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庫縣支行怎麼樣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庫縣支行是1989-03-21注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國有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法庫鎮興法路24號。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庫縣支行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10124823110016J,企業法人許聳岩,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庫縣支行的經營范圍是:許可經營項目:辦理人民幣存款、貸款、結算業務;辦理票據貼現;代理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兌付、銷售政府債券;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結匯、售匯;國際結算;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實物黃金買賣業務;個人黃金買賣業務;實物白銀交易業務;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的其他業務。 一般經營項目:無(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庫縣支行更多信息和資訊。
『貳』 沈陽失業保險金領取程序
說下吧,我剛剛申領了,首先到單位,單位好像要把檔案發到對應區的勞動局,然後有一個回單,叫什麼名字我忘了,就是一個小紙條,告訴你在幾號以前去勞動局辦理,上邊寫著要帶的證件,
帶著身份證,二張寸照,和一張新開戶的商業銀行玫瑰卡,那個紙條,到所在區的勞動局,把紙條給他,他會給你發回一個綠色的回執,拿著這個綠色的回執,到自己戶口所在街道的社保科,領失業證,並登記,然後拿著失業證回勞動局蓋章,就行了。(對了,再帶一張一寸照片,貼到失業證上,)
之後每個月街道規定日期到街道簽字,就會每月發失業保險金了,打到銀行卡里,好像一個月四百多。
我也是剛剛辦完,還沒收到第一個月的失業金。
祝盡快找到新工作。。。也祝福我自己,,:)
忘了說了,還讓帶一個自己的名章,,,我帶了,不過一直也沒用上,還是帶著吧,以免白跑。
『叄』 沈陽的名勝古跡有哪些
沈陽是遼寧省省會,是我國東北地區第一大城市和我國重工業基地,素有「東方魯爾」的美譽。沈陽市政治、軍事、金融、外交機構林立,駐有沈陽軍區、中國人民銀行沈陽分行、民航東北管理局、東北電監會、沈陽鐵路局、東北電網有限公司等中央直屬機構,以及美、俄、朝、日、韓、法等六國總領事館。
沈陽現轄十區一市三縣,總面積13308平方公里,市區面積3830平方公里。總人口1000餘萬人(包括外來和流動人口),市區人口600萬人。2007年國內生產總值為3073.9億元人民幣。
沈陽市是全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資源豐富多彩。名勝古跡有新樂遺址博物館、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大墓、葉茂台遼墓、福陵、昭陵、沈陽故宮、和永安石橋等。新樂遺址是我國北方新石器時代較早的一處母系氏族公社聚居部落遺址,距今已有7200多年。鄭家窪子青銅短劍大墓位於沈陽市於洪區,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墓群。葉茂台遼墓群位於法庫縣,是遼悉相蕭義及其家族的墓群。沈陽故宮是除北京故宮外我國僅存的一座皇宮建築群,具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的宮殿。福陵和昭陵是聞名遐邇的「關外三陵」中的兩個,是具有中國古代建築特色和濃郁民族風格的帝王陵寢,福陵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孝慈高皇後的陵墓;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極和孝瑞文皇後的陵墓,而且是清入關前留下的三個陵寢中規模最大的一個。永安橋位於於洪區,是沈陽市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清初石築拱橋。
沈陽是建國初期國家重點建設起來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全國重工業基地之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沈陽的工業門類已達到142個,現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033家,地區生產總值2240多億元。近年來,沈陽市委、市政府以振興沈陽老工業基地為主線,堅持改革開放和工業立市方略,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步伐加快,外資和民營經濟迅速成長壯大;城市發展空間和產業布局得到拓展優化;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化工醫葯等產業初具規模,已成為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科技創新能力和企業研發能力不斷提高,形成了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和企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明顯加快,軟環境建設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沈陽經濟和社會長足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沈陽經濟和社會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在此同時,沈陽先後獲得「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的稱號,連續兩年進入全國百強城市前十名,並躋身國內十大最具競爭力城市行列。
