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你們聽說過<寧德股票詐騙案嗎!>
寧德特大系列虛假股票信息詐騙案破獲紀實
玉田在線 www.352200.com 來源:閩東日報 作者:李牧笙
七月的閩東大地熱得像一個大蒸籠。7月10日上午,一位市民額頭上掛著涔涔的汗珠來到市公安局刑警支隊長辦公室訴說自己一時糊塗遭詐騙的過程:今年6月19日至7月7日期間,我在上網時通過鏈接上海飛翔股票投資有限公司網站,該公司管理人員以可提供漲停股票為優惠政策吸引我投了三筆總計30餘萬元人民幣的股票。事後發現自己上當受騙,我只有選擇向公安機關報案,希望能盡快破案,嚴懲罪犯,最大限度減少我的損失。支隊領導隨即向分管領導陳賜景作了匯報。陳賜景當即指示:抓緊立案偵破,務求必勝。支隊長錢昌平把副大隊長劉亮通知到辦公室鄭重其事地將偵破「7·10」任務交給了以他為主的「獵狐辦」,對具體事項作了安排。不久該案被公安部列為掛牌督辦案。虛假信息詐騙犯罪屬於高智商、智能化的犯罪,而「獵狐辦」的獵手們是專門與狡猾的對手打交道的人。偵察員接手此類案個個磨拳擦掌。大家在劉世巧副政委和劉亮的召集下聚首於會議室,把今年5月以來相繼發生於福安「5·22」、蕉城「6·23」、「7·2」、東僑「7·7」等作案手段相似的股票信息詐騙案5起,涉及6個銀行卡號和10餘部涉案通訊工具,以及系列案件的前期偵查情況進行梳理,發現銀行卡分屬上海、廣西、江蘇等地的多家銀行,且均處於活動狀態;還查明涉案通訊工具歸屬於上海、江蘇、湖南等地。經對多部涉案通訊工具通話清單提取及涉案網站伺服器、網站維護IP的調取後,發現「7·10」詐騙網站維護人員都落地於福建。據此,專案組決定從偵破條件最成熟的「7·10」詐騙案入手,開展串並案偵查。說它條件成熟也不過僅有兩點作案痕跡,即涉案銀行卡號和作案手機具備一定價值而已,要讓這兩個「點」變成線,繼而織成一個個網眼,再由網眼組合成一張巨網,最後把疑犯兜入網中,那可是考驗偵察員綜合實力,鬥智斗勇永不言敗的過程,偵察員回應考驗的是一句老話: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過好獵手!經初步偵查,不出偵察員所料,犯罪嫌疑人在作案時所留下的蛛絲馬跡無一例外地打著「虛假」的烙印:涉案手機為作案專用,內容是虛假的;涉案銀行賬戶為作案專用,開戶戶主資料是虛假或套用的;犯罪分子使用無線上網,且網路開戶資料和IP是虛假的。據此,專案組審時度勢,決定從取款地、3G無線上網地和作案手機使用地三個方向開展抽絲剝繭以尋求有價值的破案線索。排查過程,專案組堅持四個「鎖定」:從銀行賬戶往來及取款情況分析鎖定作案高危人員的動向;從作案通訊工具使用情況分析鎖定案發取款時刻作案人員的具體位置;從網路追蹤及上網IP情況分析鎖定轉賬人員的落地;從打電話到轉賬再到取款的時間節點分析鎖定在取款期間或前後團伙成員之間的活動情況。由於「四鎖定」針對性強,點擊穴位準,很快破解了犯罪嫌疑人變著手法給公安征戰之路設置重重「樁子」:頻繁更換手機、頻繁變換作案地點、頻繁使用作案電話的虛擬號碼,銀行卡也頻繁以他人身份證開戶。「四鎖定」產生神來之筆的效應,還表現在各路捷報頻傳———從負責銀行賬戶往來及取款情況偵查小組傳來喜訊:犯罪嫌疑人冉某開戶行在上海,經調取賬戶發現該賬戶已通過網銀轉賬到二曾一呂一宋等四人的戶頭,各賬戶款額均為6萬多元。其中兩人開戶地在安徽阜陽、一個開戶地在山東德州,還有一個開戶地在山東東營,而冉某賬戶上餘款有在泉州安溪取款的記錄和在泉州某超市POS機上刷卡消費90餘元的記錄。繼而又發現4個賬戶全部在廈門某銀行櫃台和AT-Ma01櫃員機取現。負責工具使用及落地情況偵查小組同樣有好消息反饋到專家組:發現一個上海小靈通號碼,另一個為呼叫轉移手機,歸屬地也在上海,落地在福建漳州。主要活動地在漳州角美龍池開發區。 負責網路追蹤及上網IP落地情況偵查小組也收到預期的戰果:通過分析冉某銀行轉賬信息發現,該賬戶網銀轉賬的曾、宋、呂等4個操作IP經網監部門調查為3G無線上網IP, 3G手機地處漳州角美龍池開發區。剝下了詐騙者身上的第一層畫皮,偵察員無不為 「決癰除患」的旗開得勝而備受鼓舞。他們深知要擴大戰果,必須繼續發揮公安現代化信息偵查思路的優勢,認識每一張銀行卡都是線索,使用記錄越多,犯罪分子暴露的機率越大,查詢越多,信息數量的積累就越多。在征戰過程,偵察員不放過任何一張銀行卡的歷史明細和取款監控。比如查詢該團伙的二級賬戶時,專案組調取該卡在泉州某超市刷卡消費購買洗浴日用品90餘元的記錄,偵察員便能准確判斷出疑犯應為泉州安溪籍的高危人員,從而剝去了這伙犯罪嫌疑人刻意偽裝滬、浙等地公民的畫皮,縮小了包圍圈。串並案偵查收網 詐騙團伙被摧毀專案組在收網之前針對「三個小組」排查的結果,進行條分縷析作出准確判斷:一是該詐騙團伙在上海購買手機卡,上海銀行開戶,漳州設點進行接聽電話和網上銀行轉賬,安排馬仔在廈門取款。二是根據涉案對象冉某在安溪有取款記錄,以及在泉州某超市有90餘元的消費記錄,可以推斷該團伙可能由泉州安溪人為主,廈門漳州是他們的作案點,泉州是他們的落腳點。三是根據手機落地和上網落地判斷作案手機和3G上網人應為同一人,且系團伙的組織者,廈門取款人為團伙中的馬仔,專門負責取款業務,在取款期間或取款後團伙頭目肯定要同取款馬仔聯系,以確保其詐騙所得錢款的安全。依據以上綜合分析,受害人將25萬元錢打入詐騙銀行賬戶後在不到1小時的時間內,詐騙團伙在漳州進行了轉賬並且在廈門全部取現,詐騙人或轉帳人必須要將錢已到個別具體賬戶的信息告訴取款馬仔,他們之間應有相互間的通知,由此給偵查人員留下了突破全案的關鍵線索,偵查人員採取了針對性極強的偵破對策———串並案偵查水到渠成,收網時機漸趨成熟。