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炒股開戶 » 和田於田縣td開戶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和田於田縣td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5-20 16:02:33

⑴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於田縣英巴格鄉營業廳怎麼樣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於田縣英巴格鄉營業廳是2006-10-08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於田縣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國有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新疆和田地區於田縣英巴格鄉。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於田縣英巴格鄉營業廳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200MA7763J40Y,企業法人崔武藝,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於田縣英巴格鄉營業廳的經營范圍是:基礎電信業務:在本區域范圍內經營800MHz CDMA第二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CDMA2000第三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和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TD-LTE/LTEFDD);第五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在本區域范圍內經營固定網本地電話業務(含本地無線環路業務)、固定網國內長途電話業務、固定網國際長途電話業務、IP電話業務(限Phone-Phone的電話業務)、衛星國際專線業務、網際網路數據傳送業務、國際數據通信業務、公眾電報和用戶電報業務、26GHz無線接入業務、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增值電信業務;在本區域范圍內經營第二類基礎電信業務中的國內甚小口徑終端地球站通信業務、固定網國內數據傳送業務、用戶駐地網業務、網路託管業務(比照增值電信業務管理)、第一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互聯網數據中心業務、國內互聯網虛擬專用網業務、互聯網接入服務業務;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存儲轉發類業務、國內呼叫中心業務和信息服務業務以及無線數據傳送業務;IPTV傳輸服務:服務內容為IPTV集成播控平台與電視用戶端之間提供信號傳輸和相應技術保障,傳輸網路為利用固定通信網路(含互聯網)架設IPTV信號專用傳輸網路,IPTV傳輸服務在限定的地域范圍內開展;互聯網地圖服務(有效期至2019年12月31日);利用信息網路經營音樂娛樂產品,游戲產品(含網路游戲虛擬貨幣發行),藝術品、演出劇(節)目、表演、動漫產品、從事網路文化產品的展覽、比賽活動;經營與通信及信息業務相關的系統集成、技術開發、技術服務、技術咨詢、信息咨詢、設備及計算機軟硬體等的生產、銷售、安裝和設計與施工;房屋租賃;通信設施租賃;安全 技術防範系統的設計、施工和維修;廣告業務。(涉及許可經營項目,應取得相關部門許可後方可經營)。

