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隕石掉入青海玉樹,隕石是怎樣形成的
12月23日早上,青海玉樹囊謙縣好像是有隕石撞地球。有網民轉自微信朋友圈的視頻顯示信息:極大的隕鐵滑過理塘,點亮一整片蒼穹。不明物體滑過蒼穹以後,留有了一條漂亮的印痕,宛如夕陽。隕鐵也稱隕星,是地球上之外擺脫原來運作路軌的宇宙空間彗星或塵碎渣很快撒落到地球上或其他大行星表層的未燃盡的石制、鐵制或者石鐵混和的化學物質。隕鐵依據其內部的鐵鎳合金金屬材料成分高矮一般分成四大類:石隕石、鐵隕石、石鐵隕石、玻璃隕石。石隕石中的鐵鎳合金金屬材料成分不大於30%。
隕鐵的產生是地球上之外擺脫原來運作路軌的宇宙空間彗星或塵碎渣很快撒落到地球上或其他大行星表層的未燃盡的混合化學物質。絕大多數的隕鐵是石制、鐵制的。在其中一小部分隕鐵是石鐵質的。火花木星間的小行星帶主題活動最經常,常常有點燃主題活動掉入地球上。可是海外便會把他作為吉祥物設計,感慨古時候就會有世界各國的不一樣觀念。小一部分隕鐵來自於月球表面和火花,像隕星那樣大容積的星體撞擊地球後也會變為隕鐵,知名的影片《彗星前的那一夜》便是對隕鐵到來前的膽大猜想。
Ⅱ 青海疑有隕石劃過並伴有巨響,隕石有什麼研究價值
隕石是外太空的物質對人類研究宇宙,太陽系及宇宙災害,探索太空的寶貴資料,具有很重要的研究價值。隕石很稀少,對研究外太空有很重要意義。
Ⅲ 玉樹地震~~~~
玉樹同胞們你們要加油!
這些天不知道流了多少淚,不知道被多少人感動,感覺自己從 未如此哀傷又充滿希望!看到國外的一些網友的留言,我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更為有這么多好兄弟姐妹而自豪!面對災難,沒有抱怨;面對死亡,沒有放棄,如此眾志成重的13億人去哪裡找?
有人說我們是醜陋的中國人。可是這些日子以來我看到的都是人性的美:失去了至親還在第一線忙碌著的幹部,哪裡有危險哪裡去的溫總理,用自己的身軀換來孩子們生命的教師,和時間賽跑的救援隊伍,無常送水送飯的農民,捲款捐物奉獻愛心的群眾,集體為遇難同胞默哀的13億中國人民!這樣團結一心,關愛他人的一群人,你還能用「醜陋」來形容嗎?
有人說,中國人面對這場災難的冷靜讓人震驚,因為他們看不到怨天尤人或者打砸搶劫,那裡只有壓抑悲痛奮力搶救生命的一群人,只有熱情而又無私奉獻的一群人,只有不斷工作不斷挖掘的一群人。這種冷靜是中國人與生俱來的一種品質,是中國人得以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傳統,也是中國人可以如此凝聚的原動力。
以前聽說過很多生命的奇跡,聽說過很多讓人佩服的人與事。在短短的幾天里,我親眼看到那麼多生命的奇跡,那麼多堅強勇敢的人們。一個孩子說,被壓在石板下時,又黑又怕,於是她開著手電筒看書,驅除恐懼。這只是個孩子,想法單純的孩子,但他卻克服了我們都無法克服的困難。這些在廢墟中奇跡地生存下來的人們,是最勇敢的!
奧運聖火,讓世人看到了我們的團結;地震之災,讓世人看到我們的堅忍!達賴、乾旱、洪水...............讓我們記住這一切的一切,經過這些事的磨練,我們將更加堅強,更加勇敢,更加團結,更加樂觀,更加奮進!!!
玉樹同胞們,讓們攜起手來,更建美好家園!!!!!
