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廊坊產石油嗎
這個怎麼說呢,產倒是也產,比如說文安,是窪地,多多少少都有些石油,我曾經見國家采過,不過只有一個井。。。量不大就對了,沒有什麼開采價值。
❷ 河北任丘的歷史
任丘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京津冀經濟圈,屬環京津、環渤海經濟開放帶,是國務院確定的對外開放市。市區北距北京151公里,東北距天津135公里。市境東與廊坊市文安、大城兩縣相連,南與河間市毗鄰,西與保定市高陽縣接壤,西北與安新縣隔白洋淀相望,北與雄縣相接。全市總面積1012平方公里,東西橫距42.5公里,南北縱距41公里。總人口為81萬人,其中任丘市67.4萬人,華北油田13.6萬人。現轄3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6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413個行政村。
任丘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籍記載,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巡海使中郎將任丘在此地築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為地名,始有任丘之稱。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開始置縣,隋至唐初兩度置廢,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復置任丘縣,以後歷代沿用。1945年4月30日任丘解放,1958年任丘、文安、大城三縣合並,1961年恢復原縣制。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目前建城區面積達41平方公里、市區人口34.4萬,城市化率達到53%,居全省各縣市之首。
任丘古跡較多。有戰國時期燕趙邊界的十二連橋,北宋名將楊六郎的屯兵堡壘,西漢名將李廣的駐扎地,歷史上著名的鄚州、阿陵、謁王、高郭古城遺址,明成祖的樂駕台,清康熙、乾隆的行宮,還有改革開放以後發掘出的前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等。
任丘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神醫扁鵲(秦越人),西漢經學家韓嬰,三國曹魏大將張郃,明代諫臣屈伸,清代書法家王法良,清代詩人、文學家邊連寶,民國時期體育健將朱恩德,革命詩人李泊,現代詩人遠千里等都是任丘人。任丘又是革命老區,這里有機智靈活的抗日英雄燕秀峰(電影《小兵張嘎》中嘎子的原型),有蘆葦盪中殲日寇的雁翎隊,有地道戰中逞英豪的游擊健兒,也有「牛氏三傑」的壯烈悲歌。朱德、聶榮臻、楊成武、呂正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足跡。
任丘自然資源豐富。共有耕地6.1萬公頃。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氣,國家大型企業中國石油華北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公司、中國石油華北石化公司駐在市區,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1985年探明石油儲量9.3億噸,天然氣16億立方米。油田自1976年開發建設以來,最高單井日產原油達5400噸,最高年產量達1733萬噸,為全國原油產量形成第四次增長高峰和年產量上億噸做出了重大貢獻。地熱是任丘的優勢資源,以中低溫地熱開發為主,出口溫度分別為40℃和70℃。
任丘白洋淀旅遊景區聞名中外。素有「北地西湖」和「華北明珠」之稱的白洋淀位於市區西北10公里處,總面積366.6平方公里(任丘轄水域64.8平方公里),正常年份蓄水量達4億立方米,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淀內水產資源豐富,現有魚類31種,盛產鯉、鯽、鱔、鱖、青蝦、河蟹、田雞、田螺及菱角、雞頭米、蓮藕、蘆葦等。淀邊的千里堤如長龍卧波,景色秀麗,妙趣天然。堤外有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大廟」(明、清兩代)的鄚州廟。白洋淀歷史上曾以「白洋夜月、棗林晚渡、長堤煙柳、十里荷香、水月桃花、金沙落照」等六大名景著稱於世,是集觀光游覽、民俗風情、體育健身、科學探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7年,開工建設了任丘石油礦山公園項目,現已完成博物館主體工程,建成後,將成為世界唯一一個展示古潛山地質地貌和石油形成、開采過程的科學博物館,使任丘的旅遊景觀更加靚麗多彩。
任丘城市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京九鐵路縱貫全境,境內全長35.5公里,途經8個鄉鎮、28個村,並在市區設二級站。境內公路通車里程達1246公里,其中106國道和津保公路縱橫穿越市區,市區形成了七縱七橫的道路格局。在市區北部(京九鐵路與106國道間)建有總面積20平方公里、配套設施完善的省級經濟開發區。郵電通訊發達。擁有裝機容量10.2萬門的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網。2007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1萬戶,其中城市用戶19.9萬戶,農村11.1萬戶;移動通訊電話36.9萬部;互聯網用戶6.4萬戶。全市百戶擁有固定電話118部,百人擁有行動電話46部。電力供應充足。現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站5座,35千伏站18座,2007年全市用電量近19.3億千瓦時。市區有日供水3萬噸的自來水廠1座,建有花園里、明珠新村、梅園新村等30多個配套設施完善的住宅小區。全市有普通小學160所,普通中學66所,職業中學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幼兒園34所;影劇院8個,體育場館6個,文化館2個,圖書館、檔案館各1個;電台1座、電視台3座,有線電視用戶8.9萬戶(包括華北油田),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均達100%;衛生醫療機構61個,病床床位2600張。
