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龙饮街太平路邮编是什么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龙饮街太平路邮编是615800
『贰』 凉山州17个县市是什么
截至2018年6月,凉山州有17个县市。
分别如下:西昌市 、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木里藏族自治县。
(2)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炒股开户扩展阅读:
截至2018年6月,凉山彝族自治州辖17个县市,542个乡镇(其中404个乡(民族乡13个)、138个镇)、8个街道办事处,123个社区、3745个行政村(9304个自然村)、19845个村民小组。
1、位置境域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北起大渡河与雅安市、甘孜州接壤,南至金沙江与云南省相望,东临云南省昭通市和四川省宜宾市、乐山市,西连甘孜州,地处北纬26°03'~29°18',东经100°03'~103°52'之间,凉山彝族自治州幅员6.04万平方公里。
2、气候
凉山彝族自治州区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分明,冬半年日照充足,少雨干暖;夏半年云雨较多,气候凉爽。除尼日河四季较分明外,其它地方以平均气温划分季节,四季不明显,海拔较高地区无夏,南部海拔较低地区无冬。
3、人口
截至2017年底,凉山彝族自治州户籍人口521.29万人,增长1.71%。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293.61万人,占总人口的56.32%;彝族人口为275.73万人,占总人口的52.89%。
参考资料:网络——凉山彝族自治州
『叁』 凉山州木里县是怎样的地方
9月9日,由王如女士策划组织的“陈进:梦幻木里――失落的土司王国”讲座在成都东玉龙街屋顶樱园成功举办,来自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及樱缘荟特邀嘉宾50余人参加了讲座。
凉山州木里县副县长、四川省民族文化影像艺术协会资深摄影家陈进先生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把人们带入了神秘的木里王国。
历史、宗教、民族、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传说等等。大概知道很少人了解木里,所以,作为一个过去这些年一心一意研究木里的人,陈进先生恨不得在两小时内告诉人们木里所有的好。
萨迦派(花教),创始于1073年,因该教派主寺萨迦寺所在地呈灰白色,故得名萨迦(藏语意为白土)。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三怙主”的红、白、蓝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
红白蓝三色与“三怙主”雪山本色
盐源泸沽湖地区,元朝忽必烈留下5个百户长戍边,后来逐渐形成盐源左、右、前、中、后5所土司。1957年盐源将后所与木里所属泸沽湖达祖村互换,故盐源5所,唯独缺后所。
他确实成功了。有人说“国庆就去木里看看”??因为陈进先生呈现给人们的木里实在是??实在是,太美了??
用陈进先生的话说:九寨沟的海子+稻城的雪山+藏传佛教+土司文化+多民族文化??都可以在木里找到。对了,还要加上原始森林。木里的原始森林占全国的1%,四川省的1/10,名副其实的原始森林大县。
高潮在他为樱缘荟特别制作的木里视频中到来。陈进先生独立拍摄、制作完成的这个短片,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用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对生活在这里人们的深情,把可以洗涤心灵的影像、音乐呈现在人们面前。
里面有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高山杜鹃花海??
里面有成品字型排列的三怙主雪山。三怙主,多少年来一直只是传说,没被任何人找到。陈进先生花了两年时间走访,根据白水河、日出光照等元素,终于找到“三怙主”(仙乃日、央迈勇、恰朗多吉三座神山)最好的雪山观景平台――玛娜茶金。2015年,在他的发现和倡导下,木里建起了玛娜茶金观景平台。在这里,他第一次拍到呈品字型排列的三怙主雪山。
洁白的哈达献给“三怙主”神山(从左至右:央迈勇、恰郎多吉、仙乃日)
一年只有十分钟的日月同辉耀神山,他拍到了。洁白的哈达献给“三怙主”神山,他拍到了。莲花生大师加持“三怙主”神山的地方,如莲花状的云朵,他拍到了??
雅垄江小金河两艘船交汇,等了整整两天。
为了等月亮。在雪地里一个人等了三天。结果失望而归。
为了拍照,搭摩托车过悬崖,陈进先生坐了二十几公里,其惊险超出人们想象。
把木里的精彩拍出来,当然不只是在路上的辛苦。《木里政教史》、《全赓靖传》、《木里藏传佛教》、《木里文史》??通过对这些书籍的深入研读,通过在木里走乡串户跟当地人的交流,他建立起自己的木里“网络全书”。木里末代土司大喇嘛也是首任县长,陈进给他拍了生前最后一张照片。村民杀年猪,烟雾里现出一个“福”字。木里肉身活佛的传奇......知识储备到位,才拍得出独属于木里的精彩。
从洛克、威尔逊到斯诺,从丽江木府的改土归流,泸沽湖的“五所”,到摩梭人的走婚习俗,以及四川与云南发生过香格里拉之争??陈进先生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2014年10月,在恰朗多吉山脚下遇到美国前登山协会主席、78岁的老人家多次进入这片地区,他终生研究洛克,认为洛克心中香格里拉的中心就是木里大寺。争来争去,木里才是香格里拉的核心。
讲座现场,著名音乐人、作曲家贾锦江先生演奏了教父主题曲《柔声倾诉
》、古典吉他名曲《泪》、自己改编成爵士版的《月亮代表我的心》以及自己的原创作品《别》。贾锦江先生的原创乐曲《格桑花》作为木里风光的配乐,很搭!
最后,分享一个地名: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项脚蒙古族乡阿牛窝子汉族村,您是否已经体会到博大精深的木里民族文化?
