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炒股開戶 » 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股指開戶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股指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5-28 04:15:54

❶ 「正藍旗」是什麼意思

清代八旗之一。建於明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因旗色純藍而得名。正藍旗在順治前與正黃、鑲黃列為上三旗,順治初,被多爾袞降入下五旗,不再由皇帝所親而由諸王,貝勒和貝子分統。清末時模達到下轄83整佐領11個半分佐領,兵丁2.6萬,男女老少總人口約13萬人。
正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天堂草原錫林郭勒盟的最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線距離僅有180公里,是離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區。全旗總面積10182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人,高峰期人口10.5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它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呈現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展現出草甸草原的美麗景象。正藍旗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21條,湖泊147個。旗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蘊藏豐富,全旗有各種植物708種,珍稀野生動物資源20餘種。正藍旗交通便捷,207國道、308省道、省際通道、桑藍鐵路、集通鐵路、藍豐鐵路縱橫交錯。

正藍旗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這里曾是大元王朝的龍興之地,元世祖忽必烈在這里建立了第一座草原都城――元上都。這里是蒙元文化的發祥地,是察哈爾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是中國蒙古語音標准基地和皇家奶食的供應地,是國家重要的綠色畜產品基地,也是蒙古現代文學奠基人納·賽音朝克圖的家鄉。

正藍旗是自治區50個重點發展工業旗縣和中國西部縣域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旗縣之一,國家西電東送重點工程上都電廠即將建成亞洲最大的空冷電廠。

獨特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條件,璀璨的歷史文化,為正藍旗帶來了豐富的旅遊資源和開發機遇。

正藍旗轄3個鎮、3個蘇木:上都鎮、桑根達來鎮、哈畢日嘎鎮和寶紹代蘇木、那日圖蘇木、賽音呼都嘎蘇木。
,人口8.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92萬人,農牧業人口5.28萬人,分別占總人口的32.9%和67.1%。,行政區有漢、蒙古、滿、土、藏、回、達斡爾、鄂溫克等8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32305人,佔全旗總人口的41.3%,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佔大多數的多民族聚集區。

❷ 正藍旗的自然資源

正藍旗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平均海拔1,300米,作為全旗最高點的烏賀爾沁敖包,海拔高度為1,673.9米。旗境北部為著名的渾善達克沙地的中東段,為典型的坨甸相間地貌類型。在沙丘間形成的平坦草地上發育著疏林、灌叢和草甸,與其他草原構成獨特的牧區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地貌,是燕山北緣的低山丘陵與大興安嶺西南緣的低山丘陵交會地帶,山間分布有面積較大的草原。北部的渾善達克沙地和南部的金蓮川典型草原是全旗生態環境的維持系統,更是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的有利屏障。
幾年來,正藍旗累計投入生態建設資金5.03億元,完成生態治理面積258萬畝,沙化面積減少了234.78萬畝,累計轉移農牧民9800人。休禁牧草場面積1356萬畝,休禁牧牲畜75.66萬羊單位。2010年農牧業年度牲畜存欄57.4萬頭只。培育建設有帶動作用的農牧業產業化項目13個,建成產業化基地26個,組建各類經濟合作組織66個。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由2006年的3323元和2701元,提高到2010年的6385元和7007元。
正藍旗有牧場1472.12萬畝,占可利用土地面積的96.39%。其中可利用的草場有1249.94萬畝,占牧場總面積的84.91%。從1996年以來,全旗牲畜頭數連年超過百萬頭只,牧民人均年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 1256年忽必烈命劉秉忠在此地選址建城。1259年城郭建成,命名為開平府。1260年3月,忽必烈在此登元朝皇帝之位,將開平府作為臨時行政地。1264年,改燕京(今北京城)為中都,後稱大都,定為首都。從而確立了兩都巡幸制度。1272年,上都開始大興土木,不斷擴建。元朝歷代皇帝每年四月至八月,巡幸上都,避暑行獵,處理朝政大事。
元朝滅亡,元上都幾經戰亂的損毀,變成了一座擁抱著巨大文明的廢墟。明朝曾經在這里設立開平衛指揮使司,屯田駐防。隨著明朝勢力的衰微,蒙古人重返故地,游牧生產,成為蒙古右翼諸部的領地。1675年,察哈爾林丹汗孫布爾尼舉兵反清,兵敗身死,清廷將察哈爾余部編入八旗序列,設總管治之。正藍旗與鑲黃旗遂成為察哈爾八旗的左翼,被安置在這片草原上,接受清朝的直接統治。民國時歸察哈爾省管轄。1945年獲得解放,第二年建立人民政權,1956年最終形成現有的行政區域。
隨著元上都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深入進行,元上都的歷史研究也在國際上取得了新成果。日本明治大學櫻井智美教授在《北京圖書館藏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48冊)中,發現了收錄在該書中時間為蒙哥汗六年(1256年)的《創建開平府祭告濟瀆記》碑文。
此碑是忽必烈在即皇位之前,為了紀念開平府(即後來的元上都)的建立而立之碑。碑文不僅記載了1256年建立開平府初期的情況,而且也反映了當時與忽必烈繼位前後有密切關系的政治問題。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記載開平府(元上都的前身)的石刻資料。
《創建開平府祭告濟瀆記》碑高約106厘米,寬約61厘米,碑文記載了蒙哥汗六年(1256年),奉蒙哥汗之命皇太弟忽必烈在灤水之陽(即今內蒙古正藍旗灤河的北面),使用版築泥土建城牆的方式興建了 「皇太弟府」,並命名為開平府。此事與《元史》卷四《世祖本紀一》「歲丙辰春三月,命僧子聰卜地於桓州東、灤水北,城開平府,經營宮室」的記載一致。1256年3月,忽必烈命劉秉忠在「桓州東、灤水北」建立了開平府。
在碑文中對蒙哥汗的稱謂是「皇帝」或「帝」,碑中忽必烈被稱為「皇太弟」和「王」。因此,撰寫碑文的時間是屬於蒙哥汗時代的,也就是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前。
據碑文說,忽必烈按照蒙哥汗的命令開始建造開平府。忽必烈在建成開平府後很快命人並按照唐、宋舊禮,派員到「五嶽四瀆投金龍玉冊」祭告「天地神祇」。此碑是忽必烈派員來到山東的清源王廟(即濟瀆神廟)祭告岳鎮海瀆神時所立。
在中國古代,天子凡遇有重要大事時,會派員到「五嶽四瀆投金龍玉冊」祭告「天地神祇」。濟瀆河神在唐玄宗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被封為清源公,北宋仁宗康定元年詔封為清源王,金代仍將唐、宋之舊禮儀封之為岳鎮海瀆神。
《創建開平府祭告濟瀆記》立碑的時間約在1256至1257年之間。此碑文中強調了開平府的設立是基於蒙哥汗的命令。碑文的最後部分還引用周公旦幫其兄長武王建立周王朝的基業為例,以此來歌頌忽必烈的功德。
除了此碑之外,學界尚未發現其他資料中涉及到與蒙哥汗命忽必烈設立開平府的相關記載。因此,《創建開平府祭告濟瀆記》是迄今所知最早的記載開平府(元上都的前身)的石刻資料。 元上都遺址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元代都城遺址,位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旗政府所在地東北約20公里處、閃電河北岸。由我國北方騎馬民族創建的這座草原都城,被認定是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結合的產物,史學家稱譽它可與義大利古城龐貝媲美。元上都遺址始建於蒙古憲宗六年(1256年),初名開平府;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後,至元八年(1271年)改國號為元,稱開平府為上都,又名灤京,為元朝的陪都。元朝皇帝每年夏季率領重要大臣來這里避暑和處理政務,因此將宮城建成園林式的離宮別館。全城由宮城、皇城和外城三重城組成。在元朝末年農民起義中被焚毀。
歷史上的正藍旗曾是風雲聚匯之地,這里是忽必烈建都之所,也是清朝八旗正藍旗的發源地,迄今為止人們從正藍旗境內的元上都遺址中仍能想像到當年雄踞歐亞大陸的元朝帝國的上都所擁有的繁榮與奢華。
元上都遺址見證了蒙古民族在十三世紀為推動世界文明進步與人類經濟文化交流所做出的傑出貢獻,體現了中國古代文明的燦爛與輝煌。在元上都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不但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對世界文明進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元上都遺址是全人類的寶貴財富。 元上都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草原城市,更是元王朝的陪都。元上都遺址像座巨大的人類文明的博物館,向人們展示著昔日的輝煌。認識元上都,解讀元上都,不僅能獲得有關蒙元王朝歷史文化的許多知識,更能了解蒙古民族會同其他兄弟民族創建元朝,為今天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所做出的不朽歷史貢獻。
2012年6月29日,元上都申遺成功,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0項世界文化遺產。