通過愛企查查看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於田縣英巴格鄉營業廳更多信息和資訊。

⑵ 請問有沒有馮驥才的俗世奇人片段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泥人張大名叫張明山。咸豐年間常去的地方有兩處。一是東北城角的戲院大觀樓,一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坐在那兒,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的人。去大觀樓要看戲台上的各種角色,去天慶館要看人世間的各種角色。這後一種的樣兒更多。 那天下雨,他一個人坐在天慶館里飲酒,一邊留神四下里吃客們的模樣。這當兒,打外邊進來三個人。中間一位穿得闊綽,大腦袋,中溜個子,挺著肚子,架式挺牛,橫沖直撞往裡走。站在迎門桌子上的「撂高的」一瞅,趕緊吆喝著:「益照臨的張五爺可是稀客,貴客,張五爺這兒總共三位──里邊請!」 一聽這喊話,吃飯的人都停住嘴巴,甚至放下筷子瞧瞧這位大名鼎鼎的張五爺。當下,城裡城外氣最沖的要算這位靠著販鹽賺下金山的張錦文。他當年由於為盛京將軍海仁賣過命,被海大人收為義子,排行老五。所以又有「海張五」一稱。但人家當面叫他張五爺,背後叫他海張五。天津衛是做買賣的地界兒,誰有錢誰橫,官兒也怵三分。 可是手藝人除外,手藝人靠手吃飯,求誰?怵誰?故此,泥人張只管飲酒,吃菜,西瞧東看,全然沒有把海張五當個人物。 但是不一會兒,就聽海張五那邊議論起他來。有個細嗓門的說:「人家台下一邊看戲一邊手在袖子里捏泥人。捏完拿出來一瞧,台上的嘛樣,他捏的嘛樣。」跟著就是海張五的大粗嗓門說:「在哪兒捏?在袖子里捏?在褲襠里捏吧!」隨後一陣笑,拿泥人張找樂子。 這些話天慶館里的人全都聽見了。人們等著瞧藝高膽大的泥人張怎麼「回報」海張五。一個泥團兒砍過去? 只見人家泥人張聽也沒聽,左手伸到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飲酒,眼睛也只瞅著桌上的酒菜,這左手便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比變戲法的劉禿子還靈巧。海張五那邊還在不停地找樂子,泥人張這邊肯定把那些話在他手裡這團泥上全找回來了。隨後手一停,他把這泥團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櫃台結賬。 吃飯的人伸脖一瞧,這泥人張真捏絕了!就賽把海張五的腦袋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他朝著正走出門的泥人張的背影叫道:「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泥人張頭都沒回,撐開傘走了。但天津衛的事沒有這樣完的── 第二天,北門外估衣街的幾個小雜貨攤上,擺出來一排排海張五這個泥像,還加了個身子,大模大樣坐在那裡。而且是翻模子扣的,成批生產,足有一二百個。攤上還都貼著個白紙條,上邊使墨筆寫著: 賤賣海張五 估衣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誰看誰樂。樂完找熟人來看,再一塊樂。 三天後,海張五派人花了大價錢,才把這些泥人全買走,據說連泥模子也買走了。泥人是沒了,可「賤賣海張五」這事卻傳了一百多年,直到今兒個。 ——《泥人張》
《俗世奇人》之泥人張 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已享有很大聲譽。使天津泥人大放異彩、成為民族藝術奇葩的,是「泥人張」的彩塑,它把傳統的捏泥人提高到圓塑藝術的水平,又裝飾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天津「泥人張」藝術的創始人是張長林。 張長林(1826—1906),字明山,後以字行。自幼隨父親從事泥塑製作,練就一手絕技。他只須和人對面坐談,摶土於手,不動聲色,瞬息而成。面目徑寸,不僅形神畢肖,且栩栩如生須眉俗動。「泥人張」彩塑創作題材廣泛,或反映民間習俗,或取材於民間故事、舞台戲劇,或直接取材於《水滸》《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古典文學名著。所塑作品不僅形似,而且以形寫神,達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張」彩塑用色簡雅明快,用料講究,所捏的泥人歷經久遠,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外國人早就以重金購買,「置諸博物館中,供觀賞。」在歷屆展覽會上它都被認為是出類拔萃的作品。日本蘆屋市的一座中國近代藝術館為「天津泥人張彩塑」建立了陳列專室,展出彩塑作品58件。近年來「泥人張」彩塑積極地推動國際間文化藝術的友好交流,成為中外交往的橋梁。 天津「泥人張」彩塑藝術是近代民間發展起來的著名工藝美術流派,這支數代相傳的藝術之花,紮根於古代泥塑藝術的傳統土壤中,再經大膽創新,遂成為今日津門藝林一絕。
馮五爺 馮五爺是浙江寧波人。馮家出兩種人,一經商,一念書。馮家人聰明,腦袋瓜賽粵人翁伍章雕刻的象牙球,一層套一層,每層一花樣。所以馮家人經商的成巨富,念書的當文豪做大官。馮五爺這一輩五男二女,他排行末尾。幾位兄長遠在上海天津開廠經商,早早的成家立業,站住腳跟。惟獨馮五爺在家啃書本。他人長得賽條江鯽,骨細如魚刺,肉嫩如魚肚,不是賺錢發財的長相,倒是舞文弄墨的材料。凡他念過的書,你讀上句,他背下句,這能耐據說只有宋朝的王安石才有。至於他出口成章,落筆生花,無人不服。都說這一輩馮家的出息都在這五爺身上了。馮五爺二十五,父母入土,他賣房地、攜家帶口來到天津衛,為的是投兄靠友,謀一條通天路。他心氣高,可天津衛是商埠,毛筆是用來記帳的,沒人看書,自然也沒人瞧得起念書的。比方說,地上有黃金也有書本,您撿哪樣?別人發財,馮五爺眼熱,腦筋一歪,決意下海做買賣。但此道他一竅不通,干哪行呢?中國人想賺錢,第一個念頭便是開飯館。民以食為天,民為食花錢;一天三頓飯,不吃腿就軟,錢都給了飯館老闆。天津的錢又都在商人手裡,商界的往來大半在飯桌上。再說,天津產鹽,吃菜口重,寧波菜咸,正合口味。於馮五爺拿定主意,開個寧波風味的館子,便在馬家口的鬧市裡,選址蓋房,取名「狀元樓」。擇個吉日,升匾掛彩,燃鞭放炮,飯館開張了。馮五爺身穿藏藍暗花大褂,胸前晃著一條純金錶鏈,中印分頭,滿頭抹油,地道的老闆打扮,站在大廳迎賓迎客,應付八方。念書的人,講究禮節,談吐又好,很得人緣。再說,狀元樓是天津衛獨一家寧波館,海魚河蝦都是天津人解饞的食品,在寧波廚子手裡一做,比活魚活蝦還鮮。故此開張以來,天天坐滿堂,晚上一頓還得「翻台」,上一長,賺錢並不多。馮五爺納悶,天天一把把銀錢,賽一群群鳥飛進來,都落到哪兒去了?往後再瞧帳,喲,反倒出了赤字!一日,一個打寧波幫工來的小伙計,抖著膽子告訴他,廚房裡的雞鴨魚肉,進到客人嘴裡的有限,大多給廚子伙計們截牆扔出去,外邊有人接應。狀元樓有多少錢經得住天天往外扔?馮五爺盛怒之後,心想自己嘛腦袋,《二十四史》背得滾瓜爛熟,能拿這幫端盤子炒菜的沒轍?這就開刀了。除去那個打寧波老家帶來的胖廚子沒動,其餘伙計全轟走,斬草除根換一撥人,還在後院牆頭安裝電網,以為從此相安無事,可帳上仍是赤字,怎麼回事? 又一日,住在狀元樓鄰近一位婆子,咬耳朵對他說,每天後晌,垃圾車一到,一搖鈴鐺,打狀元樓里抬出的七八個土箱子,只有上邊薄薄一層是垃圾,下邊全是鐵皮罐頭、整袋咸魚、好酒好煙。原來內外勾結,用這法兒把東西弄走。這不等於拿土箱子每天往外抬錢嗎?馮五爺趕在一個後晌倒垃圾的時候,上前一查,果然如此。大怒之下,再換一撥人。人是換了,但帳本上的赤字還是沒有換掉。馮五爺不信自己無能。天天到館子瞪大眼珠,內內外外巡視一番,卻看不出半點毛病。文人靠想像過日子,真落到生活的萬花筒里,便是「自作聰明真傻瓜」。狀元樓就賽破皮球,撒氣露風,眼瞅著敗落下來。