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悬赏100!]关于和氏璧的疑问:“璧”是怎么拿来做玉玺的呀
上古玉玺型制扁平,这个样子从西汉皇后之玺就能看出来,这样一来,和氏璧如果足够厚的话(最起码超过4厘米厚),那么来制作玉玺是有可能的,但是我这里有一个很大的疑问,既然已经是作为器物的“璧”,只取一角来做玉玺是不是很可惜,而且这个璧在当时还是价值连城,所以我觉得这个事情有这么几个疑点
其一,和氏璧是否真实存在,现在最早记录和氏璧的文献是《韩非子》,而成书于战国早期的《左传》却没有记录这样一件事情,实际上《左传》记载与玉器有关的事情很多,为何偏偏遗漏了这么重要的和氏璧,最重要的证据是被《左传》和《国语》都记载了的王孙圉论宝这件事情,晋国执政赵简子就问楚国的国宝“白珩”而没有提及和氏璧,由此我们大概可以知道,和氏璧在春秋晚期,要么根本就是子虚乌有,要么就是并不出名,或者楚王特别珍罕,所以秘不示人。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卞和先后把这个和氏璧送给楚厉王,武王,文王,那么根据出自《史记》的《楚世家》来看,楚武王是楚国第一个称王的君主,他之前根本就没有这个楚厉王,他之前的君主叫做玢冒,而且楚武王在位五十一年,之后楚文王在位十二年,即使卞和三次献宝,假使他第一次献宝时10多岁,那么他至少要活了70多岁或者80多岁才有可能三朝献宝,这样看来也不大可能。再来看另外一个史书中的可疑之处,《战国策》记载说和氏璧在楚威王时被赐给令尹昭阳,而张仪某次在昭阳府赴宴时,这个和氏璧却丢失了,所以怀疑张仪,从此和氏璧在楚国失踪,直到在赵国重现,而《史记-张仪列传》只说令尹“亡璧”并未说丢失的就是和氏璧,今本《战国策》编订晚于《史记》几十年,而且对照马王堆汉墓出土《战国纵横家书》来看,这个事情在汉初的时候就根本没有记载,因此我们可以怀疑这个和氏璧是否真的存在了,另外,作为法家说理散文集大成者的《韩非子》他记录“和氏璧”一事,目的是为了说明人主应该辨别人的本质,而非纠缠于这个东西本身,《战国策》是典型的纵横家语,其中极尽夸张之能事,很多事情前后矛盾,与史不合,那里面记录张仪被怀疑盗窃和氏璧之事,目的在于引出他“三寸不烂之舌”因此可信程度也很值得怀疑
其二,从璧的概念来看,璧在春秋战国之前,应该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扁平,圆形,中间有孔,且“肉倍于好”的玉器类型,其二是剖割出来的整块玉石,从这个角度讲,和氏璧更可能是后者,《左传》中有这样的记载“周谚: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璧就是整块玉石的意思,用整块玉石雕琢一个玉玺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了,也许楼主问我你怎么就知道这个璧是当玉石讲,原因很简单,《左传》中这个用法不是孤例,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晋献公有“垂棘之璧”,这个璧用产地命名,而《周礼》《礼记》所载之璧则是用蒲,谷这样的纹饰来命名,或者用材质命名,比如山玄之类的,说明后者是说璧的具体器型,而前者则是侧重玉石本身
其三,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证据说明和氏璧当时并不大可能是“宝”更不用说什么价值连城乃至秦王要用这个东西做传国玉玺了。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有这样的认识:中国先民早在殷商时期已经能够识别各种玉材,明显是更珍爱来自昆仑山的和田软玉,虽然上古玉石不分,但是从现在众多的殷商和西周时期的贵族墓地发掘情况来看,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崇尚和田白玉的习俗,当然也有鉴别和田白玉的能力,和氏璧若果然存在,它出自荆山,那么当然就不是和田玉了,因此也不可能受到那么高的重视,因此也就不会被当成宝物了,白色的玉除了和田以外,中国还有很多地方都有出产,不过古人对玉的价值的认识是“首德而次符”,也就是说较之颜色来说,玉石的肌理质地更加重要,这也就是和田白玉的细腻润泽的质地高于其他地方白玉的原因所在
所以说,从上面三点来看,和氏璧被制作为传国玺的可能性非常小,甚至这个事情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
