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怀化沅陵县世纪黄金店在什么位置
2006年,沅陵县全面完成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现辖23个乡镇,包括沅陵镇、五强溪镇、官庄镇、凉水井镇、七甲坪镇、麻溪铺镇、筲箕湾镇、明溪口镇、太常乡、盘古乡、二酉苗族乡、荔溪乡、马底驿乡、楠木铺乡、杜家坪乡、北溶乡、深溪口乡、肖
沅陵县,黄金\怀化
2006年,沅陵县全面完成区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现辖23个乡镇,包括沅陵镇、五强溪镇、官庄镇、凉水井镇、七甲坪镇、麻溪铺镇、筲箕湾镇、明溪口镇、太常乡、盘古乡、二酉苗族乡、荔溪乡、马底驿乡、楠木铺乡、杜家坪乡、北溶乡、深溪口乡、肖
㈡ 湖南省沅陵县沈家垭金矿床
湖南省沅陵县沈家垭矿区位于著名的沃溪大型金锑钨矿(沅陵县官庄镇)以东约10km处(图1),与沃溪金锑钨矿同处于沃溪-冷家溪金成矿带上,矿区东西长10km,南北宽5km;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7′14″~111°03′45″,北纬28°31′40″~28°35′00″。
图1 雪峰地区及邻区金矿分布图
(据彭建堂,1999)
1—盖层;2—基底;3—金矿床;4—伴生金矿床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湘西沈家垭大型金矿是雪峰山地区颇具代表性的金矿床。雪峰山地区是湘西-鄂西汞-锑-金铅-锌-铁-锰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南重要金成矿带之一,构成了湖南最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区内金矿床层控特征十分明显,金矿床产于前寒武纪浅变质岩系(主要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和新元古界板溪群)中,矿体受一定层位和岩性控制(彭建堂等,1998)。区内逆冲-推覆构造十分发育,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控制了区内金矿床的空间分布,是金矿床形成的主控因素(骆学全,1993;赵建光,2001;孟宪刚等,1999)。
雪峰山地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2种,即构造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本区Au、Sb等元素的活化、迁移、富集及成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形成众多的矿床和矿点(图1)。由于构造-岩浆活动的多期多阶段性,区内金矿床的形成时代也具有多期次特点(罗献林,1989,1991;黎盛斯,1991;张景荣等,1989;毛景文等,1997),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是该地区的金成矿的2个主要成矿期(孟宪刚等,1999;彭建堂等,1998;彭建堂,1999;刘继顺,1993)。
2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为中元古界冷家溪群小木坪组、新元古界板溪群横路冲组、马底驿组、通塔湾组及白垩系与第四系(图2),矿化作用受唐浒坪复式背斜及沃溪大断裂、香草湾断裂等NEE向构造的联合控制,矿体赋存于马底驿组第四段组成的近EW向小背斜轴部及两翼走滑断层及层间破碎带中。
图2 沈家垭金矿地质简图
Q—第四系;K—白垩系;Pt3t—板溪群通塔湾组;Pt3m1-5—板溪群马底驿组第一段至第五段;Pt3h—板溪群横路冲组;Pt2x—冷家溪群小木坪组。1—地质界线;2—断层(推测断层);3—矿脉及编号;4—断层破碎带
2.1 矿化蚀变特征
矿化蚀变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水平分带明显,由中心向两侧依次为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硅化→绢云母化→围岩。黄铁矿多呈浸染状、团块状或细脉状产出,并与硅化紧密伴生,主要分布于矿体中,近矿围岩中仅极少量分布,与金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金矿体存在的最直接标志;硅化主要分布于破碎带与绢云母化板岩中,尤以矿体产出的破碎带硅化更为强烈,与金矿化、黄铁矿化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关系,即硅化强烈地段,黄铁矿含量明显增高,金矿化好;绢云母化发育较为普遍,其蚀变强度和厚度与破碎带厚度、矿体厚度及矿化强度呈正相关,但多数分布于矿体外侧,是矿区重要的找矿标志;绿泥石化与碳酸盐化常伴生在一起,分布于黄铁矿化、硅化外缘,与金矿化呈负相关关系,常预示着金矿化减弱或矿体尖灭。
2.2 矿化特征
金矿化集中分布于石英脉或硅化破碎带中,倾向上明显由地表往深部变厚、变富,且在地表存在贫化现象;矿体赋存于层间破碎带中,严格受层间破碎带的控制,呈板柱状向深部稳定延伸,顶底板围岩为不含或极少含黄铁矿的绢云母化、硅化蚀变板岩或未蚀变的绢云母粉砂质板岩,矿体与围岩界线较清楚。与西侧10km处沃溪金矿床相比,矿体侧伏角明显增大,且随矿体产状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矿体倾向南,向南西侧伏;矿体倾向北,向北东侧伏。
地表已发现规模不等的含金构造破碎蚀变带8条,出露长度200~5 400m,彼此近于平行展布,间距6~200m不等,走向上局部出现分支复合现象。
现已初步查明,Ⅰ,Ⅱ,Ⅴ号矿脉规模较大,矿化较强。其中,Ⅱ号脉规模最大,水平延伸达5 400m,露头宽度数米至40m,地表厚度一般为3~10m,最厚24.04m,往深部有变厚趋势,最厚达54.42m,为矿区主矿脉,已圈定工业矿体9个;Ⅰ号脉规模次之,已圈定工业矿体2个,水平延伸1800m,厚度1.30~14.04m(一般为2~3m),矿化蚀变带产状为184°~206°∠57°~68°;Ⅴ号脉已圈定工业矿体1个,水平延伸900m,厚度4.48m,矿化蚀变带产状为西段18°∠77°,东段180°∠75°。
据统计,全矿区12个工业矿体厚度变化于0.76~3.34m之间,平均厚度1.57m,品位变化于3.81×10-6~43.51×10-6之间;全矿区3×10-6以上矿体平均厚度为1.91m,平均品位为16.14×10-6。矿体水平长度一般为200~400m,其中Ⅴ-①矿体最小为180m,Ⅱ-①矿体最大为644m,平均为342m。矿体出露标高210~320m,已控制矿体最大斜深182m(Ⅱ-⑧)。全矿区3×10-6以上矿体金资源总量为333 83 kg,达大型规模。
2.3 矿石特征
2.3.1 矿石类型
矿石自然类型可分为氧化矿石和原生矿石。原生矿石又可细分为自然金-石英矿石、自然金-石英-硫化物矿石和自然金-石英-绢云母-硫化物矿石。工业类型有含金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2种。
2.3.2 矿石组构
矿石具自形—半自形粒状、他形粒状、骸晶、碎裂、网状和显微鳞片变晶等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条带状、脉状和块状等。
2.3.3 矿石矿物
矿石矿物以自然金、黄铁矿、毒砂为主,见少量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斑铜矿和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以石英和绢云母为主,其次有绿泥石、方解石、长石、云母、电气石、白钛石和锆石等。黄铁矿和石英是主要的载金矿物。
据前人研究,黄铁矿单矿物金含量23.71×10-6~43.64×10-6,呈自形—半自形和他形粒状集合体产于石英脉及板岩中。石英脉中的黄铁矿多呈细脉状沿石英裂隙产出,板岩中的黄铁矿一般呈星散状产出。黄铁矿分为2期,早期黄铁矿颗粒粗、晶形好,但被溶蚀,多呈自形晶,主要有立方体、四角三八面体及五角十二面体;晚期黄铁矿呈不规则粒状集合体,呈星散状分布于板岩及石英裂隙中。