任丘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406.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0.1億元,全部財政收入35.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23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03元。農業結構日趨合理,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6%,形成了「雞、鴨、魚、菜」四個主導產業,培育了60個產業化龍頭企業,有12個農產品被評為國家或省名優產品。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強,新上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60個,超億元的14個,是近年來項目最多、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年。民營經濟實力不斷壯大,形成了石化、鋁型材、摩托車、石油鑽采設備製造、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等特色主導產業,民營企業總攤數1.8萬多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認證的企業103家,3C認證企業52家,QS認證企業33家,冠名「河北」以上名稱企業148家。目前,任丘已成為中國鋁型材產業基地和中國三輪摩托車產業基地。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全市有各類規模市場49個,年成交額超億元的10個;各類賓館、飯店2389家,其中五星級賓館1個、四星級賓館2個、三星級賓館1個、二星級賓館2個;商業批發零售網點達1.7萬攤,餐飲網點2290個以上;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1.6億元;大小金融、保險機構184家;全部金融機構年末存款余額202.5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余額134.1億元。任丘先後被國家命名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兩基」教育先進市、幼兒教育先進市、文化先進市、體育先進市、殘疾人工作先進市、廣播電視先進市、愛心獻功臣先進市。任丘的綜合實力從「九五」起一直位居河北「十強」和全國百強縣市。2006年,綜合實力列全國百強縣市第71位。2008年,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列全國百強縣市第42位。
【行政區劃】
任丘市共轄6個鄉(議論堡、青塔、北辛庄、七間房、北漢、於村)、9鎮(出岸、石門橋、莫阝州、梁召、呂公堡、長豐、苟各庄、辛中驛、麻家塢)、2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任丘經濟開發區和雁翎經濟開發區即牛村開發區),共轄413個行政村。
【地理位置】
任丘市位於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帶,處於北緯38°33′-38°57′,東經115°56′-116°26′之間。東至大城界28公里、南至河間界17.5公里、西至高陽界13公里、北至雄縣界25.5公里。總面積1023平方公里,城市規劃區面積88平方公里,現建成區面積25平方公里。北距北京151公里,西南距石家莊201公里,東南距滄州114公里,東北距天津135公里,西距保定66公里。
❸ 》》》》!!!!任丘市算不算是「城市」,那有什麼好玩的,具體說說
任丘是個縣級市.
任丘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京津冀經濟圈,屬環京津、環渤海經濟開放帶,是國務院確定的對外開放市。市區北距北京151公里,東北距天津135公里。市境東與廊坊市文安、大城兩縣相連,南與河間市毗鄰,西與保定市高陽縣接壤,西北與安新縣隔白洋淀相望,北與雄縣相接。全市總面積1023平方公里,東西橫距42.5公里,南北縱距41公里。總人口為79.7萬人,其中任丘市66.4萬人,華北油田13.3萬人。現轄3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6個鄉、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413個行政村。
任丘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籍記載,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巡海使中郎將任丘在此地築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為地名,始有任丘之稱。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開始置縣,隋至唐初兩度置廢,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復置任丘縣,以後歷代沿用。1945年4月30日任丘解放,1958年任丘、文安、大城三縣合並,1961年恢復原縣制。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目前建城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32萬,城市化率達到51.4%,居全省各縣市之首。
任丘古跡較多。有戰國時期燕趙邊界的十二連橋,北宋名將楊六郎的屯兵堡壘,西漢名將李廣的駐扎地,歷史上著名的鄚州、阿陵、謁王、高郭古城遺址,明成祖的樂駕台,清康熙、乾隆的行宮,還有改革開放以後發掘出的前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等。