Ⅳ 青海玉樹地震
14日發生的玉樹7.1級地震已經造成1484人遇難,失蹤312人,受傷12088人,重傷1394人。
第一次地震
發震時刻:2010-04-14 05:39:57[1]
震級(M):4.7
緯度(33.1°), 經度(96.6°)
深度(千米):6
Ⅳ 玉樹的地理環境
玉樹市位於青藏高原東部,地處玉樹藏族自治州東部,東和東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西南與囊謙縣為鄰,西和雜多縣毗連,西北與治多縣聯境,北和東北與曲麻萊、稱多縣以及四川省相望。西起東經95°41′40″,東至東經97°44′34″,經差2°02′54″,南經北緯33°44′44″,北至北緯33°46′44″,緯差1°05′10″。東西最寬189.5公里,南北最長194.3公里。
玉樹市主要礦產資源有銀、鉛、鋅、砂金等。礦種多,門類全,儲量豐富,有色金屬礦產有鐵、銅、鉛、鋅等;貴金屬礦產有金、銀;燃料礦產煤及非金屬礦產粘土、石灰岩等。具有開發前景的礦產資源有趙卡隆多金屬礦,屬P級儲量,隆寶鎮可漏砂金礦屬C級儲量,巴塘鄉擋托鉛鋅礦及崗飲銅礦等。
Ⅵ 青海玉樹7.1級地震,尋求准確災難情況
青海新聞網訊:15日中午12時,青海省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新聞中心舉行第二次新聞發布會,新聞中心副主任、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劉貴有向媒體通報:
「4.14」地震,截至2010年4月15日上午9點,地震共造成617人遇難,313人失蹤,9110人受傷,重傷員970人,正在醫療點接受治療的傷員有2300多人,其中,15000戶民房倒塌,有十萬災民需要轉移安置。截止到15日早晨8時,共記錄到災區餘震總數為750次,其中3級以上餘震8次,有一次6.0-6.9級地震。4.0-4.9級地震3次,3.0-3.9級地震4次。
15日早上,中國地震局現場工作隊和青海省地震局現場工作隊已分頭開展工作,緊急投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列中。
截至4月15日6時55分,青海省重大災害緊急救援隊玉樹、西寧、海西、格爾木、海東、海北、果洛、海南、格爾木支隊、青海省公安消防總隊機關、總隊醫院共投入救援官兵242名,出動救援車輛27台(其中搶險救援車11台、指揮車6台、後勤保障車5台、出發前從省軍區新購5台宿營車)。攜帶生命探測儀、液壓擴張器、金屬切割機、多功能手動破拆工具、救援三角架等5大類504件救援裝備器材及2條搜救犬,已全部到達救災現場參與地震救援。
自14日19時20分起至15日凌晨5時許,有6架運輸機從北京、廣州、昆明、濟南、成都等方向陸續抵達西寧機場。西寧機場14日共保障各類飛機起降80架次,其中抗震救災39架次,運送救災人員1942名,物資66噸,集結在西寧機場上的車輛達102輛。
4月15日凌晨5點45分,隨著雜多和囊謙兩個縣的行動電話和固定電話的撥通,玉樹機場固定電話、C網基站的運行正常,中國電信已經全面恢復了災區通信。
客運方面,截止昨晚十二點,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協調組織客運班車發放工作,西寧至玉樹班車運行正常。同時積極做好應急運力動員准備工作,在西寧市各客運企業、旅遊客運企業落實應急儲備客運車輛209輛,在六州一地落實應急儲備客運車輛85輛,合計294輛,8820客位。三是分四批次為救災部隊調派37輛客車、1520客位;為運送醫療人員調派9輛客車、300客位。全天累計調派客運車輛46輛,運送救災、醫療人員1820人。並根據救災、醫療人員運輸情況陸續安排運輸車輛,連夜再運送800餘人。貨運方面,現已儲備應急貨車484輛,總噸位5955噸,24小時待命。目前已從西寧機場裝運救災儀器12車、從海西調運8輛車運送帳篷前往玉樹災區。
據省公安消防總隊前導幹部從地震災區前線發來的消息,今晨4時25分,甘肅消防總隊第二批增援力量中兩輛車在奔赴災區途中,由於道路條件極差,可見度低,在距離果洛州瑪多縣35公里處,發生追尾事故,一輛搶險救援車發生側翻,一輛車水箱受損。事故造成3人受傷,我們在此也提醒抗震救災過往車輛謹慎駕駛,確保行車安全。
