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開戶 » 個體社保開戶網上申報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個體社保開戶網上申報

發布時間: 2021-05-09 01:53:32

① 深圳個體戶社保在網上申報成功後,接下來怎麼做

營業執照,代碼證書,國稅地稅證等,就可以直接開戶交社保。

② 企業網上申報社保怎麼操作

先在網上申報系統申請,然後繳費,具體流程如下:

一、網上申報:

1、繳費單位簽訂銀行代扣代繳協議後,向地稅機關申請網路申報業務,經核准後接受培訓。

2、登錄所在省的電子稅務局。如圖(廣東省)

(2)個體社保開戶網上申報擴展閱讀:

(1)人員新增:點擊業務操作按鈕→點擊人員新增→輸入身份證號碼,戶主關系,姓名,上報工資(基數)→選擇:是(否)外來務工人員,是(否)參加外來務工險→核對無誤後保存到草稿箱→打開我的文檔按鈕→草稿箱→打鉤→點擊申報按鈕→審核通過。

(2)人員續保:點擊業務操作按鈕→點擊人員續保→輸入身份證號碼,戶糧關系,姓名,上報工資(基數)→選擇:是(否)外來務工人員,是(否)參加外來務工險→核對無誤後保存到草稿箱→打開我的文檔按鈕→草稿箱→打鉤→點擊申報按鈕→審核通過。

(3)人員中斷:點擊業務操作按鈕→點擊人員中斷→輸入身份證號碼按回車鍵→核對無誤後保存到草稿箱→打開我的文檔按鈕→草稿箱→打鉤→點擊申報按鈕→審核通過。

③ 2019個人繳納社保網上如何申報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需要注意的是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及繳費基數每年都有變化。
社保繳納比例:
養老保險企業繳納20%,個人繳納8%;醫療保險企業繳納7%,個人繳納2%;失業保險企業繳納2%,個人繳納1%,農民合同制本人不繳納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企業繳納比例在0.6%~2%之間(一類行業為0.6%、二類行業為1.1%、三類行業為2.0%),個人不繳納;生育保險企業繳納1%,個人不繳納。
住房公積金繳納比例:
煙台市單位和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不能低於6%,不能高於12%。
【補充說明】
2014年度煙台市企業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申報工作已經開始。最低、最高繳費基數暫不調整,企業可繼續按照2013年度的繳費基數進行申報。社保局相關人士介紹,「2014年我市最低繳費基數暫定為每月2129元,最高繳費基數暫定為每月10643元。待山東省統計局公布2013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後,將按規定只對最低和最高基數進行調整。」
據金投保險網專家介紹,社保繳費基數的上下限由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確定,其中上年度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最低繳費基數,300%為最高繳費基數。目前,煙台以企業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確定當年月繳費基數;新成立企業無上年度工資的,應以職工第一個月的工資總額作為當年月繳費基數。如果企業職工繳費基數低於最低基數的,按最低基數繳納;高於最高基數的部分,不計入繳費。
煙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在網上發布了2014年度公積金繳存基數調整信息。2014年度職工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按職工本人2013年度月平均工資核定。職工月平均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2014年6月30日前住房公積金最高、最低繳存基數執行標准為:最高繳存基數12905元;最低繳存基數萊陽市、棲霞市、海陽市、長島縣1220元,市直及其他縣市區1380元。住房公積金最低繳存基數僅適用於按照最低工資標准或低於最低工資標准領取工資的職工。職工月平均工資超過最高繳存基數的按最高基數計算,不到最高基數的按實計算。
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按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計算。月平均工資按國家統計局規定列入工資總額統計的項目計算。住房公積金繳存基數,一般不超過煙台市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總額的3倍,不得低於煙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公布的職工當年最低工資標准。
公積金繳存基數原則上每年調整一次,單位可根據實際在每年1月或7月進行調整。

④ 社保網上申報詳細流程

以北京社保局為例:

1、登錄社保局後,點擊【銀行繳費信息】進入填寫信息,如下:

