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基金經理可以向我們一樣買賣股票嗎
1、基金經理不可以向我們一樣買賣股票。基金經理是不充許自己買股票的,即使是直系親屬也要受監控。但無論如何,老鼠倉是無法避免的。證監會:瞄準基金經理親屬老鼠倉。針對基金經理"老鼠倉"的監管也逐步到位,監管層正在建立針對基金管理人員直系親屬證券投資的監控體系,基金經理被要求上報直系親屬的身份證號和證券賬戶。
2、基金經理一般要求具有金融相關專業碩士以上教育背景,具備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扎實的經濟學理論功底,如有海外留學經歷或獲得CFA證書,則將更具競爭力,每種基金均由一個經理或一組經理去負責決定該基金的組合和投資策略,投資組合是按照基金說明書的投資目標去選擇,以及由該基金經理之投資策略去決定。投資的實戰能力即投資業績決定其在行業中的影響力和薪酬回報。
B. 私募基金經理可以做自己賬戶的股票嗎還有業績提成一般是多少
5000萬的基金,一年賺50%,管理人(基金經理)提成20% 500萬
你還要做自己的帳戶干什麼?
C. 基金經理每天買賣股票嗎
一般來說很少基金經理自己玩基金的,他們只是為顧客服務,他們玩的人很少
D. 公募基金怎麼買
1.券商代銷——免開戶麻煩
投資者如果有股票賬戶,可通過在證券公司的證券交易賬戶和資金賬戶進行基金投資,這里的品種多,尤其大型券商銀河、華夏、國泰等證券公司幾乎代銷所有品種的基金,像個「基金超市」,無須另外開設專門賬戶。
2.銀行櫃台交易——適合尋求穩定的保守型投資者
如果說證券公司是一個大的基金超市,那麼銀行就是一個小的基金超市。各大銀行都會代理發行多種基金產品,它們依託散戶客源廣泛和網點眾多的優勢,成為了大眾購買基金的一大中心。但在銀行購買基金無法享受到費率的優惠和方便快捷的數據查詢服務,更適合尋求穩定的保守型投資者。
3.基金網上交易——費率低,方便,快捷
基金公司網上直銷費率優惠,多數申購費可以打4折,且24小時可操作,還可進行基金轉換。
首先需要攜帶身份證件到基金公司所要求的銀行申請銀行卡。大多數開通網上基金交易的基金公司會有使用指定銀行的銀行卡賬號開戶和使用興業銀行銀行卡的銀聯通業務開戶兩種支付方式。使用基金公司指定銀行的銀行卡交易認/申購基金,無須支付轉賬費用,但通過興業銀行卡認/申購基金則需要支付一定的轉賬費用。
在開卡建立賬戶之後需要開通此賬戶的轉賬業務功能,只有此功能開通之後才可以進行所有的網上資金轉賬。如果您原來辦有相關銀行的銀行卡,可以直接到該銀行櫃台開通轉賬業務(轉賬金額小於等於5000元每筆2元;5000元至50000元每筆3元;5萬元以上至10萬元每筆5元;10萬元以上每筆8元)。
E. 基金經理那麼牛 為什麼還要靠傭金賺錢
大家在買基金的時候,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疑問,基金經理那麼牛,為什麼還要靠傭金賺錢?
對於這個問題,三思君覺得至少有兩方面的原因:
1.基金經理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一個團隊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投資者會問,不是說投資主動型基金的核心就是看基金經理嗎?基金經理的能力強,那麼這只基金未來表現好的概率,也就高很多。
為什麼現在又要強調團隊了呢?
其實基金管理人在做投資時,都是高度分工的。一隻基金從成立、交易、投資、研究、信息披露等環節都是由不同的團隊分工合作的。所以一個人,是很難同時完成上述環節的。
就說投資標的的選擇吧。
作為一隻基金,你不可能只買3—5隻股票吧,最少也要20多隻,甚至多的時候有幾百隻。
這幾十隻股票的實地調研、與公司管理的接觸、公司的定期報告等,都要了解一下吧,而且由於國家宏觀面或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你也要跟蹤吧,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這些的。
2.離開團隊,意味著失去了平台的「資源」
當基金經理離開團隊選擇單干時,也就失去了平台的很多「資源」。比如券商提供的服務,行業專家提供的意見等。同時也意味著,一個人要做的事情比以前有團隊時,多了很多。
所以有些選擇單乾的基金經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其業績並不如人意。
比如像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在管理華夏大盤精選基金(000011)的6年126天的時間內,這只基金的凈值上漲了11.95倍。最後讓這只基金成為了國內首隻累計凈值破10元的基金。
說實話,業績無可挑剔。
然而這位昔日「公募一哥」,轉戰私募以後,其管理的私募基金竟然出現了清盤的事件。
雖然三思君不敢說這完全就是失去了平台的「資源」所導致的,但也不能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吧。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很多投資者都關心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END -
F. 基金經理那麼牛,為什麼還要靠傭金賺錢
大家在買基金的時候,可能都有這樣的疑問,基金經理那麼牛,為什麼還要靠傭金賺錢?
對於這個問題,三思君覺得至少有兩方面的原因:
1.基金經理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一個團隊
看到這里,可能有些投資者會問,不是說投資主動型基金的核心就是看基金經理嗎?基金經理的能力強,那麼這只基金未來表現好的概率,也就高很多。
為什麼現在又要強調團隊了呢?
其實基金管理人在做投資時,都是高度分工的。一隻基金從成立、交易、投資、研究、信息披露等環節都是由不同的團隊分工合作的。所以一個人,是很難同時完成上述環節的。
就說投資標的的選擇吧。
作為一隻基金,你不可能只買3—5隻股票吧,最少也要20多隻,甚至多的時候有幾百隻。
這幾十隻股票的實地調研、與公司管理的接觸、公司的定期報告等,都要了解一下吧,而且由於國家宏觀面或公司基本面的變化,你也要跟蹤吧,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一個人是不可能完成這些的。
2.離開團隊,意味著失去了平台的「資源」
當基金經理離開團隊選擇單干時,也就失去了平台的很多「資源」。比如券商提供的服務,行業專家提供的意見等。同時也意味著,一個人要做的事情比以前有團隊時,多了很多。
所以有些選擇單乾的基金經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其業績並不如人意。
比如像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在管理華夏大盤精選基金(000011)的6年126天的時間內,這只基金的凈值上漲了11.95倍。最後讓這只基金成為了國內首隻累計凈值破10元的基金。
說實話,業績無可挑剔。
然而這位昔日「公募一哥」,轉戰私募以後,其管理的私募基金竟然出現了清盤的事件。
雖然三思君不敢說這完全就是失去了平台的「資源」所導致的,但也不能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吧。
好了,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很多投資者都關心的問題,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END -
G. 買股票基金把錢交給基金經理是不是錯,我是說大部分基金經理都賺不到錢
大部分基金是可以賺到錢的。
你拉一下數據就知道。
至於賺到的夠不夠你多,那是另一問題。
H. 基金經理買股票會不會買在每天最低賣在最高
這種說法我覺得並不太現實,如果說每天買股票都是買在最低賣在最高,那他不賺翻了,但是有些基金經理搞基金的時候,也有賠錢的。
I. 基金經理買股票1般幾點買入幾點賣出
這個基金經理買賣股票沒有固定的時間點,出現買點的時候買,賣點的時候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