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皋兰县的行政区划
1949年12月,皋兰归属兰州,随即设6个区公署,138个乡政府。
1950年,皋兰县辖安宁、定远、阿干、果园、西固、湟惠、石洞、保定、源泰、水川、北山11个区,138个乡。
1952年11月,皋兰县29个半乡划归兰州市。
1953年,皋兰县辖14个区,115个乡。
1955年合区并乡,皋兰县14个区合并为10个,115个乡合并为77个,另设镇1个。11月,湟惠区的河口、柴川乡,新城区的东坡、川口、新城、青关乡划归兰州市。
1956年1月,甘肃省直属的皋兰县划归定西专区管辖。4月,四墩乡的华家井村划归永登县。至此皋兰县辖10个区,44个乡,2个镇。
1957年8月县治迁至石洞寺。今皋兰县界域自此形成。
1958年2月,榆中县的什川乡划归皋兰县。3月,皋兰县的定远、银山两个区划归榆中县。湟惠区的抚河乡划归永靖县,民建、平安乡划归永登县。果园区七道子岭以南的湖滩乡划归临洮县。七道子岭以北的果园、魏岭、桃园、金沟乡划归兰州市。永登县的古山、西槽、五道岘子乡划归皋兰县。撤销崖川、石洞、源泰、水川、北山5个区建制,调整为乡。4月,景泰县撤销,其区域并入皋兰县。10月,皋兰县实行人民公社化。12月20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皋兰县。所属水阜、中心、忠和3个人民公社划入兰州市,其余人民公社划属白银市。
1961年10月,成立白银市石洞区(县级区),辖石洞、郭家坪、什川、西岔、和平、大横6个公社,区治设在石洞寺。12月,以原皋兰县行政区域恢复皋兰县,隶属白银市,辖和平、大横、西岔、石洞、郭家坪、泥湾、什川7个公社。
1962年永登县的中川公社划归皋兰县,兰州市安宁区的头沟、中心、忠和、水阜、长川公社划归皋兰县。至此,皋兰县辖石洞、和平、大横、西岔、中川、什川、泥湾、郭家坪、长川、水阜、忠和、头沟、中心13个公社。
1963年10月白银市撤销,皋兰县复归定西地区管辖,白银市郊区的武川公社划归皋兰县。
1964年5月,兰州市白银区的强湾、水川两个公社划归皋兰县。至此,皋兰县辖16个公社,104个生产大队。
1965年,泥湾、什川公社合并为什川公社;大横、和平公社合并为和平公社;郭家坪、石洞公社合并为石洞公社;中川、西岔公社合并为西岔公社;头沟、中心公社合并为中心公社;长川、水阜公社合并为水阜公社。皋兰县辖10个公社,102个生产大队。
1970年3月隶属定西专区的皋兰县划归兰州市领导。
1980年皋兰县共10个公社,93个大队。1983年5月,和平公社更名为黑石川公社,6月,将原10个公社改为乡,恢复乡人民政府称谓。
1984年9月,成立城关镇人民政府。
1985年8月,将武川、水川、强湾3个乡划归白银市。皋兰县辖1镇7乡,71个行政村。
2000年1月,什川乡撤乡建镇,改称什川镇。8月西岔乡、忠和乡分别改称西岔镇、忠和镇。
2004年12月,撤销石洞乡,与城关镇合并,更名为石洞镇。
2010年6月中心乡改称九合镇。
2012年1月,西岔镇火家湾村、四墩村、五墩村、中川村、山字墩村、赵家铺村、窝窝井村等7个行政村委托兰州新区管理。至此,皋兰县辖5镇2乡,64个行政村。 截止2012年,皋兰县辖5镇2乡,64个行政村,3个社区。
镇:西岔镇、石洞镇、忠和镇、什川镇、九合镇。
乡:黑石川乡、水阜乡。
B. 皋兰县是兰州市户口吗
从行政区划上来讲,皋兰县是兰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所以广义上皋兰县的户籍当然属于兰州市,也应持有兰州市的户口的!
