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開戶傭金 » 證券公司開戶傭金費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證券公司開戶傭金費

發布時間: 2021-04-12 19:00:35

『壹』 現在到證券公司開戶傭金多少

根據《關於調整證券交易傭金收取標準的通知》規定,從2002年5月1日開始,A股、B股、證券投資基金的交易傭金實行最高上限向下浮動制度。(深圳)證券公司向客戶收取的傭金(包括代收的證券交易監管費和證券交易所手續費等,通常這一部分被稱為規費,深圳收取0.2175‰ ,上海收取0.1875‰)不得高於證券交易金額的3‰,也不得低於代收的證券交易監管費和證券交易所手續費等。(深圳)A股、證券投資基金每筆交易傭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B股每筆交易傭金不足1美元或5港元的,按1美元或5港元收取.由上面的通知可知股票傭金理論上只能在3‰~0.2175‰之間浮動.詳細費用:收費項目 深圳A股:傭金小於或等於3‰ 起點: 5元。(深圳)(也就是說,如果你買的很少,按照傭金比例產生的傭金費用 低於五元的,按照五元來收取)印花稅 1‰ 過戶費 無
上海A股:傭金小於或等於3‰ 起點: 5元。(深圳) 印花稅 1‰ ,過戶費1‰(按股數計算,每1000股收取一元,最低收取一元)
5元起點的意思就是說買賣股票最低要收取5元傭金 ,這個是最低價。舉個例子說吧,打的的時候有個起步價,3公里以內10塊錢,那麼你坐了一公里或者兩公里,不到三公里,都要收你10元錢的起步價!用網上交易系統,就可以到交易端查詢交割單,找出券商實際收取的費用,除以自己的成交金額就是傭金。(深圳)查詢交割,交割單上很詳細,傭金、規費、印花稅、過戶費各是多少.

『貳』 散戶在證券公司開戶,網路上交易一般收多少手續費

是你朋友 ,當然可信..
《關於調整證券交易傭金收取標準的通知》規定,從2002年5月1日開始,A股、B股、證券投資基金的交易傭金實行最高上限向下浮動制度。(深圳)證券公司向客戶收取的傭金(包括代收的證券交易監管費和證券交易所手續費等,通常這一部分被稱為規費,深圳收取0.2175‰ ,上海收取0.1875‰)不得高於證券交易金額的3‰,也不得低於代收的證券交易監管費和證券交易所手續費等。(深圳)A股、證券投資基金每筆交易傭金不足5元的,按5元收取;B股每筆交易傭金不足1美元或5港元的,按1美元或5港元收取.由上面的通知可知股票傭金理論上只能在3‰~0.2175‰之間浮動.
詳細費用:
收費項目
深圳A股:
傭金小於或等於3‰ 起點: 5元。(深圳)(也就是說,如果你買的很少,按照傭金比例產生的傭金費用 低於五元的,按照五元來收取)
印花稅 1‰ 過戶費 無
上海A股:傭金小於或等於3‰ 起點: 5元。(深圳) 印花稅 1‰ ,過戶費1‰(按股數計算,每1000股收取一元,最低收取一元)
用網上交易系統,就可以到交易端查詢交割單,找出券商實際收取的費用,除以自己的成交金額就出來了。(深圳)查詢交割,交割單上很詳細,傭金、規費、印花稅、過戶費各是多少.

深圳現在 一般 萬分之三 到 千分之三..給你萬分之八 很正常的.....放心去吧,幫幫你朋友吧.我們在 證券公司 工作也不容易的...整天西裝革履,實際上壓力也大..
相信我,絕對沒問題的!

『叄』 開戶一般傭金多少,哪家證券公司傭金最低

證監會規定,券商收取傭金按不超過成交金額的千分之3收取,證券公司傭金收取的費用都差距不大。

中國的證券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時應支付各種費用和稅收,這些費用按收取機構可分為證券商費用、交易場所費用和國家稅收。

投資者在我國券商交易上交所和深交所掛牌的A股、基金、債券時,需交納的各項費用主要有:委託費、傭金、印花稅、過戶費等。

(3)證券公司開戶傭金費擴展閱讀:

證券開戶,需由本人親自到證券公司櫃台辦理,若委託他人代辦證券開戶的,還須提供經公證的委託代辦書、代辦人的有效身份證明原件。

證券開戶時需填寫《證券交易開戶文件簽署表》和《證券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測評問卷》;如果客戶從未辦理過證券開戶的,需填寫《自然人證券賬戶注冊申請表》。

『肆』 請問在證券公司開戶時收傭金嗎

你好,開戶不收擁金,1,上證券公司開戶,一般要收開戶費90元,2,擁金是股票交易費用,只有買賣股票並交易成功才收取

『伍』 各個證券公司的傭金一般是多少

廣發證券通過特定渠道自助開戶,傭金最低萬分之2.5。

『陸』 請問大家 你們股票開戶的手續費是多少啊,是什麼證券公司啊

股票開戶是不收費的,開戶後股票交易會收取交易傭金,一般時說的手續費就是股票交易的手續費。無論哪家證券公司,個人在網上辦理開戶的默認傭金都是萬2.5,甚至更高,而傭金只是手續費的一部分。