專案組把排查時間往前推到5月,犯罪嫌疑人的魔蹤在閩浙兩地的活動軌跡歷歷在目:5月10-13日在漳州停留、5月20-22日在廈門停留、6月21-22日在浙江杭州停留、7月2-3日在福州停留,根據其運動軌跡判斷持機人可能有住宿旅館,調取漳州、廈門、杭州、福州等地相對時間段內所有泉州安溪籍在旅館住宿記錄,進行海量數據分析確認出嫌疑人身份為泉州安溪長坑人陳其春,調取照片與取款監控錄像比對,明確了在廈門取款的馬仔。9月26日,專案組在廈門、泉州警方的大力配合下,在泉州市抓獲取款馬仔陳其春、在廈門市灌口鎮抓獲團伙頭目阿王及骨幹成員男林、女林等四人,成功摧毀該系列虛假股票信息詐騙的犯罪團伙,當場繳獲作案工具手機8部、筆記本電腦1台、銀行卡(存摺)20張,扣押贓款50餘萬元。經審訊深挖現已初步查明,2008年以來,犯罪嫌疑人阿王組織人員在互聯網上搭建虛假信息股票網站,在網站首頁或宣傳資料上開展 「天天公開:三隻暴漲股票」、「公開3隻私募拉升暴漲牛股」、「每日牛股數據」等多種形式的誇大宣傳,以贈送漲停版、免費贈送金股等為誘餌吸引投資者,用網路電話冒充上海或北京的固定電話,在上海、北京、山東等地銀行開戶,在漳州角美、廈門灌口等地租房設點遙控詐騙。同時,利用高科技手段通過各地代理商,在國內知名的搜索引擎網站長期付費推廣,使詐騙網站或虛假股票信息在搜索引擎結果中位居前列。投資者上當受騙就會主動撥打該網站聯系電話,該團伙就以繳納會員費、信用保證金或融資金為由騙取錢款,單筆數千元至數十萬元。警方提醒 謹防騙子王氏特大詐騙犯罪團伙被警方成功摧毀,但該案中上當者的經歷留給人們的教訓有一條應記取:凡是能帶給你刺激的「好事」,往往是詐騙者施騙的陷阱所在。善良的人們一定要冷靜再冷靜,採取「決定明天做,付款往後拖」的慢節奏戰術。千萬不可頭腦發熱,否則你躲過「漲停股」的誘惑,也很難保證不會在「奶奶好,爺爺好,出門撿到大元寶」的街頭騙局中稀里糊塗地步入騙子的圈套,換回一次捶胸頓足、追悔莫及的痛苦。
『貳』 福建省福安市蓮池廣場那家建行開戶行名字是什麼急需啊啊啊啊啊~!不要說打電話什麼的。。。。知
建設銀行福安支行
那個是福安的總行
『叄』 蔡萬霖的兄弟創業
蔡氏集團的興起是從二哥蔡萬春開始的。蔡氏家族的父輩均是農民,父親蔡福安,母親蔡甘盡,生有五男三女。五位兒子依次為蔡萬生、蔡萬春、蔡萬霖、蔡萬才與蔡萬得;三個女兒分別是蔡玉串、蔡玉蘭與蔡玉梅。除長子英年早逝外,其餘四子都曾馳騁商場,有著不凡的業績。而真正將蔡家帶出窮困,成為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的,首推二子蔡萬春。
1916年12月20日,蔡萬春誕生於台灣苗栗縣竹南鎮獅山莊。家境盡管不佳,父母還是省吃儉用,將蔡萬春送進竹南公學,雖然蔡萬春的成績很好,但是沒多久,因為家裡沒錢,還是輟學了。然後全家人搬到台北市,這時蔡萬霖才8歲。
如果說蔡萬霖是家族事業的發揚光大者,那麼哥哥蔡萬春就是最好的開創者,也是他最好的啟蒙老師。最初他們以販賣大米、雜貨起家。因為看到山裡農民的糧食豐收卻沒有銷售渠道,蔡氏兄弟看準這一行情,進山收購大米,轉手賣到城裡,從而賺取差價。以此開始了他們的創業歷程。
有了家底,雄心勃勃的蔡萬春,開始經營醬油醋之類的食品雜貨。1938年,23歲的蔡萬春正式設立了大萬商行,此後,由於日本投降,蔡萬春又在旅店業、礦業、橡膠業等方面各個進軍,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1957年,42歲的蔡萬春在多位商界名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出任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簡稱「十信」)理事會主席,這成為他發家致富的又一個新起點。當時台灣有73家信用合作社,十信業務排名第61位。在蔡萬春的領導下,三年後,十信一躍而成為全省第二名,不久又登上第一位的寶座。
之所以這樣成功,是因為蔡萬春的一次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的舉措。1960年2月,蔡萬春宣布「只存一元就可當十信的客戶」,開創了一元開戶的「幸福存款」儲蓄運動,這個措施甚至獲得了首腦蔣介石的贊賞,蔣介石為此親自到十信開戶,鼓勵民眾節儉儲蓄,一時間「十信」名聲大震,業務發展十分迅速,存款金額高達170億新台幣,一躍成為台灣最大的信用合作社,創造了當年的奇跡!蔡氏家族由此在政商兩界都十分走紅。
1960年,台灣當局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決定向民間開放保險公司的設立,使得蔡萬春開始在金融保險行業大展拳腳。1961年3月16日,已是議員的蔡萬春與商人林頂立合資共同成立了國泰產物保險公司,林擔任董事長,蔡萬春擔任副董事長與總經理,誰也沒想到「國泰」日後成為蔡家事業的代名詞,造就了蔡家發達的先機。
蔡家能達到如此輝煌的業績,當然與蔡氏兄弟的密切配合與能幹分不開。蔡萬春是典型的創業者,生性聰明,小事不大管,也不計較,做事業非常有眼光。蔡萬霖是謀士型的人物,不愛在外露面,而是在背後出主意。所以在創業之初,凡是出面與人打交道、接洽、談判等事宜,都由口才極佳的蔡萬春出面。蔡萬霖則在家管賬。「人家欠我們多少錢,我們欠人家多少錢,蔡萬霖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人們如此評價蔡萬霖。正是在幾個兄弟的互相幫忙之下,蔡氏集團才有了這么大的成績!
