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是南疆人,屬於南疆單列計劃嗎
新疆城鎮布局
(1)烏魯木齊市重點發展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建設成為我國西部中心城市、面向中亞西亞的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多民族和諧宜居城市、天山綠洲生態園林城市和區域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
(2)喀什重點發展商貿、旅遊、文化產業和出口導向的特色加工業,建設成為國家級的開放創新實驗區,面向南亞、中亞、西亞的商貿、物流、文化中心,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對外開放門戶城市。
(3)伊寧-霍爾果斯重點發展出口導向工業和商貿、旅遊業,建設成為國際合作與沿邊開發開放示範區,我國西部地區重要的對外開放門戶城市。
(4)庫爾勒市重點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建設成為和諧宜居的現代化中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先進製造業基地。
(5)克拉瑪依市優化提升石化產業,加快培育國際石油金融服務、技術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石油城市、北疆西部區域中心城市和綜合交通樞紐。
(6)阿克蘇市重點發展紡織、農副產品加工、文化旅遊業和商貿物流業,建設成為南疆重要的中心城市、交通樞紐、商貿物流中心和紡織基地。
(7)哈密市重點發展新能源、原材料加工、裝備製造、物流服務和旅遊業,建設成為新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資源基地城市。
(8)奎(屯)獨(山子)烏(蘇)重點發展石化、商貿物流和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推進一體化,建成新疆重要的石化基地和北疆重要交通樞紐。
(9)和田市重點發展農產品深加工、醫葯保健品、特色工藝品、絲路文化旅遊等特色產業,建成「世界玉都」,南疆重要的特色產業基地和交通樞紐。
(10)石河子市重點發展紡織、食品、化工、現代農業機械、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產業,建成中國軍墾名城、新型工業基地、科教新城、生態園林城市和天山北坡區域中心城市。
(11)昌吉市建設成為自治區重要的裝備造業基地、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農業科研基地和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市;建成烏魯木齊都市圈次中心城市,烏昌都市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12)吐魯番建設烏魯木齊都市圈的次中心城市,國際旅遊名城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重點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與貿易基地、新能源示範區和新能源基地,陽光宜居城市、重要交通樞紐。
(13)塔城市建成塔額盆地的中心城市、新疆西北部重要邊境城市,重點發展邊貿、旅遊、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和外向型加工產業。
(14)博樂市建成新疆西部重要邊境城市,重點發展棉紡、建材、食品工業、旅遊業和對外貿易。
(15)阿勒泰市建成國際旅遊名城、阿爾泰山文化名城、特色宜居名城和綠色產業基地,重點發展旅遊產業。
(16)阿圖什市建成新疆重要的邊境城市、喀什-阿圖什城鎮組群次中心,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公共服務中心,南疆特色宜居城市。
(17)庫車建成新疆的新興石化能源基地和南疆地區重要的交通節點城市,建設好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18)莎車建成麥蓋提-莎車-澤普-葉城綠洲城鎮組群的中心城市,重點發展文化、旅遊、農產品深加工等特色產業。
(19)奇台建成准東國家級煤電煤化能源基地的配套服務基地和烏魯木齊都市圈東部次中心城市,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旅遊和商貿物流業。
20)北屯建成北疆北部區域的中心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和特色邊疆軍墾城市,重點發展商貿物流業、農牧產品加工業和休閑旅遊業。
(21)阿拉爾市建成阿克蘇綠洲城鎮組群的次中心城市,重點發展科研教育、農副產品加工業、紡織業、新材料和軍墾文化旅遊。
(22)五家渠市為烏昌都市區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兵團先進製造業基地、烏昌都市區休閑旅遊度假區和生態宜居城市。
❷ 兆豐國際商業銀行的歷史年表
1905年,清政府成立「大清戶部銀行」,總行設於北京,但主要業務由上海分行經營。
1908年,「大清戶部銀行」改名為「大清銀行」。
1912年,民國元年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令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能。
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市漢口路3號(原大清銀行舊址)開業。。
1928年,民國十七年
10月26日,公布《中國銀行條例》。
10月26日,中國銀行轉為政府特許國際匯兌銀行,總行也從北京遷到上海。
11月4日,中國銀行於英國倫敦成立倫敦分行,成為中國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分支機構,同年於日本大阪成立大阪分行國民政府指定中國銀行為政府特許之國際匯兌銀行,致力於外匯業務操作,奠定國際貿易匯兌之專業特性。