C. 2019甘肃兰州市皋兰县特岗现场确认名单
您好,
一般名单公布是在相关网站上,请您关注该地区教育网以及人事网等相关网站,及时进行查看。
D. 兰州皋兰县聚金兰亭小区啥时候解封
兰州皋兰的这个小区早就解封了啊
E. 兰州市皋兰县顺丰快递电话是多少,着急用
你可以打顺丰400服务专线 他们会给你处理的
F. 兰州市皋兰县概况
皋兰简介
G. 甘肃省兰州市皋兰县石2020年洞镇驾照考完了有补贴吗
兰州不管哪个地方驾照考完了都是没有补贴的,没有补贴驾照这一项的
H. 兰州的皋兰县城地方怎么样
皋兰县位于甘肃中部,总面积2556平方公里,总人口17.26万,耕地面积43.58万亩。位于黄河上游,南接兰州市城关区和安宁区,行政区划属兰州市管辖。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高度在1459.2米一2445.2米之间,相对高差达986米。县城有元明时代的泥塑佛雕洞窟石洞寺。皋兰太平鼓曾赴京参加亚运会和50周年大庆等表演,赢得了“天下第一鼓”的美称,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民间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清代乾隆三年,因境内有皋兰山而更名为皋兰县,沿用至今。清代至民国作为甘肃首县和省会重镇。
皋兰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为丝路重镇,陇西要冲。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狩猎、放牧制陶,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为羌戎之地,秦统一中国后归秦。西汉时属金城郡,首置金城县。西、北魏与北周时属子城县,子城县为金城郡治所在。隋初,属兰州总管府,废府复郡后,仍属金城郡金城县。唐属兰泉县,既现兰州市区所在,亦为金城郡治。唐后期与五代时,为吐蕃辖地。宋、金、元、明均属兰州。至清代乾隆三年
(1738年),因境内有皋兰山而更名为皋兰县,沿用至今。清代至民国作为甘肃首县和省会重镇,幅员辽阔,辖今兰州、白银两市的大部分地区。建国初隶属兰州市,1951年8月由省直辖。1956年1月划归定西专区。1958年12月撤县,行政区域划归白银市。1961年2月,恢复建制,归白银市管辖。1963年10月再属定西专区。1970年4月重新划归兰州市管辖至今。
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境内兰包铁路,国道109线,白兰高速公路,皋营公路纵贯全县,忠哈高速公路直达中川机场,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由皋兰火车站改建的兰州北站,日吞吐量达百万吨以上。 邮电通讯畅通无阻。公众电报电路覆盖全县。程控交换机5000门,自动交换全国联网,拥有光道电缆、短波微波等多种现代化设备,长途电话可直拨国内外,具备传真条件,县城及大部分乡镇开办了无线移动电话,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基础设施成龙配套。文化娱乐、卫生教育,一应俱全。皋兰是太平鼓的故乡,曾在亚运会和国内大型鼓乐比赛中多次获得殊荣,赢得天下第一鼓的美称。1999年代表甘肃参加了北京国庆晚会开幕式表演,争得了荣誉。皋兰也由此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县"。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电力充足、发展前景广阔。境内有高压输电线路900多公里,变电所12座,总容 皋兰县
量85000千伏安,有11万伏、22万伏2座;黄河大、小峡电站位处皋兰境内,电力十分充足,发展前景广阔。 水利资源丰富。黄河流经什川乡全境,县内有西电、大砂沟两大水利提灌工程和引大入秦自流灌溉工程,灌溉面积25万亩。县城自来水日供水可达10000立方米;有三座容量分别为8万、10万、135万立方米的水库。 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全县耕地面积44万亩,草地253万亩,林地13万亩,还有大量的弃耕地和荒山荒滩地,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土地肥沃,条件优越,适宜发展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开发。 旅游资源璞玉浑金。近距兰州的什川,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景色迷人,被誉为"陇上小江南",有待开发。境内万亩梨园气势宏伟,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已被兰州市列入"十五"旅游规划重点开发项目。巧夺天工的砂斧神功千姿百态,形象逼真,具有极高的开发观赏价值。 劳力充裕,物产丰富,全县共有劳动力89600人,70%以上受过普通中学教育和中级职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作物有小麦、洋芋、糜谷、玉米、豆类等,经济作物有油料、黑瓜籽、儿梨、冬果梨、白兰瓜、桃杏、百合、特菜等。
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城关镇,邮政编码:730200,电话区号: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