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有什麼兼職可做
可以發傳單,只要一天發完就行
『貳』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
2010年12月8日早晨5時40分左右,山東陽谷中石葯業有限公司一車間發生燃爆。爆炸地點中石葯業有限公司一車間位於
陽谷縣
石門宋工業區內,陽谷
張秋
路附近。
『叄』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閆樓鎮統養金每個月是多少
農村居民基礎養老金60歲-65歲領取118元,65歲至70歲領取123元,70歲以上領取128元。這個基礎養老金是沒有繳納過養老保險的60歲以上老人該領取的數據,如果交過幾年養老保險,要比這個數領的多。
『肆』 山東陽谷縣
陽谷縣總面積1065平方千米。總人口75萬人(2003年)。其中非農業人口17.02萬人。男女性別比101:100。人口出生率8.99‰,死亡率4.75‰,人口自然增長率4.24‰。有少數民族27個,3080人。在山東省西部,東臨大運河,南接河南省。
縣人民政府駐地郵編:252300。行政區劃代碼:371521。區號:0635。拼音:Yanggu Xian。
陽谷縣轄3個街道、10個鎮、5個鄉:博濟橋街道、僑潤街道、獅子樓街道、閻樓鎮、阿城鎮、七級鎮、安樂鎮、定水鎮、石佛鎮、李台鎮、壽張鎮、十五里園鎮、張秋鎮、郭店屯鄉、大布鄉、西湖鄉、高廟王鄉、金斗營鄉。
中國文物學會會館專業委員會會長湯錦程通過對張氏文化源流的詳盡考證,進一步理清了藺相如文化的傳播軌跡,揭示了張氏家族發展緩慢的諸多原因。[現址岩樓N鄉張岩寨村]
1999年底,陽谷縣境內人口共有25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9.66%。回、布依、滿、壯、蒙古、苗、土家、朝鮮、白、達翰爾等24個少數民族共3180人,占總人口的4‰。在各少數民族中,回族3145人,占各少數民族總人口的98.9%。回族多系元、明、清時期因經商、婚姻等關系自江西吉安、山西洪洞及山東省泰安、濟寧、冠縣等地遷入張秋鎮後又流散於沿大運河之七級、阿城及十五里園、范海等地,在集鎮自成街道,在鄉自成村落。其他各少數民族多系建國後因工作及婚姻關系來陽谷定居或流入。
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8.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2%。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4.12億元,增長2.2%;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3.11億元,增長20.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1.03億元,增長15.2%,三次產業比重為29.2:47.9:22.9。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01億元,比上年增長14.19%。實現財政總收入2.8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5億元,按可比口徑增長18.1%。年末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1.12億元,比年初增加6.26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5.21億元,比年初增加4.3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31.94億元,比年初增加3.47億元。
農業
陽谷農業資源豐富,是山東省主要產糧區之一,先後被國家和省確定為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瘦肉型豬養殖基地縣、食品加工百強縣和山東省畜牧強縣、放心畜產品基地縣。現已形成肉雞、蔬菜、林果、牧草等四大主導產業,其中肉雞深加工能力處全國第二位。先後有 13 種農產品被評為山東名牌產品,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初具規模。