11月16日,公布《交通銀行條例》。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中國銀行於美國紐約成立紐約分行。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0月10日,中國銀行於泰國曼谷成立曼谷分行。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中國銀行於日本東京成立東京分行。
1949年,國共內戰大陸戰局確定,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及交通銀行隨同國民政府播遷台灣,留置中國大陸之中國銀行各部則被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歸國有,續稱「中國銀行」,國外行處則繼續服務僑胞,吸收僑匯,並協助國民政府辦理國外采購事宜。
1960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國外部在台復業,仍為國際貿易與匯兌之專業銀行,並經辦一般商業銀行業務。
1960年,交通銀行在台北市恢復營業後,仍為工業建設專責銀行。總行原設於台北市峨嵋街,後來曾遷至台北市衡陽路九十一號。
1971年,民國六十年
12月14日,台灣當局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前《中國銀行條例》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並修正全文11條
12月15日,台灣當局領導人公布《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
12月17日,台灣的中國銀行更名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並改制為民營。
1974年,8月1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巴拿馬成立巴拿馬分行,為拉丁美洲境內所設立的第一家台資銀行。
1975年,配合台灣當局政策,台灣的交通銀行定位自工業專業銀行轉為開發銀行。
1975年,9月15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美國芝加哥成立芝加哥分行。
1979年,
2月2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06
台灣當局立法院修正《交通銀行條例》,規定『以辦理中長期開發授信、創導性投資與創業投資、輔導授信與投資事業暨其他相關金融業務為主要任務,致力於配合政府經濟政策及經建計劃,協助策略性及重要工業發展,以改善產業結構,促進工業升級』為任務。
1982年,9月16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巴拿馬個朗自由區成立個朗自由區分行。
1984年,7月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美國洛杉磯成立洛杉磯分行。
1986年,民國七十五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1月16日,於法國巴黎成立巴黎分行。
8月15日,於澳大利亞悉尼成立悉尼分行。
1989年,4月12日,台灣的交通銀行於美國矽谷成立矽谷分行。
1990年,10月2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阿姆斯特丹分行。
1991年,台灣當局立法院修正《交通銀行條例》,台灣的交通銀行成為面向大眾的服務性金融機構,資本額新台幣貳佰億元。
1992年,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撥捐基金成立財團法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基金總額新台幣二億元,基金會以其孳息從事有關目的事業。
12月,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加拿大成立子銀行。
1995年,7月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菲律賓馬尼拉成立馬尼拉分行。
1996年,台灣的交通銀行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24。
1996年,8月1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越南胡志明市成立胡志明市分行。
1997年,3月,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新加坡成立新加坡分行。
1998年,1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聯邦直轄區管轄之納閩境外金融中心成立納閩分行。
1999年,4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澳大利亞布里斯本成立布里斯本分行。
2000年,《交通銀行條例》修正,廢除「中華民國國民為股東」之限制,完成該行民營化改革。
2001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8月17日,關閉馬其頓代表處。(因應中華民國中止與馬其頓外交關系及停止兩國一切合作計劃)
10月1日,巴拿馬個朗市區分行裁撤
12月31日,加洛干分行裁撤。
2002年,台灣當局推動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
2002年,民國九十一年
1月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儲蓄部改制台北分行於本日開業(2006年改名台北復興分行)
2月4日,台灣交通銀行與國際綜合證券公司以股份轉換方式共同成立交銀金融控股公司。
5月7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撤回赴大陸蘇州地區設立代表人辦事處之申請案。
12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香港分行。
