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禾字旁一個山,一個尤是什麼字
一個禾字旁一個尤一個山是」嵇「,讀音是jī。
嵇,左右結構,部首是禾,部外筆畫7畫,總筆畫是12,五筆輸入法字根是TDNM。可作為姓氏,也是中國山名。在江蘇北部灌南地區,當地讀音是:yí,二聲(移)同音,在灌雲地區也是讀yí的,灌雲龍苴鎮這里有個嵇(yí)嶺的村子,在山東濰坊高密地區是讀xi。在沭陽地區讀音和灌南與灌雲相同,也是「yí」。
(1)韶關新豐縣td開戶擴展閱讀:
嵇作為姓氏,其源流有兩種說法:
1、源於姒(sì)姓。出自夏朝君主少康之子季杼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上古時期,會稽(今浙江紹興)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諸侯開會的地方,是當時一個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逝世後就埋葬在會稽山,他的後代在會稽山上建立了宗廟。
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後,將其子季杼封於會稽,專門主持禹帝的祭祀活動,其後裔子孫遂以先祖的封邑名稱為姓氏,稱會稽氏。
到了漢朝初年,會稽氏族人遷到豫州南部譙郡嵇山(今安徽亳州蒙城一帶),遂指地改為嵇氏。此後,會稽氏的後裔就以「嵇」作為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2、據《魏書·官氏志》上記載,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復姓統稽氏、紇奚氏,遷徙定居中原後,改為漢姓嵇,遂成嵇氏。
源於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跋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魏書·官氏志》上記載,南北朝時期,北魏鮮卑族拓跋部中的統稽氏、紇奚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入主中原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的過程中,皆改為漢字單姓為嵇氏,世代相傳至今。
⑵ 籍貫!這兩個字怎麼拼
籍
拼音: jí , 筆劃: 20
部首: 竹 五筆: tdij
籍的漢字演變 | 籍的英語 | 籍的說文解字 | 籍的康熙字典
基本解釋:籍
jí
書,書冊:古籍。書籍。經籍。典籍。
登記隸屬關系的簿冊;隸屬關系:籍貫。戶籍。國籍。學籍。
登記:籍沒(m?)。籍吏民。
徵收:籍田。
〔籍籍〕a.形容紛擾很大;b.形容名聲很大;c.形容縱橫交錯的樣子。
古代各種捐稅的統稱。
筆畫數:20;
部首:竹;
筆順編號:31431411123412212511
詳細解釋:籍
jí
【名】
(形聲。從竹,耤(jí)聲。古書以竹製成,故從「竹」。本義:登記冊,戶口冊)
同本義〖book;register〗
籍,簿書也。——《說文》
乃以九畿之籍。——《周禮·大司馬》
掌邦國賓客之體籍。——《周禮·小行人》。注:「名位尊卑之書。」
非禮也勿籍。——《左傳·成公二年》
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諸葛亮《論游戶自實》
宮觀之籍。——明·顧炎武《復庵記》
又如:籍口(戶口);籍戎(編入軍籍);籍地(官宦門第);削籍(官吏被革職,在官籍中除名);除籍(於簿籍中除名)
泛指書,成冊的著作〖book〗
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孟子·萬章下》
五代時始印五經,已後典籍皆為版本。——《夢溪筆談·活板》
由是文籍生焉。——蕭統《文選序》
又如:籍圖(文籍圖書);書籍;古籍;經籍;典籍
代表個人的身份;代表個人對國家、組織的隸屬關系〖membership〗
玉郎會此通仙籍,憶向天街問紫芝。——李商隱《重過聖女祠》
又如:軍籍;黨籍;外籍;客籍;團籍;隊籍
籍貫〖nativeplace〗
頃小兒回籍應舉。——張居正《答應天巡撫宋陽山書》
又如:回籍;原籍
征籍。中國古代各種捐稅的統稱〖taxes〗
實畝實籍。——《詩·大雅·韓奕》