買賣賽人,靠一股氣兒活著,氣泄了,誰也沒轍。愈少客人,客人愈少;油水沒油,伙計散夥。飯廳有時只開半邊燈了。 馮五爺心裡只剩下一點不服。 再一日,身邊使喚的小僮對他說,外頭風傳,狀元樓里最大的偷兒不是別人,就是那個打老家帶來的胖廚子。據說他偷癮極大,無日不偷,無時不偷,無物不偷,每晚回家必偷一樣東西走,而且偷術極高,絕對查看不出。馮五爺不肯相信,這胖廚子當年給自己父親做飯,胖廚子的父親給自己爺爺做飯,他家的根早扎在馮家了。倘若他是賊,誰還會不是賊? 但是,馮五爺究竟幹了兩年的買賣,看到的假笑比真笑多,聽到的假話比真話多,心裡也多了一個心眼兒了。當日晚上,狀元樓該關燈閉門時候,馮五爺帶著小僮到飯館前廳,搬一把藤椅,撂在通風處,仰面一躺,說是歇涼,實是捉賊。 等了不久,胖廚子封上爐火,打後頭廚房出來,正要回家。他光著腦袋一身肉,下邊只穿一條大白褲衩,趿拉一雙破布鞋,肩上搭一條汗巾,手提一盞紙燈籠。他瞅見老闆,並不急著脫身離去,而是站著說話。那模樣賽是說:「您就放開眼瞧吧! 馮五爺嘴裡搭訕,一雙文人的銳目利眼卻上上下下打量他,心中一邊揣度--這光頭光身,往哪兒藏掖?破鞋裡也塞不了一盒煙呵!燈籠通明雪亮,里頭放點嘛也全能照出來。褲衩雖大,但給大廳里來回來去的風一吹,大腿屁股的輪廓都看得清清楚楚,還能有嘛?是不是搭在肩上那條擦汗的手巾里裹著點什麼?心剛生疑,不等他說,胖廚子已把汗巾從肩上拿下,甩手扔給小僮,說道:「外邊都涼了,我帶這條大毛巾做什麼,煩你給搭在後院的晾衣繩上吧!」說完辭過馮五爺,手提燈籠,大搖大擺走了。 馮五爺叫小僮打開毛巾,里頭嘛也沒有,差點冤枉好人。 可是轉天,這小僮打聽到,胖廚子昨晚使的花活,在那燈籠上。原來插洋蠟的燈座不是木頭的,而是拿一塊凍肉鏇的,這塊肉足有二斤沉!可人家居然就在馮五爺眼皮子底下,使燈照著,大模大樣提走了,真叫絕了! 馮五爺聽罷,三天沒說話,第四天就把狀元樓關了。有人勸他重返文苑,接著念書,他搖頭嘆息。念書得信書。他連念書的人能耐還是不念書的人能耐都弄不清,哪還會有念書的心思?
藍眼之神 古玩行中有對天敵,就是造假畫的和看假畫的。造假畫的,費盡心機,用盡絕招,為的是騙過看假畫的那雙又尖又刁的眼;看假畫的,卻憑這雙眼識破天機,看破詭計,捏著這造假的傢伙沒藏好的尾巴尖兒,打一堆畫里把它抻出來,晾在光天化日底下。這看假畫的名叫藍眼之神。在鍋店街裕成公古玩鋪做事,專看畫。藍眼之神不姓藍,他姓江,原名在棠,藍眼是他的外號。天津人好起外號,一為好叫,二為好記。這藍眼來源於他的近視鏡,鏡片厚得賽瓶底,顏色發藍,看上去真賽一雙藍眼,之神呢,便是人們對它的尊稱。而這藍眼之神的關鍵還是在他的眼上。據說他關燈看畫,也能看出真假;話雖有點玄,能耐不摻假。他這藍眼看畫時還真的大有神道——看假畫,雙眼無神;看真畫,一道藍光。 這天,有個念書打扮的人來到鋪子里,手拿一軸畫。外邊的題簽上寫著「大滌子湖天春色圖」藍眼之神看似沒看,他知道這題簽上無論寫嘛,全不算數,真假還得看畫。他刷地一拉,疾如閃電,露出半尺畫心。這便是藍眼之神出名的「半尺活」,他看畫無論大小,只看半尺。是真是假,全拿這半尺畫說話,絕不多看一寸一分。藍眼之神面對半尺畫,眼鏡片刷地閃過一道藍光,他抬起頭問來者: 「你打算賣多少錢?」來者沒急著要價,而是說:「聽說西頭的黃三爺也臨摹過這幅畫。」黃三爺是津門造假畫的第一高手。古玩鋪里的人全怕他。沒想到藍眼之神聽賽沒聽,又說一遍:「我眼裡從來沒有什麼黃三爺。你說你這畫打算賣多少錢吧。」「兩條。」來者說。這兩條是二十兩黃金。要價不低,也不算太高,兩邊稍稍地你抬我壓,十八兩便成交了。打這天起,津門的古玩鋪都說鍋店街的裕成公買到一軸大滌子石濤的山水,水墨淺絳,蒼潤之極,上邊還有大段題跋,尤其難得。有人說這件東西是打北京某某王府流落出來的。來賣畫的人不大在行,藍眼之神卻抓個正著。花錢不少,東西更好。這么精的大滌子,十年內天津的古玩行就沒現過。那時沒有報紙,嘴巴就是媒體,愈說愈神,愈傳愈廣。接二連三總有人來看畫,裕成公都快成了綢緞庄了。 世上的事,說足了這頭,便開始說那頭。大約事過三個月,開始有人說裕成公那幅大滌子靠不住。初看挺唬人,可看上幾遍就稀湯寡水,沒了精神。真假畫的分別是,真畫經得住看,假畫受不住瞧。這話傳開之後,就有新聞冒出來——有人說這畫是西頭黃三爺一手造的贗品!這話不是等於拿盆臟水往人家藍眼的袍子上潑嗎?藍眼有根,理也不理。愈是不理,傳得愈玄。後來就說得有鼻子有眼兒了。說是有人在針市街一個人家裡,看到了這軸畫的真品。於是,又是接二連三,不間斷有人去裕成公古玩鋪看畫,但這回是想瞧瞧黃三爺用嘛能耐把藍眼的眼蒙住的。向來看能人栽跟頭都最來神兒!裕成公的老闆佟五爺心裡有點發毛,便對藍眼說:「我信您的眼力,可我架不住外頭的閑話,擾得咱鋪子整天亂哄哄的。咱是不是找個人打聽打聽那畫在哪兒。要真有張一模一樣的畫,就想法把它亮出來,分清楚真假,更顯得咱高。」藍眼聽出來老闆沒底,可是流言閑語誰也沒轍,除非就照老闆的話辦,真假一齊亮出來。人家在暗處鬧,自己在明處贏。 佟老闆打來尤小五。尤小五是天津衛的一隻地老鼠,到處亂鑽,嘛事都能叫拿耳朵摸到。他們派尤小五去打聽,轉天有了消息。原來還真的另有一幅大滌子,也叫《湖天春色圖》,而且真的就在針市街一個姓崔的人家!佟老闆和藍眼都不知道這崔家是誰。佟老闆便叫尤小五引著藍眼去看。藍眼不能不去,待到了那家一看,眼鏡片刷刷閃過兩道藍光,傻了!真畫原來是這幅。鋪子里那幅是假造的!這兩幅畫的大小、成色、畫面,全都一樣,連圖章也是仿刻的。可就是神氣不同——瞧,這幅真的是神氣!他當初怎麼打的眼,已經全然不知。此時面對這畫,真恨不得鑽進地里去。他二十年沒錯看過一幅。他藍眼簡直成了古玩行里的神。他說真必真,說假准假,沒人不信。可這回一走眼,傳了出去,那可毀了。看真假畫這行,看對一輩子全是應該的,看錯一幅就一跟頭栽到底。他沒出聲。回到店鋪跟老闆講了實話。裕成公和藍眼是連在一塊的,要栽全栽。佟老闆想了一夜。有了主意,決定把崔家那軸大滌子買過來,花大價錢也在所不惜。兩幅畫都攥在手裡,哪真哪假就全由自己說了。但辦這事他們決不能露面,便另外花錢請個人,假裝買主,跟隨尤小五到崔家去買那軸畫。誰料人家姓崔的開口就是天價。不然就自己留著不賣了。買東西就怕一邊非買,一邊非不賣。可是去裝買主這人心裡有底,因為來時黃老闆對他有話「就是砸了我鋪子,你也得把畫給我買來」。這便一再讓步,最後竟花了七條金子才買到手,反比先前買的那軸多花了兩倍的錢還多。待把這軸畫拿到裕成公,佟老闆舒口大氣,雖然心疼錢,卻保住了裕成公的牌子。他叫伙計們把兩軸畫並排掛在牆上,徹底看個心明眼亮。等畫掛好,藍眼上前一瞧,眼鏡片刷刷刷閃過三道光。人竟賽根棍子立在那裡。萬事大吉下的怪事就在眼前——原來還是先前那幅是真的,剛買回來的這幅反倒是假的!真假不放在一起比一比,根本分不出真假——這才是人家造假畫的本事,也是最高超的本事!可是藍眼長的一雙是嘛眼?肚臍眼?藍眼差點一口氣閉過去。轉過三天,他把前前後後的事情縷了一遍,這才明白,原來這一切都有是黃三爺在暗處做的圈套。一步步叫你鑽進來。人家真畫賣得不吃虧,假畫賣得比天高。他忽然想起,最早來賣畫的那個書生打扮的人,不是對他說過「黃三爺也臨摹過這幅畫」嗎?人家有話在先,早就說明白這幅畫有真有假。再看打了眼怨誰?看來,這位黃三爺不單沖著錢來的,乾脆說是沖著自己來的。人家叫你手裡攢著真畫,再去買他造的假畫。多絕!等到他明白了這一層,才算明白到家,認栽到底!打這兒起,藍眼捲起被袱卷兒離開了裕成公。自此不單天津古玩行他這號,天津地面也瞧不見了的影子。有人說他得一場大病,從此躺下,再沒起來。栽得真是太慘了! 再想想看,他還有更慘的——他敗給人家黃三爺,卻只見到黃三爺的手筆,人家的面也沒叫他見過呢!所幸的是,他最後總算想到黃三爺的這一手。死得明明白白。
