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懸賞100!]關於和氏璧的疑問:「璧」是怎麼拿來做玉璽的呀
上古玉璽型制扁平,這個樣子從西漢皇後之璽就能看出來,這樣一來,和氏璧如果足夠厚的話(最起碼超過4厘米厚),那麼來製作玉璽是有可能的,但是我這里有一個很大的疑問,既然已經是作為器物的「璧」,只取一角來做玉璽是不是很可惜,而且這個璧在當時還是價值連城,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情有這么幾個疑點
其一,和氏璧是否真實存在,現在最早記錄和氏璧的文獻是《韓非子》,而成書於戰國早期的《左傳》卻沒有記錄這樣一件事情,實際上《左傳》記載與玉器有關的事情很多,為何偏偏遺漏了這么重要的和氏璧,最重要的證據是被《左傳》和《國語》都記載了的王孫圉論寶這件事情,晉國執政趙簡子就問楚國的國寶「白珩」而沒有提及和氏璧,由此我們大概可以知道,和氏璧在春秋晚期,要麼根本就是子虛烏有,要麼就是並不出名,或者楚王特別珍罕,所以秘不示人。還有一個疑點就是,卞和先後把這個和氏璧送給楚厲王,武王,文王,那麼根據出自《史記》的《楚世家》來看,楚武王是楚國第一個稱王的君主,他之前根本就沒有這個楚厲王,他之前的君主叫做玢冒,而且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之後楚文王在位十二年,即使卞和三次獻寶,假使他第一次獻寶時10多歲,那麼他至少要活了70多歲或者80多歲才有可能三朝獻寶,這樣看來也不大可能。再來看另外一個史書中的可疑之處,《戰國策》記載說和氏璧在楚威王時被賜給令尹昭陽,而張儀某次在昭陽府赴宴時,這個和氏璧卻丟失了,所以懷疑張儀,從此和氏璧在楚國失蹤,直到在趙國重現,而《史記-張儀列傳》只說令尹「亡璧」並未說丟失的就是和氏璧,今本《戰國策》編訂晚於《史記》幾十年,而且對照馬王堆漢墓出土《戰國縱橫家書》來看,這個事情在漢初的時候就根本沒有記載,因此我們可以懷疑這個和氏璧是否真的存在了,另外,作為法家說理散文集大成者的《韓非子》他記錄「和氏璧」一事,目的是為了說明人主應該辨別人的本質,而非糾纏於這個東西本身,《戰國策》是典型的縱橫家語,其中極盡誇張之能事,很多事情前後矛盾,與史不合,那裡面記錄張儀被懷疑盜竊和氏璧之事,目的在於引出他「三寸不爛之舌」因此可信程度也很值得懷疑
其二,從璧的概念來看,璧在春秋戰國之前,應該有兩種含義,其一是扁平,圓形,中間有孔,且「肉倍於好」的玉器類型,其二是剖割出來的整塊玉石,從這個角度講,和氏璧更可能是後者,《左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周諺: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這個璧就是整塊玉石的意思,用整塊玉石雕琢一個玉璽當然沒有什麼問題了,也許樓主問我你怎麼就知道這個璧是當玉石講,原因很簡單,《左傳》中這個用法不是孤例,還有一個例子就是晉獻公有「垂棘之璧」,這個璧用產地命名,而《周禮》《禮記》所載之璧則是用蒲,谷這樣的紋飾來命名,或者用材質命名,比如山玄之類的,說明後者是說璧的具體器型,而前者則是側重玉石本身
其三,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證據說明和氏璧當時並不大可能是「寶」更不用說什麼價值連城乃至秦王要用這個東西做傳國玉璽了。我國已故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曾有這樣的認識:中國先民早在殷商時期已經能夠識別各種玉材,明顯是更珍愛來自昆侖山的和田軟玉,雖然上古玉石不分,但是從現在眾多的殷商和西周時期的貴族墓地發掘情況來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崇尚和田白玉的習俗,當然也有鑒別和田白玉的能力,和氏璧若果然存在,它出自荊山,那麼當然就不是和田玉了,因此也不可能受到那麼高的重視,因此也就不會被當成寶物了,白色的玉除了和田以外,中國還有很多地方都有出產,不過古人對玉的價值的認識是「首德而次符」,也就是說較之顏色來說,玉石的肌理質地更加重要,這也就是和田白玉的細膩潤澤的質地高於其他地方白玉的原因所在
