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漠河就是個惡夢
漠河天氣嚴寒,令人難以忘懷,去過的人內心深處都印象極深。
㈡ 漠河有什麼特色的東西
1、鍋包肉
鍋包肉,經典的東北菜,色澤金黃,外酥里嫩,酸甜可口。20世紀初,道台府宴請中東鐵路官員阿法那西耶夫之時,主廚鄭興文按照俄國人喜歡的酸甜口味,把中國傳統的「焦炒肉片」改了口味,並根據烹調方法起名為「鍋爆肉」。
2、氽白肉
氽白肉,把熟豬肉切成長方薄片,酸菜用水洗凈,切成細絲,加水粉條小火燉制而成,是哈爾濱非常有特色的東北菜之一。
(2)大興安嶺漠河市炒股開戶擴展閱讀
漠河的風景名勝
1、洛古河村
龍江由南源額爾古納河與北源石勒喀河匯合而成,黑龍江的源頭洛古河江段長200多公里,最深12米,最淺1米,沿江兩岸風光寧靜秀麗。洛古河又是黑龍江源頭第一村的村名,現有農家36戶,至今已有90多年的歷史。
2、北極星公園
北極星公園位於漠河縣址西山上,佔地4.5公頃。園內道路平整、花壇對稱,設有多種娛樂、健身設施,是人們茶餘飯後休閑、徜徉、玩耍的好地方。如果夜幕降臨,可盡情觀賞漠河這燈火輝煌的「不夜城」。
北極星公園的北極星雕塑是漠河縣的標志性建築,兩只天鵝造型加北極星直指藍天。昭示著浴火重生,富於生命力的漠河,正走出森林,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㈢ 請問,大興安嶺漠河是移民嗎
北極村 夏天去的話可以去步行去 「找北」。 去漠河還可以拜三面玉觀音,據說是從海南運來的~ 除了景點還可以品嘗當地的一些水果 (香瓜什麼的),還可以在江上餐廳品嘗新鮮江魚 很美味的~
㈣ 大興安嶺漠河緯度
漠河縣位於中國大興安嶺北麓,黑龍江上游南岸,中國版圖的最北端,地理坐標為東經121°07′至124°20′,北緯52°10′至53°33′
㈤ 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大興安嶺漠河振興路證券營業部怎麼樣
簡介: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黑龍江監管局的批復(黑證監許可字[2009]69號),原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加格達奇興安大街證券營業部漠河服務部已規范為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大興安嶺漠河振興路證券營業部。本營業部現定於2009年8月29日進行櫃台交易系統上線及數據遷移工作。
法定代表人:尹子光
成立時間:2007-12-26
工商注冊號:232723100002267
企業類型: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上市、外商投資企業投資)
公司地址: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漠河縣西林吉鎮振興路郵政大樓
㈥ 大興安嶺離漠河多久
大興安嶺縱跨內蒙吉林黑龍江三省區,縱向達數千公里。漠河距離齊齊哈爾約1千公里。火車行駛一天一夜。
㈦ 我喜歡漠河,請詳細說說漠河。
漠 河 概 況
漠河縣位於大興安嶺北麓,黑龍江上游南岸,祖國的最北端,地理坐標為東經121°07′至124°20′,北緯52°10′至53°33′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縣份。1981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建縣,現與西林吉林業局政企合一。全縣所轄四鎮:西林吉、圖強、勁濤、興安;一鄉:漠河鄉;五個林場:古蓮、前哨、河東、河灣、金溝,縣址在西林吉鎮。漠河縣總面積18233平方公里,境內有漢、蒙、回、滿、朝鮮、鄂溫克、鄂倫春、錫伯、土家等11個民族,人口已逾十萬。