石英是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单矿物金含量1.99×10-6~8.61×10-6,初步确定有3期石英。早期石英为红色,油脂光泽,性脆,含金性差;中期石英为烟灰色,裂隙发育,沿裂隙黄铁矿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都十分强烈,为成矿期石英,含金性好;晚期石英为乳白色,油脂光泽,沿石英周边有绿泥石化等蚀变,含金性差。自然金呈金黄色,条痕为亮黄色,金属光泽。经电子探针多点分析,其成色为903.9,以细-微粒产出为主,局部见明金。
自然金主要呈不规则状产于黄铁矿的裂隙中或被黄铁矿包裹,少量产于石英及板岩中。金的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金的赋存状态有2种,裂隙金和包体金。裂隙金主要以中细粒—微粒自然金形式游离状态产出,呈星点状、浸染状分布于构造裂隙中,部分嵌布于石英颗粒间隙中。包体金常包裹于黄铁矿等硫化物及石英脉中。
2.4 围岩蚀变特征
该区普遍存在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硅化,其次是绿泥石化、伊利石化和碳酸盐化等。
各类型蚀变常叠加出现,分带性不明显。当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与硅化叠加时,预示着金富集地段的出现;当黄铁矿化、硅化或伊利石化叠加时,预示着金的富集。然而一旦在含矿破碎带中出现碳酸盐化,预示着矿化的明显减弱;大量绿泥石化的出现,预示着矿化的消失。近矿围岩蚀变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和硅化是寻找金矿床的最可靠的标志。
3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3.1 样品采集
沈家垭金矿床Rb-Sr年龄测定样品采自矿区Ⅰ号矿脉不同空间位置的含金石英脉中。对野外采集的矿石样品,在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分选出纯净的石英(石英含量99%以上),作为RbSr等时线定年样品。
3.2 分析方法及实验流程
石英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方法采用李华芹等(1998)所报道的流程。Rb-Sr含量及同位素比值采用同位素稀释法和质谱直接测定。同位素分析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同位素实验室的MAT-261可调多接受固体质谱计上完成。用国际标准物质NBS987监控仪器工作状态,用NBS607和Rb-Sr年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13 W0411)监控分析流程,全部化学操作均在净化实验室内进行,与样品同时测定的Rb-Sr全流程空白为0.3 ng和0.5 ng,上述标准物质多次测定的平均值分别为NBS987:87Sr/86Sr值为0.710 25±0.000 06(2σ),NBS607:Rb为523.22×10-6,Sr为65.56×10-6,87Sr/86Sr为1.200 35±0.000 10(2σ),G13 W0411:Rb 为249.08×10-6,Sr 为158.39×10-6,87Sr/86Sr 为0.760 06±0.000 15(2σ),等时线年龄计算的设定误差:87Rb/86Sr=3%,87Sr/86Sr=0.01%。
3.3 测定结果
沈家垭金矿含金石英脉Rb-Sr测年结果如表1 和图3 所示。同一矿体的8个石英样品的87Rb/86Sr-87Sr/86Sr同位素比值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MSWD=0.29),求得相应的等时线年龄为90.6±3.2 Ma(95%可信度),表明其形成时间为燕山晚期。
表1 沈家垭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石英Rb-Sr年龄测定数据
图3 沈家垭金矿床含金石英脉石英Rb-Sr 等时线图
3.4 成矿时代
雪峰山地区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为Au,Sb等元素的活化、迁移和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形成众多的矿床(点)。由于构造-岩浆活动的多期、多阶段性,区内金矿床的形成时代也具有多期次特点。
但前人多认为区内金矿床的形成时代主要是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孟宪刚等,1999;彭建堂等,1998;彭建堂,1999;刘继顺,1993)。从本次获得的同位素年龄数据,结合史明魁等(1993)报道的成矿年龄来看(表2),区内燕山期成矿作用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加里东期、印支期和燕山期应是该地区金成矿的3个主要成矿期。
表2 雪峰山地区金矿床形成时代
4 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
4.1 成因探讨
雪峰山地区金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2种,即构造热液型和岩浆热液型。如前所述,沈家垭金矿中矿脉的形态、产状受近EW向断裂控制,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多呈脉状、浸染状产于破碎带中或石英裂隙中,显示热液充填特征;矿体近矿围岩蚀变种类简单且不强烈,矿体与围岩接触界线清楚,呈突变关系,交代作用不发育;共生矿物简单,金属矿物和脉石矿物多为半自形—自形细粒状和致密块状结构,成矿温度低,冷却快,矿物分带不明显,矿化具多阶段性。因此,矿床成因类型属构造热液充填型。
4.2 找矿标志
1)本区构造控矿作用明显,近EW向的沃溪纵张走滑断层控制矿床的产出与分布,矿床分布于该断层的下盘,是有利的导矿构造和控矿标志。
2)本区金矿床具明显的层控特征,具高背景含量的板溪群马底驿组是矿区乃至区域上最重要的矿源层和主要赋矿层。区内众多的金铜矿床赋存在该组地层中,是重要的层位标志。
3)发育于马底驿组第四段(Ptm4)钙质绢云母粉砂质板岩中的层间断层、层间破碎带严格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产状与产出,是矿体储存的主要构造标志。
4)矿体附近围岩有不同程度的蚀变,黄铁矿化、硅化和绢云母化等围岩蚀变是寻找矿体的最有效标志,尤其是黄铁矿化的存在是金矿体产出的最直接标志,而绿泥石化、碳酸盐化则预示着矿化即将变贫或矿体尖灭。
5)裂隙发育的烟灰色石英与中细粒粉末状黄铁矿是金矿体产出的矿物学标志。
6)区内分散流异常为Au-As-Sb-Hg-W综合异常,呈同心环状发育,金异常浓度级别、发育面积与沃溪金矿相似,叠合良好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是重要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参考文献
陈富文,戴平云,梅玉萍等.2008.湖南雪峰山地区沈家垭金矿成矿学及年代学研究.地质学报,82(7):906~912
黎盛斯.1991.湖南金矿地质概论.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47~127
李华芹,王登红,梅玉萍等.2008.湖南雪峰山地区铲子坪和大坪金矿成矿作用年代学研究.地质学报,82(7):900~905
李华芹,谢才富,常海亮等.1998.新疆北部地区有色类金属矿床成矿作用年代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0~24
刘继顺.1993.关于雪峰山一带金矿区的成矿时代.黄金,14(7):7~12
罗献林.1989.论湖南前寒武系金矿床的形成时代.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9(1):25~34.
罗献林.1991.湖南金矿床的成矿特征与成因类型.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11(1):23~32