任丘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神醫扁鵲(秦越人),西漢經學家韓嬰,三國曹魏大將張合阝,明代諫臣屈伸,清代書法家王法良,清代詩人、文學家邊連寶,民國時期體育健將朱恩德,革命詩人李泊,現代詩人遠千里等都是任丘人。任丘又是革命老區,這里有機智靈活的抗日英雄燕秀峰(電影《小兵張嘎》中嘎子的原型),有蘆葦盪中殲日寇的雁翎隊,有地道戰中逞英豪的游擊健兒,也有「牛氏三傑」的壯烈悲歌。朱德、聶榮臻、楊成武、呂正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足跡。
任丘自然資源豐富。共有耕地6.2萬公頃。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氣,國家大型企業華北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華北石化分公司駐在市區,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1985年探明石油儲量9.3億噸,天然氣16億立方米。油田自1976年開發建設以來,最高單井日產原油達5400噸,最高年產量達1733萬噸,為全國原油產量形成第四次增長高峰和年產量上億噸做出了重大貢獻。地熱是任丘的優勢資源,以中低溫地熱開發為主,出口溫度分別為40℃和70℃。
任丘白洋淀旅遊景區聞名中外。素有「北地西湖」和「華北明珠」之稱的白洋淀位於市區西北10公里處,總面積366.6平方公里(任丘轄水域64.8平方公里),正常年份蓄水量達4億立方米,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淀內水產資源豐富,現有魚類31種,盛產鯉、鯽、鱔、鱖、青蝦、河蟹、田雞、田螺及菱角、雞頭米、蓮藕、蘆葦等。淀邊的千里堤如長龍卧波,景色秀麗,妙趣天然。堤外有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大廟」(明、清兩代)的鄚州廟。白洋淀歷史上曾以「白洋夜月、棗林晚渡、長堤煙柳、十里荷香、水月桃花、金沙落照」等六大名景著稱於世,是集觀光游覽、民俗風情、體育健身、科學探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5年,任丘石油國家礦山公園順利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的審批,建成後,將成為世界唯一一個展示古潛山地質地貌和石油形成、開采過程的科學博物館,使任丘的旅遊景觀更加靚麗多彩。
啞叭庄龍山文化遺址
啞叭庄龍山文化遺址(距今約5000年左右),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任丘城3.5公里處,當地俗稱「疙瘩頂」,遺址分布范圍約6萬平方米。啞叭庄遺址面積較大,地勢北高南低,文化層積厚0.2——5米。1989年和1990年春秋兩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同滄州地區文管所聯合組隊,對遺址考古發掘,共發掘面積1300平方米,發現不同時期的灰坑130個,水井7眼,共出土陶器、石器、骨器、角器、蚌器和玉器1300餘件。
三各庄仰韶文化遺址
三各庄仰韶文化遺址(距今約6000年),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七間房鄉三各庄村,東西長約300米,南北寬100米,面積3萬平方米,文化層厚約1——2米,內涵豐富,採集的標本有彩陶,紅陶、磨光陶以及骨器、石器等。該遺址尚未進行考古發掘。
顓頊城
古州城,又名顓頊城,相傳為上古帝王顓頊所築。據《一統志》記載:「顓頊城在鄚州東北三里,顓頊所造,今呼為古州,即古鄚縣城也。」距今有3000年左右,此城為圓形,直徑1.5公里,布局獨特。如今,顓頊城城牆以東南段保存較好,長約1.5公里。
鄚州城
鄚州城位於任丘城北16.5公里,始建於東周時期,歷代修建。其城池雄偉寬闊,呈紗帽形,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1.2公里,城牆為土城,寬約30米,高5米。現存南城門,當地人稱「南閣」,重建於清嘉慶年間,城北部土城牆保存較好,氣勢雄偉,連綿險峻。
阿陵城
阿陵城位於任丘城東北12公里,現陵城村南。據《任丘縣志》記載:「阿陵縣建於西漢,新莽時改為阿陸,屬於涿郡管轄。東漢建武二年,為虎賁中郎將阿陵侯任光的封國。」清邑人龐雪崖有陵城弔古詩:水打周遭雉堞平,村名依舊號陵城。可憐漢主酬功地,蘆葦蕭蕭雁一聲。雲名事往已千秋,衰草黏天憶故侯。唯有漢時明月在,夜來還照廢城頭。
高郭城
高郭城,又名裹角城,在任丘城西北十七里,今趙各庄村北。高郭城,漢置,屬涿郡。漢宣帝地節三年,封河間獻王之子劉瞌為侯國。如今,高郭城遺跡尚存。
謁王城
謁王城,在縣南二十六里,今劉庄村北。謁王城始建於漢代,漢桓帝駕崩,太後使竇武詣河間迎靈帝,率群臣於此朝謁,故得名謁王城。如今,謁王城遺跡尚存。
長豐城
長豐城,在任丘城東北五十里,唐代設置長豐縣,與任丘縣、莫縣俱屬莫州管轄。
❹ 請問任丘在哪啊
任丘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京津冀經濟圈,屬環京津、環渤海經濟開放帶,是國務院確定的對外開放市。市區北距北京151公里,東北距天津135公里。市境東與廊坊市文安、大城兩縣相連,南與河間市毗鄰,西與保定市高陽縣接壤,西北與安新縣隔白洋淀相望,北與雄縣相接。全市總面積1023平方公里,東西橫距42.5公里,南北縱距41公里。總人口為79.7萬人,其中任丘市66.4萬人,華北油田13.3萬人。現轄3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6個鄉、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413個行政村。
