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銀交易 » 懷化沅陵縣貴金屬開戶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懷化沅陵縣貴金屬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5-18 03:39:42

㈠ 懷化沅陵縣世紀黃金店在什麼位置

2006年,沅陵縣全面完成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現轄23個鄉鎮,包括沅陵鎮、五強溪鎮、官莊鎮、涼水井鎮、七甲坪鎮、麻溪鋪鎮、筲箕灣鎮、明溪口鎮、太常鄉、盤古鄉、二酉苗族鄉、荔溪鄉、馬底驛鄉、楠木鋪鄉、杜家坪鄉、北溶鄉、深溪口鄉、肖
沅陵縣,黃金\懷化
2006年,沅陵縣全面完成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現轄23個鄉鎮,包括沅陵鎮、五強溪鎮、官莊鎮、涼水井鎮、七甲坪鎮、麻溪鋪鎮、筲箕灣鎮、明溪口鎮、太常鄉、盤古鄉、二酉苗族鄉、荔溪鄉、馬底驛鄉、楠木鋪鄉、杜家坪鄉、北溶鄉、深溪口鄉、肖

㈡ 湖南省沅陵縣沈家埡金礦床

湖南省沅陵縣沈家埡礦區位於著名的沃溪大型金銻鎢礦(沅陵縣官莊鎮)以東約10km處(圖1),與沃溪金銻鎢礦同處於沃溪-冷家溪金成礦帶上,礦區東西長10km,南北寬5km;地理坐標為:東經110°57′14″~111°03′45″,北緯28°31′40″~28°35′00″。

圖1 雪峰地區及鄰區金礦分布圖

(據彭建堂,1999)

1—蓋層;2—基底;3—金礦床;4—伴生金礦床

1 區域成礦地質背景

湘西沈家埡大型金礦是雪峰山地區頗具代表性的金礦床。雪峰山地區是湘西-鄂西汞-銻-金鉛-鋅-鐵-錳成礦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華南重要金成礦帶之一,構成了湖南最重要的黃金生產基地。區內金礦床層控特徵十分明顯,金礦床產於前寒武紀淺變質岩系(主要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和新元古界板溪群)中,礦體受一定層位和岩性控制(彭建堂等,1998)。區內逆沖-推覆構造十分發育,並具有多期活動的特點,控制了區內金礦床的空間分布,是金礦床形成的主控因素(駱學全,1993;趙建光,2001;孟憲剛等,1999)。

雪峰山地區金礦床的成因類型主要有2種,即構造熱液型和岩漿熱液型,強烈的構造-岩漿活動為本區Au、Sb等元素的活化、遷移、富集及成礦提供了有利的地質條件,形成眾多的礦床和礦點(圖1)。由於構造-岩漿活動的多期多階段性,區內金礦床的形成時代也具有多期次特點(羅獻林,1989,1991;黎盛斯,1991;張景榮等,1989;毛景文等,1997),但加里東期和印支期是該地區的金成礦的2個主要成礦期(孟憲剛等,1999;彭建堂等,1998;彭建堂,1999;劉繼順,1993)。

2 礦床地質特徵

礦區出露地層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木坪組、新元古界板溪群橫路沖組、馬底驛組、通塔灣組及白堊系與第四系(圖2),礦化作用受唐滸坪復式背斜及沃溪大斷裂、香草灣斷裂等NEE向構造的聯合控制,礦體賦存於馬底驛組第四段組成的近EW向小背斜軸部及兩翼走滑斷層及層間破碎帶中。

圖2 沈家埡金礦地質簡圖

Q—第四系;K—白堊系;Pt3t—板溪群通塔灣組;Pt3m1-5—板溪群馬底驛組第一段至第五段;Pt3h—板溪群橫路沖組;Pt2x—冷家溪群小木坪組。1—地質界線;2—斷層(推測斷層);3—礦脈及編號;4—斷層破碎帶

2.1 礦化蝕變特徵

礦化蝕變有黃鐵礦化、硅化、絹雲母化、綠泥石化和碳酸鹽化等,水平分帶明顯,由中心向兩側依次為黃鐵礦化→綠泥石化→硅化→絹雲母化→圍岩。黃鐵礦多呈浸染狀、團塊狀或細脈狀產出,並與硅化緊密伴生,主要分布於礦體中,近礦圍岩中僅極少量分布,與金礦化關系最為密切,是金礦體存在的最直接標志;硅化主要分布於破碎帶與絹雲母化板岩中,尤以礦體產出的破碎帶硅化更為強烈,與金礦化、黃鐵礦化關系密切,呈正相關關系,即硅化強烈地段,黃鐵礦含量明顯增高,金礦化好;絹雲母化發育較為普遍,其蝕變強度和厚度與破碎帶厚度、礦體厚度及礦化強度呈正相關,但多數分布於礦體外側,是礦區重要的找礦標志;綠泥石化與碳酸鹽化常伴生在一起,分布於黃鐵礦化、硅化外緣,與金礦化呈負相關關系,常預示著金礦化減弱或礦體尖滅。

2.2 礦化特徵

金礦化集中分布於石英脈或硅化破碎帶中,傾向上明顯由地表往深部變厚、變富,且在地表存在貧化現象;礦體賦存於層間破碎帶中,嚴格受層間破碎帶的控制,呈板柱狀向深部穩定延伸,頂底板圍岩為不含或極少含黃鐵礦的絹雲母化、硅化蝕變板岩或未蝕變的絹雲母粉砂質板岩,礦體與圍岩界線較清楚。與西側10km處沃溪金礦床相比,礦體側伏角明顯增大,且隨礦體產狀變化而有規律地變化:礦體傾向南,向南西側伏;礦體傾向北,向北東側伏。

地表已發現規模不等的含金構造破碎蝕變帶8條,出露長度200~5 400m,彼此近於平行展布,間距6~200m不等,走向上局部出現分支復合現象。

現已初步查明,Ⅰ,Ⅱ,Ⅴ號礦脈規模較大,礦化較強。其中,Ⅱ號脈規模最大,水平延伸達5 400m,露頭寬度數米至40m,地表厚度一般為3~10m,最厚24.04m,往深部有變厚趨勢,最厚達54.42m,為礦區主礦脈,已圈定工業礦體9個;Ⅰ號脈規模次之,已圈定工業礦體2個,水平延伸1800m,厚度1.30~14.04m(一般為2~3m),礦化蝕變帶產狀為184°~206°∠57°~68°;Ⅴ號脈已圈定工業礦體1個,水平延伸900m,厚度4.48m,礦化蝕變帶產狀為西段18°∠77°,東段180°∠75°。