全年農林牧漁業實現總產值26.23億元,增長3.2%。農業增加值14.61億元,增長-0.01%。糧食總產35.89萬噸,比上年增長—13.02%;棉花總產0.39萬噸,增長8.33%;油料總產3.07萬噸,增長—30.70%;水果總產3.46萬噸,增長-9.66%;蔬菜總產122.05萬噸,增長12.29%。肉類總產9.74萬噸,禽蛋總產4.72萬噸,奶類總產0.24萬噸 。水產品總產0.51萬噸,增長2%。全年造林2800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19.6%。全市農機總動力118.04萬千瓦,增長0.1%。
工業
陽谷縣工業基礎雄厚,產品門類齊全,現已形成電纜、釀造、化工、服裝、機械、蔬菜加工、水晶玻璃製品、塑料製品、畜禽產品加工等支柱行業,有鳳祥牌肉雞、日輝牌電纜、諾亞牌口杯、景陽岡牌白酒、鶴牌農膜等 20 多種產品分獲國家、省級優質名牌產品稱號,暢銷國內,遠銷美國、日本、韓國、法國、俄羅斯等 20 多個國家和地區。並有多項技術和項目列入國家「 863 」計劃、星火計劃。為了實現工業強縣戰略,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現有工業產業化、外向型、高科技等特色優勢,以增強關聯度、提高競爭力為目的,規劃建設了陽谷經濟開發區,正在打造銅、鋼、化工、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五大產業群體,工業經濟發展已駛入快車道。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1家,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5.35億元,比上年增長24.38%。實現出口交貨值2.65億元,增長-12.5%。產品銷售率99.5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51.02億元,增長39.65%;實現利潤2.41億元,增長40.72%。實現利稅4.34億元,增長44.68%。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38.95%,比上年提高15.04個百分點。
建設 環保
完成基本建設投資0.29億元,比上年增長-88.26%。更新改造投資1.05億元,增長452.63%;房地產開發投資0.53億元,增長-15.87%。資質五級及以上建築企業14家,實現增加值2824萬元,增長7.97%,實現利稅458514萬元,增長5.24%。
交通 郵電
公路通車里程1100公里,公路旅客運輸量和周轉量110萬人、9400萬人公里,分別比上年增長0.92%和4.99%。公路貨物運輸量204萬噸、周轉量13571萬噸公里,分別增長2.51%和5%。完成郵電業務總量7815萬元,比上年增長28.8%,其中電信業務總量5334萬元,增長37.47%,完成郵政業務總量2481萬元,增長13.49%。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11.05萬戶,行動電話用戶6.4萬戶,電話普及率達到8.5部/百人,互聯網用戶0.4萬戶。
貿易 旅遊
全年共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25億元,比上年增長22.2%。城鄉商品交易市場53處,同比增加0處,成交額7.202億元,同比增長0.17%。實現進出口總額3900萬美元,其中出口3000萬美元。新簽利用外資項目3項;合同外資額2201萬美元,增長35.3%;實際利用外資1155萬美元,增長13.2%。主要旅遊景點有5處:景陽岡龍山文化遺址、景陽岡、海源閣、獅子樓、海慧寺。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0%;實現旅遊總收入360萬元,增長20%,其中外匯收入2萬美元。
教科文衛
有中等專業學校3所,在校生3886人,普通中學34所,在校生5.78萬人,其中義務教育學段在校生4.45萬人;小學280所,在校生6.54萬人。擁有各類科技人員13345人,其中從事科技活動人員13345人。共取得市(地)級以上各類重要科技成果2項。專利申請量61件,比上年增長3.45%;授權專利10件。擁有各種藝術表演團體1個,藝術表演場所3個,公共圖書館2個,文化館2個,檔案館1個。擁有衛生機構28所,其中,醫院、衛生院24所,衛生防疫防治機構1所,婦幼保健機構1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1085張,衛生技術人員1700人,其中醫生782人。有體育館1座。
社會生活
