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炒股开户 » 林芝工布江达县外汇开户
扩展阅读
渭南市天然气开户手续 2021-12-16 12:20:24
井冈山期货开户 2021-12-16 12:02:48

林芝工布江达县外汇开户

发布时间: 2021-07-12 23:38:27

㈠ 工布江达县的行政区划

清代,在太昭设有塘汛、驿站,太昭等地事务主要由驻藏大臣衙门直接管理,其余地方事务主要由宗政府、寺庙、家族统治。今江达乡周围由江达宗管辖,今朱拉乡部分地方由朱拉寺管辖,今娘蒲乡由拉如寺、巴嘎寺管辖,今仲萨乡、工布江达镇部分地方由阿沛羚卡统治。
民国二年(1913年,藏历第十五饶迥水牛年),西藏地方政府全面推行宗豁制度,在工布江达境内设江达宗、雪卡宗,今朱拉、错高、雪卡由雪巴宗管辖,今江达、金达、加兴由江达宗管辖,今仲萨、工布江达镇由阿沛豁卡管辖。
1959年7月,江达宗辖5个区、19个乡,132个自然村;8月,设立雪巴县和太昭县。其中雪巴县辖雪卡、错高、朱拉、百巴、尼屋5个区;太昭县辖4个区、11个乡,133个自然村,分别为金达区(辖加兴乡、金达乡、下巴乡)、太昭区(辖太昭乡、拉如乡、金乡)、阿沛区(辖吉德乡、帮格乡、孜嘎乡)和仲萨区(辖嘎索梅乡、林则乡)。
1960年8月,阿沛区更名为峡龙区。工布江达县辖峡龙、太昭、仲萨、金达4个区。
1961年,太昭区更名为江达区,增设加兴区。工布江达县行政区划调整为5个区、19个乡、133个自然村。其中加兴区辖松多、白朗罗马、加兴3个乡,金达区辖中巴、金达、下巴、尼比4个乡,江达区辖金、太昭、拉如、吾岗4个乡,峡龙区辖吉德、峡龙、扎玛、朗嘎4个乡,仲萨区辖林则、结巴、拉岗、梅4个乡。
1962年,江达区的金乡划分为金乡、娘盖乡;加兴区划分为加兴乡、下巴唐乡。
1963年,金达区的下巴唐乡划为下巴乡、多青木乡;拉如乡迁出成立娘蒲区,辖拉如、布久、吾岗3个乡。工布江达县辖6个区、21个乡。
1964年7月,撤销雪巴县,其所属雪卡、错高、朱拉三个区划归工布江达县。工布江达县辖9个区、32个乡。
1965年5月,朱拉区的柳四朗乡、吉木雄乡合并为朱拉乡。
1970年底,工布江达县建立32个人民公社,129个生产队;其中牧业公社2个,其中牧业队12个。 1973年工布江达县行政区划区所辖公社所辖大队加兴区加兴公社吉朗、加兴、下巴唐、学朗、西朗、拉布朗罗马林公社白朗、罗马林松多公社一队、二队、三队金达区金达公社金达、查布、千木、杰麦中巴公社得、色江娘、只布、达青、拉荣(牧)、仲荣(牧)下巴公社强洛、朗沙、仲堆、甲龙多青木公社(牧)一队、二队、三队尼比公社桑生、雪、仲村、尼比、旁江达区江达公社江达、公中