漠河資源豐富,尤以森林、礦產、旅遊、珍稀動植物資源聞名於世。全縣林地面積16281平方公里,木材總蓄積量14647萬立方米,主要樹種有樟子松、落葉松、白樺、楊樹、柳樹、 雲杉等;礦產資源有黃金、煤炭、石灰石、石墨、膨潤土、大理石、汞、黃鐵、水晶等,其中黃金、煤炭開采已形成規模,特別是黃金開采已有百餘年的歷史,曾被慈禧定為「胭脂溝」。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所轄北極村是我國唯一可觀賞到北極光和極晝現象的地方。村內有「中國最北一家」、「北陲哨兵」碑、「神州北極」碑、望江樓等旅遊景點。每年夏至,縣政府都要在此舉辦盛大活動,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中俄界河——黑龍江源於漠河,江水晶瑩,曲折而下,兩岸風光絢麗,景色秀美,境內原始森林繁茂蔥郁,可探險、狩獵、篝火野宿。「胭脂溝」、「古黃金之路」充滿歷史的神秘,雅克薩古戰場等明、清、民國時期的古跡遺址景點眾多,隨處可見。近年又開通了對俄過境游,為漠河旅遊事業插上了飛向世界的翅膀。野生動物資源種類繁多,有馬鹿、馴鹿、梅花鹿、棕熊、紫貂、飛龍、野雞、梆雞、野豬、獐、狍子、雪兔等珍禽異獸四百餘種。黑龍江冷水魚更是享譽海內外。這里的綠色植物天然、名貴、無污染,牙格達(紅豆)、都柿、草莓、山葡萄、山丁子是釀酒和調制純綠色飲品的最佳原料;猴頭、木耳、蘑菇、蕨菜、金針菜等遍布群山峻嶺,另有名貴草葯三百餘種。
漠河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信、電力、接待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嫩林鐵路直達哈爾濱,嫩—漠、黑—漠國防公路四通八達,水運沿黑龍江可轉運烏蘇里江、松花江,並可直通海運。改革開放以來,廣播、通訊事業發展十分迅速,國內外程式控制直撥電話、移動、無線尋呼網俱全,通信便捷。北極賓館、漠河飯店、北極度假村等一批高檔賓館相繼建成,接待條件十分優越。
漠河與俄羅斯赤塔州、阿穆爾州隔江相望,邊境線長達242公里。漠河口岸已被國家批准為一類口岸,擁有兩個常年過貨通道。近年來邊境貿易十分活躍,貿易額逐年高速遞增。 中俄洛古河界江大橋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漠河機場即將開工建設。
進入新世紀,漠河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調整結構,深化改革,發展經濟,全方位對外開放,努力建設繁榮富強、文明開放的新漠河。2004年,漠河縣分別被國家愛衛會、國家綠委會評為國家綠化模範縣、國家衛生縣城。
漠河將以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優美的環境、誠摯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旅遊觀光,合作開發、投資辦企,共圖發展。
漠河,位於北緯52°10′~北緯53°20′,是我國緯度最高的縣,也是我國最冷的縣。一年中平均氣溫在0℃以下的月份長達8個月之久,1月份的平均氣溫達-30 6℃,這里曾出現過-52 3℃的極端最低氣溫,而年平均氣溫則為-5 5℃。因為天寒,漠河為多年連續凍土區,凍土層深達100米以下,即使夏季地表解凍,融化層也只有2米左右。
漠河人有許多值得驕傲的東西。除森林資源及金、煤、石油等豐富的礦產資源以外,境內有山雞、野豬、鹿等珍禽奇獸數百種,江中的狗魚、鰉魚、鱈魚等冷水魚享譽海內外,山中的牙格達、山葡萄、都柿果還是製作果酒和飲料的極佳原料,林中還有猴頭、木耳、松菇、靈芝……
然而,最令漠河人以及旅遊者關注的是當地的兩大自然景觀——白夜和北極光。
白夜,每年夏至,由於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使得坐落在北半球的我國形成了晝長夜短的現象。而漠河在我國最北端,白晝極長,黑夜極短。夏至這一天,漠河的日照時間長達17個小時,日落之後晚上11時天仍然很亮。人們坐在白夜裡能夠看書、寫字、下棋,午夜1時至2時所謂的夜幕降臨,天是灰濛蒙的,人們相距十幾米仍可辨清對方。此時,晚霞與朝暈在漠河上空交相輝映,景色異常絢麗。夜幕持續不足兩個小時,天又放亮,當地人說:一場電影沒放完,天又大明大亮了。
漠河的另一景觀:夏至前後夜間能看到的北極光。極光是一種發生在地球極地罕見的自然現象。它的產生,是由於太陽發出的高速帶電粒子受地球極地磁場的影響而偏向兩極,並與大氣層中的分子、原子猛烈撞擊而產生的光束。在南極發生的叫南極光,在北極發生的叫北極光。