② 玉器鉴定的高古玉器鉴别方法
说道高古玉器,首先要介绍一下玉器年代的划分
高古玉器:指的是新石器时期到汉代之前的玉器
玉种:千年前的工匠水平较为落后,所以只能使用一些硬度不高的玉石,比如说蛇纹石玉等
③ 塔中地区顺7井油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李婧婧1,2 王 毅1 马安来1 李慧莉1 张卫彪1
(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勘探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 102249)
摘 要 顺7井位于塔中Ⅰ号坡折带西北倾末端,在鹰山组钻遇凝析气藏。对顺7井天然气、原油的组成、碳同位素、金刚烷、生标化合物等综合研究表明:顺7井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呈正序分布,且δ13C2<-28‰,表现出典型的油型气特征;天然气组分C2/C3值为2.8,C2/iC4为11.39,结合δ13C1(-51.7‰)非常低的特征,判断凝析气是由原油热解生成的;原油以饱和烃组分为主,基本检测不到生标化合物,金刚烷和C29ααα20R甾烷的含量表明顺7井原油的裂解程度达70%左右;综合原油及族组分碳同位素及塔中地区的石油地质情况,认为发生裂解的原油应来自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烃源岩。
关键词 凝析气藏 原油裂解 金刚烷 顺7 塔中
A Discussion on Geochemistry and Origin of Condensates of
Well Shun-7 in Tazhong area,NW China
LI Jingjing1,2,WANG Yi1,MA Anlai1,LI Huili1,ZHANG Weibiao1
(1.Exploration and Pro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 100083,
China;2.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102249,China)
Abstract Condensate oil and natural gas were obtained from Yingshan Formation of Lower -Middle Ordovician from well Shun-7 located in Tazhong-Ⅰ faulted slope break zone,Tarim Basin,NW China.The distribution of carbon isotopes of the gas components shows a normal carbon isotope sequence(i e.,δ13C1<δ13C2<δ13C3)and δ13C2<-28‰shows the gas is typical oil-type gas.On the basis of the gas component(C2/C3: 2.8,C2/iC4:11.39)and carbon isotope properties(δ13 C1:-51.7‰),it is pointed that the gas may is the crude oil cracking gas.The conden-sate oil features in high content of saturate hydrocarbon and low content of aromatic hydrocarbon and non-hydro-carbon asphaltene.The carbon isotope of the con-densate oil from well Shun-7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Cambrian-sourced oil from well TD-2,indicating the condensate oil of well Shun-7 might originated from the Cambrian source rocks.
Key words condensate reservoir;oil cracking gas;diamondoid hydrocarbon;well Shun-7;Tazhong area