骆学全.1993.铲子坪金矿的构造成矿作用.湖南地质,12(3):171~176
骆学全.1996.湖南铲子坪金矿的矿物标型及其地质意义.岩石矿物学杂志,15(2):170~179
毛景文,李红艳.1997.江南古陆某些金矿床成因讨论.地球化学,26(5):71~81
孟宪刚,朱大岗,骆学全等.1999.雪峰山中段金锑矿构造控矿分析与资源评价.北京:地质出版社,1~54
彭建堂,戴塔根.1998.雪峰山地区金矿成矿时代问题的探讨.地质与勘探,34(4):37~41
彭建堂.1999.湖南雪峰山地区金成矿演化机理探讨.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3(2):144~151
史明魁,傅必勤,靳西祥等.1993.湘中锑矿.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32~65
王秀璋.1992.中国改造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0~177
谢新泉.2005.沅陵沈家垭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及地质意义.黄金,26(4):16~18
张景荣,罗献林.1989.论华南地区内生金矿床的形成时代.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9(4):369~378
赵建光.2001.洪江市大坪金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找矿前景.湖南地质,20(3):171~176
(张艳春编写)
㈢ 湖南省年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对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的需求再创历史新高。同时,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对土地“闸门”把得更加严紧,国土资源部门面临的双重压力比往年更大、困难更多、任务更艰巨。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正确执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握主动、积极应对,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各项工作平稳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国土资源现状
(一)土地资源
据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显示,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现状为:农用地面积 1791.42 万公顷,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84.56%,比2005年下降了0.08个百分点;建设用地面积136.21万公顷,占总面积的6.43%,比2005年增加了0.11个百分点;未利用地190.92万公顷,占总面积的9.01%,比2005年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2006年,全省建设占用耕地144029.7亩,通过开发、复垦、整理及其他方式共增加耕地156692.1亩,扣除建设占用耕地144029.7亩,还增加了12662.4亩。从全省来看,2006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其中长沙、湘潭、衡阳、永州四市实施了耕地的异地占补平衡。近年全省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见图1。
全省未利用地面积年初28725214.6亩,年末28637875.9 亩。2006年年末未利用地减少面积为137901.7 亩,增加50563.0 亩。
全年未利用地转为农用地103799.4亩,其中耕地53656.5亩、园地987.4亩、林地42284.3亩、其他农用地6871.2亩;未利用地转为建设用地3.3亩。
图3 2000~2006年省级批准农用地转用情况
2.土地征收
全省各类建设用地项目共计征收土地16845.88公顷,其中农用地12554.80公顷,耕地6544.68公顷,征地总费用为1299162.25万元,安置农业人口295413人。
3.土地划拨
2006年全省划拨各类土地1485宗,面积1836.67公顷,占土地供应总量的22.89%。
4.土地资产处置
2006年,共处置89家省直管单位,271宗土地资产,759.56万平方米的土地,核定土地资产总价值37.86亿元。其中,出让土地184宗,面积429.8万平方米,价值31.3亿元。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征收土地出让金8.05亿元,省级财政结算入库土地出让金6.65亿元,比“十五”期间翻了一番。
5.基本农田保护
省国土资源厅与省农业厅共同制定下发了基本农田保护有关问题的整改意见和补划基本农田工作暂行规程,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基本农田数据库建库工作,安排了93个县开展建库,有60多个县市完成初步成果。根据国务院《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代拟了《市州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并报省政府审定。
全省基本农田数稳定在3367165.22公顷。安乡、平江、南县、湘潭、衡阳5个县被批准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三)地矿行政管理
1.整顿规范开发秩序
2006年全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扎实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组织各类整治行动183次,立案查处矿产违法案件2128起,关闭非法和整改不合格的矿山(点)2806个(次),限期整改和停产整顿矿山954个,关闭非法和整改不合格的选矿厂170个,停产整顿选矿厂210个,对56起非法采矿涉嫌犯罪行为破坏的矿产资源价值进行了鉴定,移送司法机关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128人。
2.管理机制创新
不断探索创新,推行矿业权规划计划管理。严格执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凡矿产资源规划没有批准或与规划不符的,一律不予审批矿业权;规范矿业权审批行为。省厅下发了《关于规范采矿许可证审批发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收回了原委托市州发证的矿床储量规模为中型(含)以下的铅锌等21种矿产的发证权限,进一步理顺了省市县的审批职能;调整矿业权利益分配关系。矿产资源收益主要向基层倾斜,对于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的,将省市县矿权收益分配比例调整为3∶2∶5;全面推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2006年全省收缴备用金7.1亿元,强化了矿业权人治理矿山环境的责任;开展了矿产资源储量动态检测工作。全省完成甲类矿产资源储量核查检测2765个,占应完成数的85%;落实矿山年检制度,将储量动态监管、采矿登记发证、“三率”指标考核、补偿费追缴、地质环境备用金收取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把年检变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面检查。
3.资源储量管理