春天過後是甘霖
到了70年代初,以「國泰」為名的蔡氏家族企業已逐漸成為集團企業。1973年底,以蔡氏家族為核心的國泰集團的主要關系企業已有9家,資產總額達108億元,原先由林頂立擔任董事長的第一家「國泰」也早已在蔡氏集團的控制之下了。
1979年,二哥蔡萬春因中風患病,難以再繼續掌舵,決定將權力下放,在家族內以交換股權方式分家分業,於是國泰集團「六分天下」;蔡萬霖分得國泰人壽、國泰建設、三井工程等企業,號稱霖園集團,其他國泰產業則由弟兄子侄們均分。
正在「六分天下」之後的蔡氏集團發展之際,一場風暴無情地打擊了國泰金融王國。
分家之後,蔡萬春的長子蔡辰洲負責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的業務。蔡辰洲剛開始接手時,集團發展很快,吞並了不少虧損企業,為了維持經營,他開始以高利率吸引民間資金。迅速聚斂了不少民間游資,因為「蔡氏十信」的名氣,加上蔡辰洲的「立委」身份,沒有人不相信這種投資的可靠性。
通過這種方式,蔡辰洲雖然取得了不少社會資金,但利息壓力也很沉重,久而久之,債務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他只好利用職權將「十信」資金挪用到他的關系企業。這引起內部職工的強烈不滿,沒過多久,中央銀行就對「十信」實施項目調查。存款客戶聞風後,紛紛湧向「十信」,要求取回自己的錢。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金融風暴」就此揭開序幕。
這次風暴帶來的打擊是無比沉重的,最後蔡辰洲死在監獄里,他名下的產業也都倒閉了,蔡萬春打下的江山就這樣煙消雲散。蔡萬霖的霖園集團雖然也付出沉重代價,但因表示與侄子的企業沒有關系而逃過一劫。為此,蔡萬霖被很多人指責「忘恩負義」,不過那筆債務實在是無比巨大,如果蔡萬霖也被席捲進去的話,今天的台灣首富就會是別人了。
從危機中全身而退的蔡萬霖更加清楚地意識到商場的變幻莫測,同時更小心地經營著自己的公司。如果說,蔡萬春是蔡氏春天的話,那麼重振蔡氏雄風,使其再揚威名的就是蔡萬霖了,正如他名字中所言:萬千甘霖!
自從1979年蔡萬霖接手國泰人壽公司董事長以後,國泰人壽的發展一直都很迅速。人身保險業務更是推廣到台灣的各個角落,設置了很多分支機構,不過80年代中期以前,台灣只有少數幾家人壽保險公司,國泰人壽公司也具有壟斷性質。所以成就不錯可以理解。
然而1987年,台灣開放外國保險公司設立後,人壽保險公司迅速增至30多家,競爭十分激烈,國泰人壽也面臨巨大壓力。其市場佔有率逐年下降,從最高峰1982~1983年的60%降為1995年的42.7%,雖然不影響國泰人壽的龍頭地位,但也是一種威脅。
為了重新奪回市場,蔡萬霖想了不少法子。他強調「重視保護權益,負起社會責任」,並提出爭取「人人保險,家家幸福」。為了提高服務品質,公司自1986年起,提供50億元資金作為保戶貸款,這是保險業的創舉。1988年8月起,更規定凡是到國泰人壽保險公司投保的人到國泰醫院就醫,可以享受就診優惠。在福利方面,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員工可以分紅認股,公司按每名員工的年資、職位等配發股票,達到吸引人才、穩定人才的最佳效果。從而使國泰人壽保險公司仍能穩住同業第一的寶座。公司業績保持輝煌。
「國泰建設」是霖園集團另一重要支柱,主要是興建住宅、公寓、辦公大樓,然後出租或者出售。1981年,由於世界經濟不景氣和台灣當局的一些限制,台灣的建築業陷入了蕭條,許多曾經輝煌的公司紛紛倒閉,但蔡萬霖卻沒有結束自己的產業,相反,他通過調查市場,發現房地產市場還有很多空間可以發展,尤其是面對平民,於是他提出了「特惠購房」,一時間,購房者蜂擁而至、絡繹不絕,創造了當年的一個奇跡!而「國泰建設」也因此走出了困境,一躍而居當年售屋銷量榜首,被業內人士譽為「建築界巨人」。
到今天,「國泰建設」已是目前台灣資本額最大、員工最多的建設公司,資本額已超過100億元,其營業額一直名列建築業的前3名,也是建築業股類中的「龍頭股」。
因為在經營企業中的成功,蔡萬霖成為了台灣第一大富豪,也曾名列世界華人第一富豪。1993年到1996年,蔡萬霖分別以1400億、1600億、1600億與1800億元穩居台灣百大富豪排行榜之首。
『肆』 蔡萬春的人物經歷
1916年12月20日,蔡萬春誕生於竹南鎮獅山莊。家境盡管不佳,父母還是省吃儉用,將蔡萬春送進私塾,與鄰居小同伴陳培元一起師從鄭書生學習中文。
1924年,蔡萬春入竹南公學就讀,讀書6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書法與演講尤佳,年年得獎。1930年,15歲的蔡萬春畢業,因家境不佳,不能繼續上學,便說服父親,於第二年與兄長蔡萬生投靠台北漢頂(今古亭區)的大姨父陳芋,住在進頂汀州街97號。陳芋在汀州街(現福安育幼院)有一片菜園,蔡萬生與蔡萬春兄弟就幫陳芋下田幹活、賣菜。後來,蔡萬生、蔡萬春兄弟就到台北中央市場批發水果銷售。
