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炒股開戶 » 黔東南從江縣股市開戶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黔東南從江縣股市開戶

發布時間: 2021-07-08 07:00:45

⑴ 貴州黔東南從江縣人民醫院一萬住院費報銷多少

不知你的醫療保險性質,無法說出報銷比例。這樣說吧:去掉醫院起付費(起付費個人負擔),其他用葯、治療、檢查、手術、材料、護理都在醫保性質的報銷目錄范圍之內,按你的醫保性質規定比例報銷。

⑵ 請問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三橋頭從西路戶戶達公司電話多少

建議題主通過當地查號台查詢

⑶ 貴州從江縣歸哪個市管

不歸哪個市管,從江縣是中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縣。隸屬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從江縣地勢以都柳江為橫軸兩翼遞升,山地面積296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1.34%,壩子面積64平方公里,佔2%,河流灘塗面積約佔4%。縣內河流屬珠江水系,幹流都柳江由北向南橫貫全境,縣內河段長為66公里。

截止2019年7月,從江縣共轄1街道、12鎮、4鄉、3民族鄉。

(3)黔東南從江縣股市開戶擴展閱讀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於貴州省東南部,地跨東經107°17′20″-109°35′24″,北緯25°19′20″-27°31′40″。東與湖南省懷化地區毗鄰,南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河池地區接壤,西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義、銅仁兩市。全境東西寬220公里,南北長240公里,西距省府貴陽160餘公里。

截止2018年,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轄麻江、丹寨、黃平、施秉、鎮遠、岑鞏、三穗、天柱、錦屏、黎平、從江、榕江、雷山、台江、劍河15縣。

⑷ 黔東南有哪16個縣

黔東南州轄凱里市及麻江、雷山、丹寨、黃平、施秉、鎮遠、三穗、岑鞏、天柱、錦屏、黎平、從江、榕江、台江、劍河15個縣和凱里經濟開發區。

黔東南總面積3.0337萬平方公里,東西相距220公里,南北跨度240公里。地勢西高東低,自西部向北、東、南三面傾斜,海拔最高2178米,最低137米,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境內溝壑縱橫,山巒延綿,重崖迭峰,原始生態保存完好,境內有雷公山、雲台山、佛頂山等原始森林,原始植被保護區與自然保護區29個,其中雷公山自然保護區為國家自然保護區。

(4)黔東南從江縣股市開戶擴展閱讀:

地理環境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處雲貴高原向湘桂丘陵盆地過渡地帶,根據地層岩石和地質外營力作用,境內可劃分為岩溶地貌區和剝蝕、侵蝕地貌區。

鎮遠至凱里一線之西北屬岩溶地貌區,常見的地貌形態有峰叢、峰林、石林、溶洞、溶窪、天生橋、暗河等。

鎮遠至凱里一線之東南屬剝蝕、侵蝕地貌區,主要由碎屑岩組成,山體大、切割深,常形成脊狀山。

州境總體地勢是北、西、南三面高而東部低。中部雷公山區和南部月亮山為中山地帶,西部和西北部為丘陵狀低中山區,東部和東南部為低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境內大部分地區海拔500—1000米。最高點為雷公山主峰黃羊山,海拔2178.8米,最低點為黎平縣地坪鄉井郎村水口河出省處,海拔137米。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具有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季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4-18攝氏度。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8攝氏度;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4-28攝氏度。由於地理位置和地勢的不同,各地氣溫有一定差異。

總體趨勢是:南部氣溫高於北部,東部氣溫高於西部。境內年日照時數為1068-1296小時,無霜期270-330天,降雨量1000-1500毫米,相對濕度為78-84%。