、米吉、昂巴宗娘盖公社皮康、娘盖、俄路岗、巴村金公社唐顶、金、帮嘎岗、朗麦娘蒲区拉如公社拉如、江举、帮昂布久公社通果、峡沙、米瑞、古觉吾岗公社(牧)措朗、吾朗、岗朗、吉朗峡龙区朗嘎公社朗嘎、结定、娘当、孜嘎、西日扎玛公社帮格、扎玛、拉果旁、拉龙峡龙公社仲、嘎旦、峡龙、结定、达巴莎、帕朗莎仲萨区林则公社林则、帮达、杰巴那岗公社仲萨、那岗、比久青梅公社贡巴、梅、巴雄(牧)、阿布朗(牧)结强公社结、恰那、牧业三队雪卡区东玛公社嘎拉、甲热、东玛、拉如、木巴、措久雪卡公社雪卡、孜木宗、连巴仲当公社得吉、仲当巴河公社许巴、丁当、帮久、嘎让、巴河、欧巴朱拉区朱拉公社吉木雄、扎朗、白拉、比里、赛龙扎堆公社扎堆、邦、布如朗达公社色章、朗达一队、朗达二队嘎当公社嘎当、岗登、富、崩嘎错高区结巴公社结巴一队、结巴二队、罗扎拉公社扎拉一队、扎拉二队、久巴错高公社错高一队、错高二队、麦措木1983年,确定4个区6个人民公社19个生产队(加兴区罗马林公社的罗马林一队、二队、三队(白朗)、四队(加色);下巴唐公社的拉让队、下巴唐队、西朗队、学朗队和吉朗队;娘蒲区布久公社的古觉队、通果队、峡沙队;拉如公社的拉如队、帮昂队;朱拉区嘎当公社的四队(巴)、五队(崩嘎);错高区结巴公社的一队、二队、三队)为半农半牧生产队。
1984年10—12月,撤销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恢复乡、行政村建制。
1986年2月,工布江达县辖9个区、26个乡、128个行政村、186个自然村;12月,撤销9个区,在原区的基础上建起9个乡,实行县辖乡、乡辖村体制。
1999年12月,撤销雪卡乡,设立巴河镇;撤销峡龙乡,设立工布江达镇;撤销金达乡,设立金达镇。工布江达县辖3个镇、6个乡,128个行政村。 截至2013年,工布江达县辖3个镇、6个乡,1个社区、79个行政村。
乡镇所辖村居工布江达镇果林卡社区、结底岗村、达帕莎村、阿沛村、卓木村、宾格村、拉古旁村、扎玛村、孜嘎村、结定村、娘当村 金达镇多其木村、峡索村、强洛村、朗色村、新生村、加龙村、仲荣村、拉荣村、达金村、德村、金达村、扎布村、嘎木村、色江娘村、仲村、旁村巴河镇秀巴村、仲当村、堆果村、雪卡村、孜木宗村、东玛村、拉如村、朗色村、邦久村、叮当村错高乡错久村、杂拉村、错高村、结巴村、罗池村 朱拉乡柳四朗村、扎热村、吉木雄村、扎堆村、四章村、崩嘎村、嘎唐村、坝村、波村仲莎乡林则村、那岗村、仲莎村、麦巴村、翁布朗村、巴朗村、结牧村 江达乡昂巴宗村、米吉村、皮康村、朗村、吾路岗村、太昭村、唐丁村、帮嘎岗村娘蒲乡拉如村、尼木纳村、朝纳村、同吉村、岗纳村、吾纳村、米瑞村加兴乡松多村、白朗村、罗玛林村、西朗村、下巴塘村、吉朗村、加兴村