1931年,在蔡萬春的勸說下,全家遷居莰頂,租地耕種,開辟菜園與魚池,並在新店租地種植柑橘,可以說是一個普通的佃農。
蔡萬春不滿足現狀,考入「資生堂」化妝品公司,任台中分公司的推銷員,後升為分公司經理,先後幹了6個年頭。這一段經歷培養了他的經營能力。 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台灣也受影響。蔡萬春辭去「資生堂」工作,返回台北。
蔡萬春從報上看到一則消息:可用魚類及蔬菜水果製造合成醬油,這讓蔡萬春想起小時用魚湯拌飯的美味,於是經過一番籌劃與研製配方,取得軍方供應豆類原料,在莰頂家的廟口空地,開始製造「丸庄」醬油,首創以鮮魚湯。豆類釀造成著名的味素醬油,後又擴大生產「丸萬」米醋。除上市銷售外,並供應當地駐軍。短短數年,憑著醬油與米酷的暢銷,家境大大改善,到日本宣布投降時,蔡家已有60萬元的積蓄,這在當時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成為家族事業的起點。
有了家底,雄心勃勃的蔡萬春,又選擇台北西門市場附近,租房子經營,除了醬油醋之外,又兼營食品雜貨。
1938年,23歲的蔡萬春在台北衡陽路(現永裕百貨公司一帶)花了21萬元買下四棟房子,設立大萬商行,經營雜貨。同年底,由大姨媽作媒,娶余鳳嬌為妻。
1945年10月,台灣光復後,蔡萬春一個接一個的開創新事業。他先是承購原由日本人經營的「梅月堂」,將大萬商行改為大萬商場,在商場二樓開了一家大萬旅社(經政府核定的甲級旅社),兼營日用百貨及化妝品。因地處商業中心,經營得法,事業蒸蒸日上。1946年至1948年,蔡萬春又相繼投資生產大萬肥皂、大萬發油、大萬洗面霜;在汀州街設立玩具工廠;建築並經營百樂門旅社;成立大萬興業木材行,在松山設立大萬窯廠,成立丸萬鐵工廠等,事業擴展十分迅速。
1949年,蔡萬春成立大萬實業公司,經營土產及進口舶來品,但因經營不佳很快結束營業。接著他又成立大萬產業公司,經營台灣香蕉、筍干、鳳梨、米、水泥與紅糖等產品出日業務;同時成立大萬工業葯品公司(為東光工業原料公司之前身),輸入工業原料、橡膠、塑膠、肥料與醫療設備等,在商場逐漸有了地位。
1957年,42歲的蔡萬春在多位商界聞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接替盧啟華(另一說是盧輝,曾任台北「市政府」「新聞處長」)出任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簡稱「十信」)理事會主席,這成為他發家致富的又一個新起點。當時台灣有73家信用合作社,十信業務排名第61位。在蔡萬春的領導下,三年後,十信一躍而成為全省第二名,不久又登上第一位的寶座,充分顯示了蔡萬春的經營能力。
蔡萬春確實有著精明的商人頭腦,為了配合當局提倡的節約儲蓄運動,他於1960年2月宣布「只存一元就可當十信的客戶」,開創了一元開戶的「幸福存款」儲蓄運動,這一著獲得蔣介石的贊賞,蔣親自到十信開戶,鼓勵民眾節儉儲蓄,一時間「十信」名聲大震,「十信」業務發展十分迅速,一躍成為台灣最大的信用合作社。
蔡萬春對金融事業情有獨鍾。台灣光復後,蔡萬春曾數度赴日本考察,發現東京、大阪等繁華城市,大廈林立,而這些大多為銀行與保險公司所有,觸發他個人發展金融保險事業的動機。 1960年,台灣當局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決定向民間開放保險公司的設立,為蔡萬春提供了難得機會。
台灣金融、保險業早期屬於管制事業,開放民間有限,而能申請經營此業者,當然絕非等閑之輩,均是有政商背景的知名人士。
當時政界紅人林頂立申請經營人壽保險公司的執照。但他的財力有限,無法籌足所需的3000萬元資本額,便找到台北市商界名人張傳祥(曾任台北市「議會議長」)。張傳祥也因財力不足便找到財力雄厚、同是1950年台北市第一屆「市議員」的蔡萬春,於是在三人的合作下,取得人壽保險公司的設立資格,1961年3月16日,國泰產物保險公司正式宣告成立,林頂立擔任董事長,蔡萬春擔任副董事長與總經理,4月19日上人開業。「國泰」兩字乃為林頂立先生所取,意為「國泰民安」。但誰也沒想到「國泰」日後成為蔡家事業的代名詞,造就了蔡家發達的先機。
林頂立,台灣雲林縣荊桐鄉人,1906年出生。在日據時代,因不滿日本人的統治而投奔祖國大陸,就讀於廈門鼓浪嶼英華書院,後轉入漳州第三高中,畢業後,赴上海到中國大學讀書,該校停辦後,他又東渡日本,在明治大學攻讀經濟系。
學成返國後,正值抗戰期間,林頂立進入軍界,曾赴越南西貢等地工作,後在汕頭、廈門一帶為國民黨從事地下工作。1938年,日軍入侵福建,林頂立事先掌握正確情報,深得軍統局局長戴笠賞識。抗戰勝利後,林頂立回到台灣。他在50年代先後任國民黨保密局台灣站站長、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特別隊」司令與政治研究室主任等職。1951年11月,他在台北市當選為第一屆臨時台灣「省議員」,隨後當選兩屆「省議會副議長」。