在崗職工平均工資808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683元;生活消費支出1353.78元;人均居住面積26.88平方米。全縣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數為908人。其中城鎮3929人,增長30%;農村4960人,增長3.55%。社會福利性收養單位(含敬老院)17個,床位1043張,收養1016人。社會福利企業4個,安置殘疾人員25人。
『伍』 陽谷縣的中信證券公司在什麼地方
東阿也可以開
『陸』 山東聊城陽谷的身份證號開頭是多少
372522或371521前者是83前年,後者是之後的
『柒』 山東聊城陽谷縣。快遞加盟。。。需要什麼手續,或者什麼條件。
快遞行業,首先加盟的條件,各個環節都是需要資金支持的,而且一定要開在相對來說的物流比較集中的地方。現在國內的快遞行業競爭激烈,有很多行業潛著的規則和弊端,建議你如果想做的話,最好是方面都考慮周全了。
『捌』 山東聊城陽谷
【盟台遺響】盟台,即春秋時齊桓公會盟台。會盟台傳說是春秋時期齊桓公召集天下諸侯議政富國的地點。指揮窪傳說是齊桓公會盟於陽谷時,取土建會盟台形成窪地,會盟時七十二路指揮在此相聚,故稱指揮窪。指揮窪是陽谷城中唯一的水面,面積達80畝。景陽岡春秋魯僖公三年,齊桓公作為霸主約宋、江、黃三國諸侯會盟於陽谷。《左傳》謂此次會盟的原因是「謀伐楚也」。會上,齊桓公還談了「無障谷(不要切斷上游水源),無貯粟(不可儲存糧食而不救災),無易樹子(不可更換嫡長繼承人),無以妾為妻」等內容,史稱「大會」
【月堤環向】月堤又名魯堤,在陽谷城西北15里,與城南鯀(gǔn)堤相對。以其在城西北,如新月之鉤,環繞過境,故名。魯堤自莘縣經陽谷入聊城,為漢成帝時王廷世運土塞黃河決口所增築。
【阿井膠泉】指陽谷阿城阿膠廠內的古阿井關於神農氏發掘古阿井的傳說:神農氏,又稱烈山氏、厲山氏,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農業和醫葯的發明者。話說一日,他在深山采葯,忽然望見一處清澈見底的清泉涌動,他掬而飲之,頓覺甜潤可口,神清力增,他忙招人來這里掘井,因為周圍長著阿魏草,相沿呼為阿井。阿井在今陽谷縣城東阿城鎮西北約3公里處,這個傳說因歷時久遠無從考證。陽谷古阿井,又稱阿膠井,在今阿城鎮西北2公里處。南距東阿古城東南郊遺址1公里余,北距古城北門遺址半公里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載:「『東阿縣故城』大城北門內西側皋上有大井,其巨若輪,深六七丈,歲常煮膠以供天府,本草所謂阿膠也,故世俗有阿井之名。」井深數丈,以青磚砌就,井口以長方形青石板覆蓋。井北有六角六柱石亭,為清光緒五年 (1879) 重建,造型古樸, 雕琢精細。亭內有龜馱碑,高約5尺,寬2尺余,碑上篆刻「古阿井」三個大字,「井」字內還有—點。正面石柱楹聯為「聖代即今多雨露,仙鄉留此好源泉」,橫額「濟世壽人」。亭旁舊有接官廳和龍神祠。據孫星衍《岱南閣集·重修阿井碑記》謂:「阿井辟自上古……海內古跡,莫先於此……或神農於此嘗味尋源。」傳說阿井系濟水潛流所注,舊泉有九孔,泉窟中住著一條蛟龍。唐朝大將尉遲恭(即尉遲敬德)曾以欽差大臣至此,重修阿井。歷代多有寫阿井的題詠,唐元稹在一首五古《賽神》中寫道:「阿膠在末派,罔象游上源。靈葯所巡盡,黑波朝夕噴。神龍厭流濁,先伐鼉與黿,黿鼉在龍穴,妖氣常郁溫。」這是見到的最早寫阿膠井的詩。其他人的詩篇中也有「蛟龍窟」、「龍誕」「龍湫」一類記述關於龍的傳說的詩句。現代文人謝肇淛曾在東昌府(治今聊城)和張秋工部分司兩任地方官,他作有一首七古《阿井》,具體生動地描寫了阿井和阿膠的熬制,對官司的催取盤剝流露出不滿,表現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濟水付流三百里,逐出珠泉不盈咫。銀床玉甃開蒼苔,設瀝爭分青石髓。人言此水重且甘,疏風止血仍祛痰。黑驢皮革山拓火,靈膠不徑走郵函。屠兒刲剝如山積,官司催取朝飛繳。驛騎紅塵白日奔,夭占疲癃竟何益。我素珍重勤封閉,免造業錢充饋遺。任他自息仍自消,還卻靈源與天地。古阿井水色綠而重,清冽甘美,富含鈣、鎂、鉀、鈉等 10 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用以煮膠,易除雜質,且能增強療效。歷代此地生產的阿膠被視為上品,享有「真膠」、「貢膠」之譽,1915年曾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頭等獎。
『玖』 聊城市陽谷縣
在聊城的南面,工業比較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