❸ 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有中國銀行沒有

沒有中國銀行。有的銀行:建行、工行、農行、人行、農村信用社

❹ 錫林郭勒盟的正藍旗也稱藍旗嗎正藍有什麼草原可供旅遊

對!沒錯就是藍旗 全稱正藍旗,不過現在來天有點涼了,明年七月份來吧,早晚溫差不大,還能玩水的各種項目,現在可不能下水,會得病的!不過八月的草原還是綠色的!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❺ 錫林郭勒盟的正藍旗有好個幾叫烏日圖的地方,我想問一下哪個是我要找的烏日圖

錫林郭勒盟正藍旗的「烏日圖」的確有好幾個,可根據您所描述的「距離錫林浩特104公里,距離桑根達來40多公里」的烏日圖是一個蘇木(公社)【您肯定找的是這個】,全稱叫「烏日圖塔拉」。其他的「烏日圖」都是些村子的地名;烏日圖蘇木地處207國道錫林浩特--桑根達來中間段,位於錫林浩特南100多公里,桑根達來北40多公里處。正在207國道舊線;

❻ 多倫跟正藍旗哪個好

當然藍旗好!
正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南部,天堂草原錫林郭勒盟的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線距離僅有180公里,是離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區。東經116.02°,北緯42.25°。全旗總面積10182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人,高峰期人口10.5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它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呈現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展現出草甸草原的美麗景象。正藍旗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21條,湖泊147個。旗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蘊藏豐富,全旗有各種植物708種,珍稀野生動物資源20餘種。

❼ 正藍旗有多少固定人口

正藍旗是隸屬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的一個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南部,天堂草原錫林郭勒盟的南端,距首都北京直線距離僅有180公里,是離北京最近的典型草原地區。東經116.02°,北緯42.25°。正藍旗總面積10182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人,高峰期人口10.5萬人,是一個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區。它北部為渾善達克沙地,呈現出沙地草原的自然風光;南部為低山丘陵,展現出草甸草原的美麗景象。正藍旗水資源豐富,有大小河流21條,湖泊147個。旗內野生動植物資源蘊藏豐富,全旗有各種植物708種,珍稀野生動物資源20餘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