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炒股開戶 » 信陽固始縣td開戶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信陽固始縣td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5-29 12:27:10

1. 河南省固始縣胡族鋪鎮三相電開戶要多少錢

每個省的收費標准備是不一樣的,除了安裝用的材料,還要開戶費和安裝費。我們這邊的收費是入網費720元,包含了一個電表箱,一塊電表和一卷電線。以上價格來源於網路,僅供參考。

2. 河南省固始縣自來水開戶為什麼要3ooo元

這個縣 比較窮 不叫水費 或者 拖延水費的情況時有發生 政府為了穩定財政支出 要求3000元無可厚非。最重要的一點 河南是中國一個神奇的省經常有神奇的事情發生

3. 固始縣廖北路農行銀行叫什麼開戶行

中國農業銀行固始縣支行蓼北分理處
地址:蓼北路上島咖啡旁

4. 固始縣教育局直管幼兒園有多少

信陽市政府幼兒園 信陽市政府幼兒園教育局概況 所屬地區:河南 信陽市 固始縣 教育局級別: 教育局電話: 教育局郵箱: 教育局網

5. 我是河南省固始縣的辦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卡要多少錢才可以辦理

郵政卡沒有年費,開戶也不需要手續費,不過開戶時要存些錢在卡里,五十或一百都行,存完就在卡里了,不會少,可以直接消費。但是它的簡訊提醒比其他銀行貴些,一年三十,這個可以根據需要是否選擇。

6. 在固始上網用聯通卡還是移動好

目前中國聯通跟中國移動都推出了4G業務,而4G業務是各大運營商熱點問題。那我們不妨來了解一下聯通4G和移動4G哪個好,可以從網路速率及套餐資費兩方面來看:

1.網路速率:

聯通4G採用了TD-LTE和FDD-LTE兩種制式,最高速率可達150Mbps,同時聯通4G卡可向下兼容3G網路,在無4G網路或不支持4G網路的情況下也可以使用3G高速上網;移動4G採用TD-LTE單一制式,最高速率可達100Mbps。2、套餐資費:

以下選擇同屬組合套餐的聯通4G全國組合套餐和移動4G自選套餐作對比:

由以上來看,聯通的4G套餐資費更加實惠、更加貼心哦!

7. 有誰知道信陽市固始縣中山大街的建設銀行開戶行支行名稱

中國建設銀行信陽分行固始支行中山大街分理處

8. 焦點訪談信陽淮濱糧食局

河南固始方言中「擱」字句

更新時間:2009-12-16 10:13:46 作者:張金成 來源:校園論文網 點擊數:9 列印本頁 加入收藏

論文【摘要】本文探討了動詞「擱」和介詞「擱」的句法、語義特徵,並從共時層面考察了固始方言中動詞「擱」虛化為介詞的過程、原因,同時分析了動詞「擱」虛化為介詞「擱」的條件。

論文【關鍵詞】動詞「擱」 ;介詞「擱」;語法化

固始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北部、東部、東南部分別和安徽省阜南、霍邱、金寨縣交界,西南、西部、西北部依次與本省商城、潢川、淮濱縣毗鄰。南依大別山,北臨淮河。總面積2916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70萬,是河南第一人口大縣。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劃分,固始方言屬於中原官話的信蚌片但是,固始縣幾乎是處在中原官話區的最南部邊緣,它向南靠近湖北,東接安徽。由於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一些歷史諸因素,固始方言呈現一種過度性特點,它具有江淮官話甚至西南官話的一些特點。由於固始縣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方言處在一種過渡性方言之中,再加上自己的一些獨有特色,使得河南固始方言在語言學、方言學上都有不少研究價值。

《現代漢語詞典》(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對於「擱」的解釋是:(1)使處於一定的位置;(2)加進去;(3)擱置。可見,其是把「擱」僅僅看做了動詞。但在固始方言中「擱」既有動詞的用法,又有介詞的用法。

我們首先講一下動詞「擱」在固始方言中虛化為介詞「擱」的過程、原因。

固始方言中的動詞「擱」,和普通話的動詞「擱」在句法和語義特徵上是完全一致:可以帶賓語,可以帶「著、了、過」之類的時態助詞,可以重疊等等。例如:

(1) 這事先擱一擱,以後再說吧.