㈡ 西藏林芝工布江达县劳动局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一、劳动者如果是给用人单位工作,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一、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某些地区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二、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如果未签订劳动合同,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如果是以拖欠工资提出的解除劳动关系,还可以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优点:除了工资外,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双倍工资等,并且一般都可以最终解决;缺点:申请劳动仲裁就是打劳动官司,程序稍多,需要专业人士指导。 二、如果是给个人工作,不算劳动关系。当事人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该个人老板,要求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㈢ 工布江达县的经济

工布江达县属半农半牧地区。1959年以前,境内实行封建农奴制,生产资料基本归“三大领主”(地方官府、寺庙及上层僧人、贵族)所有,农牧业生产极为落后,基本是靠天种植和靠地养畜。1959年实施民主改革,把生产资料分配给农牧民和原贵族领主,实行个体所有制。60年代办起人民公社,实行集体所有制。1970年农牧业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1980年开始推行农牧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后实行“两个长期不变”政策(土地归户,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长期不变)。 2013年,工布江达县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12854人;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2.0097亿元,比2012年增长8.0%; 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4516亿元。
农业
工布江达县境内种植的农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大麦、豌豆、油菜、荞麦、扁豆、马铃薯、蔓菁(圆根)、玉米等为辅。耕地多分布在河谷和山沟中,以台田和坡地为主,土质以沙质土壤为主。1959年粮食平均亩产133斤,1960年开始大面积开荒。1972—1977年实施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园田和台田。七八十年代以后逐渐推广良种。 2013年,工布江达县耕地面积2997公顷,全部为旱地,有效灌溉面积2920公顷;农作物播种面积3258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91公顷,总产量7350吨;油料作物播种面积724公顷,产油菜籽842吨;蔬菜产量7.1万吨。粮食作物中,谷类播种面积2250公顷,总产6368吨;豆类播种面积12公顷,总产77吨。实现农业产值7953万元。
牧业
工布江达县境内饲养的牲畜以牛、羊、马、骡及猪为主,其中牦牛、藏猪、黄牛数量最多,绵羊、山羊、犏牛次之。牦牛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乡镇,黄牛主要在中东部乡镇,藏猪主要在东部乡镇。除养殖外,狩猎一直以来在牧业中亦占有一定比例。1959年境内有74个牧场,牲畜总数50252头(只、匹),绝大多数为野外放养。1966年开始改良部分畜禽品种。70年代初鼓励农牧民养猪,提倡圈养。1976年,工布江达被确定为西藏绵羊改良重点规划县。90年代起发展规模养殖业。1993年,农业部将错高乡划为藏猪原种保护区,县养猪场建成。到2000年,工布江达县形成牦牛养殖带(加兴、金达、娘蒲、仲萨、错高、朱拉等乡镇)、绵羊养殖带(加兴、金达、娘蒲、仲萨等乡镇)、藏猪养殖带(错高、朱拉、巴河等乡镇)三大养殖带。 2003年开始发展藏猪、藏鸡特色养殖业。 2011年,藏猪养殖业被确定为工布江达县主导产业,牦牛养殖业为主培产业。 截至2013年末,工布江达县牲畜存栏15.88万头(只),其中大牲畜10.91万头,羊0.75万只。2013年肉类总产量2260吨,其中牛肉1464吨,羊肉50吨;奶类产量5111吨,其中牛奶5091吨;绵羊毛产量28吨;牛皮产量7202张,羊皮产量2138张;实现牧业产值1.1955亿元。
林业
1959年前,林木属“三大领主”所有,民主改革后收归国有。1962年成立雪卡林场。1965年县林业站成立。1972年,县农牧局设林业科。1981年起实施林业“三定”政策(稳定林权、划定自管山和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1984年成立县林业局。1999年,林业政企分开,成立县木材经销公司。2000年,工布江达县有用材林17.78万公顷,以高山松、云杉、冷杉、柏树和阔叶用材树为主;经济林150亩,主要有核桃树、毛桃树、梨树、桃树、苹果树、杏树等,水果年产量118吨;此外还有薪炭林1193公顷,防护林13.22万公顷,特种林7043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3643.5万立方米。 2013年,工布江达县实施义务植树造林360亩,重点区域造林1561亩,森林抚育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1.97%, 实现林业产值707万元。
采集业
工布江达县山高林密,地广人稀,生物资源丰富,采集中草药、菌类等一直是农牧民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20世纪80年代出现挖虫草专业户。 2002年,工布江达县实现虫草现金收入1751.42万元,松茸现金收入144.9万元。 商业贸易
西藏和平解放前,境内的太昭、下巴沟处于西藏连接内地的交通要道上,商贾云集,农牧商品交换较活跃。20世纪五六十年代境内时常举办物资交流会。1960年县贸易公司成立,11个乡成立供销社;1964年县供销联社成立;以国营商业为主,供销合作商业为辅,个体商业为补充的社会主义商业体制逐渐形成。80年代初开放集市贸易和私营商业。90年代后,县内所产松茸、虫草、羊毛开始销往内地和海外。到2000年,全县有私营商业网点265个,从业人员504人。 2009年,工布江达县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展家电、家具下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95万元。
旅游业
1993年,巴松措景区营业,并配套建设度假村。1994年,工布江达县旅游局成立,旅游业开始起步。1999年成立县旅游开发领导小组。2000年,县旅游开发公司和县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成立。 2004年起举办巴松错工布民俗旅游文化节。 青藏铁路开通和林芝机场通航后,工布江达县旅游收入由2006年的2149万元猛增至2007年的6030万元。 2008年后受“3·14”事件影响,旅游业下滑,2011年起恢复增长。 2014年,工布江达县共接待游客56.38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11.15%;旅游总收入6844.96万元,比2013年增长6.68%;农牧民群众参与旅游增收470.94万元。
金融业
1957年,太昭县邮电局开办汇兑业务。1959年,中国人民银行太昭县支行成立。1961年12月,始建信用合作社,至1970年底,全县9个区均建立起信用合作社及相应的社管会。1971—1975年,雪卡区设有六〇六银行分理处。1994年起,县邮电局开办邮政储蓄业务。199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工布江达支行改为中国农业银行工布江达县支行。 截至2013年末,工布江达县金融机构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395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5609亿元。