1956年前後,林頂立因違反糧食管理條例而被判處8年半刑期,後因病於1959年保釋出獄。這時,林頂立在福建期間結識的省建設廳廳長、後為「財政部長」的嚴家淦,再度出任台灣「財政部長」(1958--1963年),決定開放民營保險業。嚴家淦認為林頂立坐牢是冤獄,因此應給予補償,而讓其申請設立保險公司,並在蔡萬春的財力支持下,林頂立終得以如願以償。
蔡、林結合,可以說是蔡氏政商關系發展的開端。由於蔡家占國泰產物保險公司60%的股權,公司大權還是握在蔡氏家族手中。1975年,已升任公司總經理的蔡萬春的弟弟蔡萬才策劃了公司的董事與監事改選,他自任董事長,哥哥蔡萬春任名譽事長,林頂立從董事長一職退下來,任常務董事。據說事前蔡萬春不知情,事後曾責備弟弟蔡萬才得罪林先生,尤甚於我這位哥哥。蔡萬才則表示,侄兒蔡辰男(蔡萬春長子)自行宣布為公司副董事長,等於是侄兒騎到叔叔頭上了,於是氣憤之下,聽了屬下建議,才演出將開山祖師林先生「杯酒釋兵權」的一幕。
隨後蔡萬春申請設立人壽保險公司。1962年3月,展開籌備工作,蔡萬春任籌備處主任,蔡萬霖任總幹事,蔡萬才任執行秘書。8月15日,國泰人壽保險公司正式成立,蔡萬春會董事長兼總經理,蔡萬霖為常務董事兼副總經理,林頂立為常務董事。9月10日,在台北市南陽街的國泰大樓正式開幕,由「財政部長」周宏濤代表嚴家淦親臨剪綵。
嚴家淦對林頂立參與投資保險事業可謂幫忙甚大。林頂立與蔡氏兄弟也對嚴家淦以回報。國泰人壽公司第一張保險單,就是由嚴家淦先生投保10年的養老保險,到1972年9月,公司將利帶息送給已升任「副總統」的嚴家淦。蔡家因此與政界大老嚴家淦建立了政商關系。
這時,台灣已有第一與國光兩家人壽保險公司成立,隨後又成立了華僑、南山、國華、新光等人壽保險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向個人壽公司的業務不斷擴充,成為台灣最具實力的人壽保險公司。
蔡萬春頗有發展眼光,他在全省各地設立公司聯絡處,建立據點。為提高信譽,他在許多大中城市投資興建分公司辦公大樓。1964年首先在來義市破土動工興建國泰人壽保險公司大樓,隨後數年間,陸續在高雄、台中、屏東、新竹與基隆等地興建公司大樓,聯絡處也從當初的9個增到1967年的47個,收到良好效果。國泰人壽保險的市場佔有率由1963年的31.6%升為1967年的42.8%。這也是使得國泰人壽如今擁有大批辦公大樓的根源所在。
另外,蔡氏兄弟招聘大量的業務員拉保險,在剛開始的兩年半就以不同方式刊登廣告305次,招聘人員,吸收數萬人進入國泰人壽保險公司。這也是公司業務迅速發展的重要原因。 國泰人壽保險公司成立後,蔡萬春認為台灣地少人多,地價一定會上漲,看好未來房地產生意,於是於1964年9月14日成立國泰建設公司,進入房地產與建築業領域;同年10月12月與11月16日,蔡氏兄弟還分別成立國際海運公司(曾擁有高速冷凍船與萬噸級貨輪,從事台灣與日本之間的香蕉與雜貨運輸)與國泰塑膠公司,蔡萬春均任這三家公司的董事長。1968年,蔡萬春又成立國鼎塑膠公司。
1971年,台灣開放民間經營信託業,蔡萬春兄弟便成立國泰信託投資公司,蔡萬春任董事長兼總經理;1972年1月成立了國泰建業廣告公司,蔡萬春任董事長;同年,蔡氏將國鼎塑膠公司合並於萬豐塑膠公司,從事PVC塑膠布和吹氣玩具生產。1973年,為配合六年經濟計劃,蔡氏兄弟又成立國泰石油化學公司。
到了70年代初,以「國泰」為名的蔡氏家族企業已逐漸成為集團企業。1973年底,以蔡氏家族為核心的國泰集團的主要關系企業已有9家,資產總額達108億元(不包括國際石油化工公司),但因從事金融事業,負債額高達85億元。集團設有一個國泰管理委員會,負責各分子企業的聯系與協調工作。
隨後,蔡家繼續擴充事業實力。1974年初,蔡氏兄弟又成立國泰利市公司,1976年4月改名為國泰租賃公司,出租生產設備,蔡萬春任董事長;1975年,吞並原東裕紡織公司廠房,改組成立國信紡織公司,生產棉紗與混紡紗。1976年底,改組元寶實業公司的健康飲料廠為國信食品公司,生產活性酸母乳飲料。1979年,蔡萬春又開始籌建來來香格里拉飯店。
除上述家族核心企業外,蔡氏家族也將旭順食品、樹德工程、三井工程、國信電子、長洲工業、台灣鞋業、聯泰通運、理想工業、理想傢具設計、龍鼎企業、國璽彩色印刷、來來百貨。國泰汽車工業及金閣設計傢具等十多家公司通過股權收購等納入集團范圍。其中,國泰人壽、國泰建設、國泰塑膠工業與國際海運公司均是股票上市公司。