所以說,從上面三點來看,和氏璧被製作為傳國璽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這個事情本身就是子虛烏有的
② 玉器鑒定的高古玉器鑒別方法
說道高古玉器,首先要介紹一下玉器年代的劃分
高古玉器:指的是新石器時期到漢代之前的玉器
玉種:千年前的工匠水平較為落後,所以只能使用一些硬度不高的玉石,比如說蛇紋石玉等
③ 塔中地區順7井油氣地球化學特徵及意義
李婧婧1,2 王 毅1 馬安來1 李慧莉1 張衛彪1
(1.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西北勘探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2.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北京 102249)
摘 要 順7井位於塔中Ⅰ號坡折帶西北傾末端,在鷹山組鑽遇凝析氣藏。對順7井天然氣、原油的組成、碳同位素、金剛烷、生標化合物等綜合研究表明:順7井天然氣組分碳同位素呈正序分布,且δ13C2<-28‰,表現出典型的油型氣特徵;天然氣組分C2/C3值為2.8,C2/iC4為11.39,結合δ13C1(-51.7‰)非常低的特徵,判斷凝析氣是由原油熱解生成的;原油以飽和烴組分為主,基本檢測不到生標化合物,金剛烷和C29ααα20R甾烷的含量表明順7井原油的裂解程度達70%左右;綜合原油及族組分碳同位素及塔中地區的石油地質情況,認為發生裂解的原油應來自寒武系—中下奧陶統烴源岩。
關鍵詞 凝析氣藏 原油裂解 金剛烷 順7 塔中
A Discussion on Geochemistry and Origin of Condensates of
Well Shun-7 in Tazhong area,NW China
LI Jingjing1,2,WANG Yi1,MA Anlai1,LI Huili1,ZHANG Weibiao1
(1.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 100083,
China;2.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Abstract Condensate oil and natural gas were obtained from Yingshan Formation of Lower -Middle Ordovician from well Shun-7 located in Tazhong-Ⅰ faulted slope break zone,Tarim Basin,NW China.The distribution of carbon isotopes of the gas components shows a normal carbon isotope sequence(i e.,δ13C1<δ13C2<δ13C3)and δ13C2<-28‰shows the gas is typical oil-type gas.On the basis of the gas component(C2/C3: 2.8,C2/iC4:11.39)and carbon isotope properties(δ13 C1:-51.7‰),it is pointed that the gas may is the crude oil cracking gas.The conden-sate oil features in high content of saturate hydrocarbon and low content of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non-hydro-carbon asphaltene.The carbon isotope of the con-densate oil from well Shun-7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ambrian-sourced oil from well TD-2,indicating the condensate oil of well Shun-7 might originated from the Cambrian source rocks.