北極光的形狀多種多樣,目前人們看到的有的像圓弧,有的像圓柱,有的呈帶狀,有的呈梭狀,有的似葫蘆等。顏色有的是橙紅,有的是紫色,有的是杏黃,有的赤橙黃綠青藍紫各色相間。極光從初現到消失,在空中停留的時間有長有短,短則幾分鍾,長達幾十分鍾。如1957年在此出現的一次弧形極光就達45分鍾之久。並且其間變幻莫測、五顏六色、繽紛奇麗、可謂壯觀。
漠河縣是我國觀測北極光的最佳地帶,所以漠河縣委、縣政府將夏至定為「北極光節」。每年這一天,海內外成千上萬遊客歡聚該縣的北極村,既度過難得的白夜,又盼望著能觀賞到神奇的北極光。但是北極光並非年年出現,據了解,當地一些中老年人大都見過北極光,而年輕人見過的並不多。
【位置面積】 面積18367平方千米/18233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 8萬(2002年)。
【地形氣候】
【駐地郵編】 縣人民政府駐西林吉鎮。郵編:00。行政區劃代碼:232723。區號:0457。拼音:Mohe Xian。
行政區劃
漠河縣轄4個鎮、1個鄉,4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西林吉鎮、圖強鎮、勁濤鎮、興安鎮,漠河鄉。在體制上漠河縣與西林吉林業局政企合一。境內有西林吉林業局、圖強林業局、阿木爾林業局3個中直林業企業,及古蓮河煤礦和漠河發電廠2個大型企業。
歷史沿革
漠河名稱來源於河名。漠河又名墨河,此河發源於內興安嶺,北注入黑龍江,其河水黑如墨色,故名墨河,後演變為漠河。此河現已乾枯。
唐虞三代屬肅慎地;兩漢時為匈奴主部的邊界地;三國時期屬鮮卑東境地,晉時為豆子國,屬鮮卑地;北魏時為烏路候的屬地;隋代歸屬東突厥;唐代歸屬渤海靺鞨部;遼代為遼東道的附屬地;金代歸黃龍府管轄;元代屬和林路總管府;明代分屬朵顏、東寧、夫余等衛管轄;清為援琿副部統的轄地,後歸墨爾根副都統府管轄。光緒年間隨著老溝金礦的興起和發展,使此地逐漸變成者溝金礦對內對外往來的門戶,由於此地較為重要,使欲在光緒三十四年(1808年)設置漠河直隸廳,但未能實行.宣統元年(1909年)設立漠河總長,同時在黑龍江沿岸即漠河領域內設國境監視所六處,均也漠河總長管轄;民國元年(1912年)於巴爾虎設監視所十處,也歸漠河總長管轄。民國三年(1914年)漠河監視所與珠爾干監視所管轄地域合並,設置漠河沒治局,隸屬於黑龍往省黑河道.民國六年(1911年)漠河設治局改為漠河縣.偽滿洲國初期本縣隸屬於黑龍江省為丙類縣,康德元年(1934年)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將東北劃分為十四省,本縣劃歸新設的黑河省管轄。康德六年(1939年)六月又將興安北省的北部劃歸本縣管轄.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東北光復後,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五日公東北新省區方案,改東北為九省,將偽北安,黑河兩省合並為黑龍江省,漠河縣劃底黑龍江省管轄。後漠河縣撤銷,並入呼瑪縣。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四日又由呼瑪縣的部分行政區域析置恢復漠河縣。
198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漠河縣,以阿木爾、圖強、古蓮3區,呼瑪縣的漠河、興安2公社為其行政區域,駐地西林吉。8月16日正式設立。
1981年,國務院批准恢復漠河縣,在古蓮區的基礎上組建漠河縣政府,撤銷阿木爾、圖強兩區,其行政區管轄原阿木爾、圖強、古蓮和待開發的無人區富克山4個區。轄西林吉(原屬古蓮區)、圖強(原屬圖強區),勁濤(原屬阿木爾區原名阿木爾鎮)3個鎮和漠河、興安(原名額木爾)2個公社。馬倫、開庫康公社劃歸塔河縣。
1984年公社又改為鄉。至1990年底全縣行政區劃管轄為西林吉鎮(縣城,設一個橋北街道辦事處,13個居民委員會,7個自然屯);圖強鎮(下設育英一個街道辦事處,10個居民委員會);勁濤鎮(下設長纓一個辦事處,13個居民委員會);漠河鄉(下設3個村民委員會;3個自然屯);興安鄉(下設5個村民委員會,5個自然屯)。