塔中Ⅰ号坡折带位于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北缘,呈北西-南东走向,具有东高西低的构造格局,是塔里木盆地重要的油气构造单元[1,2]。沿坡折带自东向西已发现塔中26、塔中62、塔中82、塔中86、塔中83等井区油气藏,油气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常规黑油、高蜡油、轻质油、凝析油及天然气,以轻质油气为主。目前有研究认为,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油藏在喜马拉雅期发生气侵,气侵严重的油藏变成凝析气藏,未发生气侵或气侵较弱的油藏流体仍保留黑油特征[3]。
顺7井位于塔中Ⅰ号断裂带上盘西北倾没端(图1),2010年12月在奥陶系鹰山组灰岩段裸眼酸压测试获油气流,截至2011年4月5日,累计产油152m3,累计产气近80×104m3。在拟合计算得到的流体相态图上,油气产层的地层压力、温度,皆位于地层流体临界温度的右侧,因此顺7井钻遇的是典型的凝析气藏。与之相邻的塔中45~86井区也在奥陶系也取得较好的油气勘探成果,TZ86等在良里塔格组钻遇凝析气藏[4]。
图1 塔中地区顺7井位置图
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1.1 天然气组成特征
顺7井天然气以甲烷组分为代表的烃类气体为主,甲烷含量为82.50%, 含量较高,达7.71%,干燥系数较低,为0.91,与相邻的凝析气藏TZ86较相似(表1)。与中1井奥陶系天然气相比,顺7井天然气中甲烷含量略低,重烃 含量稍高,干燥系数较低。天然气划分标准中,将甲烷含量>95%、 重烃含量不超过1%~4%、干湿指数大于19的烃类气体划分为干气。顺7井天然气显然属于湿气范畴。
表1 顺7井及相邻井区天然气组成
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天然气整体上具有N2含量较高、CO2含量普遍较低的特征[5]。N2含量最大值为18.4%(塔中241井),最小值为0.93%(塔中72井),主要分布在3%~15%,平均值为6.87%。CO2含量主体在2%~5%,含量大于10%的只有塔中30井(13.45%)和塔中73井(17.5%),最小值为0.283%(塔中24井)。顺7井天然气具有低N2、高CO2的特征,N2和CO2含量分别为0.54%、8.87%,与相邻的塔中86井有一定的差别,与塔中Ⅰ号坡折带奥陶系天然气组成差别也较大。前人的研究认为,天然气的非烃组成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油气成藏机理[5]。顺7井非烃组成特征说明,其成藏机理与塔中86井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1.2 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
顺7井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的碳同位素值分别为-51.7‰、-32.5‰、-28.2‰,呈δ13C1<δ13C2<δ13C3的正序分布,表现为典型的有机成因天然气特征。乙烷的碳同位素受热演化影响较小,受母质继承效应明显,一般认为,δ13C2为-28‰可以作为煤型气和油型气的分界点,即:δ13C2>-28‰与气体煤型气相关,δ13C2<-28‰与油型气相关。顺7井的δ13C2低于-30‰,属于油型气。图2是塔中部分天然气烃类1/n与δ13Cn之间的关系,当天然气为单一来源时,二者呈线性关系,否则呈折线型。塔中Ⅰ号坡折带中部、西部天然气均表现为直线型,东部的天然气则表现为折线型。顺7井天然气碳同位素与碳原子倒数关系与塔中Ⅰ号坡折带中部、西部天然气特征相似,构成良好的线性关系,说明顺7井天然气来源单一,是相同母质在单一营力作用下的产物。