Key words condensate reservoir;oil cracking gas;diamondoid hydrocarbon;well Shun-7;Tazhong area
塔中Ⅰ號坡折帶位於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北緣,呈北西-南東走向,具有東高西低的構造格局,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氣構造單元[1,2]。沿坡折帶自東向西已發現塔中26、塔中62、塔中82、塔中86、塔中83等井區油氣藏,油氣表現形式多樣,包括常規黑油、高蠟油、輕質油、凝析油及天然氣,以輕質油氣為主。目前有研究認為,塔中Ⅰ號坡折帶奧陶系油藏在喜馬拉雅期發生氣侵,氣侵嚴重的油藏變成凝析氣藏,未發生氣侵或氣侵較弱的油藏流體仍保留黑油特徵[3]。
順7井位於塔中Ⅰ號斷裂帶上盤西北傾沒端(圖1),2010年12月在奧陶系鷹山組灰岩段裸眼酸壓測試獲油氣流,截至2011年4月5日,累計產油152m3,累計產氣近80×104m3。在擬合計算得到的流體相態圖上,油氣產層的地層壓力、溫度,皆位於地層流體臨界溫度的右側,因此順7井鑽遇的是典型的凝析氣藏。與之相鄰的塔中45~86井區也在奧陶系也取得較好的油氣勘探成果,TZ86等在良里塔格組鑽遇凝析氣藏[4]。
圖1 塔中地區順7井位置圖
1 天然氣地球化學特徵
1.1 天然氣組成特徵
順7井天然氣以甲烷組分為代表的烴類氣體為主,甲烷含量為82.50%, 含量較高,達7.71%,乾燥系數較低,為0.91,與相鄰的凝析氣藏TZ86較相似(表1)。與中1井奧陶系天然氣相比,順7井天然氣中甲烷含量略低,重烴 含量稍高,乾燥系數較低。天然氣劃分標准中,將甲烷含量>95%、 重烴含量不超過1%~4%、干濕指數大於19的烴類氣體劃分為干氣。順7井天然氣顯然屬於濕氣范疇。
表1 順7井及相鄰井區天然氣組成
塔中Ⅰ號坡折帶奧陶系天然氣整體上具有N2含量較高、CO2含量普遍較低的特徵[5]。N2含量最大值為18.4%(塔中241井),最小值為0.93%(塔中72井),主要分布在3%~15%,平均值為6.87%。CO2含量主體在2%~5%,含量大於10%的只有塔中30井(13.45%)和塔中73井(17.5%),最小值為0.283%(塔中24井)。順7井天然氣具有低N2、高CO2的特徵,N2和CO2含量分別為0.54%、8.87%,與相鄰的塔中86井有一定的差別,與塔中Ⅰ號坡折帶奧陶系天然氣組成差別也較大。前人的研究認為,天然氣的非烴組成特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油氣成藏機理[5]。順7井非烴組成特徵說明,其成藏機理與塔中86井可能存在一定差異。
1.2 天然氣組分碳同位素
順7井天然氣甲烷、乙烷、丙烷的碳同位素值分別為-51.7‰、-32.5‰、-28.2‰,呈δ13C1<δ13C2<δ13C3的正序分布,表現為典型的有機成因天然氣特徵。乙烷的碳同位素受熱演化影響較小,受母質繼承效應明顯,一般認為,δ13C2為-28‰可以作為煤型氣和油型氣的分界點,即:δ13C2>-28‰與氣體煤型氣相關,δ13C2<-28‰與油型氣相關。順7井的δ13C2低於-30‰,屬於油型氣。圖2是塔中部分天然氣烴類1/n與δ13Cn之間的關系,當天然氣為單一來源時,二者呈線性關系,否則呈折線型。塔中Ⅰ號坡折帶中部、西部天然氣均表現為直線型,東部的天然氣則表現為折線型。順7井天然氣碳同位素與碳原子倒數關系與塔中Ⅰ號坡折帶中部、西部天然氣特徵相似,構成良好的線性關系,說明順7井天然氣來源單一,是相同母質在單一營力作用下的產物。
順7井天然氣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是甲烷碳同位素輕,僅為-51.7‰,且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差值大,δ13C2-δ13C1為-18‰。W.J.Stahl、戴金星等分別編制了北美、西歐和我國的天然氣δ13C1 -Ro關系圖,得到油型氣δ13C1 -Ro關系回歸方程(表2),根據不同公式推算得到的Ro值雖然有一定差別,但總體看來,均反映成熟度較低,屬未成熟階段。雖然在未成熟階段陸相有機質樹脂質可以直接生成凝析油(Rogers,1979;Snowdon和Powell,1982),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顯然不具備發育這種烴源岩條件。在相鄰的45~86井區,甲烷碳同位素也較低(圖2),有學者提出了低成熟生物氣混入的模式[6],但從塔中地區油氣藏地質特徵來看,這種觀點也很難成立。
