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開戶費用 » 企業開戶的費用可以做賬嗎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企業開戶的費用可以做賬嗎

發布時間: 2021-04-25 05:18:53

㈠ 企業銀行賬戶對公收費怎麼入賬不是賬戶維護費

原來在處理企業銀行賬戶對公收費時,一般計入財務費用
借:財務費用---手續費
貸:銀行存款

現在是處理方法: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
貸:銀行存款

目前這兩種處理方法並行,這個因為金額不大,不涉及資本化與費用化的爭議,這兩種處理方法都行。

㈡ 老師,你好,我想問一下當初給公司開戶的工本費和手續費要不要入賬

1、開戶的工本費不計入財務費用,計入管理費用,出納自己墊付的,作為其他應付款處理

借:管理費用-辦公費

貸:其他應付款-出納

將來公司歸還給出納時,再做現金

借:其他應付款-出納

貸:庫存現金

2、手續費計入財務費用,一般都是直接從銀行賬戶里劃走的

借:財務費用-手續費

貸:銀行存款

㈢ 自來水公司開戶費怎麼做賬

自來水公司開戶費做賬:

借: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費)

自來水應交增值稅採用的是低稅率,13% 。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增值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5]165號)文件第八條規定,對從事熱力、電力、燃氣、自來水等公用事業的增值稅納稅人收取的一次性費用,凡與貨物的銷售數量有直接關系的,徵收增值稅;凡與貨物的銷售數量無直接關系的,不徵收增值稅。

㈣ 新成立的公司發生的銀行開戶費用怎麼進行賬務處理

借:財務費用

貸:銀行存款

包括企業生產經營期間發生的利息支出(減利息收入)、匯兌損益(有的企業如商品流通企業、保險企業進行單獨核算,不包括在財務費用)、金融機構手續費,企業發生的現金折扣或收到的現金折扣等。

企業發生的財務費用在「財務費用」科目中核算,並按費用項目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企業發生的各項財務費用借記「財務費用」科目,貸記「銀行存款」、「預提費用」等科目;企業發生利息收入、匯兌收益沖減借方。

月終,將借方歸集的財務費用全部由「財務費用」科目的貸方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的借方,計入當期損益。結轉當期服務費用後,「財務費用」科目期末無余額。

(4)企業開戶的費用可以做賬嗎擴展閱讀

有關利息收支的會計處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利息收支核算的內容已由原來的銀行存貸款利息核算,逐漸擴展到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主管部門之間的借貸利息核算,而且表現形式漸趨多樣化。

有關銀行手續費支出的會計處理。行業會計制度規定,列入「財務費用」核算的銀行手續費,是指企業在籌集資金過程(如借款、發行債券、集資等)中所發生的相關融資費用。

㈤ 企業成立時產生的銀行開戶費用應如何入帳。分錄怎麼編制

可以直接記入管理費用-開辦費中借:管理費用-開辦費 貸:存款/現金沒有收入損益表該如何反映就如何反映

㈥ 新公司成立基本戶的開戶費應該怎麼做賬

計入財務費用-手續費,一般情況下與銀行之間發生的費用均通過財務費用核算。
借:財務費用-手續費
貸:現金

㈦ 新公司銀行開戶費、手續費、工本費都如何入賬

1、新公司銀行開戶費、手續費、工本費工業企業都進入財務費用科目。
2、發生時;
借;財務費用-開戶費或手續費、工本費等
貸;銀行存款
3、表示用銀行存款支付的上述費用。

㈧ 銀行還沒開戶,企業是否可以做賬

當然可以做賬了~偶教你.
第一步:工商注冊了,肯定在銀行有一個驗資戶!
摘要:收到投資款
借:銀行存款---驗資戶(這個戶肯定有,不然工商局注冊不下來)
貸:實收資本-----A,B,C....
第二步:可能你的意思是還沒有開基本戶,但是有經費發生,這是正常的,這樣做
摘要:股東墊付備用金(說明:新公司開業,暫無收入,但開支大,先由股燕墊付)
借:現金
貸:其他應付款----A股東
第三步:開辦期(無收入的情況,所有的費用計入開辦費)
借:長期待攤費用---開辦費
貸:現金
有收入的情況下,從有收入開始,就計入相應的費用科目
借:三大期間費用
貸:現金

明白了沒?

㈨ 新辦企業的開戶費怎麼記賬

新辦企業的開戶費,發生額不是很大,按新的會計准則開辦費可以一次性記入「管理費用「。
借:管理費用--開辦費
貸: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管理費用是指 企業行政管理部門 為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 而發生的各項費用。 管理費用屬於期間費用,在發生的當期就計入當期的損失或是利益。

㈩ 企業銀行開戶是不是只要開基本戶如何做賬

1、基本戶必須開,其他的賬戶根據你的需求開。如果不需要可以只用基本戶,因為所有的銀行賬戶都是一樣的。其他賬戶有的功能基本戶都有。

2、收入,成本,費用區別對利潤表影響不大。主要關心的是增值稅以及所得稅問題,不建議籠統提問,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否則造成大額稅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