⑸ 貴州省黔東南州從江縣三橋頭從西路戶戶達公司電話多少

第一個你問一下當地的朋友,第二個到當地的通訊處查詢。

⑹ 黔東南州從江縣景區

西江千戶苗寨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南貴村
西江千戶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類學家和民俗學者認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態」文化比較完整的地方。 西江苗族的歷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據說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個兒子的後裔。西江苗族遷徙西江之前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體系,到西江後又長期處於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狀況,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發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統治者欲同化也鞭長莫及。 雷山苗族銀飾以其鮮明的特色在中國苗族銀飾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最有影響的銀飾製作村是雷山縣大溝鄉控拜,該村是中國苗鄉聞名的銀匠村。控拜幾乎全村男人都掌握銀飾製作技術,沿襲了若干代人。這里的銀飾藝人除了滿足本縣的需要外,還走南闖北,雲游四鄉以銀飾手藝為生。遠在榕江乃至黔南的一些邊遠縣份,還可以尋到這里銀飾藝人的蹤跡。 最負盛名的中國苗族銀飾是雷山和台江,兩地的苗族女子節日盛裝的銀冠,銀角和銀鳳雀等頭飾雍容華貴,連小姑娘都頭戴華麗的銀冠。 穿裙最短的是世居深山的雷山橋港苗族女子。6寸長的細褶裙,層層纏繞腰間,使臀圍顯得特別豐滿,內穿青布緊身大襟衣,外穿深紅緞對襟短衣,短裙,前圍腰長及膝部,後圍腰長至腳跟。系織花腰帶,又垂8根花帶於身後,如錦雞羽毛。下著青布緊腿褲,腳穿翹尖綉花鞋,頭綰大髻,戴鳳雀銀釵,身佩各種銀飾。 西江苗族也以鼓作為自己的聯絡工具。「鼓藏節」是西江人敬祭祖宗的盛大節日,是苗族人民文化和精神的最高體現。據說西江苗族的祖先是虎年遷到西江的,虎年至虎年恰合一個小甲子(13年)。13年一次鼓藏節也就約定俗成。西江鼓藏節是一個規矩嚴格、習俗繁多的節日。殺豬那天要聽「鼓藏頭」家凌晨五點以前殺叫的聲音以後,四邊人才能動手。鼓藏節到來的頭兩年,規定第一年(鼠年)為起鼓(引鼓),要跳蘆笙至少七天,最多九天。跳蘆笙首先由「鼓藏頭」家的姑娘先起頭跳兩圈,其餘村寨的男女才能進場去載歌載舞。 特別提醒:1、到西江千戶苗寨有時間的話可住上一天。如果時間緊,可以清早從雷山出發,呆上大半天也夠了。返回雷山或凱里住宿,雷山縣城內住宿條件好得多,還有網吧。 2、西江比較貧窮,街上沒什麼吃的,小飲食店裡的米粉1元/碗,大多數IC電話都不能用了,在郵局旁邊的IC電話倒是好的。有兩家製作銀飾的小店,銀手鐲2.8元/克,小物件可在標價的基礎上還價。 3、西江在2008年國慶前進行了全面的整修,投資達8000萬,所有的街道和建築都安裝景觀燈。國慶前已經開放。夜裡寨子萬家燈火,點亮了整個山谷。