據統計,全礦區12個工業礦體厚度變化於0.76~3.34m之間,平均厚度1.57m,品位變化於3.81×10-6~43.51×10-6之間;全礦區3×10-6以上礦體平均厚度為1.91m,平均品位為16.14×10-6。礦體水平長度一般為200~400m,其中Ⅴ-①礦體最小為180m,Ⅱ-①礦體最大為644m,平均為342m。礦體出露標高210~320m,已控制礦體最大斜深182m(Ⅱ-⑧)。全礦區3×10-6以上礦體金資源總量為333 83 kg,達大型規模。

2.3 礦石特徵

2.3.1 礦石類型

礦石自然類型可分為氧化礦石和原生礦石。原生礦石又可細分為自然金-石英礦石、自然金-石英-硫化物礦石和自然金-石英-絹雲母-硫化物礦石。工業類型有含金石英脈型和構造蝕變岩型2種。

2.3.2 礦石組構

礦石具自形—半自形粒狀、他形粒狀、骸晶、碎裂、網狀和顯微鱗片變晶等結構;礦石構造主要有條帶狀、脈狀和塊狀等。

2.3.3 礦石礦物

礦石礦物以自然金、黃鐵礦、毒砂為主,見少量方鉛礦、閃鋅礦、黃銅礦、斑銅礦和褐鐵礦等;脈石礦物以石英和絹雲母為主,其次有綠泥石、方解石、長石、雲母、電氣石、白鈦石和鋯石等。黃鐵礦和石英是主要的載金礦物。

據前人研究,黃鐵礦單礦物金含量23.71×10-6~43.64×10-6,呈自形—半自形和他形粒狀集合體產於石英脈及板岩中。石英脈中的黃鐵礦多呈細脈狀沿石英裂隙產出,板岩中的黃鐵礦一般呈星散狀產出。黃鐵礦分為2期,早期黃鐵礦顆粒粗、晶形好,但被溶蝕,多呈自形晶,主要有立方體、四角三八面體及五角十二面體;晚期黃鐵礦呈不規則粒狀集合體,呈星散狀分布於板岩及石英裂隙中。

石英是礦石中的主要脈石礦物,單礦物金含量1.99×10-6~8.61×10-6,初步確定有3期石英。早期石英為紅色,油脂光澤,性脆,含金性差;中期石英為煙灰色,裂隙發育,沿裂隙黃鐵礦化、綠泥石化和碳酸鹽化都十分強烈,為成礦期石英,含金性好;晚期石英為乳白色,油脂光澤,沿石英周邊有綠泥石化等蝕變,含金性差。自然金呈金黃色,條痕為亮黃色,金屬光澤。經電子探針多點分析,其成色為903.9,以細-微粒產出為主,局部見明金。

自然金主要呈不規則狀產於黃鐵礦的裂隙中或被黃鐵礦包裹,少量產於石英及板岩中。金的化學物相分析結果表明,金的賦存狀態有2種,裂隙金和包體金。裂隙金主要以中細粒—微粒自然金形式游離狀態產出,呈星點狀、浸染狀分布於構造裂隙中,部分嵌布於石英顆粒間隙中。包體金常包裹於黃鐵礦等硫化物及石英脈中。

2.4 圍岩蝕變特徵

該區普遍存在近礦圍岩蝕變,主要有絹雲母化、黃鐵礦化和硅化,其次是綠泥石化、伊利石化和碳酸鹽化等。

各類型蝕變常疊加出現,分帶性不明顯。當絹雲母化、黃鐵礦化與硅化疊加時,預示著金富集地段的出現;當黃鐵礦化、硅化或伊利石化疊加時,預示著金的富集。然而一旦在含礦破碎帶中出現碳酸鹽化,預示著礦化的明顯減弱;大量綠泥石化的出現,預示著礦化的消失。近礦圍岩蝕變絹雲母化、黃鐵礦化和硅化是尋找金礦床的最可靠的標志。

3 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徵

3.1 樣品採集

沈家埡金礦床Rb-Sr年齡測定樣品采自礦區Ⅰ號礦脈不同空間位置的含金石英脈中。對野外採集的礦石樣品,在礦物學研究的基礎上,從中分選出純凈的石英(石英含量99%以上),作為RbSr等時線定年樣品。

3.2 分析方法及實驗流程

石英Rb-Sr等時線年齡測定方法採用李華芹等(1998)所報道的流程。Rb-Sr含量及同位素比值採用同位素稀釋法和質譜直接測定。同位素分析在宜昌地質礦產研究所同位素實驗室的MAT-261可調多接受固體質譜計上完成。用國際標准物質NBS987監控儀器工作狀態,用NBS607和Rb-Sr年齡國家一級標准物質(G13 W0411)監控分析流程,全部化學操作均在凈化實驗室內進行,與樣品同時測定的Rb-Sr全流程空白為0.3 ng和0.5 ng,上述標准物質多次測定的平均值分別為NBS987:87Sr/86Sr值為0.710 25±0.000 06(2σ),NBS607:Rb為523.22×10-6,Sr為65.56×10-687Sr/86Sr為1.200 35±0.000 10(2σ),G13 W0411:Rb 為249.08×10-6,Sr 為158.39×10-687Sr/86Sr 為0.760 06±0.000 15(2σ),等時線年齡計算的設定誤差:87Rb/86Sr=3%,87Sr/86Sr=0.01%。

3.3 測定結果

沈家埡金礦含金石英脈Rb-Sr測年結果如表1 和圖3 所示。同一礦體的8個石英樣品的87Rb/86Sr-87Sr/86Sr同位素比值均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MSWD=0.29),求得相應的等時線年齡為90.6±3.2 Ma(95%可信度),表明其形成時間為燕山晚期。

表1 沈家埡金礦床含金石英脈石英Rb-Sr年齡測定數據

圖3 沈家埡金礦床含金石英脈石英Rb-Sr 等時線圖

3.4 成礦時代

雪峰山地區強烈的構造-岩漿活動為Au,Sb等元素的活化、遷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地質條件,形成眾多的礦床(點)。由於構造-岩漿活動的多期、多階段性,區內金礦床的形成時代也具有多期次特點。

但前人多認為區內金礦床的形成時代主要是加里東期和印支期(孟憲剛等,1999;彭建堂等,1998;彭建堂,1999;劉繼順,1993)。從本次獲得的同位素年齡數據,結合史明魁等(1993)報道的成礦年齡來看(表2),區內燕山期成礦作用不容忽視,筆者認為,加里東期、印支期和燕山期應是該地區金成礦的3個主要成礦期。

表2 雪峰山地區金礦床形成時代

4 礦床成因與找礦標志

4.1 成因探討

雪峰山地區金礦床的成因類型主要有2種,即構造熱液型和岩漿熱液型。如前所述,沈家埡金礦中礦脈的形態、產狀受近EW向斷裂控制,主要載金礦物黃鐵礦多呈脈狀、浸染狀產於破碎帶中或石英裂隙中,顯示熱液充填特徵;礦體近礦圍岩蝕變種類簡單且不強烈,礦體與圍岩接觸界線清楚,呈突變關系,交代作用不發育;共生礦物簡單,金屬礦物和脈石礦物多為半自形—自形細粒狀和緻密塊狀結構,成礦溫度低,冷卻快,礦物分帶不明顯,礦化具多階段性。因此,礦床成因類型屬構造熱液充填型。