全年省级共评审备案矿产储量报告377个,其中小型矿288个,零星分散矿89个。储量报告中煤矿321个,其他矿56个。全年共确认采矿权评估报告124个,备案探矿权评估报告88个。发布了《湖南省矿业权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全省矿山储量监管机制,3292个矿山已基本完成了储量动态的野外工作,省厅已审查通过75个矿山储量年报,审查了215个压覆矿产报告。用地项目压覆的矿产资源主要是煤炭、金矿、石灰岩和矿泉水。全年依法汇交成果地质资料409种。
4.勘查许可证批准登记
2006年全省批准登记勘查许可证317个,其中能源矿产85个(包括煤81个、地热2个),黑色金属矿产34个,有色金属矿产100个,贵金属矿产76个(金矿73个),非金属矿产22个,批准登记面积2791.14平方千米,比2005年(3830.46平方千米)同期减少27.13%,收取矿业权使用费55.82万元,同比(89.89万元)减少37.90%。从获得勘查许可证的企业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156个)和私营企业(68个)为主要勘查力量,分别占到持证总数的49.21%和21.45%,其他是有限责任公司(40个)、股份有限公司(10个)、集体企业(3个)、股份合作企业(23个)、联营企业(9个)、其他企业(5个)。
5.采矿许可证批准登记
全省批准登记采矿许可证6797个,其中非金属矿产4430个(化工矿产180个),能源矿产1598个,黑色金属矿产270个,有色金属矿产409个,贵金属矿产76个(金矿75个),稀有、稀土矿产4个,水气矿产10个。批准登记面积2498.05平方千米,采矿权使用费1140.03万元。
从采矿企业经济类型看,以私营企业和集体企业为主,分别为4183个和1287个,其余依次为国有企业242个、股份合作企业160个、股份有限公司276个、有限责任公司230个、联营企业48个、独资经营企业44个、外资企业3个和其他企业。
(四)地质环境保护
1.地质灾害预警预报
2006年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制定和发布了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确定了市州级地质灾害隐患点366处,县级隐患点1500多处。全省建成省、市、县三级气象预报预警网络,并已延伸到2000多个乡镇国土所,共有预警责任人3175位。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在防御“6.17”、“6.25”和“7.15”等3次严重群发性地质灾害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2006年,完成了隆回县、花垣县、城步县、攸县、邵东县、常宁市、临湘市、嘉禾县、宜章县、汝城县、安仁县、沅陵县12县262个乡镇和5885个行政村的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项目,面积2.7万平方千米。查出隐患点540处,受威胁人口40114人,受威胁财产4.6亿元,并逐点制定了防治方案。全省已有56个县市区开展了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基本查明了调查区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规模、结构特征、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编制了《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10年),并已经省政府批准颁布实施。
3.地质灾害防治
省国土资源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工作的通知”,完成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检查,完成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备案475个,其中一级63个,二级96个,三级316个。组织编制和审查了2005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设计,申报了2006年度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国家项目,争取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3000万元。完成了2006年度“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9个项目,被评为全省“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先进单位。建立和完善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相配套的制度。全省已收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7.1亿元,其中省本级收存6.3亿元。
五、国土资源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一)土地违法案件查处
2006年全省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6908件,涉及土地面积1612.92公顷(耕地436.49公顷),其中历年隐漏2100件,涉及土地面积397.22公顷。2006年立案查处3766件,涉及土地面积1341.35公顷(耕地369.01公顷),其中隐漏案件立案963件,涉及土地面积341.99公顷,2006年发生案件立案2803件,涉及土地面积999.359公顷(耕地279.01公顷)。与2005年发生案件立案数(3136件)相比,减少了333件,下降了10.62%。
全年共结案3580件,涉及土地面积1129.89公顷(耕地267.107顷),其中处理2005年未结案件288件,占8.04%,处理隐漏案784件,处理2006年发生案件2508件,占70.06%。从查处的违法主体看,各级政府土地违法案件83件,比上年增加53.7%,其中省级机关2件,市级机关4件,县级机关52件,乡级机关25件;其余是其他单位和个人土地违法案件,其中村(组)集体219件,企事业单位522件,个人2741件。
全年共拆除构筑物21583.97百平方米,没收构筑物857.4百平方米,收回土地59.53公顷(耕地9.97公顷),收取罚没款4469.16万元。全年通过动态巡查发现违法行为 8087 件,涉及土地面积1933.85公顷(耕地550.76公顷),制止违法行为7004件,涉及土地面积1560.703公顷,其中耕地402.018公顷,挽回经济损失14658.39万元。全年行政处分13人,党纪处分6人,刑事处罚5人。
在处理2006年发生的2803件案件中,买卖和非法转让土地案件294件,占10.49%;破坏耕地案件133件,占4.74%;未经批准占地2247件,占80.16%;其他案件127件,占4.53%。
(二)矿产违法案件查处
2006年全省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共立案1240件,比2005年(1343件)减少7.67%,其中勘查类违法案件22件,占1.77%;开采类违法案件1211件,占97.66%;不按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7件,占0.56%。从违法主体看,企事业单位152件,集体130件,个人958件。另有2005年未结案件98件。2006年结案1211件,比2005年(1313件)减少7.77%,其中勘查7件,开采1112件,不按规定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7件,处理2005年未结案85件。
全年吊销采矿许可证59个,收取罚款1996.72万元,全年行政处分3人,党纪处分2人,刑事处罚37人。
2006年立案查处的矿产违法案件中,以开采类违法行为最突出,全年共查处1211起,占2006年立案的97.66%,其中尤以无证开采、越界开采现象普遍,共查处1094起,占2006年查处的开采类违法案件的90.34%。开采类违法中个人违法案件942件,占全年查处案件总数的75.97%。
