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轎車可以上牌嗎
答: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轎車事實應該不可以上牌。
2. 昭通市鹽津縣身份證可以辦快的嗎
現在統一取消了身份證加急。
60日內取證,最長不超過三個月,具體以回執單為准。現在統一取消了身份證辦理加急業務,辦理身份證期間,急需用身份證的,可以辦理臨時身份證,三日內取證,一般當天可以拿到。
《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第十二條 規定: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公安機關應當按照規定及時予以辦理。公安機關應當自公民提交《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之日起六十日內發放居民身份證;交通不便的地區,辦理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得超過三十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臨時居民身份證管理辦法》 第二條 規定: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中國公民,在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期間,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證的,可以申請領取臨時居民身份證。
申領和補辦換身份證需要准備以下材料:
1.申請人的居民戶口簿(驗原件);
2.申請人原申領的居民身份證(沒辦證和遺失證件的除外);
3.申請人的《數碼照相回執》(新辦證或居民身份證有效期滿的提供);
4.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派出所戶政室列印)。
辦理流程:
1.持上述材料到戶籍所在地派出所申請首次辦理身份證,並填寫申請表。
2.申請表及相關材料證明提交後會進行初步審核,確認無誤後,申請人可領到《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
3.在通知時間內,持《第二代居民身份證領取憑證》到辦理的派出所領取證件。
4.按期換證每證20元,過期補證每證40元。
辦理地址:
申領人常住戶口所在地派出所。
3. 雲南昭通鹽津縣怎麼樣
曾幾何時,一則最窄縣城鹽津的短視頻在網路上傳播,縣城狹長,兩岸絕壁,再配以BGM,看著確實不一般。其實鹽津縣還有很多反常規的地方。
鹽津縣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該縣和四川省交界,語言上和四川沒有太大差異,是一個川味濃厚的雲南區縣。
(縣城不在城關鎮的集鎮上)
鹽津不止一個縣城,或者說鹽津縣城有好幾個片區。鹽津縣駐地在鹽井鎮,但是縣府駐地並沒有在鹽井集鎮上。鹽井集鎮是鹽津縣的老縣城,位於關河兩岸狹窄的斜坡峭壁地帶,由於峽谷地形的限制,這個縣城規模很小,所以才有狹長的景象,建成區面積約1平方公里。
(鹽井鎮,鹽津的老縣城)
老縣城還具有自然災害的風險,如洪水、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等。而地形的限制,縣城無法進行擴展,城市檔次提升不了,還是一個鎮的樣子,所以就得尋求新縣城了。
2016年前後,鹽津縣府進行了搬遷,搬到了黃葛槽新區。黃葛槽同樣位於關河邊,但地勢相對開闊一點。不過黃葛槽新區的規模並不大,建成區面積僅約0.5平方公里,還不及老縣城。
(黃葛槽新區)
你以為鹽津縣城就鹽井老城和黃葛槽兩個片區嗎?其實還有一個水田壩片區,該片區不在河邊,城建規模是三個片區中最大的,這里高樓林立,高樓數量也是三個片區中最多的。
(高樓較多的水田新區)
鹽津縣還有一個怪,那就是它的火車站。內昆鐵路穿過鹽津縣,在境內設置有多個火車站。其中有一個鹽津火車站,本以為這個火車站會在老縣城,然而它卻在鹽津柿子鎮黃毛壩,而位於鹽津老縣城的火車站,名叫鹽津北站。
鹽津縣有高速公路,然而都沒有穿過三個縣城片區,這讓縣城的交通處境有點小小的尷尬。
你還知道鹽津縣有哪些「奇怪」的地方嗎?
4. 昭通市鹽津縣有充電樁嗎
連接線是有的,連接線呢算是一個比較小的城市的,所以它裡面的那些設備各種各樣的還是挺豐富的。
5. 昭通市鹽津縣普洱鎮有京東物流嗎
昭通市鹽津縣普洱鎮是沒有京東快遞網點,但可京東快遞可以用 合作快遞 代送到普洱鎮 。。。
因為京東快遞是屬京東商城的專屬快遞單位,一般只是在市(區)縣級行政地設立網點,在鄉鎮是很少設網的。
雖說京東快遞在鹽津縣普洱鎮沒有設網點,但京東快遞有合作快遞單位(合作快遞有中通、申通、韻達 等等快遞單位)代送、派送到鹽津縣普洱的快件。
6. 雲南昭通鹽津縣農村戶口博可以分開嗎
你是問雲南昭通農村戶口可以分開嗎?這肯定是不可能的了,除非你有兩處宅基地,那麼才能跟你分開戶口的
7. 昭通市鹽津縣可以辦婚宴嗎
不是顏君縣可以辦婚宴嗎?當然可以辦婚宴的,各各大酒店都是可以辦
8. 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的身份證號前6位是多少
鹽津縣公民身份證號碼前6位數是:532124
9. 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概況
鹽津縣是雲南省昭通市下轄縣。因曾擁有鹽井產鹽並設渡口渡汛而得名。位於雲南省東北部,在東經103˚59´18˝~104˚27´50˝、北緯27˚49´11˝~28˚24´38˝之間。
古為僰人居住地。夏商周三代屬梁州域,後幾易其隸屬。公元587年置開邊縣,治所今灘頭鄉集鎮所在地。1727年改土歸流,鹽津歸屬烏蒙府大關廳。1917年正式設縣,定名為鹽津。
鹽津縣有秦開「五尺道」、「唐袁滋摩崖」、「僰人懸棺」、「古城堡」等遺跡。盛產山貨葯材,蘭花種類繁多;石灰石、無煙煤、水力資源豐富,是一個待開發的山區縣。
(9)昭通鹽津縣網上開戶擴展閱讀
鹽津縣的歷史沿革:
鹽津古為焚人居住地,夏、商、周三代屬梁州域,秦為蜀郡地。西漢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屬鍵為郡。東漢永初元年(107年)屬鍵為屬國,東漢建安十九年(214)屬朱提郡。西晉秦始七年(271)屬寧州朱提郡,東晉建武元年(317)屬寧州南廣郡。
隋開皇六年(586)屬開邊縣,治所設於灘頭。唐武德元年(618)屬協州,唐貞元十年(794),南詔歸附,設雲南安撫司,歸拓東節度管轄。宋,鹽津屬梓州路羈摩州的石門路(後改為澄州府路羈摩州的石門路)。
元至元十五年(1278)屬烏蒙軍民府,至元二十四年(1287)屬烏撒烏蒙宣慰司所轄土僚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屬四川布政司烏蒙府,天啟七年(1627)屬馬湖府轄境。
清雍正五年(1727)改土歸流,烏蒙府改屬雲南,鹽津隸屬雲南省烏蒙府;雍正六年(1728)烏蒙府下設大關廳,鹽井渡設巡檢司,鹽津屬烏蒙府大關廳。民國2年(1913)大關廳改為大關縣,鹽津隸屬大關縣。民國6年(1917)從大關縣分出,以黎山以北14個鄉設立鹽津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