除甲烷碳同位素指示氣體的成熟度外,天然氣組分特徵也可用於判斷成熟度。實驗模擬證明,當天然氣組分中C2/C3小於2,C2/iC4小於10時,天然氣主要形成於Ro小於1.5%~1.6%的成熟演化范圍,原油尚未發生有效的裂解作用,這些天然氣為正常的原油伴生氣;當C2/C3大於2,C2/iC4大於10時,這些天然氣可通過原油的裂解過程形成,也可通過乾酪根的熱裂解作用生成。順7井天然氣組分C2/C3值為2.8,C2/iC4為11.39,均說明順7井天然氣不屬於原油伴生氣,可能來自原油或乾酪根的裂解。
表2 順7井甲烷碳同位素換算得到的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
圖2 順7井系天然氣組分1/n與δ13Cn之間的關系
國內外學者的模擬實驗均表明,天然氣的甲烷碳同位素組成δ13C1主要受熱演化程度控制,具有隨著熱演化程度增加逐漸變重的趨勢。因此順7井天然氣來源排除了乾酪根裂解的可能性。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除乾酪根裂解氣之外,塔里木盆地高成熟天然氣還可能來自於分散可溶有機質裂解氣和聚集可溶有機質裂解氣(原油裂解氣)[7]。聚集可溶有機質裂解氣總體氣體組分偏濕、甲烷碳同位素偏輕,實驗模擬甲烷碳同位素最低達-50‰左右;分散可溶有機質裂解氣則相對乾燥系數較大,甲烷碳同位素相對偏重。劉文匯[7]等認為,和田河氣田是典型的分散可溶有機質裂解氣,其乾燥系數基本大於0.95,天然氣的δ13C1介於-37.8‰~-34.9‰之間。綜合分析認為,順7井天然氣是原油裂解的結果。
甲烷及其同系物碳同位素組成受C-C鍵斷裂過程的動力學分餾效應控制,同位素分餾不僅與成氣母質的演化程度有關,而且與受熱速率明顯相關,達到相同演化程度的有機質,快速升溫成氣的同位素分餾往往小於慢速升溫過程。近期研究表明在快速沉降條件下成氣、成藏時形成的天然氣碳同位素與母質的同位素分餾小,而在緩慢沉降條件下天然氣與母質碳同位素分餾大。順7井天然氣的δ13C1僅為-51‰,遠遠低於塔里木下古生界兩套烴源岩的有機碳同位素,說明順7井的天然氣是寒武系-中下奧陶統中的有機質在聚集成藏後,受長期的熱演化作用裂解生成的氣體。
2 原油地球化學特徵
2.1 原油物理性質與族組成
順7井原油呈淡黃色,有濃烈的硫化氫氣味,密度介於0.7749~0.7983g/cm3(20℃),運動黏度為1.5~2.93mm2/s(30℃),含硫量為0.11%~0.17%,含蠟量為5.88%~9.15%,為低黏度、低硫、中含蠟量輕質油,與TZ86井區的原油較相似。
順7井原油飽和烴含量高(>85%),芳烴含量低(<10%),非烴和瀝青質含量低(表3),具有很高的飽芳比和非瀝比值,表現出高成熟油特徵。與中石化在卡1區塊獲得突破的中1井原油相比,順7井原油的飽和烴含量明顯高於中1井原油,而其芳烴的含量則明顯低於中1井。
表3 順7井和中1井原油族組成分析
*採用傳統的柱分離方法,輕質組分損失,閉合度小於70%。
圖3 順7井原油全油氣相色譜圖
2.2 原油全油色譜特徵
順7井全油色譜如圖3所示,譜圖基線平直,無鼓包,呈單峰前峰型分布。正構烷烴豐度為180μg/mg。從色譜參數來看,順7井奧陶系原油正構烷烴碳數最高達nC32,CPI為1.03,為成熟原油, 為5.92,顯示了以低碳數正構烷烴占優勢的特點,表明原油的成熟度較高。原油的Pr/Ph值為1.16,顯示出弱姥鮫烷優勢,按Peters等建立的標准,Pr/Ph值在0.8~2.5范圍內,不能作為烴源岩沉積環境的確切標志。
2.3 原油輕烴
庚烷值和異庚烷值是常用的輕烴成熟度參數。一般成熟原油的庚烷值和異庚烷值分別介於20%~30%和2%~3%區間,大於這一數值或低於這一數值的原油被認為是高成熟原油或低成熟原油。但是,這兩項參數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制約,即生物降解油的輕烴成熟度參數趨於偏小。順7井原油的庚烷值在33%以上,異庚烷值為3.8%(圖4),表明順7井原油為過成熟油范疇。