凱里鎮遠古鎮
位於貴州東部,
歷史文化名城鎮遠位於貴州東部,沅水直流舞水畔,城中有青龍洞、和平村、周達文故居、天後宮、四宮殿、府城垣、衛城垣、吳王洞和大片的古民居院落、古巷道、古碼頭和民族民俗文化組成一幅幅色彩斑斕的多元文化圖。舞水呈「S」形從中穿過這座近7平方公里的古城,北岸為府城,南岸衛城。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在此設無縣後,歷代王朝先後在這里設置縣、州、府、道。從元代至1949年的7百多年間這里一直為州府所在地,歷代許多名人如:王陽明、張三豐、林則徐、鄒一桂、何昭基、李烈軍、馮玉祥等游歷鎮遠留下墨跡、詩篇,吳敬梓在《儒林外史》盛贊鎮雹災 歌舞地。 城東隅中河山麓的青龍洞為古代東南亞晉京使臣拜佛傳教和僧人道家去遊憩息之處,是極有特色的貼崖建築園林、精雅別致,宛如一座依山傍水的大型浮雕,其間佛、懦、道家共處,形成廳特宗教文化現象。 舞陽河 舞陽河發源於貴州省甕安縣谷才村。穿山越谷流經黔東南州黃平、施秉、鎮遠、岑鞏和銅仁地區玉屏縣出湖南新晃、黔陽等地匯入洞庭湖。全長400多公里,其中下游蜿蜒貫穿整個鎮遠古城。 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舞陽河,由龍王峽、諸葛峽、西峽組成,有小三峽之美稱。舞陽河三峽是該景區的精華,主水道長35千米,以峽奇、峰險、水綠為主要特點。雲台山位於舞陽河上游,地形起伏明顯,峰巒重疊,組成千山萬壑的岩溶奇觀,其間還有不少廟宇遺址和摩崖石刻。鐵溪為舞陽河支流,兩岸原生植被豐富,奇峰異石聳立與河谷之中。1988年即被列入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的舞陽河風景區,除幹流峽谷外,還有諸條風光特別優美的支流峽谷,有梯級跌泉瀑布的高枯溪;有九寨溝式鈣華景觀的小塘河;有著名風景區雲台山的杉木河等。與歷史文化名城鎮遠相距不遠的鐵溪,山水特別清幽,早在500年前的明代中葉就成了旅遊區。 祝聖橋 為七孔青石拱橋。橋中央有一個三層三檐八角攢尖頂樓閣建築,被稱為"狀元樓"、"魁星閣"。據說此樓建成十年後,貴州果然破天荒地出了兩個狀元。 青龍洞 鎮遠既能接納八方的客商,也自然能包容不同的教派與文化。各方文化在小城的交匯,就打造出了融佛教經殿、道教廟堂、儒家書院為一體、大名鼎鼎的青龍洞。 青龍洞是我國古建築洞窟群落中距離城市最近、同時又保持了山水園林本色的一處古建築群。建在懸崖陡壁之上,與甘肅麥積山、山西懸空寺並稱中國古代三大"空中古建築",還有"貴州古建博物館"之稱。青龍洞始建於明代,建造在鎮遠城東中和山上的懸崖地帶,南與衛城相接、西與府城隔河相望。整個古建築群由祝聖橋、中元禪院、紫陽洞、青龍洞、萬壽宮、香爐岩等6個古建築群、35個單體建築組成。中原的建築形制與苗村侗寨的吊腳樓干欄式建築在這里巧妙結合在一起,並且與周圍的石崖、古木、青藤相互映襯,顯得錯落有致、層次分明,整個建築群美不勝收。至於具體的建築工藝,完全可以令人拍岸叫絕。 府衛城遺址 貴州素有"安順的牌坊,鎮寧的城牆"一說。實際上,鎮遠的明代古城牆與鎮寧古城牆毫不遜色。 府城、衛城都建於明代,並且都是順山勢而建。府城屹立於石屏山絕頂處,全長1.5公里;衛城南跨五老山,北臨舞陽河,全長3公里,舞陽河則成為府、衛雙城的天然護城河,鎮遠古城更因此顯得氣魄不凡。即便在今天,當地人仍然習慣將城內舞陽河北稱之為"府城",將舞陽河南稱之為"衛城"。 河北岸的府城遺址顯得比較殘破,卻是地道的古跡;河南岸的衛城遺址顯得比較規整、氣派,是後來修復的。 