好嘴楊巴 津門勝地,能人如林,此間出了兩位賣茶湯的高手,把這種稀鬆平常的街頭小吃,幹得遠近聞名。這二位,一位胖黑敦厚,名叫楊七;一位細白精明,人稱楊八。楊七楊八,好賽哥倆,其實卻無親無故,不過他倆的爹都姓楊罷了。楊八本名楊巴,由於「巴」與「八」音同,楊巴的年歲長相又比楊七小,人們便錯把他當成楊七的兄弟。不過要說他倆的配合,好比左右手,又非親兄弟可比。楊七手藝高,只管悶頭製作;楊巴口才好,專管外場照應,雖然里里外外只這兩人,既是老闆又是伙計,鬧得卻比大買賣還紅火。 楊七的手藝好,關鍵靠兩手絕活。 一般茶湯是把秫米面沏好後,捏一撮芝麻灑在浮頭,這樣做香味只在表面,愈喝愈沒味兒。楊七自有高招,他先盛半碗秫米面,便灑上一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面,沏好後又灑一次芝麻。這樣一直喝到見了碗底都有香味。 他另一手絕活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鐵鍋炒過,再拿擀麵杖壓碎。壓碎了,裡面的香味才能出來。芝麻必得炒得焦黃不糊,不黃不香,太糊便苦;壓碎的芝麻粒還得粗細正好,太粗費嚼,太細也就沒嚼頭了。這手活兒別人明知道也學不來。手藝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此中道理跟寫字畫畫差不多。 可是,手藝再高,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到了需要逢場作戲、八面玲瓏、看風使舵、左右逢源的時候,就更指著楊巴那張好嘴了。 那次,李鴻章來天津,地方的府縣道台費盡心思,究竟拿嘛樣的吃喝才能把中堂大人哄得高興?京城豪門,山珍海味不新鮮,新鮮的反倒是地方風味小吃,可天津衛的小吃太粗太土:熬小魚刺多,容易卡嗓子;炸麻花梆硬,弄不好硌牙。琢磨三天,難下決斷,幸虧知府大人原是地面上走街串巷的人物,嘛都吃過,便舉薦出「楊家茶湯」;茶湯粘軟香甜,好吃無險,眾官員一齊稱好,這便是楊巴發跡的緣由了。 這日下晌,李中堂聽過本地小曲蓮花落子,饒有興味,滿心歡喜,撒泡熱尿,身爽腹空,要吃點心。知府大人忙叫「楊七楊八」獻上茶湯。今兒,兩人自打到這世上來,頭次里外全新,青褲青褂,白巾白襪,一雙手拿鹼面洗得賽脫層皮那樣干凈。他倆雙雙將茶湯捧到李中堂面前的桌上,然後一並退後五步,垂手而立,說是聽候吩咐,實是請好請賞。 李中堂正要嘗嘗這津門名品,手指尖將碰碗邊,目光一落碗中,眉頭忽地一皺,面上頓起陰雲,猛然甩手「啪」地將一碗茶湯打落在地,碎瓷亂飛,茶湯潑了一地,還冒著熱氣兒。在場眾官員嚇懵了,楊七和楊巴慌忙跪下,誰也不知中堂大人為嘛犯怒? 當官的一個比一個糊塗,這就透出楊巴的明白。他眨眨眼,立時猜到中堂大人以前沒喝過茶湯,不知道灑在浮頭的碎芝麻是嘛東西,一準當成不小心掉上去的臟土,要不哪會有這大的火氣?可這樣,難題就來了—— 倘若說這是芝麻,不是臟東西,不等於罵中堂大人孤陋寡聞,沒有見識嗎?倘若不加解釋,不又等於承認給中堂大人吃臟東西?說不說,都是要挨一頓臭揍,然後砸飯碗子。而眼下頂要緊的,是不能叫李中堂開口說那是臟東西。大人說話,不能改口。必須趕緊想轍,搶在前頭說。 楊巴的腦筋飛快地一轉兩轉三轉,主意來了!只見他腦袋撞地,「咚咚咚」叩得山響,一邊叫道:「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道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後一定痛改前非!」說完又是一陣響頭。 李中堂這才明白,剛才茶湯上那些黃渣子不是臟東西,是碎芝麻。明白過後便想,天津衛九河下梢,人情練達,生意場上,心靈嘴巧。這賣茶湯的小子更是機敏過人,居然一眼看出自己錯把芝麻當做臟土,而三兩句話,既叫自己明白,又給自己面子。這聰明在眼前的府縣道台中間是絕沒有的,於是對楊巴心生喜歡,便說: 「不知者當無罪!雖然我不喜歡吃碎芝麻(他也順坡下了),但你的茶湯名滿津門,也該嘉獎!來人呀,賞銀一百兩!」 這一來,叫在場所有人摸不著頭腦。茶湯不愛吃,反倒獎巨銀,為嘛?傻啦?楊巴趴在地上,一個勁兒地叩頭謝恩,心裡頭卻一清二楚全明白。 自此,楊巴在天津城威名大震。那「楊家茶湯」也被人們改稱做「楊巴茶湯」了。楊七反倒漸漸埋沒,無人知曉。楊巴對此毫不內疚,因為自己成名靠的是自己一張好嘴,李中堂並沒有喝茶湯呀!
蘇七塊
蘇七塊 蘇大夫本名蘇金散,民國初年在小白樓一帶,開所行醫,正骨拿環,天津衛掛頭牌,連洋人賽馬,折胳膊斷腿,也來求他。 他人高袍長,手瘦有勁,五十開外,紅唇皓齒,眸子賽燈,下巴兒一綹山羊須,浸了油賽的烏黑鋥亮。張口說話,聲音打胸腔出來,帶著丹田氣,遠近一樣響,要是當年入班學戲,保準是金少山的冤家對頭。他手下動作更是「干凈麻利快」,逢到有人傷筋斷骨找他來,他呢?手指一觸,隔皮截肉,里頭怎麼回事,立時心明眼亮。忽然雙手賽一對白鳥,上下翻飛,疾如閃電,只聽「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覺疼,斷骨頭就接上了。貼塊膏葯,上了夾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來,一準是鞠大躬謝大恩送大匾來了。 人有了能耐,脾氣准格色。蘇大夫有個格色的規矩,凡來瞧病,無論貧富親疏,必得先拿七塊銀元碼在檯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則決不搭理。這叫嘛規矩?他就這規矩!人家罵他認錢不認人,能耐就值七塊,因故得個挨貶的綽號叫做:蘇七塊。當面稱他蘇大夫,背後叫他蘇七塊,誰也不知他的大名蘇金散了。 蘇大夫好打牌,一日閑著,兩位牌友來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遠的牙醫華大夫請來,湊上一桌。玩得正來神兒,忽然三輪車夫張四闖進來,往門上一靠,右手托著左胳膊肘,腦袋瓜淌汗,脖子周圍的小褂濕了一圈,顯然摔壞胳膊,疼得夠勁。可三輪車夫都是賺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塊銀元?他說先欠著蘇大夫,過後准還,說話時還哼喲哼喲叫疼。誰料蘇大夫聽賽沒聽,照樣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憂或驚或裝作不驚,腦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過去,使手指指門外,蘇大夫眼睛仍不離牌。「蘇七塊」這綽號就表現得斬釘截鐵了。 牙醫華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說去撒尿,離開牌桌走到後院,鑽出後門,繞到前街,遠遠把靠在門邊的張四悄悄招呼過來,打懷里摸出七塊銀元給了他。不等張四感激,轉身打原道返回,進屋坐回牌桌,若無其事地接著打牌。 過一會兒,張四歪歪扭扭走進屋,把七塊銀元「嘩」地往檯子上一碼。這下比按鈴還快,蘇大夫已然站在張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張四的胳膊放在檯子上,捏幾下骨頭,跟手左拉右推,下頂上壓,張四抽肩縮頸閉眼呲牙,預備重重挨幾下,蘇大夫卻說:「接上了。」當下便塗上葯膏,夾上夾板,還給張四幾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葯面子。張四說他再沒錢付葯款,蘇大夫只說了句:「這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兒的牌各有輸贏,更是沒完沒了,直到點燈時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臨出門時,蘇大夫伸出瘦手,攔住華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後,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銀元里取出七塊,往華大夫手心一放。在華大夫驚愕中說道: 「有句話,還得跟您說。您別以為我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這規矩不能改!」 華大夫把這話帶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沒琢磨透蘇大夫這話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兒里欽佩蘇大夫這事這理這人。