【區域變遷】
一、清末時期境域
1909年(宣統元年),始置總卡衙門,衙署駐於漠河。總卡衙門負責漠河一代地方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稅收、民事和涉外事務等職責。據璦琿副都統姚福升於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勘定,漠河總卡所轄8處卡倫,為設治基礎。西到洛古河卡倫以上8千米的額爾納河口,下至呼瑪爾總卡所屬依西肯卡倫分界,東西長約350餘千米。南以伊勒阿林山(金伊勒呼里山)山脊線與嫩江縣分界;北到黑龍江中游與俄羅斯國隔江相望,南北寬220千米。轄區總面積15.8萬方里,合3.95萬平方千米。
二、民國時期境域
據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存(民國元年7月4日)《黑河道及沿邊各署局、卡暫行辦事許可權》載:漠河總卡在民國之初區域無變,「呼瑪廳改設治局,現轄區域,暫依擬設呼瑪、漠河兩廳屬境為界,呼瑪內之呼瑪爾河總卡官,因呼瑪現設治即行裁撤。」「唯漠河總卡(官)距呼瑪甚遠,暫仍設立,並管所轄各分卡,仍歸呼瑪設治局節制。」1912年(民國二年)冬,因呼倫貝爾蒙古獨立,珠爾干河總卡官趙春芳組織漢軍二營,占據吉拉林,與叛蒙拚死抵抗。呼倫蒙古獨立後,唯珠爾干河總卡轄地不服叛亂。之後,黑龍江督軍命令趙春芳率兵退守漠河,並決定將珠爾干河總卡並入漠河總卡。
1914年(民國三年)初,珠爾干河總卡轄地與漠河總卡轄地完全合並後,於同年5月間成立漠河設治局,其轄境范圍包括珠爾干河總卡並入轄地6.2萬方里,合1.55萬平方千米。�轄境四至:東部以安羅卡轄界與呼瑪的依西肯卡轄界接壤,西部經額爾古納河與俄羅斯的後貝加爾州為界,東西長435千米,南至伊勒呼里阿林山與嫩江縣毗鄰,北至黑龍江主航道水中流與俄羅斯國的阿穆爾州以水為界,南北寬約375千米。據1914年(民國三年),黑河道尹調查,漠河設治局轄境總面積為22萬方里,合5.5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今天漠河縣總面積的3倍多。
1917年(民國六年)1月26日,漠河縣成立,縣轄區域與設治局區域相同,又據1928年(民國十七年)漠河縣公署內務調查統計,漠河縣總面積為30.36萬方里,合7.59萬平方千米。1929年(民國18年)歐浦設治建縣。將漠河東北部劃規歐浦縣,漠河區域變化為:東至馬倫與歐浦、呼瑪縣接壤,西至額爾古納河,與蘇聯後貝爾加州為界,東西寬345千米;南至伊勒呼里山,與嫩江縣和以牛耳河與呼倫貝爾的一部分為界,北至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與俄國阿穆爾州為界,南北寬375千米。
三、偽滿時期境域
1934年(偽康德元年)漠河淪陷為日本殖民主義統治,偽漠河縣管轄范圍仍沿襲民國時期的區域。同年,偽滿洲國中央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將東北三省劃為14省管轄,漠河縣隸屬偽黑河省。據偽黑河省總務廳於1935年(偽康德二年)10月調查,漠河縣總面積為433150平方米,和32638.7平方千米。
1939年(偽康六年)6月,又將興安北省北部劃歸漠河縣管轄。其四至:東與歐浦、呼瑪兩縣接壤,南與興安北省交界,西南、西部與室韋、奇乾兩縣毗鄰,西北和北部隔水與蘇聯赤塔、阿木爾兩洲相望。
四、解放時期境域
1947年3月,漠河縣解放。人民解放軍某部三旅領導漠河人民成立民主政府,接管全縣。同年6月,黑河專署專員許烈到漠河視察,並率領章文坦、謝寶齋2人帶工作隊正式接收漠河,成立「建聯會」,一切權力歸建聯會。
1948年1月,因西部斯大遼克相距漠河太遠,交通困難,不便領導,黑河專署派建聯會主任謝寶齋到內蒙古協商化界,將斯大遼克以西劃給內蒙古管轄,劃定洛古河以上第一號航標燈為內蒙和黑龍江省的分界點,同時成為漠河西部的分界線。
五、現行境域