又如:籍稅(徵收租稅);籍賦(賦稅);籍斂(徵收田稅);籍求(斂取);籍取(斂取;徵收);籍兵(徵集兵士)
門籍,一種寫有當事人姓名的小牌子〖card〗
光夫人顯及諸女皆通籍長信宮——《漢書·魏相傳》
又
漢代有事需要出入宮門者,皆有門籍懸於宮門,以備案驗
籍
jí
【動】
登記〖register〗
籍吏民。(籍,登記。登記官吏、人民,就是造花名冊、戶籍冊等。)——《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籍名(登記籍貫名字);籍沒(登記並沒收所有的財產);籍夫(登記徵用民夫);籍田(藉田。古代天子親耕之田。以所獲祭祀宗廟,並寓勸農之意)
沒收入官〖confiscate〗。如:籍配(籍沒和充軍);籍略(籍沒和強取);籍死(犯罪被籍沒致死);籍產(沒收罪犯所有的財產)
假借。通「借」〖useasapretext;makeuseof〗。如:籍甚(有所憑藉而更強大);籍在(依賴,慰藉)
籍
jí
【形】
雜亂〖indisorder〗。如:狼籍
籍貫
jíguàn
〖theplaceofone』sbirthororigin;nativeplace〗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籍籍
jíjí
〖indiscriminate〗∶形容喧嘩紛亂的樣子
人聲籍籍
〖intricate〗∶縱橫交錯
屍骨籍籍
〖greatreputation〗∶形容名聲盛大
籍籍聲名
籍沒
jímò
〖registerandconfiscate〗登記並沒收〖家產〗入官
相關詞語:
史籍 戍籍 書籍 踏籍 田籍 脫籍
溫籍 系籍 削籍 鹽籍 選籍 蔭籍
譯籍 陰籍 原籍 寓籍 譽籍 玉籍
灶籍 在籍 載籍 帳籍 診籍 謫籍
正籍 宗籍 著籍 屬籍 邦籍 版籍
板籍 幣籍 商籍 僧籍 古籍 工籍
封籍 方籍 遞籍 船籍 牒籍 赤籍
除籍 尺籍 冊籍 倡籍 簿籍 踣籍
崩籍 耕籍 漢籍 侯籍 黃籍 記籍
貫
拼音: guàn , 筆劃: 8
部首: 貝 五筆: xfmu
貫的漢字演變 | 貫的謎語 | 貫的英語 | 貫的康熙字典
基本解釋:貫
(貫)
guàn
古代穿錢的繩索(把方孔錢穿在繩子上,每一千個為一貫):「貫朽而不可校」。腰纏萬貫。
穿,通,連:貫穿。貫串。貫通(a.連接,溝通;b.對學術等全部透徹地了解)。連貫。貫注。貫徹。貫珠(連珠成串,常用來形容聲音的圓潤動聽)。魚貫而入。
古同「慣」,習慣。
原籍,出生地:籍貫。
姓。
筆畫數:8;
部首:貝;
筆順編號:55212534
詳細解釋:貫
貫
guàn
【名】
(會意。從毌(guàn),從貝(表示與錢財有關)。「毌」是貫穿之貫,象穿物之形。本義:穿錢的繩子)
同本義〖string〗
貫,錢貝之貫也。——《說文》
都內之錢,貫朽而不可挍。——《漢書》
廚有臭敗肉,庫有貫朽錢。——唐·白居易《傷宅》
反爾如貫。——《詩·小雅·何人斯》
又如:貫朽(串錢的繩子朽斷,形容積錢多而經久不用)
舊時用繩索穿錢,每一千文為一貫〖astringof1000cash〗
著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錢三千貫。——《水滸》
又如:貫百(貫伯。一貫錢,一些錢。百:一百文錢);錢串一貫(一千文錢);萬貫家私
事情,事例〖thing;example〗
閔子騫曰:「仍舊貫,如之何?何必改作?」——《論語·先進》
又如:貫利(事功和利益)
條理;系統〖system〗
魚貫而進。——《三國志·鄧艾傳》
又如:貫類(從同類事物的比較中貫通其理);貫魚(穿成一串的魚。比喻有次序)
罪惡〖crime〗
商罪貫盈,天命誅之。——《書·秦誓》
又如:貫惡(一貫的罪惡);貫盈(罪惡滿盈);貫天(滔天。形容罪惡、災禍極大)
祖籍;籍貫〖nativeplace〗
翁雲貫屬新豐縣,生逢聖代無征戰。——唐·白居易《新豐折臂翁》
又如:貫系(籍貫世系);貫址(籍貫和地址)
序次;按順序排列〖order;arrangeinorder〗
今猥以輕鄙,超倫逾等,上亂聖朝貫魚之序,下違群士准平立論。——《晉書·蔡謨傳》
又如:貫序(序次;按順序排列);貫敘(貫序;按次序銓敘錄用);貫次(前後有序);貫列(排列);貫比(排列比較)
通「丱」。兒童束發成兩角的樣子〖forklikehairs〗。如:貫發(束發;總發)
古國名〖Guangstate〗。故址在曹州濟陰縣南五六十里
姓。漢有貫高
貫
貫
guàn
【動】
用繩子穿連成串〖string〗
貫,累也。——《廣雅》
貫,穿也。以繩穿物曰貫。——《蒼頡》
貫魚以宮人寵。——《易·剝卦》