⑶ 芍葯花是根生的還是什麼的,怎麼種植啊

人工栽培

繁殖方法

芍葯傳統的繁殖方法是用:分株、播種、扦插、壓條等方法繁殖,其中以分株法最為易行,被廣泛採用。播種法僅用於培育斷品種、生產嫁接牡丹的砧木和葯材生產。觀賞品種的快速繁殖,是一項急待解決的課題,一直寄希望於組織培養,國內外都進行了許多工作,至今雖有進展,但距實際應用尚有相當距離。


分株法

分株法是芍葯最常用的繁殖方法,芍葯產區的苗木生產,基本採用此法繁殖。其優點有三:一是比播種法提早開花,播種苗4~5年開花,而分株苗隔年即可開花;二是分株操作簡便易行,管理省工,利於廣泛應用;三是可以保持原品種的優良性狀。缺點是繁殖系數低,三年生的母株,只能分3~5個子株,很難適應和滿足現代化大生產及不斷飛速增長的國內外花卉市場的需要。這一直是困擾芍葯苗木生產的一大難題。


1.分株時間

芍葯的分株,理論上講,從越冬芽充實時到土地封凍前均可進行。但適時分株栽植,地溫尚高,有利於根系傷口的癒合,並可萌發新根,增強耐寒和耐旱的能力,為次年的萌芽生長奠定基礎。不可過早分株,以免發生秋發現象,影響翌年的生長發育;亦不宜過遲分株,其時地溫已不能滿足芍葯發根的需要,以致次年新株生長不良;若遲至春天分株栽植,芽萌發出土,因春季氣溫漸高、空氣溫度小,蒸騰量大,分株後根系受傷,不能正常吸收水分和養分,造成斷株生長十分衰弱,甚至死亡,所以我國農諺有「春分分芍葯,到老不開花」之說。芍葯分株適期一般較牡丹為早,荷澤的農諺「七月芍葯,八月牡丹(指農歷月份)」,是說在菏澤,從8月底芍葯就可以分株了,直至9月下旬(處暑至秋分)。而揚州在9月下旬到11月上旬分株。分株苗經三四年生長又可再次分株。年久不分,會因根系老朽,植株生長衰弱,開花不良。


2.分株方法

分株時細心挖起肉質根,盡量減少傷根,挖起後,去除宿土,削去老硬腐朽處,用手或利刀順自然縫隙處劈分一般每株可分3~5個子株,每子株帶3~5個或2~3個芽;母株少而栽植任務大時,每子株也可帶1~2芽,不過恢復生長要慢些,分株時粗根要予以保留。若土壤潮濕,芍葯根脆易折,可先晾一天再分,分後稍加陰干,蘸以含有養分的泥漿即可栽植。 在園林綠地中,芍葯栽植多年,長勢漸弱急待分栽,又不能因繁殖影響花期時遊人觀賞,可用就地分株的方法,用鍬在芍葯株旁挖一深穴,露出部分芍葯根,然後,用利鏟將芍葯株切分,盡量減少對原株的震動,取出切分下來的部分,進行分株栽植,方法同上一般以切下原株的一半為宜。挖出的深穴,可加人適量肥料摻土壓實。也可以用隔行分栽或隔株分栽的方法,這樣,可在不影響景觀的前提下,分株復壯,只是要連續分株2~3年而已。但是,因為芍葯忌連作,隔行或隔株分栽的方法,不可連續應用,否則病蟲害發生嚴重,生長不良,甚至死亡率大為增加。

芍葯作葯用栽培時,芍葯產區多用芍頭分株繁殖,秋天挖出母株,將粗根全部切下葯用,而將帶芽的芍頭作為繁殖材料。首先去除無芽和病腳的芍頭,將芍頭切分成塊狀,每塊帶壯芽2~3個,芍頭厚2厘米,過厚主根不壯,多分叉,過薄則養分不足。最好隨切分,隨栽植,若不能及時栽植,不要切分,芍頭可沙藏備用。宜於8月上旬到9月下旬栽植。


3.分株後管理

栽植深度以芽入土2厘米左右為宜,過深不利於發芽,且容易引起爛根,葉片發黃,生長也不良,過淺則不利於開花,且易受凍害,甚至根莖頭露出地面,夏季烈日暴曬,導致死亡。如果分株根叢較大(具3~5芽),第二年可能有花,但形小,不如摘除使植株生長良好。根從小的(2~3芽),第二年生長不良或不開花,一般要培養2~5年。


播種法

芍葯的果實為蓇葖,每個蓇葖含種子1-7粒。待種子成熟,蓇葖開裂,散出種子。各地果實成熟期不一,如黑龍江省牡丹江在9月上旬、山東荷澤在8月下旬、河南洛陽在8月上中旬、江蘇揚州在8月下旬前後。種子宜采後即播,隨播種時間延遲,種子含水量降低,發芽率下降。種子有上、下胚軸雙重休眠特性,播種後秋天的土壤溫度使種子的下胚軸解除休眠狀態,胚根發育生根。當年生根情況愈好,則來年生長愈旺盛;若播種過遲,地溫不能解除下胚軸休眠,不能生很,則第二年春天發芽率大大降低。秋天播種生根後,經過冬天長時間的低溫,可解除上胚軸的休眠。翌年春天氣溫上升,濕度適宜時,胚芽出土。

因為芍葯園藝品種播種產生的後代性狀要發生分離,不能保持原品種的優良性狀,所以播種法不能用於品種苗株的繁殖。


  1. 種子採收

當蓇葖果變黃時即可採收,過早種子不成熱,過晚種皮變黑、變硬不易出苗。果實成熟有早有晚,要分批採收,果皮開裂散出種子,即可播種,切勿曝曬種子,使種皮變硬,影響出苗。如果不能及時播種,可行沙藏保濕處理,但必須於種子發根前取出播種。


2.播種時間

芍葯須當年采種即及時播種,如荷澤地區於8月下旬至9月下旬播種,若遲於9月下旬,則當年不能生根,次年春天發芽率會大大降低;而且,即使出苗,因幼苗根系不發達,難於抵抗春季的乾旱,容易死亡。所以,荷澤幾次進行春播試驗,均告失敗。