六、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与人员情况
(一)国土资源体制改革
2006年全面完成了体制改革任务,国土资源行政体制进一步理顺。全省14个市州全面实现对34个区分局的人、财、物的垂直管理,88个县市国土资源局领导班子上收到市州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管理。2264个基层国土资源所作为县市局的派出机构,机构、编制上收为各县市人民政府管理。各市州局增设了总工程师或总经济师。全面落实了国土资源执法部门“三定方案”。全面落实了县级国土资源部门和基层国土资源所矿产资源、测绘管理行政职能,实现了土地、矿产和测绘的集中统一管理。
(二)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
2006年各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从业人员较2005年有所精减,全省共有县级以上各级国土资源管理机构123个,从业人员16392人,减少了3.3%。行政编制人员3229人,比2005年减少4.2%。
全省共有乡级土地管理所2141个,从业人员5698人,其中专职人员5696人,占99.96%。
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全年共有2973人次通过了管理及业务知识培训,其中党校培训1397人次,各级行政学院培训303人次,其他培训1273人次。
全年参加学历教育2367人,其中在读博士7人、硕士47人、本科1196人、专科 1117 人。2006年取得硕士以上学历学位6人、学士学位5人。
㈣ 麻烦大家转发下,2015年7月28日;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麻溪铺镇金石公司严重污染
有“湘西门户”之称的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县域面积5852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人口65万,历为郡、州、道、府、县治所,曾是整个湘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繁荣的经济,使这座千年古城拥有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和盎然迸发的活力.立于长虹卧波的沅水大桥,定神遐思,依稀看见大唐龙兴讲寺的飘逸禅影,听到二酉藏书洞中传出的琅琅书声,感受到凤凰山上张学良将军的扼腕怅惘,领悟到五溪湖里渔夫晚唱的笑语欢歌……每一片青瓦,每一声号子,每一抹余晖,都让人感受到这座千年古城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沅陵县城鸟瞰图
沅陵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林地400万亩、草场300万亩、水面30万亩.其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板栗、晒烟、花生等.碣滩茶、官庄毛尖驰名中外;板栗年产量5000多吨,占湖南全省年总产量的30%,素有“板栗之乡”的美称;蜂蜜、桐油、松脂年产量均在万担以上.沅陵县是湖南省4个林业基本建设重点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1.2%,活立木蓄积量为1120万立方米,年商品材采伐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树种以松、杉为主,还有樟、梓、楠、稠、柏、银杏等百余种珍稀树种,楠竹储量在500万株以上.沅陵有各种药材1968种,初具经营规模的有白术、茯苓、玄湖、天麻、杜仲、黄柏、银杏、五倍子、山苍籽等百余种.沅陵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钨、铜、黄金、铝、硫、锌、铅等28余种,其中黄金、硫、铁等有色金属储量位居湖南省之首,已具开采规模的有黄金、钨、锑、硫铁、铅锌等.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系全国15大采金企业之一,年产黄金1.4吨以上.沅陵是全国10大水电基地之一,水能蕴藏量达295万千瓦,有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五强溪水电站,有亚洲最大的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坝、装机容量80万千瓦的凤滩电站,还有利用外资新建装机容量为5.7万千瓦的高滩电站.由于五强溪水电站的建设,境内形成了170平方公里的水面,为水产养殖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沅陵历史悠久,有1999年被评为“全国10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公元前162年的西汉顷侯吴阳墓,有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出典地二酉藏书洞、唐代的千年佛学院龙兴讲寺、保存完好的元代古尸和明朝的虎溪学院.特别是2000年最新考古发现的楚秦黔中郡古城遗址、战国至汉代山型巨墓群、曾囚禁过张学良将军的凤凰古寺及湘西剿匪烈士陵园等人文景观,构成了沅陵的历史文化奇观,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319国道、正在建设的常吉高速公路、沅陵至张家界高等级公路以及四季通航的千里沅江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
世界最古老的佛学院之一----大唐龙兴讲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母溪原始次生林) 近年来,沅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突出“四个加快”发展重点,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2007年,沅陵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0.83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6.8亿元,财政收入3.7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088元和1721元.借助2007年举办的以“老乡老外老龙船”为主题的第3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共引进县外投资项目53个,利用县外资金8.1亿元、外资2740万美元.同时,资本市场融资获得突破,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怀化市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母溪原始次生林
