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金银交易 »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贵金属开户
扩展阅读
渭南市天然气开户手续 2021-12-16 12:20:24
井冈山期货开户 2021-12-16 12:02:48

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贵金属开户

发布时间: 2021-05-09 18:16:03

『壹』 红格尔金矿

红格尔金矿床也是通过本次工作新发现的一个小型金矿床,尽管矿床的规模较小,但该矿床的发现是中蒙边境地区金矿床一个重要突破,打破了前人认为该区不能形成金矿的认识。因此,对该矿进行研究有助于在指导区域进一步找矿工作的部署和开展。

矿区位于研究区西北部,西距中蒙边境仅1000m左右。行政区划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红格尔苏木乌日尼勒图嗄查管辖,面积61.05km2,地理坐标东经111°35༼″~111°40༼″,北纬44°38༼″~44°44༼″,矿区南距二连浩特市130km,有专用边防公路通往二连浩特市,交通较为方便。

(一)区域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晚古生代板块增生岛弧带上,原属古生代南蒙古洋中的南蒙古板块南部。在中生代时,由于受太平洋板块NNW斜向俯冲作用影响,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一系列NE—NEE向构造-岩浆隆起带及火山断陷带,构成本区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

区域地层为古生界泥盆系、石炭-二叠系、奥陶系,岩性为变质砂岩,板岩,结晶灰岩等;中生界侏罗系,岩性为酸性火山岩,晶屑、玻屑凝灰岩。

区域构造复杂,在晚古生代末期,发生强烈的褶皱构造运动,产生轴向为NEE向的乌日尼勒图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构成二连浩特-东乌旗复背斜的一部分。断裂构造为二连浩特-贺根山、查干敖包-阿荣旗NE向超岩石圈大断裂,阿巴嘎旗NW向深断裂。

区域岩浆活动强烈,发育多旋回不同期次侵入的花岗杂岩体。有华力西期多次侵入的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燕山期早期花岗岩、钾长花岗岩等。呈NE向展布,产状为岩基、岩株,面积20至几百平方千米。脉岩种类繁多,从酸性到基性都有发育。主要有花岗斑岩脉、霏细斑岩脉、闪长岩脉、辉绿岩脉等。

区域物化探、重砂异常,集中分布在查干敖包-阿荣旗早华力西期构造-岩浆岩活动带及二连浩特-贺根山晚华力西期构造-岩浆岩活动带上,区内金背景值较高,成矿上表现以金为主要形式产出,其他有色金属与金成伴生形式产出,华力西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体内重砂金矿物较多,重砂异常规模大,强度高。

区域矿产有金、铜、铁、铅、石膏、萤石及放射性稀有稀土矿,分布在华力西期花岗杂岩体或与围岩接触带上。

(二)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

区内仅见华力西期及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岩体外接触带分布泥盆系下统石英砂岩。主要矿物成分为长英质,变质矿物为绢云母、绿泥石。岩层走向10°~40°,倾向SE,倾角50°~66°,厚约2km。与岩体呈侵入接触,接触带未见蚀变矿化。

2.构造

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极其发育,总体均属压扭性断裂,主要有近NS、NE和近EW向3组压扭性断裂,区内主要含金石英脉均充填于这3组断裂中。其次为NW、NNW及NEE向3组断裂构造,亦充填部分石英脉和脉岩。

NS向断裂:在该区规模大,分布于普查区中部,属压扭性断裂,沿走向呈“S”型展布,长一般500~1000m,构造活动强烈,岩石较破碎,常有石英脉沿断裂贯入破碎带中,本区内以近NS向断裂对成矿最为有利,含矿以金为主要形式产出。5号脉的5号矿体即充填于近NS向断裂中。

NE向断裂:分布于该区的南部,规模不大,一般200~300m,属压扭性断裂,沿走向呈雁行排列。石英脉带沿断裂局部充填,规模小,品位较富,构成小而富的金矿体,如13号脉13号矿体。

EW向断裂:分布于矿区南部,规模不大,一般延长200~300m,呈雁行排列,常充填石英脉,含矿性较好,构成小而富的金矿体,如18号脉。

NW向断裂:分布于矿区西部,规模一般,亦属压扭性断裂,常充填石英脉及闪长岩脉,辉绿岩脉,常错断NE向霏细斑岩脉、花岗斑岩脉,属晚期断裂。

NNW向断裂:分布于矿区北部及西部,规模大,延长600~1000m,整体被石英脉充填,断裂沿走向展布较笔直,岩石遭受破碎蚀变较强,石英脉含矿性较好,有1~4个工程连续见矿,如22、27号脉。

NEE向断裂:该断裂规模在该区最大,长逾千米至几十千米,宽十几米至几十米,有的有脉岩赋存其中,有的呈挤压破碎带形式展布,构造活动强烈,岩石破碎蚀变明显,有硅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局部有褐铁矿化、孔雀石化、方铅矿化。有金矿化显示,但未构成金矿体,如9、40号脉。