㈣ 工布江达县属于哪个藏区

西藏自治区林芝市

㈤ 西藏工布江达县江达建筑有限公司怎么样

西藏工布江达县江达建筑有限公司是2013-06-21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工布江达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双拥路北侧县中学南侧。

西藏工布江达县江达建筑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404217835344116,企业法人拉巴次仁,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西藏工布江达县江达建筑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房屋建筑工程承包、公路工程承包、水利工程承包、园林绿化工程承包、市政工程承包、砂石加工、水泥砖制作。【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西藏自治区,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0194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226家。

通过爱企查查看西藏工布江达县江达建筑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㈥ 工布江达县的海拔是多少

工布江达县全境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对高差1700—2000米,深切割地段相对高差达2000米以上,西部相对高差较小,但绝对高程大,具有高山剥蚀地貌特征。地势总体呈现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变化特征。

工布江达县地处藏南谷地向藏东高山峡谷区的过渡地带,南以冈底斯山脉东延地段郭喀拉日居为界,北以念青唐古拉山脉为界,山脉、河谷呈近东西向展布,境内山峰林立,沟谷深切,属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

(6)林芝工布江达县外汇开户扩展阅读

工布江达,藏语意为“凹地大谷口”。县境地处藏南谷地向藏东高山峡谷区过渡地带,呈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平均海拔3600米。属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东部温和湿润,森林茂密,西部寒冷干燥,为灌木草甸植被。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贯穿全境。旅游景点有巴松措、太昭古城、巴嘎寺等。

工布江达县境内主要种植青稞、小麦、油菜等作物,牧业以养殖藏猪和牦牛为主。土特产品主要有虫草、麝香、松茸等。工业门类有采矿、水力发电、木材加工等。旅游服务业在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13年,工布江达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亿元,财政收入6239万元。