在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的今天,面對全面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戰略機遇,沈陽市政府正式確定,到2010年把沈陽建成全國裝備製造、東北地區商貿物流和金融三大中心,成為遼寧乃至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重要增長極。沈陽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工業基礎及科技實力,完善的市場體系和發達的交通網路必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具吸引力的投資地區之一。
【旅遊資源】
2004年共接待來自148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旅遊者27.3萬人次,增長48.4%。實現旅遊外匯收入1.43億美元,增長29.1%。
故宮
沈陽故宮是除北京故宮外,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存的第二大完整的宮殿建築群,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沈陽故宮始建於1625年,建成於1636年,是清太祖和清太宗皇太極的皇宮。全部建築90多所、300餘間,佔地6萬平方米。以崇政殿為核心、大清門——清寧宮為中軸線,可將故宮分為東、中、西三路。
北陵
北陵公園(昭陵),是大清第二代開國君主皇太極與孝端文皇後的陵墓,是清代皇陵和現代園林完美結合的游覽勝地,面積332萬平方米。北陵建於1643年,內有隆恩殿、寶城、寶頂、月牙城、大明樓、大碑樓、方城、隆恩門、大紅門、石牌坊等建築,規模宏大,建築雄偉。北陵公園以其古老歷史、神秘皇陵和園林景觀,成為鑲嵌在沈城大地上的璀璨明珠。
東陵
東陵(福陵)是清太祖及其皇後葉赫納喇氏的陵基,佔地500餘公頃。東陵始建於1629年,1651年基本建成,後經順治、康熙、乾隆多次修建,形成了完整的陵基建築群。陵內有庄嚴的正紅門,有生動的石獅、石虎、石馬等,有著名的108蹬台階,有方城、隆恩殿、東西配殿、大明樓、寶頂等建築。東陵的建築嚴謹,雕刻精細,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
新樂遺址
新樂遺址是距今7200多年前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早期的一處母系氏族公社聚居村落遺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煤精製品、古房址等。其中出土的「木雕鳥」是沈陽地區出土年代最久的珍貴文物,也是世界上唯一保存最久遠的木雕工藝品。
南關天主教堂
南關天主教堂始建於1878年,坐北朝南,為歐洲哥特式建築,兩個鍾塔高45米,堂內由24根石柱支撐,結構別致,一次可容納1000餘人做禮拜。
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
棋盤山國際風景旅遊開發區位於沈陽東北部,景區山巒起伏、溪谷迂迴、水域遼闊、林木蔥郁、泉水叮咚、鳥語花香,是一處集秀美自然景色和歷史人文景觀於一體的風景名勝區。景區以春天的綠、夏天的景、秋天的楓、冬天的雪著稱。除秀美的自然風光,景區還有高句麗山城遺址、南天門、仙人洞、媽媽石、點將台、向陽寺、鳥林等聞名遐邇的人文景觀。棋盤山冰雪大世界更是沈城冬季旅遊中的一個熱點。沈陽國際棋牌競技中心因舉辦多次國際棋類賽事而聞名於世。還有沈陽森林野生動物園、休閑體育廣場、大洋山森林公園等已成為人們娛樂休閑、回歸自然的理想場所。
古隕石
沈陽古隕石分布在沈陽東南部168平方公里范圍內,其中最大的一塊位於東陵區李相鎮滑石台山,長160米,寬54米,高42米,重約200萬噸,是世界上最大的古隕石。它形成於45億年前,19億年前隕落,堪稱天賜瑰寶,舉世無雙。
怪坡
怪坡位於新城子區帽山西麓,面對曠野,背依群山,是一條西高東低的斜坡,坡長百餘米,寬20餘米,在此坡上會產生奇妙現象,即各種車輛到此下坡不開(蹬)不走,而上坡不開(蹬)會自然向坡上滑行,堪稱「華夏一絕」在怪坡,還有響山、嗡頂、沈陽虎園、卧龍禪寺等旅遊景點。
森林野生動物園
沈陽森林野生動物園為國家級森林野生動物園,坐落於沈陽棋盤山國家旅遊風景區內,佔地240萬平方米。動物園園林景觀由日本東京瀨戶內造園株式會社會風景堂設計。園區由野生放養車行觀賞區、籠養步行觀賞區和湖濱游樂場組成。其中,野生放養車行觀賞區佔地區150萬平方米,由虎山、熊坳、狼谷、獅嶺、亞洲動物草原、非洲動物草原、水禽湖等七個區組成,展出來自亞洲、非洲的珍奇動物近百種3000餘只。
張氏帥府
「張氏帥府」又稱「大帥府」、「少帥府」,是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及其長子,著名愛國將領張學良的官邸和私宅。
還有世博園.