4.2 找礦標志

1)本區構造控礦作用明顯,近EW向的沃溪縱張走滑斷層控制礦床的產出與分布,礦床分布於該斷層的下盤,是有利的導礦構造和控礦標志。

2)本區金礦床具明顯的層控特徵,具高背景含量的板溪群馬底驛組是礦區乃至區域上最重要的礦源層和主要賦礦層。區內眾多的金銅礦床賦存在該組地層中,是重要的層位標志。

3)發育於馬底驛組第四段(Ptm4)鈣質絹雲母粉砂質板岩中的層間斷層、層間破碎帶嚴格控制著礦體的形態、產狀與產出,是礦體儲存的主要構造標志。

4)礦體附近圍岩有不同程度的蝕變,黃鐵礦化、硅化和絹雲母化等圍岩蝕變是尋找礦體的最有效標志,尤其是黃鐵礦化的存在是金礦體產出的最直接標志,而綠泥石化、碳酸鹽化則預示著礦化即將變貧或礦體尖滅。

5)裂隙發育的煙灰色石英與中細粒粉末狀黃鐵礦是金礦體產出的礦物學標志。

6)區內分散流異常為Au-As-Sb-Hg-W綜合異常,呈同心環狀發育,金異常濃度級別、發育面積與沃溪金礦相似,疊合良好的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是重要的地球化學找礦標志。

參考文獻

陳富文,戴平雲,梅玉萍等.2008.湖南雪峰山地區沈家埡金礦成礦學及年代學研究.地質學報,82(7):906~912

黎盛斯.1991.湖南金礦地質概論.長沙:中南工業大學出版社,47~127

李華芹,王登紅,梅玉萍等.2008.湖南雪峰山地區鏟子坪和大坪金礦成礦作用年代學研究.地質學報,82(7):900~905

李華芹,謝才富,常海亮等.1998.新疆北部地區有色類金屬礦床成礦作用年代學.北京:地質出版社,10~24

劉繼順.1993.關於雪峰山一帶金礦區的成礦時代.黃金,14(7):7~12

羅獻林.1989.論湖南前寒武系金礦床的形成時代.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9(1):25~34.

羅獻林.1991.湖南金礦床的成礦特徵與成因類型.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11(1):23~32

駱學全.1993.鏟子坪金礦的構造成礦作用.湖南地質,12(3):171~176

駱學全.1996.湖南鏟子坪金礦的礦物標型及其地質意義.岩石礦物學雜志,15(2):170~179

毛景文,李紅艷.1997.江南古陸某些金礦床成因討論.地球化學,26(5):71~81

孟憲剛,朱大崗,駱學全等.1999.雪峰山中段金銻礦構造控礦分析與資源評價.北京:地質出版社,1~54

彭建堂,戴塔根.1998.雪峰山地區金礦成礦時代問題的探討.地質與勘探,34(4):37~41

彭建堂.1999.湖南雪峰山地區金成礦演化機理探討.大地構造與成礦學,23(2):144~151

史明魁,傅必勤,靳西祥等.1993.湘中銻礦.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32~65

王秀璋.1992.中國改造型金礦床地球化學.北京:科學出版社,10~177

謝新泉.2005.沅陵沈家埡金礦床圍岩蝕變特徵及地質意義.黃金,26(4):16~18

張景榮,羅獻林.1989.論華南地區內生金礦床的形成時代.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學報,9(4):369~378

趙建光.2001.洪江市大坪金礦床地質特徵及其找礦前景.湖南地質,20(3):171~176

(張艷春編寫)

㈢ 湖南省年國土資源綜合統計分析報告

2006年是「十一五」開局年,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歷史新階段,對資源的需求特別是對土地資源的需求再創歷史新高。同時,國家為防止經濟「過熱」、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繼續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對土地「閘門」把得更加嚴緊,國土資源部門面臨的雙重壓力比往年更大、困難更多、任務更艱巨。在省委、省政府和國土資源部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正確執行中央宏觀調控政策,把握主動、積極應對,規范管理、強化服務,各項工作平穩推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國土資源現狀

(一)土地資源

據2006年土地利用變更調查顯示,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現狀為:農用地面積 1791.42 萬公頃,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84.56%,比2005年下降了0.08個百分點;建設用地面積136.21萬公頃,占總面積的6.43%,比2005年增加了0.11個百分點;未利用地190.92萬公頃,占總面積的9.01%,比2005年下降了0.04個百分點。

2006年,全省建設佔用耕地144029.7畝,通過開發、復墾、整理及其他方式共增加耕地156692.1畝,扣除建設佔用耕地144029.7畝,還增加了12662.4畝。從全省來看,2006年實現了耕地佔補平衡的目標,其中長沙、湘潭、衡陽、永州四市實施了耕地的異地佔補平衡。近年全省耕地面積變化情況見圖1。

全省未利用地面積年初28725214.6畝,年末28637875.9 畝。2006年年末未利用地減少面積為137901.7 畝,增加50563.0 畝。

全年未利用地轉為農用地103799.4畝,其中耕地53656.5畝、園地987.4畝、林地42284.3畝、其他農用地6871.2畝;未利用地轉為建設用地3.3畝。

圖3 2000~2006年省級批准農用地轉用情況

2.土地徵收

全省各類建設用地項目共計徵收土地16845.88公頃,其中農用地12554.80公頃,耕地6544.68公頃,征地總費用為1299162.25萬元,安置農業人口295413人。

3.土地劃撥

2006年全省劃撥各類土地1485宗,面積1836.67公頃,占土地供應總量的22.89%。

4.土地資產處置

2006年,共處置89家省直管單位,271宗土地資產,759.56萬平方米的土地,核定土地資產總價值37.86億元。其中,出讓土地184宗,面積429.8萬平方米,價值31.3億元。經營性用地全部實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徵收土地出讓金8.05億元,省級財政結算入庫土地出讓金6.65億元,比「十五」期間翻了一番。

5.基本農田保護

省國土資源廳與省農業廳共同制定下發了基本農田保護有關問題的整改意見和補劃基本農田工作暫行規程,建立了部門聯席會議制度。開展了基本農田資料庫建庫工作,安排了93個縣開展建庫,有60多個縣市完成初步成果。根據國務院《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代擬了《市州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辦法》並報省政府審定。