㈦ 工布江达县的地理环境


工布江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林芝市西部。东邻林芝市巴宜区和波密县,北接那曲地区嘉黎县,西毗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南连米林县、朗县、山南地区加查县和桑日县。县域地跨东经92°09′一94°25′,北纬29°26′—30°35′,东西长180千米,南北宽71千米,总面积11650平方千米。县人民政府驻工布江达镇果林卡,距拉萨市区270千米,距林芝市区130千米。 地层
工布江达县境内出露的沉积岩地层由老到新主要有石炭系旁多群、上二叠统、下白垩统林布宗群、林子宗组以及第四系。石灰系旁多群广泛出露于县域北部,与上覆上二叠统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与喜山期花岗岩呈侵入接触。上二叠统在县域中部大面积出露。下白垩统林布宗群和林子宗组分布于县域西南部,出露面积较小。境内的第四系堆积物按成因类型划分为冰碛物、冲洪积物、残坡积物和泥石流堆积物四种。其中冰碛物为砾石、卵石、漂砾、岩屑夹粘土质,有底碛和侧碛两种类型,底碛物发育于古冰川沟谷阶地及现代河床下部,堆积厚度30—80米;侧碛物分布在山前斜坡地带,呈垄状堆积,厚约100米。冲洪积物出露于尼洋河、娘蒲曲、错曲等河谷两岸阶地、漫滩及现代河床地段,以漂石、卵石、砾石和砂泥质为主。残坡积物分布于沟谷两岸坡麓及山脊地带,出露面积广,厚度一般小于3米,下部为岩屑,上部为腐殖土。泥石流堆积物在泥石流沟口向下游呈扇状展布,堆积扇规模、厚度以及地面坡度各不相同。
工布江达境内的岩浆岩主要出露于南部、北部地区,为喜山期、燕山晚期中酸性侵入岩,侵入于石炭系与上二叠统地层中,呈不规则的长条状产出,出露面积1530平方千米,岩性为灰色或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块状构造,岩石表层弱—中等风化,总体较坚硬。
构造
工布江达县位于申错—九子拉—朗呷马断裂带与雅鲁藏布江申大断裂带之间的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中部,境内发育的主要断裂与褶皱构造有6个。其中错高断层近东西向展布,延伸190千米,断层面北倾,破碎带发育断层角砾岩,北盘出露石炭系旁多群,南盘出露上二叠统地层,中段在燕山晚期中酸性花岗岩体中通过,断层性质为压性,并被色拉性质不明断层所截;通木错一白朗村断层东西向延伸近50千米,断面北倾,倾角40°;朗布朗村北逆断层呈近东西展布,延伸32.5千米,断面北倾,破碎带宽度200米,断层南部有燕山晚期中酸性花岗岩体出露;金达—加兴性质不明断层北东南西向展布,延伸长度40千米;色拉性质不明断层呈北北东向延伸近20千米,并将错高断层截断;工布江达复背斜的轴线展布于工布江达县南部至巴宜区百巴一带,近东西向延伸长85千米,由上二叠统地层组成,北翼北倾,南翼南倾,两翼倾角均较陡。
境内的新构造运动以间歇式上升为主,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大型断裂复活并兼有控震活断层,造就了工布江达县峰峦叠嶂、高差悬殊、岩石破碎以及干支流发育差异大的地形地貌特征。 工布江达县地处藏南谷地向藏东高山峡谷区的过渡地带,南以冈底斯山脉东延地段郭喀拉日居为界,北以念青唐古拉山脉为界,山脉、河谷呈近东西向展布,境内山峰林立,沟谷深切,属深切割的高山河谷地貌。地势总体呈现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变化特征,全境最高海拔6691米,最低海拔3180米,平均海拔3600米,相对高差1700—2000米,深切割地段相对高差达2000米以上,西部相对高差较小,但绝对高程大,具有高山剥蚀地貌特征。
工布江达县全境大致可划分为山地与谷地两种地貌类型。
山地占总面积的80%左右,在县域北部、西部和南部广泛分布,绝对高程在3900米以上,北部山峰海拔大多在5400米以上,南部山峰海拔都在5100米以上。山体岩石主要由花岗岩、砂板岩、碳酸盐岩等构成,多数山岭山势陡峻、基岩裸露,局部发育残坡积物。海拔5000米以上的分水岭地带,大多常年冰雪覆盖,冰川槽谷、冰斗、冰川湖等冰蚀地貌发育。在同一山脉的南北两侧,因为南坡气温偏高,冰雪消融快,故风化剥蚀强度大于北坡,导致南坡沟谷纵坡降一般比北坡大。海拔5000米以下地区在地表水强烈的底蚀作用下,大多形成深切的沟谷,局部发育宽谷和盆地,境内共有大小山沟824条。