『肆』 沈陽什麼地方好玩哪好吃的多哪買東西比較方便呵呵
1、故宮、張帥府、中街這3個地方基本離的很近,你可以選擇在沈陽市大南邊門的那條街上選擇一下旅社,因為附近有個慈恩寺,附近的旅社就比較多,而且都便宜,什麼樣的也都有,最普遍的就是20元一晚上。
2、北陵離中街公交車時間是40分鍾左右,從中街直接有到北陵的車,打車也就30元。
3、世博園在沈陽東面,離市內遠些,從中街新瑪特門口直接坐168,終點就是世博園,車費5元/人,世博園的門票現在是成人35元,大學生30元/人,從中街到世博園正常公交車時間是1個半小時。
4、你可以選擇住在大南邊門,白天玩,晚上去北陵,晚上北陵挺熱鬧,還不要門票,但是看不見殿里的東西了。晚上公交車也方便,晚上10點之前都沒問題。都有車到中街。
5、綜合來看還是住在大南街比較好,晚上還可以去中街溜達溜達,不錯不錯。
方案二、
1、晚上下車後直接打車到故宮的如家快捷酒店,把住的問題解決。那個就點離中街也近。
2、早上從酒店坐168(站點在中街新瑪特門前)坐到終點下車,就到了世博園,門票是成人35,裡面的游樂設施另收費。大概能玩到下午4點左右吧,返回沈陽市裡。你說的植物園和世博園是一個地方。
3、返回市內後先吃個飯,休息一下,再去五里河公園,看看夜景,五里河公園晚上比早上好看。到那也沒什麼玩的,晚上去西塔完玩夜生活,那的韓國人多,KTV什麼的都不錯。
4、第二天去故宮、張氏帥府、遼寧省博物館、中街玩玩去,都離你住的地方不遠,有的走10分鍾就到了。晚上也可以去中街玩玩的。
5、第三天去棋盤山玩,但是也遠,也得坐168到棋盤山去時間得掌握好,要不趕不上回來的車啊。
6、為什麼世博園和棋盤山不一天,因為世博園一天都玩不玩,而且棋盤山爬完山很累的。
7、你可以考慮從把第二天和第三天對調一下,這樣就不怕時間不夠了。第二天的那些景點都在市內,所以時間能掌握住。
『伍』 求沈陽歷史及現今人口 經濟 文化發展情況
到這看吧
沈陽市公民公共服務網
http://www.shenyang.gov.cn/
點擊「今日沈陽」
比我要說的還全呢
『陸』 沈陽的海拔是多少
全市最高海拔高度為447.2米,在法庫縣境內;最低海拔高度為5.3米,在遼中區於家房鎮。沈陽東部為低山丘陵,中西部是遼闊平原。由東北向西南傾斜,平均海拔30-50米。
沈陽位於遼河平原中部,東部為遼東丘陵山地,北部為遼北丘陵,地勢向西、南逐漸開闊平展,由山前沖洪積過渡為大片沖積平原。
地形由北東向南西,兩側向中部傾斜。最高處是新城子區馬剛鄉老石溝的石人山,海拔441米;最低處為遼中區於家房的前左家村,海拔5米。市內最高處在大東區,海拔65米;最低處在鐵西區,海拔36米。皇姑區、和平區和瀋河區的地勢,略有起伏,高度在41.45米之間。
沈陽東陵區多為丘陵山地;新城子區北部有些丘陵山地,往南逐漸平坦;蘇家屯區除南部有些丘陵山地外,大部份地區同於洪區一樣,都是沖積平原。
新民市、遼中區的大部分地區為遼河、渾河沖積平原,有少許沼澤地和沙丘,新民市北部散存一些丘陵。全市低山丘陵的面積為1020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2%。山前沖洪積傾斜平原分布於東部山區的西坡,向西南漸拓。
沈陽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北、東南部,屬遼東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遼河、渾河沖積平原,地勢由東向西緩緩傾斜。
(6)沈陽法庫縣外匯開戶擴展閱讀
沈陽,簡稱「沈」,別稱盛京、奉天,是遼寧省省會、副省級市、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和科技創新中心。
全市下轄10區、2縣,代管1縣級市,面積1.29萬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9.1萬人,城鎮化率80.55%,是環渤海以及東北唯一的特大城市。
沈陽位於中國東北亞的地理中心、遼寧中部,是中國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沈陽聯勤保障中心駐所,地處東北亞經濟圈和環渤海經濟圈的中心,東北振興以及輻射東北亞國際航運物流中心。
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通往關東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一帶一路」向東北亞、東南亞延伸的重要節點。
沈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素有「一朝發祥地,兩代帝王都」之稱。長期是東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中國最重要的以裝備製造業為主的重工業基地,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的美譽。
沈陽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 。2017年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排第13位。
全市國家A級旅遊景區100家,旅行社222家,星級飯店96家。全年旅遊總收入583.7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國內旅遊收入562.8億元,增長13.2%,外匯收入3.44億美元,增長4.0%;
接待國內外旅遊者6401.1萬人次,增長11.9%,其中,國內旅遊者6333萬人次,增長12.0%,入境旅遊者68.1萬人次,增長5.4%。全市在建旅遊項目96個,當年投資108億元。
沈陽十景:福陵疊翠、御苑松濤、渾河晚渡、塔灣夕照、柳塘春雨、道院秋風、神碑幻影、陡山霽雪、鳳樓觀塔、萬泉垂釣。
『柒』 沈陽經濟怎麼樣有多少人口
2006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0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萬人。在總人口中,市區人口499.9萬人,縣(市)人口203.7萬人;農業人口248.6萬人,非農業人口454.6萬人。