香爐岩 是青龍洞石崖前、舞陽河畔一塊突起的巨石,上寬下窄、上大下下,形似香爐,故而得名。早年名將李烈均駐守鎮遠時,曾經常在這里垂釣。 萬壽宮 在紫陽洞下方,又稱江西會館,是鎮遠八大會館之一。包括牌樓、石庫大門、前院戲樓等。其中有兩塊磚雕值得一提。在宮門牌坊上"水德靈長"橫額兩側有兩塊磚雕,將近萬平方米的青龍洞、中元洞、紫陽洞、萬壽宮四組古建築群,微縮雕刻在130×450厘米的磚面上。 紫陽洞 又稱"紫陽書院"。為紀念宋代理學大師朱熹(號紫陽先生)而建,以此傳播儒學。紫陽洞是青龍洞古建築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組建築。它們完全沒有地基,而是依靠在山石上、以支木架梁作為基礎而建造。 中元禪院 傳說其中的中元洞曾是道教祖師張三豐的修煉之處,假如確有其事,那麼這里許多的特別之處也許就不足為奇:山門由兩塊巨石斜搭形成;前院的古樹"月月桂",至今尚未有專家能確定種屬,非常稀有;望星樓、獨柱亭都使用了十分巧妙的建築手法:望星樓沒有一尺平地做基址,而是建在錐形崖體上,獨柱亭的基礎只是一根木柱。 天後宮 依山而建、面朝舞陽河的天後宮是一處耐人尋味的景點。特別之處就在於它遠離大海、地處內陸,卻祭祀海神,而且將閩南建築風格與苗、侗吊角樓建築風格結合在一起。天後為海神,是中國沿海省份信仰的神靈。由於舞陽河在歷史上曾是楚、黔、滇一帶的水上要道,有很多來自福建的商人在鎮遠居住,他們在遠離大海的高原內陸上修建了這座天後宮,也稱"福建會館",是鎮遠歷史上"八大會館"之一。 四官殿 這里供奉著鎮遠的鎮城之神:分別是戰國時期四位聲名顯赫的戰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原本敵對的秦、趙兩國名將被供奉在一起,看上去不無滑稽,但在作為軍事要沖的鎮遠,黔地民眾敬佩名將、崇尚武功的心態也可見一 斑。整個宮殿用苗族吊腳樓建築模式修建,以適應建殿的險要地勢。 和平村 "和平村"是國民黨政府軍政部第二日軍俘虜收容所,設在鎮遠衛城十字街東側五雲山下,原鎮遠總兵署中營衙門。前有巷道北通衛城上北門,面臨濞陽河,後依五雲山,有衛城南門通金堡苗鄉,力圓面積50000平方米。至今,仍保留著當年"和平村"半圓拱形大門和高高的圍牆,並恢復了當年的"新生班"、"研究班"、"訓練班"、"啞子室"、"職員室",供遊客參觀。"和平村"先後關押日軍俘虜約六七百人。由於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優待敵軍俘虜政策的影響和感化,以及重慶的"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西南總部"負責人、反戰作家鹿地亘、池田幸子夫婦的積極組織,鎮遠收容所一部分有覺悟的日軍俘虜志願成立了"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和平村工作隊"。他們的宗旨是:反對侵略戰爭,打倒日本法西斯政權,建設民主日本,成立人民政府。他們在日本軍隊中積極進行反戰宣傳,對瓦解日軍起了一定作用。當時在延安、華北、華中等地共建有20多個在華日本人民反戰同盟支部。 鎮遠博物館 博物館的陳列圍繞鎮遠的"歷史文化名城"為主題,內容有小鎮的發展、民族風情、民族節日、民居擷萃等。博物館本身的建築也非常的有價值:原為鄒姓家族祠堂,房子建造的很有特色,三面圍牆是高高的封火牆,臨街的"大門"建成石牌坊模樣。內部布局為兩進天井的四合院,分前殿、後殿及兩側廂房。祠內現存的石雕、木雕均為上乘雕刻精品。