12月31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高雄分行駐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辦事處於本日正式裁撤。 以股份轉換方式與交銀金控合組「金融控股公司」,同時將金融控股公司名稱更名為兆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Mega Holding),簡稱兆豐金,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86。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下市。
2003年,民國九十二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1月6日,竹南簡易型分行於本日開業,首任經理由吳燦德擔任。
1月20日,汐止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森榮擔任,樹林分行於同日起停止對外營業。
3月4日,城內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良綏擔任。
3月27日,中鋼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賴國祺擔任。
4月15日,榮總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賀慧珍擔任;高雄漁港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劉家峰擔任;仁武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鄭明進擔任。
4月21日,駐外交部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新居擔任。
5月19日,林森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劉漢鑫擔任;成大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張雅芬擔任。
2005年,
1月5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曼谷分行接獲泰國財政部正式函准升格改制為子銀行。
4月7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推出原子小金剛信用卡(「原子小金剛」即大陸所稱的「鐵臂阿童木」)。
5月2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英國倫敦設立倫敦代表人辦事處,正式對外運作。
8月8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泰國春武里設立春武里分行。
11月1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中科分行本日開業,汐止簡易型分行於同日停止對外營業。
12月21日,華總一義字第09400206071號公布廢止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條例、中國農民銀行條例。
2006年八月廿日整合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之後2006年,民國九十五年
8月21日,兆豐金融集團旗下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台灣金融機構代號017)與台灣交通銀行(原台灣金融機構代號003)合並,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為存續銀行,銀行合並同時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台灣金融機構代號仍維持為017),SWIFT BIC CODE仍維持(ICBCTWTP),合並後原台灣交通銀行存款帳戶號碼由12碼配合調整為11碼,原中國商銀國內外分行存款帳號不變,SWIFT BIC CODE亦維持不變(例如:國外部SWIFT BIC CODE仍為ICBCTWTP007,紐約分行SWIFT BIC CODE仍為ICBCUS33)。
10月25日,成立「亞太區域中心」,為總管理處下之一級獨立單位,設有管理規劃組、北區行銷組、中區行銷組、南區行銷組及台商行銷組。
10月30日,泰國子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大眾股份有限公司」增設之「挽那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THBKBNA)
11月27日,本行於澳大利亞增設之「墨爾本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AU2SMEL)
12月15日「中正國際機場分行」更名為「桃園國際機場分行」
2007年,
2月5日,「成大簡易型分行」遷址台中縣大甲鎮並更名為「大甲簡易型分行」,原成大簡易型分行停止對外營業,其帳務及存戶帳戶移轉至府城分行。
2月16日,成立「24小時安全管制服務中心」(簡稱「安管中心」)啟用。
4月2日,「台中港分行」遷址至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78之2號及78之2號2樓,並更名為「寶成分行」,原「台中港分行」並於同日改設立收付處,辦理國庫款之代收付。
5月21日,「倫敦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GB2L),並同時裁撤倫敦代表人辦事處。
6月11日,「宜蘭分行」遷移至宜蘭縣宜蘭市民族路338號1樓新址營業
7月2日,推出全新「理財中心網站」,提供民眾更多理財資訊。
7月16日,「東楠梓分行」遷址至新竹縣竹北市並更名為「竹北分行」。
7月23日,「鳳山分行」遷移至高雄縣鳳山市中山西路248號新址營業。
12月1日,城內簡易型分行停止對外營業,其帳務及存戶帳戶移轉至城中分行。
2008年,
2月18日,南港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TWTP074)(南港分行由原成功簡易型分行更名遷址並提升為全功能分行)。