沈陽市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認真貫徹中共沈陽市委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速推進老工業基地振興步伐,著眼於實現「兩個不低於」和「三大目標」,深入開展「開放年」活動,取得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面進步,實現了「十一五」的良好開局。
一、經濟發展
經濟總量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82.5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35.2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1137.7億元,增長22.1%;第三產業增加值1209.6億元,增長13.1%。三次產業結構由2005年的6.1:43.5:50.4調整為5.5:45.8:48.7。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539億元,增長18.8%,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62%,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全市完成地方財政收入236.4億元,比上年增長30.3%,佔地區生產總值的9.5%,高出上年0.8個百分點。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75.8億元,增長27.3%。地方財政支出330.1億元,增長31.6%。其中,農業支出10.6億元,增長22.5%;科技支出7.5億元,增長42.5%;教育支出33.8億元,增長21.7%;社會保障支出46.8億元,增長25.2%;城市維護費支出39.0億元,增長35.6%。
農業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3億元,比上年增長2.1%。其中,種植業產值 95.3億元,林業產值 6.0億元,畜牧業產值121.0億元,漁業產值13.5億元。
全市農作物播種面積59.4萬公頃。糧食總產量321.4萬噸;水果產量11.8萬噸,增長6.5%;蔬菜產量271.5萬噸,增長13.6%。
全年完成造林面積2.56萬公頃,增長3.5%;植樹4262.4萬株。肉類總產量76.3萬噸,增長8.4%;禽蛋產量45.8萬噸,增長7.8%;牛奶產量28.8萬噸,增長35.7%。
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251.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8%。農用化肥施用量(折純)17.7萬噸,地膜覆蓋面積達到3.4萬公頃。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新成就。創建農民科技研修基地100個;擁有現代農業示範基地36個,其中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8個;各類富民經濟小區發展到3780個;蔬菜保護地面積3.93萬公頃,花卉生產基地54個;千元高效田面積達到16萬公頃;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81個,其中省級以上的27個,年銷售額317億元,較上年增長31%;各類規范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368個。全市耕地已全部通過環境質量檢測,無公害生產基地面積達18.9萬公頃,增長10.5%;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產品138個,獲得無公害產地認證399個;擁有綠色食品138個,有機食品3個。
主要農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增長(%)
糧食及大豆 萬噸 321.4 -6.2
#水稻 萬噸 105.2 17.0
玉米 萬噸 197.9 -14.6
小麥 萬噸 1.9 3.4
大豆 萬噸 5.2 -33.7
油料 萬噸 3.5 5.7
蔬菜 萬噸 271.5 13.6
主要畜禽產品、水產品生產情況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增長(%)
肉類總產量 萬噸 76.3 8.4
#豬牛羊肉 萬噸 47.5 13.9
牛奶產量 萬噸 28.8 35.7
禽蛋產量 萬噸 45.8 7.8
生豬出欄數 萬頭 409.8 13.1
牛出欄數 萬頭 57.1 36.7
羊出欄數 萬只 68.0 4.0
豬年末存欄數 萬頭 250.4 10.6
牛年末存欄數 萬頭 55.1 13.3
羊年末存欄數 萬只 57.1 -5.7
水產品 萬噸 16.2 8.2
工業
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008.2億元,比上年增長24.6%。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929.3億元,增長32.5%。其中,重工業增加值671.9億元,增長34.7%;輕工業增加值257.4億元,增長27.0%。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68.1億元,增長19.5%;股份制企業實現增加值419.9億元,增長35.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實現增加值286億元,增長36.7%。機械裝備、汽車及零部件、醫葯化工、IT產品、農副產品加工、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和航空航天器製造業等八大優勢產業實現增加值758.6億元,增長34.3%,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81.6%。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419.7億元,增長45.2%。工業出口產品交貨值189.4億元,增長40.5%。工業擁有市級以上名牌產品196種,其中,國家級名優產品11種,省級名優產品94種。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81.8億元,增長50.1%;利潤總額74.4億元,增長64.7%;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67.2%,比上年提高23.7個百分點;工業產品產銷率為97.4%。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增長(%)