3.岩浆活动

区内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具有多期次活动特点,主要有华力西期(石炭纪)、燕山期(侏罗纪)花岗杂岩体。华力西期岩体为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两者呈渐变过渡接触关系。呈岩基产出,面积几百平方千米,遍布全区。

燕山期花岗岩体呈岩株侵入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中,形成穹窿构造,从而在华力西期花岗杂岩中形成放射状线性密集断裂。含金热液均在线性压扭性断裂中运移、沉淀,形成石英脉型金矿床。岩体则构成了金矿的成矿母岩。

区内脉岩发育,种类繁多,密集分布,呈反演化系列脉岩组展布,早期为基性辉绿岩脉,渐次为闪长岩脉、闪长玢岩脉、花岗斑岩脉、花岗质岩脉、霏细斑岩脉、石英脉。以闪长岩脉和霏细斑岩脉、花岗质岩脉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矿脉有时赋存于脉岩两侧,有时追踪脉岩分布,有时穿切脉岩。

4.变质作用

区内无变质岩类分布,只是个别断裂两侧受充填热液影响蚀变破碎较强,如5、9、13号脉等,蚀变以硅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为主,金属矿化为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该蚀变与金矿化关系密切,是良好的找矿标志之一。

(三)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脉)特征

本区发现含金地质体40条,一般为石英脉型,个别为石英脉-蚀变岩复合型。控矿构造为压扭性断裂,脉体产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及闪长岩体内及岩体外接触带泥盆系变质砂岩中,呈近NS、NE、NW、NWW、NNW、NEE向分布。含金较好的脉体一般走向呈近NS、NE及近EW向,并与脉岩相伴,石英脉厚度普遍较窄,厚度一般为0.20~0.80m,但延长连续,品位变化很不均匀。个别脉体(如6号脉)含金量最高达292.27×10-6,构成小而富的金矿体。部分脉体还发现明金。以5号脉含金性最好,规模较大,为该矿区主脉,主要矿脉特征如下。

(1)5号脉:产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中,属石英脉-蚀变岩复合型。走向近NS向,倾向E,倾角70°~80°,脉体长近1000m,真厚度0.19~1.18m,矿脉风化面褐红色,新鲜面烟灰色,碎裂结构,蜂窝状构造、块状构造。发育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孔雀石化。在石英脉微裂隙中可见明金。

(2)6号脉:产于华力西期闪长岩中,属石英脉型。总体走向350°,倾向NEE,倾角35°~60°,矿脉长1200m,水平厚0.20~0.90m。石英脉呈灰白色,碎裂结构,块状构造,发育硅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局部地段石英脉微裂隙发育,可见明金。

(3)13号脉:产于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中,属石英脉型。走向45°,倾向SE,倾角35°~48°,脉体长300m,水平厚0.15~0.80m。石英脉风化面褐红色,新鲜面烟灰色,碎裂结构,块状构造、蜂窝状构造,发育硅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

(4)18号脉:产于华力西期闪长岩中,属石英脉型。总体走向近EW向,倾向S,倾角38°~43°,矿脉长500m,水平厚0.10~0.81m。石英脉呈灰白色—烟灰色,碎裂结构,块状构造,发育绿泥石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石英脉微裂隙发育,偶见明金。

(5)22号脉:产于华力西期闪长岩体中,属石英脉型。走向330°~350°,倾向NE,倾角60°~80°,石英脉长600m,水平厚度0.10~0.80m。石英脉风化面呈红褐色,新鲜面灰白色,碎裂结构,块状构造,局部蜂窝状构造,发育绿泥石化、黄铁矿化、方铅矿化。

(6)24号脉:产于华力西期闪长岩中,属石英脉型。走向20°,倾向SE,倾角45°,控制脉长600m,厚0.20~0.80m。石英脉风化面褐红色,新鲜面灰白色,发育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

(7)27号脉:产于华力西期闪长岩中,属石英脉型。位于岩体内接触带,走向340°,倾向NE,倾角60°~80°,长约2000m,宽0.5~1.6m。石英脉呈灰白色夹褐红色,碎裂结构,块状构造。发育绿泥石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孔雀石化,局部可见明金。其他脉体特征见表3-9。

表3-9 红格尔矿区脉体特征

续表

2.部分脉体高密度电法测量结果

配合本项目工作,2006年在红格尔5、6、24号脉之间及9号脉开展了高密度电法测量工作。在5号脉上共测量8条剖面,剖面方位105°,线距160m,点距15m,剖面长度600m。其特征如图3-20和图3-21。

80、96、112、128线的电阻率断面图电性界面较复杂,每条剖面上有2~3个电阻率相对高阻到相对低阻的变化梯度带或相对低阻带,4条剖面的充电率异常的出现位置规律性不强,电性界面复杂反映了异常是由多条地质构造或脉体相互作用引起。

64、48、32线的电阻率异常形态相对较为简单,但相邻测线的异常形态连续性较差,反映地质构造或脉体的规模小或物性差异小。充电率异常较为连续,但异常值不高,基本上低于20ms,反映金属硫化物含量不高。