圖4 順7井原油庚烷值和異庚烷值之間的關系
Bement等[8]在4個不同構造類型盆地中,採用5套不同時代生油岩的C7輕烴資料,利用鏡質組反射率(Ro)作為地質溫度計,對2,4-/2,3-DMP輕烴組分的溫度參數進行了地質校正,求取生油層的最大埋深溫度,建立了生油層最大埋深溫度與2,4-/2,3-DMP的函數關系式,並得出該項輕烴溫度參數不受盆地類型、熱史(有效受熱時間)、生油層時代、乾酪根類型和岩性等因素影響的結論。
基於Bement的研究工作,Mango[9]推導出生油層最大埋藏溫度(T)與2,4-/2,3-DMP的函數方程,即
T(℃)=140+15×ln(2,4-/2,3-DMP)。
運用Mango(1997)建立的上述函數方程,計算得到順7井原油生成溫度為135℃。
2.4 原油生物標志物
在甾萜烷生物標志物組成上(圖5),順7井原油由於成熟度較高,甾烷、藿烷系列基本裂解,在m/z 191質量色譜圖中藿烷系列僅存在C30、C29藿烷,C30藿烷絕對含量僅為4×10-6,Tm化合物完全消失,Ts/(Ts+Tm)=1,表明原油的成熟度在1.3%左右[10],三環萜烷系列分布不完整,僅可見C19、C20、C23三環萜烷,且以C19三環萜烷為主峰。甾烷系列僅可檢測出C21孕甾烷及少量的C27重排甾烷,C29規則甾烷隱約可見。
與卡1區塊中1井奧陶系原油相比,順7井原油與之存在很大區別,中1井原油具有較高的生物標志物絕對含量,C30藿烷絕對含量為137×10-6,C28甾烷含量低,重排甾烷含量高,C29藿烷含量高,伽馬蠟烷含量低,三環萜烷以C23三環萜烷為主峰。
2.5 金剛烷類化合物特徵
金剛烷化合物是具有類似金剛石結構的一類剛性聚合環狀烴類化合物,是多環烴類化合物在高溫熱力作用下經強Lewis酸催化聚合反應的產物[11]。由於金剛烷具獨特的分子結構,一旦形成,性質極為穩定,具有很強的抗熱降解能力和抗生物降解能力。Dahl等[12]使用4-甲基雙金剛烷+3-甲基雙金剛烷絕對含量和C29ααα20R甾烷絕對含量來確定原油的裂解程度:未裂解原油中生物標志物含量較高,C29ααα20R甾烷一般大於10×10-6,4-甲基雙金剛烷+3-甲基雙金剛烷含量一般小於10×10-6,甚至小於5×10-6;當原油裂解程度在50%時,原油中生物標志物含量很低,C29ααα20R甾烷趨於零,4-甲基雙金剛烷+3-甲基雙金剛烷含量增大,為50×10-6;當原油裂解程度為85%時,4-甲基雙金剛烷+3-甲基雙金剛烷含量進一步增大,可達到170×10-6以上。
順7井凝析油中富含雙金剛烷,3-甲基+4-甲基雙金剛烷含量可達73μg/g,基本檢測不出C29 ααα20R甾烷。順7井原油甲基雙金剛烷含量遠高於塔河九區奧陶系凝析油及高蠟原油中3-甲基+4-甲基雙金剛烷含量[13],根據Dahl等提出的原油裂解定量評價模版,順7井原油的裂解程度在70%左右。
圖5 順7井與中1井原油m/z 191、m/z 217質量色譜圖
2.6 原油組分碳同位素
順7井原油最為重要的特徵是原油碳同位素偏重,全油碳同位素、飽和烴、芳烴、非烴與瀝青質穩定碳同位素分別為-29.6‰、-30.3‰、-28‰、-29.6‰、-29.2‰(圖6)。這一結果與塔里木盆地公認的寒武系生源的TD2井原油、烏魯橋油苗餾分碳同位素值分布在相近的范圍[14,15],而與中1井原油碳同位素比值明顯不同,中1井原油及組分碳同位素分別為-33.22‰、-33.49‰、-32.68‰、-30.46‰與-30.83‰。
圖6 順7井、中1井等原油組分碳同位素分布
3 結論
1)順7井中下奧陶統鷹山組天然氣為濕氣,是有機成因的油型氣。其組分碳同位素特徵與塔中Ⅰ號坡折帶的TZ45~86井區奧陶系天然氣具有較強的相似性。根據天然氣組成、同位素特徵判斷,順7井鷹山組天然氣來源為原油裂解的產物。
2)順7井鷹山組原油的庚烷值和異庚烷值表明原油具有較高的成熟度。原油中雙金剛烷和生物標志物的含量表明原油發生了嚴重的裂解,裂解程度達70%以上。由於原油成熟度較高,無法通過生物標志物判斷油氣來源,從原油及族組分的碳同位素值判斷,順7井原油來源於寒武系-中下奧陶統烴源岩。
參考文獻
[1]周新源,王招明,楊海軍,等.塔中奧陶系大型凝析氣田的勘探與發現[J].海相油氣地質,2006,11(1):45~51.
