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江蘇十大貧困縣有哪些
1.江蘇省級貧困縣16個:淮安市:盱眙、淮陰區、漣水。徐州:豐縣、睢寧。鹽城:濱海、阜寧、響水。宿遷:沭陽、宿豫、泗洪、泗陽。連雲港:灌南、灌雲、東海、贛榆
2.江蘇是中國古代文明、遠古人類、吳越文化、長江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自古便是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省區之一。江蘇擁有江淮、金陵、吳、中原四大多元文化,共擁有13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3.江蘇轄江臨海,扼淮控湖,經濟繁榮,教育發達,文化昌盛,素有「山水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地理上跨越南北,同時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徵。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的1.12%,人均國土面積在全國各省區中最少,是中國面積較小的省份之一。
4.江蘇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名勝古跡遍布全省,全省13個城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同時也是中國5A級景區最多的省份。
5.江蘇下轄13個設區市,全部進入百強,是唯一所有地級市都躋身百強的省份,截至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5900.9億元。人均生產總值107189元,常住人口8029.3萬人。江蘇人均GDP、綜合競爭力、地區發展與民生指數(DLI)均居中國各省第一 ,成為中國綜合發展水平最高的省份 ,已步入「中上等」發達國家水平。
6.江蘇省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居全國第一,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與上海、浙江、安徽共同構成的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成為國際6大世界級城市群之一。
詳情的貧困縣可以參照這個非常權威的網路鏈接:國家級貧困縣_網路
㈡ 中核沽源鈾業的具體情況有沒有可以具體講一下
中核沽源有限責任公司是由中國核工業集團金原鈾業有限責任公司與華北地質勘查局共同出資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鈾鉬礦床的礦產開采與天然鈾和鉬產品的生產。中核沽源鈾業公司成立於2007年3月,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沽源縣。2007年6月,國防科工委批復項目立項,目前,公司項目基本建設已接近尾聲,正在試生產。
河北省沽源縣張麻井鈾鉬礦床是目前國內已探明資源較為豐富的大型鈾鉬共生礦,其地質儲量基本可靠。該礦床開采條件比較好,採用露天開采技術,基建投資節省,建設周期縮短,生產成本降低,技術成熟可靠。該礦床目前在工藝、技術和裝備等方面不僅能滿足行業有關規范的要求,並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
天然鈾在國民經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鮮明的軍民兩用特點。我國是一個有重要影響的核大國,天然鈾是核武器研製和儲備的基本原料,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時天然鈾又是核發電的基本燃料,天然鈾的儲備和生產是發展核電的基本保證; 鉬是一種重要的稀有、貴重金屬,具有熔點高、耐高溫、性能好、導電性能優異等特點,廣泛用於電子、機械、冶金、醫療、軍工、航空等領域。