貫金石。——《列子·周穆王》
射則貫兮。——《詩·齊風·猗嗟》
不貫不釋。——《儀禮·鄉射禮》
又如:貫結(用繩子穿起來結牢。形容牢記在心);貫繩(串錢繩);貫繦(串錢繩);貫玉(成串的珠玉。形容文章或容顏體態之美);貫系(貫穿連結)
穿過;貫通,精通〖passthrough〗
貫,穿也。——《廣雅·釋言》
予一以貫之。——《論語·衛靈公》
始而合,而矢貫余手及肘。——《左傳·成公二年》
白虹貫日。——《戰國策·魏策》
貫穿經傳,馳聘古今,上下數千載間,斯己勤矣。——《漢書·司馬遷傳·贊》
衡少善屬文,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後漢書·張衡傳》
又如:貫串(貫通;通達);貫越(貫通穿越);貫穴(貫通);貫心(貫穿心臟);貫頭(古代某些民族在布匹中央挖一圓洞套入頭頸,作為衣服);貫珠(穿戴珠寶);貫耳(指穿耳戴環以妝飾)
累;連續〖continue〗
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禮記·禮器》
若夫貫日而治洋,一日而曲列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為也,不足以是傷遊玩安燕之樂。——《荀子·王霸》
又如:貫魚承寵(來來往往的宮中女官依次受到寵愛);貫屬(連貫;連屬);貫辰(貫日;連日);貫日(積日;累日)
射中;穿透〖hit〗。如:貫虱(射中虱子);貫頤(穿通面頰);貫割(身體被箭射中和被割傷);貫洞(穿孔;穿透);貫侯(中靶);貫的(射中靶心)
經歷;經過〖experience〗。如:貫秋(經歷秋天);貫緯(經歷)
侍奉,服事〖serve〗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魏風·碩鼠》
又如:貫女(侍女);華貫(華美的服事)
灌注;注入〖pourinto〗。如:貫輸(灌注,聚集;灌輸)
滿〖fill;full〗。如:貫滿(充滿;灌滿);貫蔽(充滿;布滿);貫溢(盈滿外溢);貫洽(遍滿充塞)
登記入籍〖register;record〗。如:貫籍(在戶籍簿上登記入冊)
學習;復習〖study〗
晝而講貫,夕雨刃復。——《國語·魯語下》
又如:講貫(講習)
通「慣」
熟習;熟練〖beskillfulat;skilled〗
無術之智,不教之能,而恃強速貫刃,不足以成也。——《呂氏春秋·不二》
又如:貫知(習知;熟知);貫酣(通曉熟習);貫習(熟練;熟悉);貫熟(熟習;熟悉)
習慣〖custom〗
我不貫與小人乘,請辭。——《孟子·滕文公下》
又如:貫戰(慣戰;善戰);貫瀆(慣於褻瀆鬼神)
通「彎」(wān)。彎弓,張滿弓〖drawabow〗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亦不敢貫弓而報怨。——《史記·陳涉世家》
貫徹
guànchè
〖carryout;gothroughwith;bringitoff〗徹底實現或體現
貫徹大會決議
堅決貫徹自力更生的方針
貫穿
guànchuān
〖penetrate;bepermeatedfrombeginningtoend〗∶貫串
魯迅的一生就貫穿了這種精神。——《論魯迅》
〖runthrough〗∶穿過;連通
蘭新鐵路是貫穿我國西北的一條大動脈
貫串
guànchuàn
〖linkup〗從頭到尾穿過一個或一系列事物
把上下聯貫串起來看,它的意思更加明顯,就是說一面要致力讀書,一面要關心政治。——《事事關心》
貫氣
guànqì
〖goodluck〗迷信的人指風水上地脈貫通,會走好運
貫通
guàntōng
〖haveathoroughknowledgeof〗∶〖學術、思想等方面〗全部徹底地了解
融匯貫通
〖linkup〗∶連接,通連
洞中泉流跟冰壺、雙龍上下相貫通。——《記金華的兩個岩洞》
貫注
guànzhù
〖concentrateon〗集中注意力於
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相關詞語:
宗貫 綱貫 貫革 貫掃 貫結 貫戴
貫軼 貫例 貫敘 貫甲 貫連 貫練
貫華 貫約 附貫 洞貫 誠貫 本貫
貫耳 貫古 貫斗 貫穴 貫一 貫發
貫札 貫道 貫燭 貫百 習貫 同貫
通貫 陶貫 萬貫 移貫 盈貫 直貫
鄉貫 貫越 貫城 貫籍 貫涉 貫弓
貫木 歸貫 戶貫 華貫 連貫 律貫
旁貫 銓貫 穿貫 串貫 充貫 貫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