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新疆克拉玛依市个怎么样的城市搞石油的外地人在哪里什么感受多谢前辈指点啊!
克拉玛依(维吾尔语:قاراماي شەھرى;维吾尔语拉丁化:Qaramay;英语:Karamay或Karamai),系维吾尔语“黑油”的音译,得名于市区附近的一座天然沥青丘——黑油山。1955年10月29日黑油山第一口油井喷油,当时取名为克拉玛依油田,是新中国成立后开发的第一个大油田。
1957年1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第14次会议决定设立克拉玛依市。1958年5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克拉玛依市(县级);同年7月25日,克拉玛依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宣告克拉玛依市成立。1982年2月16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克拉玛依市为设区的地(州)级市,下设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4个区。1984年8月17日,自治区决定克拉玛依市为直辖的不设区的县级市,下辖街道办事处和乡、镇。1990年1月8日,自治区恢复克拉玛依市为地级市。
建市前,独山子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的县级建制镇,其余各地均为邻县辖区。其中乌尔禾属于和布克赛尔县;大、中、小拐属沙湾县,克拉玛依地区属托里县。1958年克拉玛依设市后,行政区域包括克拉玛依、独山子、六十户、乌尔禾、百口泉、红山嘴、前山捞坝、白碱滩、小拐、中拐、大拐等地区,下设独山子和乌尔禾两个区;撤销了独山子镇人民委员会建制。 2010年末 全市总人口(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为391008人。其中汉族人口占总人数的76.5%;少数民族人口占23.5%。
截至1999年4月,克拉玛依市下设克拉玛依、独山子、乌尔禾、白碱滩4个区,乌尔禾、小拐2个乡;还设有胜利路、昆仑路、天山路、银河路、金龙镇、五五新镇、金山路、西宁路、北村、中兴路、三平镇、百口泉等街道办事处以及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全市设克拉玛依、独山子、白碱滩、乌尔禾4个区、9个自然镇、2个乡、12个街道办事处、109个居民委员会和20个村民委员会。境内有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4个团场。新疆石油管理局机关设在克拉玛依市。石油管理局与克拉玛依市实行一个党委领导下政企分设的两套管理体制。 2004年,克拉玛依市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008年11月,领导班子调整,市委书记是徐卫喜,代市长是陈新发。
2008年末,克拉玛依市总人口27.27万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报显示,截止2010年11月1号。克拉玛依市常住人口总数为:391008人。
在2011年12月20日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克拉玛依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