省國土資源廳重點做好了災區特別是玉樹縣城周邊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嚴防地震引發的新的塌方、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造成新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成立了抗震救災突擊隊,從廳直屬地質勘查和測繪單位抽調50餘名幹部職工,組成抗震救災突擊隊,目前正緊張准備物資器材,待命隨時聽從省抗震指揮部調遣。針對震區房屋倒塌,當地群眾急需食品和飲用水的實際情況,省國土資源廳已調集17輛大型運輸車,迅速在西寧采購方便麵、罐頭、酥油、炒麵、壓縮干糧和純凈水等物資,救援車隊准備最遲於16日上午出發,將救援物資送往災區。
Ⅶ 青海地震消息最新地震消息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詳細資料。
青海新聞網訊:15日中午12時,青海省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新聞中心舉行第二次新聞發布會,新聞中心副主任、青海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劉貴有向媒體通報:
「4.14」地震,截至2010年4月15日上午9點,地震共造成617人遇難,313人失蹤,9110人受傷,重傷員970人,正在醫療點接受治療的傷員有2300多人,其中,15000戶民房倒塌,有十萬災民需要轉移安置。截止到15日早晨8時,共記錄到災區餘震總數為750次,其中3級以上餘震8次,有一次6.0-6.9級地震。4.0-4.9級地震3次,3.0-3.9級地震4次。
15日早上,中國地震局現場工作隊和青海省地震局現場工作隊已分頭開展工作,緊急投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列中。
截至4月15日6時55分,青海省重大災害緊急救援隊玉樹、西寧、海西、格爾木、海東、海北、果洛、海南、格爾木支隊、青海省公安消防總隊機關、總隊醫院共投入救援官兵242名,出動救援車輛27台(其中搶險救援車11台、指揮車6台、後勤保障車5台、出發前從省軍區新購5台宿營車)。攜帶生命探測儀、液壓擴張器、金屬切割機、多功能手動破拆工具、救援三角架等5大類504件救援裝備器材及2條搜救犬,已全部到達救災現場參與地震救援。
自14日19時20分起至15日凌晨5時許,有6架運輸機從北京、廣州、昆明、濟南、成都等方向陸續抵達西寧機場。西寧機場14日共保障各類飛機起降80架次,其中抗震救災39架次,運送救災人員1942名,物資66噸,集結在西寧機場上的車輛達102輛。
4月15日凌晨5點45分,隨著雜多和囊謙兩個縣的行動電話和固定電話的撥通,玉樹機場固定電話、C網基站的運行正常,中國電信已經全面恢復了災區通信。
客運方面,截止昨晚十二點,青海省交通運輸部門協調組織客運班車發放工作,西寧至玉樹班車運行正常。同時積極做好應急運力動員准備工作,在西寧市各客運企業、旅遊客運企業落實應急儲備客運車輛209輛,在六州一地落實應急儲備客運車輛85輛,合計294輛,8820客位。三是分四批次為救災部隊調派37輛客車、1520客位;為運送醫療人員調派9輛客車、300客位。全天累計調派客運車輛46輛,運送救災、醫療人員1820人。並根據救災、醫療人員運輸情況陸續安排運輸車輛,連夜再運送800餘人。貨運方面,現已儲備應急貨車484輛,總噸位5955噸,24小時待命。目前已從西寧機場裝運救災儀器12車、從海西調運8輛車運送帳篷前往玉樹災區。
據省公安消防總隊前導幹部從地震災區前線發來的消息,今晨4時25分,甘肅消防總隊第二批增援力量中兩輛車在奔赴災區途中,由於道路條件極差,可見度低,在距離果洛州瑪多縣35公里處,發生追尾事故,一輛搶險救援車發生側翻,一輛車水箱受損。事故造成3人受傷,我們在此也提醒抗震救災過往車輛謹慎駕駛,確保行車安全。