1981年5月14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塔河、漠河兩縣,其轄區域東以塔河縣為鄰,西與內蒙古的額爾古納旗為界,南和內蒙古額爾古納左旗、大興安嶺地區呼中區之一部接壤,北隔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與蘇聯赤塔、阿木爾兩洲相望。上至額爾古納河口,下至謝尼康河口,沿黑龍江邊界線長245千米,南北寬150千米,總面積18233平方千米,佔大興安嶺地區總面積的21.6%,佔全省總面積的3.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7人。�面積是黑龍江省最大的縣份,人口密度是全省最低的縣份之一。
【區劃沿革】
一、清末區劃
1909年(宣統元年)置漠河縣總卡,實行卡倫制管理,分轄洛古河、訥欽哈達、漠河、烏蘇里、巴爾嘎力、額木爾、開庫康、安羅8卡。此外,有 連 一個鎮,駐有國稅徵收局,新立屯一個鄉,駐有鄉警所。
二、民國區劃
1912年(民國元年),原呼倫貝爾管轄的珠爾干河總卡並入漠河總卡,同時將其所轄11卡劃入漠河總卡管轄,同年,中華人民國政府內務部頒發《地方自治務例》,行政區劃實行區制,因當時政令不一,總卡管轄區域仍沿用舊時卡倫制,全境共設1街1鎮1鄉,19個卡倫。即:漠河街、溫河卡、漠河卡、訥欽哈達卡、畢拉爾卡、連鎮、開庫康卡、莫里勒克卡、額勒和哈達卡、珠爾干河卡、新立屯鄉、烏蘇里卡、牛耳河卡、長甸卡、奇乾卡、安羅卡、洛古河卡、永安卡、�伊木河卡、額木爾卡、巴爾嘎力卡、溫河卡、巴爾嘎力卡、奇雅河卡。
1914年(民國三年),裁撤漠河總卡衙門,置漠河設治局。其行政區劃沿用總卡舊制。
1917年(民國六年),改設治局為縣,始置區,全縣共設兩個行政區,轄21個村屯(卡倫屯)。第一區:南起吉拉林河北至額勒和哈達,共轄11個卡倫屯。第二區:西起額爾古納河口,�東至依西肯東界,共轄9個卡倫屯,另有連 1個鎮。
1922年(民國11年),全縣劃為一街、一鎮、一鄉。街、鎮、鄉按區段管轄所屬卡倫屯。漠河街,街內按警察配置劃分3個區,3個甲,60牌。連 鎮,設2個區,未設甲,25個牌。新立屯鄉,設1個區,未設甲,25個牌。
1925年(民國14年),全縣劃為3個行政區。漠河為第一區,轄漠河街,洛古河、訥欽哈達2個卡倫屯。連 為第二區,轄連鎮,烏蘇里、巴嘎力2個卡倫屯。新立屯為第三區,轄新立屯鄉,阿木爾、開庫康、安羅3個卡倫屯。
1928年(民國17年),取消區制。全縣劃為1城,1鎮,1鄉。即縣城(轄漠河,訥欽哈達、洛古河);連 鎮(轄連 、烏蘇里、巴爾嘎力、額木爾)。1930年(民國19年),全縣劃分為1個鎮、4個閭,18個村。
三、偽滿區劃
1934年(偽康德元年),偽漠河縣成立後,沿用民國行政區劃。
1936年(偽康德3年),偽滿政府實行保甲制。全縣共設4個保,40個甲,400個牌,轄4000戶(獨身按一戶計算)。縣城內設2個保,連 鎮設1個保,新立屯設1個保。保,設保董1人;甲,設甲長1人;牌,設牌長1人。
1944年(偽康德11年),全縣改保甲制為街村制。全縣劃為漠河、連 2個街,洛古河、漠河上村、烏蘇里、額木爾4個村。洛古河村(轄西口子、斯大了克、洛古河3個自然屯)、漠河上村(轄訥欽哈達、漠河上村2個自然屯)、烏蘇里村(轄永合站、烏蘇里、巴爾嘎力3個自然屯)、額木爾村(轄新立屯、額木爾、開庫康、馬倫4個自然屯)。
四、解放後至1976年
1947年,漠河縣解放後,撤消縣治,劃為呼瑪縣第五行政區,區轄漠河、額木爾、馬倫、開庫康4個鄉。
1956年,撤區實行鄉村制,設漠河、額木爾、馬倫、開庫康4個鄉。鄉下設村,共6個村。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實行鄉村合一制,改鄉為人民公社,即漠河、額木爾、馬倫、開庫康4個人民公社,公社下設生產大隊,共12個生產大隊。
1970年在原漠河縣境內設立古蓮、阿木爾兩個區(縣級),區設公社。
1976年將阿木區轄圖強公社劃出,設立圖強區(縣級),三個區均為政企合一制。
㈧ 大興安嶺漠河怎麼樣
看過暴走女人的電影的都知道這個湖,應為電影我去看了,很美...
㈨ 聽說大興安嶺的漠河縣可以看到北極光 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然了,漠河縣是中國唯一觀測北極光的最佳地點,去年,我很幸運,看到了多彩的北極光,簡直美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