今年,沅陵继续实施 “四个加快”发展战略,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93亿元、增加值44亿元.做大做强工业主导产业.突出主攻水电、矿产和林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采取“整合、扶持和引进”的办法,重点抓好西澳公司、鸟儿巢电站、金石矿业、嘉汉板业、佤乡人绿色食品加工等一批新上项目的建设,重点支持辰州矿业、金石公司、永兴矿业、长青矿业、港海矿业、明科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达产、扩产和技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土地集约、产业积聚、生态环保”的要求,重点抓好沅陵工业园建设,力争完成工业园规划报批,启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制订工业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落户园区,确保工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面对国家紧缩“银根”政策,借鉴辰州矿业成功上市融资的经验,积极探索融资新途径.积极探索“财政引导,企业入股”筹集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办法,加快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进银企合作,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狠抓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大矿山秩序和环保不达标企业整治力度,加大“三废“治理力度,确保全县规模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在8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达6%.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以交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力争全县城镇化率增长2至3个百分点.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按照“提升城北,发展城南”的思路,重点抓好常吉高速公路连接线、319国道县城段扩宽、凤鸣大道续建、望圣西路、龙兴路等城南五条大道建设,拉通城南道路骨架,加快城南开发;重点抓好龙舟广场三期工程、滨江大道配套设施完善、鸳鸯西街、张沅路口、星程大厦等城北六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北品质.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官庄、筲箕湾、大合坪等集镇新区开发和七甲坪、五强溪、凉水井、麻溪铺、明溪口、二酉乡集镇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继续对全县23个乡镇下派挂职党委委员,加强城镇建设领导力量.拓宽农民到集镇建房奖励范围,适当提高奖励标准,积极鼓励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到县城和乡镇集镇建房或购房.加大县财政对乡镇集镇公益设施建设、维护以及环卫经费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城镇管理.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抢抓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着眼于融入张家界、自治州大湘西旅游圈,突出历史文化游和五溪湖生态游,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抓好辰州文化城、二酉山、借母溪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打造旅游拳头产品.抢抓借母溪获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机遇,认真搞好规划编制,尽快启动保护区建设.着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重点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土特产品和风味食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比重.加大旅游宣传促销,以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沅慰问演出为契机,精心策划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推出沅陵旅游品牌,拓宽旅游客源市场,力争接待游客比上年增长10%,旅游总收入增长20%.加快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今年作为“交通建设年”,争取乌宿酉水大桥开工、太常酉水大桥和朱五公路立项,蒙福渡改桥加快建设进度,完成县到乡镇公路改造169公里、通畅工程430公里、通达工程178公里.继续把通畅工程建设作为县级领导“三联”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目标考核.县财政对县乡公路路基改造和通畅工程每公里分别配套7万元和2万元,县直部门按每公里1万元的标准对口帮扶联系点的通畅工程.加快农网改造,切实解决农村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
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沅陵
“沅有芷兮澧有兰……观流水兮潺湲”,屈原曾在《湘夫人》中对沅陵作过如此描绘.在清人林则徐的一副对联中,沅陵风光旖旎、山清水秀的景致更是得到尽情的颂扬:“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如今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沅陵,人杰地灵,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是经济繁荣、文化活跃的一方热土.沅陵真诚欢迎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共创辉煌.
㈤ 沅陵县窑头金刚石砂矿区
图4-18 沅陵窑头矿区第四纪地质地貌图
窑头矿区位于沅陵县城西南4千米的沅水河曲的西岸,面积约10平方千米。矿区虽然第四系不甚发育,但沉积条件较好。1958~1959年,对该区进行砂矿初步普查,随后据普查结果,于1960年对窑头Ⅲ阶地砂矿进行了初步勘探,施工竖井696.9米,槽探133.6立方米,选矿2121.7立方米,重砂采样226件,探明两个矿体(图-18),获金刚石表内、表外C1+C2级总储量9497克拉,金15.5千克。金刚石砂矿规模属小型。
4.6.1 矿区地质地貌概况
矿区位于沅(陵)麻(阳)红色盆地的中段东缘,出露的前第四系地层均为白垩系红层,岩性以紫红色砂岩为主,产状倾向北西,倾角10°~20°。
矿区内沅水两岸发育五级内叠阶地,构成侵蚀堆积丘陵地貌景观。各级阶地沉积物均属河流冲积成因。Ⅰ阶地、细谷划为全新统(Qh),Ⅱ至Ⅴ阶地划为更新统(Qp)。各级阶地沉积物特征如下。
Ⅰ阶地(TⅠ):在地貌上构成沅水河床两侧狭长的冲积平原,沉积物具二元结构双层构造,上为黄灰色亚砂土,下为黄色砂砾层。砂砾层之上部为小砾细砂层,砾石砾径小于5厘米,细砂占25%~30%;下部为含大砾的砂砾层,砾径10~30厘米的砾石占50%左右,厚度大于10米。
Ⅱ阶地(TⅡ):上部为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黄色小砾砂砾层。
Ⅲ阶地(TⅢ):在矿区分布较广,保存较完整,是勘探的主要对象。表面相对标高20~30米,基岩相对标高10~16米。冲积层上部为砖红-橙黄色亚粘土、砂质粘土,厚2~6米;下部为黄色中大砾砂砾层,厚3~6米,基岩低凹处厚7~10米。
Ⅳ阶地(TⅣ):在矿区内多以侵蚀残丘分布,不具找矿价值。冲积层厚11~12.7米,上部为砖红色粘土,下部为砂砾层。
Ⅴ阶地(TⅤ):零星分布在矿区南部,因遭受强烈侵剥蚀作用,阶地残留砾石与基岩风化碎块相混杂。
4.6.2 矿区及外围砂矿概述
矿区内Ⅰ至Ⅳ阶地冲积层和切割阶地冲积层的细谷沉积物都含金刚石。Ⅰ、Ⅱ阶地因砂砾层涌水量大,大部分探矿坑道未掘至基岩。Ⅲ阶地砂砾层高出河水面,涌水量小,大部分坑道能掘至基岩,探明两个砂矿矿体。Ⅳ阶地呈侵蚀残丘分布,规模较小,无勘探价值。切割Ⅲ阶地冲积层之细谷沉积带,长300米,宽50~80米,但砂砾层太薄(0.5~0.7米),金刚石品位变化较大,不具工业意义。