3.播種方法

種子處理:播種前,要將待播的種子除去癟粒和雜質,再用水選法去掉不充實的種子。芍葯種子種皮雖較牡丹薄,較易吸水萌芽,但播種前若行種子處理,則發芽更加整齊,發芽率大為提高,常達80%以上。方法是用50℃溫水浸種24小時,取出後即播。


整畦播種:播種育苗用地要施足底肥,深翻整平若土壤較為濕潤適於播種,可直接做畦播種;若墒情較差,應充分灌水,然後再做畦播種。畦寬約50厘米,畦間距離30厘米,種子按行距6厘米、粒距3厘米點播;若種子充足,可行撤播,粒距不小於3厘米;播後用濕土覆蓋,厚度約2厘米。每666.7平方米用種約50千克,撒播約100千克。播種後蓋上地膜,於次年春天萌芽出土後撤去。也可行條播,條距40厘米,粒距3厘米,覆土5~6厘米;或行穴播,穴距20~30厘米,每穴放種子4~5粒,播後堆土10~20厘米,以利防寒保墒。於次年春天萌芽前耙平。[4]


其它繁殖方法

1.扦插法選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圃地做扦插床,床土翻鬆後,鋪15厘米厚的河沙,河沙要用0.5%的高錳酸鉀消毒。扦插基質也可用蛭石或珍珠岩。在床上搭高1.5米的遮陽棚,據長春等地的經驗,以7月中旬截取插穗扦插效果最好。插穗長10~15厘米。帶兩個節,上一個復葉,留少許葉片;下一個復葉,連葉柄剪去,用濃度為500×10~1000×10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溶液速蘸處理後扦插,插深約5厘米,間距以葉片不互相重疊為准。插後澆透水,再蓋上塑料棚。據觀察,基質溫度28~30℃,濕度50%時生根效果最好。扦插棚內保持溫度20~25℃,濕度80%~90%,則插後20~30天即可生根,並形成休眠芽。生根後,應減少噴水和澆水量,逐步揭去塑料棚和遮陽棚。扦插苗生長較慢,需在床上覆土越冬,翌年春天移至露地栽植。


2.根插法利用芍葯秋季分株時斷根,截成5~10厘米的根段,插於深翻並平整好的溝中,溝深10~15厘米,上覆5~10厘米厚的細土,澆透水即可。


3.壓條法春天將萌芽出土不久的嫩芽,穿過花盆的盆孔,引入口徑15~20厘米的花盆內,隨生長逐漸填土,保持盆土濕潤,到夏天即可生根,入冬前剪斷盆下的莖,就形成一棵盆栽的芍葯。

4.現代組織培養方法植物組織培養即植物無菌培養技術,是根據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論,利用芍葯離體的器官、組織或細胞(如根、莖、葉等),在無菌和適宜的人工培養基及光照、溫度等條件下,誘導出愈傷組織、不定芽、不定根,最後形成與母體遺傳性相同的完整的植株。這種技術又被稱為克隆技術,達到快速繁殖的目的,具有廣泛應用的價值。

田間管理

芍葯栽培有觀賞栽培、葯用栽培、無土栽培、促成和抑制栽培、切花栽培等,分述於下。

1.用地要求

栽植地選用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處,要求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砂質城土。在鹽鹼較重的地段種植,需要換土;在地勢較低處種植,要築高台,應有充足的清潔的灌概水源。芍葯忌連作。大田栽培一般每3~4年輪作一次,否則長勢減弱,病蟲危害嚴重。因土地局限不能按時輪作時,要於栽植前1-2個月進行保深翻。深度60~100厘米,每666.7平方米可施腐熟糞干1500~2000千克或200~250千克的餅肥,切記不可施用沒有腐熟的生肥。


2.栽植適期

不論播種苗還是分株苗的定植,在菏澤均為8月下旬(處暑)至9月下旬(秋分),在揚州為9月下旬(秋分)至11月上旬(立冬)。一般都結合分株進行。


3.栽植規格

庭園觀賞栽培株行距可用1米×1米,栽植點可呈「品字形」排列,這樣栽植可以均勻合理地利用土地,利於植株的勻稱生長,但田間操作有時不便為便於田間管理和觀察記載,常用橫豎成行的「方塊形」排列方式。栽植穴的規格,深度約35cm,上口直徑18cm,挖坑要上窄下寬,觀賞栽培繁殖時不去粗根,葯用栽培使用去根後的催根苗(浙江東陽作法),穴裸25厘米左右。若直接用去根後的芍頭栽位,深度還可淺些。


4、栽植方法

穴底施以腐熟的糞干或餅肥。與底土摻勻。栽前芍葯苗用甲基托布津700倍液加甲基異柳磷1000倍液的混合液處理,以防病蟲危害。手持芍葯苗,使根疏展地放於穴中,當填土至半坑時,抖動並上提苗株,使根系與土壤結合緊密。苗株上提高度,以芽與地面相平為准,經澆水土坑下沉,正好為適宜的栽植深度。栽植過深,芽不易萌發出土,即使出苗,生長發育也不旺盛;栽植過淺,根莖露出地面,夏季受日光曝曬,易導致死亡。最後填土至穴滿,搗實,上堆10厘米左右的土堆,以防寒保墒,也起標志和保護作用。視土壤墒情,若土壤濕潤,栽後可不澆水,一般應栽後即灌水。


5.田間管理

(1)扒土平畦:在前一年秋天,栽植時堆的土堆,必須在芍葯嫩芽出土前及時扒平,平整畦面,以利澆水和田間管理。若操作晚了,扒土會傷及嫩芽;若不扒土,會造成嫩芽基部衰弱,影響生長。


(2)中耕除草:在整個生長季節,要經常中耕除草,在葉幕完全覆蓋地面前和花期前後要深耕;開花後要淺耕,一般情況下,每年應中耕除草10次左右。


(3)施肥:芍葯喜肥,少有過肥之害。特別是花蕾透色及孕芽時,對肥分要求更為迫切,除栽植時施用基肥外,根據芍葯不同發育時期對肥分的要求,每年可追肥3次。春天幼苗出土展葉後,可施「花肥」,目的是促使植株茁壯生長,為花蕾發育和開花補充大量肥分。為及時補肥多用速效肥,注意要適當加大磷鉀肥的成分。開花後,大量消耗體內的養分,又要進行花芽分化和芽體發育,可施「芽肥」,此時是否有充足的肥分及時補給,直接關繫到來年開花和生長的質量,仍施以速效肥,入冬前結合越冬封士,可施「冬肥」,以長效肥為主,多用充分腐熟的堆肥、廄肥,或用腐熟的餅肥及復合肥料。


追肥施用方法有穴施、溝施和普施3種。一二年生幼苗,因根系不發達,常採用株間穴施或行間溝施的方法,穴與溝的深度約15厘米,將肥料施於其中,用土蓋上,三年生以上的植株,多採用普施法,將肥料撒勻後,結合中耕除草,深鋤鬆土,使之與土壤混勻。一二年生幼苗,每666.7平方米可追施餅肥或麻醬渣(製取麻醬後的醬液)150~200千克,或糞肥1500千克,三年生以上的植株,每666.7平方米可用餅肥或麻醬渣200~250千克,或用糞肥2000~2500千克。