汽車 輛 266605 92.7
#中華轎車 輛 63298 783.3
寶馬轎車 輛 25808 165.1
汽車發動機 萬千瓦 2870 85.8
金屬切削機床 台 80681 18.2
#數控機床 台 15216 50.2
礦山設備 噸 106989 -5.9
水泥設備 噸 22250 4.1
蓄電池 萬千伏安時 180 28.9
輸送機械 萬米 21.2 71.4
變壓器 萬千伏安 4613 28.2
彩色電視機 萬台 272 33.8
化學原料葯 噸 34758 4.0
輪胎外胎 萬條 363 12.9
鋁材 噸 45854 35.5
皮鞋 萬雙 3191 9.9
啤酒 千升 606427 13.5
液體乳 萬噸 47.1 62.1
軟飲料 萬噸 118.2 22.0
味精 萬噸 5.2 12.0
建築業
建築業實現增加值129.5億元,比上年增長6.0%。資質等級以上企業完成施工產值 391.3億元,增長19.7%;施工面積 3031萬平方米,增長13.6%;竣工面積1408萬平方米,增長 11.8%;按施工產值計算的全員勞動生產率 13萬元/人,比上年提高6.6%。
固定資產投資和房地產業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790.3億元,比上年增長31.3%。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701.1億元,增長31.9 %;農村固定資產投資89.2億元,增長22%。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國有經濟投資384.7億元,增長14.4%;外商及港澳台經濟投資299.5億元,增長35.2%;民間投資1106.1億元,增長37.3%。從產業分布看,第一產業完成投資37.3億元,增長 51.2%;第二產業完成投資716.3億元,增長37.7%;第三產業完成投資1036.7億元,增長26.7%。三次產業投資結構由2005年的1.8:38.2:60調整為2:40:58。完成工業投資694.3 億元,增長 36.1%,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2005年的37.4%上升至38.8%。全市新增固定資產1045.1億元,比上年增長20.9%。
全年城鎮開(復)工建設的3000萬元以上項目1692個,完成投資1330.5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814個,完成投資1022.2億元。建成投產的3000萬元以上項目682個。國電康平發電有限公司電廠一期工程、沈陽石蠟化工有限公司的50萬噸/年催化熱裂解制乙烯等一批工業重大項目相繼開工,沈陽機床搬遷改造、13萬噸丙烯酸等項目建成投產。沈陽地鐵一號線及延長線工程進展順利,完成投資16.6億元,地鐵二號線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奧體中心體育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沈西、沈北開發大道、沈鐵大道順利竣工通車。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538.3億元,增長30.2%。房屋施工面積3456萬平方米,增長11.4%;房屋竣工面積1185.3萬平方米,增長12.1%。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1243.8萬平方米,增長 24.9%,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面積1150.6萬平方米,增長 23.6%;商品房銷售額419.9億元,增長 32.3%,其中商品住宅銷售額366.4億元,增長30%。
交通運輸、郵政和信息傳輸業
全年完成貨物運輸總量17552萬噸,比上年增長10.7%。其中,鐵路846萬噸,剔除玉米轉化減少糧食運量因素,增長7.8%,鐵路貨運中集裝箱發運量增長26%,鋼鐵發運量增長28.8%,工業機械發運量增長12%;公路貨運量16700萬噸,增長11.2%;民用航空貨運量6.3萬噸,增長10.1%。完成旅客發送量9598萬人次,增長11.2%。其中,鐵路3096萬人次,增長7.3%;公路6152萬人次,增長13.3%;民用航空350萬人次,增長12.7%。
年末全市民用汽車保有量47.9萬輛,比上年末增長25.1%。其中,載客汽車31.1萬輛,載貨汽車9.3萬輛。年末私人汽車保有量28萬輛,增長48.2%。
沈陽與國際29個城市、國內37個城市(地區)通航。沈陽機場航線達到83條,其中,國際航線34條,國內航線49條。運輸飛機起降4.8萬架次,增長13.6%;機場旅客吞吐量534萬人次,增長17.2%。
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43.9億元,比上年增長25.1%。其中,郵政業務總量5.7億元,增長11.6%;電信業務總量138.2億元,增長25.7%。固定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29萬門,比上年增長18.9%。城鄉固定電話用戶374萬戶,增長3.3%,其中城鄉住宅電話用戶322萬戶。行動電話交換機總容量達到539萬戶,新增100萬戶;行動電話用戶已達412萬戶,新增64萬戶。國際互聯網路登記注冊用戶達到83.4萬戶,其中寬頻接入用戶65.9萬戶,增長33.1%。固定電話普及率為53部/百人,行動電話普及率為58部/百人。