谷地主要分布在尼洋河及其日翁、娘蒲曲、错曲、司马朗曲等支流沿岸地带。谷地海拔3300—3900米,按地貌形态与物质组成又可划分为河床、高漫滩和Ⅰ级、Ⅱ级阶地,谷地两岸支沟口大多发育有洪积扇,堆积物以卵砾石土、碎石土和亚砂土为主。 工布江达县境内水系发育,支沟众多,河流总长度1792千米,河网密度0.04千米/平方千米。河流水量丰沛,流域内植被覆盖度较高,泥沙含量较小,水质优于Ⅱ类水标准。
县境位于雅鲁藏布江Ⅰ级支流尼洋河(尼洋曲、江达河)中上游地段,属雅鲁藏布江流域。尼洋河源于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的俄鲁多错,是雅鲁藏布江五大支流之一。河流自源头向东流出,经松多至加兴转向东北流向,通过金达、太昭绕一个较大的弧形后,在县城复向东流。平均流量118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991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4.3立方米/秒。尼洋河上游段(源头至工布江达县城)长137千米,从海拔5210米降到3430米,落差1780米,河谷表现为起伏地形,阶地发育。中游段(工布江达县至林芝市区)长136千米,海拔高程从3430米下降到3000米,落差430米;河谷宽1—3千米,呈现宽谷地貌;谷地内一级阶地发育,高出水面3—5米,二级阶地小范围零星出现,在干支流汇口处可见三、四级阶地;尼洋河较大支流集中于此段。尼洋河支流很多,境内较大支流有巴河、朱拉曲、巴朗曲、娘曲、洞中弄等。 巴河位于县域东南部,源出念青唐古拉山脉西南麓,西南流入尼洋河,全长101千米,流域面积4145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39立方米/秒,自然落差770米。 朱拉曲源出念青唐古拉山脉西南山地,西南流经嘉黎县北部和工布江达县朱拉、雪卡等乡镇,至朗嘎注入干流,全长97千米,流域面积1753平方千米,平均流量58.4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734米。河道弯曲,河谷深切。支流多发育于干流左岸。主要支流有扎拉曲等。 巴朗曲源出县域北部山区,西南流折向南流,在百巴附近注入干流,全长62千米,流域面积1687平方千米,平均流量56.2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170米。水系发育,主要支流有吉普曲、司马朗曲等。 娘曲位于县域东部,源出念青唐古拉山脉西南侧,西南流经娘蒲至太昭镇注入干流,全长87千米,流域面积1824平方千米,平均流量60.7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365米。 洞中弄源出县域东南部山区,北流折向西北流,在鹿马岭注入干流,全长约47千米,流域面积317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0.6立方米/秒,自然落差1430米。 此外,境内还发育大小湖泊461个,温泉11个。最大湖泊错高湖(又名巴松错、巴松措)位于县城以东80千米的错高乡高山峡谷地带,是西藏东部典型的冰川堰塞湖,湖面海拔3469米,湖泊面积26平方千米,呈新月状,长15千米,宽3千米,湖水平均深度60.15米。 工布江达县境内的植被因地形、气候的影响,植被类型有东西向水平变化和等高环状垂直分布的规律。
水平分布方面,东部仲萨、雪卡、错高、朱拉是以乔木为主的森林植被,树种有高山松、高山栎、云杉、冷杉、桦树、落叶松等,林旁和水系两边有杨树,阴坡乔木林中悬挂有松罗。中部工布江达、江达、娘蒲、金达等乡镇以灌木林为主,局部分布乔木林,树种有高山栎、桦树、大萼杜鹃、榆树、隐脉杜鹃等。西部加兴乡以灌木林和灌丛草甸为主,植被低矮,灌丛树种以高山柳、隐脉杜鹃、雪丛杜鹃为主,草本以蒿草类和圆穗蓼、萎陵菜为主。
