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到西藏日喀則吉隆鎮需要辦邊境證是真的嗎
是需要的
參見倒數第二行最後一個
日喀則地區需要邊防證的地方
仲巴縣:偏吉鄉,亞熱鄉,扎東鄉,納曲鄉,帕羊鄉,吉拉鄉,霍爾巴鄉
薩嘎縣:昌果鄉,雄如鄉,接藏鄉
定日縣:崗嘎鄉,雲瓊鄉,東巴鄉,絨轄鄉,扎西宗鄉,拉木堆鄉,曲當鄉,巴松鄉,扎果鄉
康馬縣:康馬鄉,莎瑪達鄉,雄章鄉,嘎拉鄉,涅如鄉,堆鄉,涅如麥鄉
亞東縣:上亞東鄉,下亞東鄉,康布鄉,堆那鄉,吉如鄉,帕里鎮,下司馬鎮
崗巴縣:昌龍鄉,工巴樓鄉,龍中鄉,直克鄉,孔瑪鄉
定結縣:日層鄉,薩爾鄉,窮則鄉,定結鄉,多布扎鄉,陳塘區
吉隆縣:貢當鄉釓,扎鄉,薩勒鄉,吉隆鎮
聶拉木縣:充堆鄉,波龍鄉,門布鄉,銷作鄉、乃龍鄉,亞東鄉,樟木鎮
Ⅱ 日喀則地區有幾個縣
17個縣
Ⅲ 西藏日喀則吉隆縣海拔多少米
西藏日喀則吉隆全縣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縣城海拔約為4200米。
吉隆縣位於西藏自治區西南部、日喀則市西南部,地理坐標東經84°35′至86°20′,北緯28°3′至29°3′之間。南面和西南面與尼泊爾王國相鄰,邊境線長162公里,北面以雅魯藏布江為界與薩噶縣相鄰,東面與聶拉木縣搭界。縣政府駐宗嘎鎮。
吉隆縣土地大致有肥力限制型3452.8畝,土層限制型2248.5畝,礫石限制型17145.5畝,還有風砂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性土、石質土等。
(3)日喀則吉隆縣網上開戶擴展閱讀:
吉隆縣的主要自然資源有:
1、土地資源
吉隆縣全縣耕地面積16965畝,人均佔有耕地1.85畝。其中南部林區面積佔三分之一以上,這里受亞熱帶氣候影響,氣候溫和,雨水充沛,發展種植業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草場資源
吉隆縣全縣天然草場幅員遼闊,共有草場130萬畝,可利用草場104萬畝,草質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較高,發展畜牧業生產有較大潛力。
3、森林資源
吉隆縣境內南部有大面積森林分布,面積大約42萬多畝,木材蓄積量305萬立方米左右;有各種樹木100多種,珍稀樹種有西藏長葉松、長葉雲杉、喜馬拉雅紅豆杉等;主要用材樹種有喬松、冷杉等;有中草葯200多種。
4、水利資源
一江兩河(雅魯藏布江、東林藏布河、吉隆藏布河)貫穿全境,形成了極其豐富的水利資源網路,河流湍急、落差較大、開發利用簡便易行,投資少,見效快,條件十分優越。差那鄉境內有60多平方公里水面的佩枯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吉隆縣
Ⅳ 吉隆縣的行政區劃
1961年底,建立了吉隆區、宗嘎區、南扎爾區、東岸區4個區公所,爾後陸續建立了18個鄉人民政府。
1963年南扎爾區改名為貢當區、東岸區改名為差那區。
1976年分置上邁馬公社和扎巴公社、卡幫公社;1978年建乃夏公社;1980年卡幫公社更名莎勒公社。
1987年吉隆區改吉隆鎮、宗嘎區改宗嘎鄉、貢當區改貢當鄉、差那區改差那鄉、莎勒公社改莎勒鄉、乃夏公社改扎鄉。
1988年上邁馬公社和扎巴公社社合並建折巴鄉。
1995年,吉隆縣轄1個鎮、6個鄉,2個社區、40個:吉隆鎮、宗嘎鄉、貢當鄉、差那鄉、折巴鄉、莎勒鄉、扎鄉。
1997年,吉隆縣轄1鎮6鄉,縣政府駐宗嘎鄉。距日喀則市490公里。
1998年,吉隆縣轄2個鎮、3個鄉:宗嘎鎮、吉隆鎮;差那鄉、折巴鄉、貢當鄉。 吉隆縣境內南部有大面積森林分布,面積大約42萬多畝,木材蓄積量305萬立方米左右;有各種樹木100多種,珍稀樹種有西藏長葉松、長葉雲杉、喜馬拉雅紅豆杉等;主要用材樹種有喬松、冷杉等;有中草葯200多種,其中胡黃蓮、貝母、蟲草、三七、天麻等被列為國家名貴葯材。有多種珍稀動物和珍禽,如長尾灰葉猴、恆河猴、金錢豹、獐子、麇鹿(四不象)、孔雀雉、雪雞等。北部高寒區還有成群的野驢,1994年,南部沖色以南的林區被自治區確定為珠峰自然保護區。
主要經濟林木有蘋果、梨、桃子,新引進的有水密桃、葡萄等。特色資源主要有蟲草、貝母、三七、天麻、雪蓮花、野生菌類、蕨菜。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2174人,其中:宗嘎鎮3083人、吉隆鎮3913人、差那鄉 2343人、折巴鄉1956人、貢當鄉879人。