國內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48.7億元,比上年增長14.6%。按商品用途劃分,食品零售額392.9億元,增長14.9%;服裝零售額230.8億元,增長14.1%;日用品零售額425億元,增長14.6%。據對限額以上貿易企業統計,汽車零售量6.8萬輛,增長15.7%;數碼相機6.2萬台,增長92.5 %;行動電話89.6萬部,增長17.2 %;房間空調器10 萬台,增長42.6 %;攝像機4.2萬台,增長61.0 %。
全市處於營業狀態的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綜合超市和專業超市54家,其中10000平方米以上超市40家。連鎖店鋪達4500餘個。
全年實現商品購進總額3396.3億元,比上年增長13.7%;商品銷售總額3626.2億元,增長13.9%,其中批發2728.9億元,增長13.0%。
對外經濟貿易
全年新簽利用外資項目863項,外資額85.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30.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2.9%。
全年進出口總額5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其中,進口總額26.3億美元,增長18.6%;出口總額26.6億美元,增長13.4%。完成出口商品供貨值182.7億元,增長11.2%。
全年新簽對外承包工程與勞務合同金額28803萬美元,增長177.5%;實現營業額12700萬美元,增長43.4%;外派人員1.59萬人次,增長10.9%。
截止2006年底,同世界上12個國家的13個城市締結為友好城市。
旅遊業
全年接待國內外旅遊者 4553 萬人次,增長28.9 %,其中世博園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268萬人次。接待入境旅遊者40萬人次,增長22.5%。實現旅遊總收入272.7 億元,增長20.5%,旅遊外匯收入 2.3 億美元,增長33.5%。三個「黃金周」累計接待遊客538.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2.5億元。全市國際、國內旅行社累計181家。星級飯店(賓館)111家,其中,三星級54家,四星級15家,五星級5家。全市星級飯店(賓館)客房出租率達到64.9%,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金融、保險業
年末全市銀行機構及網點 1063家。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4101億元,比年初增長11.8%,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014.5億元,增長10.9%;貸款余額2614.4億元,比年初增長12.4%。銀行現金收入8944.4億元,現金支出8699.9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6%和 12.1%。收支相抵,貨幣回籠 244.5億元。全年證券交易額2993.9億元,比上年增長2倍。其中,股票交易額2595.9億元,增長2.2倍;國家債券交易額113.2億元;基金交易額38.4億元,增長4.9倍。
年末全市保險機構及網點144家,實現保費收入54.3億元,增長1.6%。其中,國內財產險保費收入17.9億元,增長15.6%;人身險保費收入36.4億元。支付各類保險賠款總額18.3億元,增長38.1%。其中,國內財產險賠款金額8.9億元,增長0.8%;人身險賠付金額9.4億元,增長1.1倍。
價格指數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1.8。其中,服務項目價格指數100.8,消費品價格指數102.2。分類別看,食品類指數103.4,煙酒及用品類指數101.1,衣著類指數104.2,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指數100.3,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指數101.0,交通和通訊類指數98.7,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指數99.6,居住類指數102.2。
工業品出廠價格總指數102.92,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總指數107.05。
房屋銷售價格指數106.6,其中住宅商品房價格銷售指數106.9;房屋租賃價格指數102.3,其中住宅租賃價格指數101.2。
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34.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21.9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87.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325.8億元;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6.7億元,增長40.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84.2億元,增長3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8.5億元,增長4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58.5億元,增長10.6%;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4.85億美元,增長56 %;出口6.2億美元,增長15.4%。