4.6.3 Ⅲ阶地砂矿地质特征
Ⅲ阶地长4千米,宽250~650米。经勘探圈出两个矿体,编号分别为1号、2号。
(1)1号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分布及规模:矿体呈东西向分布在Ⅲ阶地头部并接近后缝区,长700米,宽100米左右。
矿体形状与厚度:矿体以层状、似层状产于阶地砂砾层的中部和底部(图4-18),自东向西其厚度分别为2.82米、7.69米和2.54米,即中段厚,两端薄,平均厚度3.0米左右。
沉积物特征:矿层由大、中砾砂砾层组成,砾径以5厘米左右的为主,次为20~30厘米的大砾石,被10%的泥砂接触式胶结,固结较紧。砾石成分以硅质板岩、燧石、石英岩及脉石英为主,次为石英砂岩、红砂岩、灰岩,偶见辉长岩、辉绿岩砾石。
重砂组分常见矿物有锆石、白钛石、钛铁矿、电气石、磁铁矿、褐铁矿、赤铁矿、榍石、金红石、板钛矿、砂金等,少见矿物有柘榴石、十字石、角闪石、辉石、辰砂、金刚石等。除金刚石、砂金外,其它矿物粒度均小于0.5毫米,且含量很低,无综合利用价值。
矿层的底板为白垩系红色砂岩,二者界线清晰。矿层顶板有时为粘土层,或金刚石品位极低的砂砾层,后者与顶板无明显界线。
金刚石、砂金品位:矿体金刚石平均品位8.8毫克/立方米。金刚石品位在纵向上由东向西由高变低:东段平均品位为14.7毫克/立方米,最高品位达30.8毫克/立方米;中段平均品位为7.5毫克/立方米,最高达15.8毫克/立方米;西段贫,平均品位5.9毫克/立方米,最高品位为8.8毫克/立方米。金刚石品位在垂向上,自上而下品位变化为2.3→9.5→6.6→15.8毫克/立方米,即上贫下富。这种纵向分异和垂直分选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冲积砂矿受水动力条件的制约,以及横向旋涡强分选作用。
与金刚石伴生的砂金,因其比重比金刚石大,但脱水性差,故在东西向分布上,由东向西,其平均品位由低变高,从58.4→126.2→68.3毫克/立方米。砂金粒度以小于1毫米的为主。
20世纪70年代,413队曾对1号矿体进行过试采,以期供应队办金刚石工具厂的需要。其精矿样经413队研制的磁液重力分离仪实验检查,发现铁自然铂1166颗,总重189.05毫克,平均重0.162毫克/颗;还发现铱锇矿711颗,总重69.8毫克,颗粒平均重0.098毫克,最大粒度重1.7毫克。根据其八面体、立方体、六边形之完整晶形,似乎属近源补给(图4-19)。
图4-19 湘西金刚石砂矿区发现的铂族矿物
这些选出的铂族矿物,其粒度以0.2~0.5毫米为主。在湘西已知的基性、超基性岩分布区,未见其出现。在古丈背斜区从青白口系采取的人工重砂中,见自然金11~100颗/立方米,有1颗铂族矿物与金粒伴生。在铜仁地区的水系重砂中,曾见有1片金、铂共生的连生体。种种迹象显示水金刚石砂矿中有铂族矿物分布,其来源有待后人去探索和发现。
(2)2号矿体地质特征
矿体呈北西向分布在Ⅲ阶地前缘基岩微凸起区,长800米,宽70米左右,保存完整。矿体南东段厚3.28~2.64米,西北段变薄为1.86~0.77米,平均厚度2.2米。矿层沉积物成分、结构与1号矿体基本相同。矿体底板为白垩系红色砂岩,顶板为含金刚石低贫的砂砾层。矿体南东段金刚石品位为4毫克/立方米,西北段品位为2.9毫克/立方米;砂金品位分别为3.7毫克/立方米、24.8毫克/立方米,均远逊于1号矿体。2号矿体剥离率大(平均4.7~5.9),不具工业意义。
4.6.4 矿区金刚石特征
共选得金刚石197颗,平均重量13.3毫克,最大重114.0毫克。按重量分级的颗粒含量百分比为:小于2毫克的占12.7%,2.1~10毫克的占47.7%,10~20毫克的占23.4%,20.1~50.0毫克的占13.2%,大于50毫克的占3%。晶体颜色以黄色、褐黄色、绿黄色、褐色、黄褐色为主,占73%;此外还有少量黄绿色、绿色、水红色、褐红色。金刚石晶体以八面体和十二面体为主,分别占48.2%和44%;此外尚有少量过渡型晶体和双晶。大部分晶体不规则,56%的晶体沿g3对称轴压扁,也有少数晶体沿g2、g4轴压扁、拉长。完整晶体占86.5%。有25%的金刚石含有包裹体,以石墨为主。
4.6.5 Ⅲ阶地1号、2号矿体储量计算结果
1号矿体由三条勘探线控制,面积57715平方米,矿层厚2.9米,金刚石品位8.8毫克/立方米,表内C1+C2级金刚石储量××××克拉;砂金品位75.2毫克/立方米,储量12.6千克。剥离系数1~3.3。
2号矿体由两条勘探线控制,面积53460平方米,矿层厚2.19米,金刚石品位3.7毫克/立方米,表内外C2级储量××××克拉,其中表内储量×××克拉。砂金品位24.8毫克/立方米,储量2.9千克。剥离率3.4~5.9,不满足工业指标要求。
总计金刚石表内C1+C2级储量××××克拉,砂金13.7千克;表外C2级金刚石储量1444克拉,砂金1.8千克。
㈥ 沅陵县城区面积多大
有“湘西门户”之称的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县域面积5852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人口65万,历为郡、州、道、府、县治所,曾是整个湘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繁荣的经济,使这座千年古城拥有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和盎然迸发的活力。立于长虹卧波的沅水大桥,定神遐思,依稀看见大唐龙兴讲寺的飘逸禅影,听到二酉藏书洞中传出的琅琅书声,感受到凤凰山上张学良将军的扼腕怅惘,领悟到五溪湖里渔夫晚唱的笑语欢歌……每一片青瓦,每一声号子,每一抹余晖,都让人感受到这座千年古城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沅陵县城鸟瞰图
沅陵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有林地400万亩、草场300万亩、水面30万亩。其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板栗、晒烟、花生等。碣滩茶、官庄毛尖驰名中外;板栗年产量5000多吨,占湖南全省年总产量的30%,素有“板栗之乡”的美称;蜂蜜、桐油、松脂年产量均在万担以上。沅陵县是湖南省4个林业基本建设重点县之一,森林覆盖率达71.2%,活立木蓄积量为1120万立方米,年商品材采伐量在10万立方米以上,树种以松、杉为主,还有樟、梓、楠、稠、柏、银杏等百余种珍稀树种,楠竹储量在500万株以上。沅陵有各种药材1968种,初具经营规模的有白术、茯苓、玄湖、天麻、杜仲、黄柏、银杏、五倍子、山苍籽等百余种。沅陵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有钨、铜、黄金、铝、硫、锌、铅等28余种,其中黄金、硫、铁等有色金属储量位居湖南省之首,已具开采规模的有黄金、钨、锑、硫铁、铅锌等。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系全国15大采金企业之一,年产黄金1.4吨以上。沅陵是全国10大水电基地之一,水能蕴藏量达295万千瓦,有装机容量120万千瓦的五强溪水电站,有亚洲最大的混凝土空腹重力拱坝、装机容量80万千瓦的凤滩电站,还有利用外资新建装机容量为5.7万千瓦的高滩电站。由于五强溪水电站的建设,境内形成了170平方公里的水面,为水产养殖提供了理想的场所。沅陵历史悠久,有1999年被评为“全国10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公元前162年的西汉顷侯吴阳墓,有成语“学富五车、书通二酉”的出典地二酉藏书洞、唐代的千年佛学院龙兴讲寺、保存完好的元代古尸和明朝的虎溪学院。特别是2000年最新考古发现的楚秦黔中郡古城遗址、战国至汉代山型巨墓群、曾囚禁过张学良将军的凤凰古寺及湘西剿匪烈士陵园等人文景观,构成了沅陵的历史文化奇观,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319国道、正在建设的常吉高速公路、沅陵至张家界高等级公路以及四季通航的千里沅江穿境而过,水陆交通便捷。