省國土資源廳重點做好了災區特別是玉樹縣城周邊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工作,嚴防地震引發的新的塌方、泥石流等次生地質災害造成新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成立了抗震救災突擊隊,從廳直屬地質勘查和測繪單位抽調50餘名幹部職工,組成抗震救災突擊隊,目前正緊張准備物資器材,待命隨時聽從省抗震指揮部調遣。針對震區房屋倒塌,當地群眾急需食品和飲用水的實際情況,省國土資源廳已調集17輛大型運輸車,迅速在西寧采購方便麵、罐頭、酥油、炒麵、壓縮干糧和純凈水等物資,救援車隊准備最遲於16日上午出發,將救援物資送往災區。 看看吧!那些人真可憐
Ⅷ 2015至2016年度玉樹市中小學評估測試卷 七年級(歷史)
玉樹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下轄縣級市)
編輯
同義詞 玉樹市一般指玉樹(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下轄縣級市)
玉樹市位於青海省的西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部,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最東部,境內平均海拔4493.4米,地形以山地高原為主,通天河、扎曲、巴曲在玉樹市境內流過。氣候寒冷,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是一個以牧為主,農牧結合的半農半牧城市。
2013年玉樹市轄4街道2鎮5鄉,全市總人口為10萬人,[1] 有藏、漢、回等民族。人口中近93%是藏族,是青海省內藏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區。
1929年始設玉樹縣,縣政府駐結古鎮。1952年沿舊制設立玉樹縣,2013年7月3日,撤銷玉樹縣,設立縣級玉樹市。玉樹市人民政府駐結古街道辦事處,結古鎮歷史上唐蕃古道的重鎮,也是青海、四川、西藏交界處的民間貿易集散地,是州府、市府所在地,是玉樹州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2]
中文名稱
玉樹市
外文名稱
yushu city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中小城市
所屬地區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
下轄地區
4個街道、2個鎮、5個鄉
政府駐地
結古街道
電話區號
0976
郵政區碼
815000
地理位置
青藏高原地區青海省東南部
面 積
13462平方千米
人 口
約10萬人(2013年)
方 言
藏語
氣候條件
大陸性高原氣候
著名景點
可可西里,三江源,文成公主廟,通天河等
機 場
玉樹機場
車牌代碼
青G
行政區碼
632701
目錄
1 建置沿革
2 行政區劃
3 地理環境
▪ 地理位置
▪ 地形地貌
▪ 水文
▪ 氣候
4 自然資源
▪ 植物資源
▪ 動物資源
▪ 礦產資源
5 交通概況
6 經濟發展
7 社會事業
▪ 教育
▪ 衛生
▪ 水電
8 風景名勝
▪ 人文景觀
▪ 自然景觀
▪ 藏傳佛教寺院
9 民俗風情
▪ 藏歷新年
▪ 康巴文化旅遊藝術節
▪ 嘉那嘛呢節
▪ 賽馬節
▪ 藏族服飾
▪ 藏族民居
▪ 藏族婚俗
▪ 天葬
▪ 民俗禁忌
10 文化藝術
▪ 藏娘唐卡藝術
▪ 格薩爾文化
▪ 民歌
▪ 民間舞蹈
▪ 康巴藏戲
11 名人
▪ 傑桑·索南達傑
▪ 扎巴多傑
▪ 圖登君乃
▪ 布特尕
12 名優特產
▪ 八吉祥徽紀念品
▪ 唐卡
▪ 護法神像
▪ 藏家銀器
▪ 安沖藏刀
▪ 瑪尼石
▪ 念珠
▪ 玉樹藏獒
▪ 冬蟲夏草
▪ 人參果
▪ 藏紅花
▪ 藏葯"仁青佐塔"
▪ 藏葯"仁青芒覺"
▪ 藏葯"然納桑塔"
▪ 氂牛鞭
▪ 糌粑
▪ 風干氂牛肉
建置沿革
編輯
據《玉樹縣志》記載,玉樹古為羌地。魏晉南北朝時屬蘇毗王國,隋、唐稱之為「女國」、「東女國」,唐屬吐蕃轄地,南宋屬囊謙部落頭人管轄,元屬吐蕃等路宣慰使司轄地,明屬朵甘思宣慰司地,明末清初屬和碩特蒙古政
玉樹 (2張)