全省基本農田數穩定在3367165.22公頃。安鄉、平江、南縣、湘潭、衡陽5個縣被批准為國家基本農田保護示範區。

(三)地礦行政管理

1.整頓規范開發秩序

2006年全省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扎實開展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組織各類整治行動183次,立案查處礦產違法案件2128起,關閉非法和整改不合格的礦山(點)2806個(次),限期整改和停產整頓礦山954個,關閉非法和整改不合格的選礦廠170個,停產整頓選礦廠210個,對56起非法采礦涉嫌犯罪行為破壞的礦產資源價值進行了鑒定,移送司法機關立案偵查、追究刑事責任128人。

2.管理機制創新

不斷探索創新,推行礦業權規劃計劃管理。嚴格執行礦產資源總體規劃,凡礦產資源規劃沒有批准或與規劃不符的,一律不予審批礦業權;規范礦業權審批行為。省廳下發了《關於規范采礦許可證審批發證許可權有關問題的通知》,收回了原委託市州發證的礦床儲量規模為中型(含)以下的鉛鋅等21種礦產的發證許可權,進一步理順了省市縣的審批職能;調整礦業權利益分配關系。礦產資源收益主要向基層傾斜,對於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的,將省市縣礦權收益分配比例調整為3∶2∶5;全面推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制度。2006年全省收繳備用金7.1億元,強化了礦業權人治理礦山環境的責任;開展了礦產資源儲量動態檢測工作。全省完成甲類礦產資源儲量核查檢測2765個,占應完成數的85%;落實礦山年檢制度,將儲量動態監管、采礦登記發證、「三率」指標考核、補償費追繳、地質環境備用金收取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把年檢變成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全面檢查。

3.資源儲量管理

全年省級共評審備案礦產儲量報告377個,其中小型礦288個,零星分散礦89個。儲量報告中煤礦321個,其他礦56個。全年共確認采礦權評估報告124個,備案探礦權評估報告88個。發布了《湖南省礦業權評估管理暫行辦法》。建立了全省礦山儲量監管機制,3292個礦山已基本完成了儲量動態的野外工作,省廳已審查通過75個礦山儲量年報,審查了215個壓覆礦產報告。用地項目壓覆的礦產資源主要是煤炭、金礦、石灰岩和礦泉水。全年依法匯交成果地質資料409種。

4.勘查許可證批准登記

2006年全省批准登記勘查許可證317個,其中能源礦產85個(包括煤81個、地熱2個),黑色金屬礦產34個,有色金屬礦產100個,貴金屬礦產76個(金礦73個),非金屬礦產22個,批准登記面積2791.14平方千米,比2005年(3830.46平方千米)同期減少27.13%,收取礦業權使用費55.82萬元,同比(89.89萬元)減少37.90%。從獲得勘查許可證的企業經濟類型看,國有企業(156個)和私營企業(68個)為主要勘查力量,分別佔到持證總數的49.21%和21.45%,其他是有限責任公司(40個)、股份有限公司(10個)、集體企業(3個)、股份合作企業(23個)、聯營企業(9個)、其他企業(5個)。

5.采礦許可證批准登記

全省批准登記采礦許可證6797個,其中非金屬礦產4430個(化工礦產180個),能源礦產1598個,黑色金屬礦產270個,有色金屬礦產409個,貴金屬礦產76個(金礦75個),稀有、稀土礦產4個,水氣礦產10個。批准登記面積2498.05平方千米,采礦權使用費1140.03萬元。

從采礦企業經濟類型看,以私營企業和集體企業為主,分別為4183個和1287個,其餘依次為國有企業242個、股份合作企業160個、股份有限公司276個、有限責任公司230個、聯營企業48個、獨資經營企業44個、外資企業3個和其他企業。

(四)地質環境保護

1.地質災害預警預報

2006年全省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制定和發布了年度地質災害防治方案,確定了市州級地質災害隱患點366處,縣級隱患點1500多處。全省建成省、市、縣三級氣象預報預警網路,並已延伸到2000多個鄉鎮國土所,共有預警責任人3175位。地質災害預報預警工作在防禦「6.17」、「6.25」和「7.15」等3次嚴重群發性地質災害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

2006年,完成了隆回縣、花垣縣、城步縣、攸縣、邵東縣、常寧市、臨湘市、嘉禾縣、宜章縣、汝城縣、安仁縣、沅陵縣12縣262個鄉鎮和5885個行政村的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項目,面積2.7萬平方千米。查出隱患點540處,受威脅人口40114人,受威脅財產4.6億元,並逐點制定了防治方案。全省已有56個縣市區開展了地質災害調查與區劃工作,基本查明了調查區地質災害的分布范圍、規模、結構特徵、形成機制和影響因素。編制了《湖南省地質災害防治規劃》(2006~2010年),並已經省政府批准頒布實施。

3.地質災害防治

省國土資源廳下發了「關於加強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及礦山地質環境影響評估工作的通知」,完成了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的檢查,完成建設用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報告備案475個,其中一級63個,二級96個,三級316個。組織編制和審查了2005年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設計,申報了2006年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國家項目,爭取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資金3000萬元。完成了2006年度「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9個項目,被評為全省「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先進單位。建立和完善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相配套的制度。全省已收存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備用金7.1億元,其中省本級收存6.3億元。

五、國土資源違法案件查處情況

(一)土地違法案件查處

2006年全省共發現土地違法行為6908件,涉及土地面積1612.92公頃(耕地436.49公頃),其中歷年隱漏2100件,涉及土地面積397.22公頃。2006年立案查處3766件,涉及土地面積1341.35公頃(耕地369.01公頃),其中隱漏案件立案963件,涉及土地面積341.99公頃,2006年發生案件立案2803件,涉及土地面積999.359公頃(耕地279.01公頃)。與2005年發生案件立案數(3136件)相比,減少了333件,下降了10.62%。

全年共結案3580件,涉及土地面積1129.89公頃(耕地267.107頃),其中處理2005年未結案件288件,佔8.04%,處理隱漏案784件,處理2006年發生案件2508件,佔70.06%。從查處的違法主體看,各級政府土地違法案件83件,比上年增加53.7%,其中省級機關2件,市級機關4件,縣級機關52件,鄉級機關25件;其餘是其他單位和個人土地違法案件,其中村(組)集體219件,企事業單位522件,個人2741件。

全年共拆除構築物21583.97百平方米,沒收構築物857.4百平方米,收回土地59.53公頃(耕地9.97公頃),收取罰沒款4469.16萬元。全年通過動態巡查發現違法行為 8087 件,涉及土地面積1933.85公頃(耕地550.76公頃),制止違法行為7004件,涉及土地面積1560.703公頃,其中耕地402.018公頃,挽回經濟損失14658.39萬元。全年行政處分13人,黨紀處分6人,刑事處罰5人。

在處理2006年發生的2803件案件中,買賣和非法轉讓土地案件294件,佔10.49%;破壞耕地案件133件,佔4.74%;未經批准佔地2247件,佔80.16%;其他案件127件,佔4.53%。