植被垂直分布方面,县域东部海拔3300—3700米为天然针阔混交林,阳坡以高山栎、高山松为主,阴坡以桦树、云杉、榆树为主,海拔3700—4200米为云杉林,4200—4500米系冷杉林带,4500—4700米为灌丛林带,海拔4700—5200米以高寒草甸类植被为主。牧草种类有高山蒿草、苔草、长芒草、圆穗蓼、翻白草、狼毒、独一味等。县域中部尼洋河南坡以桦树林为主,海拔3700米以下至河谷底部为小灌木及山地草甸类植被,主要植物有水枸子、峨嵋蔷薇、绣绒菊、岩生忍冬、苔草、蒿草等;海拔3700—4200米以桦树林为主,伴有少量高山栎;4200—4500米以大萼杜鹃、隐脉杜鹃、高山柳为主;4500米以上为雪丛杜鹃、高山蒿草等灌丛草甸类植被。尼洋河北坡主要以高山栎为主,海拔3700米至河谷底部为高山栎幼林,伴生水枸子、岩生忍冬、峨嵋蔷薇等小灌木;3700—4200米为高山栎密灌;4200米以上出现高山柳、雪丛杜鹃、高山蒿草、大花蒿草为主的亚高山灌丛草甸。县域西部河谷农地以上为灌丛林与灌丛草甸交替分布,灌丛有隐脉杜鹃、高山柳,伴生低矮圆柏,4400—4500米是雪丛杜鹃、高山柳、高山蒿草等为主体的高山、亚高山灌丛草甸。 土壤分布
由于工布江达县处于高原温带季风湿润气候向半湿润气候过渡地带,植被群落从东到西截然不同,土壤水平分布也存在许多变化,森林线下的同一海拔高度从东到西出现棕壤和淋溶褐土两个亚类。在同一海拔高度由于水热条件和植被的分异,可出现亚高山草甸土和淋溶褐土,东部亚高山草甸土的海拔高度比西部较高。高山寒漠土只分布在西部海拔5200米以上的山脊,而东部同样高度的山地无此类土壤。因气候条件的影响,东西两地的土壤垂直分布特点有所不同,西部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褐土,东部山地为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棕壤。
土壤类型
工布江达县境内的土壤分为8个大类。高山寒漠土面积5974716.9亩,分布于县域西部海拔5200—5600米的分水岭脊线或古冰川冰碛台地上,成土年龄短,土层浅薄,土体内多角状碎石,属A、C型粗骨土,土壤湿度大,植被稀少;高山草甸土面积5367488.3亩,分布在海拔4800—5200米高山区,加兴、仲萨、娘蒲分布较多,分为高山草甸土、高山灌丛草甸土2个亚类;亚高山草甸土面积3016369.5亩,包含亚高山草甸土、亚高山灌丛草甸土两个亚类,各乡镇均有分布,以加兴区面积较多;褐土面积169124.8亩,只有淋溶褐土一个亚类,主要分布在海拔在3300—4100米之间河流高阶地、洪积台地和山地的下部;棕壤面积2882484.6亩,主要分布于县境东南部和西南部海拔3100—4200米之间,绝大部分为森林土壤,森林植被繁茂,包括棕壤和白浆化棕壤两个亚类;草甸土面积220854.7亩,分布于山沟谷地和低平河漫滩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好,有草甸化腐殖层,包括草甸土、沼泽草甸土和林灌草甸土三个亚类;潮土面积4491.7亩,主要分布于尼洋河河床一带,是20世纪60年代后开垦出来的农地土壤,有普通潮土一个亚类,石灰性潮土和非石灰性潮土两个土属;新积土面积79473.7亩,由近代非石灰性河流冲击物发育而成,主要分布于尼洋河河床附近一带,工布江达镇面积最大。

㈧ 工布江达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巴松措
推荐理由:红教著名神湖,藏语意为“绿色的水”。每年藏历4月15,有许多当地人前来转湖。巴松错有明显的徒步小路,徒步旅行一般需用时2天。
2、尼洋河
推荐理由: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传说是神山流出的悲伤的眼泪。尼洋河两岸森林植被完好,河水清、含沙少,是工布江达的母亲河。
3、米拉山
推荐理由:藏民心目中的神山,拉萨与林芝地区气候的分界线
4、新措
5、中流砥柱
推荐理由:位于林芝地区尼洋河中游,山高沟深河流湍急,江中一巨石立于江中,背靠神佛山,相传巨石是工布守护神—工尊德姆修炼时的座椅。
6、结巴村
7、秀巴古堡
推荐理由:在工布江达县境内有多处古堡群,而秀巴古堡群是其中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古堡建于唐朝后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8、孜珠寺
推荐理由:康区一带现存规模最大、教徒最多、苯教仪轨保存最完整的寺庙之一。寺内禅院可系统地讲述苯教经典、传授苯教无上瑜珈修习方法。
9、湖心岛
10、嘎朗湖

还有161条相关问答,更多工布江达新奇玩法,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