;糧食年產量21800噸,「鍾綠」牌綠色大米暢銷省內外;水果年產量5600噸,優質柑桔成為北京、山西等北方市場的搶手貨。依託特色產業發展規模以上企業四家,其中興利食品有限公司2006年出口創匯600萬美元,「興利」牌香菇、木耳、花生、板栗暢銷香港、澳門、韓國等地區和國家,張集成為鍾祥市農產品出口第一鎮。3.河北大名縣張集鄉4.河南省內鄉縣張集村此處有一關帝廟,上有石碑書:「明萬曆間中丞張悌創建關帝廟,不知何時何人改為大王廟,今於民國二十五年二月區長王彬鳩工重建。」明萬曆間是公元1589建,距今已有400年多年歷史了。民國25年是公元1936年,看來這座關帝廟始建於1589年,於1936年重修。1938年初,為了躲避日軍飛機轟炸,建立於1903年的信陽師范100多名師生來到了張集,當時的張集為舊政府內鄉縣的一個區,駐扎有地方民團,社會治安較好,這是師生到此的重要原因。因為中原地區多數地方受到日軍侵擾,一同來這里躲避戰亂的還有桐柏淮陽中學、南陽一中和內鄉菊潭中學。因為時任民團團長聶相岑熱心教育,對外師生的到來給予了大力支持,用不到一年時間,建成了包括兩座小洋樓和兩座木樓在內的新校區,先後接納了上千名師生在這里就讀。小洋樓的東側,至今還留有學校為聶相岑表功的「興學紀念塔」。當時與信陽師范師生同來的,有一位叫美士達的荷蘭女教師,按照她的設計,偽政府徵用方圓20多公里的工匠,建成了兩座小洋樓。除五間樓由信陽師范使用外,菊潭中學和南陽一中先後使用了九間樓。1945年抗戰勝利後,信陽師范從這里遷走,兩座樓又被當地的內鄉初師、中學和小學所使用,1946年7月,時任中共鄂豫邊區黨委書記的李先念,率領紅軍從大別山突破國民黨的包圍來到南陽,先後轉戰新野和鄧州,敵人仍然窮追不舍,李先念率領部隊來到張集,暫時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李先念在關帝廟大殿召開了重要的一次會議,經過廣大指戰員的熱烈討論,最後決定兵分兩路北上,與劉鄧大軍會和,而後參加了淮海戰役。張集的會議對於當時的李先念和他率領的紅軍十分重要,它明確了作戰的指導思想和行軍的路線。5、湖北省老河口市張集鎮從歷史文化名城湖北省襄樊市向西北行45公里,就到了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秦巴經濟走廊重鎮和鄂西北糧倉——湖北國營張集農場。位於南陽盆地外沿的張集農場,麥浪翻滾之後,處處飄溢著稻穀、玉米之香。該場位於鄂、豫交界之地,版圖面積17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0.2萬畝,轄33個行政村,223個村民小組,11000餘戶,46400人。農場黨委一班人始終把發展糧食生產作為主要工作目標,不解努力,推廣優良品種,奪取了一個又一個豐收年景,贏得了襄樊市糧食生產「狀元」的重要稱號。處處留下了農墾人勇於創新與艱苦奮斗的足跡,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推廣良種良法,爭當農業生產標兵。張集農場黨委一班人始終把此條措施作為推動墾區糧食生產,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措施,與省市農墾局聯系各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到墾區辦樣板田、試驗田,先後推廣小麥新品種鄂麥系列、水稻「二優培九」等良種,引導農工群眾的應用精量播種、旱育秧、測土施肥等實用科技,使墾區的糧食總產、單產走在各縣市的前列,優質小麥、水稻良種普及率達100%,夏糧單產達350公斤,水稻單產達610公斤,年糧食播種面積13.2萬畝,總產糧食5600萬公斤以上。贏得了上級的稱贊與表揚。1997年,被襄樊市授予全市糧食生產一等獎,2000年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全國「十·五」第一批國家級商品糧生產基地,2003年再次被國家農業部、財政部納入全國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重點建設單位。水利是農業「命脈」。張集農場黨委和墾區人民群眾深諳其理。多年來,他們在認真學習有關政策的基礎上,堅持「自力更生,外力援助」的方針,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農業開發項目工程,一方面全力組織墾區群眾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全力改造農業生產條件。先後建起了張集北泵、郭沖泵站、代灣泵站、金家灣泵站等4處大型泵站和72處村級以上小型泵站,使全場農業有效灌溉面積達4萬畝以上,形成了田、林、路標准化的良田農業生產格局,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提高了糧食生產的產量。建市場,促流通,增收入。張集農場根據國家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精神,大膽嘗試,積極在集鎮新建了張集糧油交易大市場和糧油收購一條街,大力發展糧油收購大戶,全場先後發展了30多個糧油運銷加工大戶。他們深購遠銷,把張集所產的小麥、大米遠銷到新疆、四川、廣東等地,有效化解了農民增產的不增收的難題。現在,該場糧食商品率達80%以上,為農工創造了可觀的收入。隨著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的實施和建設,鄂西北糧倉將更加殷實,張集農場的農民將點「糧」成金,迎來更加幸福美滿的明天。