顺7井天然气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是甲烷碳同位素轻,仅为-51.7‰,且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差值大,δ13C2-δ13C1为-18‰。W.J.Stahl、戴金星等分别编制了北美、西欧和我国的天然气δ13C1 -Ro关系图,得到油型气δ13C1 -Ro关系回归方程(表2),根据不同公式推算得到的Ro值虽然有一定差别,但总体看来,均反映成熟度较低,属未成熟阶段。虽然在未成熟阶段陆相有机质树脂质可以直接生成凝析油(Rogers,1979;Snowdon和Powell,1982),但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显然不具备发育这种烃源岩条件。在相邻的45~86井区,甲烷碳同位素也较低(图2),有学者提出了低成熟生物气混入的模式[6],但从塔中地区油气藏地质特征来看,这种观点也很难成立。
除甲烷碳同位素指示气体的成熟度外,天然气组分特征也可用于判断成熟度。实验模拟证明,当天然气组分中C2/C3小于2,C2/iC4小于10时,天然气主要形成于Ro小于1.5%~1.6%的成熟演化范围,原油尚未发生有效的裂解作用,这些天然气为正常的原油伴生气;当C2/C3大于2,C2/iC4大于10时,这些天然气可通过原油的裂解过程形成,也可通过干酪根的热裂解作用生成。顺7井天然气组分C2/C3值为2.8,C2/iC4为11.39,均说明顺7井天然气不属于原油伴生气,可能来自原油或干酪根的裂解。
表2 顺7井甲烷碳同位素换算得到的烃源岩镜质体反射率
图2 顺7井系天然气组分1/n与δ13Cn之间的关系
国内外学者的模拟实验均表明,天然气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δ13C1主要受热演化程度控制,具有随着热演化程度增加逐渐变重的趋势。因此顺7井天然气来源排除了干酪根裂解的可能性。最新研究成果表明,除干酪根裂解气之外,塔里木盆地高成熟天然气还可能来自于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气和聚集可溶有机质裂解气(原油裂解气)[7]。聚集可溶有机质裂解气总体气体组分偏湿、甲烷碳同位素偏轻,实验模拟甲烷碳同位素最低达-50‰左右;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气则相对干燥系数较大,甲烷碳同位素相对偏重。刘文汇[7]等认为,和田河气田是典型的分散可溶有机质裂解气,其干燥系数基本大于0.95,天然气的δ13C1介于-37.8‰~-34.9‰之间。综合分析认为,顺7井天然气是原油裂解的结果。
甲烷及其同系物碳同位素组成受C-C键断裂过程的动力学分馏效应控制,同位素分馏不仅与成气母质的演化程度有关,而且与受热速率明显相关,达到相同演化程度的有机质,快速升温成气的同位素分馏往往小于慢速升温过程。近期研究表明在快速沉降条件下成气、成藏时形成的天然气碳同位素与母质的同位素分馏小,而在缓慢沉降条件下天然气与母质碳同位素分馏大。顺7井天然气的δ13C1仅为-51‰,远远低于塔里木下古生界两套烃源岩的有机碳同位素,说明顺7井的天然气是寒武系-中下奥陶统中的有机质在聚集成藏后,受长期的热演化作用裂解生成的气体。
2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2.1 原油物理性质与族组成
顺7井原油呈淡黄色,有浓烈的硫化氢气味,密度介于0.7749~0.7983g/cm3(20℃),运动黏度为1.5~2.93mm2/s(30℃),含硫量为0.11%~0.17%,含蜡量为5.88%~9.15%,为低黏度、低硫、中含蜡量轻质油,与TZ86井区的原油较相似。
顺7井原油饱和烃含量高(>85%),芳烃含量低(<10%),非烃和沥青质含量低(表3),具有很高的饱芳比和非沥比值,表现出高成熟油特征。与中石化在卡1区块获得突破的中1井原油相比,顺7井原油的饱和烃含量明显高于中1井原油,而其芳烃的含量则明显低于中1井。
表3 顺7井和中1井原油族组成分析
*采用传统的柱分离方法,轻质组分损失,闭合度小于70%。
图3 顺7井原油全油气相色谱图
2.2 原油全油色谱特征
顺7井全油色谱如图3所示,谱图基线平直,无鼓包,呈单峰前峰型分布。正构烷烃丰度为180μg/mg。从色谱参数来看,顺7井奥陶系原油正构烷烃碳数最高达nC32,CPI为1.03,为成熟原油, 为5.92,显示了以低碳数正构烷烃占优势的特点,表明原油的成熟度较高。原油的Pr/Ph值为1.16,显示出弱姥鲛烷优势,按Peters等建立的标准,Pr/Ph值在0.8~2.5范围内,不能作为烃源岩沉积环境的确切标志。
2.3 原油轻烃
庚烷值和异庚烷值是常用的轻烃成熟度参数。一般成熟原油的庚烷值和异庚烷值分别介于20%~30%和2%~3%区间,大于这一数值或低于这一数值的原油被认为是高成熟原油或低成熟原油。但是,这两项参数受生物降解作用的制约,即生物降解油的轻烃成熟度参数趋于偏小。顺7井原油的庚烷值在33%以上,异庚烷值为3.8%(图4),表明顺7井原油为过成熟油范畴。