3月6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決議,同意在阿布達比 (AbuDhabi)設立代表處及澳門申設分行,為第一家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有服務據點的本國銀行。但為避免業務重疊,阿布達比代表處成立後,裁撤巴林代表處。
4月14日,北屯分行由台中市遷址台中縣大里市爽文路,同時更名為「大里分行」。
7月7日,金門分行於金門縣開業,首任經理由吉家英擔任。
11月10日,新生分行由彰化縣員林鎮遷址彰化縣鹿港鎮,同時更名為「鹿港分行」。
12月2日,孟買代表人辦事處於印度正式設立,代表由黃見益擔任。
2009年,
1月1日,營業部更名為金控總部分行 。
1月22日,竹南簡易型分行升格為竹南科學園區分行 。
2012年7月16日,蘇州分行開業,成為台灣兆豐國際銀行在中國大陸地區開設的首家分支機構。
❸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的歷史沿革
1905年,清政府成立「大清戶部銀行」,總行設於北京,但主要業務由上海分行經營。
1908年,「大清戶部銀行」改名為「大清銀行」。
1912年,民國元年
臨時大總統孫中山下令將「大清銀行」改為中國銀行,行使「中央銀行」職能。
2月5日中國銀行在上海市漢口路3號(原大清銀行舊址)開業。。
1928年,民國十七年
10月26日,公布《中國銀行條例》。
10月26日,中國銀行轉為政府特許國際匯兌銀行,總行也從北京遷到上海。
11月4日,中國銀行於英國倫敦成立倫敦分行,成為中國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銀行分支機構,同年於日本大阪成立大阪分行國民政府指定中國銀行為政府特許之國際匯兌銀行,致力於外匯業務操作,奠定國際貿易匯兌之專業特性。
11月16日,公布《交通銀行條例》。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中國銀行於美國紐約成立紐約分行。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0月10日,中國銀行於泰國曼谷成立曼谷分行。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中國銀行於日本東京成立東京分行。
1949年,國共內戰大陸戰局確定,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及交通銀行隨同政府播遷台灣,留置中國之中國銀行各部則被新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收歸國有,續稱「中國銀行」,國外行處則繼續服務僑胞,吸收僑匯,並協助國民政府辦理國外采購事宜。 1960年,中國銀行總管理處國外部在台復業,仍為國際貿易與匯兌之專業銀行,並經辦一般商業銀行業務。
1960年,交通銀行在台北市恢復營業後,仍為工業建設專責銀行。總行原設於台北市峨嵋街,後來曾遷至台北市衡陽路九十一號。
1971年,
12月14日,中國台灣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前《中國銀行條例》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並修正全文11條
12月15日,中國台灣領導人公布《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
12月17日,中國領導人的中國銀行更名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並改制為民營。
1974年,8月1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巴拿馬成立巴拿馬分行,為拉丁美洲境內所設立的第一家台資銀行。
1975年,配合政府政策,台灣的交通銀行定位自工業專業銀行轉為開發銀行。
1975年,9月15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美國芝加哥成立芝加哥分行。
1979年,
2月2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06
立法院修正《交通銀行條例》,規定『以辦理中長期開發授信、創導性投資與創業投資、輔導授信與投資事業暨其他相關金融業務為主要任務,致力於配合政府經濟政策及經建計劃,協助策略性及重要工業發展,以改善產業結構,促進工業升級』為任務。
1982年,9月16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巴拿馬個朗自由區成立個朗自由區分行。
1984年,7月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美國洛杉磯成立洛杉磯分行。
1986年,民國七十五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1月16日,於法國巴黎成立巴黎分行。
8月15日,於澳大利亞雪梨成立雪梨分行。
1989年,4月12日,交通銀行於美國矽谷成立矽谷分行。
1990年,10月2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阿姆斯特丹分行。
1991年,立法院修正《交通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成為面向大眾的服務性金融機構,資本額新台幣貳佰億元。
1992年, 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撥捐基金成立財團法人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文教基金會,基金總額新台幣二億元,基金會以其孳息從事有關目的事業。
12月,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加拿大成立子銀行。
1995年,7月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菲律賓馬尼拉成立馬尼拉分行。
1996年,交通銀行在台灣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24。
1996年,8月1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越南胡志明市成立胡志明市分行。