⑵ 2016年七月份新疆美食有什麼節
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食品展覽交易會
暨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餐飲文化博覽會
邀請函
一、前言:
為繼續展示新疆繁榮穩定和諧的政治經濟環境,以食品產業為先導,搭建沿線國家和城市交流交易交融和宣傳推介平台,第三屆絲綢之路國際食品展覽交易會暨第六屆中國新疆國際餐飲文化博覽會(簡稱「食品展交會)將於2016年5月26日—5月29日在新疆國際會展中心舉辦。食品展交會已成功舉辦兩屆,主要目的旨在行業提檔升級、促進商品流通、活躍食品餐飲消費市場,打造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和一定國際影響力和品牌力的食品與餐飲產業盛會。
二、展會主題:交流、交易、交融
三、展會時間:
布展時間:2016年5月23日—5月25日
展覽時間:2016年5月26日—5月29日
專業觀眾日:2016年5月26日
撤展時間:2016年5月29日17:30(北京時間)
四、舉辦地點
新疆國際會展中心(烏魯木齊市紅光山路3號)
五、辦展機構
支持單位: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
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
中國國際商會
主辦單位: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
自治區商務廳
中國飯店協會
世界中國烹飪聯合會
中國烹飪協會
新疆國際會展中心
承辦單位:新疆國展展覽有限公司
烏魯木齊飲食服務行業協會
六、展會規模
展覽面積:10萬平方米、設置3000個國際標准展位
參展企業:1500家參展企業(國外參展企業佔25%)
七、展會參展范圍及展區劃分
(一)參展范圍
1.食品和食材類:酒飲、肉食、果蔬、糧油、調味品、饢品、奶製品類、糖類、茶類、特色林果產品、有機與綠色食品飲品、原材料、輔料及調味品、畜禽肉蛋、土特產品、水產品等;
2.餐飲類:餐廚用品、食品包裝、加工機械、技術設備、軟體服務、餐飲名店、名菜名點、宴席設計等;
3.國際品牌類:國外品牌食品、飲料、副食、餐廚設備、技術等;
4.企業服務類:品牌服務、管理咨詢、檢測認證、食品行業跨境電商和內貿電商、食品追溯系統、食品追溯平台、外貿綜合服務平台等。
(二)展區劃分
1.食品板塊
形象展示區、饢文化展示區、茶文化展示區、連鎖加盟招商展區、乳製品展區、糖類展區、酒類展區、烘焙展區、特色林果展區、食品加工、包裝及餐廚設備展區、綜合食品展區
2.室外餐飲版塊
中式餐飲、西式餐飲、特色名吃、火鍋區、燒烤區、民族餐飲區、啤酒區、賽事表演區
3.國際品牌
國際品牌展區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食品產業強國品牌特色食品為主,涉及52個國家地區。
八、主要活動
(一)貿易洽談對接
(1)國內外食品企業推介、新品發布會;
(2)絲綢之路中外電商合作專場推介會;
(3)絲綢之路中外企業家沙龍;(企業冠名產品推介)
(4)商務洽談區專場采洽會;
(5)絲綢之路國際食品供需采購項目簽約大會。
(二)行業技能交流
(1)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申報和演示活動;
(2)絲綢之路國際饢品大賽;
(3)茶藝表演及比賽活動;
(4)新疆特色美食品鑒活動及「名菜、名點、名小吃」評比認定活動;
(5)西點蛋糕創意比賽活動;
(6)紅酒品鑒活動。
⑶ 新疆新糧糧油交易中心返佣需要對公賬戶嗎
是的,另外還要營業執照,國稅,地稅
⑷ 新疆新糧糧油交易中心正規嗎
新疆新糧糧油交易中心是黑平台,拿著政府的批文(只能做現貨),違法做期貨交易,幕後操控交易軟體,微信帶反單,導致投資者損失慘重,一起維權
⑸ 我國將積極推進糧食電子交易平台建設嗎
首屆中國糧食交易大會8月18日在哈爾濱拉開帷幕。國家糧食交易中心主任賈騫表示,未來將把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台打造成功能齊備、服務高效的綜合性糧食交易平台,交易品類也將從單一的政策性糧食競價交易,向市場化收購轉型,構建新型糧食購銷體系。
國家糧食交易中心主任賈騫表示,目前,國家糧食交易中心已經和29個省級交易分中心聯網交易,共同組成國家糧食交易中心體系,網路服務覆蓋全國,實現了統一平台、統一交易、統一結算。賈騫表示,國家糧食電子交易平台為提高糧食領域宏觀調控水平,強化信息引導、穩定市場預期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