图4 顺7井原油庚烷值和异庚烷值之间的关系
Bement等[8]在4个不同构造类型盆地中,采用5套不同时代生油岩的C7轻烃资料,利用镜质组反射率(Ro)作为地质温度计,对2,4-/2,3-DMP轻烃组分的温度参数进行了地质校正,求取生油层的最大埋深温度,建立了生油层最大埋深温度与2,4-/2,3-DMP的函数关系式,并得出该项轻烃温度参数不受盆地类型、热史(有效受热时间)、生油层时代、干酪根类型和岩性等因素影响的结论。
基于Bement的研究工作,Mango[9]推导出生油层最大埋藏温度(T)与2,4-/2,3-DMP的函数方程,即
T(℃)=140+15×ln(2,4-/2,3-DMP)。
运用Mango(1997)建立的上述函数方程,计算得到顺7井原油生成温度为135℃。
2.4 原油生物标志物
在甾萜烷生物标志物组成上(图5),顺7井原油由于成熟度较高,甾烷、藿烷系列基本裂解,在m/z 191质量色谱图中藿烷系列仅存在C30、C29藿烷,C30藿烷绝对含量仅为4×10-6,Tm化合物完全消失,Ts/(Ts+Tm)=1,表明原油的成熟度在1.3%左右[10],三环萜烷系列分布不完整,仅可见C19、C20、C23三环萜烷,且以C19三环萜烷为主峰。甾烷系列仅可检测出C21孕甾烷及少量的C27重排甾烷,C29规则甾烷隐约可见。
与卡1区块中1井奥陶系原油相比,顺7井原油与之存在很大区别,中1井原油具有较高的生物标志物绝对含量,C30藿烷绝对含量为137×10-6,C28甾烷含量低,重排甾烷含量高,C29藿烷含量高,伽马蜡烷含量低,三环萜烷以C23三环萜烷为主峰。
2.5 金刚烷类化合物特征
金刚烷化合物是具有类似金刚石结构的一类刚性聚合环状烃类化合物,是多环烃类化合物在高温热力作用下经强Lewis酸催化聚合反应的产物[11]。由于金刚烷具独特的分子结构,一旦形成,性质极为稳定,具有很强的抗热降解能力和抗生物降解能力。Dahl等[12]使用4-甲基双金刚烷+3-甲基双金刚烷绝对含量和C29ααα20R甾烷绝对含量来确定原油的裂解程度:未裂解原油中生物标志物含量较高,C29ααα20R甾烷一般大于10×10-6,4-甲基双金刚烷+3-甲基双金刚烷含量一般小于10×10-6,甚至小于5×10-6;当原油裂解程度在50%时,原油中生物标志物含量很低,C29ααα20R甾烷趋于零,4-甲基双金刚烷+3-甲基双金刚烷含量增大,为50×10-6;当原油裂解程度为85%时,4-甲基双金刚烷+3-甲基双金刚烷含量进一步增大,可达到170×10-6以上。
顺7井凝析油中富含双金刚烷,3-甲基+4-甲基双金刚烷含量可达73μg/g,基本检测不出C29 ααα20R甾烷。顺7井原油甲基双金刚烷含量远高于塔河九区奥陶系凝析油及高蜡原油中3-甲基+4-甲基双金刚烷含量[13],根据Dahl等提出的原油裂解定量评价模版,顺7井原油的裂解程度在70%左右。
图5 顺7井与中1井原油m/z 191、m/z 217质量色谱图
2.6 原油组分碳同位素
顺7井原油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原油碳同位素偏重,全油碳同位素、饱和烃、芳烃、非烃与沥青质稳定碳同位素分别为-29.6‰、-30.3‰、-28‰、-29.6‰、-29.2‰(图6)。这一结果与塔里木盆地公认的寒武系生源的TD2井原油、乌鲁桥油苗馏分碳同位素值分布在相近的范围[14,15],而与中1井原油碳同位素比值明显不同,中1井原油及组分碳同位素分别为-33.22‰、-33.49‰、-32.68‰、-30.46‰与-30.83‰。
图6 顺7井、中1井等原油组分碳同位素分布
3 结论
1)顺7井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天然气为湿气,是有机成因的油型气。其组分碳同位素特征与塔中Ⅰ号坡折带的TZ45~86井区奥陶系天然气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根据天然气组成、同位素特征判断,顺7井鹰山组天然气来源为原油裂解的产物。
2)顺7井鹰山组原油的庚烷值和异庚烷值表明原油具有较高的成熟度。原油中双金刚烷和生物标志物的含量表明原油发生了严重的裂解,裂解程度达70%以上。由于原油成熟度较高,无法通过生物标志物判断油气来源,从原油及族组分的碳同位素值判断,顺7井原油来源于寒武系-中下奥陶统烃源岩。
参考文献
[1]周新源,王招明,杨海军,等.塔中奥陶系大型凝析气田的勘探与发现[J].海相油气地质,2006,11(1):45~51.