任丘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籍記載,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巡海使中郎將任丘在此地築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為地名,始有任丘之稱。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開始置縣,隋至唐初兩度置廢,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復置任丘縣,以後歷代沿用。1945年4月30日任丘解放,1958年任丘、文安、大城三縣合並,1961年恢復原縣制。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目前建城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32萬,城市化率達到51.4%,居全省各縣市之首。
任丘古跡較多。有戰國時期燕趙邊界的十二連橋,北宋名將楊六郎的屯兵堡壘,西漢名將李廣的駐扎地,歷史上著名的鄚州、阿陵、謁王、高郭古城遺址,明成祖的樂駕台,清康熙、乾隆的行宮,還有改革開放以後發掘出的前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等。
任丘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神醫扁鵲(秦越人),西漢經學家韓嬰,三國曹魏大將張合阝,明代諫臣屈伸,清代書法家王法良,清代詩人、文學家邊連寶,民國時期體育健將朱恩德,革命詩人李泊,現代詩人遠千里等都是任丘人。任丘又是革命老區,這里有機智靈活的抗日英雄燕秀峰(電影《小兵張嘎》中嘎子的原型),有蘆葦盪中殲日寇的雁翎隊,有地道戰中逞英豪的游擊健兒,也有「牛氏三傑」的壯烈悲歌。朱德、聶榮臻、楊成武、呂正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足跡。
任丘自然資源豐富。共有耕地6.2萬公頃。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氣,國家大型企業華北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華北石化分公司駐在市區,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1985年探明石油儲量9.3億噸,天然氣16億立方米。油田自1976年開發建設以來,最高單井日產原油達5400噸,最高年產量達1733萬噸,為全國原油產量形成第四次增長高峰和年產量上億噸做出了重大貢獻。地熱是任丘的優勢資源,以中低溫地熱開發為主,出口溫度分別為40℃和70℃。
任丘白洋淀旅遊景區聞名中外。素有「北地西湖」和「華北明珠」之稱的白洋淀位於市區西北10公里處,總面積366.6平方公里(任丘轄水域64.8平方公里),正常年份蓄水量達4億立方米,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淀內水產資源豐富,現有魚類31種,盛產鯉、鯽、鱔、鱖、青蝦、河蟹、田雞、田螺及菱角、雞頭米、蓮藕、蘆葦等。淀邊的千里堤如長龍卧波,景色秀麗,妙趣天然。堤外有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大廟」(明、清兩代)的鄚州廟。白洋淀歷史上曾以「白洋夜月、棗林晚渡、長堤煙柳、十里荷香、水月桃花、金沙落照」等六大名景著稱於世,是集觀光游覽、民俗風情、體育健身、科學探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5年,任丘石油國家礦山公園順利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的審批,建成後,將成為世界唯一一個展示古潛山地質地貌和石油形成、開采過程的科學博物館,使任丘的旅遊景觀更加靚麗多彩。
❺ 從寶坻區到昌黎縣有沒有公共汽車
如果你認為這架飛機是太昂貴了,它是21時55分在株洲坐K1684長沙到福州的火車,大概在9點鍾第二天上午在南平南站下車,坐車到車站入口三明車西站車,然後去到寧化在下午3點左右,運氣好的話,將能夠寧化縣可以考慮在24小時內正確的。 。 。不這樣做,重慶北至廈門的行程,在早晨至三明,住的是一個問題。
❻ 河北任丘的介紹!
任丘市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京津冀經濟圈,屬環京津、環渤海經濟開放帶,是國務院確定的對外開放市。市區北距北京151公里,東北距天津135公里。市境東與廊坊市文安、大城兩縣相連,南與河間市毗鄰,西與保定市高陽縣接壤,西北與安新縣隔白洋淀相望,北與雄縣相接。全市總面積1023平方公里,東西橫距42.5公里,南北縱距41公里。總人口為79.7萬人,其中任丘市66.4萬人,華北油田13.3萬人。現轄3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6個鄉、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413個行政村。
任丘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籍記載,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巡海使中郎將任丘在此地築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為地名,始有任丘之稱。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開始置縣,隋至唐初兩度置廢,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復置任丘縣,以後歷代沿用。1945年4月30日任丘解放,1958年任丘、文安、大城三縣合並,1961年恢復原縣制。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目前建城區面積達4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32萬,城市化率達到51.4%,居全省各縣市之首。
任丘古跡較多。有戰國時期燕趙邊界的十二連橋,北宋名將楊六郎的屯兵堡壘,西漢名將李廣的駐扎地,歷史上著名的鄚州、阿陵、謁王、高郭古城遺址,明成祖的樂駕台,清康熙、乾隆的行宮,還有改革開放以後發掘出的前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等。