1997年,3月,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新加坡成立新加坡分行。
1998年,1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馬來西亞吉隆坡聯邦直轄區管轄之納閩境外金融中心成立納閩分行。
1999年,4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澳大利亞布里斯本成立布里斯本分行。
2000年,《交通銀行條例》修正,廢除「中華民國國民為股東」之限制,完成該行民營化改革。
2001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8月17日,關閉馬其頓代表處。(因應台灣中止與馬其頓外交關系及停止兩國一切合作計劃)
10月1日,巴拿馬個朗市區分行裁撤
12月31日,加洛干分行於本日裁撤。
2002年,中國台灣推動通過《金融控股公司法》。
2002年,
1月2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儲蓄部改制台北分行於本日開業(2006年改名台北復興分行)
2月4日,交通銀行與國際綜合證券公司以股份轉換方式共同成立交銀金融控股公司。
5月7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撤回赴大陸蘇州地區設立代表人辦事處之申請案。
12月20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香港分行。
12月31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高雄分行駐中國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辦事處於本日正式裁撤。 以股份轉換方式與交銀金控合組「金融控股公司」,同時將金融控股公司名稱更名為兆豐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Mega Holding),簡稱兆豐金,股票上市代號台證所:2886。中國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下市。
2003年,民國九十二年中國國際商業銀行
1月6日,竹南簡易型分行於本日開業,首任經理由吳燦德擔任。
1月20日,汐止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森榮擔任,樹林分行於同日起停止對外營業。
3月4日,城內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良綏擔任。
3月27日,中鋼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賴國祺擔任。
4月15日,榮總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賀慧珍擔任;高雄漁港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劉家峰擔任;仁武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鄭明進擔任。
4月21日,駐外交部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林新居擔任。
5月19日,林森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劉漢鑫擔任;成大簡易型分行開業,首任經理由張雅芬擔任。
2005年,
1月5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曼谷分行接獲泰國財政部正式函准升格改制為子銀行。
4月7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推出原子小金剛信用卡。
5月2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英國倫敦設立倫敦代表人辦事處,正式對外運作。
8月8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於泰國春武里設立春武里分行。
11月14日,中國國際商業銀行中科分行本日開業,汐止簡易型分行於同日停止對外營業。
12月21日,華總一義字第09400206071號公布廢止中國國際商業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條例、中國農民銀行條例。
2006年八月廿日整合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之後2006年,民國九十五年
8月21日,兆豐金融集團旗下的中國國際商業銀行(台灣金融機構代號017)與交通銀行(原台灣金融機構代號003)合並,中國國際商業銀行為存續銀行,銀行合並同時更名為兆豐國際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台灣金融機構代號仍維持為017),SWIFT BIC CODE仍維持(ICBCTWTP),合並後原交通銀行存款帳戶號碼由12碼配合調整為11碼,原中國商銀國內外分行存款帳號不變,SWIFT BIC CODE亦維持不變(例如:國外部SWIFT BIC CODE仍為ICBCTWTP007,紐約分行SWIFT BIC CODE仍為ICBCUS33)。
10月25日,成立「亞太區域中心」,為總管理處下之一級獨立單位,設有管理規劃組、北區行銷組、中區行銷組、南區行銷組及台商行銷組。
10月30日,泰國子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大眾股份有限公司」增設之「挽那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THBKBNA)
11月27日,本行於澳大利亞增設之「墨爾本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AU2SMEL)
12月15日「中正國際機場分行」更名為「桃園國際機場分行」
2007年,
2月5日,「成大簡易型分行」遷址台中縣大甲鎮並更名為「大甲簡易型分行」,原成大簡易型分行停止對外營業,其帳務及存戶帳戶移轉至府城分行。
2月16日,成立「24小時安全管制服務中心」(簡稱「安管中心」)啟用。