權轄,受囊謙王族節制,後隸欽差總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衙門,仍受囊謙王族管轄。民國初受青海辦事長官和西寧鎮總兵節制,旋改隸番宣慰使和甘邊寧海鎮守使轄,民國六年(1917年)屬玉樹理事轄,民國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時設玉樹縣。1949年10月,青海省人民解放軍軍政委員會駐玉樹特派員辦公處成立。1949年設玉樹專區,專署駐玉樹縣,轄玉樹、稱多、囊謙三縣。1951年12月25日,玉樹專區改為玉樹藏族自治區,轄稱多、囊謙兩縣,撤銷玉樹縣建制。1952年,玉樹縣建制又得以恢復,由玉樹藏族自治區領導,後經幾次變更,1957年正式建立玉樹縣,縣政府駐結古鎮。1955年,玉樹藏族自治區改設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隸玉樹藏族自治州。[3] 2013年7月3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同意,撤銷玉樹縣,設立玉樹市。[4]
行政區劃
編輯
2000年,玉樹縣轄1鎮、8鄉。
2001年10月15日,撤銷哈秀鄉、結隆鄉,合並設立隆寶鎮。
玉樹市行政區劃圖
2001年底,玉樹縣轄2個鎮、6個鄉,3個居委會、258個牧委會。
2005年,玉樹縣轄2個鎮、6個鄉:結古鎮、隆寶鎮、仲達鄉、巴塘鄉、小蘇莽鄉、上拉秀鄉、下拉秀鄉、安沖鄉。
2006年8月,玉樹縣撤銷下拉秀鄉,設立下拉秀鎮。
2013年,撤銷玉樹縣,設立玉樹市,玉樹市轄3個鎮,5個鄉。
2014年4月,撤銷結古鎮,設立結古街道、西杭街道、扎西科街道、新寨街道。
玉樹市共轄4個街道:結古街道、西杭街道、扎西科街道、新寨街道[5-6] ,2個鎮:隆寶鎮、下拉秀鎮;5個鄉:仲達鄉、巴塘鄉、小蘇莽鄉、上拉秀鄉、安沖鄉。
地理環境
編輯
地理位置
玉樹市位於青藏高原東部,地處玉樹藏族自治州東部,東和東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西南與囊謙縣為鄰,西和雜多縣毗連,西北與治多縣聯境,北和東北與曲麻萊、稱多縣以及四川省相望。西起東經95°41′40″,東至東經97°44′34″,經差2°02′54″,南經北緯33°44′44″,北至北緯33°46′44″,緯差1°05′10″。東西最寬189.5公里,南北最長194.3公里。[7]
玉樹
地形地貌
玉樹市地形以高原為主,境內平均海拔4493.4米,整個地形西北和中部高,東南和東北低,地形復雜,地勢
玉樹風景
高聳,地貌以高山峽谷和山原地帶為主,間有許多小盆地和湖盆最高山峰保俊色海拔5752米,東部正達金沙江水面海拔3350米,平均海拔4493.4米,境內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51座,大部分終年積雪。地形地勢東臨川西山地,南接橫斷山脈北段,西近高原主體,地勢高聳,地形復雜,由唐古拉山余脈色吉嘎牙—格拉山構成地形骨幹,從東向西橫貫縣境中部,蜿蜒曲折,形成樹枝形山地,是兩大流域的分水嶺。
水文
玉樹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青藏高原腹地構成了自成體系的自然區域。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河流均發源於該地,素有江河之源和中華水塔之美譽。[7] 北靠通天河,全市縱跨長江與瀾滄江兩大水系,兩大水系支流網路全市。通天河、扎曲、巴曲在玉樹市境內流過。
氣候
玉樹市屬典型的高原高寒氣候。全年無四季之分,只有冷暖兩季之別,冷季長達7~8個月,暖季只有4~5個月。年均溫2.9℃,1月均溫-7.5℃,7月均溫12.5℃。[7] 年降水量487毫米。有耕地5000公頃,可利用草原116.3萬公頃,森林2.9萬公頃。
自然資源
編輯
植物資源
玉樹市有蟲草、川貝母、大黃、藏茵陳、雪蓮、柴胡、秦艽、黃姜、黃芪、羌活、黃芩、麝香、鹿茸、龍骨、沙棘、杜鵑等等400餘種葯材。可食野生植物有蕨麻(俗稱人參果)。[2]
動物資源
玉樹市有百餘種野生動物,其中16種列為國家保護動物珍惜野生動物,主要有白馬雞、藏雪雞、黑頸鶴、岩羊、野驢、馬麝、猞猁、雪豹、棕熊、恆河猴、藏狐、胡兀鷲等。[2]
礦產資源
玉樹市主要礦產資源有銀、鉛、鋅、砂金等。礦種多,門類全,儲量豐富,有色金屬礦產有鐵、銅、鉛、鋅等;貴金屬礦產有金、銀;燃料礦產煤及非金屬礦產粘土、石灰岩等。具有開發前景的礦產資源有趙卡隆多金屬礦,屬P級儲量,隆寶鎮可漏砂金礦屬C級儲量,巴塘鄉擋托鉛鋅礦及崗飲銅礦等。 [8]
交通概況
