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介紹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是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的下轄縣之一,縣境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早自東漢、唐以來,這里就是中國大西南的組成部分,滇西北疆防要塞之地,是通往印、緬、康藏的驛運孔道之一,又是古代滇西北「茶馬互市」的匯集點。1截止到2014年,維西縣轄3個鎮、7個鄉,共有3個社區、79個村。2012年末,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總人口為154127人,其中:農業人口為137717人,占總人口的89.35%。2012年,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生產總值達到265673萬元,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的比例為14.79:32.93:52.28。
2. 查一下迪慶洲維西縣的海拔是多少
位於縣境西北的查布朵嘎峰,海拔4800米,是全縣最高海拔,而位於縣境南端的瀾滄江與碧玉河交匯口,海拔1380米,是全縣最低海拔。全縣境內,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峰共有164座,地形北窄南寬,全縣平均海拔2340米,縣城保和鎮海拔2320米。
3. 什麼快遞到雲南省 迪慶藏族自治州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保和鎮
雲南省 迪慶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申通快遞成立已經一年多了,現在官方網站上還查詢不到信息,我們每次取貨還要付3塊錢,
4. 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各鄉鎮的郵編是多少
674400 雲南省 迪慶藏族自治州 香格里拉縣
674500 雲南省 迪慶藏族自治州 德欽縣
674600 雲南省 迪慶藏族自治州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5.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巴迪鄉巴迪村郵編是什麼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巴迪鄉巴迪村郵編是674606
6.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經濟
2012年,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6531萬元,比2011年增長18.47%。其中:城鎮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9300萬元,增長17.98%;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231萬元,增長19.33%。
2012年,維西傈僳族自治縣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完成增加值15985萬元,比2011年增長8.0%。郵政業務總量275萬元。電信業務總量6520.4萬元,比2011年增長15.20%。公路運輸總周轉量78941.6萬噸公里。全縣固定電話用戶達4050戶,電信寬頻用戶3527戶,行動電話用戶約94852戶。
2012年,維西傈僳族自治縣金融業完成增加值11963萬元,比2011年增長33.2%。2012年末,維西傈僳族自治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89508.22萬元,比2012年年初增加45341.05萬元,增長18.57%,金融機構單位存款余額為165066.09萬元,比2012年年初增加23400.13萬元,增長18.57%,金融機構個人儲蓄存款余額為118318.61萬元,比2012年增加16646.89萬元,增長16.37%。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59899.76萬元,比2012年初增加56029.58萬元,增長53.94%。
2012年,維西傈僳族自治縣國內外旅遊人次達101.67萬人,比2011年增長17%,其中:海外遊客10.15萬人次,比2011年下降30%,旅遊業總收入達91864.31萬元,比2011年增長62%。
7. 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劃
截止到2014年,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轄3個鎮、7個鄉:保和鎮、葉枝鎮、塔城鎮、永春鄉、攀天閣鄉、白濟訊鄉、康普鄉、巴迪鄉、中路鄉、維登鄉,共有3個居委會、79個村委會。 轄鎮面積人口(2006年)郵編轄村鎮政府駐地保和鎮14平方千米0.98萬人674600轄3個居委會、1個村委會十字街葉枝鎮463平方千米1.04萬人674605轄8個村委會葉枝塔城鎮807平方千米1.47萬人674609轄7個村委會塔城 永春鄉662平方千米3.13萬人674601轄13個村委會永春攀天閣鄉282平方千米1.55萬人674602轄8個村委會皆菊白濟汛鄉593平方千米0.54萬人674603轄11個村委會白濟訊康普鄉497平方千米0.98萬人674604轄9個村委會康普巴迪鄉601平方千米0.72萬人674606轄6個村委會巴迪中路鄉337平方千米1.01萬人674608轄7個村委會莊子維登鄉409平方千米1.35萬人674607轄9個村委會維登
8.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維登鄉富川村黨支部郵編是什麼
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維登鄉富川村黨支部郵編是674607
9. 請教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維西傈僳族自治縣的歷史沿革
從唐至宋,縣境先後隸屬於吐蕃、南詔、「大理國」管轄。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臨西縣,為縣境設治之始。明代,臨西縣的建置仍沿續。成化四年(1468年)之後的百餘年間,麗江木氏土司與蕃人進行爭奪臨西之戰,攻戰臨西縣地,至萬曆年間(1573年~1620年),維西全境復歸麗江軍民府統轄。 清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歸流,建維西廳,疆域東跨金沙江,北接今西藏芒康縣境,西至怒江,西北延伸到獨龍江,包括今維西、德欽、貢山、福貢四縣和香格里拉縣的五境鄉。維西廳初歸鶴慶管轄,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後改屬麗江府。 民國2年(1913年)改設維西縣,德欽、福貢、貢山先後劃出。民國37年(1948年)第十三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曾設置於縣城。 1949年5月12日,中共維西黨組織領導下的人民武裝暴動成功,推翻了國民黨領導的維西縣政府,建立了臨時性的人民政權。同年10月1日正式建立維西縣人民政府,屬麗江專區管轄。1957年劃歸迪慶藏族自治州。 1985年6月11日,國務院批准撤銷維西縣,建立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自治縣人民政府於同年10月13日正式成立,仍隸屬於迪慶州。 1961年五境區(鄉)劃歸中甸縣(現香格里拉縣)。 1965年12月8日,怒江州蘭坪縣第六區(維登)10個公社,共115個生產隊1950戶8071人,劃歸維西傈僳族自治縣。 1997年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轄1個鎮、9個鄉: 保和鎮 面積14平方千米,人口0.9萬。轄街道、農村2個村委會。 永春鄉 面積662平方千米,人口2.2萬。轄永春、臘八底、高泉、羅馬、拉日、拉河柱、蘭永、三家村、拖枝、慶廟、四保、美光、菊香13個村委會。 巴迪鄉 面積601平方千米,人口0.7萬。轄巴迪、結義、阿尺打嘎、洛義、真朴、捧八6個村委會。 ……(此處缺部分資料) **以上區劃名錄、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國政區大典》,資料截止1997年。註:部分資料有待整理補充 2000年,維西傈僳族自治縣轄1個鎮、9個鄉:保和鎮、永春鄉、巴迪鄉、維登鄉、白濟汛鄉、塔城鄉、攀天閣鄉、中路鄉、康普鄉、葉枝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46017人,其中:保和鎮 10703人、永春鄉 31731人、攀天閣鄉 14987人、自濟訊鄉 22365人、康普鄉 10196人、葉枝鄉 10357人、巴迪鄉 7570人、塔城鄉 14974人、中路鄉 9990人、維登鄉 13144人。 2001年,全縣轄1個鎮、9個鄉:保和鎮、葉枝鄉、塔城鄉、永春鄉、白濟汛鄉、巴迪鄉、康普鄉、攀天閣鄉、中路鄉、維登鄉。 2002年塔城鄉撤鄉建鎮(省政府2002年7月18日批准),葉枝鄉撤鄉建鎮(省政府2002年7月23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