(二)礦產違法案件查處

2006年全省礦產資源違法案件共立案1240件,比2005年(1343件)減少7.67%,其中勘查類違法案件22件,佔1.77%;開采類違法案件1211件,佔97.66%;不按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7件,佔0.56%。從違法主體看,企事業單位152件,集體130件,個人958件。另有2005年未結案件98件。2006年結案1211件,比2005年(1313件)減少7.77%,其中勘查7件,開采1112件,不按規定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7件,處理2005年未結案85件。

全年吊銷采礦許可證59個,收取罰款1996.72萬元,全年行政處分3人,黨紀處分2人,刑事處罰37人。

2006年立案查處的礦產違法案件中,以開采類違法行為最突出,全年共查處1211起,佔2006年立案的97.66%,其中尤以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現象普遍,共查處1094起,佔2006年查處的開采類違法案件的90.34%。開采類違法中個人違法案件942件,佔全年查處案件總數的75.97%。

六、國土資源管理機構與人員情況

(一)國土資源體制改革

2006年全面完成了體制改革任務,國土資源行政體制進一步理順。全省14個市州全面實現對34個區分局的人、財、物的垂直管理,88個縣市國土資源局領導班子上收到市州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管理。2264個基層國土資源所作為縣市局的派出機構,機構、編制上收為各縣市人民政府管理。各市州局增設了總工程師或總經濟師。全面落實了國土資源執法部門「三定方案」。全面落實了縣級國土資源部門和基層國土資源所礦產資源、測繪管理行政職能,實現了土地、礦產和測繪的集中統一管理。

(二)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和人員培訓

2006年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機構從業人員較2005年有所精減,全省共有縣級以上各級國土資源管理機構123個,從業人員16392人,減少了3.3%。行政編制人員3229人,比2005年減少4.2%。

全省共有鄉級土地管理所2141個,從業人員5698人,其中專職人員5696人,佔99.96%。

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高度重視幹部隊伍建設,全年共有2973人次通過了管理及業務知識培訓,其中黨校培訓1397人次,各級行政學院培訓303人次,其他培訓1273人次。

全年參加學歷教育2367人,其中在讀博士7人、碩士47人、本科1196人、專科 1117 人。2006年取得碩士以上學歷學位6人、學士學位5人。

㈣ 麻煩大家轉發下,2015年7月28日;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麻溪鋪鎮金石公司嚴重污染

有「湘西門戶」之稱的沅陵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縣域面積5852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人口65萬,歷為郡、州、道、府、縣治所,曾是整個湘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繁榮的經濟,使這座千年古城擁有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和盎然迸發的活力.立於長虹卧波的沅水大橋,定神遐思,依稀看見大唐龍興講寺的飄逸禪影,聽到二酉藏書洞中傳出的琅琅書聲,感受到鳳凰山上張學良將軍的扼腕悵惘,領悟到五溪湖裡漁夫晚唱的笑語歡歌……每一片青瓦,每一聲號子,每一抹余暉,都讓人感受到這座千年古城所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沅陵縣城鳥瞰圖
沅陵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林地400萬畝、草場300萬畝、水面30萬畝.其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板栗、曬煙、花生等.碣灘茶、官莊毛尖馳名中外;板栗年產量5000多噸,占湖南全省年總產量的30%,素有「板栗之鄉」的美稱;蜂蜜、桐油、松脂年產量均在萬擔以上.沅陵縣是湖南省4個林業基本建設重點縣之一,森林覆蓋率達71.2%,活立木蓄積量為1120萬立方米,年商品材採伐量在10萬立方米以上,樹種以松、杉為主,還有樟、梓、楠、稠、柏、銀杏等百餘種珍稀樹種,楠竹儲量在500萬株以上.沅陵有各種葯材1968種,初具經營規模的有白術、茯苓、玄湖、天麻、杜仲、黃柏、銀杏、五倍子、山蒼籽等百餘種.沅陵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有鎢、銅、黃金、鋁、硫、鋅、鉛等28餘種,其中黃金、硫、鐵等有色金屬儲量位居湖南省之首,已具開采規模的有黃金、鎢、銻、硫鐵、鉛鋅等.湖南辰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系全國15大採金企業之一,年產黃金1.4噸以上.沅陵是全國10大水電基地之一,水能蘊藏量達295萬千瓦,有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五強溪水電站,有亞洲最大的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壩、裝機容量80萬千瓦的鳳灘電站,還有利用外資新建裝機容量為5.7萬千瓦的高灘電站.由於五強溪水電站的建設,境內形成了170平方公里的水面,為水產養殖提供了理想的場所.沅陵歷史悠久,有1999年被評為「全國10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公元前162年的西漢頃侯吳陽墓,有成語「學富五車、書通二酉」的出典地二酉藏書洞、唐代的千年佛學院龍興講寺、保存完好的元代古屍和明朝的虎溪學院.特別是2000年最新考古發現的楚秦黔中郡古城遺址、戰國至漢代山型巨墓群、曾囚禁過張學良將軍的鳳凰古寺及湘西剿匪烈士陵園等人文景觀,構成了沅陵的歷史文化奇觀,旅遊開發前景十分廣闊.319國道、正在建設的常吉高速公路、沅陵至張家界高等級公路以及四季通航的千里沅江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捷.

