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麼去貴州黔東南丹寨縣
到凱里的火車,可以去網路的輸入,可以發現這兩個名字的門票。坐汽車丹寨,這里是窮鄉僻壤,宣傳點石橋造紙,蠟染銀苗族文化。
『貳』 丹寨在貴州什麼地方
丹寨在貴州的東南部。
丹寨縣地處貴州省東南部的黔東南州,全縣國土面積94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52公頃,其中田5798公頃,土1454公頃。
縣境內多民族聚居,有苗、漢、水、布依等21個少數民族,其中苗族占總人口的78%以上。海拔在600-1200米之間,最低370米,最高1701米。廈蓉高速公路境內建成通車,距省會貴陽市110公里,321國道、在建的貴廣快速鐵路和凱里至羊甲高速公路均穿境而過。
丹寨縣有汞、金、重晶石、硒等15種礦產資源;境內河道總長367.3公里,水能蘊藏量為3.47萬千瓦;野生植物資源豐富,已定名的木本植物91科239屬519種,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0.31%。
(2)黔東南丹寨縣股市開戶擴展閱讀
丹寨縣的歷史沿革:
丹寨縣境地隋朝屬牂牁郡,唐朝屬黔中道應州地,宋朝為夔州路紹慶府所領56羈縻州南部東段地帶,元代始有建置。元至元年間,今縣境為都雲安撫司和定雲府間地。至正十三年(1353年),境內始有建置,朝廷在壩干置夭壩長官司,管理今縣境及巴榔、陽基等地苗疆土務。
明洪武七年(1374年),夭壩長官司歸順明廷。十三年(1380年),改為苗夷長官司。十八年(1385年),升為蒙囊直隸夭壩安撫司,仍管理原境土務。
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改隸都勻府,將巴榔等地劃入都勻。雍正七年十二月(1730年1月),朝廷准建八寨廳,廳治在今老八寨。
1949年12月4日丹寨縣城解放。6日,建立丹寨縣人民政府,隸於獨山專區(1952年11月改稱都勻專區)。同時建立城關辦事處和揚武、興仁區人民政府及龍泉鎮人民政府。
『叄』 請問貴州黔東南丹寨縣興仁鎮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興仁鎮郵政編碼:557505
『肆』 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有哪些民間民俗
哈哈哈,樓上這幾個明顯不是丹寨人所以不知道。
我是丹寨的,嘿嘿,一、首先全國出名的是石橋古造紙法,這是全國出名的,我們大學老師都知道要畫國畫或者是寫書法作品,用石橋造紙是相當好的。
二、丹寨縣卡拉村專門製作鳥籠的,也是很出名的。
三、丹寨縣排調鎮有錦雞舞節,應該是在春節過後在搞。
四、丹寨縣春運會,每年春節之後在農歷元月十五左右會舉辦春運會,相當熱鬧。有鬥牛、賽馬、斗雞、籃球、斗鳥等等各種各樣,場面相當熱鬧哦。一般都在縣城裡面搞。鬥牛是我們縣的傳統,每年過年必須要斗的,而且獎金很高,第一名有10000元的獎金哦。
五、還有龍泉山的杜鵑花,也是相當漂亮的。
六、排調鎮麻鳥苗寨。有個外國導演來這里拍了一部電影《雲上太陽》。這些地方的苗寨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古村落了,全部說的苗族的語言,很多人都不會說漢語。
歡迎你來美麗熱情的丹寨做客。
我記得的暫時就這些了,其他的一時想不起來了,打了這么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採納我為最佳答案吧,謝謝了
『伍』 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丹寨分公司營業廳具體地址在哪
具體地址為貴州省丹寨縣建設東路1號,還可以搜索中國電信貴州客服公眾號點擊菜單「查詢」→「附近營業廳」進行查看。客服52號解答
『陸』 丹寨縣有幾所高中
丹寨縣只有一所高中,
就是貴州省丹寨民族高級中學。
貴州省丹寨民族高級中學,
是丹寨縣唯一的普通高級中學。
學校創設於1939年,
時稱「八寨縣初級中學」,
1952年,建為「丹寨民族中學」,
2005年8月由原丹寨民族中學高中部擴建,並於2006年4月28日,經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命名為「丹寨民族高級中學」。
『柒』 丹寨縣在哪個市 丹寨縣在哪個市
不是那個市,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
丹寨縣,隸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東經107°44′-108°08′、北緯26°05′-26°26′之間,位於貴州省東南部,東與雷山縣接壤,南靠三都水族自治縣,西與都勻市、麻江縣交界,北抵凱里市。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撤銷丹江縣建置,將其西部地區並入八寨縣,改名丹寨縣。1952年12月成立丹寨苗族自治區(縣級),隸都勻專區,1955年4月改稱丹寨縣苗族自治縣,1956年改隸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7年1月改為丹寨縣。
截止2019年7月,丹寨縣共轄1街道、4鎮、2鄉:金泉街道、龍泉鎮、興仁鎮、揚武鎮、排調鎮、南皋鄉、雅灰鄉。
(7)黔東南丹寨縣股市開戶擴展閱讀
部分鎮介紹:
1、興仁鎮
興仁鎮位於黔東南州南部、丹寨縣北部,距州府凱里58公里,距縣城16公里,321國道穿過鎮境內,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是丹寨通往貴陽、凱里的北大門。
2、揚武鎮
揚武鎮地處滇中腹地,位於新平縣東南部,磨盤山東麓,龜樞河西岸,東臨石屏、南接元江、北鄰峨山、西連新平縣城,國道213線、323線橫穿集鎮,也是省、市、縣三級文明窗口,還是全國千里邊疆文化長廊建設重鎮和玉溪市25個小城鎮試點建設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