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數字看中國發展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的名稱,中國將於2010年—2011年底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分別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對接。從而建立第一個中國空間實驗室。「天宮一號」定於2011年9月29日發射,「呂梁指揮所」將承擔部分飛行測量和軌道探測任務。
飛行器名稱:天宮一號 飛行器生產國家:中國 發射時間: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07毫秒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 發射目的:屬於航天發射第二步第二階段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建成中國首個空間實驗室,為中國航天第三步建設空間站做准備。 發射項目:發射後三月內與神舟八號完成對接任務,兩年內對接神舟九號、神舟十號。
發射意義:標志著中國已經擁有建設初步空間站,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 運載火箭:改進型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 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包裝箱是迄今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使用的最大包裝箱,其先進的減震、溫控性能是「天宮一號」順利運抵發射場的保證。 技術難點:兩個航天器必須在高速飛行的狀態下,在同一時間到達太空同一位置,如失誤則有相撞風險。
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周英峰、劉錚)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開始了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30年來,我國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從貨物貿易到服務貿易,從貿易到投資,從數量小到數量大,從質量低到質量高……
30年來,我國對外經濟呈現加速發展態勢:進出口貿易總額20年增長了104倍,吸收外商直接投資24年增長了81倍,對外直接投資6年間增長了近10倍……
國家統計局28日發布「改革開放30年報告」第二篇,用一系列數字展示了我國對外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揭示了我國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