世界最古老的佛學院之一----大唐龍興講寺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借母溪原始次生林) 近年來,沅陵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富民強縣為目標,突出「四個加快」發展重點,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態勢.2007年,沅陵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0.83億元,農業總產值達13.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66.8億元,財政收入3.7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088元和1721元.藉助2007年舉辦的以「老鄉老外老龍船」為主題的第3屆全國傳統龍舟大賽,共引進縣外投資項目53個,利用縣外資金8.1億元、外資2740萬美元.同時,資本市場融資獲得突破,湖南辰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成功上市標志著懷化市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借母溪原始次生林
今年,沅陵繼續實施 「四個加快」發展戰略,助推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力爭實現工業總產值93億元、增加值44億元.做大做強工業主導產業.突出主攻水電、礦產和林農產品加工三大產業,採取「整合、扶持和引進」的辦法,重點抓好西澳公司、鳥兒巢電站、金石礦業、嘉漢板業、佤鄉人綠色食品加工等一批新上項目的建設,重點支持辰州礦業、金石公司、永興礦業、長青礦業、港海礦業、明科公司等一批優勢企業達產、擴產和技改.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按照「土地集約、產業積聚、生態環保」的要求,重點抓好沅陵工業園建設,力爭完成工業園規劃報批,啟動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制訂工業園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積極引導企業落戶園區,確保工業園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面對國家緊縮「銀根」政策,借鑒辰州礦業成功上市融資的經驗,積極探索融資新途徑.積極探索「財政引導,企業入股」籌集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的辦法,加快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推進銀企合作,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狠抓節能減排.進一步加大礦山秩序和環保不達標企業整治力度,加大「三廢「治理力度,確保全縣規模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率在80%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降低率達6%.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以交通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力爭全縣城鎮化率增長2至3個百分點.加快縣城擴容提質.按照「提升城北,發展城南」的思路,重點抓好常吉高速公路連接線、319國道縣城段擴寬、鳳鳴大道續建、望聖西路、龍興路等城南五條大道建設,拉通城南道路骨架,加快城南開發;重點抓好龍舟廣場三期工程、濱江大道配套設施完善、鴛鴦西街、張沅路口、星程大廈等城北六大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北品質.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重點抓好官莊、筲箕灣、大合坪等集鎮新區開發和七甲坪、五強溪、涼水井、麻溪鋪、明溪口、二酉鄉集鎮綠化、亮化和美化工程.繼續對全縣23個鄉鎮下派掛職黨委委員,加強城鎮建設領導力量.拓寬農民到集鎮建房獎勵范圍,適當提高獎勵標准,積極鼓勵農民和外出務工人員到縣城和鄉鎮集鎮建房或購房.加大縣財政對鄉鎮集鎮公益設施建設、維護以及環衛經費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城鎮管理.加快推進旅遊產業化.搶抓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的歷史機遇,著眼於融入張家界、自治州大湘西旅遊圈,突出歷史文化游和五溪湖生態游,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重點抓好辰州文化城、二酉山、借母溪等重點景區景點建設,打造旅遊拳頭產品.搶抓借母溪獲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機遇,認真搞好規劃編制,盡快啟動保護區建設.著力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提升旅遊接待服務水平.加快特色旅遊商品開發,重點開發特色文化產品、土特產品和風味食品,提高旅遊購物消費比重.加大旅遊宣傳促銷,以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和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來沅慰問演出為契機,精心策劃旅遊宣傳促銷活動,推出沅陵旅遊品牌,拓寬旅遊客源市場,力爭接待遊客比上年增長10%,旅遊總收入增長20%.加快推進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把今年作為「交通建設年」,爭取烏宿酉水大橋開工、太常酉水大橋和朱五公路立項,蒙福渡改橋加快建設進度,完成縣到鄉鎮公路改造169公里、通暢工程430公里、通達工程178公里.繼續把通暢工程建設作為縣級領導「三聯」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目標考核.縣財政對縣鄉公路路基改造和通暢工程每公里分別配套7萬元和2萬元,縣直部門按每公里1萬元的標准對口幫扶聯系點的通暢工程.加快農網改造,切實解決農村用電難、用電貴的問題.

天貓美國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中國傳統龍舟之鄉---沅陵
「沅有芷兮澧有蘭……觀流水兮潺湲」,屈原曾在《湘夫人》中對沅陵作過如此描繪.在清人林則徐的一副對聯中,沅陵風光旖旎、山清水秀的景緻更是得到盡情的頌揚:「一縣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為君清.」如今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沅陵,人傑地靈,物產富饒,資源豐富,是經濟繁榮、文化活躍的一方熱土.沅陵真誠歡迎有識之士投資興業,共創輝煌.

㈤ 沅陵縣窯頭金剛石砂礦區

圖4-18 沅陵窯頭礦區第四紀地質地貌圖

窯頭礦區位於沅陵縣城西南4千米的沅水河曲的西岸,面積約10平方千米。礦區雖然第四系不甚發育,但沉積條件較好。1958~1959年,對該區進行砂礦初步普查,隨後據普查結果,於1960年對窯頭Ⅲ階地砂礦進行了初步勘探,施工豎井696.9米,槽探133.6立方米,選礦2121.7立方米,重砂采樣226件,探明兩個礦體(圖-18),獲金剛石表內、表外C1+C2級總儲量9497克拉,金15.5千克。金剛石砂礦規模屬小型。

4.6.1 礦區地質地貌概況

礦區位於沅(陵)麻(陽)紅色盆地的中段東緣,出露的前第四系地層均為白堊系紅層,岩性以紫紅色砂岩為主,產狀傾向北西,傾角10°~20°。

礦區內沅水兩岸發育五級內疊階地,構成侵蝕堆積丘陵地貌景觀。各級階地沉積物均屬河流沖積成因。Ⅰ階地、細谷劃為全新統(Qh),Ⅱ至Ⅴ階地劃為更新統(Qp)。各級階地沉積物特徵如下。

Ⅰ階地(T):在地貌上構成沅水河床兩側狹長的沖積平原,沉積物具二元結構雙層構造,上為黃灰色亞砂土,下為黃色砂礫層。砂礫層之上部為小礫細砂層,礫石礫徑小於5厘米,細砂佔25%~30%;下部為含大礫的砂礫層,礫徑10~30厘米的礫石佔50%左右,厚度大於10米。

Ⅱ階地(T):上部為黃色砂質粘土,下部為黃色小礫砂礫層。

Ⅲ階地(T):在礦區分布較廣,保存較完整,是勘探的主要對象。表面相對標高20~30米,基岩相對標高10~16米。沖積層上部為磚紅-橙黃色亞粘土、砂質粘土,厚2~6米;下部為黃色中大礫砂礫層,厚3~6米,基岩低凹處厚7~10米。

Ⅳ階地(T):在礦區內多以侵蝕殘丘分布,不具找礦價值。沖積層厚11~12.7米,上部為磚紅色粘土,下部為砂礫層。

Ⅴ階地(T):零星分布在礦區南部,因遭受強烈侵剝蝕作用,階地殘留礫石與基岩風化碎塊相混雜。

4.6.2 礦區及外圍砂礦概述

礦區內Ⅰ至Ⅳ階地沖積層和切割階地沖積層的細谷沉積物都含金剛石。Ⅰ、Ⅱ階地因砂礫層涌水量大,大部分探礦坑道未掘至基岩。Ⅲ階地砂礫層高出河水面,涌水量小,大部分坑道能掘至基岩,探明兩個砂礦礦體。Ⅳ階地呈侵蝕殘丘分布,規模較小,無勘探價值。切割Ⅲ階地沖積層之細谷沉積帶,長300米,寬50~80米,但砂礫層太薄(0.5~0.7米),金剛石品位變化較大,不具工業意義。

4.6.3 Ⅲ階地砂礦地質特徵

Ⅲ階地長4千米,寬250~650米。經勘探圈出兩個礦體,編號分別為1號、2號。

(1)1號礦體地質特徵

礦體分布及規模:礦體呈東西向分布在Ⅲ階地頭部並接近後縫區,長700米,寬100米左右。

礦體形狀與厚度:礦體以層狀、似層狀產於階地砂礫層的中部和底部(圖4-18),自東向西其厚度分別為2.82米、7.69米和2.54米,即中段厚,兩端薄,平均厚度3.0米左右。