[2]孙龙德,李曰俊,江同文,等.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一个典型的复式油气聚集区[J].地质科学,2007,42(3):602~620.
[3]韩剑发,梅廉夫,杨海军,等.塔中Ⅰ号坡折带礁滩复合体大型凝析气田成藏机制[J].新疆石油地质,2008,29(3):323 ~326.
[4]武芳芳,朱光有,张水昌,等.塔里木盆地塔中Ⅰ号断裂带西缘奥陶系油气成藏与主控因素研究[J].地质评论,2010,56(3):339~348.
[5]韩剑发,梅廉夫,杨海军,等.塔里木盆地塔中奥陶系天然气的非烃成因及其成藏意义[J].地学前缘,2009,16(1):314~325.
[6]郭建军,陈践发,段文标,等.塔中Ⅰ号构造带奥陶系天然气成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18(6):793~797.
[7]刘文汇,张殿伟,高波,等.地球化学示踪体系在海相层系新型气源识别中的应用——以塔里木盆地和田河气田为例[J].中国科学,2010,40(8):996~1004.
[8]Bement W O.The temperature of oil generation as defined with C7 chemistry maturity parameter(2,4-DMP/2,3 -DMP ratio)[A].Grimalt J O,Dorronaoro C.Organic Geochemistry: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to Energy,Climate,Environment and Human History[C].Donostian-San Sebastian:European Association of Organic Geochemists.505~507.
[9]Mango F D.The light hydrocarbon in petroleum :a critical review[J].Organic Geochemistry,1997,26(7/8):417~440.
[10]Peter K E,Moldowan J M.The biomarker guide:interpreting molecular fossils in petroleum and ancient sediments[M].New Jersey:Prentice Hall.1993.
[11]Chen J H,Fu J M,Shen G Y,Liu D H,Zhang J J.Diamondoid hydrocarbon ratios:novel maturity indices for highly mature crude oils[J].Organic Geochemistry,1996,25(3~4):179~190.
[12]Dahl J E,Moldowan J M,Peters K E,et al.Diamondoid hydrocarons as indicators of natural oil cracking[J].Nature,1999,399(5):54~57.
[13]马安来,张水昌,张大江,等.塔里木盆地塔东2井稠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新疆石油地质,2005,26(2):148~151.
[14]马安来,金之钧,朱翠山,等.塔河油田原油中金刚烷化合物绝对定量分析[J].石油学报,2009,30(2):214~218.
[15]卢玉红,钱玲,张海祖,等.塔里木盆地阿瓦提凹陷乌鲁桥油田地化特征及来源.海相油气地质,2008,13(2):45~51.
[16]马安来,金之钧,张水昌,等.塔里木盆地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分子地球化学特征[J].地球化学,2006,35(6):593~601.
④ 中国那个省机场最多
新疆省
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 国际民航机场
喀什机场
喀什地区喀什市 国内支线机场
伊宁机场
伊犁州伊宁市 国内支线机场
阿勒泰机场
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 国内支线机场
和田机场
和田地区和田市 国内军民合用机场
库尔勒机场
巴音郭楞州库尔勒市 国内军民合用机场
克拉玛依机场
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 国内支线机场
塔城机场
塔城地区塔城市 国内支线机场
库车机场
阿克苏地区库车县 国内支线机场
且末机场
巴音郭楞州且末县 国内支线机场
阿克苏机场
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 国内军民合用机场
那拉提机场
伊犁州新源县 国内支线机场
喀纳斯机场
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 国内支线机场
吐鲁番机场
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 国内支线机场
哈密机场
哈密地区哈密市 国内军民合用机场
石河子通用航机场
石河子市 通用航空机场
博乐机场
博尔塔拉州博乐市 国内支线机场
奎屯机场
伊犁州奎屯市 国内支线机场 筹建
塔中机场
巴音郭楞州轮台县 通用航空机场
若羌楼兰机场
巴音郭楞州若羌县 国内支线机场 在建
富蕴机场
参考资料:http://ke..com/link?url=D-F3egyEAre4U7a2ltA8Duaa23e_-mPtnWiw26cNnM3em#12