⑤ 個人繳納社保網上怎麼申報

http://shebao.southmoney.com/banli/banliliucheng/201401/26041.html
個人繳納社保網上怎麼申報
一、適用范圍
網上申報是指經稅務機關批準的繳費單位通過互聯網形式辦理社保費申報手續。繳費單位採取網上申報方式辦理社保費申報的,應當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關資料,並定期書面報送主管稅務機關。
說明:在地稅部門已開通網上報稅的單位,已經可以進行網上申報社保費,用戶無需再次開通。
二、開通網上申報所需資料(復印件須加蓋公章)
1、稅務登記證副本(企業提供)或組織機構代碼證(行政事業單位提供)原件;
2、《網上申報納稅協議書》(一式兩份,單位加蓋公章);
3、《委託銀行扣繳稅(費)協議書》(一式三份)(註:如果稅收已簽過該協議書,則不需要提供該項資料)。
三、開通網上申報辦理流程
1、納稅人持所需資料到地稅服務廳、主管稅務機關提出申請;
2、稅務機關受理後,辦理開通網報,並發放網報時所需的用戶名和密碼;
3、繳費單位(人)在辦理完開通手續半個工作日後,即可在全市各自助辦稅區或能連接互聯網的電腦登錄到廣東省地方稅務局網站(http://www.gdltax.gov.cn),點擊進入「辦稅大廳」進行申報操作。
四、辦理須知
1、繳費單位(人)在辦理網上申報前,應認真學習網報操作知識,培訓教材可到惠州地稅網站http://dsj.huizhou.gov.cn下載,如有問題,可以咨詢主管稅務機關;
2、社保費當月申報當月繳納;
3、每人每月只能有一個申報工資;
4、所有參加職工醫保的,必須參加補充醫療保險;
5、按規定,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所有職工和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個體工商戶30周歲(含30周歲)以上職工必須參加綜合基本醫療保險;
6、退休人員不能參保除醫療保險外的其他險種;
7、根據「戶籍類型」及「用工形式」區分一般失業保險與農民工失業保險。若參保人員「戶籍類型」為「本地農業戶口」或「外地農業戶口」,則「用工形式」必須選擇「農村合同制工人」,申報失業保險時必須選擇「農民工失業保險」;反之,「戶籍類型」為「本地非農業戶口」或「外地非農業戶口」,則「用工形式」不能選擇「農村合同制工人」,根據實際選擇其他類型,申報失業保險時必須選擇「一般失業保險」。
8、網上申報的繳費單位,應按季度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紙質《社會保險費分險種申報匯總表》(申報表可在網上辦稅系統列印,並加蓋單位公章)。
9、其他注意事項
(1)屬於網報用戶的繳費單位,必須在每月15日前,如實進行網上繳費申報,每天24小時皆可辦理業務,申報日期以稅務機關網上辦稅系統收到該申報數據電文的時間為准;
(2)繳費單位申報成功後,應及時在網報系統發起扣款指令,確認扣費是否成功;
(3)繳費單位在申報成功後發現申報有誤,可以通過網報系統作廢申報,然後再重新申報。作廢申報的前提條件:必須是本月以網路申報方式申報成功而未清繳費款的申報記錄;
(4)網上申報只支持當月社保費的申報,不受理以往月份社保費申報;
(5)繳費單位成功申報後,必須保證其銀行扣稅(費)賬號有足額款項,以便費款扣繳,對余額不足,當月未成功扣費的,視為欠費,稅務機關將按規定程序加收滯納金;
(6)繳費單位發現繳費項目核定中與實際情況不符導致未能網上申報的,繳費單位應先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調整繳費項目核定。

⑥ 買社保第一步,先在網上申報,還是先到社保局辦社保開戶,然後在辦數字證書,到社保局去了好幾次了,啥

企業首次參保
社保費繳費單位登記(單位、個體戶適用)
一、繳費單位登記范圍
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章,應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行政事業單位、企業和社會團體)和個體工商戶。
註:之前已在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辦理了社保登記的繳費單位無需再到地稅局辦理繳費登記。
二、所需資料(復印件須用A4紙復印、加蓋公章或簽名。)
1、《社保繳費登記表(單位適用)》;
2、《組織機構代碼證》(個體工商戶須提供);
3、 其他資料在辦理稅務登記時提供。
三、辦事流程
辦事步驟

第一步
業務項目 : 備齊資料,辦理稅務登記
辦事地點:地稅服務廳
第二步
業務項目:辦理繳費登記
辦事地點:地稅服務廳
第三步
業務項目 :辦理《社會保險登記證》
辦事地點: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咨詢電話:12333)
四、所需時限:半小時
五、辦理須知
1、從事生產經營的繳費單位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日內,非生產經營性單位自成立之日起30日內,持有關證件和資料到地方稅務機關辦理繳費登記。
2、繳費單位在辦理繳費登記後、首次繳費申報前應到地稅服務廳辦理每一位繳費個人的基礎資料明細登記。
3、繳費單位應於每月1~15日申報繳費。
4、扣繳社保費與扣稅為同一賬戶,繳費單位每月申報前須保證銀行存款足額扣繳相關稅費。
5、辦理登記後,繳費單位必須持稅務登記證副本到工行、農行、中行、交行、廣發行、商行、建行開設扣稅(費)賬號,並與銀行簽訂《委託銀行扣繳稅(費)協議書》(可到地稅服務廳領取或地稅局網站下載),然後將其中的一份報送到地稅服務廳,否則無法通過扣稅(費)賬戶扣繳有關稅費。
6、繳費單位在辦稅服務廳辦理繳費登記後,應於10個工作日之後可到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領取《社會保險登記證》。
六、咨詢途徑:社保局12333、地稅局12366-2

⑦ 個人繳納社保網上怎麼申報

網上申報是指經稅務機關批準的繳費單位通過互聯網形式辦理社保費申報手續。繳費單位採取網上申報方式辦理社保費申報的,應當按照稅務機關規定的期限和要求保存有關資料,並定期書面報送主管稅務機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