沉積物特徵:礦層由大、中礫砂礫層組成,礫徑以5厘米左右的為主,次為20~30厘米的大礫石,被10%的泥砂接觸式膠結,固結較緊。礫石成分以硅質板岩、燧石、石英岩及脈石英為主,次為石英砂岩、紅砂岩、灰岩,偶見輝長岩、輝綠岩礫石。

重砂組分常見礦物有鋯石、白鈦石、鈦鐵礦、電氣石、磁鐵礦、褐鐵礦、赤鐵礦、榍石、金紅石、板鈦礦、砂金等,少見礦物有柘榴石、十字石、角閃石、輝石、辰砂、金剛石等。除金剛石、砂金外,其它礦物粒度均小於0.5毫米,且含量很低,無綜合利用價值。

礦層的底板為白堊系紅色砂岩,二者界線清晰。礦層頂板有時為粘土層,或金剛石品位極低的砂礫層,後者與頂板無明顯界線。

金剛石、砂金品位:礦體金剛石平均品位8.8毫克/立方米。金剛石品位在縱向上由東向西由高變低:東段平均品位為14.7毫克/立方米,最高品位達30.8毫克/立方米;中段平均品位為7.5毫克/立方米,最高達15.8毫克/立方米;西段貧,平均品位5.9毫克/立方米,最高品位為8.8毫克/立方米。金剛石品位在垂向上,自上而下品位變化為2.3→9.5→6.6→15.8毫克/立方米,即上貧下富。這種縱向分異和垂直分選的變化,充分反映了沖積砂礦受水動力條件的制約,以及橫向旋渦強分選作用。

與金剛石伴生的砂金,因其比重比金剛石大,但脫水性差,故在東西向分布上,由東向西,其平均品位由低變高,從58.4→126.2→68.3毫克/立方米。砂金粒度以小於1毫米的為主。

20世紀70年代,413隊曾對1號礦體進行過試采,以期供應隊辦金剛石工具廠的需要。其精礦樣經413隊研製的磁液重力分離儀實驗檢查,發現鐵自然鉑1166顆,總重189.05毫克,平均重0.162毫克/顆;還發現銥鋨礦711顆,總重69.8毫克,顆粒平均重0.098毫克,最大粒度重1.7毫克。根據其八面體、立方體、六邊形之完整晶形,似乎屬近源補給(圖4-19)。

圖4-19 湘西金剛石砂礦區發現的鉑族礦物

這些選出的鉑族礦物,其粒度以0.2~0.5毫米為主。在湘西已知的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區,未見其出現。在古丈背斜區從青白口系採取的人工重砂中,見自然金11~100顆/立方米,有1顆鉑族礦物與金粒伴生。在銅仁地區的水系重砂中,曾見有1片金、鉑共生的連生體。種種跡象顯示水金剛石砂礦中有鉑族礦物分布,其來源有待後人去探索和發現。

(2)2號礦體地質特徵

礦體呈北西向分布在Ⅲ階地前緣基岩微凸起區,長800米,寬70米左右,保存完整。礦體南東段厚3.28~2.64米,西北段變薄為1.86~0.77米,平均厚度2.2米。礦層沉積物成分、結構與1號礦體基本相同。礦體底板為白堊系紅色砂岩,頂板為含金剛石低貧的砂礫層。礦體南東段金剛石品位為4毫克/立方米,西北段品位為2.9毫克/立方米;砂金品位分別為3.7毫克/立方米、24.8毫克/立方米,均遠遜於1號礦體。2號礦體剝離率大(平均4.7~5.9),不具工業意義。

4.6.4 礦區金剛石特徵

共選得金剛石197顆,平均重量13.3毫克,最大重114.0毫克。按重量分級的顆粒含量百分比為:小於2毫克的佔12.7%,2.1~10毫克的佔47.7%,10~20毫克的佔23.4%,20.1~50.0毫克的佔13.2%,大於50毫克的佔3%。晶體顏色以黃色、褐黃色、綠黃色、褐色、黃褐色為主,佔73%;此外還有少量黃綠色、綠色、水紅色、褐紅色。金剛石晶體以八面體和十二面體為主,分別佔48.2%和44%;此外尚有少量過渡型晶體和雙晶。大部分晶體不規則,56%的晶體沿g3對稱軸壓扁,也有少數晶體沿g2、g4軸壓扁、拉長。完整晶體佔86.5%。有25%的金剛石含有包裹體,以石墨為主。

4.6.5 Ⅲ階地1號、2號礦體儲量計算結果

1號礦體由三條勘探線控制,面積57715平方米,礦層厚2.9米,金剛石品位8.8毫克/立方米,表內C1+C2級金剛石儲量××××克拉;砂金品位75.2毫克/立方米,儲量12.6千克。剝離系數1~3.3。

2號礦體由兩條勘探線控制,面積53460平方米,礦層厚2.19米,金剛石品位3.7毫克/立方米,表內外C2級儲量××××克拉,其中表內儲量×××克拉。砂金品位24.8毫克/立方米,儲量2.9千克。剝離率3.4~5.9,不滿足工業指標要求。

總計金剛石表內C1+C2級儲量××××克拉,砂金13.7千克;表外C2級金剛石儲量1444克拉,砂金1.8千克。

㈥ 沅陵縣城區面積多大

有「湘西門戶」之稱的沅陵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縣域面積5852平方公里,轄23個鄉鎮,人口65萬,歷為郡、州、道、府、縣治所,曾是整個湘西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繁榮的經濟,使這座千年古城擁有了輝煌燦爛的文明和盎然迸發的活力。立於長虹卧波的沅水大橋,定神遐思,依稀看見大唐龍興講寺的飄逸禪影,聽到二酉藏書洞中傳出的琅琅書聲,感受到鳳凰山上張學良將軍的扼腕悵惘,領悟到五溪湖裡漁夫晚唱的笑語歡歌……每一片青瓦,每一聲號子,每一抹余暉,都讓人感受到這座千年古城所煥發出的勃勃生機。