到70年代末,國泰集團的實力迅速壯大,經營的事業涉及金融、保險、交通運輸、建築、廣告、塑膠、租賃、紡織。食品飲料。電器電子、工程等眾多行業,已是一個實力強大的企業集團。到1977年底,所屬10大企業的資產總值達350億元,超過王水慶的台塑集團。若加上其他外圍企業,規模則更大,關系企業達70餘家、除了擁有四大金融機構(國泰產物保險、國泰人壽保險、十信、國泰信託)外,同時還擁有國泰塑膠。國際海運、國泰建設、理想工業、太平洋實業、大西洋飲料、來來飯店等眾多事業,蔡家事業達到全盛時期。其中,1977年,國泰信託投資公司與國泰人壽保險公司的營業額均居同業之首;國泰產物保險公司僅次於公營的台灣產物保險公司與中國產物保險公司;國泰塑膠也居民營企業的第27位,在PVC製造業領域僅次於王永慶台塑公司。
國泰集團還在社會福利事業方面取得重大發展,先後成立國泰綜合醫院、國泰人壽女子籃球隊、十信高級工商職業學校。國泰美術館及國泰企業機構社會福利基金會等。蔡萬春還將汀州街的老家改建為以父親名字命名的福安育幼院,以從事慈善事業來紀念他的父親。蔡萬春也十分關心故鄉的發展,在竹南鎮捐建了一座萬春圖書館,擴建了母校。在今天的竹南獅山裡一帶,還可以看到他投資興建的「福安橋」、「萬春橋」和廟宇牌樓等。另外,他還曾在家鄉創辦了一家竹南工廠,增加就業機會,繁榮地方。他還因捐款支持軍隊,而獲得「敬軍愛國」楷模。
至此,蔡家成為台灣顯赫的大家族。
在家族事業上貢獻最大的是蔡萬春,蔡萬霖。蔡萬才、蔡萬得三人也跟隨兄長多年,為蔡家的家業也有頗多貢獻。蔡家能達到如此輝煌的業績,當然與蔡氏兄弟的密切配合與能幹分不開。蔡萬春是典型的創業者,生性聰明,小事不大管,也不計較,做事業非常有眼光。蔡萬霖是謀士型的人物,不愛在外露面,而是在背後出注意。所以在創業之初,凡是出面與人打交道、接洽。談判等事宜,都由口才極佳的蔡萬春出面。蔡萬春自己也講,「一個人事業要成功,必須具備力量、膽量、肚量三個條件」。由於他廣交朋友,知人善任,使得在他的企業內集結了許多有學問、有能力、有遠見的商界人物。蔡萬霖則在家管帳。「人家欠我們多少錢,我們欠人家多少錢,蔡萬霖都記得清清楚楚的。」蔡萬才如此評價他的二哥蔡萬霖。蔡萬才則是處事甚穩,循規蹈矩,是管理制度的具體規劃者,他自己也講,「當年國泰集團主要機構的制度規章、組織架構都是由我訂的。」最小的蔡萬得則跟著幾位兄長做一些具體的管理工作。 1979年,國泰集團的創始人蔡萬春因中風患病,難以再繼續掌舵,決定將權力下放,在家族內以交換股權方式分家分業,於是國泰集團「六分天下」;蔡萬春二弟蔡萬霖分得國泰人壽、國泰建設、三井工程等企業,號稱「國泰人壽集團」;三弟蔡萬才分得國泰產物保險。富邦建設、富邦租賃等企業,號稱「國泰產物集團」;蔡萬春長子蔡辰男一系,分得國泰信託、樹德工程、來來香格里拉飯店、國信食品等企業,號稱「國信集團」;次子蔡辰洲一系分得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國泰塑膠、國際海運、理想工程、國璽印刷等企業,號稱「國塑集團」;蔡辰洋、蔡辰鴻與蔡辰威等蔡萬春三個小兒子分掌來來百貨、來來建設等企業,號稱「興來集團」;小弟蔡萬德也分得一些不甚重要的企業。其中,蔡辰男與蔡辰洲在事業上起伏甚大;蔡萬得事業發展有限,不甚出名;而蔡萬霖與蔡萬才兄弟則事業發展順利,均成為當今台灣的大財團。
蔡萬得,也曾是一位商場名人,1932年出生,日本東京文科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早期曾任日本華商貿易公會理事。日本青果輸入公會理事、大萬產業公司駐日辦事處負責人,台北市第四屆市議員。70年代初,他任國泰產物保險公司、國泰信託投資公司、國泰塑膠公司與國泰建設公司的董事,安得企業公司董事長,國際海運公司總經理,國泰人壽公司監察人。當時他在家族企業中的地位,在蔡萬霖與蔡萬才之上。在1974年版的《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中,國泰集團的核心人物是蔡萬春、林頂立。蔡萬得與蔡辰男,並沒有蔡萬霖與蔡萬才兄弟的名字。蔡萬得娶陳彩蓮為妻,生有四男一女,分別是蔡志亮、蔡志陽、蔡志英、蔡志義與蔡志萍。這一系後來雖未建有龐大的家族事業,在社會上的影響不大,但仍有不少家族企業。蔡萬得現仍是國泰產物保險等蔡氏家族公司的董事;長子留學美國,現也是國泰產物保險公司常務董事,其他幾位子女剛大學畢業,在不同的家族企業工作。
『伍』 蔡氏兄弟哪路英雄
從1989年到2002年,蔡萬霖一直被《財富》雜志評為台灣首富,台灣國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霖園關系企業集團核心人物,有「聚財之神」的美名。其個人財富超
過60億美元,而其整個家族的資產總值則高達3000億美元。
企業類型
銀行業。
成長記錄
說到台灣的超級富豪家族,總不出辜振甫的辜氏家族、王永慶的王氏家族和蔡萬霖的蔡氏家族。它們控制了整個台灣的經濟命脈、甚至於政治大權。而在這些家族中,蔡氏家族是目前台灣最大的金融資本家族,代表人物蔡萬霖更是當今台灣第一超級富豪,蔡氏家族的崛起是一個傳奇,從它的身上,可以看到台灣經濟發展的脈絡。可以說,蔡氏財團是台灣經濟生活的一個縮影。
兄弟共創業