任丘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春秋戰國時期神醫扁鵲(秦越人),西漢經學家韓嬰,三國曹魏大將張合阝,明代諫臣屈伸,清代書法家王法良,清代詩人、文學家邊連寶,民國時期體育健將朱恩德,革命詩人李泊,現代詩人遠千里等都是任丘人。任丘又是革命老區,這里有機智靈活的抗日英雄燕秀峰(電影《小兵張嘎》中嘎子的原型),有蘆葦盪中殲日寇的雁翎隊,有地道戰中逞英豪的游擊健兒,也有「牛氏三傑」的壯烈悲歌。朱德、聶榮臻、楊成武、呂正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足跡。
任丘自然資源豐富。共有耕地6.2萬公頃。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氣,國家大型企業華北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華北石化分公司駐在市區,是我國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1985年探明石油儲量9.3億噸,天然氣16億立方米。油田自1976年開發建設以來,最高單井日產原油達5400噸,最高年產量達1733萬噸,為全國原油產量形成第四次增長高峰和年產量上億噸做出了重大貢獻。地熱是任丘的優勢資源,以中低溫地熱開發為主,出口溫度分別為40℃和70℃。
任丘白洋淀旅遊景區聞名中外。素有「北地西湖」和「華北明珠」之稱的白洋淀位於市區西北10公里處,總面積366.6平方公里(任丘轄水域64.8平方公里),正常年份蓄水量達4億立方米,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淀內水產資源豐富,現有魚類31種,盛產鯉、鯽、鱔、鱖、青蝦、河蟹、田雞、田螺及菱角、雞頭米、蓮藕、蘆葦等。淀邊的千里堤如長龍卧波,景色秀麗,妙趣天然。堤外有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大廟」(明、清兩代)的鄚州廟。白洋淀歷史上曾以「白洋夜月、棗林晚渡、長堤煙柳、十里荷香、水月桃花、金沙落照」等六大名景著稱於世,是集觀光游覽、民俗風情、體育健身、科學探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05年,任丘石油國家礦山公園順利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的審批,建成後,將成為世界唯一一個展示古潛山地質地貌和石油形成、開采過程的科學博物館,使任丘的旅遊景觀更加靚麗多彩。
任丘城市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京九鐵路縱貫全境,境內全長35.5公里,途經8個鄉鎮、28個村,並在市區設二級站。境內公路通車里程達1246公里。其中106國道和津保公路縱橫穿越市區,市區形成了七縱七橫的道路格局。在市區北部(京九鐵路與106國道間)建有總面積20平方公里、配套設施完善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郵電通訊發達。擁有裝機容量10.2萬門的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網。2006年末固定電話用戶28.3萬戶,其中城市用戶17.8萬戶,農村10.5萬戶;移動通訊電話29.2萬部;互聯網用戶4.6萬戶。全市百戶擁有固定電話106部,百人擁有行動電話37部。電力供應充足。現有220千伏變電站1座,110千伏站4座,35千伏站19座,2006年全市用電量近21.3億千瓦時。市區有日供水3萬噸的自來水廠1座,建有花園里、明珠新村、梅園新村等30多個配套設施完善的住宅小區。全市有普通小學165所,普通中學66所,職業中學1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2所,幼兒園34所;影劇院8個,體育場館6個,文化館2個,圖書館、檔案館各1個;電台1座、電視台3座,有線電視用戶6.8萬戶(包括華北油田),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均達100%;衛生醫療機構62個,病床床位2334張。
近年來,任丘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2006年,全市生產總值完成364.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53.6億元,全部財政收入32.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1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61元。農業結構日趨合理,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6%,形成了「雞、鴨、魚、菜」四個主導產業,培育了60個產業化龍頭企業,有12個農產品被評為國家或省名優產品。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強,新上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51個,超億元的18個,是近年來項目最多、投資規模最大的一年。民營經濟實力不斷壯大,形成了石油化工、新型建材、交通設備製造、電力器材設備製造、金屬製品、橡膠塑料製品、電子通訊設備製造、建築業、造紙印刷及製品和食品加工等十大特色主導產業,民營企業總攤數近1.8萬家,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認證的企業103家,3C認證企業52家,QS認證企業33家,冠名「河北」以上名稱企業140家。目前,任丘已成為北方最大的鋁型材生產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鏈輪生產基地和重要的三輪摩托車生產製造基地。第三產業發展較快,全市有各類規模市場49個,年成交額超億元的10個;各類賓館、飯店2389家,其中四星級賓館2個、三星級賓館1個、二星級賓館2個;商業批發零售網點達1.7萬攤,餐飲網點2290個以上;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53.2億元;大小金融、保險機構184家;全部金融機構年末存款余額186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余額135.4億元,年末貸款余額34.6億元。任丘先後被國家命名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市、「兩基」教育先進市、幼兒教育先進市、文化先進市、體育先進市、殘疾人工作先進市、廣播電視先進市、愛心獻功臣先進市。任丘的綜合經濟實力從「九五」起一直位居河北「十強」縣市前列,並於2000年首次成為全國百強,2006年列第71位。