[2]孫龍德,李曰俊,江同文,等.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一個典型的復式油氣聚集區[J].地質科學,2007,42(3):602~620.
[3]韓劍發,梅廉夫,楊海軍,等.塔中Ⅰ號坡折帶礁灘復合體大型凝析氣田成藏機制[J].新疆石油地質,2008,29(3):323 ~326.
[4]武芳芳,朱光有,張水昌,等.塔里木盆地塔中Ⅰ號斷裂帶西緣奧陶系油氣成藏與主控因素研究[J].地質評論,2010,56(3):339~348.
[5]韓劍發,梅廉夫,楊海軍,等.塔里木盆地塔中奧陶系天然氣的非烴成因及其成藏意義[J].地學前緣,2009,16(1):314~325.
[6]郭建軍,陳踐發,段文標,等.塔中Ⅰ號構造帶奧陶系天然氣成因[J].天然氣地球科學,2007,18(6):793~797.
[7]劉文匯,張殿偉,高波,等.地球化學示蹤體系在海相層系新型氣源識別中的應用——以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氣田為例[J].中國科學,2010,40(8):996~1004.
[8]Bement W O.The temperature of oil generation as defined with C7 chemistry maturity parameter(2,4-DMP/2,3 -DMP ratio)[A].Grimalt J O,Dorronaoro C.Organic Geochemistry: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to Energy,Climate,Environment and Human History[C].Donostian-San Sebastian:European Association of Organic Geochemists.505~507.
[9]Mango F D.The light hydrocarbon in petroleum :a critical review[J].Organic Geochemistry,1997,26(7/8):417~440.
[10]Peter K E,Moldowan J M.The biomarker guide:interpreting molecular fossils in petroleum and ancient sediment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3.
[11]Chen J H,Fu J M,Shen G Y,Liu D H,Zhang J J.Diamondoid hydrocarbon ratios:novel maturity indices for highly mature crude oils[J].Organic Geochemistry,1996,25(3~4):179~190.
[12]Dahl J E,Moldowan J M,Peters K E,et al.Diamondoid hydrocarons as indicators of natural oil cracking[J].Nature,1999,399(5):54~57.
[13]馬安來,張水昌,張大江,等.塔里木盆地塔東2井稠油有機地球化學特徵.新疆石油地質,2005,26(2):148~151.
[14]馬安來,金之鈞,朱翠山,等.塔河油田原油中金剛烷化合物絕對定量分析[J].石油學報,2009,30(2):214~218.
[15]盧玉紅,錢玲,張海祖,等.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烏魯橋油田地化特徵及來源.海相油氣地質,2008,13(2):45~51.
[16]馬安來,金之鈞,張水昌,等.塔里木盆地寒武-奧陶系烴源岩的分子地球化學特徵[J].地球化學,2006,35(6):593~601.
④ 中國那個省機場最多
新疆省
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
烏魯木齊市新市區 國際民航機場
喀什機場
喀什地區喀什市 國內支線機場
伊寧機場
伊犁州伊寧市 國內支線機場
阿勒泰機場
阿勒泰地區阿勒泰市 國內支線機場
和田機場
和田地區和田市 國內軍民合用機場
庫爾勒機場
巴音郭楞州庫爾勒市 國內軍民合用機場
克拉瑪依機場
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 國內支線機場
塔城機場
塔城地區塔城市 國內支線機場
庫車機場
阿克蘇地區庫車縣 國內支線機場
且末機場
巴音郭楞州且末縣 國內支線機場
阿克蘇機場
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 國內軍民合用機場
那拉提機場
伊犁州新源縣 國內支線機場
喀納斯機場
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 國內支線機場
吐魯番機場
吐魯番地區吐魯番市 國內支線機場
哈密機場
哈密地區哈密市 國內軍民合用機場
石河子通用航機場
石河子市 通用航空機場
博樂機場
博爾塔拉州博樂市 國內支線機場
奎屯機場
伊犁州奎屯市 國內支線機場 籌建
塔中機場
巴音郭楞州輪台縣 通用航空機場
若羌樓蘭機場
巴音郭楞州若羌縣 國內支線機場 在建
富蘊機場
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D-F3egyEAre4U7a2ltA8Duaa23e_-mPtnWiw26cNnM3em#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