蔡氏集團的興起是從二哥蔡萬春開始的。蔡氏家族的父輩均是農民,父親蔡福安,母親蔡甘盡,生有五男三女。五位兒子依次為蔡萬生、蔡萬春、蔡萬霖、蔡萬才與蔡萬得;三個女兒分別是蔡玉串、蔡玉蘭與蔡玉梅。除長子英年早逝外,其餘四子都曾馳騁商場,有著不凡的業績。而真正將蔡家帶出窮困,成為富甲一方的大戶人家的,首推二子蔡萬春。
1916年12月20日,蔡萬春誕生於台灣苗栗縣竹南鎮獅山莊。家境盡管不佳,父母還是省吃儉用,將蔡萬春送進竹南公學,雖然蔡萬春的成績很好,但是沒多久,因為家裡沒錢,還是輟學了。然後全家人搬到台北市,這時蔡萬霖才8歲。
如果說蔡萬霖是家族事業的發揚光大者,那麼哥哥蔡萬春就是最好的開創者,也是他最好的啟蒙老師。最初他們以販賣大米、雜貨起家。因為看到山裡農民的糧食豐收卻沒有銷售渠道,蔡氏兄弟看準這一行情,進山收購大米,轉手賣到城裡,從而賺取差價。以此開始了他們的創業歷程。
有了家底,雄心勃勃的蔡萬春,開始經營醬油醋之類的食品雜貨。1938年,23歲的蔡萬春正式設立了大萬商行,此後,由於日本投降,蔡萬春又在旅店業、礦業、橡膠業等方面各個進軍,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1957年,42歲的蔡萬春在多位商界名人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出任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簡稱「十信」)理事會主席,這成為他發家致富的又一個新起點。當時台灣有73家信用合作社,十信業務排名第61位。在蔡萬春的領導下,三年後,十信一躍而成為全省第二名,不久又登上第一位的寶座。
之所以這樣成功,是因為蔡萬春的一次至今被人津津樂道的舉措。1960年2月,蔡萬春宣布「只存一元就可當十信的客戶」,開創了一元開戶的「幸福存款」儲蓄運動,這個措施甚至獲得了首腦蔣介石的贊賞,蔣介石為此親自到十信開戶,鼓勵民眾節儉儲蓄,一時間「十信」名聲大震,業務發展十分迅速,存款金額高達170億新台幣,一躍成為台灣最大的信用合作社,創造了當年的奇跡!蔡氏家族由此在政商兩界都十分走紅。
1960年,台灣當局為適應經濟發展需要,決定向民間開放保險公司的設立,使得蔡萬春開始在金融保險行業大展拳腳。1961年3月16日,已是議員的蔡萬春與商人林頂立合資共同成立了國泰產物保險公司,林擔任董事長,蔡萬春擔任副董事長與總經理,誰也沒想到「國泰」日後成為蔡家事業的代名詞,造就了蔡家發達的先機。
蔡家能達到如此輝煌的業績,當然與蔡氏兄弟的密切配合與能幹分不開。蔡萬春是典型的創業者,生性聰明,小事不大管,也不計較,做事業非常有眼光。蔡萬霖是謀士型的人物,不愛在外露面,而是在背後出主意。所以在創業之初,凡是出面與人打交道、接洽、談判等事宜,都由口才極佳的蔡萬春出面。蔡萬霖則在家管賬。「人家欠我們多少錢,我們欠人家多少錢,蔡萬霖都記得清清楚楚的。」人們如此評價蔡萬霖。正是在幾個兄弟的互相幫忙之下,蔡氏集團才有了這么大的成績!
春天過後是甘霖
到了70年代初,以「國泰」為名的蔡氏家族企業已逐漸成為集團企業。1973年底,以蔡氏家族為核心的國泰集團的主要關系企業已有9家,資產總額達108億元,原先由林頂立擔任董事長的第一家「國泰」也早已在蔡氏集團的控制之下了。
1979年,二哥蔡萬春因中風患病,難以再繼續掌舵,決定將權力下放,在家族內以交換股權方式分家分業,於是國泰集團「六分天下」;蔡萬霖分得國泰人壽、國泰建設、三井工程等企業,號稱霖園集團,其他國泰產業則由弟兄子侄們均分。
正在「六分天下」之後的蔡氏集團發展之際,一場風暴無情地打擊了國泰金融王國。
分家之後,蔡萬春的長子蔡辰洲負責台北第十信用合作社的業務。蔡辰洲剛開始接手時,集團發展很快,吞並了不少虧損企業,為了維持經營,他開始以高利率吸引民間資金。迅速聚斂了不少民間游資,因為「蔡氏十信」的名氣,加上蔡辰洲的「立委」身份,沒有人不相信這種投資的可靠性。
通過這種方式,蔡辰洲雖然取得了不少社會資金,但利息壓力也很沉重,久而久之,債務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他只好利用職權將「十信」資金挪用到他的關系企業。這引起內部職工的強烈不滿,沒過多久,中央銀行就對「十信」實施項目調查。存款客戶聞風後,紛紛湧向「十信」,要求取回自己的錢。台灣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金融風暴」就此揭開序幕。
這次風暴帶來的打擊是無比沉重的,最後蔡辰洲死在監獄里,他名下的產業也都倒閉了,蔡萬春打下的江山就這樣煙消雲散。蔡萬霖的霖園集團雖然也付出沉重代價,但因表示與侄子的企業沒有關系而逃過一劫。為此,蔡萬霖被很多人指責「忘恩負義」,不過那筆債務實在是無比巨大,如果蔡萬霖也被席捲進去的話,今天的台灣首富就會是別人了。
從危機中全身而退的蔡萬霖更加清楚地意識到商場的變幻莫測,同時更小心地經營著自己的公司。如果說,蔡萬春是蔡氏春天的話,那麼重振蔡氏雄風,使其再揚威名的就是蔡萬霖了,正如他名字中所言:萬千甘霖!