❼ 有什麼詳細介紹任丘的網站啊
任丘介紹
任丘市位於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帶。市區北距北京151公里,東北距天津135公里,西距保定66公里,西南距省會石家莊201公里。總面積1023平方公里,東西橫距42.5公里,南北縱距41公里。市境東與廊坊市文安、大城兩縣相連,南與河間市毗鄰,西與保定市高陽縣接壤,西北與安新縣隔白洋淀相望,北與雄縣相接。全市總人口為77萬餘人,其中任丘市63萬餘人,華北油田14萬餘人。現轄3個街道辦事處、9個鎮、6個鄉、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413個行政村。任丘屬環京津、環渤海經濟開放帶,是國務院確定的對外開放縣市之一。
任丘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史籍記載,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巡海使中郎將任丘在此地築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為地名,始有任丘之稱。北齊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開始置縣,隋至唐初兩度置廢,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復置任丘縣,以後歷代沿用。1945年4月30日任丘解放,1958年任丘、文安、大城三縣合並,1961年恢復原縣制。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目前建城區面積近40平方公里、人口30萬,城鎮化水平達43%,被省政府認定為全省唯一達到中等城市規模的縣級市。
任丘古跡較多,有戰國時期燕趙邊界的十二連橋,北宋名將楊六郎的屯兵堡壘,西漢名將李廣的駐扎地,歷史上著名的鄚州、阿陵、謁王、高郭古城遺址,明成祖的樂駕台,清康熙、乾隆的行宮,還有改革開放以後發掘出的前仰韶文化遺址和龍山文化遺址等。
任丘地靈人傑,人文薈萃,人才輩出。春秋戰國時期神醫扁鵲(秦越人),西漢經學家韓嬰,三國曹魏大將張郃,明代諫臣屈伸,清代書法家王法良,清代詩人、文學家邊連寶,民國時期體育健將朱恩德,抗日英雄燕秀峰(電影《小兵張嘎》中嘎子的原型),革命詩人李泊,現代詩人遠千里等都是任丘人。任丘又是革命老區,這里有著名的抗日戰爭時期的雁翎隊、地道戰的革命史跡,有「牛氏三傑」的壯烈悲歌。朱德、聶榮臻、楊成武、呂正操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里留下了足跡。
任丘自然資源豐富。共有耕地6.2萬公頃。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和天然氣,國家大型企業華北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分公司、中國石油華北石化分公司駐在市區,是我國重要的石油生產基地。1985年探明石油儲量9.3億噸,天然氣16億立方米。油田自1976年開發建設以來,最高單井日產原油達5400噸,最高年產量達1733萬噸,為全國原油產量形成第4次增長高峰和年產量上億噸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任丘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任丘旅遊資源豐富。素有「北地西湖」和「華北明珠」之稱的白洋淀位於市區西北10公里處,總面積366.6平方公里(任丘轄水域64.8平方公里),由143個大小不等的淀泊組成,正常年份蓄水量達4億立方米,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淀內水產資源豐富,現有魚類31種,尤以盛產鯉、鯽、鱔、鱖、青蝦、河蟹、田雞、田螺及菱角、雞頭米、蓮藕、蘆葦而聞名。著名的白洋淀「千里堤」(長35公里)在我市境內,景色秀麗,妙趣天然。堤外有曾被譽為「天下第一大廟」(明、清兩代)的鄚州廟。白洋淀歷史上曾以「白洋夜月、棗林晚渡、長堤煙柳、十里荷香、水月桃花、金沙落照」等六大名景著稱於世,是集觀光游覽、民俗風情、體育健身、科學探索等多功能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氣候
按照中國綜合自然區劃,任丘屬於東部季風區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在河北省粗線條氣候區中,任丘屬於冀中平原暖溫半干早復種亞區。大陸性氣候顯著,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多風,涼爽乾燥,回溫快,蒸發大;夏季炎熱濕潤,多雨,高溫天氣時有出現;秋季天睛氣朗,風微涼爽,降溫快,晝夜溫差大;冬季嚴寒少雪,乾燥,伴有寒潮,多刮西北風。
任丘市的年平均氣溫是12.7℃,氣溫年降變化不大,但年較差較大。近年來,年內極端最高氣溫為42.7℃,最低氣溫-23.8℃。一月份平均氣溫-3.9℃,七月份平均氣溫26.8℃。
住宿
任丘酒店
任丘市人民政府招待處貴賓樓
新世紀國際酒店,地址:河北省任丘市會戰道188號
任丘市中鐵賓館
河北任丘源平大酒店
新世紀國際酒店
交通
京九鐵路縱貫全境,境內全長35.5公里,路經8個鄉鎮、28個村,並在市區設二級站。境內公路通車里程達1223公里,居全省之冠。其中106國道和津保公路縱橫穿越市區,市區形成了七縱七橫的道路格局。
美食
任丘熏魚。
湖魚為主體的各種美食和以農家飯菜為主的鄉間風味,味道獨特。
購物
鯉、鯽、鱔、鱖、青蝦、河蟹、田雞、田螺及菱角、雞頭米、蓮藕
❽ 河北任丘這個地方有飛機場嗎
河北的機場:石家莊、秦皇島(軍民合用)、邯鄲、邢台
❾ 有人知道廊坊永清縣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呢(主要:經濟,環境,各方面的發展)呵呵