(2) 你把米擱地上咋行呢

(3) 他幫把鐮刀擱桌子上了。

陳昌來(2003)指出,動詞「擱」系三價動詞。它表示有目的、有意識的把某事物放置到某處所,「處所位置」是這個動詞所蘊涵的參與者成分。它有三個必須的語義成分:施事、位事(放置謂語)、受事( 放置物)。因此,動詞「擱」屬於放置類動詞,這類動詞語義特徵主要為:[動作][自主][置放]。

「擱」是三價的放置類動詞,在意義自足的最小主謂句中構成「Np施+V+Np位+Np受」格式。在V和Np位之間可以加上「待在」「到」等方位介詞來凸顯位事。

(一) 「『擱』+待在(到)+Np位」的結構

(4) 一挑水,擱待在他肩膀上,根本算不了啥。

(5) 書擱到桌子上就行了。

(6) 桌子擱到院子里。

在這種格式中,「擱」是動詞。朱德熙先生認為,由於「在」、「到」的弱化和消失,在北京話里許多動詞可以直接帶狹義的處所賓語,且在口語中「介詞」的脫落使語言越來越經濟。北京話如此,固始方言亦是如此,於是就有了下面的結結構。

(二) 「『擱』+Np位」的結構

(7) 擱口袋裡裝著,別在手裡拿著。

(8) 擱鍋里煮煮就行了。

(9) 擱嘴裡嘗嘗好吃不好吃。

在這類結構中,雖然介詞「待在」、「到」已經脫落,但Np仍舊表示具體實在的處所義,所以「擱」還是動詞。「擱」和後面的Np構成了一個動賓結構。隨著動詞與賓語的緊密結合,一部分動詞的句法功能正在悄悄的發生變化,進而形成了下面的一類結構。

(三) 「『擱』+Np」的結構

(10) 那孩子,又聰明又懂事,擱誰誰不喜歡呢。

(11) 這話擱誰聽了都生氣。

(12) 擱以前他老早就發火了。

(13) 擱俺們這,大收割機興不開。

(14) 擱一般人早氣哭了。

(15) 要擱解放前,能租到地主的一畝地就對他感恩戴德了,可現在,國家不要提成了,還給辛田種植莊稼補貼,很多人也不願留在家裡種地。

(16) 擱過去,能活六十歲都少見,擱現在活到八十歲都不稀奇。

綜合(10)——(14)這幾個句子看,在這類結構中,「擱」的動作性已經明顯發生變化。與第(二)類結構相比,「擱」表放置義的實在義素已有部分消失,Np的指稱對象擴大,多變成一般名詞或代詞。

高順全(2002)認為,動詞虛化在認知上是有依據的。動詞虛化的結果,從形式上看主要有兩種:其一,詞語功能擴大化;其二,句法位置固定化。

固始方言中的動詞「擱」在使用時,一部分句子里的「擱」動作性逐漸減弱直至完全消失,使語義進一步泛化、抽象化,進而逐漸失去了放置類的語義特徵,最終成為句中的語法標記,完成了由動詞到介詞的虛化。

從筆者調查的語料來分析,「『擱』+待在+Np」的結構產生虛化的可能性更大。因為在這一類結構中,介詞「待在」一旦脫落了,動詞「擱」與後面的名詞性短語結合日趨緊密,使動詞「擱」不斷虛化,最後粘合成一個介詞短語。 故,在這個虛化過程中,「『擱』+Np」結構(「擱」做動詞)是一個很重要的過渡環節。虛化以後的句子有一部分仍然可以添加「待在」,好像語義一致,為此,筆者專門請教了一些在固始任教的老同學。由此可見,這種虛化仍在進行中。

現在我們再來分析一下固始方言中介詞「擱」的句法、語義特徵。

張誼生(2000)認為,介詞最基本的句法動能就是輻照在其它詞語之前構成介詞短語充當狀語或定語。在上面的例句中介詞「擱」分別位於「誰」、「以前」、「俺們這」、「一般人」之前,並與之構成介詞短語,在句中主要充當狀語。與一般情況下介詞短語放在主位之間作狀語不同的是:固始方言中,由「擱」組成的介詞短語既可以放在主謂之間作狀語如(11),也可放在句首作全句的修飾語,如(12)——(14)。