(4)澆水:芍葯根系發達,入土很深,能從土壤深層吸收水分;根肉質不耐水濕,所以不需像露地草花那樣經常澆水,但過分乾燥,也對生長不利,開花小而稀疏,花色不艷。可見,適度濕潤是芍葯正常生長所必需的生態條件,因此在干早時仍需適時澆水,尤以開花前後和越冬封土前,要保證充分的灌水。降大雨時要特別注意及時排水,以免根系受害。


(5)摘側蕾:芍葯除莖頂著生主蕾外,莖上部葉腋有3~4個側蕾,為使養分集中,頂蕾花大,在花蕾顯現後不久,摘除側蕾。為防止頂蕾受損,可先留1個側蕾,待頂蕾膨大,正常發育不成問題時,再將預留的側蕾摘去。所以花農有「芍葯打頭(去側蕾),牡丹修腳(去腳芽)」的診語。巧妙地應用主、側蕾花期的差異,可適當延長芍葯的觀賞期,可在同一品種(側蕾可正常開花的品種)中選一部分植株,去除主蕾,留1個側蕾開花,則花期可延後數日。


(6)立支柱:芍葯花梗較軟,除少數株型矮壯,除單瓣型、荷花型和金蕊型等花瓣數較少的品種外,多數品種開花時花頭側垂,甚至整個植株側伏,為保持良好的觀賞效果,在花蕾透色後,要設立支柱往,使花梗直伸,花頭挺立,花姿優美,常用兩種支柱形式:其一,單柱式,多用於花朵特大而莖較軟的品種,綁扎時,用細竹插人花莖背部土內,然後用塑料繩或麻繩呈「8」字形,將花莖上部距花頭6~8厘米處綁扎於支柱上,不可緊綁於花莖頂部,以免花頭僵硬,有失美觀。其二,竹圈式,用於一般品種,將鬆散的株叢用竹圈圍攏起來,這時圍攏起來的花莖間互相依扶而挺立,可根據株叢的大小,調節竹圈的大小,一般用兩層竹圈,下層小、上層大,每個竹圈用3或4根插在土中的小竹桿綁扎固定。以上兩種形式可根據情況配合使用。


(7)設置遮陽防雨棚:芍葯花期適逢炎熱多雨季節,在花期可設置遮陽防雨棚,遮去強、降低濕度、免受雨水侵襲,以提高觀賞效果和延長觀賞期。棚高2.5米,上覆遮陽網和塑料薄膜。設棚可延長花期8~10天。


(8)剪除殘花:花後,除留種植株外,及時剪除殘花,以免徒耗營養。


(9)剪除地上部分、澆凍水、封土越冬:10月下旬以後,地上莖葉逐漸變黃枯乾。此時應剪除枯葉、掃除枯葉,集中深埋,避免病蟲害的再次傳播危害。然後,冬天土壤封凍前澆透水,施肥,堆土保墒、防寒越冬。


葯用栽培

芍葯常用於葯用栽培,其根是傳統中葯材.將根皮刮掉.名為「白芍」;一些野生的芍葯組植物,如川赤芍(P. vitchii)、草芍葯(P. obovata)等,一般葯用時不颳去根皮,稱為「赤芍」。兩者皆入葯但葯效不同。


葯用栽培與觀賞栽培相近,但也有其不同之處。其栽植株行距50厘米X 40厘米或50厘米×35厘米,即每666.7平方米栽植3000~3500株。可穴栽或溝栽。栽植苗為分株苗或三年生的播種苗,若為分株苗,新株帶芽不宜過多,可用帶1~3個芽有2條根的;若用帶1個芽有1條根的,每穴可栽2株。帶芽過多,會使地上部分枝葉徒長,影響根系生長。葯用栽培目的是養好根,使根發育快而生長充實。植株顯蕾即將之全部摘除,不令發育開花,使養分集中於根的生長。摘蕾最好在晴天無露水時進行,摘蕾後噴等量式波爾多液1次,可減少病菌感染。


從芍葯植株上取下芍根後,去掉須很,按粗細不同分級,經煮沸攪拌,取出根觀察,不到1分鍾水跡即全部風干為適期(一說取出根,根表皮不附水珠時為適期),立即取出浸於冷水中,約浸半小時以上,用玻璃片、小刀等颳去根皮,洗凈,晾乾。最好不要在烈日下曝曬,以免外皮變成紅褐色,要經半個月左右的晾曬,粗根需時多些,細用則短些。在晾根過程中,晾曬幾天,收攏一起悶一二天,使之返潮,然後再晾曬,直至根斷開呈粉白色,敲之有聲,即可分級包裝,待售。通常按根徑大小分為3級:一級品,根徑4厘米以上,二級品,2~4厘米,三級品,2厘米以下。都要求外皮光滑,白帶粉色,粗細均勻。一般1千克鮮很可得0.5千克干白芍。經3年續培,每666.7平方米約產鮮根900千克,製得白芍450千克(菏澤)。浙江東陽製取白芍是先去根皮,再行煮制,具有地方特色的方法,但葯效是相同的。


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又稱水培,就是根據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元素,配製成營養液,用之進行植物栽培的技術。盆花的出口,在國際花卉市場上必須採用無土栽培的形式,以防病蟲害的傳播。因為它節水節肥、清潔衛生、病蟲害少、產品質量好、管理省工,應用日益廣泛。


  1. 品種選擇

大多數芍葯品種對營養液栽培均表現良好,都優於一般土壤栽培。適於無土裁培的品種有:「紫蝶獻金」、「烏龍捧盛」、「硃砂盤」、「楊妃出浴」,和「硯池漾波」等。


2.基質配製

芍葯為肉質根系,對基質的要求是透氣性、保肥、保水性好。可用蛭石、珍珠岩、陶粒和樹皮等為基質,使用混合基質,效果更好。其配合的比例如蛭石、珍珠岩、樹皮按1:1:1的比例配合;蛭石、珍珠岩、陶粒按1:1:1配合;或蛭石、珍珠岩按1:1配製等。在我國南方,可加用一些地方性的基質,如炭化稻殼等。


3.栽培形式

有盆栽和槽栽兩種形式,盆栽視芍葯植株大小,選用相應口徑的花盆,可用瓦盆,通氣性能好,利於植株生長,但重量大,管理使用不便;常用塑料盆,外形美觀,重量輕,使用管理方便;但通氣性差。栽植時,盆底鋪一層陶粒,以利排水,然後栽入芍葯苗株,填進混合基質,表面可加一層陶粒,避免澆水時基質濺出。槽栽,可用水泥或磚砌成長方形的栽培槽面長軸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寬約80~120厘米,長200~300厘米,深度為42厘米,槽內鋪塑料薄膜,填入40厘米厚的栽培基質,以40厘米×40厘米的株行距栽入苗株,可栽2~3行。栽植時間與大田栽植時間相同。


4.營養液配製

北京林業大學王越英等通過對牡丹栽培土壤營養狀況的分析和對牡丹在不同生長時期營養含量的側定,配製了適應3個不同生長時期的營養液配方:其一,在夏季到入冬前使用,作用是促芽保根;其二,是開花前使用,含磷較高,促使開花美、大;其三,在花後使用,起到全面補肥的作用。這對芍葯無土栽培營養液的配製有很高的參考價值。營養液的礦物質元素含量應在0.1%~0.4%之間。