吉隆縣全縣總人口11797人;總戶數2053戶;城鎮人口599人;農業人口9244人;牧業人口1954人;人口密度平方公里0.1人;人口出生率1.7%,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0‰以內。 2002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6943萬元,比2001年經濟增長速度達到10.5%以上。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920萬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1102萬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2921萬元。
2005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完成10116萬元,比2004年同期增長15.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89元,比上年增長10%。2005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7400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89元,比2004年增長10%。 2002年,吉隆縣鄉鎮企業和多種經營發展加快,鄉鎮企業產值完成155萬元,多種經營完成產值842.66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93%和19.3%。
特色民族手工藝,主要是竹編和木製品,主要產品有木碗、木杯、酥油桶、木勺、竹筐、竹箱。特色農牧業有宗嘎鎮甘藍型貢當黃油菜生產示範基地;折巴鄉白絨山羊、波爾山羊繁育養殖基地;及吉隆鎮反季節蔬菜、葯材花卉生產、畜牧業生產、防抗災飼草飼料等基地。 2002年,吉隆縣全縣勞務輸出3555人次。地方財稅收入完成92萬元。非公有制經濟有了新的發展,個體工商戶達到168家,注冊資金33萬元,從業人員261人。
2005年全縣個體工商戶達到248戶,從業人員達到353人。有外貿出口商品生產、旅遊服務業基地。
Ⅳ 說日喀則吉隆縣停3個月的電,是真的嗎
不是啊,會停電,沒那麼長時間
Ⅵ 西藏吉隆縣生意好做嗎謝謝
現在吉隆口岸開通了,可以去試試,建議不要在縣城,去吉隆鎮,環境好
Ⅶ 日喀則有多少個縣
日喀則,轄1個市轄區和17個縣。
17個縣分別是:江孜縣、白朗縣、拉孜縣、薩迦縣、崗巴縣、定結縣、定日縣、聶拉木縣、康馬縣、亞東縣、仁布縣、南木林縣、謝通門縣、吉隆縣、昂仁縣、薩嘎縣、仲巴縣。
日喀則市下轄1個市轄區(桑珠孜區),市政府駐地桑珠孜區。
(7)日喀則吉隆縣網上開戶擴展閱讀:
日喀則是「一江兩河」中部流域綜合開發工程的重點區域,也是我區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經濟以農牧業為主。經濟林木有蘋果、桃、核桃等,年木材採伐量335立方米。目前有電力、建築、民族手工、修理、畜產品加工、食品加工等工業企業。
傳統民族手工業品主要有卡墊、藏靴、氆氌、金絲帽等。中尼、日亞兩條干線公路可直通拉薩、獅泉河及尼泊爾王國,並與日喀則地區的17個縣相通,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公路交通網。
南木林縣,藏語意為「勝利」。作為地名具有「聖地」的含義。吐蕃時期稱扎西孜。後被稱為湘巴(即後藏6個萬戶司之一)。清朝初設南木林宗。
江孜縣,藏語意為「勝利頂峰,法王府頂」。因年楚河流經這里,歷史上人們稱江孜地區為「年」。清代為江孜宗,屬前藏噶廈地方政府管轄。
定日縣,藏語意為「定聲小山」。傳說一位喇嘛擲石,「定」的一聲,落在該地。後來在該地小山上修建了寺廟,即取名定日寺。
Ⅷ 日喀則市吉隆縣有哪些民俗傳統文化生態智慧
日喀則市吉隆縣有很多民俗傳統文化生態智慧,我認為你可以根據那裡的當地的情況進行調查,而且裡面有很多的內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