黎平肇興侗寨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東南部
肇興侗寨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鄉第一寨」之美譽。肇興原名「肇洞」,是一個東西向的狹長谷地,兩條小溪匯成一條小河穿寨而過,河面跨有有六座風雨橋,風雨橋因橋上建有長廊式、可遮蔽風雨的橋屋而得名。通道兩側有欄桿,形如游廊。寨中房屋為干欄式吊腳樓,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硬山頂覆小青瓦,古樸實用。 肇興侗寨以鼓樓群最為著名,一個寨子就有五座鼓樓,分布在寨中五團,依次為「仁團鼓樓」、「義團鼓樓」、「禮團鼓樓」、「智團鼓樓」、「信團鼓樓」,因而被稱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鼓樓是侗寨的標志,從外觀看像一座寶塔,氣勢雄偉,還沒進入村寨就很醒目。鼓樓上一般都掛有一支鼓。過去,當寨子遇到外敵入侵,失火或議事之時,便登樓擊鼓,召集寨民,鼓樓因此得名。鼓樓是寨里集會議事、訂立款約、處理問題的會場,也是寨里群眾工余飯後休息活動場所。每逢春節、農歷6月6日天貺節和8月15日蘆笙節等盛大的節日活動都在鼓樓舉行。 仁團鼓樓是寨子中最矮的鼓樓,鼓樓旁就是風雨橋,後面就是戲台,是肇興唯一的鼓樓、戲台和風雨橋都能展現在同一平台的地方。義團鼓樓的後面就是戲台,戲台前面就是一座大平台。這個平台是肇興最大的一塊空地,所以很多侗歌的演出都會在這里進行。禮團鼓樓的後面有一個薩歲壇,爬上薩歲壇旁邊的曬谷地,你會看到另一個角度的鼓樓,智團鼓樓是肇興唯一的歇山式鼓樓,智團鼓樓沿著河流往下遊走就是信團鼓樓,信團鼓樓離主街最近,也是肇興最高的一棟鼓樓。 整個寨子能看到全景的制高點是肇興中學觀景點,在這里能清晰看到整個肇興侗寨的全貌。另一處是猛貓花橋下游新建的第六座風雨橋對面的小山坡,在那裡也能看到肇興的全景。晚上可以看看肇興的大歌演出,更好得感受一下侗族風情。 肇興現在經過開發,各種服務設施已經很完善,吃飯和住宿都不用擔心,但是建議在旅遊旺季最好還是提前預定較好。從義團鼓樓旁邊的水泥橋開始一直到仁團鼓樓這一段,是肇興的重點保護地帶,也是最漂亮的一段吊腳樓景觀,而這里也是肇興購物最集中的地方。 收起 導覽 在肇興,最大的活動就是看寨。首先從下游猛貓花橋往右上山,走到肇興中學的籃球場,這里能夠清晰看到整個寨子的全貌。沿著猛貓花橋繼續順河流下遊走,穿過風雨橋走到對面的小山坡,這里能看到全寨一個有景深的全景圖。接著再溯游而上,路過禮團風雨橋再往前走200米,經過一條水泥橋,在這里有一條小路上山,往山上走200米,就能看到全寨的上半部分。繼續溯游而上,穿過仁團花橋,遇到第一個鼓樓仁團鼓樓,然後順流而下,就可以看到義團鼓樓,過義團花橋到河對岸,走數百米在禮團花橋附近可以看到禮團鼓樓,再沿河而下… 查看全部 特別提示 1、晚上19:30左右,在義團鼓樓旁的古戲台會有侗族風情表演,門票50元,如果是學生可適當通融到30元。 2、停車場邊有一塊木製肇興旅遊地圖,如果有住宿餐飲方面的疑問可直接詢問停車場對面的遊客服務中心,身著民族服裝的侗族美美會耐心為你解答。 3、肇興沒有銀行ATM,要根據旅行計劃准備好現金。但萬一沒有現金,可以到寨子里的農村合作信用社取現,支持四大銀行的銀行卡。 4、景區的大門在歸瑪,車輛只能停在離侗寨3公里遠的大型停車場,買好門票,換乘景區電瓶車到寨門(單程車票10元),再乘景區免費車到侗寨中心位置(如果沒有行李,可不坐車,沿侗寨主街走不遠)。