張麻井鈾鉬礦床的開發建設,是響應黨和國家提出「積極發展核電」方針,加快發展天然鈾產業的一個重大項目。本項目的開發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沽源縣張麻井鈾鉬礦床的開發建設,不僅可以盤活該礦床的資源,提高我國天然鈾的生產能力,而且通過在對該礦床開采過程中對伴生元素鉬的綜合回收,對於提高資源利用率,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擴大就業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公司從籌備建設開始,始終採取爭時間、搶進度、跨越式發展模式。2007年9月18日開始廠區土建,到2009年4月,項目基本建成,在短短的一年多建設時間里,完成了86%的建設工程量,具備了用單鉬礦石試車的條件,為實現提前練兵、提前打通工藝路線、提前達產達標、提前取得效益奠定了良好基礎。從5月至現在,一直在抓緊試生產,即將全線打通流程。
公司現在採用的常規攪拌水冶工藝,是我國鈾礦冶系統近40年來對該工藝的重新使用,其中運用了許多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目前,公司已建成年開采、處理30萬噸礦石的露天采場一座及水冶加工生產線一條。主要從事有色及稀有貴重金屬礦的開采、選冶;鈾化學製品、化工產品的生產銷售,項目總投資6.2億元。
公司現有員工361人,其中專職科研人員43名,其中,高級職稱11人,中級職稱 25人。大專以上學歷人數占員工總人數的68%,技術力量雄厚。職工隊伍年輕、充滿朝氣。企業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公司地址在張家口市沽源縣境內,每天有7次班車經過公司通往張家口市。企業佔地2196畝,分為兩部分:一是生活區,員工公寓化管理(標准間配備衛生間、寬頻、有線電視、電話),在沽源—張家口省道公路旁邊;一是生產區,距生活區6公里,每天上下班由公司大客車接送,十分便利。
中核沽源鈾業有限責任公司秉承以誠信開拓市場,以質量求生存,以科技進步與創新求效益,以團結合作求發展的指導思想。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創新的經營理念,為社會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竭誠歡迎社會各界朋友光臨指導,共謀合作發展之略,更加期盼社會莘莘學子投身祖國的核工業事業和企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
㈢ 張家口是平原還是山區
張家口地區大部分屬於山區。
張家口市地形特點是西北高、東南低,以大馬群山分水嶺為界,分為北部壩上、南部壩下兩個自然區域。
北部壩上包括張北、康保、沽源三個縣全部和尚義縣的大部,屬內蒙古高原南緣,海拔1300-1600米,地勢開闊,草原廠闊,多內陸湖泊(淖)。崗梁、湖泊、灘地和草坡相間分布,呈典型的波狀高原景觀。四縣土地總面積為1.38萬平方公里,其中:壩上高原面積1.29萬平方公里。
南部壩下,地處華北平原與內蒙高原的過渡帶,地形比較復雜,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以洋河、桑乾河及其支流兩側為主的河川區,海拔500-600米,土地總面積6119平方公里;二是深山區腳下形成的淺出丘陵區,海拔800-1400米,土地總面積4387平方公里;三是環繞在丘陵區周邊的深山區,海拔1200米以上,土地總面積1345平方公里。
按地貌劃分,張家口壩上高原佔35%,壩下河川、盆地佔16.6%,丘陵佔11.9%,山區佔36.5%,地形、地貌復雜,土地資源豐富,類型多樣。區域間小氣候差異明顯,有利多種作物種植。
(3)張家口沽源縣貴金屬開戶擴展閱讀:
張家口市是河北省礦產資源較豐富市之一。截至2012年末,張家口市已發現礦產97種。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33種,其中能源礦產1種、黑色金屬礦產2種、有色金屬礦產4種、貴金屬礦產2種,稀有金屬礦產1種、冶金輔助礦產5種、化工原料礦產3種、特種非金屬礦產1種、建築原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14種。已探明礦產礦產地158處,其中大型23處,中型34處,小型101處。
張家口市能源資源主要有煤炭、風能和太陽能。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蔚州煤田、宣下煤田和張家口以北煤田,煤炭總儲量29.34億噸。風資源儲量約20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量1170萬千瓦以上,其中壩上地區風資源儲量約17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量1030萬千瓦以上,壩下地區風資源儲量約300萬千瓦以上,可開發量140萬千瓦以上。
