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沒有經過本人同意開戶行可以隨便查本人的銀行明細嗎
沒有經過本人的同意,開戶行是不能查看你的銀行明細的,但是如果警察需要查看的話,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Ⅱ 銀行卡所有的交易記錄能否查詢
1、可以通過銀行櫃台查詢,帶上身份證和銀行卡到同行任意營業網點櫃台辦理查詢業務。
2、在銀行自助終端機具上查詢交易明細,可以請人代為辦理查詢業務。
3、登錄網上銀行或手機銀行查詢交易明細。
4、登錄微信銀行查詢交易明細。
Ⅲ 銀行司法協助查詢可以查詢什麼
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協助查詢是金融機構依照有關法律或行政法規的規定以及有權機關查詢的要求,將單位或個人存款的金額、幣種以及其他存款信息告知有權機關的行為。
金融機構協助查詢、凍結和扣劃工作遵循原則:
1、依照法律、行政法律的規定給予協助的原則。
2、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的規定規范化協助的原則。
3、參照金融機構內部規章制度及時協助的原則。
4、不損害客戶合法權益的原則。
(3)有權機關查詢開戶交易明細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確立依法、正確、及時協助的意識。
2、確定專職部門或專職人員,熟練掌握相關法律規定、操作規程和協助技能。
3、堅持和完善登記備案制度,對協助的時間、地點、協助人員、協助原因、協助過程、協助結果,有權機關的名稱、執法人員姓名、證件號碼、據以協助的裁判法律文書名稱、案號、協助查詢、凍結、扣劃的時間和金額、當事人姓名(儲戶姓名)及相關批準的領導職務、姓名等逐一登記。
4、注意保守國家秘密和儲戶存款秘密,對單位存款,除國家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金融機構有權拒絕任何單位和個人查詢。對個人存款,除國家法律另有規定外,郵政儲蓄機構有權拒絕任何單位和個人查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司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金融機構協助查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行
Ⅳ 開戶以來的交易明細如何查詢
目前交易軟體只能查詢2016年至今的證券交易流水,若您需要查詢之前的記錄可以本人攜帶二代有效身份證件臨櫃申請查詢對賬單或交割單。
Ⅳ 有什麼辦法可以查到銀行卡從開戶到現在的交易明細
去銀行列印對賬單,帶著身份證地銀行卡。可以列印所有明細賬單
Ⅵ 公司有權查員工的銀行賬戶流水帳嗎
不能,除了司法機關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都沒有權利查您的銀行流水的,銀行給客戶保密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條規定: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資料的所有權。個人將合法收入存入銀行的存款,歸個人所有,不得侵犯;銀行實行存款自願,取款自由,為儲戶保密的原則。銀行工作人員對儲戶的存款情況,應嚴守秘密,不得泄露,違反者視其情節輕重追究責任。
(6)有權機關查詢開戶交易明細擴展閱讀:
關於查詢、停止支付和沒收個人存款:
1、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因偵查、起訴、審理案件,需要向銀行查詢與案件直接有關的個人存款時,必須向銀行提出縣級和縣級以上法院、檢察院或公安機關正式查詢公函,並提供存款人的有關線索,如存款人的姓名、存款日期、金額等情況;
經銀行縣、市支行或市分行區辦一級核對,指定所屬儲蓄所提供資料。查詢單位不能逕自到儲蓄所查閱帳冊;對銀行提供的存款情況,應保守秘密。
2、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在偵查、審理案件中,發現當事人存款與案件直接有關,要求停止支付存款時,必須向銀行提出縣級和縣級以上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的正式通知,經銀行縣、市支行或市分行區辦一級核對後,通知所屬儲蓄所辦理暫停支付手續。
停止支付的期限最長不超過六個月。逾期自動撤銷。有特殊原因需要延長的,應重新辦理停止支付手續。
如存款戶在停止支付期間因生活必需而須要提取用款時,銀行應及時主動與要求停止支付的單位聯系,並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處理。
3、人民法院判決沒收罪犯儲蓄存款時,銀行依據人民法院判決書辦理。人民法院判處民事案件中有關儲蓄存款的處理
執行時應由當事人交出存款單(折),銀行、儲蓄所憑存款單(折)辦理;如當事人拒不交出存款單(折),須強制執行時,由人民法院通知人民銀行,人民銀行憑判決書或裁定書,由縣、市支行或市分行區辦一級核對後辦理,當事人的原存款單(折)作廢,將判決書或裁定書收入檔案保存。
4、查詢、暫停支付華僑儲蓄存款時,公安機關由地(市)以上的公安廳(局)、處依照上述規定手續辦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由對案件有法定管轄權的法院、檢察院依照上述規定手續辦理。
5、為了嚴密制度、手續,特製定有關查詢、停止支付個人儲蓄存款的幾種文書格式,隨文附發。使用這些法律文書時,應統一編號,妥慎保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查詢和沒收個人存款及存款人死後過戶手續的聯合通知
Ⅶ 稅務局在什麼情況下有權力調查個人的銀行交易明細紀錄
銀行帳戶流水除了本人帶著身份證到銀行櫃台查詢,公檢法及稅務海關也有權查詢。
稅務可以隨時查驗,隨便找理由都行。例如:查詢個稅申報繳納是否足額
Ⅷ 有權機關在查詢個人存款信息時必須提供什麼機構簽奀
昨天(8日),審計署與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四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對審計機關查詢被審計單位在金融機構的賬戶和被審計單位以個人名義在金融機構的存款工作進行規范。 今年2月,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修改審計法的決定。修改後的審計法第三十三條第二、三款規定:「審計機關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機關負責人批准,有權查詢被審計單位在金融機構的賬戶。」「審計機關有證據證明被審計單位以個人名義存儲公款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審計機關主要負責人批准,有權查詢被審計單位以個人名義在金融機構的存款。」為進一步落實上述規定,四部門聯合下發了《關於審計機關查詢被審計單位在金融機構賬戶和存款有關問題的通知》。 《通知》明確規定,審計機關在審計過程中,有權依法向有關金融機構查詢單位賬戶和個人存款,並取得證明材料,有關金融機構應當予以協助。審計機關查詢單位賬戶或者個人存款的內容,主要包括其開戶銷戶情況、交易日期、內容、金額和賬戶余額情況,以及交易資金流向等記錄。 審計署有關負責人說,與原審計法及有關規定相比,審計機關的查詢許可權得到進一步擴充,即從有權查詢被審計單位在金融機構的各項存款,擴大到有權查詢被審計單位在金融機構的賬戶,並新增加了有權查詢被審計單位以個人名義在金融機構的存款。 《通知》要求,金融機構則應當依法協助審計機關辦理查詢工作,如實提供相關資料,不得隱匿。此外,對審計機關查詢單位賬戶或個人存款的情況和內容,有關金融機構應當保密,不得告知被審計單位或者存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