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上開戶 » 科創板開戶後沒有50萬
擴展閱讀
渭南市天然氣開戶手續 2021-12-16 12:20:24
井岡山期貨開戶 2021-12-16 12:02:48

科創板開戶後沒有50萬

發布時間: 2021-04-16 01:04:01

① 為什麼開戶科創板要50萬元

你好,開通科創板的個人條件如下:
1.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
2.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
3.風險承受能力等級應為C4(積極型)及以上;
4.通過科創板業務知識測評。
此外,根據監管要求,申請許可權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同時未發生以下情形:
1、以投資者申請日為T日,且在T-20日至T-1日期間有一筆大於或等於人民幣50萬元的資金進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
2、以投資者申請日為T日,在T-60至T-21日期間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日終資產大於或等於人民幣50萬元的交易日少於5天(含5天)。

② 股票賬戶上有50萬金額,可是虧損了不到50萬。能打科創版嗎

一、科創板打新需要開通科創板許可權。
個人投資者開通科創板許可權的條件包括但不限於:
(1)申請許可權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不包括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
(2)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
(3)通過適當性綜合評估;
(4)符合上交所規定的其他條件。
二、科創板打新市值要求:
T-2日(T日為網上申購日)前20個交易日(含T-2日)的日均上海市場非限售A股股份和非限售存托憑證持有市值在1萬元以上(含1萬元)。
若您滿足市值要求以及已開通科創板許可權,可以參與科創板網上新股申購。
如果您尚未開通科創板,T日賬戶資產不足50萬元,但若開通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仍滿足不低於50萬元的要求,資產是符合科創板申請條件的。具體以系統校驗為准。
詳情建議您聯系您賬戶所在券商客服咨詢。

③ 沒有50萬怎麼開科創板

如果你的錢不足50萬元,可以有兩種曲線方法開通:
1、可以和別人湊一個50萬元的賬戶開通科創板;
2、向別人借一筆錢,成功開通科創板以後再還給對方。
其實,除了直接開通科創板賬戶以外,你也可以買專門的科創板基金或以後會出來的科創板指數。

④ 沒有50萬我怎麼開通科創板進場交易急急急

配資開戶來做,不過那樣就等於加了杠杠,風險很大,如果想做商品期貨找我

望採納

⑤ 如果沒有50萬現在買了科創待板開盤後還可以買賣嗎

科創板開戶門檻需要50萬資金,這就是說你沒有五十萬資金是開不了科創板的戶,你是無法參與科創板的申購買賣的,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你本身就是所要發行上市公司的股東,持有原始股,,當該股解禁期到了,你是可以賣出該股票的原始股。

⑥ 如果手上沒有50萬,還有辦法參加科創板的打新嗎

隨著科創板首批受理公司名單的揭曉,科創板的開通也越來越近了。但對於資金不足50萬元的廣大投資者來說,卻還在為自己不能參與科創板交易發愁呢!畢竟科創板的門檻設置是50萬元資金加2年的交易經驗。這50萬元的資金門檻對於很多投資者來說是一個不可逾越的硬指標。

其實,對於資金不夠50萬元的投資者來說應該感謝管理層設置了這個50萬元的資金門檻將自己擋在了科創板的大門之外。畢竟從制度設置上來說,科創板的投資風險要遠大於目前的A股。畢竟科創板是允許虧損企業上市的。而且科創板還允許同股不同權的企業上市,對於這種同股不同權的公司,公眾投資者更加缺少話語權,其權益也更容易受到損害。並且由於科創板企業上市,聚焦了整個國人的目光,這也容易導致公司股票上市後估值的高估,這實際上也意味著投資者並沒有太好的投資機會,相反卻隱藏了較大的投資風險。

⑦ 散戶開通科創板後賬戶上只保留20萬資金可以嗎

可以的。

科創板開通以後不足50萬元是可以的,因為科創板開通以後是沒有資金限制的,所以科創板開通以後即使賬戶資產不足50萬元也不會被取消。

因為散戶的瘋狂進入,給市場帶來不確定性,所以科創板設立了2年證券市場投資經驗和連續20個交易日日均資金50萬元兩道門檻。這兩道門檻,要求不是十分的高,但也把一部分散戶排除在外了,這既是維護市場穩定的需要,也是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體現。

(7)科創板開戶後沒有50萬擴展閱讀:

科創板投資注意事項

1、科創板新股發行價格、規模、節奏等堅持市場化導向,詢價、定價、配售等環節由機構投資者主導。科創板新股發行全部採用詢價定價方式,詢價對象限定在證券公司等七類專業機構投資者,而個人投資者無法直接參與發行定價。

2、對於上市公司存在未實現盈利、業績由盈轉虧、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以上或者其他主要財務指標異常的,保薦機構應當在持續督導跟蹤報告顯著位置就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重大風險發表結論性意見。投資者也可以從保薦機構出具的報告中了解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