編輯
2013年,玉樹市公路通車里程為1585公里,其中,市鄉公路221公里,鄉村公路1460公里,在現有公路總里程中有黑色油路162公里,四級公路160公里,境內有寧(西寧)玉(樹)公路,玉(樹)雜(多)公路、玉(樹)治(多)公路、玉(樹)襄(謙)公路等,所有鄉和70%村通公路。[9] 境內有玉樹機場,又被稱為「玉樹巴塘機場」,國內支線機場,機場等級4C級。開通有玉樹-西寧-北京航班。
經濟發展
編輯
2005年玉樹國民生產總值完成25313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5423萬元,第二產業完成4795萬元,第三產業完成5095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977萬元,農牧民人均收入(綜合)達到1911.03元,地方財政收入達1555萬元。
2005年玉樹共有個體、工商戶1206戶,從業人員2215人,注冊資金1291.5萬元;從事經營的主要有工業、手工業、運輸、商業、建築、種植業、修理業、加工業和飲食服務業等。
2005年玉樹退牧還草工程完成生態移民505戶;以草定畜圍欄建成1.73公頃,占計劃的100%;各搬遷區水、電、路、學校、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已全部完成,各項目總投資規模達4171萬元;以草定畜戶有關建設任務完成100%。
2005年玉樹共種植各類農牧作物播種面積為3604.8公頃,其中糧油播種總面積為2960.27公頃,糧油總產量5521噸。在農業結構調整工作中,種植優質青稞133公頃,洋芋300公頃,無公害蔬菜新建70座日光節能溫室,集中連片種植飼草料266.67公頃。年末存欄各類牲畜58.1245萬頭只匹,共產各類仔畜21.05萬頭只匹,育活20.40萬頭只匹,育活率97%,出欄牲畜22.37萬頭(只),出欄牲畜中商品畜為18.22萬頭只。年內完成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重點公益林管護等171373公頃。
2005年玉樹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達到12977萬元,爭取到已審批的各類項目71項,總資金7983.95萬元。[10]
2010年4月,因為發生了4·14玉樹地震,所以玉樹的經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8]
社會事業
編輯
教育
2013年,玉樹市有中專2所、民族中學3所、職業中學1所,其他各類學校64所,學齡兒童入學率65%,文盲
玉樹學生
率在30%以上。[9]
衛生
2013年,玉樹市設人民醫院、藏醫院、衛生防疫站等醫療衛生機構,鄉鎮均有衛生所。[9] 玉樹結古鎮廣場西側,已經建成並投入使用州衛生應急指揮中心、州人民醫院。[11]
水電
2013年,玉樹市全市通電村29個,通郵村62個,通電話村9個,通自來水村7個,通有線電視村5個。[9] 玉樹地震後恢復重建的110千伏結古變電站與囊謙、稱多110千伏變電站、東部三縣110千伏輸變電線路工程完成;玉
玉樹電網
樹災後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調試完成;35千伏結古配電網工程投運,禪古、珍秦、甘達等18個行政村、154個安置點、12396戶農牧民順利通電。[12]
風景名勝
編輯
人文景觀
格薩爾廣場
「格薩爾廣場」
格薩爾王廣場 (5張)
其得名廣場的主建築雕塑「格薩爾王」,廣場屬玉樹境內規模最大的,總投資1852.63萬元,總佔地面積為600平方米,於2007年7月正式竣工。雕塑總高度為21米,是由黃銅材料製作而成,是藏族人懷念「格薩爾王」而造。傳說很久以前,天災人禍遍及,妖魔橫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天神之子格薩爾降臨人間,他憑借自己非凡的才能和諸天神的保護,降妖伏魔,鏟強扶弱,給人間帶來了幸福與安寧,於是天神之子的英雄事跡在人間流傳開來,在漫長的歲月中,傳奇的故事演變了蜚聲中外的史詩《格薩爾王傳》。
曬經台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