世界最古老的佛学院之一----大唐龙兴讲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母溪原始次生林) 近年来,沅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突出“四个加快”发展重点,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2007年,沅陵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0.83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3.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66.8亿元,财政收入3.7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7088元和1721元。借助2007年举办的以“老乡老外老龙船”为主题的第3届全国传统龙舟大赛,共引进县外投资项目53个,利用县外资金8.1亿元、外资2740万美元。同时,资本市场融资获得突破,湖南辰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成功上市标志着怀化市有了第一家上市公司。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母溪原始次生林
今年,沅陵继续实施 “四个加快”发展战略,助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93亿元、增加值44亿元。做大做强工业主导产业。突出主攻水电、矿产和林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采取“整合、扶持和引进”的办法,重点抓好西澳公司、鸟儿巢电站、金石矿业、嘉汉板业、佤乡人绿色食品加工等一批新上项目的建设,重点支持辰州矿业、金石公司、永兴矿业、长青矿业、港海矿业、明科公司等一批优势企业达产、扩产和技改。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按照“土地集约、产业积聚、生态环保”的要求,重点抓好沅陵工业园建设,力争完成工业园规划报批,启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制订工业园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落户园区,确保工业园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面对国家紧缩“银根”政策,借鉴辰州矿业成功上市融资的经验,积极探索融资新途径。积极探索“财政引导,企业入股”筹集企业贷款担保基金的办法,加快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进银企合作,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狠抓节能减排。进一步加大矿山秩序和环保不达标企业整治力度,加大“三废“治理力度,确保全县规模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在8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低率达6%。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以交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力争全县城镇化率增长2至3个百分点。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按照“提升城北,发展城南”的思路,重点抓好常吉高速公路连接线、319国道县城段扩宽、凤鸣大道续建、望圣西路、龙兴路等城南五条大道建设,拉通城南道路骨架,加快城南开发;重点抓好龙舟广场三期工程、滨江大道配套设施完善、鸳鸯西街、张沅路口、星程大厦等城北六大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北品质。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官庄、筲箕湾、大合坪等集镇新区开发和七甲坪、五强溪、凉水井、麻溪铺、明溪口、二酉乡集镇绿化、亮化和美化工程。继续对全县23个乡镇下派挂职党委委员,加强城镇建设领导力量。拓宽农民到集镇建房奖励范围,适当提高奖励标准,积极鼓励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到县城和乡镇集镇建房或购房。加大县财政对乡镇集镇公益设施建设、维护以及环卫经费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城镇管理。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抢抓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着眼于融入张家界、自治州大湘西旅游圈,突出历史文化游和五溪湖生态游,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重点抓好辰州文化城、二酉山、借母溪等重点景区景点建设,打造旅游拳头产品。抢抓借母溪获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机遇,认真搞好规划编制,尽快启动保护区建设。着力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重点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土特产品和风味食品,提高旅游购物消费比重。加大旅游宣传促销,以常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和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来沅慰问演出为契机,精心策划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推出沅陵旅游品牌,拓宽旅游客源市场,力争接待游客比上年增长10%,旅游总收入增长20%。加快推进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把今年作为“交通建设年”,争取乌宿酉水大桥开工、太常酉水大桥和朱五公路立项,蒙福渡改桥加快建设进度,完成县到乡镇公路改造169公里、通畅工程430公里、通达工程178公里。继续把通畅工程建设作为县级领导“三联”工作的重要内容,强化目标考核。县财政对县乡公路路基改造和通畅工程每公里分别配套7万元和2万元,县直部门按每公里1万元的标准对口帮扶联系点的通畅工程。加快农网改造,切实解决农村用电难、用电贵的问题。
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沅陵
“沅有芷兮澧有兰……观流水兮潺湲”,屈原曾在《湘夫人》中对沅陵作过如此描绘。在清人林则徐的一副对联中,沅陵风光旖旎、山清水秀的景致更是得到尽情的颂扬:“一县好山留客住,五溪秋水为君清。”如今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沅陵,人杰地灵,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是经济繁荣、文化活跃的一方热土。沅陵真诚欢迎有识之士投资兴业,共创辉煌。
㈦ 中国黄金沅陵店多少钱一克
各金店
黄金价格
查询(2016年4月2日)
中国黄金
基础金价
265.70
元/克
黄金纯度
99.9%以上
菜百黄金价格
305.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周生生
黄金价格
331.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周大福
黄金价格
330.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老庙黄金
价格
330.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老凤祥
黄金价格
328.0
元/克
黄金纯度99.9%以上
中国黄金基础金价:265.70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