在語用上,陳昌來(2002)認為,介詞的語用功能主要表現為話題標記功能,凸顯焦點功能、作形式標記功能、管界列舉功能等。固始方言中「擱」組成的介詞短語可以表示與句子相關的背景語義,用於介引話題,故具有話題介引的功能。在這一點,固始方言中的「擱」組成的介詞短語與普通話中「對於」、「關於」組成的介詞短語十分相似。固始方言中的介詞「擱」在篇章中可以作為句子和小句、段落之間銜接連貫的形式標志,如(10)。它的前置定位功能也使這類介詞短語在篇中起到了管界作用,如(15)。它連用還能起到分類列舉的作用,從而可以構成修辭上的排比格,如(16)。

現代漢語中的介詞大都是從古代漢語的動詞演變而來。現在漢語中仍有部分動詞繼續在虛化。但虛化過程和結果並非千篇一律。固始方言中「擱」的虛化過程是由條件的。我們認為,在固始方言中,動詞「擱」的虛化與「『擱』+Np+Vp」句式、Np位所指成分的抽象化、動詞語義特徵的減弱以及句子的語義背景等有很大的關系。

第三個方面我們就來談談固始方言中動詞「擱」虛化為介詞「擱」的條件

(一) 「『擱』+Np+Vp」句式是固始方言中動詞「擱」虛化為介詞「擱」的句法條件之一

通過上面的例句可知,固始方言中動詞「擱」的虛化需要在後面有Vp的句子中才能實現。「擱」由動作性較強的「置放」義引申為「放在」、「放於」等義,並繼續引申為「在」、「於」等義,首先是表現在句法位置上,「擱」進入連動式的第一個動詞位置,也就是「『擱』+Np+Vp」句式,使之具備虛化的基本條件。

(二) Np位所指成分逐漸泛化,Np位由方位處所名詞逐漸泛化成非處所名詞,主要包括代詞和一般名詞。

(三) 固始方言中,「擱」的動作性如何和對「『擱』這(那、哪等)」結構的分析。

由於「『擱』這(那、哪等)」表面結構的一致,其中「擱」的詞性是動詞還是介詞,很難確定。對於這類結構,我們需要充分考慮到「擱」的動作性如何。如果動作型的減弱就會增加動詞虛化的可能性;如果動作性很強時,「擱」就是動詞,這時的句子都可以用處置句進行替換。隨著「擱」詞義的虛化又引起詞語搭配的多樣化,於是部分「擱」失去動詞的意義和功能,逐漸成為介引功能和標記功能的虛詞。這類結構也隨之變化,並與「『待在』這(那、哪等)相近,使介詞「擱」和動詞「擱」有了分工,形成新的語言結構的平衡。如

——(17)你自行車擱待在哪

——(18)擱樓梯下鎖著。

問句中「擱」的動詞性很強,是典型的放置類動詞,答句中「擱」動作性已經明顯減弱,已經虛化成介詞。

(四) 固始方言中動詞「擱」虛化為介詞「擱」的另一種可能:與表示假設的語義背景有關。

在繒td>

19) 要擱平時,她早哭了。

(20) 擱在二十年前,有個黑白電視看就舒坦了。

(21) 擱往年,興許也許他會回來過年。

(22) 這件事擱誰也受不了。

(23) 擱誰聽了這話都會發火。

通過前文的闡述,我們可以發現,固始方言中動詞「擱」與介詞「擱」並存,並呈現一種互補狀態的動態分布。從動詞「擱」向介詞「擱」逐漸虛化的過程中,存在一個中間狀態,即「『擱』+Np」的結構類型。且無論「擱」是作為動詞使用,還是作為介詞使用,更多的都是出現在口語中。

【參考文獻】

[1]陳昌來《介詞與介引功能》[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2]陳昌來《現代漢語語義平面問題研究》[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

[3]胡彩敏《說「擱」》《紹興文理學院學報》[J].2005年第5期

[4]張誼生《現代漢語虛詞》[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5]朱德熙《語法講義》[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

作者簡介:

張金成(1976--),男,貴州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漢語方言;現代漢語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