陈进先生史诗般、文献性的专著《梦幻木里――失落的土司王国》正在编印出版中,敬请期待。
部分参加讲座人员与陈进先生合影留念
『肆』 四川省西昌市木里藏族自治县人口多少
【政区风貌】木里藏族自治县
2015-04-29 地名文化网
木里藏族自治县地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之西南,是凉山州下辖的一个自治县。地理坐标东经100°3′——101°40′,北纬27°40′——29°10′之间。北与理塘、雅江接壤;东北与九龙隔雅砻江相望;东接冕宁,南依盐源,西和西南分别与云南省宁蒗、丽江、中旬相连。面积13252平方千米。自治县人民政府驻乔瓦镇。
乔瓦镇在县境东南部,东距西昌市公路里程254公里。镇区面积1平方公里,辖6个居民委员会,32个居民小组。1953年为第二区区公所和博凹乡政府驻地。1961年县政府由瓦厂迁此,1984年建博瓦镇,后更名乔瓦镇。
镇区地处博凹河西岸阶地,海拔2350米,群山环抱。1953年以前,博凹仅住有18户农民,有一座小经堂,常住喇嘛1人,是接待来往官员的驿站。1961年镇内人口达到2500人,1990年达2702户、7987人。
70年代,镇区仅两条街,1990年为5路、2街。全城共有各类房屋720幢,房屋建筑总面积29?22万平方米,其中私房占1?1万平方米,镇区人均居住面积达13?69平方米。
乔瓦镇为木里县商贸、工业中心。木里为州内著名牦牛肉和皮张产地,中药材有麝香、贝母、鹿茸、 虫草等名贵中药材,销往省内外各地。土特产品中以松茸为大宗,年创利百万元,销 到日本、香港市场。工业中以黄金、木材驰名省内外各地。镇区建有森工、松香、建材、食品等工业企业,县食品厂进行沙棘系列产品开发,列为省“星火计划”项目。1990年开始建设省内最大的木里纸浆厂,年产纸浆能力1万余吨。
木里县为州内唯一藏族自治县,民族风情独具特色。崇信藏传佛教黄教。
阅读原文阅读 10赞 投诉
『伍』 有谁知道四川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
才从那里回来,路途不是一般的危险,地质条件恶劣,高原反应大,风沙也大,身体素质不好的最好别去!
『陆』 四川省凉山木里县总共多少人口
木里藏族自治县坐落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位居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00°03′~101°40′,北纬27°40′~29°10′。2013年全县总人口13万人,面积13252平方公里。县境东南行政区域界线217.75公里;西北行政区域界线520.7公里;西南行政区域界线134.81公里。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
『柒』 木里藏族自治县
锦屏一级水电站
总投资约240亿元的锦屏一级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和盐源县境内,是雅砻江干流下游龙头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360万千瓦,年均发电166.2亿千瓦时,305米高的拱坝为世界第一高坝。作为雅砻江干流下游卡拉至江口河段规划的5个梯级电站的龙头电站,其开发任务主要是发电。它与二滩水电站联合运行共有150多亿立方米的库容,补偿效益还可延伸至金沙江下游和长江葛洲坝、三峡电站,同时具有重要的拦沙、蓄洪作用,减轻长江中下游防洪负担。
据了解,锦屏一级水电站计划2012年首台机组发电,2014年竣工。电站建成后,将缓解四川电力季节性短缺和结构性短缺的严重矛盾,并送电至重庆和华东地区,其中一半电量送往华东。
这个是正在建设中的.还是你说的修是维护啊?
『捌』 四川西昌核桃市场在什么地方收购价是多少凉山木里藏族自治县有没有收购市场
凉山没有专门的市场。木里县大概10到12元一斤,木里也没有专门的收购市场,大多数是到了季节,在县城里等农户下来卖,不过也很多人都是到云南的永宁去卖。
『玖』 凉山木里县属于西藏吗
不属于西藏,木里藏族自治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幅员面积1.3万平方公里。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相对高差4488米。木里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的自治民族,包括彝、汉、蒙古、纳西等21个民族的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2013年全县总人口13万人。
『拾』 木里藏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划
1953年2月19日,木里藏族自治区(县级)成立,4月,全境划设三个区。
1953年9月,在全县划设19个乡。
1957年将二区(博瓦区)列瓦代管的白乌脚村、一区(瓦厂区)大坝所辖之大嘴村划归盐源县管辖。
1958年,全县开始实现“人民公社化”,县内各乡先后改名为“人民公社”。
1966年将盐源县所辖的后所乡划归木里二区管辖,经过两期整建人民公社和增设部分公社,至1972年,全县共辖3个区,29个人民公社。
1981年,全县开展地名普查,对县内区、公社进行了命名标准化处理。
1983年,全县恢复乡的建制。
1984年11月,将俄亚乡改建为纳西族乡;屋脚乡、项脚乡改建为蒙古族乡;白碉乡、固增乡改建为苗族乡
1984年12月,省政府批复建立乔瓦镇。全县辖3个区,1个镇、29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
1992年11月12日,根据撤区、并乡、建镇的精神,县政府撤销博凹乡建制,原博凹乡行政区域转为乔瓦镇建制。
2006年全县辖3个区、1个镇、28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9个相当于乡级的牧场。 木里藏族自治县坐落于四川省西南边缘,位居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北,地理坐标为东经100°03′~101°40′,北纬27°40′~29°10′。县境东南与州内的冕宁、盐源县接壤,行政区域界线217.75公里;西北与甘孜州稻城、理塘、雅江、康定、九龙县相连,行政区域界线520.7公里;西南分别与云南省的香格里拉县、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相邻,行政区域界线134.81公里。东跨雅砻江,西抵贡嘎山,南临金沙江,北靠甘孜州,东西宽约160公里,南北长约170公里。县府所在地乔瓦镇,距凉山州首府西昌254公里。
境内有省道稻攀路S216线全长275千米,通乡公路28条,通车里程1011千米;2011年末拥有客运车辆46台、655座位,客运量1230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099万人·公里。农村客运站点20个,日客运量27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