㈣ 韓世忠 曹成 曹亮三個是啥關系
1:三國人
趙雲沖三營時,被箭射死。
2:南宋人
汝南賊寇,與其弟曹亮於兩淮間興兵作亂,手下擁有楊再興、何元慶等猛將。後被岳飛、韓世忠征剿,曹成、曹亮歸降韓世忠,楊再興、何元慶歸降岳飛。
3: 河北宣化人
曹成,男,1938年6月2日出生。河北宣化人。院長、研究員。1965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現任石家莊經濟學院調研員。河北省寶玉石協會副會長。政府特殊津貼享受者。主要貢獻:在全國和省級刊物發學術論文30餘篇,1980年發現上地幔流體存在的事實,引起地學界的重視。1990年出席第15屆國際礦物學大會,並作學術交流。1983年出任地質隊長後,參與並組織了華北地台北緣地質找礦的重大突破,取得比較好的成果,1988年被授予「全國優秀地質隊長」稱號,享受省部級勞模待遇。所在地質隊被評為全國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地礦部功勛地質隊,河北省先進企業,雙文明單位。1991年11月任河北地質學院副院長。主要著述:專著《河北省礦物葯資源》。
長期以來,他深入過百餘處礦床的實際,注意找礦規律的研究,基礎理論和實踐經驗比較豐富。80年代中後期,在曹成的參與和組織下,華北地台北緣有色金屬地質找礦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著名的蔡家營多金屬礦的找礦成果,證實華北地台北緣是尋找多金屬礦和貴金屬礦的潛在地區,具有重要的科學理論和實際意義。近幾年又探明大型鉛鋅礦達幾百萬噸,大型金礦幾十噸,經濟價值近百億元。他與隊友們在地處高寒的沽源縣探明3億多噸煤炭儲量,為壩上地區脫貧創造了物質基礎。他還結合生產實際,解決了砂金分離技術,提高工效近百倍。他科學研究涉及面較廣,首次發現上地幔流體的存在,對這個前沿領域作了開拓性的研究,受到地學界的高度評價。他對寶石學、葯用礦物學都有一定研究,現任中國寶玉石協會理事和中國礦物葯研究會副主任。在各種刊物上發表論文30多篇。被批准為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4: 江蘇沭陽縣人
曹成 ,男,1951年6月出生,漢族,江蘇沭陽縣人,大專學歷,中學高級教師,九三成員。1968年12月參加工作,在沭陽縣桑墟公社插隊,1970年10月起歷任沭陽縣桑墟公社許洪初中教師,東風供銷社票證員,東風食品站會計,1978年12月入淮陰師專中文專業學習,1980年12月起歷任沭陽中學年級主任,沭陽沂河中學副校長,1997年12月任沭陽縣人大副主任(不駐會)、沭河中學校長,1999年9月任沭陽縣人大副主任,2002年5月任宿遷市工商聯會長,2003年1月任市政協副主席(不駐會)、市工商聯會長(2006年7月起省委黨校研究生在讀),2007年1月任市政協副主席(不駐會),2007年6月任宿遷市政協副主席(不駐會)、九三學社宿遷市委主委。2008年1月當選為政協宿遷市第三屆委員會副主席。
5: 山東安丘市人
曹成 ,男,1971年6月出生,漢族,山東安丘市人。作家,詩人。大專學歷,中共黨員。1994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先後在《人民日報》《檢察日報》《青海湖》《風流一代》《聯合日報》《山東文學》《詩選刊》等多家報刊發表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40萬字,2010年出版個人詩文集《濰水走筆》,現任濰坊市峽山區作家協會主席,《峽山文藝》主編,山東省首屆(作家)文學創作研究生班學員。
主要代表作: 散文《二哥》、《山姐兒》、《生活就是這樣》;詩歌《鄉情》、《風水寶地》、《藉助一滴水的力量》、《春天,在北方 》、《海》、《登壽陽山記》、《回鄉》、《萍》、《峽山,我熱愛的一片土地》;小說《屠夫》、《廢物》等。
不知道你說的哪一個
㈤ 張家口有什麼山什麼河流
山有小五台山。張家口市屬半乾旱地區,水資源嚴重不足,這些水資源分布在張家口市5大水系:大清河水系、潮白河水系、灤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內陸河水系。
㈥ 從寶坻區到昌黎縣有沒有公共汽車