5.灌溉系統

有以下幾種灌溉方法:

(1)重力灌溉設施:常用於一般的生產栽培,設置較為簡單,投資少,管理方便,使用效果好。栽培槽寬度為200厘米,可安裝4條滴灌帶。營養液貯液罐的大小由栽培槽面積大小而定,一般貯液罐高於栽培槽抽表面150~200厘米即可。借液休的高差產生的重力作用通過滴灌管將營養液軸送到植株根部。

(2)動力灌溉設施:多用於大面積的無土栽培。將上述設施中營養液的輸送,由重力輸送改為動力輸送。加人電泵為輸送動力。

(3)微管噴灌設施:採用敷設打有很多微孔的塑料管在床面上,將營養液噴灌於栽培床上。

(4)滲管灌溉設施:將特製的滲管埋人2~10厘米的基質中,使營養液不斷向外滲透,既可節水,又灌溉均勻,操作也十分方便。

病蟲防治

芍葯病害

芍葯病害主要有芍葯灰霉病、芍葯褐斑病、芍葯紅斑病。


芍葯蟲害

1、金龜子

害蟲種類與被害情況:危害芍葯的金龜子有多種,如縣黑絨鰓金龜子、蘋果麗金龜子、黃毛鰓金龜子等,其成蟲危害芍葯葉片和花;幼蟲蠐螬,蟲體近圓筒形,彎曲成「C」字形,乳白色,頭黃褐色,有胸足3對,無腹足。取食芍葯根部,造成的傷口,又為鐮刀菌的侵染創造了條件,導致根腐病的發生。


2.介殼蟲

(1)害蟲及被害情況:介殼蟲又名蚧。危害芍葯的介殼蟲有數種,如吹棉蚧、日本蠟蚧,長白盾蚧、桑白盾蚧、芍葯圓蚧、矢尖盾蚧等。

介殼蟲吸食芍葯的體液,使植株生長衰弱,枝葉變黃.


(2)防治方法

①加強檢疫,嚴防引入帶蟲苗木

②保護和利用天敵.

③抓住卵的盛孵期噴葯,剛孵出的蟲體表面尚未披蠟,易被殺死,

可噴40%氧化樂果1000~15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劑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000~2000倍液。噴葯要均勻,全株都要噴到.在蠟殼形成後噴葯無效.

④用呋喃丹液澆灌根際,植株吸收葯劑,蟲體吸食植株體液後毒殺。

⑤發現個別枝被介殼蟲危害時,可用軟刷刷除,或剪去蟲害枝燒毀。


3.蚜蟲

(1)危害情況芍葯常見有蚜蟲危害。當春天芍葯萌發後,即有蚜蟲飛來危害,吸食葉片的汁液,使被害葉捲曲變黃,幼苗長大後,蚜蟲常聚生於嫩梢、花梗、葉背等處,使花苗莖葉捲曲婆縮,以至全株枯萎死亡。

(2)發生規律:蚜蟲在高溫乾燥條件下,繁殖快,危害嚴重。蚜蟲1年可繁殖數代以至二三十代.蚜蟲分泌蜜汁,可使被害株莖葉生理活動受阻;同時其蜜汁又是病菌的良好培養基,常引發煤污病等;蚜蟲還能傳播病毒病。

(3)防治方法

①清除越冬雜草.

②保護和利用天敵,天敵主要有異色瓢蟲、七星瓢蟲、黃斑盤瓢蟲、龜紋瓢蟲、食蚜蠅和草蛉等。

③噴灑40%樂果乳劑1000~1500倍液,或80%敵敵畏1500~2000倍液,或50%滅蚜松乳劑1000~1500倍液。

芍葯栽培要點

按每百斤沙質壤土加30斤肥再加2-3斤過磷酸鈣的比例充分拌勻,再噴水堆漚1-2月。庭院種植也必須提前在冬季挖穴。

「春分分芍葯,到老不開花」已為多年實踐所證明。芍葯的栽植和分株繁殖的最佳時期是九月下旬到十月上旬,在這段時間內既不要提前,更不能推後。芍葯是深根花卉,要選擇深盆栽植,家庭養花一般應選擇直徑30cm,深40cm-50cm的深盆為好,每盆栽2-3株為宜,要講究栽培技術,先鋪3cm-5cm的煤渣作濾水層,再填15cm-20cm備好的盆土,再將種苗分散直立於盆中,理順根系,再填盆土,邊填土邊輕壓,使根系與土壤充分結合,填土高度以超過根芽頂端4cm-5cm為好。澆透定根水,放於通風向陽處養護。

當早春根芽出土時要結合澆水,輕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稀薄液肥,加速營養生長。到四月中旬芍葯進入蕾期,這時由營養生長為主轉入以生殖生長為主。從現蕾到開花大約有一個月左右時間,在此期間可追施1-2次復合肥(2斤肥兌100斤水),噴施2-3次0.2%的磷酸二氫鉀肥液,以促進花大色艷。花期過後,要及時剪去凋謝的花朵,減少體內營養消耗。同時要追施一次以氮肥為主的液肥,加速根部幼芽的生長。冬季,芍葯進入休眠狀態,對水分需求量減少,只要土壤保持有墒就行,但必須結合中耕鬆土埋施適量腐熟的餅肥或廄肥,以補充土壤消耗的養分,為明年春季壯苗打好基礎。[5]

⑷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象曰:見龍在田,德施普也。這個應該是什麼樣的卦

這句爻辭敘述的是人們敲鼓舞龍隆重歡迎大人物到來的場面。

【乾】九二見⑴龍⑵在⑶田⑷,利⑸見大人⑹。

【譯】九二看到舞龍並敲大鼓的活動正在持續進行,很快就會看見君主到來。

注釋:⑴「見」看見,看到。《禮記·大學》:「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⑵「龍」可舉起來舞動的假龍。《周易·坤·上六文言》:「陰疑於陽,必戰。為其嫌於無陽也,故稱龍焉。」(稱:舉。《史記·周本紀》:「稱爾戈,比爾干,立爾矛,予其誓。」稱龍:舉龍。)

⑶「在」助詞。表示行為動作的持續或情況的存在。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詩之二:「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

⑷「田」鼓名。一種大鼓。《詩經·周頌·有瞽》:「應(小鼓)田縣(即「懸」)鼓,鞉(小鼓,樂器)磬柷(打擊樂器)圉(通『敔』樂器名)。」

⑸「利」快,敏捷。《荀子·勸學》:「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⑹「大人」指在高位者,如王公貴族。(王公:天子與諸侯。)《史記•孟子荀卿列傳》:「王公大人初見其術,懼然顧化,其後不能行之。」

【乾】九二 象曰 見龍在田,德⑴施⑵普⑶也。

【譯】象「看到舞龍並敲大鼓的活動正在持續進行,」是君主有仁愛之心對國內的窮人全部都給予財物補助。

注釋:⑴「德」善行;仁愛;仁政。《尚書·盤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實德於民,至於婚友,丕乃敢大言,汝有積德。」

⑵「施」給予。施捨。(給窮人財物。)《左傳·昭公十九年》:「王施捨不倦。」

⑶「普」普遍,全面。(全部。)《孟子·萬章下》:「普天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