鎮遠鐵溪
貴州省黔東南洲鎮遠縣城北部
文學名著《儒林外史》總共有50回,卻用了3回的篇幅描寫鎮遠。在第四十三回,吳敬梓寫道了"龍神嫁妹"之地--鐵溪。 地處鎮遠古城東北角4公里處,流經21公里匯入舞陽河,有甘溪、馬路河、龍池、翁仲河、獨柱峰等景點,景緻各有千秋。以翁仲河的溶洞奇、龍池水的寶藍和深不可測,以及郁蒼幽深的森林和峽谷令人神往。鐵溪的名山勝水早在五百年前就吸引了眾多南來北往的遊人,許多名人雅士曾到此游覽逗留。 走進鐵溪,一條清澈的小溪在你的腳下歡快得流淌著,而兩岸茂密的植被更是綠得逼人的眼。穿過一片濃密的水竹林,你會被眼前的一池水驚呆!池水平靜如鏡,深不見底,泛著異樣的藍色光彩,這藍不是尋常意義的天藍色、寶藍色,而是猶如大海一般的湛藍,帶著大海一般的美麗和深邃。沒有人會打破眼前的寧靜與神秘,往往會屏住呼吸,生怕嚇走了龍池的仙氣。

凱里西江苗寨
貴州
西江,是苗語「雞講」的音譯,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世居者均為苗族,自稱「嘎鬧」。 外人來到西江,尚未進到寨內,無不為其巨大的規模與恢宏氣勢所震撼:與其說這是個村寨,不如說是一片森林,一片由吊腳木樓組成的森林,自山頂直鋪到山腳,將整座山都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等到傍晚時分,寨子里炊煙四起,匯集在半空中如雲如霧,那場景,就更加難以形容。

凱里青龍洞
貴州省黔東南鎮遠城東的中和山
青龍洞建於明代中葉,至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曾幾度毀於兵、火,幾度修復,古建築群經歷代修建始成現代規模,位於城東中河山,佔地21000平方米,有青龍洞、紫禪書院、中禪院、萬壽宮、祝聖橋和香爐岩6部分共36座單體建築組成,集儒、道、佛、會館、橋梁及繹道建築文化於一身。整群建築靠山臨江,依崖傍洞貼壁凌空、勾心鬥角,錯落有致。那飛岩翹角、貼壁凌空、紅牆青瓦的殿閣樓台,氣勢宏偉。造型獨特的建築物與懸崖、古木、藤蘿、岩畔、溶洞天然合成,融為一體,真是巧奪天工。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的寺院禪台,有朗朗書聲的學子院,更有鑼鼓喧天的戲台,集天下山水樓閣薈萃為一方。整個建築群重重疊疊參差不齊,縱橫有致,沿庭院小徑漫步,登斯樓而極目,如臨海市蜃樓,蓬萊仙島。為江南漢地建築與西南少數民族山地建築文化相結合的絕妙典範。有「西南懸空寺」之稱,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肇興景區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鎮
肇興景區是黎平侗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內的四個景區之一,位於黎平縣東南部,黔、湘、桂三省交界地段。該景區以肇興侗寨為中心的「八寨一山」,涵蓋堂安、廈格、廈格上寨、已倫、紀堂、登江、上地坪八個侗寨和侗家人的聖山——薩歲山,構成約34平方公里的侗族文化旅遊區,近1萬人口。該景區內沉澱了侗文化的精華,集中了侗文化的各方面內容。 肇興是全國最大的侗寨,在中外享有美譽。自肇被外界知名來先後被評為鼓樓文化藝術之鄉、全國首批民族民間文化保護試點單位、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奧運旅遊全球推介魅力目的地,肇興侗寨鼓樓群被列入世界基尼斯之最。 鼓樓是侗寨的標志,為多層密檐寶塔狀木質建築,由杉木製成的柱、板穿榫而成,不用一釘一鉚。作為侗寨的政治、文化活動中心,鼓樓具有集會、議事、祭祀、娛樂和休閑等功能。幾乎所有的鼓樓都占據著該寨或「團」風水、視線最好的位置。清澈平靜的肇興河上,靜卧著5座大小相近、風格各異的花橋。這些花橋全部用杉木建成,檐牙交錯,所有的梁、柱、枋、板,全系穿榫逗扣銜接拼合,不用一釘一鉚。經多年風雨、人畜走動,尚未風有稍許松動變形,工藝之精湛令人嘆為觀止。 寨門,是歷史上的「圍欄里的居民」的延伸產物。在傳統的侗寨里,每一個進出寨的路口都建有寨門。與鼓樓、花橋一樣,寨門均為全木質結構,多為四柱三間式,兩個側門拱衛著中間的大門。重檐歇山頂,仿如意斗拱裝飾,意味著三斗三升,象徵著美滿富足。