二、城市建設和環境保護
城市基礎設施建設
全年完成城市建設投資155.4億元,比上年增長26.3%。重點實施了西部開發大道、勝利南大街延長、沈北開發大道和沈鐵大道4條區域性交通幹道建設工程,建成了衛工橋。開工建設興華地道橋、北一路公鐵立交橋、三好跨河橋、南陽湖跨河橋等橋梁工程。完成了105條二級以下街路、65萬平方米的小巷改造工程;建設了1012公里農村公路。
市區鋪裝道路總長度2533公里,總面積4323萬平方米。排水管道長度2932 公里,路燈 15.3萬盞,永久性橋梁233座。
公用事業
公交運營線路網長度達到1710公里,比上年增加22公里。年內新增更新公交車輛536輛,公交標准運營車輛5587標台,比上年增長3%,其中小公汽409標台。市內公交運營線路142條,比上年增加6條;公共交通客運總量達到9.06億人次,比上年增長8%。年末全市出租汽車19318輛。
全年新增供水管網7公里,供水管道總長度2965公里,供水量 5.24億立方米,綜合日供水量155.1萬噸。新、改、擴建熱源20處,供熱面積達到15800萬平方米。煤氣供氣管道總長度2295公里,人工煤氣、天然氣及液化氣家庭用戶達到153.8萬戶。
環境保護
全面展開生態城市建設,沈北新區、於洪區、遼中縣、法庫縣通過國家生態示範區的驗收,創建市級環境優美鄉鎮10個、市級環境優美村28個、生態環保模範小區(單位)19個、市級綠色社區22個,創建安靜小區19個。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1天,實施了污染源煙塵治理、拆除分散供暖鍋爐房、揚塵污染控制等空氣環境質量改善工程,全市范圍內拆除煙囪210根,鍋爐297台,完成6萬戶棚戶區的改造,搬遷企業45家,全市「三堆」覆蓋率達到96%,建成區內裸露地面覆蓋率達到92%。實施細河環境綜合整治,先後建成運行20萬噸/日仙女河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和15萬噸/日西部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處理率達73%;對細河24公里城市段進行了清淤工作,清除了30萬立方米污染嚴重的底泥。開展重污染行業整頓行動,對64家造紙企業實施停產治理。開展集中式飲用水源地環境綜合整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繼續保持100%。實施了48條街路機動車禁鳴工作。圍繞雜訊污染熱點擾民問題,推進《雜訊污染防治條例》立法。
城市綠化
主要實施了和平大街、方型廣場等5塊街頭公共綠地,黃河北大街、東陵路、迎賓路三條出口路重點部位綠化工程,渾河南岸植樹,以及市區內主要街路植樹工作,新增綠地1.3平方公里。植樹 60萬株。建成區園林綠地面積13392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1%,建成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8平方米,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 10.14平方米。
三、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承擔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項目74項,舉辦重大科技活動26項。科技型企業達到5100家。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8人,其中1人為雙院士。市及市以上獨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17個。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3185項。其中,達到國際水平110項(國際領先15項,國際先進95項);達到國內水平3075項(國內領先141項,國內先進2172項,國內一般762項)。高新技術產值1500億元,各類技貿機構技術貿易成交額40.2億元。專利申請4337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677件;專利授權2514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452件。
教育
普通高等院校 30所,其中,高等專科職業技術院校10所。招收本、專科學生8.8萬人,在校生30.1萬人,本、專科畢業生6.7萬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招收研究生10007人,在校研究生25880人,畢業研究生 5575人。
普通中等學校472所。其中,普通中學348所,在校生36.3萬人;中等專業學校35所,在校生5.8萬人;職業中學85所,在校生5.5萬人。技工學校32所,在校生1.6萬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83.5%。
小學校849所,在校生37.8萬人。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99.96%,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9.5%。
文化
成功舉辦第六屆沈陽藝術節,推出10台精品劇目。全市各專業藝術院團共演出1000場,演出收入突破1200萬元。全市100多家民營演出團體共演出15000場。全年共組織8大系列文化活動20000餘場,受益群眾達千萬人次。文物保護及展覽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年接待觀眾166萬人次,門票收入4616萬元,比上年增長17%。新發現青銅時代遺址等一批歷史遺跡。錫伯族家廟、高台山文化遺址被國務院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沈陽金融博物館建成開館。全年引進境外文化活動22起,組織出國演出團組18起。