永清縣位於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帶中心,處於大北京經濟圈的腹地,北距首都70公里,距首都機場80公里;南距天津60公里,距天津新港100公里。縣境東西最寬32公里,南北最長39公里,總面積776平方公里,轄5鄉5鎮386個行政村,總人口37.5萬人。永清縣既得近海開放之利,更占接受京津輻射之先。毗鄰東北、華北兩大工業基地,有著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孕育著廣闊的發展空間。
永清縣春秋時期屬燕國封疆之地。先秦時期屬廣陽郡。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1年),置益昌候國。東漢世祖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廢益昌候國置安次縣。三國至隋屬幽州,為安次、方城二縣地。隋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置通澤縣。唐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置武隆縣。景雲元年(公元710年)改名惠昌縣。唐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取「沙漠永清」之意,改惠昌縣為永清縣至今。「永清」之名始於唐。據清乾隆《永清縣志》記載:唐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為紀念幽州節度使張守珪靖邊之功,取「沙漠永清」之意,將惠昌縣改為永清縣。
今永清地,唐堯之世屬冀州地,虞舜、夏、商、周之世屬幽州地。戰國時期,屬燕國方城縣東境。先秦時期,屬上谷郡。西漢時期為益昌郡地。東漢世祖建武十三年(37年)為渤海安次縣西境.三國魏晉至隋大業初屬幽州,為安次、方城二縣地。隋大業七年(611年)置通澤縣,縣治所在今縣城西五里通澤村。唐如意元年(692年)析安次置武隆縣。唐景雲元年(710年)改名惠昌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更名永清縣屬范陽郡。五代梁唐屬幽州地,晉天福(936年)後人遼,屬南京道幽都府。宋初屬河北路,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屬燕山府文安縣地。金屬燕京析津府永清縣。明初屬北平府,元初屬大都路,明永樂元年(1403年)改屬順天府。康熙二十九年(1609年)隸屬京師順天府南路同知。民國元年(1912年)永清縣隸屬直隸省,民國3年(1914年)10月屬京兆尹特別區,民國17年(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永清縣屬之。民國26年(1937年)3月屬河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28年(1939年)2月屬冀中第五專區,民國30年(1941年)9月永清全部、霸縣大部及安次、固安、宛平諸縣連接地區合屬第三聯合縣,屬冀中區第十一專區。民國33年(1944年)10月撤銷聯合縣,永清縣屬冀中區第十專區,1949年3月,津武縣撤消,將其七區(三聖口一帶)42個村劃歸永清縣。同時,將安次縣五區(別古庄一帶)36個村劃歸永清縣。同年8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通令成立天津專區,永清縣劃歸該專區管轄。1958年10月永清縣並入霸縣,1961年7月恢復永清縣建置,1967年11月屬天津地區,1973年12月屬廊坊地區,1988年9月改屬廊坊市。
永清歷史上曾發生韓信受降、楊業築台、乾隆制詩等史實軼事。在宋遼戰爭時期,永清作為宋遼雙方的毆脫之地(交戰的緩沖地帶),保存了大量的文物古跡和歷史傳說,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宋遼戰爭文化。境內挖掘出分布面積為300平方公里的宋遼古戰道,結構復雜,規模宏大,被專家譽為「地下長城」、「古今奇觀」。有宋將孟良墓地—橫亭鎮遺址、宋軍陣亡將士埋葬地遺址—千人墓」以及與楊家將故事有關的磨齒地迷魂陣、狼城寨遺址、六郎台等。穆桂英大破迷魂陣、降龍木來自彩木營、穆桂英首破東西陣、陣網張與陳各庄、韓昌誤陷泥塘、韓村血戰、血口突圍等歷史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歷經千年而不衰。由於永定河橫穿永清境內,歷史上曾多次泛濫成災,清代乾隆皇帝親自視察河道時,在冰窖村河口留下御制詩碑和回龍亭。此外,境內還保存著唐代石碑、宋代漢軍台、遼代白塔、洪覺禪寺碑、翰林故居等多處文物古跡。
土地資源:永清縣位於永定河口前沖擊平原和扇前窪地低平原的交接地帶,總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地,海拔標高4.6-28米,最高點位於眼兆屯村西南(28米),最低點位於彩木營村南(4.6米)。永清縣土地面積776平方公里,摺合116.4萬畝,土地表層結構絕大部分是永定河近代泛濫物沖擊組成,除少量褐鹽,風沙草甸土以外,大部分為潮土類型,表層質地以永定河故道為出發點呈遠粘近沙分布,永定河故道兩側沙質土占總面積的19.1%;沙質壤土遍布全縣占總面積的43.8%,縣城西南為壤質土,占總面積的36%,縣境南部為粘質土,占總面積的1.5%。
氣候資源:永清縣處於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氣 溫:永清縣年均氣溫11.5度,一月最冷,月均氣溫為-5.4度,七月份最熱,月均氣溫26.2度。降 水 量:全縣年平均降水量為508.7毫米.降水季節分布不均,多集中於夏季 ,6-8三個月降水量可達全年總降水量的70%-80%。日 照:全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740個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2%。