沅陵縣城鳥瞰圖
沅陵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有林地400萬畝、草場300萬畝、水面30萬畝。其主要經濟作物有茶葉、板栗、曬煙、花生等。碣灘茶、官莊毛尖馳名中外;板栗年產量5000多噸,占湖南全省年總產量的30%,素有「板栗之鄉」的美稱;蜂蜜、桐油、松脂年產量均在萬擔以上。沅陵縣是湖南省4個林業基本建設重點縣之一,森林覆蓋率達71.2%,活立木蓄積量為1120萬立方米,年商品材採伐量在10萬立方米以上,樹種以松、杉為主,還有樟、梓、楠、稠、柏、銀杏等百餘種珍稀樹種,楠竹儲量在500萬株以上。沅陵有各種葯材1968種,初具經營規模的有白術、茯苓、玄湖、天麻、杜仲、黃柏、銀杏、五倍子、山蒼籽等百餘種。沅陵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已探明的有鎢、銅、黃金、鋁、硫、鋅、鉛等28餘種,其中黃金、硫、鐵等有色金屬儲量位居湖南省之首,已具開采規模的有黃金、鎢、銻、硫鐵、鉛鋅等。湖南辰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系全國15大採金企業之一,年產黃金1.4噸以上。沅陵是全國10大水電基地之一,水能蘊藏量達295萬千瓦,有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五強溪水電站,有亞洲最大的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壩、裝機容量80萬千瓦的鳳灘電站,還有利用外資新建裝機容量為5.7萬千瓦的高灘電站。由於五強溪水電站的建設,境內形成了170平方公里的水面,為水產養殖提供了理想的場所。沅陵歷史悠久,有1999年被評為「全國10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的公元前162年的西漢頃侯吳陽墓,有成語「學富五車、書通二酉」的出典地二酉藏書洞、唐代的千年佛學院龍興講寺、保存完好的元代古屍和明朝的虎溪學院。特別是2000年最新考古發現的楚秦黔中郡古城遺址、戰國至漢代山型巨墓群、曾囚禁過張學良將軍的鳳凰古寺及湘西剿匪烈士陵園等人文景觀,構成了沅陵的歷史文化奇觀,旅遊開發前景十分廣闊。319國道、正在建設的常吉高速公路、沅陵至張家界高等級公路以及四季通航的千里沅江穿境而過,水陸交通便捷。

世界最古老的佛學院之一----大唐龍興講寺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借母溪原始次生林) 近年來,沅陵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富民強縣為目標,突出「四個加快」發展重點,搶抓機遇,真抓實干,全縣經濟社會呈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態勢。2007年,沅陵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0.83億元,農業總產值達13.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66.8億元,財政收入3.7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7088元和1721元。藉助2007年舉辦的以「老鄉老外老龍船」為主題的第3屆全國傳統龍舟大賽,共引進縣外投資項目53個,利用縣外資金8.1億元、外資2740萬美元。同時,資本市場融資獲得突破,湖南辰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的成功上市標志著懷化市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借母溪原始次生林
今年,沅陵繼續實施 「四個加快」發展戰略,助推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力爭實現工業總產值93億元、增加值44億元。做大做強工業主導產業。突出主攻水電、礦產和林農產品加工三大產業,採取「整合、扶持和引進」的辦法,重點抓好西澳公司、鳥兒巢電站、金石礦業、嘉漢板業、佤鄉人綠色食品加工等一批新上項目的建設,重點支持辰州礦業、金石公司、永興礦業、長青礦業、港海礦業、明科公司等一批優勢企業達產、擴產和技改。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按照「土地集約、產業積聚、生態環保」的要求,重點抓好沅陵工業園建設,力爭完成工業園規劃報批,啟動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制訂工業園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積極引導企業落戶園區,確保工業園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面對國家緊縮「銀根」政策,借鑒辰州礦業成功上市融資的經驗,積極探索融資新途徑。積極探索「財政引導,企業入股」籌集企業貸款擔保基金的辦法,加快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推進銀企合作,切實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狠抓節能減排。進一步加大礦山秩序和環保不達標企業整治力度,加大「三廢「治理力度,確保全縣規模工業主要污染物排放達標率在80%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降低率達6%。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以交通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快城鎮建設步伐,力爭全縣城鎮化率增長2至3個百分點。加快縣城擴容提質。按照「提升城北,發展城南」的思路,重點抓好常吉高速公路連接線、319國道縣城段擴寬、鳳鳴大道續建、望聖西路、龍興路等城南五條大道建設,拉通城南道路骨架,加快城南開發;重點抓好龍舟廣場三期工程、濱江大道配套設施完善、鴛鴦西街、張沅路口、星程大廈等城北六大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城北品質。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重點抓好官莊、筲箕灣、大合坪等集鎮新區開發和七甲坪、五強溪、涼水井、麻溪鋪、明溪口、二酉鄉集鎮綠化、亮化和美化工程。繼續對全縣23個鄉鎮下派掛職黨委委員,加強城鎮建設領導力量。拓寬農民到集鎮建房獎勵范圍,適當提高獎勵標准,積極鼓勵農民和外出務工人員到縣城和鄉鎮集鎮建房或購房。加大縣財政對鄉鎮集鎮公益設施建設、維護以及環衛經費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強城鎮管理。加快推進旅遊產業化。搶抓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的歷史機遇,著眼於融入張家界、自治州大湘西旅遊圈,突出歷史文化游和五溪湖生態游,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重點抓好辰州文化城、二酉山、借母溪等重點景區景點建設,打造旅遊拳頭產品。搶抓借母溪獲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機遇,認真搞好規劃編制,盡快啟動保護區建設。著力完善旅遊配套設施,提升旅遊接待服務水平。加快特色旅遊商品開發,重點開發特色文化產品、土特產品和風味食品,提高旅遊購物消費比重。加大旅遊宣傳促銷,以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和中央電視台「心連心」藝術團來沅慰問演出為契機,精心策劃旅遊宣傳促銷活動,推出沅陵旅遊品牌,拓寬旅遊客源市場,力爭接待遊客比上年增長10%,旅遊總收入增長20%。加快推進以交通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把今年作為「交通建設年」,爭取烏宿酉水大橋開工、太常酉水大橋和朱五公路立項,蒙福渡改橋加快建設進度,完成縣到鄉鎮公路改造169公里、通暢工程430公里、通達工程178公里。繼續把通暢工程建設作為縣級領導「三聯」工作的重要內容,強化目標考核。縣財政對縣鄉公路路基改造和通暢工程每公里分別配套7萬元和2萬元,縣直部門按每公里1萬元的標准對口幫扶聯系點的通暢工程。加快農網改造,切實解決農村用電難、用電貴的問題。

中國傳統龍舟之鄉---沅陵
「沅有芷兮澧有蘭……觀流水兮潺湲」,屈原曾在《湘夫人》中對沅陵作過如此描繪。在清人林則徐的一副對聯中,沅陵風光旖旎、山清水秀的景緻更是得到盡情的頌揚:「一縣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為君清。」如今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沅陵,人傑地靈,物產富饒,資源豐富,是經濟繁榮、文化活躍的一方熱土。沅陵真誠歡迎有識之士投資興業,共創輝煌。

㈦ 中國黃金沅陵店多少錢一克

各金店
黃金價格
查詢(2016年4月2日)
中國黃金
基礎金價
265.70
元/克
黃金純度
99.9%以上
菜百黃金價格
305.0
元/克
黃金純度99.9%以上
周生生
黃金價格
331.0
元/克
黃金純度99.9%以上
周大福
黃金價格
330.0
元/克
黃金純度99.9%以上
老廟黃金
價格
330.0
元/克
黃金純度99.9%以上
老鳳祥
黃金價格
328.0
元/克
黃金純度99.9%以上
中國黃金基礎金價:265.70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