普通A股的交易手續費包括印花稅、過戶費、經手費、證管費以及傭金。

印花稅是股票賣出時按成交金額的1收取,是固定不變的比例,由國家稅務局收取。過戶費(成交金額的0.02)、經手費(成交金額的0.0487)以及證管費(成交金額的0.02)三者並稱為規費(0,887)。

(6)證券公司開戶傭金費擴展閱讀:

股票開戶的注意事項如下:

1、開設賬戶不能超過3個:每個人最多開設3個股票賬戶,開戶以後辦理銷戶是比較麻煩的。

2、戶要找全牌照券商:證券公司是有評級的,全牌照的證券公司說明實力雄厚,只要開戶成功還可以進行其他的業務。

3、學習相關的炒股技巧:這里不是讓大家學習理論,而是學會如果進行基本的買賣操作。

4、進行相關的風險評測:了解自己的心裡承受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對於風控的把握非常關鍵。

『柒』 證券開戶手續費多少

展開全部
你好!股票開戶首先需要選擇一家證券公司然後再去辦理相應的手續。一般股票開戶需要90元的股東卡費,這個是交易所收取的。
開戶流程
1.帶身份證銀行卡到證券公司去開資金賬號,設置密碼,簽好銀行三方存管。
2.到你選的三方存管銀行理財窗口辦手續,成功後就能資金轉賬了,向銀行存入資金。
3.再來就是去下載軟體,登陸你開立的股票賬戶。
4.上網交易。
國內的證券公司很多,對於客戶而言選擇證券公司時可以對以下幾點關註:
信息軟體:
比方說有些客戶在公司不能下載軟體,一般信息技術發達的券商會有網頁版、手機版,比方說有些客戶用的是蘋果電腦,支持蘋果電腦的券商目前並不多。
資訊支持:
證券公司畢竟比較專業,薦股不一定可靠,但基礎的客觀的信息對客戶還是有用的。
業務全面:
目前證券業務創新很快,往往對於新業務採取的是先通過幾家證券公司進行試點,然後逐步放開的模式,如果客戶本身便是比較創新的,希望能通過創新工具進行套利等操作的,建議選擇大規模券商
固定收益類產品:權益類產品往往風險大不確定性太多,作為理財對於固定收益類這類確定的產品,客戶可以提前做個了解,低風險產品雖然收益相對有限,但對於客戶的財富配置還是必不可少的。
傭金:
傭金對於短線客戶而言還是很重要的,一般傭金也是根據客戶的資產和交易情況進行分類分級的,客戶可以提前跟證券公司進行一個詢問了解。但傭金也確實和券商的競爭力有正向關系。
服務:
證券公司能否及時提供專業及時的服務也是一個考慮因素
很多大型券商都是不錯的。不少證券公司都有提供網上、電話等溝通方式,您可以開戶前進行一個咨詢,根據具體的詢問,券商會給到有針對性的解答。

『捌』 證券公司傭金是怎麼算的啊

收費標准:

最高為成交金額的3‰,最低5元起,單筆交易傭金不滿5元按5元收取。(就這個是有上下限的,明顯可以活動。不過這裡面還包含一個規費,也就是給交易所上交的錢。上海證券交易所規費為千分之0.18,深圳證券交易所規費為千分之0.2175。

也就是最低券商也要收萬分之二左右,加之營業成本,各地將最低標准訂到了萬分之三(這個標准代表著券商的競爭白熱化,低於成本不掙錢),不過那是對相當大資金來說的,一般小資金不可能給那麼低的,券商在各地的統計成本不一樣,一般來說萬分之五或者萬分之八是證券公司的成本線)。

註:各地在交易傭金方面略有區別,不能一概而論,總的來說,證券公司比較多的地方,競爭比較激烈的城市,傭金相對會低一點,偏遠地區傭金相對會高一點。有時差異會很大。

(8)證券公司開戶傭金費擴展閱讀:

證券公司傭金的收取規定:

一般來說,作為機構投資者其一般都與證券公司就傭金的收取標准進行了協商確定,但作為普通的個人投資者,特別是新入市的投資者而言,因交易經驗不足、權利意識不強,其既不知道證券公司收取傭金存在一定的幅度。

甚至連證券公司如何收費都不清楚,所以更不會知道他有權利與證券公司自行協商確定傭金收取標准。而按照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不管是機構還是個人投資者,其與證券公司之間都是可以自行協商傭金收取標準的,只是標準的幅度范圍必須在最高限額(3‰)內向下浮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證券公司對於普通的個人投資者一般只提供格式文本,文中對傭金收取標准中採取模糊約定,如「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規則的規定收取傭金、代扣代繳原告的有關稅費」等。

這樣的約定就可能導致證券公司單方按照最高限額標准收取傭金,並且可能擅自調整傭金收取標准,從而造成不同投資者存在不同的收費標准問題,造成投資者間的交易成本承擔不公平,而一旦由此引發糾紛,證券公司的行為並不違法,投資者的權益也就難以受到保護和界定。

因此,投資者為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需要提高自己的權利意識,在辦理證券開戶、交易等手續時應全面審閱你與證券公司之間的證券交易委託代理協議等法律文件,以明確其中是否存在傭金條款。

對於傭金比例要與證券公司進行充分協商,並最終將雙方協商的傭金標准以書面的形式確定下來,在交易完成後要及時到證券公司列印相應的交割單,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時提出異議並積極與證券公司交涉,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