無 霜 期:全縣早霜一般起於10月中下旬,晚霜一般止於4月中下旬,年平均無霜期199天。風 力:本縣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年平均大風44.2天,年均風速2.5-2.83米/秒。水 資 源:永清縣位於海河流域中下游,歷史上是水資源豐沛地區。在60年代以前主要是地上水,之後主要是地下水。永定河流經縣城東北部,只在汛期或用水季節時有水,但河寬而水淺,流時甚短。年均產地表水0.5億立方米。地下水儲存為1億立方米。礦產資源:全縣礦產資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氣和地熱資源。石油天然氣資源方面,共6個油氣田,勘探開發鑽井超過百口,累計產石油百萬噸.每天可供應質優價廉的石油伴生氣30萬方左右,方便清潔,可用於發展精細化工產業。地熱資源方面,永清縣屬牛駝鎮凸起區,已探明地熱井20多口,多分布於縣城西南地區,儲熱層埋藏深度大約在800-2000米,水溫38-80度不等,地溫梯度3-11度/100米.水質多為HCO3--Na至CL-Na型,可用於種植養殖,洗浴及供暖。永清西漢屬涿郡也,東漢屬安次縣也,隋置通澤縣,唐曾名武隆,會昌,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會昌為永清,沿用至今。永清古跡遺址眾多,名人英烈輩出。古跡有漢代的古墓群、遼金時期佛教漢白玉石塔、宋遼時期宋拒遼侵的古戰道、唐代的金輪石幢、元代史氏墓地碑、乾皇帝御詩碑等。傑出人物有出將入相死後封王之史天澤、散家資救民於水火之劉源灝、名畫家司馬綉谷、抗日英雄胡春航、史學大師雷海宗等。
永清農業源遠流長,久負盛名。近年來,全縣上下把農業工作作為「基礎工程、素質工程、細胞工程」來抓,按照「三業並舉(蔬菜、畜牧、林果)、一業立縣(牛羊產業立縣)」的總體思路,用工業化理念謀劃和推進農業,初步形成了以基地帶動市場、市場牽動龍頭、龍頭連接基地的農業發展新格局。
2008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實現縣委十屆三次全會提出的「一年打基礎、三年翻兩番、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奮斗目標的奠基之年。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廊滄高速、京津南通道和廊滄、大廣、涿密高速永清連接線工程即將實施,以及廊坊「大四點」城市發展戰略、「永定國家級電子信息產業基地」規劃啟動等重要戰略機遇,凝神聚力,把握主動,強勢發展,為永清加快崛起夯實基礎。
2008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省委七屆三次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市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按照「打造河北經濟增長極」和「開放興縣、工業立縣、園區強縣」總體要求,緊緊圍繞「發展、惠民、穩定、安全」工作主線,以「一年打基礎、三年翻兩番」為目標,以項目建設、全民創業、城鎮開發、「三農」工作、惠民工程為重點,強力實施「兩帶六區一新城」發展戰略,實現跨越發展,推進加快崛起。
2008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GDP增長12%,達到47.2億元;財政收入增長28%,達到2.22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達到83億元;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0%,達到81億元;入統工業增加值增長28%,達到9.77億元;實際利用外資達到200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5%,達到15.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達到1329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達到5529元。
永清區位優勢獨特。北距首都北京60公里;東距天津50公里;南有京九鐵路津霸聯絡線橫穿而過,並設有客貨兩用站兩處,可直抵廣州、深圳;西距京開公路(106國道)僅5公里;省級公路廊霸、廊涿線貫穿全境,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永清自然資源豐富。境內蘊藏石油、天然氣和地熱資源,現有採油井120多眼,日產原油1200噸,每天有數十萬方天然氣可供利用;地熱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儲量達7億立方米,水溫40--80℃,水質優良;永定河故道區有20萬畝沙荒地資源,具有極大的農業開發價值。永清旅遊資源獨一無二。有古今罕見的宋代「地下長城」古戰道,有華北地區唯一的萬畝林場、草場和平原沙灘戈壁,有唐代石碑、遼代白塔、宋朝漢軍台、清朝回龍碑等多處景點,是賞古、避暑、郊遊、療養的好去處。近年來,我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集中精力上項目」的總體要求,堅定不移推進工業興縣,深入實施「兩環四區一帶」發展戰略,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進程,優化經濟結構,壯大綜合實力。2003年以來,全縣累計引進千萬元以上項目223個,總投資161億元,其中80個項目建成投產,69個項目正在加緊建設。特別是成功引進了31個超億元項目,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三年半所引進項目的數量和投資額分別是上五年的5.5倍和11.3倍。2005年,全縣GDP完成36億元,比2002年增長37.6%,年均遞增11.2%;財政收入完成1.1188億元,比2002年增46.7%,年均遞增13.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9億元,是2002年的2.2倍,年均遞增29.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68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18元,分別比2002年增長26.1%和19.9%,年均遞增8%和6.2%。汽車保有量達1.2萬輛,是2002年的3.2倍;行動電話、固定電話分別達到6萬部、7萬部,是2002年的2.6倍和1.5倍;寬頻上網用戶達4000戶,是2002年的20.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