如果你認為這架飛機是太昂貴了,它是21時55分在株洲坐K1684長沙到福州的火車,大概在9點鍾第二天上午在南平南站下車,坐車到車站入口三明車西站車,然後去到寧化在下午3點左右,運氣好的話,將能夠寧化縣可以考慮在24小時內正確的。 。 。不這樣做,重慶北至廈門的行程,在早晨至三明,住的是一個問題。
㈦ 張家口有多少個縣
截至2017年底,張家口市轄10個縣,分別為:張北縣、康保縣 、沽源縣、尚義縣、蔚縣、陽原縣、懷安縣、懷來縣、涿鹿縣、赤城縣。
(7)張家口沽源縣貴金屬開戶擴展閱讀
1952年11月,察哈爾省建制撤銷,察南、察北兩專區合並後稱張家口專區,劃歸河北省,張家口市為專區治所,張家口、宣化兩市劃屬河北省。
1958年5月,張家口市改屬張家口專區。
1959年5月,撤銷張家口專區,所轄各縣劃歸張家口市。
1961年5月,復置張家口專區,張家口市及所屬各縣隸屬之。
1967年12月,張家口專區改稱張家口地區,轄張家口市,縣屬不變。
1983年11月,張家口市改為河北省省轄市。
1989年12月,張家口市撤銷茶坊區、龐家堡區。
1992年,經河北省政府批准,張家口市成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簡稱「高新區」),1993年7月1日,張家口地、市合並,稱張家口市,實行市管縣體制。
2003年3月,察北牧場、沽源牧場由河北省農墾局劃屬張家口市,改為察北管理區、塞北管理區。
2004年4月,市委,市政府將高新區和南新區合並為高新區。
2010年3月22日,經市委、市政府批准,張家口市產業集聚區成立。
2015年7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河北省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範區。
2016年1月27日,張家口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獲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宣化縣、宣化區,設立新的宣化區,以原宣化縣大部分、宣化區的行政區域為新的宣化區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在原宣化區人民政府駐地;撤銷萬全縣、崇禮縣,設立萬全區、崇禮區,管轄范圍和政府駐地不變;將原宣化縣的大倉蓋鎮、東望山鄉劃歸張家口市橋東區管轄,將原宣化縣的沙嶺子鎮、姚家房鎮劃歸張家口市橋西區管轄。
㈧ 沽源縣平均海拔高度
沽源縣全縣最高海拔2123米,最低海拔1356米,平均海拔1536米。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內蒙古高原南緣,古長城外側。
沽源縣,大約6000年以前新石器時代沽源縣就開始有人類居住,沽源縣地處河北省北部,閃電河上游,鄰內蒙古自治區。隸屬於張家口市,東鄰承德市豐寧縣,南與張家口市赤城、崇禮縣接壤,西與張北、康保兩縣相連,北與內蒙古太僕寺旗、正蘭旗、多倫縣毗鄰。
2004年調查結果,土地總面積3601平方千米,總人口23萬人,縣政府駐平定堡鎮。2012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2352萬元,占年計劃的39.3%,同比增長12.0%。
(8)張家口沽源縣貴金屬開戶擴展閱讀:
沽源縣的主要自然資源有:
1、礦產
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共發現礦種20個,2009年已探明儲量的16種,金屬有金、鉬、鈾、鐵、鉛、鋅6種,非金屬礦有煤、瑩石、沸石、芒銷、彭潤土、松脂岩、黑曜岩、凝灰石10種,其中鉛、鋅儲量分別為109和65萬噸
2、水資源
沽源境內有潮白河、灤河、葫蘆河三大水系,地表水資源總量為7381萬立方米,可利用量2419萬立方米,地下水資源總量達1.3億立方米,可開采量為4949萬立方米。
3、生物
野生動物有豹子、狍子、狐狸、黃羊、野兔、鶴、山雞、等60餘種。
4、風能
2009年經初步測風,年均有效風時數達7200小時,平均風功率密度在220W/m以上。境內適合建風電場的面積達1800餘平方公里,沽源縣風能可開發容量為345萬千瓦。
5、太陽能
在全國太陽能分類中,沽源縣太陽能日照時數屬一級區,平均可照時數為4438.2小時,平均日照時數3052小時;太陽能輻射總量屬二級區,年太陽能總輻射量為139.52千卡/平方厘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沽源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