4月2日,「台中港分行」遷址至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港路三段78之2號及78之2號2樓,並更名為「寶成分行」,原「台中港分行」並於同日改設立收付處,辦理國庫款之代收付。
5月21日,「倫敦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GB2L),並同時裁撤倫敦代表人辦事處。
6月11日,「宜蘭分行」遷移至宜蘭縣宜蘭市民族路338號1樓新址營業
7月2日,推出全新「理財中心網站」,提供民眾更多理財資訊。
7月16日,「東楠梓分行」遷址至新竹縣竹北市並更名為「竹北分行」。
7月23日,「鳳山分行」遷移至高雄縣鳳山市中山西路248號新址營業。
12月1日,城內簡易型分行停止對外營業,其帳務及存戶帳戶移轉至城中分行。
2008年,
2月18日,南港分行開業(SWIFT BIC Code:ICBCTWTP074)(南港分行由原成功簡易型分行更名遷址並提升為全功能分行)。
3月6日,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決議,同意在阿布達比 (AbuDhabi)設立代表處及澳門申設分行,為第一家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有服務據點的本國銀行。但為避免業務重疊,阿布達比代表處成立後,裁撤巴林代表處。
4月14日,北屯分行由台中市遷址台中縣大里市爽文路,同時更名為「大里分行」。
7月7日,金門分行於金門縣開業,首任經理由吉家英擔任。
11月10日,新生分行由彰化縣員林鎮遷址彰化縣鹿港鎮,同時更名為「鹿港分行」。
12月2日,孟買代表人辦事處於印度正式設立,代表由黃見益擔任。
2009年,
1月1日,營業部更名為金控總部分行
1月22日,竹南簡易型分行升格為竹南科學園區分行
❹ 新疆兵團的資料
1954年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職責,是在自己所轄的墾區內,依照國家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法律、法規,自行管理內部的行政、司法事務,是以現代化農業為基礎,工、交、商、建、服綜合經營,科、教、文、衛、體全面發展,在國家實行計劃單列的特殊社會組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也稱中國新建集團公司。
兵團現擁有總人口250餘萬,在崗員工68.41萬。總部設在烏魯木齊市,下轄13個農業師(墾區)、1個建築工程師、174個農牧團場、1513個工交商建企業,分布在新疆14個地、州、市。2003年兵團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86.69億元,比上年增長12.9%。
兵團具有發展現代農業的資源優勢和開發潛力,擁有土地面積690萬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06萬公頃。農業機械動力達到203萬千瓦。
兵團工業以農副產品加工為主體,能源和基礎工業相配套,已建成擁有紡織、食品、造紙、皮革、鋼鐵、電力、煤炭、建材、化工、機械電子等近百個門類的工業體系。兵團工業總產值達114億元,其中原煤371萬噸,發電量19億千瓦時。
兵團對外交往進一步擴大,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2億美元。兵團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加快,目前已有百花村、新天國際、新疆天業、新農開發、伊力特、新中基、新疆天宏和天富熱電8家公司先後上市。
兵團旅遊業發展迅速。現有旅行社38家,其中國際社3家,國內社35家。兵團所屬的西域國際旅行社在新疆同行業中各項經濟指標排名第一,已連續7年名列全國百強社。旅遊涉外飯店28家,其中星級飯店23家,客房總數2976間,床位總數6689張。旅遊景區6家,其中獲國債支持項目的5家。2002年旅遊總收入達到6.18億元,外匯收入3881萬美元。兵團所轄的新疆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擁有飛機35架,主要用於農業生產和抗災搶險。
兵團擁有勘測、設計、施工一條龍的建築、安裝施工隊伍,在國內外承建鐵路、公路、水利水電等大型工程。
"十五"期間兵團將以"四大工程"為重點:一是26.67萬公頃噴滴灌節水工程、36.67萬公頃新疆和西北節水農業示範區。二是邊境形象工程,加快邊境農牧場基礎設施建設。三是"白紅綠"工程。"白"是40萬噸優質出口棉基地建設和30萬棉紡錠技改;"綠"是以50萬噸優質庫爾勒香梨為主,包括哈密瓜和鮮食、制干、釀酒葡萄的6.67萬公頃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紅"是以50萬噸番茄醬為主,包括枸杞、紅花、胡蘿卜、大棗、線椒等紅色系列食品基地建設。四是小城鎮建設工程,包括五家渠、阿拉爾、圖木舒克、北屯等4個自治區直轄縣級市的建設和以現有墾區農場為依託,重點建設38個農場小城鎮,加快二、三產業的發展,增強城鎮的輻射力、吸引力和綜合服務能力,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位置、面積] 博爾塔拉蒙古語意為"青色的草原"。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簡稱博州)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天山西段北麓,准噶爾盆地西部邊緣。西、北兩面同哈薩克共和國接壤,邊境線長達380多公里。全州面積2.7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509.7米。博樂市是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首府所在地,全市總面積7956平方公里,市區面積13.1平方公里,距烏魯木齊市公路里程524公里。
[人口、民族] 自治州總人口43.96萬人,民族40個,其中蒙古族2.67萬人,漢族29.80萬人,維吾爾族5.49萬人,哈薩克族4.16萬人,回族1.48萬人。
[行政區劃] 自治州下轄博樂市、精河縣、溫泉縣和阿拉山口口岸行政管理區,境內駐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五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