凱里劍河溫泉
貴州省凱里市劍河縣城20公里的320國道公路旁
仰阿莎被苗族人民奉為美神,貴州省清水江劍河一帶至今仍流傳著仰阿莎的傳說,她象徵著苗族人民對愛情的歌頌以及對生命的贊嘆。如今,劍河縣境內還能找到傳說中仰阿莎出生的水井、沐浴的溫泉及暢游的湖泊。劍河溫泉位於貴州省凱里市劍河縣城20公里的320國道公路旁,距天門洞風景區1公里。溫泉在山腳之下,原有溫泉眼10餘口,現存6口泉眼。泉水晶瑩清澈,每秒鍾流量10公升,各泉眼溫度不同,從38℃至50℃不等,全都為含微量放射性元素氡的溫泉,故稱之為氡泉。 劍溫泉為國內稀有的氡硫溫泉,日涌水量1800 噸,富含氡、硫、鐵、鉀、鈣等元素,其理化指標與法國著名的維稀溫泉相似,有消毒、去疾、健膚之功效,常浴可治療和預防多種疑難病症,自古享有 「苗鄉聖水」 、「西部浴都」之美譽。 1989年,在這里開發為現代化的溫泉浴場,裡面有一幢內設鴛鴦浴池、桑拿浴池、美容廳的「舒樂」健身房,還有4個露天浴池,其中有為當地苗族同胞享用的露天浴池,上邊的是男池,下邊的為女池,(他)她們至今還保持著原始古樸的裸浴習慣。裸浴,在(他)她們看來,是一種自然現象,無須顧忌,對偶然出現在浴池邊的外地人,只要你不是在有意偷看,(他)她們毫不在意。 選擇適合自己溫度的溫泉池浸泡,一般從溫到熱,每次浸泡15分鍾左右即應上岸稍作休息後再浸泡高溫池不應超過10分鍾)。 凡患有較嚴重的心臟並高血壓、身體不適者或有身孕者均不宜入池浸泡;除非醫生准許及有專人陪同方可。

凱里上舞陽河
上舞陽河景區系國家級舞陽河風景名勝區十大景區之一,位於施秉縣西北部,距縣城 9 公里,規劃面積 81 平方公里,游覽景點 27 處。景區內原始植被鬱郁蔥蔥,兩岸奇峰怪狀萬千,"太公釣魚,,、"仙人曬靴"、"一足撐天"個性特別;"宮門雙厥"、"龍王神針"天下一絕;"人面獅身"、"八仙過海"、"金猴望月"遊人目不暇接 … … 27 個景點像 27 顆翡翠明珠,鑲嵌於上舞陽河兩岸,清翠欲滴倒影漣漣,如天然盆景,如瑤池再現。 天鵝出浴整個景區層次分明、對比強烈、疏密有序,構成一幅天然綠色畫卷。景區上段雄奇、中段舒緩、下段清幽,形成山情水韻為特色的水上公園。

凱里隆里古城
貴州
隆里,原稱龍里,清代名為隆里,謂"隆盛之理所"。位於錦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