自從1979年蔡萬霖接手國泰人壽公司董事長以後,國泰人壽的發展一直都很迅速。人身保險業務更是推廣到台灣的各個角落,設置了很多分支機構,不過80年代中期以前,台灣只有少數幾家人壽保險公司,國泰人壽公司也具有壟斷性質。所以成就不錯可以理解。
然而1987年,台灣開放外國保險公司設立後,人壽保險公司迅速增至30多家,競爭十分激烈,國泰人壽也面臨巨大壓力。其市場佔有率逐年下降,從最高峰1982~1983年的60%降為1995年的42.7%,雖然不影響國泰人壽的龍頭地位,但也是一種威脅。
為了重新奪回市場,蔡萬霖想了不少法子。他強調「重視保護權益,負起社會責任」,並提出爭取「人人保險,家家幸福」。為了提高服務品質,公司自1986年起,提供50億元資金作為保戶貸款,這是保險業的創舉。1988年8月起,更規定凡是到國泰人壽保險公司投保的人到國泰醫院就醫,可以享受就診優惠。在福利方面,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員工可以分紅認股,公司按每名員工的年資、職位等配發股票,達到吸引人才、穩定人才的最佳效果。從而使國泰人壽保險公司仍能穩住同業第一的寶座。公司業績保持輝煌。
「國泰建設」是霖園集團另一重要支柱,主要是興建住宅、公寓、辦公大樓,然後出租或者出售。1981年,由於世界經濟不景氣和台灣當局的一些限制,台灣的建築業陷入了蕭條,許多曾經輝煌的公司紛紛倒閉,但蔡萬霖卻沒有結束自己的產業,相反,他通過調查市場,發現房地產市場還有很多空間可以發展,尤其是面對平民,於是他提出了「特惠購房」,一時間,購房者蜂擁而至、絡繹不絕,創造了當年的一個奇跡!而「國泰建設」也因此走出了困境,一躍而居當年售屋銷量榜首,被業內人士譽為「建築界巨人」。
到今天,「國泰建設」已是目前台灣資本額最大、員工最多的建設公司,資本額已超過100億元,其營業額一直名列建築業的前3名,也是建築業股類中的「龍頭股」。
因為在經營企業中的成功,蔡萬霖成為了台灣第一大富豪,也曾名列世界華人第一富豪。1993年到1996年,蔡萬霖分別以1400億、1600億、1600億與1800億元穩居台灣百大富豪排行榜之首。
獨特的經營藝術
蔡萬霖之所以取得這樣巨大的成就,自有他獨創的經營之術。
首先就是扎實經營,穩扎穩打,不浮躁,不急進,強調質量並重。蔡萬霖接手「國泰人壽」時,公司管理開始出現弊端。面對出現的問題,他及時剎車,首先將以往規定每年50%的增長目標降為30%,並成立售後服務部門,結果業績大大提高。還有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出@須保持輪子不帶泥土,以保持街道的整潔。在他的許多投資施工現場,管理之嚴謹,都令建築界佩服無比,更是作為一個模範來學習。
其次,他對下屬極為重視,他曾經說過,我做大富翁沒什麼了不起,跟我做事的人,每一個人都能成為小富翁,這才是我的驕傲。他出手獎賞下屬,大方之至。1986年他拿出4億元股票,供科長級以上員工入股,這就等於每位入股者白賺100萬元。其公司的年終獎金,幾乎年年都在6個位以上,經濟效益緊緊拽住了員工的心。
還有的就是他的廉潔精神,蔡萬霖對貪污是深惡痛絕的,他經常選調精明強干之材到各地檢查,凡發現查出挪用公款者,一律革職。凡在「國泰人壽」供職的員工都知道:「跟他做事,一毛錢也不能拿。」他對兒子的管教也以嚴厲聞名,三個擔任國泰關系企業副董事長的兒子,若晚上外出應酬,都不敢回家太遲,因為父親會「搬張椅子坐在門口等候他」。
最後的絕招就是中高級主管三年輪換,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提高經營效率,防止營私舞弊及拉幫結派。蔡萬霖曾在8年中,更換了三個總經理,為公司創造了充滿競爭的氛圍。根據自己多年經驗,蔡萬霖總結了如下的「四大經營」口號:經營腳踏實地,工作精益求精;注重商業道德,講究職業良心;重視保護權益,負起社會責任;加強員工福利,兼顧股東利益。
在這種管理藝術之下,加上蔡萬霖特有的膽量、肚量、力量,他終於成為了今日的台灣巨富,影響政商兩界的權勢人物。
雖然蔡萬霖是台灣首富,但樹大招風,再加上以前「十信」風潮的影響,蔡氏的形象不是很好。台灣《雷聲》雜志一篇評論指出:「蔡萬霖錢多多,羨煞不少人,但是國泰人壽的『滾』錢手法,卻引人詬病。股票,房地產炒作,保險糾紛最多,造成了社會問題。」
為了改善自己的形象,蔡萬霖一直熱衷於公益事業,建立了國泰綜合醫院、國泰人壽慈善基金會與國泰建設文教基金會三大公益事業,也受到社會的一些肯定。1980年10月29日,蔡萬霖榮獲美國紐約聖若大學的名譽商學博士學位。1993年2月,蔡萬霖獲得教宗保羅二世所頒賜的「聖思維」爵士勛章。
不知道什麼原因,雖然是台灣首富,但蔡萬霖卻不愛在外露面。在大家的眼中,他是一個十分神秘的人物。
坐落在台北市仁愛路4段296號的28層國泰人壽保險公司大廈就是這位世界級富豪的大本營。在頂層1500平方米的空間里,就是蔡萬霖的辦公室。他有專用電梯,身邊時刻有保鏢保護。他很少參加社交應酬,不在電視露面,報上的消息也很少。除了工作之外,他的消遣方式就是每周一次的高爾夫球及平時的太極拳。
他也是一個十分儉朴的人,不抽高級煙,抽的是台灣的「萬壽」煙,坐的是台灣裕隆2400CC自產車。或許財富並不意味著奢侈,對於蔡萬霖而言,那份事業上的滿足感和成就感才是最重要的。
成功秘訣
膽量、肚量加力量,缺一不可。
致力打造光鮮的個人形象及企業形象。
『陸』 劉韌的涉嫌敲詐
被劉韌詐騙的人700多名,詐騙金額高達一千多萬,全國多地已立案偵查,打著安徽文化藝術交易中心的顧問做莊,詐騙大家一起買他的《西廂秘本窺簡圖》.
『柒』 公司從福安市轉到寧德市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你是想了解社保方面的手續嗎,
福安寧德屬於同一個地區,社保轉移比較簡單.
養老保險:到福安社會勞動保險管理中心開具繳費憑證,然後到寧德市社會勞動保險管理中心申請轉移(如果公司是在蕉城區的,要去蕉城區社會勞動保險管理中心申請轉移)
醫療保險:到福安醫保中心拿異地轉移表填寫蓋章後到寧德市醫保中心(或蕉城區醫療保險管理中心)辦理就行了
『捌』 福建省福安市永輝超市旁建設銀行開戶行叫什麼 急求。
是不是前進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