年末擁有市級群眾藝術館2個,博物館5個,公共圖書館2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5個。
衛生
全市有衛生機構659個(不含診所、衛生室、醫務室及村級衛生組織)。其中,醫院211個,衛生院12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2個,疾病防治控制中心(防疫站)19個,婦幼衛生保健機構15個,專科疾病防治機構24個,衛生監督所14個。年末實有病床35227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44721人,其中,執業醫師16770人,執業助理醫師1624人,注冊護士16871人。
體育
參賽遼寧省第十屆運動會,創造了省運會歷史上第一個由一個城市包攬金牌總數、獎牌總數、團體總分三個第一的新紀錄,並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先後舉辦中日韓三國圍棋元老賽、沈陽龍舟大獎賽、「渾河晚渡杯」沈陽萬人生態慢跑、奧林匹克健身路命名儀式暨「三星電子杯」迎奧運萬人長跑、「哈啤杯」萬人橫渡渾河等大型群眾體育活動。到2006年底,全市體育人口達355萬人。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沈陽足球賽區籌備工作穩步推進,奧體中心體育場建設進展順利。
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18.9萬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6.5萬人。216.5萬人參加醫療保險,146.9萬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為72.9萬企業離退休人員按時足額發放了養老金,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社會化發放率達到100%。
8.08萬戶、15.87萬城鎮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18億元。城市低保標准為每人260元/月。4.47萬戶、8.58萬農村特困群眾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累計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730萬元。農村低保標准三縣一市為每人800元/年,其他區為每人1000元/年。9.13萬城市特困居民享受政府醫療救助,累計救助金額2432萬元。
年末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機構174個,床位13455張,收養各類人員9436人。全年通過發售福利彩票籌集社會福利資金8810萬元,接受社會捐款1172.7萬元。
四、人民生活
人口
年末,全市戶籍人口703.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萬人。在總人口中,市區人口499.9萬人,縣(市)人口203.7萬人;農業人口248.6萬人,非農業人口454.6萬人。人口出生率6.93‰,比上年下降0.16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5.81‰,下降0.39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12‰,上升0.23個千分點。計劃生育率達到99%以上,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06.5。
就業
城鎮單位從業人員100.2萬人,比上年增長0.02%。在崗職工95.3萬人,比上年減少0.3%。其中,國有經濟單位56.3萬人,增加0.8萬人;集體經濟單位6.8萬人,減少0.5 萬人;其他經濟單位32.2萬人,減少0.6萬人。從在崗職工產業構成看,第一產業0.7萬人,與上年持平;第二產業37.2萬人,減少5.6%;第三產業57.4萬人,增加3.4%。年末離崗職工19.4萬人。
全年開發就業崗位10.1萬個,實現實名制就業25.5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困難群體1.02萬人,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951萬元,新增勞動力轉移和勞務輸出15.4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 11.7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5.07%。
居民收支、工資及人均儲蓄
全年城鎮單位全部職工平均工資19812元,比上年增長20.9%。其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23392元,增長17.6%。城鄉居民人均人民幣儲蓄存款余額27415元,增長9.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51.4元,增長 15.4%;人均消費支出8670.3元,增長10.3%。農民人均純收入5712.5元,增長13.1%;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494.3元,增長12.9%。
居住水平
城鎮住宅建設投資407.2億元,比上年增長26.7%;新建成住宅1067.1萬平方米,增長7.3%。城鎮居民人均住宅建築面積25.2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8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25.31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9平方米。
註:
1、本公報中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