16线的电阻率和充电率断面形态与其他相邻测线的差异较大。

5号脉上的高密度电法测量结果结合地质资料得出初步结论:各剖面电阻率异常不连续,反映5号脉的规模较小或电阻率差异较小,脉体在走向上连续性较差,在64线以北脉体出现分支。充电率异常值不高,反映硫化物含量较低,该带贫硫。

在9号脉上共测量3条剖面,剖面方位0°,点距15m,剖面长度600m。

9号脉上的3条高密度测量结果显示,电阻率出现明显的低阻异常带,异常带规模较大,各条剖面上异常连续性好,异常带向S倾斜,倾角较缓。反映9号脉规模大,连续性好,产状向S倾斜,倾角缓。

9号脉上各剖面的充电率异常普遍较低,3条剖面的充电率异常值均低于20ms,反映9号脉上硫化物含量低,贫硫。9-3线上脉体位置没有出现充电率异常,9-1、9-2线上在深部出现充电率值升高的趋势,反映在深部可能有硫化物富集的趋势。

3.矿石特征

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矿石结构为粒状结构及碎裂结构;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蜂窝状构造、条纹状构造为主;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褐铁矿、黄铜矿、方铅矿,局部见明金;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方解石、绿泥石;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黄铁矿和褐铁矿;金矿物多以粒状、脉状、树枝状产于石英及黄铁矿的晶隙裂隙中,载金矿化一般为半自形—他形晶,裂隙发育。矿石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矿石的矿化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铜矿化、方铅矿化、孔雀石化。

矿体围岩主要为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斜长石、角闪石,岩石裂隙发育。蚀变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碳酸盐化。矿化主要有褐铁矿化、黄铁矿化,黄铁矿以细脉状、团块状分布其中。围岩与矿体蚀变矿化特征相似,两者呈渐变过渡接触关系。矿体中夹石有害组分含量低,对矿石的采、选、冶构不成影响。

图3-20 红格尔矿区5、6、24号脉电阻率及充电率图

图3-21 红格尔矿区9号脉电阻率及充电率图

(四)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1.S同位素根据红格矿区1号脉和8号脉两件样品硫化物同位素测定结果,方铅矿δ34S值为-0.1‰,而

黄铁矿δ34S值为3.2‰,均位于陨硫值附近,反映热液硫主要为深部岩浆源。

2.H、O同位素红格尔矿区部分脉体矿石石英H、O同位素组成测试结果见表3-10。表中均一温度是按样品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值求得的平均值。从表3-10中可以看出,本矿床成矿温度变化在234~313℃范围内,较为稳定,表现典型的中温特征,H、O同位素组成变化也很稳定,其中O同位素变化为2.95‰~6.26‰,H同位素变化为-105‰~-122‰。位于岩浆水的范围内或其下方,反映成矿流体主要源于岩浆。

表3-10 红格尔矿区主要矿脉矿石石英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

注:δ18O值按分馏方程1000lnα石英-水=3.38×106T-2-3.40(Claytonetal.,1972)计算。

3.流体包裹体成分

红格尔矿区矿石石英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见表3-11。总体来看,不同矿脉流体包裹体的成分组成基本相似,气相部分以CO2和H2O为主要成分,此外还含有一定量的CH、C2H2+C2H4、C2H6等烃化物。具有显著特征的是N2和CO、O2的含量也很高。在液相成分中,以富含Na+、Ca2+、F、Cl、SO2-4等为主,部分样品中含有K离子。从这个角度看,其与巴彦温都尔有一些相似之处,可能也表明了具有多期成矿作用存在。

表3-11 红格尔金矿区矿石石英流体包裹体气液相成分ρ(B)/10-6

根据上述特征,并结合矿体的形态、产状、矿体与其他地质体的关系、围岩蚀变等初步认为该矿床属岩浆热液成因的石英脉型金矿床,控矿因素主要为压扭性断裂,其次为脉岩因素,它与矿体在空间上有一定的伴生关系。如闪长岩脉、霏细斑岩脉的一侧常有矿脉追踪。

根据矿区矿化地质特征,矿床的找矿标志主要有:

(1)地表出露的石英脉是直接找矿标志;

(2)区内压扭性断裂构造是主要的控矿构造,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3)区内出露的闪长岩脉、霏细斑岩脉与矿化关系密切,也是找矿标志之一;

(4)硅化、褐铁矿化与黄铁矿化、方铅矿化相叠加部位有利矿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贰』 内蒙古二连浩特远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内蒙古二连浩特远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是2005-06-28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铁道东、神木大街。

内蒙古二连浩特远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52501776118428Q,企业法人彭志刚,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内蒙古二连浩特远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边境小额贸易及代理业务,一般贸易;货物或技术进出口;进出口和销售钢材、机械设备、矿产品、萤石、铁矿石、煤炭、铜矿粉、砂石、食用植物油、农畜产品、饲料、油菜籽、亚麻籽、油葵、麦麸、小麦皮;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仓储服务;室内外装饰装潢;非金属矿采选;加工农产品、食用植物油、矿产品;加工及销售建筑材料、木材及制品。

内蒙古二连浩特远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爱企查查看内蒙古二连浩特远恒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